成语误用常见的有八种类型

合集下载

高考成语误用的八个类型

高考成语误用的八个类型

高考成语误用的八个类型误点设置常表现为:①望文生义;②错用对象;③褒贬误用;④颠倒尊卑;⑤搭配不当,具体又分为前后矛盾、语意重复、不合惯用句式、错带成分等。

下面举例予以说明。

1.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如:(1)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分析】“一念之差”的意思是一个念头的差错。

多指引起严重后果的念头。

“差”是差错,而不是差异、差别,命题者利用了考生望文生义的心理,将“一念之差”曲解为“一个观念上的差异”,以示农民和服装厂对“下脚料”一者抛弃、一者变废为宝的不同态度。

由于有这样的语境干扰,考生容易以误为正,掉进陷阱也就在所难免。

(2)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分析】事情在将近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这是成语“功败垂成”的意思,它常含惋惜意味。

“垂”是接近之意,这是准确理解该成语时不可遗漏的一个关键字。

但大多数考生恰恰忽视了这个关节点,只注意了其他三个词,这样,该成语在他们的眼里就成了“成功”“失败”的意思。

此处的陷阱,极具迷惑性。

(3)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分析】句中的“火中取栗”,语出法国寓言《猴子和猫》,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

而本句句意是指消费者利用厂家竞相降价的机会得到实惠。

所以,也犯了曲解词义的错误。

这是成语题中最常见的错误类型。

2.错用对象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如:(1)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成语误用常见的有八种类型及相关练习新选

成语误用常见的有八种类型及相关练习新选

成语误用常见的有八种类型1、张冠李戴2、望文生义3、重复赘余4、自相矛盾5、不分轻重6、不辨色彩7、不合逻辑8、不当修饰一、张冠李戴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张冠李戴,就要闹出笑话。

①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对象错)②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常修饰高大的建筑物,对象错)③她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

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并驾齐驱”用来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范围错)④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筚生辉。

(“篷荜生辉”作为谦词,用于说话者,对象错)⑤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

(“倚马可待”特指人的文思敏捷,范围错)⑥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对象错)⑦三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春光迷人。

(“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春色的词语,对象错)⑧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

(“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对象错)⑨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型、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楚楚动人”是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

对象错)⑩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 (“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二、望文生义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确定其意义,导致误用。

①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②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具体例子

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具体例子

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具体例子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具体例子如下:1.望文生义:指不了解成语的真实含义,仅从字面上解释成语的含义。

例如,“登峰造极”原意是攀登到山峰的顶点,比喻成就达到了最高峰,但现在常被误用为贬义,表示做坏事猖狂到了极点。

2.褒贬误用:指在运用成语时,对成语的感情色彩理解错误,褒贬混淆。

例如,“想入非非”原意是思想进入虚幻境界,是中性词,但现在常被误用为贬义词,表示胡思乱想。

3.语境不合:指在特定的语境中,成语的含义与句子的整体意思不符。

例如,“美轮美奂”原意是形容房屋高大美观,现在常被误用来形容美好事物,如“美轮美奂的舞姿”。

4.画蛇添足:指在句子中重复使用意思相同的词语。

例如,“骇人听闻”和“耸人听闻”都有使人震惊的意思,但前者侧重于事实本身让人震惊,后者侧重于事实本身让人震惊并散布谣言。

5.颠倒词序:指在使用成语时,将成语中的词语顺序颠倒或错位。

例如,“胸有成竹”原意是形容文思敏捷,落笔成章,现在常被误用为形容做事之前没有计划或条理。

6.断章取义:指在使用成语时,只截取成语的一部分来表达意思,忽略成语的整体含义。

例如,“万人空巷”原意是形容人们都出来观看盛大的场面,现在常被误用为形容街巷十分冷清。

7.张冠李戴:指将一个成语错误地用于另一个意思相近或相同的成语上。

例如,“首当其冲”原意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现在常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8.混淆字形:指由于字形相似而将两个不同的成语混淆使用。

例如,“再接再厉”和“厉兵秣马”是两个不同的成语,前者形容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后者形容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

但有时会因为字形相似而误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汉语言学家。

成语及成语误用的类型

成语及成语误用的类型

成语及成语误用的类型第一类望文生义1.目无全牛:原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来比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

2.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3.如坐春风:指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感化,并不是指气候。

4.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

5.噤若寒蝉:形容闭口不敢做声,并非指寒冷。

6.进退维谷: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是进退都处于困境之中,进退两难。

7.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8.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9.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0.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11.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12.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13.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14.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15.升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

16.不名一文:名:指占有。

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钱也没有。

17.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8.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9.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20.数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21.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22.高山流水:比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

23.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24.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25.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遭受灾难。

26.别无长cháng物: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原指生活俭朴。

现形容人贫穷。

27.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28.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29.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30.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成语误用的八大类型

成语误用的八大类型

成语误用的八大类型
1、语义理解误用:
这是指成语本身意义的误用,也就是使用者没有正确理解成语本身的意义而作出错误的用法。

例如“下象棋”,“下”应是“走”;“笑里藏刀”,“笑里”应是“假笑”;“挂羊头、卖狗肉”,“挂羊头”应是“卖狗肉”。

2、语法误用:
这是指因没有掌握成语的语法形式,而使用错误的成语形式、词语句型。

例如“有好生之德”,“好”应该“善”;“乐极生悲”,“乐”应该“欢”。

3、搭配误用:
这是指使用者没有恰当搭配实际语境而出现的错误,例如“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瞧”应该是“看”;“风马牛不相及”,“风马牛”应该是“牛马风”。

4、补语误用:
这是指由于不恰当的补充词语而使语意不准确或不完整,例如“三生有幸”,“三生”应为“一生”;“穷当益坚”,“当益”应为“当益处”。

5、同音误用:
这是指成语的词语或字的发音和其他的字的发音相似而产生的错误,例如“乱七八糟”,“乱”应该是“郎”;“按图索骥”,“骥”应该是“驹”。

6、形式误用:
这是指由于不正确使用成语形式而产生的错误,例如“一把芝麻开门”,“开门”应该是“开门见山”;“拂袖而去”,“拂袖”应该是“拂袖而逝”。

7、省略误用:
这是指由于不正确的省略成语词语而产生的错误,例如“金玉满归”,“归”应该是“堂”;“计上心头”,“计上”应该是“日夜”。

8、混淆误用:
这是指由于词语含义相近而造成的错误,例如把“假象”当作“假想”;把“因循苟且”当作“因势利导”。

成语用错的类型及例子

成语用错的类型及例子

成语用错的类型及例子
1. 望文生义型:哎呀呀,好多人会把“差强人意”理解成不满意,其实不是这样哦!就像有人说“这个球队的表现差强人意”,不是说球队表现很差,而是说还算能让人满意啦!
2. 张冠李戴型:“美轮美奂”这个成语可不能随便用在人身上呀!可不是说一个人长得美轮美奂,而是用来形容建筑物高大华丽的,你说是不是很容易弄错呀!比如“这座大楼美轮美奂”就很合适。

3. 褒贬误用型:“炙手可热”可不是用来夸人的哟!可别闹笑话把它用在很厉害的人身上。

它其实是个贬义词呀,像“他现在炙手可热,不可一世”才是正确的用法。

4. 语义重复型: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不就重复了嘛!“忍俊不禁”本身就有笑的意思啦,就像“他的表演让大家忍俊不禁”就行啦。

5. 前后矛盾型:一边说“莘莘学子”,一边又说没几个人,这不是矛盾嘛!“莘莘学子”表示很多学生呀,比如“校园里到处是莘莘学子”。

6. 错用对象型:“汗牛充栋”是形容书多的,不是说别的东西多呀!说“他家里的财宝汗牛充栋”就错啦,应该是“他家里的书汗牛充栋”。

7. 不合语境型:在一个很悲伤的场合说“相得益彰”合适吗?当然不合适啦!像“他们俩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才是在合适的语境下用。

8. 随意改造成语型:可别乱改“空穴来风”的意思呀,人家本来是说有原因的,不是说没原因的。

别到时候瞎用被人笑话哟!
9. 忽视多义型:“左右逢源”可不只是说人会办事哦,有时候也能形容做事顺利呢,比如说“他这次考试左右逢源,成绩很棒”。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成语的使用真是要特别小心,稍不注意就可能用错,咱可得多学习多积累呀!。

成语误用的几种情况

成语误用的几种情况

成语误用的几种情况成语误用的几种情况一、感情色彩不明:例:当年中国音乐家往外走,现在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趋之若鹜....的进入中国。

趋之若鹜:(贬义词)像鸭子一样成群的跑过去。

比喻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

凤毛麟角:(褒义词)比喻极其难得而宝贵的东西。

也比喻罕见的人才。

二、望文生义:例:各部门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的做法是不对的。

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三、适用对象不当:例: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踏入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总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

遇人不淑:女子嫁了一个品行不好的丈夫。

四、不合语境:例1: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都陶醉在春意阑珊....的氛围中。

春意阑珊:春意将尽、衰落。

例2:深圳某大医院“一天25小时”的乱收费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使本来就沸沸扬扬的医疗收费话题又一次成了热点话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打破平静的局面。

五、语意重复:例:被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被内行人笑话)战争造成人民的生灵涂炭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职责..六、谦敬错位:例1:张教授抛砖引玉....的一番话使会场气氛活跃起来。

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例2:这件事我已经鼎力相助....,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主语不能是我。

七、轻重失当:例1:刚一起跑,他就滑倒了,他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

.....后起之秀:之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

例2:他敲头的时候,我们拭目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拭目以待:殷切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实现。

(此处应换作“屏息以待”)八、习惯用法1、适用否定句:一蹴而就望其项背2、不能作状语:肝胆相照浅尝辄止例:作家肝胆相照地和人民打成一片×;作家要和人民肝胆相照√;不能浅尝辄止√3、不能带宾语:漠不关心夸夸其谈侃侃而谈妄自菲薄司空见惯出奇制胜发扬光大求全责备津津乐道例;漠不关心人民的疾苦×;对人民的疾苦漠不关心√妄自菲薄:过分的看轻自己。

常见被误用的成语

常见被误用的成语

常见被误用的成语1、阳春白雪:用来比喻高深、不通俗的文学文艺作品。

与“9”相对。

2、六月飞雪:比喻冤屈极大。

3、罄竹难书::比喻罪恶极大。

4、罪不容诛::比喻罪恶极大,杀了他也不能抵偿。

5、美轮(仑)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轮:高大。

奂:众多》6、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乐曲美妙(钟子期——俞伯牙)7、不易之论:内容丰富,不可更改的言论。

8、不刊之论:比喻不可更改或不可磨灭的言论9、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学文艺作品。

10、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11、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

12、耿耿于怀:指有心事,始终不忘。

(多含贬义)13、莘莘学子:莘莘——众多。

14、目不窥园:常用来形容发愤苦读。

15、差强人意:勉强能使人满意。

16、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17、暴虎冯(Píng)河:空拳打虎,徒步渡河。

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

18、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19、期期艾艾(yì):形容口吃的样子。

20、林林总总:形容繁多。

21、豆蔻年华:指女性。

22、指写文章:一挥而就、倚马可待、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信手拈来、挥洒自如、文不加点23、指夫妻: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夫唱妇随、耳鬓厮磨、破镜重圆24、不孚众望:不能使人信服。

孚:信服。

25、万人空巷:多用于形容庆祝或欢迎的盛大场面。

26、七月流火:专指天气快凉了。

27、美女簪(zān)花:形容书法娟秀多姿。

亦比喻诗文风格清新明丽。

28、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29、拍手称快: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满意。

30、长袖善舞:比喻做事有所凭借,就容易成功。

后多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误用常见的有八种类型
1、张冠李戴
2、望文生义
3、重复赘余
4、自相矛盾
5、不分轻重
6、不辨色彩
7、不合逻辑
8、不当修饰
一、张冠李戴
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张冠李戴,就要闹出笑话。

①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对象错)
②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常修饰高大的建筑物,对象错)
③她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

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并驾齐驱”用来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范围错)
④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筚生辉。

(“篷荜生辉”作为谦词,用于说话者,对象错)
⑤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

(“倚马可待”特指人的文思敏捷,范围错)
⑥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对象错)
⑦三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春光迷人。

(“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春色的词语,对象错)
⑧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

(“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对象错)
⑨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型、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楚楚动人”是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

对象错)
⑩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 (“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
二、望文生义
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确定其意义,导致误用。

① 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②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望其项背”是“ 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此当作“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来理解了)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为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此误解为“首先、首要”)
④“国足挂帅”一说的准确性到目前依然无从核实,但人们都相信这决非空穴来风。

(“空穴来风”指消息、传闻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这里误解为“虚假传闻”)
⑤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在有关方面调解无果后,不得不对簿公堂。

(“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此误解为“到法庭对质”)
⑥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捉襟见肘”本指衣服破烂,后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与“不合身”无关)
⑦得了冠军,就对同伴侧目而视,颇有点老子天下第一的劲头。

(“侧目而视”意为敢怒而不敢言,此误解为“瞧不起人”)
三、重复赘余
与成语相同的意思在句子的上下文中已有表述,导致语意重复。

①遗憾的是,因临时有事我末能去黄浦码头送行,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与陶先生和张老失约,一直耿耿于怀,迄今也未能忘记。

(“耿耿于怀”就是“一直” “未能忘记”的意思)
②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忍俊不禁”就是“笑起来”)
③ 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

(“孑然一身”就是“独自”)
④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不虞”就是“没料到”,与句中“没想到”重复)
⑤江姐不幸被捕,虽全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遍体”与“全身”重复)
四、自相矛盾
有些成语在运用中,它自身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是一回事,前后矛盾。

① 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从上文的语意趋势来看,末一分句要表达是“你这样做是强迫我”的意思,但“差强人意”的意思是“这勉强让我满意”,前后矛盾,应当改为“强人所难”)
② 他对工作一向拈轻怕重,勇挑重担。

(前后语意矛盾)
③为了让分别多年的劳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

(“不期”即没有约定,与“精心组织”矛盾)
④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莘莘”有“众多”意,与定语“一位”矛盾)
五、不分轻重
句中的成语与上下文描述的情景相比,夸大其辞,轻重失调,大词小用,言过其实。

①刚一起跑,高三(2)班的夏丰就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米跑的第一名。

(“后起之秀”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此大词小用)
②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态度、文化素养、举止言谈都显得格格不入。

(“格格不入”的程度太重,应用“各不相同”)
③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

(“哀鸿遍野”比喻旧社会到处是呻咛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

程度太重)
六、不辨色彩
不辨色彩主要表现在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当等方面。

① 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
然的奥秘。

(“无所不为”是指“什么坏事都敢干”,此误将贬义词作褒义词用)
②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趋之若鹜”是指“许多人追逐坏东西”,此误将贬义词作褒义词用)
③ 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聚集力量再干”,此误将褒义词作贬义词用)
④ 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摩托车。

(误将褒义词作贬义词用)
⑤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在书面语体风格的句中用口头语成语“半斤八两”,语体色彩不妥)
⑥老王一句话揭了他的短,惹得他火冒三丈,气冲霄汉。

(“气冲霄汉”常形容大无畏的气概和精神,用于此既感情色彩不当,又不分轻重)
七、不合逻辑
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但从逻辑推理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

①这位责任编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任,书籍的其他环节,如插图装订等,他就望尘莫及了。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与上文不构成转折关系)
②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同“内容充实”不构成递进关系)
③美国国务卿的中东之行,并未解决美伊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一劳永逸”意为辛苦一次将事情办好,以后可永远不再费力了,可“局势”是指政治、军事等方面在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它是动态的,绝不可能“一劳永逸”的。


八、不当修饰
成语的修饰不当主要表现在修饰语中心词之间搭配。

①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莘莘学子”是集体概念,与数量短语“一位”不能搭配)
②当登上黄山天都峰的鲫鱼背时,人们都常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那种恐惧之感。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表示小心、谨慎、不能修辞“恐惧”这一中心语)
③ 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的,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形同路人”表现的是一种结果,不能受“渐渐”限制)
④ 参加座谈会的同志,对中央的方针政策表示坚决拥护,还与调查组的同志畅所欲言,反映了不少问题。

(“畅所欲言”与前边的“还与调查组的同志”不搭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