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检测标准

污水检测标准
污水检测标准

污水检测标准

污水检测标准

咨询热线:qq:第1页共30页序号项目名称依据的标准名称、代号(含年号)最低检出浓度或测定范围一、水(含大气降水)和废水(76项)水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 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92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 废水污水海洋处理工程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52-1983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6-84 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排放标准GB 4914-85 航天推进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374-93

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炸药GB 14470.1-93 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火工品GB 14470.2-93 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弹药装药GB 14470.3-93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92 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 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6-92 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7-92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8- 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580-95 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581-95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082-1999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 3025-1993 1

水温水质水温的测定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法GB 13195-91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GB 12998-91 0.2℃2

流量

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HJ/T 52-1999 不适用于入海河口区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GB 12997-91 (0.1~ 4.0)m/s 3

外观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GB 12997-91 规定了水(包适底部沉积物和污泥)的质量控制、质量表征、污染物鉴别采样方案的原则水质采样技术指导GB 12998-91 适用于开阔河流、封闭管路、开阔水体、底部沉积物及地下水的采样检测能力一览表(续)第2页共30页序号项目名称依据的标准名称、代号(含年号)最低检出浓度

或测定范围4

色度水质色度的测定铂钴比色法、稀释倍数法GB 11903-89 (0~70) 度5

文字描述《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0~5)级6

浊度水质浊度的测定分光光度法、目视比浊法GB 13200-91 1度浊度仪法《美国水与废水测试标准方法》(20th)2130 1 NTU

7

透明度塞氏盘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GB 12997-91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GB 12998-91 透明度盘8

pH 值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 6920-86 大气降水pH值的测定电极法GB 13580.4-92 大气降水样品的采集与保存GB 13580.2-92 0.02 pH值单位9

酸、碱度

水质检测PH标准

水质检测P H标准 水质检测标准的制定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经济条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水资源及 其水质现状等多种因素有关,不仅各国之间,而且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对饮用水水质 的要求都存在着差异。水质检测标准及水质要求的完整制定,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健康。 1.基本概述 pH值与溶液中的氢离子活度有关,在稀溶液中氢离子活度与氢离子浓度相等。pH值反应了溶液中各种溶解性化合物达到的酸碱平衡状态,主要是二氧化碳、碳酸氢盐、碳酸盐的平衡。温度对该平衡的影响较大,在纯水中温度提高25℃,pH值下降约0.45。 在水处理过程中,氢离子浓度会有变化(氯化作用减低pH值,软化水质提高pH值)。输水过程中,水pH值与水中其他物质(气体、胶质、带电或不带电物质等)联合作用侵蚀管网内壁, 而碳酸钙沉积在管网中可阻止水中氧气直接接触管壁而防止侵蚀发生,因而通过改变pH调节碳酸盐做酸氢盐平衡可防止管网腐蚀。 微生物对于pH值的适应生长范围是比较广的。管网内壁微生物生长形成黏质,同样也有防 止氧气接触管壁的作用。但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产生的二氧化碳会造成局部pH值降低,引起局部腐蚀性增强。pH值为5.5~8.2时最适合铁细菌的生长,铁细菌的大量繁殖会形成“红水”。 pH值也会影响其他水质指标。pH值低于7时,被硫污染的水因生成硫化氢而散发臭鸡蛋味,氯化作用因趋向三氯化氮的生成而产生令人厌恶的刺激性味道。pH值提高,水会产生苦味, 色度会增加。pH值还影响水的混凝、沉淀、过滤,从而影响水中的杂质含量。 2.在饮用水中限值的确定 人体健康与pH值的直接关系是不明确的,但pH值可通过影响其他水质指标及水处理效果 而影响健康。pH值在6.5~9.5范围内并不影响饮用及健康,但pH值过低会腐蚀水管,过高会使溶解盐析出、降低氯化消毒作用。据调查,我国绝大多数天然水中pH值范围在6.5~8.5之间,故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规定:pH值范围在6.5~8.5之间。

水质检测标准、检测方法

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 HJ/T338-2007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2007-2-1 HJ/T341-2007水质汞的测定冷原子荧光法(试行)2007-5-1 HJ/T342-2007水质硫酸盐的测定铬酸钡分光光度法(试行)2007-5-1 HJ/T343-2007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汞滴定法(试行)2007-5-1 HJ/T344-2007水质锰的测定甲醛肟分光光度法(试行)2007-5-1 HJ/T345-2007水质铁的测定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试行)2007-5-1 HJ/T346-2007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2007-5-1 HJ/T347-2007水质粪大肠菌群的测定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试行)2007-5-1 HJ/T191-2005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2005-11-1 HJ/T195-2005水质氨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2006-1-1 HJ/T196-2005水质凯氏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2006-1-1 HJ/T197-2005水质亚硝酸盐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2006-1-1 HJ/T198-2005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2006-1-1 HJ/T199-2005水质总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2006-1-1 HJ/T200-2005水质硫化物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2006-1-1 HJ/T164-200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2004-12-9 HJ/T132-2003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2004-1-1 HJ/T96-2003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97-2003电导率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98-2003浊度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99-2003溶解氧(DO)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100-2003高锰酸盐指数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101-2003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102-2003总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103-2003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104-2003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86-2002水质生化需氧量(BOD)的测定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2002-7-1 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2003-1-1 HJ/T92-2002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2003-1-1 HJ/T70-2001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2001-12-1 HJ/T71-2001水质总有机碳的测定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2002-1-1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试题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 规范试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试题 部门: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4分共40分) 1. 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能够提供这一 区域水环境本底值的断面称为。( B ) A. 控制断面 B. 对照断面 C. 消减断面 2. 当水面宽大于100米时,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置的采样垂线数是条。( C ) A. 5 B. 2 C. 3 3. 饮用水水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监测断面采样频次为( C ) A. 每年至少一次 B. 逢单月一次 C. 每月至少一次 4. 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水面下毫米采集柱状水样。采样瓶(容器)不能用 采集水样冲洗。( C ) A. 100 B. 200 C. 300 5. 需要单独采样并将采集的样品全部用于测定的项目是。( C ) A. 铅 B. 氰化物 C. 油类 6. 等比例混合水样为。( A ) A. 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所采水样量随时间与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 B. 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 C. 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如时间、流量和地点)采集的样品 7. 废水中一类污染物采样点设置在。( A ) A. 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 B. 排污单位的总排口 C. 车间处理设施入口

8. 以下水质项目中不属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是。( C ) A. 总铅 B. 总铬 C. 总锌 D. 总砷 9. 验收监测应在正常生产工况并达到设计规模的以上运行情况下进行,并记录监测时 的生产工况和其他有关参数。( B ) % B. 75% C. 80% D. 85% 10. 以下数据中,其中是3位有效数字的是。( D )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错的打×,每题3分,共30分) 1. 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 背景值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2. 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污区 (口)的上游、污水与河水混匀处、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3. 污水的采样位置应在采样断面的中心,水深小于或等于1米时时,在水深的1/4处采。(×) 4. 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对有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转或建有调节池 的建设项目,其污水为稳定排放的可采瞬时样,但不得少于3次。(√) 5. 所谓有效数字就是保留末一位不准确数字,其余数字均为准确数字。(√) 6. 空白值的测定方法是:每批做平行双样测定,分别在一段时间内(隔天)重复测定 一批,共测定5~6批。(√) 7. 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只舍不入,保留到小数点后出现非9的一位。(√) 8. 测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样不用注满容器,上部可留空 间,不用水封。(×)

污水处理水质检测方法

化学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以氧的毫克/升来表示。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水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因此化学需氧量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指标之一。 水样的化学需氧量,可受加入氧化剂的种类及浓度,反应溶液的酸度,反应温度和时间,以及催化剂的有无而获得不同的结果。因此,化学需氧量亦是一个条件性指标,必须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 对于工业废水,我国规定用重铬酸钾法,其测得的值称为化学需氧量。 重铬酸钾法(COD Cr) GB11914--89 概述 1.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根据用量算出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的量。 2.干扰及其消除 酸性重铬酸钾氧化性很强,可氧化大部分有机物,加入硫酸银作催化剂时,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可完全被氧化,而芳香族有机物却不易被氧化,吡啶不被氧化,挥发性直链脂肪族化合物、苯等有机物存在于蒸气相,不能与氧化剂液体接触,氧化不明显。氯离子能被重铬酸盐氧化,并且能与硫酸银作用产生沉淀,影响测定结果,故在回流前向水样中加入硫酸汞,使成为络合物以消除干扰。氯离子含量高于2000mg/L的样品应先作定量稀释、使含量降低至2000mg/L以下,再进行测定。 3.方法适用范围 用0.25mol/L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大于50 mg/L的COD值。用0.025 mol/L浓度的重铬酸钾可测定5—50 mg/L的COD值,但准确度较差。 仪器 (1)节能COD恒温加热器 (2)与加热器配套的加热管、空气冷凝管、加热管支架。 (3)电磁搅拌器及配套的搅拌磁子 (4)素烧瓷粒 (5)50ml酸式滴定管 试剂 (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6K2Cr2O7=0.2500 mol/L);称取预先在120℃烘干2小时的基准或优级纯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中,移入1000 ml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 (2)试亚铁灵指示液:称取1.485 g邻菲啰啉,0.695 g硫酸亚铁溶于水中,稀释至100 ml,贮于棕色瓶中。 (3)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称取39.5 g硫酸亚铁铵溶于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0 ml浓硫酸。冷却后移入10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CJT51

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CJT51-2004 1城市污水 pH值的测定电位计法 2城市污水悬浮固体的测定重量法 3城市污水易沉固体的测定体积法 4城市污水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5城市污水总固体的测定重量法 6城市污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 7城市污水油的测定重量法 8城市污水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8.1三氯甲烷萃取法 8.2直接分光光度法 9城市污水氰化物的测定 9.1 异烟酸一毗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9.2银量法 10城市污水总氰化物的测定吡啶一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 11城市污水硫化物的测定 11.1对氨基N,N二甲基苯胺分光光度法 11.2容量法——碘量法 12城市污水硫酸盐的测定 12.1重量法 12.2铬酸钡容量法 12.3离子色谱法 1 3城市污水氟化物的测定 13.1 离子选择电极法(标准添加法)

13.2离子选择电极法(标准系列法) 13.3离子色谱法 14城市污水苯胺类的测定偶氮分光光度法 15城市污水苯系物(c6 -Ca)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6城市污水总铜的测定 16.1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16.2直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6.3螯合萃取火焰愿子吸收光谱法 16.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17城市污水总锌的测定 17.1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17.2直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7.3整合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7.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18城市污水总汞的测定 18.1冷原子吸收光度法 18.2原子荧光光度法 19城市污水总铅的测定 19.1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19.2直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9.3螯合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9.4原子荧光光谱法 19.5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9.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有用的饮用水水质检测项目达标标准

有用的饮用水水质检测项目达标标准 来源:国联质检实验室 饮用水和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它的质量问题不容忽视。近年来常有关于饮用水水质安全隐患的报道,人们一直以来都对饮用水水质检测不重视,喝了这么久也没有什么问题,这是一个认识误区,水中含有众多微量物质,其中不乏有害物质,水质检测通过多个项目分别检测,达标后才能确定饮用水是否安全。 常见饮用水水质检测项目 1、色度: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3、余氯: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4、臭和味: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5、细菌总数:水中含有的细菌,来源于空气、土壤、污水、垃圾和动植物的尸体,水中细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包括病原菌。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标准为1ml水中的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 6、化学需氧量: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

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 7、总大肠菌群:是一个粪便污染的指标菌,从中检出的情况可以表示水中有否粪便污染及其污染程度。在水的净化过程中,通过消毒处理后,总大肠菌群指数如能达到饮用水标准的要求,说明其他病原体原菌也基本被杀灭。标准是在检测中不超过3个/L。 8、耐热大肠菌群:它比大肠菌群更贴切地反应食品受人和动物粪便污染的程度,也是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9、大肠埃希氏菌:大肠细菌(E.coli)为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代表菌。一般多不致病,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强,引起腹泻,统称病致病大肠杆菌。肠道杆菌是一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G-杆菌,多寄居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

水质检测标准

水质检测标准 概况: 水质是指水与水中杂质共同表现的综合特征。评价水质优劣受污染程度的 参数,称为水质指标。水质指标通常可分为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和生物性 指标三类。常见的水质指标见下表。 2、水质检测中常用的水质分析方法有哪些? (1)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我国已编制60多项包括采样在内的标准分析方法,这些方法比较经典、准确度较高,是环境污染纠纷法定的仲裁方法,也是 用于评价其他分析方法的基本方法。 (2)统一分析方法:有些项目的检测方法尚不够成熟,没有形成国家标准,但经过研究可以作为统一方法予以推广,在使用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为上 升为国家标准方法创造条件。

(3)等效方法:与前两类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具有可比性的分析方法。等效方法必须经过方法验证和对比实验,证明其与标准方法或统一方法是等效 时才能使用。 按照检测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水质检测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法、电化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 S)法等。其中,化学法包括重量法、容量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目前在国内外水质常规检测中被普遍采用。 3、怎样选择水质检测分析方法? 正确选择检测分析方法,是获得准确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选择分析方法 应遵循的原则是:灵敏度能满足定量要求;方法成熟、准确;操作简便,易于 普及;抗干扰能力好。 非饮用水检测标准 1.污水检测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废弃水。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有病原体污染物,耗氧污染物,植物 营养物,有毒污染物等.主要检测标准的依据是: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 996。该标准中已经部分被本标准部分内容被GB 20425-2006 皂素工业水污 染物排放标准、GB 20426-2006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代替。 2.地下水检测 是贮存于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地下水 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但在一定条件下,地下水的变化也会引起沼泽化、盐渍化、滑坡、地面沉降等不利自然现象。主要依据:GB/T14848—2017.旧版是GB/T14848—1993

污水检测指标95747

污水化验指标 污水——指在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排放的水的总称。 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生产资源。人们采用适当的净化方法,对水进行净化处理,以满足人类生活或生产工艺对水的需求。随着水资源的短缺和水污染的加剧,人们普片重视了水资源的保护,水污染的防治和水再利用工作,而水质化验更是确定水处理的方案,选择合理的水处理方案和流程,监测水质污染和治理是对工程的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 常用来衡量污水水质的指标:BOD 、COD 、SS 、PH值、氨氮、总磷、电导率、浊度、硬度。 1、生化需氧量,简称BOD,(BOD培养箱、BOD分析仪) 是指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2、化学需氧量,简称COD (COD快速测定仪) 是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将徘水中可氧化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据残留的氮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 3、SS:(ss便携式测定仪) 悬浮固体,是水中未溶解的固形物质,以SS表示。 4、PH值,(酸度仪) 是表示废水酸碱度的指标,其范围为0—14。 PH>7呈碱性数值越大,碱性越强 PH=7中性 PH<7酸性数值越小,酸性越大 当PH值超出6—9的范围,对人、畜特别是对水中生物会造成危害作用,尤其是PH <6,对水下管渠、设备有腐蚀作用。 5、氨氮(氨氮测定仪) 氨氮主要来源于污水中含氮有机物受微生物作用的分解产物。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当工业废水中氮量不足时,采用生物处理时要人为补充氮。 6、总磷(总磷测定仪) 污水中存在多种无机磷酸盐和有机磷酸化合物。磷同氮一样,也是污水生物处理所

CJ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C J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 水质标准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C J343-201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排入城市污水中35种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 本标准适用于向城市下水道排放污水的排水户。 GB5084-1992 GB/T6920-1986水质pH值的测定法 GB/T7466-1987水质总铬的测定 GB/T7467-1987水质六价铬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GB/T7468-1987水质总汞的测定冷 GB/T7469-1987水质总汞的测定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 GB/T7470-1987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7471-1987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7472-1987水质锌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7474-1987水质铜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GB/T7475-1987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7478-1987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 GB/T7479-1987水质铵的测定 GB/T7484-1987水质氟化物的测定法 GB/T7485-1987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7487-1987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第二部分:氰化物的测定 GB/T7488-1987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稀释与接种法的测定 GB/T7490-1987水质挥发酚的测定 GB/T749l-1987水质挥发酚的测定 GB/T7494-1987水质的测定 GB8703-1988辐射防护规定 GB8978-1996 GB/T11889-1989水质;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 GB/T11890-1989水质苯系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11893-1989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建设部1999-01-26批准1999-08-01实施 GB/T11899-1989水质硫酸盐的测定重量法 GB/T11901-1989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GB/T11902-1989水质硒的测定2,3-二氨基萘荧光法 GB/T11903-1989水质色度的测定 GB/T11906-1989水质锰的测定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 GB/T11910-1989水质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GB/T11911-1989水质铁、锰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1912-1989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1914-19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T13192-1991水质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13194-1991水质硝基苯、硝基甲苯、硝基氯苯、二硝基甲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13195-1991水质水温的测定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 GB/T13196-1991水质硫酸盐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3199-1991水质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GB/T15505-1995水质硒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6488-1996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 GB/T16489-1996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CJ26.3-1991易沉固体的测定体积法 CJ26.7-1991城市污水油的测定重量法 CJ26.10-1991城市污水硫化物的测定 CJ26.25-1991城市污水氨氮的测定 CJ3025-1993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 三、定义 3.1污水: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 3.2城市下水道:指输送污水的管道和沟道。它包含排污渠道、沟渠等。 3.3排水户:指向城市下水道排放污水的单位或个人。 四、技术内容 4.1一般规定 4.1.1严禁排入腐蚀城市下水道设施的污水。 4.1.2严禁向城市下水道倾倒垃圾,积雪,粪便,工业废渣和排入易于凝集,造成下水道堵塞的物质。 4.1.3严禁向城市下水道排放剧毒物质、易燃、易爆物质和有害气体。

灌溉用水水质标准及检测方法

灌溉用水水质标准及检测方法 为防止农田和农产品污染,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我国农田灌溉用水的水质标准。标准中对农也灌溉用水的水质做了16项基本控制标准和11项选择控制标准的规定。 其中基本控制标准用于使用地表水、地下水、经过处理的养殖废水以及农产品加工废水作为农业灌溉用水的所有农田,具体指标为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悬浮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文、PH、全盐量、氯化物、硫化物、总汞、镉、总砷、铬、铅、粪大肠菌群数和蝈虫卵数。另外11项选择性测定指标为铜、锌、硒、氟化物、石油类、挥发酚、笨、三氯乙醛、丙烯醛和硼,这11项指标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检测16项基本指标的补充,由当地县级以上的环保和农业主管单位根据本地农业用水的水源和水质情况选择需要检测的标准进行检测。下面对农业灌溉用水16项基本控制标准和11项选择性控制标准的数值及检测方法做简单介绍。 农业灌溉用水水质的16项基本控制标准的标准值及检测方法 1、五日生化需氧量/(mg/L)。农业灌溉用水水质标准中对五日生化需氧量的要求是,水作种植时BOD5不能大于60mg/L;旱作种植时不能大于 100mg/L;在用于灌溉加工、烹饪或去皮食用的蔬菜时,BOD5不能大于40mg/L;若灌溉的蔬菜为生食,其浓度则不能大于15mg/L。 在对农业灌溉用水的生化需氧量进行检测时,可采用稀释与接种法,具体检测步骤参考GB/T7488中的规定。 2、化学需氧量/(mg/L)。在水作种植作物中,CDD含量小于等于 150mg/L;旱作用水中COD则要小于等于200(mg/L);用于灌溉加工、烹饪或去皮食用的蔬菜时小于等于100mg/L;若蔬菜为生食蔬菜、水果等则要降到小于等于60mg/L。在进行灌溉用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检测时以重铬酸盐法进行测定,具体步骤请参考GB/T 11914。 3、悬浮物/(mg/L)。悬浮物在水作种植用水中80mg/L;旱作用水中100 mg/L;蔬菜种植时60mg/L;生食蔬菜、水果时则不能大于15mg/L。对灌溉用水

CJ343-2010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 精选范本 CJ343-2010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排入城市下水道污水中 35种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 本标准适用于向城市下水道排放污水的排水户。 GB 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6920-1986水质 pH 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T 7466-1987水质 总铬的测定 GB/T 7467-1987水质 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7468-1987水质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69-1987水质 总汞的测定 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 7470-1987水质 铅的测定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 7471-1987水质 镉的测定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 7472-1987水质 锌的测定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 7474-1987水质 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 7475-1987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78-1987水质 铵的测定 蒸馏和滴定法 GB/T 7479-1987水质 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GB/T 7484-1987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7485-1987水质 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 7487-1987水质 氰化物的测定 第二部分:氰化物的测定 GB/T 7488-1987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 (BOD↓5)稀释与接种法的测定 GB/T 7490-1987水质 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GB/T 749l-1987水质 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溴化容量法 GB/T 7494-1987水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GB 8703-1988 辐射防护规定 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 11889-1989水质;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 GB/T 11890-1989水质 苯系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 11893-1989水质 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9-01-26批准1999-08-01实施 GB/T 11899-1989水质 硫酸盐的测定 重量法 GB/T 11901-1989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T 11902-1989水质硒的测定 2,3-二氨基萘荧光法 GB/T 11903-1989水质色度的测定 GB/T 11906-1989水质锰的测定 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 GB/T 11910-1989水质镍的测定 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GB/T 11911-1989水质铁、锰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12-1989水质镍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14-19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GB/T 13192-1991水质有机磷农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 13194-1991水质硝基苯、硝基甲苯、硝基氯苯、二硝基甲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 13195-1991水质水温的测定 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 GB/T 13196-1991水质硫酸盐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3199-1991水质阴离子洗涤剂的测定 电位滴定法 GB/T 15505-1995水质硒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6488-1996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光度法 GB/T 16489-1996水质硫化物的测定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CJ 26.3-1991城市污水易沉固体的测定 体积法 CJ 26.7-1991 城市污水 油的测定 重量法 CJ 26.10-1991 城市污水 硫化物的测定 CJ 26.25-1991 城市污水 氨氮的测定 CJ 3025-1993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 三、定义 3.1 污水: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 3.2 城市下水道:指输送污水的管道和沟道。它包含排污渠道、沟渠等。 3.3 排水户:指向城市下水道排放污水的单位或个人。 四、技术内容 4.1 一般规定 4.1.1 严禁排入腐蚀城市下水道设施的污水。 4.1.2 严禁向城市下水道倾倒垃圾,积雪,粪便,工业废渣和排入易于凝集,造成下水道堵塞的物质。 4.1.3 严禁向城市下水道排放剧毒物质、易燃、易爆物质和有害气体。 4.1.4 医疗卫生,生物制品,科学研究,肉类加工等含有病原体的污水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处理,除遵守本标准外,还必须按有关专业标准执行。 4.1.5 放射性污水向城市下水道排放,除遵守本标准外;还必须按GB 8703执行。 4.1.6 水质超过本标准的污水,按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预处理;不得用稀释法降低其浓度,排入城市下水道。 4.2 水质标准

水质检测的标准和方法

水质检测的标准和方法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生活饮用水水质,不应超过下表所规定的限量。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项目标准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色色度不超过15度,并不得呈现其他异色 浑浊度度不超过3度,特殊情况不超过5度 嗅和味不得有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不得含有 PH 6.5-8.5 总硬度以CzCO3,计mg/L 450 铁Femg/L 0.3 锰Mnmg/L 0.1 铜Cumg/L 1.0 锌Znmg/L 1.0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mg/L 0.002 硫酸盐mg/L 250 氯化物mg/L 250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 毒理学指标 氟化物mg/L 1.0 氰化物mg/L 0.05 砷Asmg/L 0.05 硒Semg/L 0.01 汞Hgmg/L 0.001 镉Cdmg/L 0.01 铬六价Cr6+mg/L 0.05 铅Pbmg/L 0.05 银 0.05 硝酸盐以N计mg/L 20 氯仿μg/L 60 四氯化碳*μg/L 3 苯并(a)芘*μg/L 0.01 滴滴滴*μg/L >1.0 六六六*μg/L >5.0 细菌学指标 菌落总数cfu/mL 100 总大肠菌群(MPN/100mL) 3 游离余氯 在与水接触30min后应不低于0.3mg/L。集中式给水除出厂水应符合上述要求外,

管网末梢水不应低于0.05mg/L 放射性指标总σ放射性Bq/L 0.1 总β放射性Bq/L 1.0 检验项目在一般情况下,细菌学指标和感官性状指标列为必检项目,其他指标可根据当地水质情况和需要选定。对水源水、出厂水和部分有代表性的管网末梢水,每月进行一次全分析。 自备给水和农村集中式给水水质检验的采样点数、采样次数和检验项目,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上述要求确定。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对江河、湖泊、水库和渠道的水质监测,包括向国家直接 报送监测数据的国控网站、省级(自治区、直辖市)、市(地)级、县级控 制断面(或垂线)的水质监测,以及污染源排放污水的监测。 2 引用标准 以下标准和规范所含条文,在本规范中被引用即构成本规范的条文,与本规范同效。 GB 6816—86 水质词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GB 11607—89 渔业水质标准 GB 12997—91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GB 12998—91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GB 12999—91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GB 5084—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14581—93 水质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 GB 50179—93 河流流量测量规范 GB 15562.1—19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 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HJ/T 15—1996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卫生部卫法监发[2001]161 号文,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 ISO 555—1:1973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稳流测量的稀释法第一部分恒流注射法 ISO 555—2:1987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稳流测量的稀释法第二部分 积分法 ISO 555—3:1987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稳流测量的稀释法第三部分恒流

积分法和放射示踪剂积分法 ISO 748:1979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速度面积法

ISO 1070:1973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斜速面积法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 定义 3.1 潮汐河流 指受潮汐影响的入海河流。 3.2 水质监测 指为了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水系中污染物的动态变化,对水的各种特性 指标取样、测定,并进行记录或发出讯号的程序化过程。 3.3 流域 指江河湖库及其汇水来源各支流、干流和集水区域总称。 3.4 流域监测 指全流域水质及向流域中排污的污染源监测。 3.5 水污染事故 一般指污染物排入水体,给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以及环境带来紧急危害的事故。 3.6 瞬时水样 指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就时间和断面而言)采集的单一样品,一般在一 定的时间和地点随机采取。 3.7 混合水样 3.7.1 等比例混合水样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所采水样量随 时间或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 3.7.2 等时混合水样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断面)按等 时间间隔所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 3.8 采样断面 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采集的整个剖面。分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 制断面和削减断面等。

余氯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

余氯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

1 余氯 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其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以防止水受到再污染。余氯有三种形式: 1.总余氯:包括HOCl、OCl-和NHCl2等。 2.化合性余氯:包括NH2Cl、NHCl2及其它氯胺类化合物。 3.游离性余氯:括HOCl及OCl-等。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集中式给水出厂水的游离性余氯含量不低于0.3 mg/L,管网末梢水不得低于0.05 mg/L。 余氯的测定常采用下述两种方法,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前者可测定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余氯,后者可分别测定总余氯及游离余氯。 1.2 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 1.2.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测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的游离余氯。 本法适用于经氯化消毒后的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性余氯的测定。 本法最低检测质量为0.1 μg,若取10mL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1mg/L。 高浓度的一氯胺对游离余氯的测定有干扰,可用亚砷酸盐或硫代乙酰胺控制反应以除去干扰。氧化锰的干扰可通过做水样空白扣除。铬酸盐的干扰可用硫代乙酰胺排除。 1.2.2 原理 DPD与水中游离余氯迅速反应而产生红色。在碘化物催化下,一氯胺也能与DPD反应显色。在加入DPD试剂前加入碘化物时,一部分三氯胺与游离余氯一起显色,通过变换试剂的加入顺序可测得三氯胺的浓度。本法可用高锰酸钾溶液配制永久性标准液。 1.2.3试剂 1.2.3.1 碘化钾晶体。 1.2.3.2 碘化钾溶液(5 g/L):称取0.50g碘化钾(KI),溶于新煮沸放冷的纯水中,并稀释至100mL,储存于棕色瓶中,在冰箱中保存,溶液变黄应弃去重配。 1.2.3.3 磷酸盐缓冲溶液(pH=6.5):称取24 g无水磷酸氢二钠 (Na2HPO4),46g无水磷酸二氢钾(KH2PO4),0.8 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和0.02 g氯化汞(HgCl2)。依次溶解于纯水中稀释至1000mL。 可防止霉菌生长,并可消除试剂中微量碘化物对游离余氯测定造注:HgCl 2 剧毒使用时切勿入口或接触皮肤和手指。 成的干扰。HgCl 2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污水监测的相关技术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污水手工监测的监测方案制定,采样点位,监测采样,样品保存、运输和交接,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监测数据处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是对《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中污水监测技术规范部分的修订。本标准首次发布于2002年,原标准起草单位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本次为第一次修订,主要修订内容如下:——增加了监测方案制定的内容;——增加了附录A,给出常用污水监测项目的采样和水样保存要求;——删除了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应急监测、资料整编等内容;——修改了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中污水内容的相关表述;——完善了采样点位、监测采样、分析方法、监测数据处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相关内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中涉及到污水监测的部分废止。 本标准自2020年3月24日起实施。 附件: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91.1-2019部分代替HJ/T91-2002)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污水手工监测的监测方案制定,采样点位,监测采样,样品保存、运输和交接,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监测数据处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手工方法对排污单位污水进行监测的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concentrated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ies为两家及两家以上排污单位提供污水处理服务的污水处理设施,包括各种规模和类型的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工业集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各类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以及其他由两家及两家以上排污单位共用的污水处理设施等。 3.2 瞬时水样instantaneous sample从污水中随机手工采集的单一水样。 3.3 等时混合水样equal time composite sample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按等时间间隔所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 3.4 等比例混合水样equal proportional composite sample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所采水样量随时间或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 3.5 自动采样automatic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DB31445-2009)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DB31/445-2009)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经由城镇下水道系统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中必须控制的污染物项目及标准限值,污染物项目的监测方法与标准实施、监督的责任主体。 本标准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经由城镇下水道系统向城镇污水处理厂实施污水排放的排水户。市政公用、园林绿化和住宅等建设和养护期间的临时排水,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当按照《上海市排水管理条例》的规定申领(临时)排水许可证,排水行为符合排水管理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上海市排水管理条例》 GB/T 6920 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T 7466 水质总铬的测定 GB/T746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7468 水质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75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 GB/T 7478 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 GB/T 7484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7485 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 7486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第1部分:总氰化物的测定 GB/T 7488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GB/T 7490 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GB/T 7494 水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GB/T 11889 水质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 GB/T 11893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污水微生物指标检查法

污水总大肠菌群的检验方法 一、采样方法 用采水器或其他灭菌容器采取污水样1000毫升,放入灭菌瓶,如果是经加氯处理的污水,需加1.5%硫代硫酸钠5毫升中和余氯。 二、检验方法 总大肠菌群系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在37℃恒温箱,培养24小时,能使乳糖发酵产酸产气。总大肠菌群数系指每升污水中,所含的总大肠菌群的数目。 (一)初发酵试验:以无菌操作将各盛有3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5毫升的5支发酵管,各接种污水样10毫升,将各盛有单料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约10毫升5支的发酵管,各接种污水样1毫升,再将各盛有单料乳糖蛋白脏培养液约10毫升的5支发酵管,各接种1∶10稀释的污水样1毫升(相当于原污水样0.1毫升)。将此15支管已接种的发酵管置于37℃恒温箱,培养24小时。 (二)平板分离:经培养24小时后,将产酸产气及只产酸不产气的发酵管,分别接种于伊红美兰培养基或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上,置37℃恒温箱培养18~24小时,挑选符合下列特征的菌落,取菌落的一小部分,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1 伊红美兰培养基上的菌落色泽: (1)深紫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 (2)紫黑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 (3)淡紫红色、中心色较深的菌落。 2 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上的菌落色泽: (1)紫红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 (2)深红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 (3)淡红色,中心色较深的菌落。 (三)复发酵试验:涂片、镜检的菌落,如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则挑取上述典型菌落1~3个接种于一支单料乳糖发酵管,然后置于37℃恒温箱,培养24小时,产酸产气者(包括小量产气)即证实有大肠菌群存在。 根据证实有大肠菌群存在的阳性管数,查对总大肠菌群近似数(MpN)检索表(附表1.1)即是每升污水中的大肠菌群数。此MPN表中所列数值系指100毫升水样中的细菌数,因此需将表中的数值再乘10、为每1000毫升水中的细菌数。举例:某一污水样接种10毫升的5支管中有5管为阳性;接种1毫升的5支管中有2管为阳性;接种1∶10稀释水样1毫升(即原污水样0.1毫升)的5支管皆为阴性,即结果为5、2、0,查附表1.1得知100毫升污水中总大肠菌群数为49个,即1000毫升污水中总大肠菌群数为49×10=490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