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55山西大学附中高三年级数列递推公式
山西大学附中高三年级(上)数学导学设计100 计数原理

山西大学附中高三年级(上)数学导学设计 编号100课题: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知识梳理1、分类计数原理:2、分步计数原理:巩固练习1.现有6名同学去听同时进行的5个课外知识讲座,每名同学可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讲座,不同选法的种数是( )A .56B .65 C.5×6×5×4×3×22D .6×5×4×3×2 2.将4个不同的小球放入3个不同的盒子,其中每个盒子都不空的放法共有( )A .34种B .43种C .18种D .36种3.正五棱柱中,不同在任何侧面且不同在任何底面的两顶点的连线称为它的对角线,那么一个正五棱柱对角线的条数共有( )A .20B .15C .12D .104.有4名学生,分别插入A 、B 两班学习,若每班最多只能接收3名学生,且甲不去A 班,则不同的分配方法种数为( )A .7B .9C .11D .125.如图所示,用四种不同颜色给图中的A ,B ,C ,D ,E ,F 六个点涂色,要求每个点涂一种颜色,且图中每条线段的两个端点涂不同颜色.则不同的涂色方法共有( )A .288种B .264种C .240种D .168种6.设集合I ={1,2,3,4,5},选择I 的两个非空子集A 和B ,要使B 中最小的数大于A 中最大的数,则不同的选择方法共有( )A .50种B .49种C .48种D .47种7.用数字2,3组成四位数,且数字2,3至少都出现一次,这样的四位数共有________个.(用数字作答)8.一排共9个座位,甲、乙、丙三人按如下方式入座:每人左右两旁都有空座位,且甲必须在乙、丙两人之间,则不同的坐法共有__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9.用1,2,3,4,5,6组成六位数(没有重复数字),要求任何相邻两个数字的奇偶性不同,且1和2相邻,这样的六位数的个数是__________.(用数字作答)10.一植物园参观路径如图所示,若要全部参观并且路线不重复,则不同的参观路线共有多少种?11.用n 种不同颜色为广告牌着色(如图1),要求在①、②、③、④4个区域中相邻(有公共边界)的区域不用同一种颜色.(1)当n=6时,为图1着色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着色方法?(2)若为图2着色时共有120种不同的着色方法,求n.12.一个口袋里有5封信,另一个口袋里有4封信,各封信内容均不相同.(1)从两个口袋中任取一封信,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2)从两个口袋里各取一封信,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3)把这两个口袋里的9封信,分别投入4个邮筒,有多少种不同的投法?。
高中数学必修5数列的递推公式

典型例题解析
例题1
已知等差数列{an}中, a1=2,d=3,求a10。
解析
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 式an=a1+(n-1)d,代 入n=10,a1=2,d=3 ,可得a10=2+(101)×3=29。
例题2
已知等差数列{an}中, a3=7,a7=15,求a5 。
解析
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 a5=(a3+a7)/2=(7+15 )/2=11。
递推关系性质
递推关系具有确定性,即对于给 定的初始条件和递推公式,数列 的每一项都是唯一确定的。
递推关系建立
01
等差数列递推关系
等差数列的递推关系为an=a1+(n-1)d,其中a1为首项 ,d为公差,n为项数。
02
等比数列递推关系
等比数列的递推关系为an=a1×qn-1,其中a1为首项, q为公比,n为项数。
,r是公比。
调和数列
调和数列是每一项都是其前一项 的倒数与1的和的数列。递推公 式为1/a_n = 1/a_(n-1) + 1/b,
其中a_1 = b。
05 递推公式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数学问题应用举例
等差数列求和
数列通项公式求解
利用递推公式可以快速求解等差数列 的前n项和,如求1+2+3+...+n的和 。
03
其他类型数列递推关系
对于非等差非等比数列,需要根据具体题目条件建立相 应的递推关系。
初始条件确定
初始条件定义
初始条件是数列中已知的第一项或前 几项,用于启动递推过程。
初始条件确定方法
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或已知信息,确 定数列的初始条件。例如,题目中可 能会直接给出首项a1和公差d或公比q 等参数。
山西大学附中高三年级(上)数学导学设计115 概率与统计1答案

概率与统计(一)答案1.解:(Ⅰ)的分布列为:ξ0 1 2 3 4P12120 110 320 15∴01234 1.5.22010205E ξ=⨯+⨯+⨯+⨯+⨯=D 2222211131(0 1.5)(1 1.5)(2 1.5)(3 1.5)(4 1.5) 2.75.22010205ξ=-⨯+-⨯+-⨯+-⨯+-⨯= (Ⅱ)由D a D η=ξ2,得a 2×2.75=11,即 2.a =±又,E aE b η=ξ+所以当a =2时,由1=2×1.5+b ,得b =-2; 当a =-2时,由1=-2×1.5+b ,得b =4. ∴2,2a b =⎧⎨=-⎩或2,4a b =-⎧⎨=⎩即为所求.2.解:(1)若两条棱相交,则交点必为正方体8个顶点中的一个,过任意1个顶点恰有3条棱, ∴共有238C对相交棱。
∴232128834(0)=6611C P C ξ⨯===。
(2)若两条棱平行,则它们的距离为1或2,其中距离为2的共有6对,∴212661(2)=6611P C ξ===,416(1)=1(0)(2)=1=111111P P P ξξξ=-=-=--。
∴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是:ξ0 12 ()P ξ411 611111∴其数学期望6162()=12=111111E ξ+⨯+⨯。
3.4.解:(Ⅰ)因为小弹子落入第n 层的第m 个通道的次数服从二项分布,第1层 第2层 第3层 第4层入口第4题图则:001111(2,1)()()22P C =, 111211(3,2)()()22P C = 123113(4,2)()228P C == 111(,)2m n n C P n m ---=(Ⅱ)依题:1,2,3ξ=.由(Ⅰ)知,223511205(1)(6,3)(6,4)2()()22328p p p C ξ==+===14511105(2)(6,2)(6,5)2()()223216p p p C ξ==+===00551121(3)(6,1)(6,6)2()()223216p p p C ξ==+===所以ξ的分布列如下表:ξ1 23P2032 1032 232故201022312332323216E ξ=⋅+⋅+⋅= 5.解: (1)记“射手射击1次,击中目标”为事件A ,则在3次射击中至少有两次连续击中目标的概率P 1=P (AA A )+P (A AA )+P (AAA )=35×35×25+25×35×35+35×35×35=63125.(2)射手第3次击中目标时,恰好射击了4次的概率P 2=C 23×()352×25×35=162625. (3)由题设,“ξ=k ”的概率为P (ξ=k )=C 2k -1×()352×()25k -3×35=C 2k -1×()25k -3×()353(k ∈N *且k ≥3). 所以,ξ的分布列为:ξ 3 4 … k …P 27125 162625 … C 2k -1()25k -3()353… 6.解:(Ⅰ)由已知得:小明中奖的概率为3,小红中奖的概率为5,两人中奖与否互不影响,记“这2人的累计得分3≤X ”的事件为A,则A 事件的对立事件为“5=X ”,224(5)3515==⨯=P X ,11()1(5)15∴=-==P A P X ∴这两人的累计得分3≤X 的概率为1115.(Ⅱ)设小明.小红都选择方案甲抽奖中奖的次数为1X ,都选择方案乙抽奖中奖的次数为2X ,则这两人选择方案甲抽奖累计得分的数学期望为1(2)E X ,选择方案乙抽奖累计得分的数学期望为2(3)E X由已知:12~(2,)3X B ,22~(2,)5X B 124()233∴=⨯=E X ,224()255=⨯=E X118(2)2()3∴==E X E X ,2212(3)3()5==E X E X 12(2)(3)>E X E X∴他们都在选择方案甲进行抽奖时,累计得分的数学期望最大.。
编号52山西大学附中高三年级等差数列

山西大学附中高中数学(高三)导学设计 编号52等差数列(二)1.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前20项之和17020=S ,则691215a a a a +++=( )A.34B.51C.68D.702.在等差数列{}n a 中,48741=++a a a ,40852=++a a a ,则=++963a a a ( )A.30B.32C.34D.363.已知数列{}n a 满足12,011++==+n n n a a a a ,则=13a ( )A.121B.136C.144D.1694.在等差数列{}n a 中,4,1201-==d a ,若)2(≥≤n a S n n ,则n 的最小值为( )A.60B.62C.70D.725.等差数列{}n a 的前m 项的和是30,前2m 项的和是100,则它的前3m 项的和是( )A.130B.170C.210D.2606.一个项数为偶数的等差数列,奇数项的和与偶数项的和分别为24和30,若最后一项超过第一项10.5,则该数列的项数为( )A.18B.12C.10D.87.等差数列{}n a 中,01≠a ,5104S S = ,若有19a a k =,则k =( )A.2B.3C.4D.58.在数列{}n a 中,n a n 563-=,n S 取最大值时,=n9.在数列{}n a 中,已知221+=+n n n a a a 且11=a ,则=n a . 10.已知正项等差数列{}n a 的前20项和为100,那么156a a ⋅的最大值为 11.等差数列{}n a 满足)1(,0),1(321-==+=x f a a x f a ,若24)(2+-=x x x f ,数列通项公式是12.在数列{}n a 中,)(442*1N n n a a n n ∈-=++,231-=a(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设n S 为数列的前n 项和,求n S 得最小值13.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n n a a >+1,37,16083101=+=a a a a(1)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 若从数列{}n a 中依次取出第2项,第4项,第8项 ,,第n 2项,按原来的顺序组成一个新数列{}n b ,求.21n n b b b S +++=14.设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不等式21222ma nS a n n ≥+对任意的等差数列及任意的正整数n 都成立,求实数m 的最大值.15.已知正项等差数列{}n a 的各项均为正数,n S 为数列的前n 项和,满足()12222+=a a S ,且11=a(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设nS b n n 212+=,求数列{}n b 的最小项.。
高考数学 数列的递推公式 PPT课件

想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20
。
18
16 14
。
12
10
。
8 6 4
。 。。
2
O 12 3456 7
已知数列Βιβλιοθήκη 的前5项为5,7,10,14,19
试猜想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
一、请回答下列概念:
1. 数列的定义: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2. 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数列 的第n项 与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
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3.数列的图像:
4.数列表示形式: 都是一群孤立的点.
列举法、通项公式法、图象法.
二、知识都来源于实践,最后还要应用于生活。用其来解决一些实际问 题.观察钢管堆放示意图,寻其规律,建立数学模型
请同学们继续看此图片,是否还有其他规律可循?
模型二:上下层之间的关系
自上而下每一层的钢管数都 钢管数多1。即:
比上一层
依此类推:
三、递推公式:
如果已知数列 的第1项(或前n项),
且任一项 与它的前一项 (或前n项) 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 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递推公式也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 ●注意定义中的逻辑联结词“且”所给出的含义。
山西大学附中数数列综合57

山西大学附中高中数学(高三)导学设计 编号57数列综合1.设{}n a 是等差数列.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若120a a +>,则230a a +>B .若130a a +<,则120a a +<C .若120a a <<,则2a >D .若10a <,则()()21230a a a a -->2.等比数列{a n }满足a 1=3,135a a a ++ =21,则357a a a ++= ( )(A )21 (B )42 (C )63 (D )843.已知等比数列{}n a 满足114a =,()35441a a a =-,则2a =( ) A.2 B.1 1C.2 1D.84.设n S 是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且11a =-,11n n n a S S ++=,则n S =________.5.设n S 为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11a =,且1233,2,S S S 成等差数列,则n a = .6.数列}{n a 满足11=a ,且11+=-+n a a n n (*N n ∈),则数列}1{n a 的前10项和为 7.若,a b 是函数()()20,0f x x px q p q =-+>> 的两个不同的零点,且,,2a b - 这三个数可适当排序后成等差数列,也可适当排序后成等比数列,则p q + 的值等于____.8.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23 3.n n S =+(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Ⅱ)若数列{}n b 满足3log n n n a b a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9.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n *∈N .已知11a =,232a =,354a =,且当2n ≥时,211458n n n n S S S S ++-+=+. ()1求4a 的值; ()2证明:112n n a a +⎧⎫-⎨⎬⎩⎭为等比数列; ()3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10.等差数列{}n a 中,24a =,4715a a +=. (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Ⅱ)设22n a n b n -=+,求12310b b b b +++⋅⋅⋅+的值.。
山西大学附中数列求和编号56

山西大学附中高中数学(高三)导学设计 编号56数列求和【学习目标】会通过通项公式分析确定求数列和的方法【学习重、难点】错位相加法求和【学习过程】(一)基础梳理:数列求和的方法如下:1.公式法(利用求和公式求和是数列求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d n n na a a n S n n 2)1(2)(11-+=+=(2)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1(11)1()1(111q q q a a q q a q na S n n n 正整数乘方和公式: (1))1(211+==∑=n n k S n k n (2))12)(1(6112++==∑=n n n k S n k n (3)213)]1(21[+==∑=n n k S n k n 2. 裂项求和法(1)111)1(1+-=+=n n n n a n (2))121121(211)12)(12()2(2+--+=+-=n n n n n a n (3)])2)(1(1)1(1[21)2)(1(1++-+=+-=n n n n n n n a n (4=-3.错位相减法 4.分组求和法 5.倒序相加法(二)巩固提高:1. 求和:nx x x x ++++ 32 2. 已知3log 1log 23-=x ,求∑=n k k x 13.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29,239263-=+-=+a a a a(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n n b a +是首项为1,公比为c 的等比数列,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S .4.}{491,12n n S a n S a ==-表示等差数列的前项的和,且S(1)求数列的通项n a 及n S(2)求和12n n T a a a =++5.设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1),,2n n n n S a n N *=--∈则 (1)3a =_____; (2)12100S S S ++⋅⋅⋅+=___________.6.已知各项均不相等的等差数列{}n a 的前四项和为7314,,,14a a a S =成等比数列,(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设n T 为数列⎭⎬⎫⎩⎨⎧⋅+11n n a a 的前n 项和,若1+≤n n a T λ对一切*N n ∈恒成立,求实数λ的最小值7.正项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满足:222(1)()0n n s n n s n n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令22)2(1n n a n n b ++=,数列{}n b 的前n 项和为n T .证明:对于任意的*n N ∈,都有564n T <8.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且S n =22n n +,数列{}n b 满足*2,3log 4N n b a n n ∈+= (1)求两数列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n n b a ⋅的前n 项和n T9.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424S S =,221n n a a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n b 前n 项和为n T ,且 12n n n a T λ++=(λ为常数).令2n n c b =*()n N ∈.求数列{}n c 的前n 项和n R .10.在直角坐标平面上有点 ),,(,),,(),,(222111n n n y x P y x P y x P ,对一切正整数n ,点n P 在函数4133+=x y 的图像上,且n P 的横坐标构成以25-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1)求点n P 的坐标; (2)对于二次函数列,,,,,,321 n C C C C 其中二次函数n C 的顶点为n P ,且过点)1,0(2+n D n ,记与二次函数n C 图像相切于点n D 的直线斜率为n k ,令4-=n n k a ,求数列⎭⎬⎫⎩⎨⎧n n a 2的前n 项n T .。
2019-2020学年山西大学附中高三(上)第二次诊断数学试卷(文科)

)
A. {0}
B. {1}
C.{0 ,1}
D.{1 ,0,1, 2}
2.(2019•衡水二模)复数
z1
1 i
, z2
i ,其中 i 为虚数单位,则
z1 z2
的虚部为 (
)
A. 1
B.1
C. i
D. i
3.(5
分)(2019•成都模拟)已知向量
a
(
3,1) , b (3,
月份该商场空调的销售量; (2)若该商场的营销部对空调进行新一轮促销,对 7 月到 12 月有购买空调意愿的顾客进行 问卷调查.假设该地拟购买空调的消费群体十分庞大,经过营销部调研机构对其中的 500 名顾客进行了一个抽样调查,得到如下一份频数表:
有购买意愿对应的月份 7
8
9 10 11 12
频数
60 80 120 130 80 30
C.命题“ x R ,使得 x2 2x 3 0 ”的否定是:“ x R , x2 2x 3 0 ”
D.命题“若 x0 为 y f (x) 的极值点,则 f ’ (x) 0 ”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9.(5 分)(2019•陕西模拟)在直三棱柱 ABC A1B1C1 中,已知 AB BC , AB BC 2 ,
i 1 n
, xi yi 21.2 .
xi2 nx 2
i 1
i 1
21.(12 分)(2019•6 月份模拟)己知函数 f (x) (x a)lnx(a R) ,它的导函数为 f (x) . (1)当 a 1 时,求 f (x) 的零点; (2)若函数 f (x) 存在极小值点,求 a 的取值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大学附中高中数学(高三)导学设计 编号55
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
【学习目标】会求数列通项公式
【学习重、难点】会用待定系数法构造特殊数列求通项公式
【学习过程】
一.)()(1n g a n f a n n +=+型
(1))(,1)(1n g a a n f n n +==+ 类比等差数列(叠加法)
1.,2,111n a a a n n +==+求n a .
2.,2,111n n n a a a +==+求n a .
3.,141,21211-+==
+n a a a n n 求n a . 4.,2)1(,211++==+n n a n na a 求n a .
(2)n n a n f a n g )(,
0)(1==+ 类比等比数列 (叠乘法) 1. ,2
313,311n n a n n a a +-=
=+求n a . 2. ,2,311n n n a a a ==+求n a .
(3)q pa a q
n g p n f n n +===+1)(,)(类比等比数列(构造新等比数列—待定系数法) 1.,523,21711+=-
=+n n a a a 求n a . 2.23,111+==+n n a a a ,求n a .
(4))()
0()(1n g pa a p p n f n n +=≠=+类比等比数列(构造新等比数列—待定系数法)
1.,322,211-+==+n a a a n n 求n a .
2.,)21(31,65111+++==n n n a a a 求n a .
二.1()(1==+p a n f a p n n 时用叠乘法)型(对数法) 1.n n a a a 10,1011==+,求n a . 2.),1,0(,1,1211≠>⋅==+a a a a a a n n 求n a .
3.),4(2
1,23,011n n n n a a a a a -==
>+ 求n a .
三.)
()()(1n h a n g a n f a n n n +=+ 型 (取倒数法) 1.,13,111+=
=+n n n a a a a 求n a . 2. ,3,111+==+n n n a a a a 求n a .
3.a a a a (,121+=为非零常数2111),--+=n n n a a a ,求n a .
4.,1
23,23111-+==
--n a na a a n n n 求n a .
四.n n n pq a a =+1 型(取对数转化为)(1n f pa a n n +=+)
1、已知,3,111n n n a a a ==+ 求n a .
五.n n n qa pa a +=++12 型(构造新等比数列—待定系数法)
1.,,11221n n n a a a a a +===++ 求n a . 2、
,23,2,11221n n n a a a a a -===++ 求n a .
六.0),(=n n S a F 型(利用前n 项和与项的关系) 1.,23n n a S += 求n a . 2.,)12(,311n n a n n S a -== 求n a .
3.,,121n n a n S a == 求n a .
4.,)2(8
12+=n n a S 求n a .
5.,2,311-==n n n S S a a 求n a .
6.),2(1
22,121≥-==n S S a a n n n 求n a .
7.,2,111n n S n n a a +=
=+ 求n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