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易错题集萃《哲学常识》主观试题(十九)

高考复习易错题集萃《哲学常识》主观试题(十九)
高考复习易错题集萃《哲学常识》主观试题(十九)

高考复习易错题集萃:《哲学常识》主观试题(十九)

四川省中江县仓山中学唐成虎

二、辨析题

1. 近朱者未必赤 , 近墨者未必黑。

2. 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惟一力量。

3. 矛盾的特殊性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完全不同的。

4. 有人认为 : 我们面临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 只要学好数学、外语和电脑 , 就可以立足于未来世界 , 学不学哲学无所谓。

5.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因此 , 物质不是永恒的 , 而是有生有灭的。

6.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 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分析一切事物。

7. 既讲索取,又讲贡献。

8. 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认识了事物的现象就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9. 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要在认识现象时进行分析 ,认识本质时进行综合。

高考复习易错题集萃:《哲学常识》主观试题(十九)参考答案

1.精析: 此题重在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 就知识点看是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 题目中过分强调了内因的作用 ," 近朱 "" 近墨 "是外因 , 它对事物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 题目中说 " 未必赤" " 未必黑 ", 就只强调了内因的决定作用 ,而忽视了外因的影响 ,解答此题时必须运用辩证的思维

方法 ,对内外因进行辩证的分析 ,既要强调内因 , 又不能忽视外因 ,把内外因结合起来。

答案 :(1)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 , 但有不够全面之处。

(2) 唯物辩证法认为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根本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3) 这说明 ,由于内因的作用 ,近朱者不见得赤 ,近墨者也未必黑。但外部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上述看法恰恰忽视了这一点。

2.精析: 此题着重考查考生是否具有辩证思维能力 , 能否结合实际明确地、具体地指出这种说法存在的片面性。此题是以一个判断的形式 ,考查 " 知识 " 这一概念的使用范围。通过逻辑分层 , 此题有三个辨析点 :

①知识是不是力量。知识作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只停留在书本上 ,是不会发挥作用的 ,要变成现实的力量 ,必须应用于实践 ,必须同实践相结合 ;

②知识是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 关键在于知识掌握在什么人手里用于什么方面 ,若利用高科技犯罪 ,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

③知识是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惟一力量;在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 ,除了发挥知识的力量 ,还需要一定的精神状态 , 人的意志、信念、理想也是重要的力量。依据上述分析可组织答案。

答案:(1) 知识只有通过应用才能成现实的力量。

(2) 被人所掌握的知识 , 可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 也可以是阻碍社会发展的力置。

(3) 知识是重要的力量 , 人的理想、道德、情感、意志等也是重要的力量。

3. 精析 : 这是一道单向判断型辨析题 , 此题有一定的难度 , 它不仅要求考生正确理解矛盾特殊性的含义 ,而且还要求考生在深入分析命题的基础上 ,揭示命题暗含的关系 : 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 , 即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只有正确掌握这些基本知识 ,才能进行正确的辨析。

答案 :(1)矛盾的特殊性 ,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是世界上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构成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2)矛盾不仅具有特殊性 ,而且还具有普遍性 ,再特殊的事物也总会和其他事物具有相同之处 , 只有特殊性而没有普遍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因此,只能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事物 ,而不能说世界上的事物完全不同。

(3)上述观点 ,忽略了矛盾的普遍性 , 得出 " 矛盾特殊性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完全不同的 " 的结论 , 是对矛盾特殊性的曲解 , 因而是不对的。

4. 精析: 解答本题存在的问题是辨析时不能把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分析透彻。这说

明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答案:这种说法错误。

(1)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学好数学、外语、电脑等固然重要 ,但不能不要哲学。

(2)哲学虽与具体学科相区别 ,但更有联系 ,可以对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

(3) 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人类伟大的认识工具。青年学生学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 ,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助于分析人生的重大问题 , 指导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前进。因此 ,学不学哲

学无所谓的观点错误。

5. 精析: 解答辨析题的关键是找出 " 辨析点 ", 即题中有哪些观点或观点的哪些方面 , 这些观点之间是什么关系、哪些是合理的 , 哪些是不合理的或不准确、不完整的 , 答案的要点也多以 " 辨析点 " 设立。此题的辨析点有 :

①任何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 ;

②物质也是有生有灭的 ;

③物质和事物是否等同。关键在于理解物质 ( 共性 ) 是不生不灭的 ,而具体事物则是有生有灭的。不能由具体事物的有生有灭推出其共性也是有生有灭的。

答案:(1)这一观点看到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 ,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是正确的。但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则是错误的。

(2) 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 这一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是不变的 ,永恒的 ,不生不灭的。当一种物质具体形态灭亡以后又转化为另一种具体形态而存在,其中的客观实在性这一共同本质没有改变。这一共性总是通过物质的具体形态表现出来 ,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是千变万化的 ,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因而是有生有灭的。

6. 精析 : 这是一道以偏概全的辨析题 ,侧重于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通过此题的训练 , 明确近几年高考辨析题的新思路。

答案 :(1)唯物辩证法认为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因此 ,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 (2) 所谓矛盾分析法就是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 , 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 题中观点是对矛盾分析法的片 , 面理解 , 因而是不科学的。

7. 精析 : 首先分析此题所涉及的知识要点 ," 既讲索取 , 又讲贡献 ", 主要是考查对人生价值观的理解 ,人生价值包括贡献和索取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既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 但又不能并列 ,应将贡献摆在首位。其次是将试题的说法同有关哲理对照看其是正确还是错误。试题既讲了贡献又讲了索取 , 肯定两者都是必需的 ,这符合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 但试题没有表明二者当中应将哪一方面放在首位 ,不但如此 , 而且将索取放在前面 ,贡献置之于后 ,这就颠倒了首位和次位的关系。在做上述分析后 ,进行答案的构思和组织 , 答案内容应包括 :

①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及其对立统一关系 , 即写出原理 ;

②分析说明题目中的正确成分、错误成分 ( 见答案第二个要点 ), 即运用原理对试题进行具体分析 ;

③作出结论式的正确辨析 ( 见答案第三个要点 ) 。这三方面的内容是不可少的 , 至于如何说明 , 是先判断正误 ,还是在分析中、分析后指出其正误之所在 , 只要是合乎逻辑 ,可以采用不同的叙述方式。

答案 :(1)人生价值包括贡献和索取两个方面 , 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在两个方面中贡献应该放在首位 ,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

(2) 个人从社会那里得到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东西是必要的 , 所以要讲索取 ; 个人对社会要作出贡献 , 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 所以也要讲贡献。但不能将贡献和索取并列看待 , 更不能颠倒其先后顺序。

(3) 题中的理论 " 既讲索取 ,又讲贡献 ",正确之处是看到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 错误之处 : 一是没有强调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 ; 二是将索取摆在贡献之前 ,颠倒了贡献和索取的先后、轻重关系。

误区 : 解题时不能进行辩证思维 , 有的学生对辩题采取一概否定态度 ,没有进行具体分析,因而失分较多。

启示 : 解答此类 " 正误混杂型 " 辨析题 ,一定要注意分析题目中的说法 , 既非全对 , 又非全不对 , 而是既有正确的成分 ,又有错误的成分 , 正确与错误兼而有之。因此答题时不能思维单一 , 犯片面性的错误。

8. 精析 : 此题主要通过本质与现象的区别和联系说明怎样认识事物的本质。现象与本质从它们的区别看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 从它们的联系看认识现象有助于认识本质 ; 只有同时具备认识事物本质的两个条件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分析出以上三层意思就容易组织答案了。

答案:(1)现象是事物的表商特征和外部联系 , 本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 , 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现象是本质的表现。现象是人门的先导。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只能从认识它的现象开始。对现象的认识有助于对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 但不能代替对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2) 现象与本质、规律虽密不可分 , 但毕竟有确定的界线。如果我们只看到部分现象 , 就肯定

抓不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即使我们基本上了解事物的诸多现象 ,还不能说是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 , 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和规律。

(3) 我们只有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并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9. 精析 :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 " 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 " 的理解及运用能力。题中观点 , 则是在运用这一科学思维方法解决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时给割裂开来了。

答案:(1)认识事物的现象进行分析是必要的。只有进行分析 , 才可能从整体上进行正确的综合 , 从而真正地认识事物。同时 ,认识事物的现象还要进行综合 ,这样才能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 认识事物的本质要进行综合 , 只有对事物各种要素从内在联系上加以综合 , 才能正确地认识整个客观对象。同时 ,认识事物的本质也离不开分析 , 否则 , 就失去了研究整体或过程的基础。

(3) 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 , 二者密不可分。我们既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的深入分析 , 又要注意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