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活动课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练习新版商务星球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活动课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活动课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商务星球版

山东的小明同学与海南的小丽同学在电话中约定:明
年春天,互赠友谊之树,把各自的果树苗移栽到对方
的家乡。你认为这种做法可行吗?理由是什么?
不可行,因为海南是热带季风气候,有利 于喜高温和水分的香蕉的生长,反而不利 于温带的苹果树生长;山东是温带季风气 候,不利于热带的香蕉生长。
拓展延伸
新疆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
板书设计 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
(一)认识气候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二)认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认识气候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了夏季,融化的冻土体积缩小,路基和钢轨又
会随之凹陷下去。冻土的冻结和融化交替出现,钢轨会出现波浪形高低 起伏、对铁路运输安全构成威胁。我国铁路建设专家充分考虑了青藏高 原的气候特征,发明了针对高原冻土的铁路保护措施,如块石路基和块 石、碎石护坡路基,在路基两旁埋设高效导热的热棒、热桩等,攻克了 这一世界性难题。
谓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
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 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 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 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拓展延伸
霜冻
霜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 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通常出现在秋、冬、春三季。
新课学习
合作学习
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 。
拓展延伸
穿 因纽特人生活在高寒的北极 圈内,气候严寒、冰天雪地, 常穿兽皮缝制的衣服。
藏族牧民生活在气温日变化
大、昼热夜冷、早晚凉的青
藏高原上,形成了他们自己
独特的穿着特色。
新课学习

合作学习
气候对民居建筑有很大的影响,如朝向、间距、采光等。阅读课本第84
页的材料,说出欧洲民居墙壁厚度的变化与气候的关系。

【地理】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单元活动课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3新版商务星球版

【地理】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单元活动课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3新版商务星球版

交通运输的影 响
农业生产的影响
住房的影响 饮食的差异
我们的行动
气候对 农业生 产的影 响
气候对 衣食住行 的影响
气候与 我们生 产生活
衣着的差 异
活动课 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
学习目标
1、认识气候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2、认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认识气候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4.了解人类与气候的相互关系,初步 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开展观念。
寒带地区 温带地区 热带地区
寒带地区的衣着
寒带地区的饮食
寒带地区的住房
寒带地区的交通
温带地区的衣热喜凉菜、冷饮、西瓜、 啤酒、绿豆汤。冬季阴冷吃火锅
温带地区的水果
温带地区 住房
温带地区住房
温带地区的交通
热带地区的衣着
热带地区的饮食
热带地区的住房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谚语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 —青藏铁路,由于面临脆弱的 生态、高寒缺氧和多年冻土 等三大世界性难题,在建设 过程中创造出了许许多多国 内外“第一〞
青藏铁路昆仑山口的冻土热棒区 说明:热棒:5米埋入地下,地面露出2米,热量只能从 地面下端向地面上端传输,反向不能传热,独特的冷却 地温的作用使热棒堪称“魔棒〞。
人类在行动
2007年6月6日召 开的美、日、意、 俄、德、法、加、 英八国峰会主要 议题:
援助非洲、全球 化、气候变化
我能够为缓解温室效应做什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活动课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练习(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活动课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练习(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四章活动课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
一、选择题
1、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季节类型属于()。

A.全年多雨区
B.全年少雨区
C.夏季多雨区
D.冬季多雨区
2、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

A.赤道附近
B.回归线附近
C.沿海地区
D.温带大陆东岸
3、地中海气候的显著特征是()。

A.全年炎热少雨
B.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C.终年高温多雨
D.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

A.亚洲东部温带地区
B.北美洲东部温带地区
C.欧洲西部温带地区
D.南美洲东部温带地区
二、综合题
1、读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是半球月份等温线分布图。

(2)此时,地中海沿岸正值(多或少)雨季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

2、读下面气温曲线图及降水柱状图,回答:
(1)A、B两地中,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2)A、B两地中,年降水量多的是。

(3)A地位于带,B地位于带。

(4)A地的气候特征是,其气候类型是。

(5)B地的气候特征是。

(6)导致A、B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读“某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
(1)该地最热月是月,气温约℃,最冷月是月,气温约℃,年较差为℃,该地位于五带中的带。

(2)该地降水量最多的月是月,降水量约毫米。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活动课 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习题 (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活动课 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习题 (新版)商务星球版

活动课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习题1.组成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A.光照、降水B.气温、降水C.气压、降水D.气压、风力2.下列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高山高原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3、影响气候的因素中最基本的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4..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高山高原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5.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的主要原因是()。

A.受纬度位置的影响B.受海陆位置的影响C.受地形因素的影响D.受洋流因素的影响6.造成世界气候地区差异的原因是()。

A.各地区社会经济条件不同B.各地区风俗习惯不同C.各地区农业发展水平不同D.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7.世界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高山高原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8、天气与气候的根本区别是()A、天气是指大气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是时时变化的;而气候是指大气多年形成的大气状况,是相对稳定的。

B、天气是比较稳定的,一般是不容易发生变化的。

C、气候是时时变化的。

D、气候相对于天气来说是易变的。

9、除南极洲外,其余六大洲共有的气候类型是()A、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气候10、被称作冬雨型气候的是()A、温带海洋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性湿热气候D、地中海气候参考答案1.B 2.B 3.A 4.C 5.A 6.D7.D 8、A 9、C 10、D2。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第四章天气与气候活动课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习题课件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第四章天气与气候活动课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习题课件

B.东南风
C.南风
D.西风
名师点拨
预习反馈
随堂训练
课后作业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星球版
17.该岛自然环境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有 A.南部热量充足,适合种植喜热农作物 B.北部山区多降水,适合种植茶树 C.西部降水多,日照少,适宜发展畜牧业 D.东南部地形平坦,适合发展林业
名师点拨
预习反馈
随堂训练
( C)
名师点拨
预习反馈
随堂训练
课后作业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星球版
马来熊是熊科动物中身形最小的成员,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 森林中,不冬眠,马来熊全身毛短绒稀,乌黑光滑,鼻、唇 裸露无毛,前肢呈弓状弯曲,脚爪向内撇,适于攀树。生活 的大部分时间是呆在树上,白天在高树的巢内休息,夜间则 出来活动。喜欢吃昆虫和果实,也捕捉鸟类和啮齿类等小动 物。
名师点拨
预习反馈
随堂训练
课后作业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星球版
(1)对比说出两极地区气温分布的异、同点。 异:__南南极极比比北北极极地地区区气气温温更更低低,,等等温温线线更更密密集集,说,明说气明温气降温低降更低显更著显(著或 (温或差温大差)大。)_。_ 同:__年年平平均均气气温温都都极极低低,,在在--1100_℃_℃以以下下。。__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星球版
活动课 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
名师点拨
预习反馈
随堂训练课后ຫໍສະໝຸດ 业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星球版
名师提醒 气候与人类活动之间是互相影响的。气候对人类活动有利的一面,也有 弊的一面;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
名师点拨
预习反馈
随堂训练
课后作业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 活动课 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课件 (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 活动课 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课件 (新版)商务星球版

增添肥料 保温作用 冻死害虫 雪中含有很多 积雪,好象一条奇 雪盖在土壤上起了 氮化物。据观 妙的地毯,铺盖在 保温作用,这对钻 测,如果1升雨 大地上,使地面温 到地下过冬的害虫 水中能含1.5毫 度不致因冬季的严 暂时有利。但化雪 克的氮化物, 寒而降得太低。积 的时候,要从土壤 那么1升雪中所 雪的这种保温作用, 中吸收许多热量, 含的氮化物能 是和它本身的特性 这时土壤会突然变 达7.5毫克。在 分不开的。 得非常寒冷,温度 融雪时,这些 降低许多,害虫就 氮化物被融雪 会冻死。 水带到土壤中, 成为最好的肥 料。
山东的小明同学与海南的小丽同学约定:明年春天,互赠友谊之树,把各自家乡 的果树(山东小明赠送苹果树;海南小丽赠送香蕉树)移栽到对方的家乡。参考 “友情提示”你认为可行吗?理由是什么?
苹果性喜冷凉干燥、日照充 足的气候条件。一般认为, 4~10月生长期的平均气温12 度~18度最适于苹果的生长。 夏季高温会引起枝条生长过 旺,夏季气温高,使幼树不 能及时停止生长,营养消耗 多,因此在温暖地区栽培苹 果,枝条旺长,树体高大。 气温高对果实发育也有一定 的影响,表现果实大.糖分 低,着色不良,夜间温度高 于20℃时,还会使苹果红色 消退。成熟前,高温可使苹 果成熟加速不易保存。
气候与民居建筑
欧洲民居墙壁自西向东、自南向北逐渐增厚。因为欧洲冬季 气温自西向东、自南向北逐渐降低,所以欧洲民居墙壁自西 向东、自南向北逐渐增厚。
气候与健康
关节炎、 风湿病
由气候引起的疾病!
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远离疾病。
心情压抑、郁闷
心情烦躁
心情愉悦、舒畅、平静
◎认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D组:气候与健康 1.观察你周围的人群,除了“感冒”之外,哪些疾病还与气候有关? 自己的邻居或亲人有没有这样的病症,什么时候容易发作? 2.气候除了能影响或危及生命健康之外,能否影响人们的心情?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一节《天气》练习(含解析)(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一节《天气》练习(含解析)(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四章第一节《天气》一、单选题1.下列四句话,其中形容天气的是()A.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寺盛开C. 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D. 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答案】A【解析】解:“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变化快,时间短,应为天气;“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寺盛开”“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描述的内容是说每年都这样,时间长,有一定的稳定性,应为气候.故选:A.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况,突出特点是时间短,多变;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特点是时间长,稳定.本题主要考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从两点就能区别:时间长短,变化快慢.时间短,变化快的为天气,时间长,变化慢为气候.近年来,北京先受雾霾笼罩,后遭沙尘天气袭击;十九大提出“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建设“美丽中国”。

据此回答下题。

2.天气预报中每天发布空气质量预报,主要评价的标准是A. 空气的含氧量B. 空气的含沙量C. 污染指数D. 空气的能见度3.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受______的影响。

A. 气压高低B. 风力大小C. 沙漠远近D. 人类活动4.下列行为能够改善大气环境,有利于低碳经济实现的是A. 秋收后,大量焚烧秸秆肥田B. 液化气价格节节攀升,改烧煤炭降低生活费用C. 购买大排量汽车,加速性能较好D. 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答案】【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D【解析】本题考查空气质量状况评价的标准。

天气预报中每天发布空气质量预报,主要评价的标准是污染指数。

污染指数越低,空气质量越好;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差。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影响空气质量高低的因素。

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自然因素的影响,例如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有时候人类活动的影响更为显著,如秋收后的焚烧秸秆、城市里的汽车尾气等。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练习及参考答案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练习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天气一、单项选择题1.“”符号表示的是()A. 东南风三到四级B. 东南风二级C. 西北风二到三级D. 西北风四级2.在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A. 海洋B. 云区C. 陆地D. 天空3.今年入冬以来,我国出现了罕见的大范围的雾霾天气,空气质量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

下面关于空气污染指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污染指数大,空气清新,对人体健康有利B. 污染指数大,空气污浊,对人体健康有害C. 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质量状况越优D.空气质量级别越优,对人体健康有利4.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除频繁出现雾霾外,最近的沙尘暴越来越烈,这种沙尘天气与人们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有关,能够有效减轻这种灾害性天气的人类活动是()A. 在农业中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B. 不断开垦草场,大幅度增加耕地面积C. 适当增加草场载畜量,提高草场利用率D. 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5.当PM2.5浓度过高时,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A. 在公路旁晨练B. 外出时尽量戴上防护口罩C. 开车时要尽量保持车距D. 督促施工单位控制扬尘6.天气预报中说今天有寒潮到来,你将做的准备应该是()A. 防寒保暖B. 少穿衣服C. 防晒D. 防潮7.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A. 植树造林,开挖河渠B. 严格限制节日燃放烟花爆竹C. 发展太阳能等无污染的新能源D. 出门就开私家车8.下列有关历史典故,能很好地说明天气对人类影响的是()A. 望梅止渴B. 三顾茅庐C. 草船借箭D. 程门立雪9.随着收入的提高,我市拥有私家车的家庭越来越多了,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很大,下列不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是()A. 用无铅汽油,且过滤尾气B. 扩大绿化面积C. 有计划地控制汽车流量D. 拓宽交通路面10.下列词语中不是描述天气的是()A. 狂风暴雨B. 电闪雷鸣C. 常年干旱D. 乌云密布二、综合题1.预知近期天气,可以及早作准备,充分利用________ 的天气,避免和预防________ 的天气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活动课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练习新版商务星球版一、基础达标1. 西双版纳的傣家竹楼采用“高脚”式建筑形式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寒冷B.气候湿热C.地表崎岖不平D.风俗习惯2. 有关北极地区因纽特人住冰屋的说法,正确的是()A. 因纽人特别耐寒B. 是为了体现民居特色C. 建造冰屋是因纽特人适应环境的结果D. 因纽特人喜欢标新立意3. 气候对人类生产活动都有影响,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是()A.农业生产B.工业生产C.交通运输D.能源利用4. 下列有关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叙述中的不正确是()A.季风气候面积广大,为世界种植水稻最多的国家B.水旱灾害主要是由各年冬季风强弱的不同引起的C.由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也能种植水稻等农作物D.强劲的冬季风带来的寒潮和霜冻对农作物的伤害十分严重5. 地理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密切,下列图片能反映炎热干旱气候特征的是()A.A B.B C.C D.D6. 有关我国南北方旧式民居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北方多用砖瓦、竹木建屋,南方多用土坯垒墙B.北方注意防寒、保温,南方注意通风、散热C.北方屋顶坡度小,南方屋顶坡度较大D.北方室内砌有火炕,南方屋内备有竹床二、综合提升1. 将下列各地的民居与影响其特点的气候类型用线连接起来。

A.因纽特人住的冰屋 a.热带雨林气候B.东南亚人住的高架屋 b.热带沙漠气候C.西亚人住的墙厚、窗小平顶房 c.寒带气候D.我国南方人住的砖瓦斜顶屋 d.亚热带季风气候2. 中国人口味之杂,堪称世界之冠,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

“南甜北咸,东酸西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

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等地居民多喜辣,素有“贵州人不怕辣,湖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这种食俗与当地气候有直接关系。

阅读上述材料,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1)由材料分析,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A.自然环境是文化现象产生的基础B.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产生的文化现象是完全不同的C.某地文化的形成只与自然环境有关,与人文社会环境无关D.自然环境影响文化,但文化不影响环境(2)关于材料中提出的湖南等地居民喜辣的原因,错误的是()A.这些地区是我国高温地区,居民吃辣可以帮助消化,增强食欲,增加体内发热量B.有助于防止高温期间人们常有的消化液分泌少,肠胃蠕动减弱的现象C.有助于防止凉季潮湿期间人们易患的风湿病、腰肌痛等D.主要由于这些地区的气候适宜辣椒生长,辣椒的生产量大参考答案一、基础达标1. B解析:竹楼主要指两层或以上的竹结构楼房,属于南方干栏式建筑的一种。

它的房顶呈“人”字型,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

竹楼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堆放柴草的地方,上层为人们居住的地方。

竹楼通风条件极好,非常适宜于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

2. C解析:聚落的位置和形态以及建筑特色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因纽特人就地取材用冰块建造了冰屋居住,保温功能很好,由此可见建造冰屋是因纽特人适应环境的结果。

3. A解析:气候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作物的熟制与活动积温有关,积温值越大反映作物的生长期越长。

气温与降水也影响着农作物的选择,如湿热地区适合种植水稻,较为干旱的地区可以种植小麦等。

4. B解析: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因此中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限,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纬度要高得多,目前,我国稻米产量居世界首位。

但夏季降水多,易发生洪涝,而其他季节降水少,易造成干旱;在冬、夏季风强弱反常时,会导致降水波动大和热量条件的不稳定,从而带来旱涝灾害和夏季低温、冬春季寒潮,常使工农业生产乃至人们的生活遭受损害。

5. D6. A解析:A.南方夏季高温多雨,旧式民居多用砖瓦、竹木建屋,北方冬季寒冷干燥,旧式民居多用土坯垒墙,故符合题意。

B.北方冬季寒冷,旧式民居注意防寒、保温,南方夏季炎热,旧式民居注意通风、散热,故不符合题意。

C.北方降水少,屋顶坡度小,南方降水多屋顶坡度较大,故不符合题意。

D.室内砌有火炕,南方屋内备有竹床,故不符合题意。

二、综合提升1.解析:因纽特人生活在北冰洋沿岸,属于寒带气候,居住冰屋;东南亚地区气候湿热,为了很好的通风散热,居住高架屋;西亚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为了隔热和防风沙,居住墙厚、窗小的平顶房;我国南方地区降水较多,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了便于排水,其屋顶是砖瓦斜顶屋。

2.(1)A (2)A解析:(1)根据材料中所提到的食俗与当地气候有直接的关系,可以推判自然环境是文化现象产生的基础,故选A项。

(2)湖南等地居民喜辣的原因不能归结于这些地区高温所形成的,我国夏季具有“火炉”之称的城市还有南京、武汉。

另外,我国新疆吐鲁番盆地有“火州”之称,夏季气温更高,以上地区气温比湖南等地都高。

所以该题选A。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习题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一、基础巩固题1.世界人口增长大大加快是在( )A.十八世纪以前B.十五世纪以后C.十八世纪以后D.二十世纪以后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市某自然村xx年度的人口进行调查,经统计,该村年初总人口为6 000人,当年出生72人,死亡12人,该村xx年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A.1.2%B.O.2%C.1.0% D.O.4%3.某城市面积大约xx平方千米,市内人口大约为500万,则该城市的人口密度是( ) A.xx人/平方千米B.2500人/平方千米C.4000人/平方千米D.250人/平方千米4.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是( )A.非洲、欧洲B.亚洲、大洋洲C.亚洲、北美洲D.非洲、南极洲5.下列关于当前世界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展中国家增长快B.发达国家增长快C.所有国家都增长快D.欧洲国家增长快6.下列四个地区,人口分布最稀疏的是( )A.亚洲东部和南部B.非洲北部C.北美洲东部 D.欧洲7.世界人口稠密地带主要位于( )A.北半球内陆平原地区B.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地带C.赤道附近沿海地带D.南半球中纬度平原地区8.下列关于人口分布的表述,正确的是( )A.自然条件的优劣是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B.世界上所有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区C.南极洲至今无人居住,也无人涉足D.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人口稠密,集中了世界总人口的90%以上9.世界上人种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语言、文字B.宗教信仰C.身体外部特征D.社会制度10.西欧、东南亚、北非、南非四个地区中,其主要人种依次是( )A.白、黄、白、黑B.白、黄、黑、黄C.白、黄、黑、黑D.白、黄、黄、黑二、强化提高题11.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因此人口总量最多B.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C.人口稠密的国家,经济都欠发达D.人口稠密的国家,人口总量不一定大12.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A.耕地开垦加快,粮食供应改善B.耕地减少,森林破坏,环境恶化C.劳动力增加,促进世界经济发展D.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生活水平迅速提高13.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农业发展历史悠久B.气候湿润,地形平坦,工农业发展较早C.是工业和城市发展最快的地区D.水能资源丰富14.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的自然增长率也大B.用人口密度大小表示人口疏密程度C.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必然导致人口密度减小D.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的地区,城市、工业和交通都较发达15.下列关于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正确的是( )A.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应采取经济鼓励、教育普及等方法控制人口的增长B.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应该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C.法国、俄罗斯等国家鼓励生育,不利于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D.不同国家采取的人口政策各不相同16.有关人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主要是白色人种,因为白种人最聪明B.区别人种主要是根据人的生活习惯的差异C.日本经济增长速度快,是因为日本人所属的黄种人最优秀D.将人种分为“高等”和“低等”是种族歧视的表现,应坚决反对右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分析回答17~19题。

17.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① B.②C.③D.④18.四国人口中出现负增长的是( )A.①B.②C.③D.④19.①国最有可能在( )A.欧洲B.北美洲C.亚洲D.非洲20.右面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A.从世界范围看,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过多B.世界资源数量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C.人口的增长与环境、资源互相协调D.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消耗过度,资源短缺21.关于城市人口的表述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的比重,在发达国家较低B.城市人口越多,城市发展越快C.城市人口过多会带来住房拥挤、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噪音等问题D.城市人口过多会产生大量占用耕地、就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