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简答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

1.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

定义:列宁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反映。

意义:第一,坚持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的主要体现

社会生活是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其本质是实践的主要体现是: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是人们的存在方式,内在地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意识的关系,构成基本的社会关系。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通过实践,人类形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领域。

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尤其是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3.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因为: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第二,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范畴的钥匙。第三,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即矛盾分析法。

4.简述哲学的价值含义及特点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求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数学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是对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价值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性:第一,客观性。第二,主体性。

主客体直接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关系,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第三,社会历史性。第四,多维性。

5.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应。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会意识反应了社会存在,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6.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生产、存在、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变革方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当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会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阻碍。

7.产业资本过程中经历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是什么,必备的两个基本前提条件

三个不同的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与此联系的是资本在依次执行中的三种职:货币资本的职能,生产资本的职能,商品资本的职能。

两个基本条件:三种职能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时间上继起。

8.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

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从国体上来说,表明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即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享有最高的民主权利,并对少数剥削者实行专政。从政体上来说,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建政府、管理国家。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归根结底是由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为其服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手段。但是,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一种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也是人民革命长期奋斗和追求的目的。只有把社会民主也作为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来认识,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不是凭空产生的,与资本主义民主有批判继承的关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需要一个过程。

9.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10.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11.怎样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及其关系

两个必然: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两个决不会:无产阶级无论在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内在联系: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是根本的方面;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这个条件不具备之前决不会实现。

全面理解两者及其关系,既有利于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也有利于坚持科学态度,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坚定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论述

1.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普遍性的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特殊性即事物与事物间的矛盾其内部间的矛盾。普遍性即是矛盾的共性,特殊性即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辩证关系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社会主义是共性,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一般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中国特色是个性,我们又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必须反对马克思主义全盘西化的观点,也要反对脱离实际,盲目照搬教条主义的倾向。

2.运用辩证否定的观点阐明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正确方针

辩证否定的观点的基本内容: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辩证的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其实质是扬弃,即批判地继承,即克服消极因素保留积极因素。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以辩证的否定观为指导,正确地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第一,无论是民族文化还是外国文化都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既包含精华又包含糟粕。第二,要从我国实际出发,既要肯定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精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