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皮综述 中药文献
牡丹皮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functi ons in advanced2stage cancer patients.I mm uno l Invest, 2003,32(3):201221519 H su M J,L ee S S,L in W W.Po lysaccharide purified from Ganod er m a lucid um inh ibits spontaneous and Fas2m ediated apop to sis in hum an neutroph ils th rough activati on of the pho s2 phatidylino sito l3k inase A k t signaling pathw ay.J L eukocyteB i o l,2002,72:207221620 W ang S Y,H su M L,H su H C,et a l.T he anti2tumo r effect of Ganod er m a lucid um is m ediated by cytok ines released from acti2 vated m acrophages and T lymphocytes.Int J Cancer,1997,70(6):699270521 Zhang J S,T ang Q G,Zi m m er m an2ko rdm ann M,et a l.A cti2 vati on of B lymphocytes by GL IS,a bi oactive p ro teoglycan from Ganod er m a lucid um.L ife Sci,2002,71(6):623262822 J iang J H,Slivova V,H arvey K,et a l.Ganod er m a lucid um supp ress grow th of breast cancer cells th rough the inh ibiti on ofA k t N F2kappaB signaling.N utr Cancer,2004,49(2):209221623 M in B S,Gao J J,N akam ura N,et a l.T riterpenes from the spo res of Ganod er m a lucid um and their cyto toxicity against M eth2A and LL C tumo r cells.Chem Phar m Bull,2000,48(7):10262103324 M in B S,Gao J J,A hn E M,et a l.N ew triterpene aldehydes, lucialdehydes A—C,from Ganod er m a lucid um and their cyto to2 xicity against m urine and hum an tumo r cells.Chem Phar mBull,2002,50(6):837284025 Yo sh iyuk i K,M asah iko T,K i m iye B,et a l.A ntitumo r and an2 ti m etastatic effects on liver of triterpeno id fracti ons of Ganod er2 m a lucid um.A nticancer R es,2002,22(6A):33092331826 H u H B,A hn N S,Yang X L.Ganod er m a lucid um extract in2 duces cell cycle arrest and apop to sis in M CF27hum an breast cancer cell.Int J Cancer,2002,102(3):250225327 M au J L,L in H C,Chen C C.A nti oxidant p roperties of several m edicinal m ush room s.J A gric Food Chem,2002,50(21): 60722607728 K i m Y S,Eo S K,O h K W,et a l.A ntiherpetic activities of acidic p ro tein bound po lysaccharide iso lated from Ganod er m a lucid um alone and in com binati ons w ith interferons.JE thnophar m aco l,2000,72(3):451245829 Zhang G L,W ang Y H,N iW,et a l.H epatop ro tective ro le of Ganod er m a lucid um po lysaccharide against BCG2induced i m2 m une liver injury in m ice.W o rld J Gastroentero l,2002,8(4): 728273330 Zhao H B,L in S Q,L iu J H,et a l.Po lysaccharide extract iso2 lated from Ganod er m a lucid um p ro tects rat cerebral co rtical neurons from hypoxia reoxygenati on injury.J Phar m aco l Sci, 2004,95:294229831 Sliva D.Cellular and physi o logical effects of Ganod er m a lu2 cid um(R eish i).M ini R ev M ed Chem,2004,4(8):8732879(2005209203 收稿)180 牡丹皮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王祝举 唐力英 赫 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北京 100700)摘 要 牡丹皮来源于毛茛科植物牡丹的根皮,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酚类及酚苷类、单萜及单萜苷类,其他成分还有三萜、甾醇及其苷类、黄酮、有机酸、香豆素等。
牡丹皮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牡丹皮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药理作用,中药药理,西药药理,药理研究,药理_综述_牡丹皮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张健萍1 李连珍2 赵红江2 王宪玲2(1河南省郑州市骨科医院,郑州450052;2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0)关键词:牡丹皮;化学成分;药理;临床应用牡丹皮又名丹皮、粉丹皮、条丹皮、木芍药,始载于5神农本草经6,为芍药科植物牡丹(paeouiasuffruicoatAndr)的干燥根皮。
丹皮味辛苦,性凉,功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主治温热病热入营血,吐衄,发斑,肠痈腹痛,疮疡,血瘀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等。
近代药理研究表明,丹皮有抗凝血、降压、抗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等功能。
笔者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化学成分丹皮含有牡丹皮原苷(酶解后生成丹皮酚和丹皮酚苷)、芍药苷、芍药酚、挥发油、甾醇生物碱以及植物甾醇等。
吴少华等[1]从丹皮中分离出白桦脂酸、白桦脂醇、齐墩果酸、芍药苷元、丹皮酚、62羟基香豆素、没食子酸等9个化合物。
丹皮酚是牡丹皮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化学名为22羟基242甲氧基苯乙酮,具有挥发性,一定蒸气压下可随水蒸气馏出,常温下为无色针状结晶,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
孟庆华等[2]对天然的丹皮酚进行结构修饰,制备出丹皮酚的乙酸酯、烟酸酯、阿司匹林酯3个衍生物。
此外,赵帜平等[3-6]又从牡丹皮中分离出丹皮多糖,筛选出了降血糖的有效成分PSM2b。
药理作用11心血管系统111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石琳等[7]复制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丹皮酚能明显抑制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其作用机理与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有关。
戴敏等[8-10]以鹌鹑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为模型,初步从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前列腺素代谢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等方面探讨丹皮酚抗AS机理;并对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抗AS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通过减轻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主动脉及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血浆o_2LDL生成量,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体外氧化反应,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丹皮酚通过促进EC合成与释放NO、PGI2,减少ET水平,保护EC逆转内皮功能障碍,减轻大鼠主动脉的病变程度防治AS。
牡丹皮研究新进展

牡丹皮研究新进展
瞿佐发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2(018)007
【摘要】@@牡丹皮又名牡丹根皮、丹皮或丹根,始载于《本经》,功效为清热凉血活血散淤,近年来对牡丹皮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都取得了显著成就,现综述如下。
rn 1 降血糖作用rn 刘超等观察了丹皮多糖粗品,100mg/kg、200mg/kg,日1次灌胃给药,可使正常小鼠血糖显著降低;200mg/kg、400mg/kg,日1次灌胃给药,对葡萄糖诱发的小鼠高血糖有显著降低作用。
丹皮多糖粗品优于提纯品。
西泽千子对链脲菌素(STZ)……
【总页数】2页(P55-56)
【作者】瞿佐发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医学院,宜昌 443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
【相关文献】
1.调经止痛胶囊牡丹皮提取工艺研究
2.大黄牡丹皮汤加减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临床观察
3.加味大黄牡丹皮汤干预颈动脉硬化易损斑块阳明瘀毒证的临床研究
4.牡丹皮提取物抑菌性能及其在漱口水中的应用研究
5.牡丹皮及牡丹皮炭紫外谱线组法鉴别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牡丹皮的研究进展

定 . 用 吸 收 系数 法 测定 丹 皮 酚含 量 . 是 将 配 制 好 的 供 试 品 采 它 溶 液 在 2 4 m 波 长 处 测 定 吸 光 度 .然 后 按 公 式 A E L计 算 7n =C
即得 . 丹皮 酚 吸 收 系 数 为 8 2 。 6 日
22 气 相 色谱 法 f C 吴 虹 等[ 气 相 色 谱 法 测 定 “ 味 地 . G ) 9 1 用 六 黄颗粒” 中丹 皮 酚 的含 量 . 们 采 用 G 一 A气 相 色谱 仪 . 谱 他 C9 色
乙酮 、 . 一 羟 基 一 ~ 氧 基 苯 乙 酮 、 一 基 一 一甲氧 基 苯 乙 25 二 4 甲 3羟 4
m nH, 速 为 5 m/ n 空 气 流 速 为 5 0 l n 柱 温 为 i. 流 0l . mi 0m/ , mi 1 0C. 化 室 、 测 器 温 度 为 3 0(, 十六 烷 为 内标 , 8o 汽 检 2 ̄ 正 2 以丹 皮 酚 与 内 标 的 峰 面 积 比对 丹 皮 酚 的 浓 度 进行 线 性 回归 得 标 准 曲 线 结 果 测 得 市 售 6个 批 号 的 “ 味地 黄 颗 粒 ” 六 中丹 皮 酚 含 量
干 燥 根 皮 . 有 清 热 凉 血 、 血 化 瘀 的 作 用 , 要 用 于 温 毒 发 具 活 主 斑、 吐血 、 热早 凉 、 汗 骨 蒸 、 闭痛 经 、 肿 疮 毒 、 扑 伤 痛 夜 无 经 痈 跌 等l 现综合有关文献资料 . 其研究进展概述 如下。 1 1 将
1 化 学 研 究
维普资讯 虹 丁安 伟 张 丽 ( 南京 中医药 大学 , 苏南京 2 0 4 ) 江 10 6
提 要 牡 丹 皮 为 毛 茛 科 植 物 牡 丹 (aoi u rt oaA d.的 干 燥根 皮 , 有 清 热 凉 血 、 血 Pe na5 ui s n r) f c 具 活 化瘀的作 用 近年来 . 对其 化 学研 究 、 量 控 制 研 究 、 理 学 研 究 、 制 学研 究 、 床 研 究等 方 面 开展 质 药 炮 临
[新版]牡丹皮《中国药典》
![[新版]牡丹皮《中国药典》](https://img.taocdn.com/s3/m/0fba6da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06.png)
牡丹皮《中国药典》牡丹皮《中国药典》:牡丹皮【拼音名】Mǔ Dān Pí【英文名】 CORTEX MOUTAN【别名】丹皮、粉丹皮、木芍药、条丹皮、洛阳花【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
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
【性状】本品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缝,略向内卷曲或张开,长5~20cm,直径0.5~1.2cm,厚0.1~0.4cm。
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及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
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常见发亮的结晶。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淡粉红色,粉性。
气芳香,味微苦而涩。
【鉴别】(1)本品粉末淡红棕色。
淀粉粒甚多,单粒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3~16μm,脐点点状、裂缝状或飞鸟状;复粒由 2~6 分粒组成。
草酸钙簇晶直径 9~45μm,有时含晶细胞连接,簇晶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含数个簇晶。
木栓细胞长方形,壁稍厚,浅红色。
(2)取本品粉末0.15g ,加无水乙醇25ml,振摇数分钟,滤过。
取滤液 1ml,加无水乙醇至25ml,照分光亮度法(附录Ⅴ A)测定,在274nm 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3)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10ml,密塞,振摇1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丙铜 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丹皮酚对照品,加丙酮制成每1ml 含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醋酸乙酯(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盐酸酸性 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褐色斑点。
【炮制】迅速洗净,润后切薄片,晒干。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丹皮酚含量测定综诉

摘要:对牡丹中丹皮酚含量的差异性、提取和检测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牡丹的根皮是一种传统中药材, 其中含有丹皮酚等多种有效成分。
丹皮酚是起镇痛、消炎、抗菌等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 随着中药现代化的进展,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含量测定已成为新的热点课题。
关键词:牡丹;丹皮酚;含量;分离提取A Study on the Extraction, Isola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Content of Paenol in Root Bark of PenoyAbstract:Root bark of penoy which is a kin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consists of many active components, such as paeonal and paeonal, which can be used as the medicine of easing pain, diminishing inflammation,antibiotic and so 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extraction ,isolation and content analyse of active compounds become hot topics. The extraction, isola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of paenol are also review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Peony ; Paeonal; Content; Extraction and isolation丹皮酚(Paeonal)又名牡丹酚、芍药酚,化学名为“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为无色针状结晶(乙醇),分子量166,分子式C9H10O3 ,溶于乙醇、乙醚、丙酮、氯仿、苯和二硫化碳。
从牡丹皮中提取丹皮酚【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应用化学从牡丹皮中提取丹皮酚1 引言丹皮酚,又名芍药醇或牡丹酚,是从牡丹花的根皮中提取物出来的一种中药材.是牡丹皮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为白色或微黄色有光泽的针状结晶,气味较为特殊,味微辣且易溶于乙醇和甲醇中,在热水中溶解,不溶于冷水,熔点在49-51ºC之间。
丹皮酚可随水蒸气蒸馏,且在紫外光区有强烈吸收。
丹皮酚的作用颇多,它具有镇痛、抗解热、催眠、抗菌、抗炎、抗氧化、降血压和抑制变态反应的作用。
具体来说,对压尾、醋酸等物理或化学因素所致的疼痛,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对由角叉菜胶、蛋清、甲醛、组胺、缓激肽、二甲苯及内毒素等所致的炎症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伤寒菌苗、三联疫苗等引起的体温升高,亦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在日化方面,丹皮酚能抑制细胞内O2-自由基产生,能使皮肤增白,将皮肤中沉积色素还原退色,消淤化斑、消炎、消肿止痛、抗过敏、抗病毒等作用。
对色斑、肌肉痛、皮肤瘙痒、牛皮癣、带状疮疹、湿疹具有较好的治疗和保健效果,此外,在牙膏、含漱液、牙粉、牙痛水中有较好的作用。
由于丹皮酚的诸多作用以及在市场上有较为成熟的生产工艺,所以,在国内外都有较多的生产厂家,如国内的上海紫源制药有限公司、济南科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美晨药业有限公司等等2丹皮酚的制取方法目前,丹皮酚的制取方法在市场上应用的有多种,以下对水蒸汽蒸馏提取法和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作出简单介绍2.1水蒸汽蒸馏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系指将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材与水共蒸馏,使挥发性成分随水蒸气一并馏出,经冷凝分取挥发性成分的浸提方法。
该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在水中稳定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药材成分的浸提。
水蒸气蒸馏法是指将含挥发性成分药材的粗粉或碎片,浸泡湿润后,直火加热蒸馏或通入水蒸汽蒸馏,也可在多能式中药提取罐中对药材边煎煮边蒸馏,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随水蒸气蒸馏而带出,经冷凝后收集馏出液,一般需再蒸馏1次,以提高馏出液的纯度和浓度,最后收集一定体积的蒸馏液;但蒸馏次数不宜过多,以免挥发油中某些成分氧化或分解。
牡丹皮的功效与作用

牡丹皮的功效与作用(牡丹皮)图片源于百度百科 科属 毛茛科植物牡丹的根皮。
别名 处方名:丹皮、粉丹皮。
性味功效 味辛、苦,性凉。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传统应用 主治温病热病热入营血之壮热、身发斑疹、舌红绛,阴虚发热, 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闭经,跌打损伤,疮疡肿毒等病症。
传统方剂①牡丹汤(《圣济总录》):牡丹皮、山栀仁、黄芩、大黄、麻 黄、木香,治疗伤寒热毒发疮; ②牡丹汤(《圣济总录》):牡丹皮、桂、芍药、桃仁、鳖甲、 木通、土瓜根,治疗妇人骨蒸,经脉不通,渐增瘦弱。
在治疗肠痈的大黄牡丹皮汤中,在治疗发热出血的犀角地黄汤 中,在治疗妇人癥病的桂枝茯苓丸中,在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都作为 配伍药使用。
主要成分 主要含丹皮酚类和芍药苷类成分。
1、酚类牡丹皮含牡丹酚(丹皮酚)、牡丹酚苷、牡丹酚原苷、 牡丹酚新苷等。
2、单萜类 有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酰氧化 芍药苷等。
3、其他挥发油,油中含芍药酚;还含植物甾醇、鞣酸等。
药理作用 (一)免疫抑制和抗变态反应 1、牡丹酚及其糖苷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2、抗变态反应:丹皮对第Ⅰ、Ⅲ、Ⅳ型变态反应有显著的抑制 功效。
3、抗炎:丹皮对皮肤血管炎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关节 炎症肿胀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二)抗凝血和抗栓塞 1、抗凝血和促凝血: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对血小板聚集有明 显的抑制作用,能抑制凝血过程;丹皮又能显著抑制纤溶酶原和纤溶 酶而促进凝血。
丹皮的不同成分可共同起到既抗凝血又促凝血的双重 作用,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医认为丹皮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消瘀化斑。
2、抗栓塞:牡丹酚和芍药苷有显著的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三)对心血管 1、扩冠和抗心律失常:牡丹皮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 血缺氧,以及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 2、降压:牡丹酚和去除牡丹酚的水煎液,均具有降低动物血压 的作用,对原发性和肾性高血压都有降压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牡丹皮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摘要综述牡丹皮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研究的进展。
结果表明,牡丹皮具有抗炎、抗菌、抗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调节、保肝、降血糖、抗肿瘤、镇痛、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能够用于治疗皮肤病、原发性高血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抗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为牡丹皮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牡丹皮;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前言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
主产于安徽、山东等地。
《本草纲目》上记载:“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
后人乃专以黄蘖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
赤花者利,白花者补,人亦罕悟,宜分别之。
”丹皮味辛苦, 性凉, 功能清热凉血, 活血化瘀。
主治温热病热入营血, 吐衄, 发斑, 肠痈腹痛, 疮疡,血瘀经闭痛经, 跌打损伤等。
近代药理研究表明, 丹皮有抗炎、抗菌、降压、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等功能。
本文就牡丹皮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化学成分牡丹皮主要含有丹皮酚、丹皮酚苷、芍药苷、芍药酚、挥发油、甾醇生物碱以及植物甾醇等。
从牡丹皮中还可以分离出白桦脂酸、白桦脂醇、齐墩果酸、芍药苷元、6-羟基香豆素等化合物。
此外,牡丹皮中还含有多糖、鞣质、没食子酸, 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元素, 如钙、铁、锌、锰、铜、钾、磷等。
其中,丹皮酚是牡丹皮的主要活性成分, 其化学名为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具有挥发性,一定蒸气压下可随水蒸气馏出, 常温下为无色针状结晶, 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
2 药理作用2.1 抗炎作用牡丹皮水煎剂能抑制炎症组织的通透性和前列腺素(PG)的生物合成,从而对多种急性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它不抑制特异性抗体的产生,不影响补体旁路途径的溶血活性,故在发挥抗炎作用的同时不影响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汤文璐等[1]先用角叉菜胶诱导形成大鼠急性足爪肿胀模型,二甲苯诱导形成小鼠耳片水肿模型,福氏完全佐剂(CFA)诱导形成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后用丹皮总苷(TGM)进行灌胃给药抗炎治疗,结果表明TGM对这几种炎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另据报道,使用丹皮酚0.5-1.0g/kg灌胃或50-200mg/kg 腹腔注射对角叉菜胶、蛋清、甲醛、组胺、5-羟色胺和缓激肽所致大鼠足肿,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及醋酸、内毒素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牡丹皮的抗炎作用不依赖于垂体-肾上腺系统,其机制可能是多方面的,即直接对抗炎症介质、抑制白细胞游走及抑制PG的生物合成等。
2.2 抗菌作用丹皮酚在体外1:15000 浓度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 1:2000 浓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对流感病毒及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牡丹皮煎剂在体外对金葡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绿脓杆菌、霍乱杆菌、甲型或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结核杆菌、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枯草菌及某些皮肤真菌增多有抑制作用。
鸡胚实验表明, 牡丹皮煎剂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2.3 抗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AS)牡丹皮提取物能显著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胶原和肾上腺素诱导的健康人血小板聚集,可明显减少血栓素A2(TXA 2)的生成。
丹皮酚体内和体外均能抑制凝血酶诱导的健康人血小板聚集,并能抑制凝血酶诱导的大鼠血小板5-羟色胺的释放。
血栓栓塞性疾病除因血小板聚集活性增高外,还与血液流变学异常有关。
李薇等[2]用丹皮酚和1%羧甲基纤维素钠(1%CMC-Na)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混悬液,对大鼠静脉给药,结果丹皮酚可以降低全血表观黏度及红细胞压积,同时降低红细胞聚集性和血小板黏附性,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从而在多个环节干预血栓的形成。
AS患者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血浆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增加与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的升高呈正反应,低密度脂蛋白,(LDL)通过氧化修饰而损伤血管内皮致AS。
戴敏等[3]对高脂模型大鼠以丹皮酚灌胃给药,证明丹皮酚可减轻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主动脉及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血浆氧化LDL的生成量,抑制LDL的体外氧化反应,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达到抗AS的作用。
另外平滑肌细胞(SMC)是AS斑块中最主要的细胞成分,其增殖在A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石琳等[4]复制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丹皮酚能明显抑制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其作用机理与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有关。
周晓霞等[5]则认为丹皮酚抗AS的作用可能与抑制平滑肌细胞(SMC)的异常增殖作用有关。
2.4 免疫调节戴玲等[6]应用牡丹皮提取的丹皮多糖(PSM2b)在体外进行试验,结果显示其能直接促进小鼠脾细胞增殖,并能协同刀豆素A(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亦有激活作用,可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细胞,诱导巨噬细胞合成一氧化氮。
另据报道,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400mg/kg,丹皮酚25mg/kg 或50mg/kg灌胃,能显著增强小鼠网状内皮系统(RES)的吞噬功能,使体内碳廓清时间明显缩短,腹腔渗出液中细胞数明显增加。
牡丹皮水煎剂10-30mg/kg灌胃或牡丹酚100-200mg/kg腹腔注射对大鼠反向皮肤过敏反应(PCA)、豚鼠补体经典途径溶血活性,丹皮酚对豚鼠皮肤血管炎、小鼠迟发性过敏反应、甲状旁腺素(PTH)及二硝基氟苯(DNFB)所致小鼠接触性皮炎,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李逢春等[7]观察到低浓度丹皮酚可以增加T淋巴细胞在血液循环中的比例,还能使T淋巴细胞发挥更强的淋巴因子分离功能,即低浓度丹皮酚有促进细胞免疫的作用。
2.5 保肝作用戴俐明等[8]研究表明, 丹皮总苷(TGM)不仅对四氯化碳和乙醇引起的小鼠肝脏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并可调节机体免疫炎症反应, 对BCG+LPS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提出TGM保护肝细胞的机制可能是调节小鼠体液与细胞的免疫功能。
王建刚等[9]观察了丹皮酚对抗结核药异烟肼和利福平肝毒性的保护作用,认为其可通过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其保护线粒体Ca膜的Ca2+-ATP酶, 以及抑制Ca2+内流作用而对抗异烟肼和利福平的肝损害。
因此,TGM具有肝脏保护作用。
2.6 降血糖刘超等[10]发现PSM2b粗品100,200mg/kg每日1次灌胃给药,可使正常小鼠的血糖显著降低;200,400mg/kg每日1次灌胃给药,对葡萄糖诱发的小鼠高血糖有显著降低作用。
PSM2b纯品可降低葡萄糖和四氧嘧啶诱发的小鼠高血糖且优于粗品和其他纯品,并能升高糖尿病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大鼠载脂蛋白A(APOA1)水平,降低总糖基化血红蛋白(GHB)水平,改善小鼠口服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抵抗。
牡丹皮的降糖机理可能与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关。
2.7 抗肿瘤李丽萍等[11]采用具抗噬菌体作用的牡丹皮进行小鼠体内抑瘤试验和体外杀瘤细胞试验,结果牡丹皮提取物953.54mg/L体外的杀瘤细胞率可达到97.26%,体内的抑瘤率为56.49%。
孙国平等[12]通过噻唑蓝体外试验法和灌胃给药体内抗肿瘤试验,发现丹皮酚对人白血病细胞株、乳腺癌基因细胞株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对小鼠移植性肝癌有明显抑制作用,抑瘤率达40%左右,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抗肿瘤作用增强。
2.8 镇痛作用王宪龄等[13]运用热板法和扭体法对牡丹皮的镇痛作用进行研究,结果牡丹皮的高、中、低剂量组均表现出一定的镇痛作用,能延长小鼠疼痛潜伏期,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其中以高剂量作用最强(P<0.01)。
2.9 抗心律失常王腾等[14]使用单个细胞膜片钳技术对牡丹皮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丹皮酚400µg/mL可使动作电位时程(ADP)明显缩短,ADP50和ADP90分别由给药前的(325±27)mg 和(416±33)mg缩短至(168±20)mg和(265±23)mg,分别缩短了52.2%和35.6%,而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无明显改变;丹皮酚浓度依赖性地阻滞胰岛细胞抗体(Ica),使其最大峰值降低,抑制率分别为36.6%和72.7%,使Ica的T-R曲线上移,但不使T-V曲线发生偏移,从而达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2.10 毒性试验牡丹皮提取物给雄性Wistar大鼠和ddY小鼠灌服后,其LD50大于6g/kg, 大鼠腹腔注射10-20min 呈镇静状态(自主运动抑制,ET腹部着地),12h内全部死亡。
小鼠给予相同剂量的牡丹皮提取物后,10 min 始与大鼠的反应相同, 死亡前2-3min内强直性痉挛, 6h全部死亡。
丹皮酚的急性毒性较低, 小鼠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和灌胃的LD50分别为196、781和3430mg/kg。
主要中毒症状有中枢抑制、体温下降、死前翻正反射消失。
将丹皮酚溶于50%花生油中给小鼠灌胃的LD50为4.9g/kg。
给小鼠腹腔注射丹皮酚油剂的LD50为735mg/kg。
丹皮酚磺酸钠的LD50为6.9g/kg。
注射丹皮酚磺酸钠后, 小鼠活动减少,30min后出现抽搐、竖尾、翻正反射消失、呼吸频率降低, 最后呼吸终止而死亡。
给大鼠腹腔注射丹皮酚磺酸钠250、500、750 mg/kg,共30d, 对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各脏器无异常病理改变, 大剂量组大鼠的胃黏膜出现水肿, 但无溃疡发生。
给家兔静脉注射丹皮酚磺酸钠60、200 mg/kg,共30d,结果与此相同。
另外, 未发现该药有致畸作用。
3 临床应用3.1 皮肤病肌注丹皮酚注射液治疗湿疹样皮炎、慢性湿疹、皮肤瘙痒症、皮肤淀粉样病变、神经性皮炎、人工荨麻疹共68例, 总有效率为89.7%[15]。
以5%丹皮酚霜外搽治疗湿疹、瘙痒症及接触性皮炎102例, 总有效率为84.3%[16]。
3.2 原发性高血压另据报道[17],将丹皮30-45g水煎至120-150mL,每日3次分服,或初次量8-15g,如无不良反应增至30g,治疗高血压20余例,一般服药5d左右血压即有明显下降,症状改善,与服药前6-33d比较,舒张压平均下降115-215kPa,收缩压下降215-415kPa。
3.3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杨玉兰[18]用增板汤(生地、丹皮、当归、女贞子、枸杞、丹参、制首乌各20g,旱莲草30g,仙鹤草30-50g,灵芝草15g,川牛膝10g,炙甘草6-10g,大枣5枚),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50例,总有效率为80.4%。
3.4 抗过敏性鼻炎邵禄生等[19]使用驱风、清热、通鼻窍的中药配伍牡丹皮15g,治疗过敏性鼻炎32例,结果有19例患者服药后临床症状全部痊愈,11例明显好转,2例治疗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