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常见误用类型2016.9
100个容易误用的成语

100个容易误用的成语1.成语名称:明日黄花-成语的解释:原指重阳节过后的菊花,比喻过时的事物。
-误用的示例:他总是喜欢谈论明日黄花的事情。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未来的事情,实际上是指已经过时的事物。
2.成语名称:空穴来风-成语的解释: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误用的示例:他的话完全是空穴来风,没有根据。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无中生有,实际上是指有一定根据。
3.成语名称:炙手可热-成语的解释: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误用的示例:这部电影上映后,导演炙手可热。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非常受欢迎,实际上是指权势大。
4.成语名称:万人空巷-成语的解释: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误用的示例:这家新开的餐厅万人空巷,非常热闹。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街道空无一人,实际上是指人们都出来观看,街道上人很多。
5.成语名称:不刊之论-成语的解释:指正确的、不可更改的言论。
-误用的示例:他的观点是不刊之论,不值得一驳。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错误的言论,实际上是指正确的言论。
6.成语名称:首当其冲-成语的解释: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误用的示例:他总是首当其冲,领导团队。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带头或领先,实际上是指最先受到攻击。
7.成语名称:一言九鼎-成语的解释:形容说的话分量很重,能起很大作用。
-误用的示例:他的话一言九鼎,大家都很信服。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说话不可靠,实际上是指说话有分量。
8.成语名称:洛阳纸贵-成语的解释: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致纸价腾贵。
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
-误用的示例:他的新书一出版,洛阳纸贵。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书籍内容不佳导致纸张浪费,实际上是指书籍非常受欢迎。
9.成语名称:七月流火-成语的解释:指夏去秋来,天气转凉。
-误用的示例:七月流火,天气炎热。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形容天气炎热,实际上是指天气转凉。
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具体例子

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具体例子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具体例子如下:1.望文生义:指不了解成语的真实含义,仅从字面上解释成语的含义。
例如,“登峰造极”原意是攀登到山峰的顶点,比喻成就达到了最高峰,但现在常被误用为贬义,表示做坏事猖狂到了极点。
2.褒贬误用:指在运用成语时,对成语的感情色彩理解错误,褒贬混淆。
例如,“想入非非”原意是思想进入虚幻境界,是中性词,但现在常被误用为贬义词,表示胡思乱想。
3.语境不合:指在特定的语境中,成语的含义与句子的整体意思不符。
例如,“美轮美奂”原意是形容房屋高大美观,现在常被误用来形容美好事物,如“美轮美奂的舞姿”。
4.画蛇添足:指在句子中重复使用意思相同的词语。
例如,“骇人听闻”和“耸人听闻”都有使人震惊的意思,但前者侧重于事实本身让人震惊,后者侧重于事实本身让人震惊并散布谣言。
5.颠倒词序:指在使用成语时,将成语中的词语顺序颠倒或错位。
例如,“胸有成竹”原意是形容文思敏捷,落笔成章,现在常被误用为形容做事之前没有计划或条理。
6.断章取义:指在使用成语时,只截取成语的一部分来表达意思,忽略成语的整体含义。
例如,“万人空巷”原意是形容人们都出来观看盛大的场面,现在常被误用为形容街巷十分冷清。
7.张冠李戴:指将一个成语错误地用于另一个意思相近或相同的成语上。
例如,“首当其冲”原意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现在常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8.混淆字形:指由于字形相似而将两个不同的成语混淆使用。
例如,“再接再厉”和“厉兵秣马”是两个不同的成语,前者形容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后者形容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
但有时会因为字形相似而误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汉语言学家。
被误用的成语

以下是一些被误用的成语:
1.三人成虎:原指三个人谎报集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
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
现在经常被误用为“团结就是力量”的意思。
2.首当其冲:原指处在冲要位置,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现在经常被误用为“首先应当做某事”的意思。
3.空穴来风:原指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
全没有原因的。
现在经常被误用为“毫无根据”的意思。
4.炙手可热:原指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
使人不敢接近。
现在经常被误用为“某样事物很受欢迎”的意思。
5.文不加点:原指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
技巧纯熟。
现在经常被误用为“写文章不加标点符号”的意思。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被误用的成语,使用成语时应该注意其含义和用法,避免误用。
常见成语误用类型

常见成语误用类型一、望文生义坐地分赃文不加点罪不容诛不足为训目无全牛登堂入室差强人意危言危行细大不捐落花流水五风十雨持之有故七月流火惨淡经营不刊之论心劳力拙三人成虎见危授命间不容发噤若寒蝉身无长物二、褒贬误用1、误褒为贬雨后春笋蔚然成风毁家纾难叹为观止目无全牛信誓旦旦危言危行2、误贬为褒闪烁其词坐而论道始作俑者过江之鲫评头品足无独有偶火中取栗触目惊心弹冠相庆粉墨登场上行下效城下之盟因人成事无所不至推波助澜半斤八两无所不用其极明哲保身好为人师师心自用3、褒贬两用左右逢源按部就班标新立异灯红酒绿想入非非噤若寒蝉如虎添翼三、近义词误用1、侧重点不同冷眼旁观——袖手旁观另眼相看——刮目相看半斤八两——势均力敌视而不见——视若无睹潜移默化——耳濡目染2、范围狼狈为奸——朋比为奸咄咄逼人——盛气凌人3、感情色彩侃侃而谈——夸夸其谈破釜沉舟——孤注一掷深思熟虑——处心积虑无微不至——无所不至目光如炬——目光如豆四、不合语境1、友情要经过时间的考验,正所谓“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2、形形色色的经济蛀虫和经济犯罪,绝非个别现象,审计部门纵有九牛二虎之力,单枪匹马恐怕也难成查清楚。
3、现在距高考还有一个多月,同学们千万不要“行百里者半九十”,中途松懈,功败垂成,留下终生遗憾。
五、词义轻重失当考前,考生应做好准备,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六、语法功能混乱1、自怨自艾自己的错误2、凤毛麟角的思想境界3、素面朝天的记叙了七、错用对象1、夫妻间: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琴瑟之好2、文学艺术书法:挥洒自如呼之欲出含英咀华鸿篇巨制江郎才尽脍炙人口烘云托月不落窠臼洛阳纸贵倚马可待一气呵成文不加点3、其他汗牛充栋巧夺天工豆蔻年华炙手可热八、谦敬错位谦辞:蓬荜生辉抛砖引玉狗尾续貂敬辞:鼎力相助1。
150个经常误用的成语例释

150个经常误用的成语例释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
常用作对人有所请托的客套话。
误用:有的人向党向人民伸手要官要权,这种不情之请决不答应。
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天物:指自然界的鸟兽草木等。
误用:有的年青人在生活上一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暴殄天物,没有了生活的勇气。
歌功颂德多用于贬义。
误用:这些作家用他们的火一般的激情,为社会主义歌功颂德。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一点就要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误用:“五一”长假,来黄山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不绝如缕。
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同“拍手称快”。
误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富裕了老百姓,真是大快人心。
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样做。
多指不好的事。
误用: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父母的要给子女做出表率,上行下效嘛。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多含贬义。
误用: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八面玲珑原指窗户宽敞明亮,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
误用:这块天然宝石,晶莹剔透,八面玲珑,光彩夺目,可称世间极品。
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
也比喻办事圆滑。
误用: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长此以往长期这样下去。
指从现在往后,多指不好的情况。
误用:自从电视上看了《少年英雄方世玉》,我就迷上了武侠小说,有时候上课也禁不住翻几页偷看,长此以往,我的学习成绩渐渐退步了。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改内容。
贬义。
误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家小店不仅装饰一新,而且转变了服务作风,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投桃报李比喻友好往来。
含褒义。
误用:他拿了人家的红包,于是便投桃报李,没有经过正常手续就把工程承包给了他。
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多指执著追求而不考虑过多。
误用:有的领导干部经不住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诱惑,生活腐化,把党的教导和人民的期望置之度外。
成语用错的类型及例子

成语用错的类型及例子
1. 望文生义型:哎呀呀,好多人会把“差强人意”理解成不满意,其实不是这样哦!就像有人说“这个球队的表现差强人意”,不是说球队表现很差,而是说还算能让人满意啦!
2. 张冠李戴型:“美轮美奂”这个成语可不能随便用在人身上呀!可不是说一个人长得美轮美奂,而是用来形容建筑物高大华丽的,你说是不是很容易弄错呀!比如“这座大楼美轮美奂”就很合适。
3. 褒贬误用型:“炙手可热”可不是用来夸人的哟!可别闹笑话把它用在很厉害的人身上。
它其实是个贬义词呀,像“他现在炙手可热,不可一世”才是正确的用法。
4. 语义重复型: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不就重复了嘛!“忍俊不禁”本身就有笑的意思啦,就像“他的表演让大家忍俊不禁”就行啦。
5. 前后矛盾型:一边说“莘莘学子”,一边又说没几个人,这不是矛盾嘛!“莘莘学子”表示很多学生呀,比如“校园里到处是莘莘学子”。
6. 错用对象型:“汗牛充栋”是形容书多的,不是说别的东西多呀!说“他家里的财宝汗牛充栋”就错啦,应该是“他家里的书汗牛充栋”。
7. 不合语境型:在一个很悲伤的场合说“相得益彰”合适吗?当然不合适啦!像“他们俩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才是在合适的语境下用。
8. 随意改造成语型:可别乱改“空穴来风”的意思呀,人家本来是说有原因的,不是说没原因的。
别到时候瞎用被人笑话哟!
9. 忽视多义型:“左右逢源”可不只是说人会办事哦,有时候也能形容做事顺利呢,比如说“他这次考试左右逢源,成绩很棒”。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成语的使用真是要特别小心,稍不注意就可能用错,咱可得多学习多积累呀!。
常见成语误用类型

常见成语误用类型一、感情色彩失当游手好闲:贬义处心积虑:贬义罄竹难书:贬义趋之若鹜:贬义始作俑者:贬义痴心妄想:贬义触目惊心:贬义乌合之众:贬义弹冠相庆:贬义倾巢而出:贬义官样文章:贬义陈陈相因:贬义无所不为:贬义无所不至:贬义虎视眈眈:贬义螳臂当车:贬义邯郸学步:贬义喋喋不休:贬义顶礼膜拜:贬义淋漓尽致:褒义集腋成裘:褒义胸无城府:褒义叹为观止:褒义势如破竹:褒义前仆后继:褒义死得其所:褒义耳提面命:褒义凤毛麟角:褒义想入非非:中性,贬义笔走龙蛇:褒义,只指书法。
危言危行:褒义,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炙手可热:贬义,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接近。
二、使用对象失当秦晋之好:只用于婚姻。
脍炙人口:多用于诗文。
白驹过隙:只用于时间。
不瘟不火:只用于戏曲。
素昧平生:指人,不指事物。
师心自用:贬义,只用于人。
金碧辉煌:只用于建筑和室内摆设。
江郎才尽:只用于文思减退。
管窥之见:多用作谦辞。
两小无猜:只用于少男少女。
汗牛充栋:只用来形容书多。
鼎力相助:敬词,不可用于自己。
连篇累牍:专用于写作,贬义,不指写字。
浩如烟海:只形容书籍、资料繁多。
不能指产品。
城下之盟:因强敌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的屈辱性合约。
只用于政治军事方面。
风靡一时:可形容小说、戏剧、宗教、歌曲、服装等的流行一时或盛行。
络绎不绝:只能形容人和车马,不能用于别的事物。
微乎其微:多用来形容人、事物的数量,也指事物的意义、价值非常小。
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夹杂在一起。
多指人的品质,不指水平、成绩等。
安之若素:是指面对困境,而不是渡过困境之后。
楚楚动人:只能形容年轻女子美丽可爱。
巧夺天工:对象必须是人工制作的,不能是天然的。
狗尾续貂:指文学作品。
指不好的接到好的后面。
蓬荜生辉:谦词,用以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称谢别人题赠的字画放到自己家里。
不耻下问:不可用于向比自己高明的人请教。
褒义。
抛砖引玉:表示自谦,只能用于第一人称。
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
成语误用的主要类型及解决方法

成语误用的主要类型及解决方法成语误用的主要类型及解决方法一、成语误用的主要类型1、望文生义成语的含义不是构成它的单个语系的简单叠加组合,其含义是在构成成分提供的事件基础上,在丰富的人文背景下,通过引申、比喻等抽象概括出来的,且不可望文生义。
如:在写作在中,文不加点,只能使意思变得模糊,并可能使正确的意思变得不正确。
“文不加点”出自汉代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
”“点”是涂上一点,表示删去的意思。
“文不加点”形容才思敏捷,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作者显然望文生义,将“文不加点”的“点”理解成了“标点”。
2、褒贬不分成语和其他词语一样,也有褒义、中性和贬义之分,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并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变化。
如果对一些成语褒贬不辨,就会出现成语使用错误。
如:一个人打了草稿,大家来评价和修正,即使后来剩不下多少文字,始作俑者仍然功不可没。
“始作俑者”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佣”是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
“始作俑者”指开始制作佣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是一个贬义成语。
例句是称赞打草稿的人为后来的评价和修改做了积极贡献,不能称其为“始作俑者”。
3、弄错对象成语词语有所侧重,适用对象范围也就不同。
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指女的,有的指男的等等。
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和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如: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出自唐代柳宗元《陆文通墓表》:“其成书,处则称栋字,出则称牛马。
”“汗牛”是指牛拉装书的车累的出汗,“充栋”是指书堆满了屋子。
“汗牛充栋”专门用来形容书籍很多,只能指物,不能指人。
句中用“汗牛充栋”形容古代刻苦学习的楷模,使用不当。
4、前后矛盾在成语的使用中,如果对成语的词义、色彩、轻重等把握不准,尤其是两个成语连用时,很容易造成前后自相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一命呜呼;指死(含诙谐意)。
呜呼哀哉;指死亡或完蛋。
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 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第六类
8、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9、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0、别无长cháng物: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 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 容人贫穷。 11、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 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第二类 对象误用 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有一定的使用对象,只能用于特定的人 或事,如果用错对象,这个成语的使用也是错误的。
常见的重复赘余的情况: ⑴劳苦大众民不聊生 ⑵广大灾民哀鸿遍野 ⑶百姓生灵涂炭 ⑷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忙活 ⑸山冈和田野上,到处都是漫山遍野的果树林 ⑹说话音量大,声如洪钟 ⑺一天天地日臻完善 ⑻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 ⑼众多的莘莘学子 ⑽寒舍真是蓬筚生辉 (11)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 (12)目前当务之急 (13)妄自菲薄自己等
第三类 谦敬错位 主客混乱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 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会犯谦敬错位的错误。
1、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 了许多搞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 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只能对己。
类似的词语还有: 1、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意, 只能对人,不能对己。 2、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在好的东 西的后面,通常只用在自己的作品,表示谦虚。 3、蓬荜生辉:用于称谢别人到自己家中,或称 谢别人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 4、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够, 用于自谦,表示推辞某事。
第五类 不合语境 整体不和
成语的使用与整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不和。 1、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 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2、政府救助的第一批活动板房已经安装完毕,都江 堰一部分灾民已迁入新居,他们安土重迁,开始新 的生活。
3、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 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第四类 画蛇添足 重复累赘
有些成语的使用虽然符合语境,但跟句子中某些词 语的语意重复,成分赘余。 1、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 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 让人贻笑大方。 此词是被内行人笑话之意,已含有"让人"之意,与 句中"让人"重复。
2 、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 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成语使用常见的错 误类型
第一类 望文生义 主观臆断
很多成语的意思是字面意思的引申或比喻,所以很 多表面上看放在原文中很贴切的成语,其使用都是错 误的。如:
1、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 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比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
2、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 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1、201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豆 蔻年华、风华正茂。
专指十三四岁少女
2、各种花卉,争奇斗研;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 实不为过。 常用来称美女
3、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
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必须是“人工”之物,不能用于自然景观
4、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闻鸡 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2 、进入高三以来,一向成绩平平的陈刚一直 特别刻苦,进步很大,真叫人不得不另眼相看。
“另眼相看”是指对某人用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 有优待或歧视意,应改为“刮目相看”。
3 、有些人对骑自行车带人之类的事不以为然, 他们认为,这样既方便了自己,也没有妨碍别人。
“不以为然”的意思是不认为是正确的,应改为 “不以为意”。
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 写作技巧纯熟。 3、今天天气真好,在操场上的人们真是如 坐春风。
比喻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感化
4、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 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
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 头,却没有捞到好处
5、秋雨湿透了衣衫,画出了他削瘦凸起的肩胛骨; 他的双手交叉护在胸前,想留住一点温暖,可没有 用,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轻重失当
范围适度
成语使用范围有大小,词义有轻重,这就要求我 们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范围大小或词义轻重 适当的成语,避免大词小用等。 1、刚一起跑,高三(4)班的夏丰就滑倒了,他爬起来 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 米的第一名。 2、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 前村后,哀鸿遍野。 3、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 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发挥。
形容闭口不敢做声
6、在黄山游览,满目青山,进退维谷,苍 松凌空,飞泉漱石,让人深知黄山既险且秀的 特色。 进退都处于困境之中,进退两难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还有: 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3.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4.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5.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6.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 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 7.不名一文:名:指占有。形容穷到极点, 连一文钱也没有。
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道貌岸然:形容神态庄严(多含讥讽意)。
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 心不一样。 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人模人样:或指小儿有成人相(亲昵语),或指 人态度举止俨然与身份不相称(讽刺语)。 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4 、他爸爸是乐队指挥,妈妈是歌唱家,平时耳 闻目睹,所以他也喜欢上了音乐。
“耳闻目睹”是亲自听说,亲眼看见的意 思,应改为“耳濡目染”。
容易因形义相近误用的成语: 望其项背----望尘莫及 身临其境---设身处地 耳濡目染----耳闻目睹 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东山再起----死灰复燃 乐不思蜀---乐不可支 不以为然---不以为意 不孚众望---不负众望 刮目相看---另眼想看
第五类 褒贬颠倒 感情失当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褒义、中性、贬义,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 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1、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 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 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2、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 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 真可谓处心积虑。
褒词误用贬义: ⑴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⑵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 决定策略。 ⑶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⑷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⑸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贬词误用褒义: 满城风雨:到处议论纷纷。 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费尽心机:挖空了心思,用尽了计谋。 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始作俑者: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邯郸学步: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如丧sàng考妣bǐ:(因为损失一点利益或关系)像失去 父母一样伤心和着急。贬义词。
“汗牛充栋”只能形容“书”多,不能指人多
容易用错对象的成语: 1、美轮美奂:建筑物高大华美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 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 来形容生活艰辛。 5、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 6、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 之间不可用。
3 、月明星稀,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 一身地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 门。
4 、祸及八年的“安史之乱”使人民生灵涂 炭。 5 、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漫山遍野都是这样 怪石,这时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叛军的妙计 了。
“出奇制胜”是指“用奇兵、奇计战胜对 方,取得胜利”,作谓语时后面的宾语造 成语意重复。
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4 、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不合身,很是 捉襟见肘。 后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第九类 形义相近的误用
有些成在使用时极易 混淆。
1 、一个月后,王小明的病逐渐好起来,他又 一次起死回生了。
“起死回生”是说医生的医术高明,能把垂死的病人救 活,这里应该是“死里逃生”
第七类 功能混乱 语法错误
每个成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中的 语法功能也不同。如果把握不准就会造成功能混乱的 错误。
1、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 告示牌。 2、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 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 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3、他乐此不疲地看电影、打游戏,就是不 学习。 4、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 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 极大。
5、一得之见:谦词,表示“自己一点浅薄的 意见”。 6、鼎力相助:敬辞,只用于对方或他人,是 敬辞,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7、绵薄之力:比喻尽自己微薄的力量。 8、卓尔不群:敬辞,指人的才德超出寻常, 与众不同 9、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称自己提出 请求时的客气话)。 10、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 受。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