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接地网要求
光伏组件防雷接地标准

光伏组件防雷接地标准主要依据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规定。
光伏方阵的光伏组件可利用其金属边框作接闪器、金属支架作接地线,场站内应采用由垂直接地极和水平接地极共同组成的人工接地网,利用∟50mm×50mm×5mm角钢作为垂直接地极,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m,采用40mm×4mm扁钢作为水平接地极,挖沟埋设,垂直接地体的间距应大于埋深的两倍并均匀布置。
固定在同一金属框架上的光伏组件,其金属框架接地点应大于2点,且每个接地点间隔距离不大于25m。
光伏方阵的防雷接地应与其保护接地、系统接地以及设备机房的接地系统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共用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各接地系统最小值的要求,一般不大于1Ω。
光伏方阵的防雷接地应与设备金属部分的防雷接地相连接,并在光伏组件的汇流箱内设置相应的过电压保护装置。
浅析光伏电站场区部分接地设计

浅析光伏电站场区部分接地设计
无论是建设在开阔平原上的常规性光伏电站,还是建立在地势条件相对复杂的山地光伏电站,接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接地可以将雷击产生的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保护光伏电站的电气设备以及建筑物,同时也能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本文中主要浅析光伏电站场区部分接地设计。
光伏场区的接地,通常是直接利用发电场电池方阵的电池板四周的铝合金框架作为接闪装置,直接利用金属支撑架与地网连接。
各金属件之间应保证可靠连接。
光伏电站场区部分接地设计,所依据的规范通常有:《交流电气装置接地设计规范》(GB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50064-2014);《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
根据上述规范,光伏电站场区部分的光伏组件接地电阻值要求不大于4Ω。
常见土壤电阻率参考值见下表。
在接地设计中,根据地勘报告中当地的土壤电阻率,计算出接地电阻,计算出的接地电阻需满足规范要求。
下面介绍一下常用的接地电阻计算公式。
垂直接地极的接地电阻计算公式为:光伏电站场区通常采用热镀锌钢管作为垂直接地极。
接地网的接地电阻简化计算公式为:光伏电站场区的接地网通常采用热镀锌扁钢。
国家电网公司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试行)二○○九年七月1 范围本规定内所有光伏电站均指并网光伏电站,本规定不适用于离网光伏电站。
本规定规定了光伏电站接入电网运行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和技术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通过逆变器接入电网的光伏电站,包括有变压器与无变压器连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定,但鼓励根据本规定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定。
GB/T 2297-1989 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术语GB/T 12325-2008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 12326-2008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5543-2008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18479-2001 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GB/T 19939-2005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 20046-2006 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GB 2894 安全标志(neq ISO 3864:1984)GB 16179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T 17883 0.2S 和0.5S 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度表DL/T 448 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定DL/T 614 多功能电能表DL/T 645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DL/T 5202 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SJ/T 11127 光伏(PV)发电系统过电压保护——导则IEC 61000-4-30 电磁兼容第4-30 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电能质量IEC 60364-7-712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7-712 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太阳光伏(PV)发电系统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定:3.1 光伏电站photovoltaic(PV)power station包含所有变压器、逆变器(单台或多台)、相关的BOS(平衡系统部件)和太阳电池方阵在内的发电系统。
(整理)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整理)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目录:1.范围2.规定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一般原则5.电能质量范围:规定性引用文件:本规定引用了以下文件:- ___相关规定和标准- ___相关规定和标准术语和定义:本规定中所使用的术语和定义如下:- 光伏电站:利用太阳能发电的电站。
- 接入电网:将光伏电站的电能接入到电网中。
- 逆变器:将光伏电站产生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设备。
一般原则: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应当符合以下原则:- 安全可靠:光伏电站应当满足电网的安全可靠要求。
- 互利共赢:光伏电站和电网应当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可持续发展。
电能质量: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电能质量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电压波动和闪变:光伏电站应当控制电压波动和闪变,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
- 谐波:光伏电站应当控制谐波,确保电网的电能质量。
功率控制和电压调节: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功率控制和电压调节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功率控制:光伏电站应当控制输出功率,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
- 电压调节:光伏电站应当控制输出电压,确保电网的电能质量。
引用文件包括:- GB/T 2297-1989- GB/T -2008- GB/T -93- GB/T -2008- GB/T -2008- GB/T -2001- GB/T -2005- GB/T -2006- GB 2894- GB- DL/T 544- DL/T 598- DL/T 448- DL/T 5202- SJ/T本规定中的术语和定义如下:- 光伏电站:包括所有变压器、逆变器、BOS和太阳电池方阵在内的发电系统。
- 并网光伏电站:接入公用电网运行的光伏电站。
- 逆变器:将光伏电站的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的设备,用于将电能变换成适合于电网使用的一种或多种形式的电能的电气设备。
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器、逆变器和控制器均可属于逆变器的一部分。
具备控制、保护和滤波功能,用于电源和电网之间接口的任何静态功率变换器,有时被称作功率调节子系统、功率变换系统、静态变换器或功率调节单元。
光伏电站并网要求及并网方式

光伏电站并网要求及并网方式光伏电站并网要求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的连接是一个重要环节,大中型并网光伏电站设计应符合以下几种标准要求:《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GB/T50865《光伏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GB/T50866《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GB/T29319《光伏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19964《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19939并参照《光伏电站电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NB/T32006 等进行检测。
光伏电站的并网向当地交流负载提供电能和向电网发送电能的质量,在谐波、电压偏差、电压不平衡度、直流分量、电压波动和闪变等方面应满足以下并网要求。
1.谐波和波形畸变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后,公共连接点的谐波电压应满足《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的规定。
2.电压偏差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后,公共连接点的电压偏差应满足《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12325的规定,即35kV及以上公共连接点电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标称电压的10%。
20kV及以下三相公共连接点的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
3.电压波动和闪变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后,公共连接点处的电压波动和闪变应满足(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2326的规定。
光伏电站单独引起公共连接点处的电压变动限值与变动频度、电压等级有关。
光伏电站在公共连接点单独引起的电压闪变值,应根据光伏电站安装容量占供电容量的比例,以及系统电压,按照《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2326的规定,分别按三级做不同处理。
4.电压不平衡度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后,公共连接点的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应不超过《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15543规定的限值,公共连接点的负序电压不平衡度应不超过2%,短时不得超过4%。
其中由光伏电站引起的负序电压不平衡度应不超过1.3%,短时不超过2.6%。
5.直流分量光伏电站并网运行时,向电网馈送的直流电流分量不应超过其交流额定值的0.5%,对于不经过变压器直接接入电网的光伏电站,因逆变器效率等特殊因素可放宽到1%。
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整理: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CES 李绍群一、一般原则综合考虑不同电压等级电网的输配电容量,电能质量等技术要求,根据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电压等级,可分为小型、中型或大型光伏电站。
小型光伏电站—接入电压等级为0.4kV低压电网的光伏电站。
中型光伏电站—接入电压等级为10~35kV电网的光伏电站。
大型光伏电站—接入电压等级为66kV及以上电网的光伏电站。
小型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一般不超过200千峰瓦。
根据是否允许通过公共连接点向公用电网送电,可分为可逆和不可逆的接入方式。
二、电能质量1一般要求光伏电站向当地交流负载提供电能和向电网发送电能的质量,在谐波、电压偏差、电压不平衡、直流分量、电压波动和闪变等方面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
光伏电站应该在并网点装设满足IEC 61000-4-30《电磁兼容第4-30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电能质量》标准要求的A累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
对于大型或中型光伏电站,电能质量数据应能够远程传送到电网企业,保证电网企业对电能质量的监控。
对于小型光伏电站,电能质量数据应具备一年及以上的存储能力,必要时供电网企业调用。
1.2谐波和波形畸变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后,公共连接点的谐波电压应满足GB/T 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的规定,如表1所示: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后,公共连接点处的总谐波电流分量(方均根)应满足GB 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的规定,应不超过表2中规定的允许值,其中光伏电站向电网注入的谐波电流允许值按此光伏电站安装容量与其公共连接点的供电设备容量之比进行分配。
1.2电压偏差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后,公共连接点的电压偏差应满足GBT 12325-2008《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的规定,即:35kV及以上公共连接点电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标称电压的10%。
20kV及以下三相公共连接点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
光伏发电接地电阻标准

光伏发电接地电阻标准
本文旨在提供关于光伏发电接地电阻的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接地电阻值要求
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对于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接地电阻值不应超过4Ω;对于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接地电阻值不应超过10Ω。
接地方式选择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包括光伏发电专用接地模块、使用多股绞线或镀锌圆钢等。
优缺点比较各种接地方式,根据工程需要进行选择。
接地极材料要求
根据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选择合适的接地极材料。
使用混凝土作为接地极材料时,应确保其埋深和外形尺寸;使用金属材料时,应注意防腐处理。
接地线要求
选择合适的接地线,包括线径、材质等。
使用光伏电缆的另一端应与良好接地体连接,并应在电缆进出端设置旁路器,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接地装置布局要求
根据实际情况布局接地装置,考虑室内外安装条件。
在室内安装时,应靠近墙角或接近避雷针;在室外安装时,应
在地面下深处布置多根接地极。
防雷保护措施要求
采取必要的防雷保护措施,如安装避雷针、避雷带等。
对于易受雷击的地方安装独立的光伏发电系统,或设置多个接地极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接地电阻测试要求
每年定期测试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地电阻值,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使用各种测试仪器或装置进行测量,并记录测试结果。
光伏区接地网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二、作业任务………………………………………………………………………………三、作业准备及作业环境条件……………………………………………………………四、施工进度安排…………………………………………………………………………五、作业方法及施工要求…………………………………………………………………六、作业质量要求…………………………………………………………………………七、成品保护………………………………………………………………………………八、安全文明施工…………………………………………………………………………光伏区接地网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1 湖北省电力勘测计院关于中节能霍尔果斯30MWp光伏电站工程《霍尔果斯光伏场区防雷接地D0304》图册;1.2 DL/T 5161.6 《接地装置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1.3 GB50169-2006《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1.4 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1.5 《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规程》1.6《》二、作业任务2.1 工程概况及作业范围中节能霍尔果斯30MWp光伏电站工程选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城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三团团部东侧隔壁荒滩上,由于地质特殊,光伏站区主接地网由水平接地极和垂直接地极组成,其中水平接地极为-60*6热镀锌扁钢,沿光伏区围栏内1米位置敷设,埋深为户外地平面-1.2米,垂直接地极采用∠50*50*5的热镀锌角钢,长度定为2.5米每根。
站区逆变器及箱变设置30个局部复合地网,该面积按照30米*30米,水平接地极距离按照10米考虑,局部复合地网与附近的主接地网可靠焊接,每个光伏板与光伏组件之间用4mm2绝缘铝绞线跨接,且每个光伏支架至少有两点与附近阵列的光伏支架或者接地干线可靠连接,连接方式为-60*6热镀锌扁钢。
2.2 工程量整个光伏区共设计60*6热镀锌扁钢39km,∠50*50*5 L=2500热镀锌扁钢350根,接地井2口,4mm2绝缘铝绞线22k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伏电站接地网要求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高电压与绝缘创新团队
二〇一五年十月
目录
1 相关标准及规定............................................................
1相关标准及规定
(1) GB 50797-2012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
光伏发电站内10kV或35kV系统中性点可采用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或小电阻接地方式。
经汇集形成光伏发电站群的大、中型光伏发电站,其站内汇集系统宜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或小电阻接地的方式。
光伏方阵场地内应设置接地网,接地网除应采用人工接地极外,还应充分利用支架基础的金属构件。
光伏方阵接地应连续、可靠,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此时可参照变电站非直接接地系统接地要求。
(2)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要求[S]
光伏发电站的光伏方阵、光伏发电单元其他设备以及站区升压站、综合楼等建(构)筑物应采取直击雷防护措施,接闪器不应遮挡光伏组件。
光伏方阵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高电阻地区(电阻率大于2000Ω·m)最大值应不高于30Ω。
独立接闪器和泄流引下线应与地光伏发电方阵电气设备、线路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应不小于3m。
光伏方阵外围接闪针(线)宜设置独立的防雷地网,其他防雷接地宜与站内设施共用地网。
人工垂直接地体的埋设间距宜不小于垂直接地体长度的两倍,受场地限制时可适当减小。
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并宜敷设在当地冻土层以下。
(3)王玉荣,王雅文.浅谈光伏电站防雷标准技术的应用[J].STANDARD SCIENCE,2015,7:69-72.
大型并网光伏电站要求接地电阻R≤4Ω,并满足电子设备的金属屏蔽接地和逆变器、变压器等工作接地的要求;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要求重复接地,R≤10Ω。
.(4)郑军,胡东升.光伏电站的防雷接地技术[J]
光伏电站接地系统通常有两大类:一是强电接地,主要指防雷接地;二是弱电接地,主要指工作接地、安全接地等。
防雷接地的接地电阻值一般要小于4~10Ω;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一般要小于1Ω。
规定低电压电力设备总容量不超
过100kVA时,接地电阻不允许超过10Ω。
(5)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场地防雷接地方案
上海能恩太阳能应用技术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电站场地防雷接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