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综合办公楼设计

合集下载

多层行政办公楼课程设计

多层行政办公楼课程设计

多层行政办公楼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多层行政办公楼的基本构成,掌握其功能布局、空间组织和结构特点。

2. 学生能够了解多层行政办公楼的设计原则,包括美观性、实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

3. 学生能够掌握相关建筑术语,并运用这些术语描述和分析多层行政办公楼的设计。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工具和软件,进行多层行政办公楼的平面布局设计和立面设计。

2.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方法,估算多层行政办公楼的建设成本和能耗。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提出创新性的多层行政办公楼设计方案,并进行展示和讲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关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树立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善于合作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多层行政办公楼的设计过程,提高建筑审美能力,为未来进一步学习建筑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多层行政办公楼概述- 了解多层行政办公楼的定义、分类及功能。

- 分析多层行政办公楼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

2. 多层行政办公楼设计原则- 掌握美观性、实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原则。

- 学习如何将这些原则应用于实际设计过程中。

3. 功能布局与空间组织- 学习多层行政办公楼的功能区域划分和空间组织方法。

- 分析不同功能区域的布局要求及其相互关系。

4. 建筑结构与材料- 了解多层行政办公楼的常见结构类型及特点。

- 学习建筑材料的选用原则,了解各类建筑材料的性能及用途。

5. 建筑设计方法与技巧- 学习平面布局设计、立面设计的基本方法。

- 掌握绘图工具和软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6. 建筑成本与能耗估算- 了解建筑成本构成,学习成本估算方法。

办公楼建筑设计案例分析与设计规划多层综合办公楼设计任务书分析及实例分析

办公楼建筑设计案例分析与设计规划多层综合办公楼设计任务书分析及实例分析
➢ 办公建筑的开放式、半开放式办公室,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安全 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超过30m。
➢ 综合楼内办公部分的疏散出入口不应与同一楼内对外的商场、营业厅、 娱乐、餐饮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出入口共用。
➢ 机要室、档案室和重要库房等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2h,楼板不应 小于1.5h,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 陈列室应根据需要和使用要求设置。专用陈列室应对陈列效果进行照 明设计,避免阳光直射及眩光,外窗宜设遮光设施。
➢ 公用厕所应符合下列要求: • 对外的公用厕所应设供残疾人使用的专用设施; • 距离最远工作点不应大于50m; • 应设前室;公用厕所的门不宜直接开向办公用房、门厅、电梯厅等主
要公共空间; • 宜有天然采光、通风;条件不允许时,应有机械通风措施。
➢ 开水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 宜分层或分区设置; • 宜直接采光通风,条件不允许时应有机械通风措施; • 应设置洗涤池和地漏,并宜设洗涤、消毒茶具和倒茶渣的设施。
(12)防火设计
➢ 办公建筑的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等有关规定。
三、办公楼建筑的组成(应根据任务、性质和规模大小来决定)
会场 多功 能厅
接待 会议
书库 阅览
电脑 电传
陈列 展览
技 术 用 房
电 话 交 换
广 播 室
卫 生 间
消 防 中 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空 调 机 房
水 泵 房
变 配 电 间
开 水 间
锅 炉 房
贮 藏 室
行政 综合 出租 专业 办公室 办公室 写字间 办公室
电梯 邮电
一定的亲和力和开放性。

一般多层办公楼建筑防火设计

一般多层办公楼建筑防火设计

I 工程建设与设计
los tn e ̄ Frret Cnt l&D*noPoc mea j
2 1设计依 据 .
若要完成好—栋办公楼建筑物 内部 的防火设计 ,首先要
明确设计依据。
多数办公楼均 只设一把疏散楼梯 ,作为安全 疏散楼梯数 量问 题, 在县级份上执行起来比较困难。因为在县级份上 , 政府对 基建投 资太 少。再者 , 新建工程一艘 隋况 下均控制在 1 0 m2 0 2 以内 , 大 多数都 建 6层左右 , 极 少数在 7层 , 且大 部分还 采用
2 规划平面布局图中无具 体数 据标示 ; ) 3 单体建筑平面设计时常与国家标准 、 ) 规范相抵触 ;
【 作者 简介】 彭天 礼(99一 , 贵州桐梓人, 17 )男, 工程师, 从事防火
监督工作 ,电子信箱) xf t1 @ 6 . r。 ( gz zl9 1 3 o z cn
2 一 般 多层 建 筑 防 火设 计
( uzo rvn e e g n C u tP biS cr FrB iaeC n o g5 7 0 ,hn ) G ih uPo ic C n o g o ny u l eu t i r d ,eg n 5 8 0C ia c i y e g
【 要】 摘 分析 了多层办公 楼建筑防火设计存在 的问题 , 多个方面对 多层办公楼建筑防火设计提 出要 求和建议 。 从 【 b t c ]h aa s omut s ry fc b i ig ei ob i igt poet n rbe ,o nmb rfseto A sr tT e n l i f l.t e o e ul n d s n ful n fe rtc o po l f ma u eoap c f a ys io i d g d r i ms r s

现浇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示例

现浇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示例

现浇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示例现浇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用于高层建筑、办公楼、商业综合体等建筑项目。

该结构形式具有承载能力强、结构稳定性好、施工周期短等特点,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将给出一个现浇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示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结构形式的设计与施工。

设计示例:多层框架结构的办公楼设计一、工程概况该工程是一个7层办公楼,总高度为30m,楼面高度为4m,地上部分为6层,地下部分为1层。

办公楼的结构形式为现浇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

二、结构设计1. 基础设计:根据工程地质勘探报告,采用扩基基础形式,基底尺寸为10m×10m×3m,基础采用30cm的厚度均质悬浇混凝土。

地下室的地板与周围基础之间设置防水层以避免地下水渗漏。

2. 框架结构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各楼层之间设置楼板和梁柱。

楼板采用预制空心楼板,厚度为20cm,楼板与梁采用混凝土预制楼板连接。

梁柱采用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梁的截面尺寸为40cm×60cm,柱的截面尺寸为70cm×70cm。

梁柱之间的连接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节点。

3.抗震设计:根据设计要求,结构的抗震性能需要满足烈度为8度的地区设计要求。

因此,在结构设计中采用了以下抗震措施:设有适当的剪力墙,并在框架结构中设置水平地震短肢、抗剪墙、支撑等。

4.安全性设计:考虑到该办公楼的使用性质,为了保证建筑的安全性能,对结构进行了细致的安全性设计。

主要措施包括合理设置疏散通道和应急疏散设施,例如疏散楼梯、消防通道和灭火器等。

三、施工技术要点1.现场施工: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现场将采用搅拌站配送的混凝土进行施工。

施工期间,要配合混凝土供应商、现场监理及施工单位,保证施工期间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2.标高控制: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楼层的标高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楼板的整体平整度。

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标高点,施工过程中不断进行测量与调整。

办公楼毕业设计--多层商业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

办公楼毕业设计--多层商业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

h学号_ **********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华源开发公司多层商业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学生姓名陈鹏系别土木建筑系专业班级土木工程专业07级本科一班指导教师刘鹏飞2011年4月华源开发公司多层商业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摘要本设计为华源公司开发的多层商业办公楼结构设计,采用框架结构,建筑层数为五层。

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类别为二类场地,基本风压为2kN,基本雪压为.0m/402kN。

楼﹑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0m/35本设计贯彻“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

按照建筑设计规范,认真考虑了影响设计的各项因素。

本设计选取了结构方案中的中间横向框架进行设计。

先进行了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接着利用顶点位移法求出自震周期,进而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小,同时计算出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荷载大小,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

接着计算竖向荷载(恒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

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

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

此外还进行了结构方案中的室内楼梯的设计,完成了平台板,梯段板,平台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

对楼板也进行了配筋计算,采用是的是双向板。

基础采用了柱下独立基础,对基础行了受力和配筋计算。

整个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的专业规范,参考相关资料和有关最新的国家标准图集,对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全面科学的考虑。

总之,实用、安全、经济、美观是本设计的原则。

设计计算整个过程中综合考虑了抗震要求、技术经济指标和施工工业化的要求。

关键词: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荷载计算;内力计算;计算配筋AbstractThis design for huayuan worldbest company developed the multi-layered commercial office building structural design, uses fram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layer for five layers. This region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of 7 degrees, site categories for type venues, basic wind pressure is for 2/40.0m kN , basic snow 2/35.0m kN . Floor, roof adopts cast-in-situ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This design implementation "the practical, safe, economic, beautiful" design principle. According to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standard, carefully consider the various factors affecting design.This design chose the transverse frame structure scheme design among. The first between layers of load calculation, then represent value for using vertex displacement method, and then from the earthquake cycle by bottom shear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size of horizontal seismic load, and calculate the structure in the wind load, and then find out load size under horizontal loads of structural internal force (moment, shear force and axial force). Then calculating vertical load (constant load and live load) under the action of structural internal force. Find out the most unfavorable one group or several groups of internal force combination. Select the security reinforcement and the results calculated animation In addition to the structure scheme design of indoor stair, completing the flat bedplate, ladder section board, platform beam of internal force and the component such as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and construction drawing. Also on floor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using yes is two-way board. Foundation adopted under column independent basis, the base line stress and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The whole design process, strictly abide by relevant professional regulation, reference related materials and related the latest national standard atlas of design of each link, comprehensive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consideration. Anyhow, practical, safe, economic, beautiful is the design principles. Design calculation the whole process took into consideration the seismic requirements,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exes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ed requirements.Keywords: Frame structure; Seismic design; The load calculation;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Calculation of reinforcement目录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 1 -1.1平面设计 (1)1.1.1 使用部分平面设计 .............................................................................................................................. - 2 -1.1.2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 - 2 -1.1.3 平面组合设计 ...................................................................................................................................... - 2 -1.2剖面设计 (2)1.3立面设计 (3)1.4楼板层和地面 (3)1.5基础和地基 (4)1.6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4)1.6.1 楼梯设计 .............................................................................................................................................. - 4 -1.6.2 门厅的设计 .......................................................................................................................................... - 5 -1.6.3 室外台阶 .............................................................................................................................................. - 5 -1.6.4 门和窗的设计 ...................................................................................................................................... - 5 -1.7其它设计 (6)1.7.1 散水设计 .............................................................................................................................................. - 6 -1.7.2 勒脚的设计 .......................................................................................................................................... - 6 -1.7.3 女儿墙设计 .......................................................................................................................................... - 6 -第二章结构设计说明.................................................................................................................................... - 7 -2.1材料要求 (7)2.2填充墙要求 (7)2.3截面尺寸要求 (7)2.4结构布置要求 (7)2.5计算过程 (8)2.5.1 计算简图 .............................................................................................................................................. - 8 -2.5.2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 .......................................................................................................... - 9 -2.5.3 地震作用计算 ...................................................................................................................................... - 9 -2.5.4 框架的内力组合 .................................................................................................................................. - 9 -2.5.5 正截面和斜截面的设计 .................................................................................................................... - 10 -第三章结构计算书 ..................................................................................................................................... - 11 -3.1工程概况 . (11)3.2设计原始资料 (11)3.2.1 建筑要求 ............................................................................................................................................ - 11 -3.2.3 建筑技术条件 .................................................................................................................................... - 11 -3.3材料选用 . (12)3.4结构选型 (12)3.5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12)3.5.1 选择承重方案 .................................................................................................................................... - 12 -3.5.2 梁、柱截面尺寸估算 ........................................................................................................................ - 12 -3.5.3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 - 13 -3.6重力荷载计算 .. (14)3.6.1 屋面及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 - 14 -3.6.2 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 - 15 -3.6.3 梁、柱、墙、窗、门重力荷载计算................................................................................................. - 15 -3.7重力荷载代表值 . (15)3.7.1 第5层的③轴线框架重力荷载代表值: ....................................................................................... - 15 -3.7.2 第3~4层的③轴线框架重力荷载代表值: ................................................................................. - 16 -3.7.3 第2层的③轴线框架重力荷载代表值: ....................................................................................... - 16 -3.7.4 第1层的③轴线框架重力荷载代表值: ....................................................................................... - 16 -3.8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 (17)3.8.1 计算梁、柱的线刚度 ........................................................................................................................ - 17 -3.8.2 计算柱的侧移刚度 ............................................................................................................................ - 17 -第四章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 19 -4.1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19)4.1.1 横向自振周期的计算 ........................................................................................................................ - 19 -4.1.2 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 - 19 -4.1.3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 - 21 -4.1.4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 - 22 -4.2横向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25)4.2.1 风荷载标准值 .................................................................................................................................... - 25 -4.2.2 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验算 ........................................................................................................ - 27 -4.2.3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 - 28 -第五章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 - 32 -5.1计算单元 . (32)5.2.1 恒载计算 ............................................................................................................................................ - 33 -5.2.2 活荷载计算 ........................................................................................................................................ - 36 -5.3内力计算 . (39)5.3.1 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 - 39 -5.3.2 活载、雪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 - 44 -第六章横向框架内力组合 .......................................................................................................................... - 51 -6.1结构抗震等级 .. (51)6.2框架梁内力组合 (51)6.2.1 作用效应组合 .................................................................................................................................... - 51 -6.2.2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 - 51 -6.2.3 梁内力组合表 .................................................................................................................................... - 51 -6.2.4 计算跨间最大弯矩 ............................................................................................................................ - 54 -6.3框架柱内力组合 . (56)6.3.1 柱内力组合 ........................................................................................................................................ - 56 -6.3.2 柱端弯矩值设计值的调整 ................................................................................................................ - 61 -第七章截面设计 ......................................................................................................................................... - 63 -7.1框架梁 .. (63)7.1.1 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 63 -7.1.2 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 - 65 -7.2框架柱 .. (67)7.2.1 柱截面尺寸验算 ................................................................................................................................ - 67 -7.2.2 框架柱的截面设计 ............................................................................................................................ - 68 -第八章板配筋计算 ..................................................................................................................................... - 73 -8.1板的配筋 . (73)8.1.1 设计资料 ............................................................................................................................................ - 73 -8.1.2 荷载计算 ............................................................................................................................................ - 74 -8.1.3 板的计算 ............................................................................................................................................ - 74 -第九章楼梯设计 ..........................................................................................................................................- 78 -9.1建筑设计 . (78)9.2结构设计 (78)9.3梯段板设计 (79)9.3.1 斜板设计(一、二层) .................................................................................................................... - 79 -9.3.2 平台板设计 ........................................................................................................................................ - 80 -9.3.3 平台梁设计 ........................................................................................................................................ - 81 -10.1材料选用 (83)10.2荷载选用 (83)10.2.1 由基础梁传到基顶的荷载 .............................................................................................................. - 83 -10.3基础截面计算 (84)10.4地基承载力及基础冲切验算 (84)10.4.1 A柱的验算....................................................................................................................................... - 84 -10.4.2 B柱的验算 ....................................................................................................................................... - 86 -10.5基础底板计算配筋 . (87)10.5.1 A柱的配筋计算 ............................................................................................................................... - 87 -10.5.2 B柱的配筋计算 ............................................................................................................................... - 88 -结论 ............................................................................................................................................................ - 90 -参考文献 ........................................................................................................................................................ - 91 -致谢 .............................................................................................................................................................- 92 -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这次毕业设计的课题为华源开发公司多层商业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本着富有时代气息的原则,来设计一座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商业办公楼。

某市政府多层办公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

某市政府多层办公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

某市政府多层办公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目录1、开题报告 (1)2、摘要 (6)3、设计概述 (8)3.1、建筑做法……………………………………………………………………………83.2、结构选型……………………………………………………………………………84、荷载计算 (12)4.1、恒载计算 (12)4.2、楼面荷载分配为等效均布荷载 (13)4.3、活载计算 (14)4.4、风载计算 (15)4.5、地震荷载 (16)5、力计算 (19)5.1、恒载作用下力 (19)5.2、竖向活载作用下力 (26)5.3、风载作用下的力计算 (33)5.4、地震作用下计算 (39)6、力组合 (42)6.1、框架梁的力组合 (42)6.2、框架柱配筋计算 (48)7、双向板楼盖设计 (53)7.1、现浇板的配筋计算 (53)7.2、屋面板设计 (53)7.3、楼面板设计 (56)8、楼梯配筋计算 (58)8.1、建筑设计 (58)8.2、楼梯梯段 (58)8.3、平台板计算 (59)8.4、平台梁的计算 (60)9、基础设计 (62)9.1、边柱独立基础 (62)9.2、中柱联合基础 (66)9.3、验算基础高度 (67)9.4、基础板配筋计算 (68)10、纵向框架梁设计 (70)10.1、荷载计算…………………………………………………………………………70 10.2、力计算 (70)10.3、承载力计算………………………………………………………………………7 1 11、电算结果验算 (73)致谢 (74)附录 (75)参考文献 (80)1、开题报告毕业设计是大学本课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检验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阶段,是综合学习的阶段,是深化、综合、拓宽所学知识的一次实践机会,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

我所做的设计题目为 "XX 综合办公楼" ,在设计前,我复习了《房屋建筑学》,《土力学地基基础》,《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等大学所学的主要专业课程,以便能够在设计中更好的综合考虑各方面的设计要点,同时阅读了关于抗震,混凝土结构,建筑荷载等若干设计,施工规。

多层综合办公楼建筑调研报告

多层综合办公楼建筑调研报告

多层综合办公楼建筑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也迅速发展,尤其是多层综合办公楼建筑,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多层综合办公楼建筑作为城市中的一种典型建筑形式,其建设与运营管理对城市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对多层综合办公楼建筑的调研,深入了解其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等方面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二、背景多层综合办公楼建筑是城市中常见的一种建筑形式,其特点为建筑高度相对较高,内部配备多种设施,一般用于商业办公、科研教育等场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多层综合办公楼建筑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多,这一建筑形式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设计特点1.布局设计多层综合办公楼建筑一般采用宽敞明亮的布局设计,整体布局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内部设施的布置、空气流通、防火防灾等,以保证建筑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2.结构设计多层综合办公楼建筑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高度、地基情况、自然灾害等因素,采用加固支撑结构、悬挂结构等构造形式,以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节能设计多层综合办公楼建筑需要充分考虑节能设计,采用节能材料、先进技术,提高建筑自然采光、隔热、采暖等方面的效率,以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四、施工管理1.工程管理多层综合办公楼建筑的施工管理需要对项目进行全面的规划与调配,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确保施工质量达到预期。

2.安全管理多层综合办公楼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安全方面采取严格的措施,制定安全措施、安全教育、安全检查等规定,确保施工安全。

五、运营管理1.设施管理多层综合办公楼建筑内部配备多种设施,其中包括电梯、空调、水电等各种设备,需要对这些设施进行全面管理,定期检修、保养,以确保建筑设施的正常使用。

2.物业管理多层综合办公楼建筑物业服务是保障业主和租户生活、办公品质的一项重要工作。

物业管理需要考虑良好的服务品质,全方面服务业主与租户,保障其生活与办公的正常进行。

六、结语通过对多层综合办公楼建筑的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其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等方面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金刚杰文献综述

金刚杰文献综述

多层办公楼的建筑设计综述学生姓名:金刚杰指导教师:俞静摘要:本文以本科毕业生的角度,综合整理了关于多层办公楼的建筑设计需要准备和注意的资料,并结合本次设计内容开展综述,主要分为时代背景、前期准备、建筑设计、总结等;在做设计前,准备的资料有很多,需要我们耐心并细心的了解学习,从中熟悉并掌握相应建筑规范,打好坚实基础,做到有准备、有计划、有条理的完成任务。

关键词:建筑设计;规范1 办公楼设计发展趋势办公是人类最主要的工作活动之一。

从历史发展来看,自人类社会形成固定居民点以来,就有了原始办公楼建筑的雏形。

从原始部落居民点中央的议事建筑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衙署、会馆、商号等涌动着办公楼建筑的影子。

近代真正意义上的办公楼建筑的诞生是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后,新材料、新技术、新功能产生了大量新类型的建筑。

办公建筑也许是20世纪和21世纪头20年最重要的建筑类型,正如厂房是19世纪工业时代的象征一样,办公建筑是后工业时代的象征。

而现代城市中心区的办公楼仍将向高层和超高层发展,并出现办公单元的布局形式[1]。

现代办公楼建筑通过对传统办公楼模式的革命性创新,应用生态节能等高科技,不仅创造了更加舒服的室内物理环境,而且引入空中景观中庭和社会功能,创造了更加人性化、令人愉快的工作环境,空间也变得流动和富于趣味,强调精神化的需求,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进化。

未来办公楼建筑的发展趋势是明显的:为满足大量办公人员生活需要,开放型中庭和低层对外服务裙房的布局正被广泛采用。

围绕着绿色生态和节能的主题,建筑形态会更加多样化,功能构成会更加丰富,更加强调人性化和令人身心愉悦的空间环境创造。

办公楼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适应性、灵活性、高效性和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以充分展示建筑功能与建筑形象的亲和力与开放性,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创造亲切宜人的建筑形象和舒适自然的办公环境[2]。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主义、智能化、人性化、个性化、现代化、功能复合化办公建筑的设计理念将是今后现代办公楼的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PPT
17
建筑主入口的造型与建筑整体的
造 型
建筑主入口以方形
框架排列形成一个空
间,方形的构造与建
筑主体的整体造型相
符合
精选PPT
18
交通 空间
室内交通
精选PPT
局部透明玻璃的 设置,很好的联系了 办公室内外,仅能保 持距离,也能达到共 鸣的效果
19
精选PPT
20
走廊处设置局
部休息区,且形状
精选PPT
13
雨林木风大楼
建筑理念:环境不是最重要的,但良好
的办公环境可以给予我们更好的创意和激情。 雨林木风新办公大楼的设计理念就是打造一个 便捷、高效和人性化的工作空间,以良好的工 作环境释放员工的工作热情,激发员工的创造 性思维。同时,我们希望为员工提供一个优越 舒适的休闲环境,让员工在繁忙之余也能感受 到心身愉悦,工作效率自然会有所提高。
精选PPT
31
汇丰大厦有地下4层车库,总车位400左右, 充足的车位也为楼内租户提供了很大方便,唯一 美中不足的是地面裸露,没有铺设胶皮
精选PPT
32
优美的环境,也为该建筑增添了不少亮点。
精选PPT
33
精选PPT
34
室租户多样化的需要相匹配的空精间选、PPT功能与使用舒适度。
29
大厦内共有14部日本三菱电梯,其中5部通往
高区,5部通往低区、2部通往地下车库,另外还
有2部货梯,这样明确的分区,充足的数量,大大
减少了电梯等待时间
精选PPT
30
走上办公区域,舒适的工作环境立即呈现于 眼前,地毯与墙面一尘不染,辛勤的物业人员细 心地工作着,偶尔可以看到进进出出的工作人员。
公楼是巴黎的Dietmar Feichtinger
Architectes在赢得2006年竞赛后才实
现的。
精选PPT
25
• 奥地利的Voest Alpine Stahl——这个钢铁公 司的形象通过折角、有力的结构得以表达, 同时,一个美化的、大型屋顶阳台以及金色 的折叠金属纱窗又适当地弱化了它的生硬感。
精选PPT
14
雨林木风大楼外观
引眼球, 具有现代感。
精选PPT
16
采光
采 光
第一楼的全玻璃墙面与高 层的突窗能更好的采光, 且墙面一凸一平使得建筑 立面更加活泼,给人视觉 上的美感。
精选PPT
4
传统办公楼布局规整,由大厅楼梯直上,贯通的 走道连接建筑左右两区。基本格局呈左右对称型。
精选PPT
5
对称式布局的办公楼庄重宏伟较有气势,交 通形式单一、便捷。但给人的以距离感,缺
布局
精选PPT
7
三、设计思路
精选PPT
8
精选PPT
9
该建筑位于文化路与洞庭大道交通路口, 则充分结合地形,设置成临街路口设置成 入口方向,方便双向人流进出。
精选PPT
26
在室内,非常宽阔的流通空间及供员
工讨论和协作的生活区也被很好地结合起
来。
精选PPT
27
COPT看楼:浦东写字 楼项目案例分析—— 汇丰大厦
精选PPT
28
上海汇丰大厦是日本森大厦集团集中了在东京建筑经营达40年而
孕育出的专业技术推出的智能化大厦。由于24小时不间断国际商务活
动的普及,大厦的现代办公空间已无国境与时间之概念,具备与办公
迥异,即加强员工
之间的交流,也能
缓解员工的疲劳
精选PPT
21
精选PPT
22
精选PPT
23
• 项目名称: Voest Alpine 办公楼 • 设计师: Dietmar Feichtinger
Architectes • 地点: 奥地利,林茨 • 完成时间: 2009年6月
精选PPT
24
这个颇具戏剧性的船头形的办
多层办公楼建筑设计
调研报告
——0801403 熊玲 邹汝波 江淑蓉 周歆
精选PPT
1
对任务书的分析与理解
• 学习目的—了解国内外办公建筑设计的现状及 发展趋势,掌握办公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
• 设计任务—在洞庭大道以东,文化路以南,地 势平坦的某集团公司所属地新建一栋多层办公 楼
• 设计要求—A 当地日照间距系数为1.1
建筑外型选取不对称是三 个体块组合,将办公、餐 饮、会议分别置于三个体 块中。
注意:办公楼扩建
精选PPT
10
图一 层 平 面
精选PPT
11
实例分析
精选PPT
12
办公楼设计,需要满足的不仅仅内部交 通的流畅,且需与周边的环境、道路、 绿化、地形相和谐。室内设计风格应给 人轻松、给人快乐的感觉;主出入口与 周围交通情况;次出路口与交通性质、 周围人口流动的关系;停车位与地形、 车流量等联系。此外,还要考虑建筑外 形风格与周围建筑风格的统一。
B 夏季为南风 冬季为北风
C 主体建筑采用框架结构
D 建筑总高度控制在24m以下
精选PPT
2
一、交通流线
避免交通流线的相互冲突,减少水平交通 流线的交错,同时也要保证垂直交通的顺
畅以及安全。
精选PPT
3
二、功能分区
• 按层分区,做到方便实用
• 配电室、消防室、水泵室、空调机房等 相关辅助设施可以规划到地下层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