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课: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教案
《活动课_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

《活动课_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气候对我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2. 精通气候变化对农业、工业和生活的影响;3. 能够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
二、导学内容1. 气候的观点及其分类;2.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3. 气候对工业的影响;4. 气候对生活的影响;5. 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
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气候图表,让同砚了解气候的观点及其分类;2. 进修气候对农业的影响:谈论气候对农作物发展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 进修气候对工业的影响:分析气候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尤其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挑战;4. 进修气候对生活的影响:探讨气候对我们的平时生活、交通、健康等方面的影响;5. 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介绍如何缩减温室气体排放、勤俭能源、保卫环境等方法,以及政府、企业和个人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四、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气候对我们的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同时也学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
期望大家能够熟识到气候问题的严峻性,乐观参与到环保工作中,共同为改善地球环境做出贡献。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气候对我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2. 精通气候变化对农业、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影响;3. 能够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建议。
二、导学内容:1. 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a. 什么是气候?b.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c. 气候对工业的影响d. 气候对商业的影响2. 应对气候变化的建议a. 缩减碳排放b. 提倡可持续进步c. 加强环境保卫三、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入气候与生产生活的主题,激发同砚的爱好。
2. 进修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讲解气候的观点,以及气候对农业、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影响,引导同砚沉思气候变化对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3. 分组谈论:将同砚分成小组,谈论气候变化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4. 展示分享:每组同砚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谈论效果,增进同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气候与人类活动教案

气候与人类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掌握气候类型及其特点;能够分析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观察气候现象,分析气候特点;调查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运用资料分析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合作精神,培养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类型的特点。
难点:气候现象的成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气候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气候现象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气候与人类活动的资料、图片;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什么是气候?气候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气候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2. 教学内容:讲解气候的定义、气候现象及气候类型的特点;分析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如农业、水资源、交通等。
3. 案例分析:展示气候现象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案例,如干旱、洪水等;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气候现象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每组选取一个角度,进行分享和讨论。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气候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6. 布置作业:让学生收集相关气候与人类活动的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六、教学拓展1. 气候变迁:讲解气候变迁的概念及其原因;分析气候变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等。
2. 应对气候变化:介绍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如低碳发展、节能减排等;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责任与行动。
七、实践活动1. 调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调查,如城市绿化、节能减排等;2. 设计低碳生活方式:学生分组,设计低碳生活方式,如饮食、交通、购物等;分享设计方案,进行讨论和改进。
活动课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教案

活动课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候对生产的影响,认识到气候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 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3. 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 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探讨气候变化对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共同分析气候与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 收集相关气候与生产生活方面的案例资料。
2. 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3. 划分学生为小组,每组选定一个研究主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播放PPT,展示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案例。
1.2 引导学生思考:气候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的?2. 案例分析2.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总结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2 学生分享各自收集的案例,共同探讨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小组讨论3.1 教师布置小组研究主题,要求学生结合案例,分析气候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2 学生分组讨论,形成研究报告。
4. 成果展示4.1 各小组代表汇报研究报告,分享气候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2 教师点评各小组报告,引导学生总结气候变化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5. 课堂小结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气候与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
5.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6. 课后作业6.2 调查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气候变化规律及应对措施。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汇报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活动课_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作业设计方案》

《活动课_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作业设计方案
一、活动主题: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
二、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气候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促使他们关注气候变化对环境和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气候变化应对能力。
三、活动时间:1个课时
四、活动对象:初中生
五、活动内容:
1. 活动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产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
2. 活动展开: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气候对农业、工业等生产生活的影响,如气候变暖对农作物发展的影响、气候干旱对水资源的影响等。
3. 活动实践:组织学生分组,设计气候条件下的生产生活方案,如在干旱地区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进行农业生产、在寒冷地区如何保障工业生产等。
4. 活动总结:组织学生展示他们设计的方案,并进行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挑战。
六、活动评判:
1. 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小组讨论和设计方案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学生的表现:评判学生在活动中的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 活动效果:通过本次活动,检验学生对气候与生产生活干系的理解水平,促使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对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七、活动延伸:
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产生活环境,深化学生对气候与生产生活干系的认识。
2. 鼓励学生参与环保和气候变化应对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社会责任感。
八、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气候与我们生产生活干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气候变化应对能力,增进学生全面发展。
活动课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教案

活动课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候对生产的影响,知道气候变化对农业、渔业等产业的影响。
2. 让学生了解气候对生活的影响,知道气候变化对人们日常生活、健康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关注气候变化,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气候与农业:气候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气候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2. 气候与渔业:气候对渔业生产的影响,气候变化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3. 气候与日常生活:气候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服饰、居住环境等。
4. 气候与健康:气候变化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如疾病传播、养生等。
5. 气候变化与环保: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如何减少碳排放,保护地球。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气候变化对不同产业、生活方面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
3.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模拟在不同气候变化条件下,如何调整生产、生活策略。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气候变化对农业、渔业、日常生活、健康等方面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气候问题的关注。
2. 讲解:分别讲解气候与农业、渔业、日常生活、健康的关系,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各个方面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气候灾害对农业、渔业等产业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气候变化对不同产业、生活方面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
5. 情景模拟:让学生模拟在不同气候变化条件下,如何调整生产、生活策略。
6. 总结:总结气候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强调环保意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列举出气候变化对农业、渔业、日常生活、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2. 学生能分析实际案例,了解气候灾害对产业的影响。
3. 学生能提出针对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
4. 学生能在模拟情境中,调整生产、生活策略,适应气候变化。
六、教学活动及时间分配1. 导入及讲解(10分钟):通过图片和简短讲解引入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主题。
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示范教案

《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造成的生产和生活差异。
2.举例说明,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举例说明家乡主要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
4.了解人类与气候的相互关系,初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难点重点:1. 气候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2.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气候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难点:1. 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
2. 科学的的人地观、环境观的树立。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课件展示图片:“吃货眼里的中国”师: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饮食有很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生:(可能的答案)受气候差异的影响。
可见气候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
(板书)第四章天气与气候活动课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一、气候与日常生活1. 饮食人们常说的中国的“八大菜系”有:川、粤、苏、闽、浙、湘、徽、鲁菜系。
一个菜系的形成除了和其悠久历史和独到烹饪特色分不开外,还受其所处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资源特产等影响。
从气候条件来看,中国北方寒冷,菜肴以浓厚、咸味为主;中国华东地区气候温和,菜肴以甜味和咸味为主;西南地区多雨潮湿,菜肴多用麻辣浓味。
师:我们以中国的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及青藏地区为例,结合当地气候来看看饮食与农业之间的关系。
合作学习:饮食与气候关系1.为什么四川、湖南、重庆、贵州等地居民有喜食辣椒的习惯?生:(可能的答案)在我国四川、湖南、贵州等西南地区,一年四季特别是冬季阴冷潮湿,少见阳光,辣椒有祛风去湿、发汗驱寒之效,因此当地居民都喜欢吃辣椒,民间素有“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
2.我们的家乡有哪些饮食习惯与当地的气候有关系?生:(可能的答案)我们的家乡安徽冬季较冷,我们的饮食以咸味为主。
2.日常着装我们一年四季衣服的变换是我们适应气温的变化。
展示:傣族服饰、藏族服饰、因纽特人服饰,探究气候对人们着装的影响。
〖2021年整理〗《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精品优秀教案

《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精品教案【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活动目的】1学生掌握各地气候差异与我们生活的关系;2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3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气候对生活的影响;2.举例说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举例说明气候对交通运输的影响;4.举例说明枣庄的主要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
5.了解人类与气候的相互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人地观和环境观。
【教学模式】活动课【教学过程】不同方式展示其活动成果。
作的能力。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多媒体依次演示能表现衣、食、住、行、农业、自然灾害的六张图片:师:这说明气候与咱们的生活生产都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板书课题)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学生观察图片,思考。
通过图片导入,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情境,并在总体上了解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学习目标1师出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2师强调本节课上课程序:六个小组分别推选代表表述本小组活动主题观点,其他学生不断思考、补充,得出完整的答案。
生记录思考学习目标要求,明确重、难点。
各小组推选出本组代表。
有的放矢,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重点。
各小组推选代表时要争取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得以展示的机会。
认识气候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师:首先我们让“衣”“食”“住”三个课题小组的同学给我们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1.师强调:同一地区不同季节,气候对人类的穿着有着很大的影响。
师强调:不同地区的气候对人类的穿着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
(过渡)气候对人类的穿着影各课题小组各自推选出代表上黑板前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1、“衣”课题小组小组推选出两名身材较好的同学,一个穿着夏季服装,一个穿着冬季服装,在讲台上进行模特走步表演。
另一名同学问:不同的季节,大家的衣服穿着一样吗?这说明什么问题?余生思考回答:不一样,这说明不同季节大家的穿着也不一样。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活动课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教案1商务星球版

第四章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课型】活动课【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认识气候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2.通过实例,认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通过实例,认识气候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4.举例说明家乡的主要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5.了解人类与气候的相互关系,初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观念.【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成果展示。
【教具】相关地图及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出示课题,展示目标)通过自身感受气候影响我们的生活入手,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合作探究一一、认识气候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人们为适应不同的气候制造了多姿多彩的服饰,请看图片:合作探究1、,你还知道哪些服饰?并说说与当地气候的关系。
小组合作,各抒己见,记录汇总,代表回答:(1)我国西双版纳的傣族服饰面料很薄,是为适应当地气候的炎热。
(2)生活在西亚的阿拉伯人,喜欢穿白色服装、头带包巾及面纱,是为了遮阳防晒、抵御风沙.……小结:气候影响人们的穿着不同地区的人们为适应不同的气候,创造了丰富多样的食物,请看图片:水果蔬菜火锅雪糕在体会气候与饮食的密切关系。
合作探究2:(展示教材“麻辣小龙虾”、“火锅”图片)四川、湖南、贵州等地的居民有喜食辣椒的习惯,这与当地的气候有关,而辣椒恰恰有祛风去湿、散寒健胃等功效。
想一想,我们家乡有哪些饮食习惯与当地的气候有关系?小结:气候影响饮食习惯小组讨论、归纳,代表回答: 夏季炎热喜凉菜、冷饮、西瓜、啤酒、绿豆汤.大伏天喝羊肉汤;冬季数九寒天喝鸡汤、鸭汤;吃火锅.不同地区的人们为适应不同的气候,建造了形态各异的民居,请看图片:高脚屋 雪屋 四合院 窑洞在体会气候与民居建筑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合作探究3:气候对民居建筑有很大的影响,如朝向、间距、采光等。
(1)阅读课文P84页材料,说出欧洲民居墙壁厚度的变化与气候的关系.小组讨论、归纳,代表回答:(1)从伦敦到莫斯科1月平均气温越来越低,因此,由沿海向内陆,墙壁厚度逐渐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阅读课本。然后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讨论:地球为什么出汗了?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人类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怎么做?
板
书
设
计
一、气候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1、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对“服饰”的影响(2)对“饮食”的影响
幻灯片展示蔬菜大棚和人工降雨的图片,学生分组讨论,人类是怎样改变气候的,这种改变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教师总结:人类现在能够通过影响局部地区的气候条件来为人类服务。
幻灯片展示: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工厂排放废气
*汽车尾气*人类活动对气候带来的不利影响
*漫画欣赏:“地球出汗了”。地球为什么出汗了?
2013年安宁中学地理“通案+个案”备课、教学用表
课题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活动课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主备
教师
黄祖瑞
教学资源
多媒体辅助课件
选用
教材
商务印书馆-星球地图版
教材分析
本节课重点探讨人类活动与气候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其内容简单,但专门用一节课讲述,目的在于强化人地关系这一主题,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到提升。本节教材的突出特点是:从天气与生活人手,最后又回归到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可以看出教材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这条主线十分明显。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课安排了两大内容:一是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二是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
重点
1、使学生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认识到气候对我们生产和生活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3、了解人类活动对于气候的影响。
重、难点的落实与突破措施简述
运用贴近生活的相关知识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
教学
难点
树立环保意识,确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保护我们的地球。
教
学
目
标
课程标准要求:
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气候对我们生产和生活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2、了解人类活动对于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环保意识,确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保护我们的地球。
教师讲述:
自然灾害是对人类危害而言的。否则只是自然现象,成不了灾害。沙漠地区,荒无人烟,长时间不下雨,对人类来说造不成危害,所以这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就不同了,这里人口稠密,城市集中,经济发达,又是我国的主要农业区,一个月不下雨,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就要受到影响,造成损失。同理,就是同样等级的灾害,在人口密集或经济发达区造成的损失,要比人口稀疏或经济落后的地区大得多。
指导学生欣赏幻灯片和阅读课本活动,分成学习小组,谈谈这是气候对人类活动哪方面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等?互相交流感想。并推选一个代表概括大家的发言,在全班进行交流。
组织学生阅读P69页的气候灾害,然后把学生分成两组,并结合最近(我国或当地)发生过什么样的自然灾害,造成哪些损失或危害,组织学生进行辩论。
(5)对“文化”的影响
2、气候对人类生产的影响
(1)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气候灾害酸雨旱灾冰雹
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局部地区气候条件
2、人类某些活动会导致气候恶化
3、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业
地理填充图册
教学反思
幻灯片展示:
*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服饰和几款少数民族服饰
*各种各地方饮食*各种各地方民居建筑风格
*各种各地方交通运输工具*各种各地方少数民族节日*各种各地方农作物(粮食、水果等等)
教师统计各小组的发言,说的好的给予掌声鼓励。引入竞争机制,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总结:
气候对人类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但是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生活受气候的限制越来越小。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居住环境的改变,不再是睡炕床;交通运输业的发达,不再是南船北马等等。
教法
学法
读图分析法、观察对比法、讲解法用事实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去观察地理现象,了解和探索地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基
础
内
容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幻灯放映片导入新课: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结合当地的实际,列举一年内的不同季节,人们在衣、食、住、行以及农业生产方面有什么不同。引出本节内容。
板书
一、气候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教师总结:
人类很多活动对于气候有不利的影响,应该理性地控制对气候有负面影响的活动。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这些实例的分析,要体会、感悟“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特别是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要保护好大气环境,这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同学们也要积极投入行动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