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美术(人美版)】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一)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美术高中美术鉴赏《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课件

《人物御龙 帛画》战国 中晚期
《人物御龙 图》是战国 中晚期创作 的绢本水墨 淡设色画作, 1973年出土 于长沙子弹 库楚墓一号 墓,出土时 平放在椁盖 板与棺材之 间。《人物 御龙图》描 绘墓主人乘 龙升天的情
景。
女史箴图(局部) 顾恺之 东晋
高中美术
• 铁线描
高中美术
历代帝王图(局部) 阎立本
3、依据考古发掘、现存遗物与文献记载,我国在魏晋之前,除了岩画、器物上的 装饰绘画以外,还有帛画、壁画、绢画等。在魏晋隋唐时期,中国绘画从理论到实践都 有很大发展。五代两宋是中国绘画的繁荣期,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画都名家辈出, 留下了许多经典名作。宋代以后,文人画日趋兴盛,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一道独特的景观。
高中美术
八十 七神 仙卷 (局 部) 吴道 子 唐
高中美术
高中美术
中国绘画的艺术特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归纳, 以下几个特征尤为突出:
高中美术
(1)以线造型的艺术语言 (2)传神写照的艺术趣味 (3)俯仰自得的艺术关照 (4)虚实相生的艺术法则
(1)、以线造型的艺术语言
中国传统绘画中以线为主的艺术语言和以笔墨 为核心的审美观念是其主要特征。笔下具有强烈个 性的线条是一个艺术家创作成熟的标志,如冷逸奇 崛的朱奇、纵任恣肆的徐渭、苍润清逸的石涛等。 欣赏作品如见其人,使观者感受到画家的鲜明个性 和思想情趣。
高中美术
五牛图 中国画(手卷) 纸本设色 20.8cmx 139.8cm 韩滉唐故宫博物院 五只牛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动态十足,神态各异。画面上没有背景,勾线填色,线条简洁, 结构准确。牛目光炯炯,口鼻处的绒毛细致入微,体现了它温顺而又倔强的性格。
高中美术
蕙兰图 中国画(轴)纸本设色
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

五代十国、宋代 趋于成熟
明代 注重文人修养和笔墨的锤炼
唐代 开拓新天地
元代 文人画隐逸之风盛行
清代 四王正统、四僧创新 注入新活力
山水画·隋
经过五胡十六国南北朝的混乱期,至隋代【展子虔】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中国 绘画的格局。
他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将中国山水画从其他绘画中剥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画科。 其代表作《游春图》就是迄今为止我们有据可查的第一幅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山
通过欣赏不同时期的山水画作品,您能说一 说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创作理念是什么吗?
中国传统山水画并非是一时一景的自然再现,而是蕴含着画家 主观感受和审美趣味的意象的景观与自然。
情景交融
山水画·两宋·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局部) 绢本设色 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课堂小结: 1.中国传统绘画历史源远流长 2.山水画的发展 3.山水画的创作理念——情景交融
程式与意蕴
中国传统绘画
一、中国传统绘画历史发展源远流长
二、中国画的重要特征
1.山水画的发展和创作理念
2.中国传统人物画为什么注重传神写照
3.中国传统花鸟画由写生到写意体现了画家怎样的情怀
4.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为什么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新石器时代 人面鱼纹彩陶盆,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由细泥
指绘画创作中打破了单一的视点,以多个视角向观者展示物象,给人以更加宏大的空
间。如《匡庐图》。
2.分段式空间
中国画多以长卷的形式呈现物象,受此形制的局限,在表达连续性场景时往往将画面
内容分为多段,并进行横向排布。如《韩熙载夜宴图》《洛神赋图》《清明上河图》。
3分层式空间 此方式与分段式相似,指一个空间中为了表现更加广阔的纵向空间,将画面内容纵向 排布。如《渔庄秋霁图》。
【公开课】+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课后作业
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
谢谢
思考:在语言文字极度贫乏的原始时期,人与人是如何进行交流的?
绘画
神灵时刻(局部)岩画 旧石器时代晚期 内蒙古阴山
岩画
岩画被称为是“刻在 石头上的史书”。阴山岩 画作为原始岩画的代表, 它的内容丰富多样,有生 动的形象和浓厚的生活气 息,全方位地反映了北方 猎牧人的日常生活。
思考 探究
观察阴山岩画上具有代表性的图案,并分小
人物龙凤图 帛画 绢本墨绘 31.2cm×23.2cm 战国 湖南省博物馆
思考 探究
帛画产生的时代背景:古代葬仪中使用 的经幡,其有一定的宗教迷信色彩 帛画的艺术特色:线条勾勒、平涂着色、 构图完整、造型生动 帛画对中国绘画所产生的重大意义:奠 人物龙凤图 帛画 绢本墨绘 定了中国画以线条为主的表现形式
主题 讲述了鹿王舍己救人却 被恩将仇报,最终恶人得 到恶果的故事。宣扬了惩 恶扬善的价值追求。
鹿王本生图(局部) 壁画 96cm×385cm 北魏 敦煌莫高窟257窟
构图 呈横卷式构图,运用连 环画的方式横向展开,故 事情节经过分段来描述。
绘画技法 采用凹凸法来渲染人物 造型的立体感。
色彩 以赭石色为主调,又 用白色、黑色、绿色等填 充小面积的色块,从整体 到局部来达到色彩的对比 与统一。
图案
色彩
功能
阴山岩画
人面鱼纹彩陶盆
神灵时刻(局部)岩画 旧石器时代晚期 内蒙古阴山
人面鱼纹彩陶盆 陶器 高16.5cm、口径39.5cm 仰韶文化
中国国家博物馆
思考:同学们了解一带一路吗?
文明交流之路 丝绸之路(起源)
人物龙凤图 帛画 绢本墨绘 31.2cm×23.2cm 战国 湖南省博物馆
【课件】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课件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意境
意境的表现手法
意境通过笔墨和构图来表现
意境的审美特色
意境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审 美价值
技法
中国画注重笔墨和构图的表现
中国画的技法与作者的创作意图 密切相关
第四章
中国传统绘画的教学 目标
提高审美情趣
掌握中国画的技法特点
能够比较、分析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及时代特征
掌握中国画的技法特点,并能独立分析中国画的类 别与特征
谢谢
成熟艺术作品的形成
成熟艺术作品的特点
成熟艺术作品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法和深刻的内涵
成熟艺术作品的发展历程
成熟艺术作品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第二章
中国画的表现题材
三大画科
山水画
花鸟画
人物画
不同时期的重要画家及 作品
北宋画家郭熙作品及画论 古代绘画的人文精神
第三章
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 特征
中国传统绘画教学
目录
壹 历中
史国 演传 变统
绘 画 的
贰 材中
国 画 的 表 现 题
叁 主中
要国 特传 征统
绘 画 的
肆 教中
学国 目传 标统
绘 画 的
第一章
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 演变
原始绘画
01
原始绘画的特点
原始绘画以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 自然和生活
02
原始绘画的发展历程
原始绘画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演 变过程
形成综合审美感知体验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 上,赏析中国画
形成综合审美感知 体验,促进审美活 动个性化
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对中国画的欣赏与评述中,感受体会中华民族的 精神风貌和审美的问题
01
2.1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花鸟)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01】

纪录片以亚洲文明对话为题材,向人们展现了不同文明之间命运相通、文化相通、艺术相通的奇妙关联。
P42
五牛图 中国画 (手卷)纸本设色 20.8cm×139.8cm 韩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 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
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
文化遗产。 [1] 莫高窟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2] 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 [3] 2019 年8月31日,由敦煌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首映。
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
文化遗产。 [1] 莫高窟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2] 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 [3] 2019 年8月31日,由敦煌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首映。
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
文化遗产。 [1] 莫高窟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2] 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 [3] 2019 年8月31日,由敦煌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首映。
P42
五牛图 中国画 (手卷)纸本设色 20.8cm×139.8cm 韩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 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
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
文化遗产。 [1] 莫高窟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2] 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 [3] 2019 年8月31日,由敦煌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首映。
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
文化遗产。 [1] 莫高窟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2] 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 [3] 2019 年8月31日,由敦煌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首映。
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
文化遗产。 [1] 莫高窟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2] 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 [3] 2019 年8月31日,由敦煌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首映。
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入木三分。
画中人物都是谁
门
朱
朗
生
铣
粲
舒
紫
状
雅
微
元
李
郎
李 姬 李 嘉 铭 之 妹
家 明
王 屋
教
山
坊 副 使
宠 姬
韩
熙
陈
载
雍
太 常 博
同样是女子 为何大小区别明显? 士
儒家思想中:尊大卑小, 主大从小的观念。
圆形构图
人物围坐在一起 视线集中在李姬
聚散 与 遮挡
示例《火车站候车图》
中国画对物象的观察往往采取“以神遇而 不以目视”的方式,不局限于真实物理现象的 描绘,被称为“走马观花”、“景随心移”。 人物画则经常为了突出主体人物而不画背景, 并机动地处置主次人物的比例。如《韩熙载夜 宴图》就是其典型代表作。
“世俗人物” “神仙道释” “市井风俗”
以形写神
“写形”和“传神”是中国画创作理论与作品评价中的一对重要概念 。
形
表现对象的 外部形态特征
神
表现对象的 内在精神本质
顾闳中·南唐
韩熙载夜宴图 中国画 (卷宋摹) 绢本设色28.7cm x 335.5cm 顾闳中 五代 故宫博物院
窥灯后《
之烛主宣
第二单元 图像之美——绘画艺术
CHENG SHI YU YI YUN——ZHONG GUO CHUAN TONG HUI HUA
诗人与画家 更不忘从时间的角度审视空间 于一瞬中尽千古之妙 于丹青中展生机之趣
2.中国传统人物画为什么注重传神写照
顾恺之:“四肢身体的美丑,本与神韵无关,要想 人像画得传神,关键在于这眼睛上。”
请参考《韩熙载夜宴图》的构图法则和造 型规律,画一幅《火车站候车图》,人物不少 于5人,以线描造型为主,可以设色。
画中人物都是谁
门
朱
朗
生
铣
粲
舒
紫
状
雅
微
元
李
郎
李 姬 李 嘉 铭 之 妹
家 明
王 屋
教
山
坊 副 使
宠 姬
韩
熙
陈
载
雍
太 常 博
同样是女子 为何大小区别明显? 士
儒家思想中:尊大卑小, 主大从小的观念。
圆形构图
人物围坐在一起 视线集中在李姬
聚散 与 遮挡
示例《火车站候车图》
中国画对物象的观察往往采取“以神遇而 不以目视”的方式,不局限于真实物理现象的 描绘,被称为“走马观花”、“景随心移”。 人物画则经常为了突出主体人物而不画背景, 并机动地处置主次人物的比例。如《韩熙载夜 宴图》就是其典型代表作。
“世俗人物” “神仙道释” “市井风俗”
以形写神
“写形”和“传神”是中国画创作理论与作品评价中的一对重要概念 。
形
表现对象的 外部形态特征
神
表现对象的 内在精神本质
顾闳中·南唐
韩熙载夜宴图 中国画 (卷宋摹) 绢本设色28.7cm x 335.5cm 顾闳中 五代 故宫博物院
窥灯后《
之烛主宣
第二单元 图像之美——绘画艺术
CHENG SHI YU YI YUN——ZHONG GUO CHUAN TONG HUI HUA
诗人与画家 更不忘从时间的角度审视空间 于一瞬中尽千古之妙 于丹青中展生机之趣
2.中国传统人物画为什么注重传神写照
顾恺之:“四肢身体的美丑,本与神韵无关,要想 人像画得传神,关键在于这眼睛上。”
请参考《韩熙载夜宴图》的构图法则和造 型规律,画一幅《火车站候车图》,人物不少 于5人,以线描造型为主,可以设色。
【课件】+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溪山行旅图-宋范宽
四 赏析——花鸟画
欣赏以下作品,并理解中国花鸟画作品所要 表达怎样的视觉美感?
四 赏析——花鸟画
出水芙蓉图
琵琶山鸟图
芙蓉锦鸡图
菊竹石图
锦石秋花图
以笔பைடு நூலகம்骨、以墨为韵的花鸟画
实践练习
课堂作业:从课本中任选一幅花鸟画作品进行 临摹,感受笔墨韵味的表现。
课后作业:运用白描技法,课后寻找校园或家 中花鸟植物进行创作。
审美追求: 线条流畅,传神写照,写实技 巧。
历代帝王图-唐 阎立本
三 感受——山水画
以《溪山行旅图》为例,请同学们从它的构图、 笔法运用及视觉效果上进行赏析,试着分析中国 画是如何做到“意境传达”与画家心境一致的?
三 感受——山水画
传达意境的山水画
大山大水的全景构图,细致刻画的山石树木,运用 多变的笔墨及皴法,反复用雨点皴,塑造出岩体的 向背纹及质感,给人“高山仰止”的雄浑意境感受。
中国传统绘画
学习目标
一 二 起源——帛画、壁画
发展——人物画
三 感受——山水画
四 赏析——花鸟画
一 起源——帛画、壁画
人物龙凤图 帛画战国 纵31.2cm 横23.2cm 通过白描勾 勒、平涂和 渲染并用, 有引导墓主 人引魂升天 的寓意。
鹿王本生图 壁画北魏局部 敦煌莫高窟257窟 以土红色为底层,有黑白不同色块 的明暗对比,画面层次丰富。
二 发展——人物画
人物画
花鸟画
山水画
一 起源——帛画、壁画
以《历代帝王图》为例,从表现形式、造型手 段和审美追求三个角度,分析讨论一下作者是如 何运用美术语言去表现对象的呢?
二 发展——人物画
传神写照的人物画
四 赏析——花鸟画
欣赏以下作品,并理解中国花鸟画作品所要 表达怎样的视觉美感?
四 赏析——花鸟画
出水芙蓉图
琵琶山鸟图
芙蓉锦鸡图
菊竹石图
锦石秋花图
以笔பைடு நூலகம்骨、以墨为韵的花鸟画
实践练习
课堂作业:从课本中任选一幅花鸟画作品进行 临摹,感受笔墨韵味的表现。
课后作业:运用白描技法,课后寻找校园或家 中花鸟植物进行创作。
审美追求: 线条流畅,传神写照,写实技 巧。
历代帝王图-唐 阎立本
三 感受——山水画
以《溪山行旅图》为例,请同学们从它的构图、 笔法运用及视觉效果上进行赏析,试着分析中国 画是如何做到“意境传达”与画家心境一致的?
三 感受——山水画
传达意境的山水画
大山大水的全景构图,细致刻画的山石树木,运用 多变的笔墨及皴法,反复用雨点皴,塑造出岩体的 向背纹及质感,给人“高山仰止”的雄浑意境感受。
中国传统绘画
学习目标
一 二 起源——帛画、壁画
发展——人物画
三 感受——山水画
四 赏析——花鸟画
一 起源——帛画、壁画
人物龙凤图 帛画战国 纵31.2cm 横23.2cm 通过白描勾 勒、平涂和 渲染并用, 有引导墓主 人引魂升天 的寓意。
鹿王本生图 壁画北魏局部 敦煌莫高窟257窟 以土红色为底层,有黑白不同色块 的明暗对比,画面层次丰富。
二 发展——人物画
人物画
花鸟画
山水画
一 起源——帛画、壁画
以《历代帝王图》为例,从表现形式、造型手 段和审美追求三个角度,分析讨论一下作者是如 何运用美术语言去表现对象的呢?
二 发展——人物画
传神写照的人物画
【课件】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
年 级:高二 主讲人:
学 科:美术(人美版) 学 校:
常见的绘画种类
1 素描、速写
2 水彩画、水粉画
3
油画
4
版画
油画
是以油(亚麻仁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画 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
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度,当画面干燥后, 能长期保持光泽。凭借颜料的覆盖力能较充分地表现 和刻画对象,色彩丰富,立体感强。是西洋画的主要 画种之一。
版画工具材料
刻刀。
木板、铜板、石板等。 宣纸、版画纸等。 油墨、版画颜料、水彩颜料等。 油滚、马莲、版画机等
马莲
木刻刀
版画油墨
油滚
许多画家都在尝试材料与工具的创新
课后练习
1、任选本课所学的一种画种,深入了解其发展历史和 优秀作品。
2、试着临摹本课中的一件作品,感受其过程和效果。
油画的工具材料
油画笔、板刷、油画刀等。 油画布、木板等。 调色油、松节油等。 油画颜料。
油画笔
油壶
油画颜料
油画刀
调色油
松节油Βιβλιοθήκη 调色板亚麻布版画
版画是绘画形式的一种,是用刀具或化学药品等在 木板、铜板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出画面,再印于纸上。
版画有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等种类。
年 级:高二 主讲人:
学 科:美术(人美版) 学 校:
常见的绘画种类
1 素描、速写
2 水彩画、水粉画
3
油画
4
版画
油画
是以油(亚麻仁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画 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
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度,当画面干燥后, 能长期保持光泽。凭借颜料的覆盖力能较充分地表现 和刻画对象,色彩丰富,立体感强。是西洋画的主要 画种之一。
版画工具材料
刻刀。
木板、铜板、石板等。 宣纸、版画纸等。 油墨、版画颜料、水彩颜料等。 油滚、马莲、版画机等
马莲
木刻刀
版画油墨
油滚
许多画家都在尝试材料与工具的创新
课后练习
1、任选本课所学的一种画种,深入了解其发展历史和 优秀作品。
2、试着临摹本课中的一件作品,感受其过程和效果。
油画的工具材料
油画笔、板刷、油画刀等。 油画布、木板等。 调色油、松节油等。 油画颜料。
油画笔
油壶
油画颜料
油画刀
调色油
松节油Βιβλιοθήκη 调色板亚麻布版画
版画是绘画形式的一种,是用刀具或化学药品等在 木板、铜板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出画面,再印于纸上。
版画有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等种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一)
年 级:高一
学 科:美术(人美版)
高一年级 美术鉴赏
第二单元 图像之美——绘画艺术 主题一 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
人物画的表现形式及绘画特点
中国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
人面鱼纹盆 仰韶文化
神灵时刻(局部) 岩画 旧石器时代晚期
人物龙凤图 战国
宴饮 汉
中国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
• 以线造型的艺术语言 • 传神写照的艺术趣味 • 俯仰自得的艺术关照 • 虚实相生的艺术法则
传统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一、以线造型的艺术语言 “以线造型”“以线传情”
传统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一、以线造型的艺术语言 “以线造型”“以线传情”
• 铁线描 • 兰叶描
人物龙凤图 帛画 战国
女史箴图(局部) 顾恺之 东晋
• 兰叶描: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吴道子 唐
传统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二、传神写照的艺术趣味 “传神写照,尽在阿堵中”
女史箴图(局部) 顾恺之 东晋
• 传神:
历代帝王图(局部) 阎立本
捣练图(局部)张萱 唐
捣练图(局部)张萱 唐
捣练图(局部)张萱 唐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张萱 唐
传统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三、俯仰自得的艺术关照 “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寒江独钓图(局部) 马远 宋 Nhomakorabea《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寒江独钓图(局部) 马远 宋
传统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四、虚实相生的艺术法则 “空白”并非“无” 而是以“虚”衬“实”
二祖调心图(局部)石恪 南宋
课后总结:
鹿王本生图(局部)敦煌壁画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张萱 唐
中国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
魏晋隋唐时期的画家: 顾恺之、吴道子、阎立本、张萱等画家
中国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
五台山图(局部)敦煌壁画
中国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
写生珍禽图(局部) 黄筌 五代
窠石平远图 郭熙 宋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吴道子 唐
中国绘画的艺术特点:
帛画 战国
女史箴图(局部) 顾恺之 东晋
传统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一、以线造型的艺术语言 “以线造型”“以线传情”
• 铁线描 :行笔流畅、线条精准
• 铁线描
历代帝王图(局部) 阎立本
• 兰叶描 继承隋代的同时,产生了自由奔放的兰叶描。
• 兰叶描: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吴道子 唐
古诗四贴 (局部)张旭 唐
• 以线造型的艺术语言 • 传神写照的艺术趣味 • 俯仰自得的艺术关照 • 虚实相生的艺术法则
思考问题
• 中国传统人物画从“写实”到“写意” 的演变过程,以及它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 为什么说中国传统人物画在文人画兴起 之后逐渐没落呢?
同学们,再见!
年 级:高一
学 科:美术(人美版)
高一年级 美术鉴赏
第二单元 图像之美——绘画艺术 主题一 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
人物画的表现形式及绘画特点
中国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
人面鱼纹盆 仰韶文化
神灵时刻(局部) 岩画 旧石器时代晚期
人物龙凤图 战国
宴饮 汉
中国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
• 以线造型的艺术语言 • 传神写照的艺术趣味 • 俯仰自得的艺术关照 • 虚实相生的艺术法则
传统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一、以线造型的艺术语言 “以线造型”“以线传情”
传统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一、以线造型的艺术语言 “以线造型”“以线传情”
• 铁线描 • 兰叶描
人物龙凤图 帛画 战国
女史箴图(局部) 顾恺之 东晋
• 兰叶描: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吴道子 唐
传统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二、传神写照的艺术趣味 “传神写照,尽在阿堵中”
女史箴图(局部) 顾恺之 东晋
• 传神:
历代帝王图(局部) 阎立本
捣练图(局部)张萱 唐
捣练图(局部)张萱 唐
捣练图(局部)张萱 唐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张萱 唐
传统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三、俯仰自得的艺术关照 “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寒江独钓图(局部) 马远 宋 Nhomakorabea《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寒江独钓图(局部) 马远 宋
传统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四、虚实相生的艺术法则 “空白”并非“无” 而是以“虚”衬“实”
二祖调心图(局部)石恪 南宋
课后总结:
鹿王本生图(局部)敦煌壁画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张萱 唐
中国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
魏晋隋唐时期的画家: 顾恺之、吴道子、阎立本、张萱等画家
中国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
五台山图(局部)敦煌壁画
中国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
写生珍禽图(局部) 黄筌 五代
窠石平远图 郭熙 宋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吴道子 唐
中国绘画的艺术特点:
帛画 战国
女史箴图(局部) 顾恺之 东晋
传统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一、以线造型的艺术语言 “以线造型”“以线传情”
• 铁线描 :行笔流畅、线条精准
• 铁线描
历代帝王图(局部) 阎立本
• 兰叶描 继承隋代的同时,产生了自由奔放的兰叶描。
• 兰叶描: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吴道子 唐
古诗四贴 (局部)张旭 唐
• 以线造型的艺术语言 • 传神写照的艺术趣味 • 俯仰自得的艺术关照 • 虚实相生的艺术法则
思考问题
• 中国传统人物画从“写实”到“写意” 的演变过程,以及它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 为什么说中国传统人物画在文人画兴起 之后逐渐没落呢?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