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氧气》优秀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制取氧气ppt课件

第一步
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1、连接装置(从左到右,自下而上)
2、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先将导管一端伸入 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有 没有气泡冒出或冷却后导管内能否形成一 段水柱。
第二步
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 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第三步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第六步
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⑧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里拿出,在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倒流到试管,导致试管炸裂)
第七步
熄灭酒精灯
3.根据下列图氧气,应选用
装置 B和装置 或C装置 (填编E 号)连接。
(2)如果选用的收集装置需要检验氧气是否收满,
⑤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加热时先要将酒 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 品部位加热
第五步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 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集 气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
⑦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 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 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
3.2 制取氧气
药品 反应原理 制取装置 收集装置 操作步骤 检验方法 验满方法
学习内容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
实验药品:
常
用 药
过氧化氢溶液 H2O2 (无色溶液)
品 高锰酸钾 KMnO4 (暗紫色固体) 及
其 颜
氯酸钾KClO3 (白色固体)
色 二氧化锰 MnO2 (黑色固体)
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 二氧化水锰+氧气
加热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化学九年级上册2.3制取氧气(共29张PPT)

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 C) (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倾斜 (D)略向上倾斜 4.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 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D) (A)加热固体药品前 (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D、蜡烛+氧气 → 水 + 二氧化碳
随堂检测
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 C)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 C)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①集气瓶内事先未装满水,有空气残存; ②没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便开始收集气体
2、排水法和排空气法哪个收集的气体更 纯?
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更纯
固液不加热
固体加热
A
B
C
D
E
制取少 制取较多 可连续制 量气体 量气体 取气体
可连续制 取并能控 制气流
收集装置
气体
空气
空气
气体
气体收集装置
①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MnO2
S+O2点燃SO2
Fe+O2点燃Fe3O4
Al+O2点燃Al2O3
工业上制氧气的方法:
1、分离液态空气法: 原理: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
空气 降温加压 液态空气 蒸馏 出去的是: 氮气 (沸点低)
留下的是: 氧气 (沸点高)
2、膜分离技术法 以上两种方法均为物理变化
知识回顾:
H2O2——H2O+O2↑
催化剂
1、定义: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 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发生改变的 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 “一变” :改变其他物质反应速率 2、特点 “二不变” :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1、“改变”包括加快和减慢; 3、备注 2、在反应前后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3、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4、二氧化锰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催化剂 4、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 作用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制取氧气(课件,38张PPT)

提出猜想
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发生反应,放出氧气。
不是反应物
是反应物
二氧化锰自身发生反应,放出氧气。
过氧化氢自身反应,放出氧气,二氧化锰只是加速了反应进行。
通过什么现象判断二氧化锰是否为反应物?请你结合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特点进行思考。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参与反应,质量变小
比较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
设计实验
时间:2024年9月15日
m1
称量
m2
反应
分离(洗涤)
干燥 称量
设计实验
m1=m2——二氧化锰不是反应物
m1>m2——二氧化锰是反应物
反应后黑色固体的质量不变,能证明二氧化锰不是反应物吗?
m剩余二氧化锰 + m参加反应二氧化锰
不能!
还要证明反应后的黑色固体还是二氧化锰!
m剩余二氧化锰 + m生成物
思考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反应后的黑色固体还是二氧化锰?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课题3 制取氧气第1课时 氧气的制取
1.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剂的作用。
潜水员在潜水时总是在身后背着一个氧气瓶。你知道氧气瓶中的氧气是怎样制取的吗?
氧气的工业制法
思考:工业制取氧气与实验室制取氧气在反应类型上是否相同?
一 、实验室制取氧气
思考: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吗?
思考:你能修正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剂的定义吗?
在轮胎中加入炭黑、氧化锌(ZnO)和二氧化钛(TiO2)等物质,可以减缓橡胶老化。
在食用油中加入没食子酸丙酯可以抑制食用油变质。
在化学反应中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发生反应,放出氧气。
不是反应物
是反应物
二氧化锰自身发生反应,放出氧气。
过氧化氢自身反应,放出氧气,二氧化锰只是加速了反应进行。
通过什么现象判断二氧化锰是否为反应物?请你结合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特点进行思考。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参与反应,质量变小
比较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
设计实验
时间:2024年9月15日
m1
称量
m2
反应
分离(洗涤)
干燥 称量
设计实验
m1=m2——二氧化锰不是反应物
m1>m2——二氧化锰是反应物
反应后黑色固体的质量不变,能证明二氧化锰不是反应物吗?
m剩余二氧化锰 + m参加反应二氧化锰
不能!
还要证明反应后的黑色固体还是二氧化锰!
m剩余二氧化锰 + m生成物
思考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反应后的黑色固体还是二氧化锰?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课题3 制取氧气第1课时 氧气的制取
1.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剂的作用。
潜水员在潜水时总是在身后背着一个氧气瓶。你知道氧气瓶中的氧气是怎样制取的吗?
氧气的工业制法
思考:工业制取氧气与实验室制取氧气在反应类型上是否相同?
一 、实验室制取氧气
思考: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吗?
思考:你能修正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剂的定义吗?
在轮胎中加入炭黑、氧化锌(ZnO)和二氧化钛(TiO2)等物质,可以减缓橡胶老化。
在食用油中加入没食子酸丙酯可以抑制食用油变质。
在化学反应中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化学《制取氧气》ppt课件

制取氧气的重要性
氧气在医疗、工业、科研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原理,对于掌握化学学科知识以及促进科技进步具有重要 意义。
氧气制取的历史沿革
早期的氧气制取主要采用化学方法,如加热高锰酸钾、电解 水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工业制氧方法不断得到改进和优化, 如PSA(变压吸附)制氧、膜分离制氧等。
步骤
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放 入大试管中,加热并收集产生
的氧气。
加热高锰酸钾法
01
02
03
原理
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 解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 氧气。
装置
大试管、单孔橡皮塞、导 管和集气瓶。
步骤
将高锰酸钾放入大试管中 ,加热并收集产生的氧气 。
电解水法
原理
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成氢 气和氧气。
装置
电源、电极、导线、试管 和集气瓶。
检查电解液纯净度
电解前要检查电解液是否纯净,避 免影响电解效果。
控制电流强度
电解时电流强度不宜过大,以免损 坏实验仪器。
注意收集方法
收集氢气和氧气时要注意方法,避 免气体逸出或混杂。
空气分离制取氧气注意事项
总结词
检查装置气密性
空气分离是一种制取氧气的重要方法,需注 意安全。
分离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防止 空气逸出。
总结词
高纯度氧气、催化剂
详细描述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分解产生氧气。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制 备高纯度的氧气,但是其产率较低。在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压力条件 ,以确保生成的氧气纯度较高。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总结词
安全性高、操作简单
详细描述
高锰酸钾是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的制取氧气的方法。在加热条件下,高锰酸 钾可以分解产生氧气和二氧化锰。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是产率较低,需要 多次重复操作才能获得足够的氧气。
制取氧气ppt课件

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样的 结论?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文字表达式: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水+氧气
实验 编号 1
2
3
结论
现象
分析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的很 慢,放出的氧气少,不足 以使木条复燃
加入二氧化锰后产生大量 气泡,木条复燃
二氧化锰加速了过氧化氢 溶液的分解,产生的氧气 多,使木条复燃
分解反应
加热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水+氧气
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你还记得什么是化合反应吗?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课堂练习
类型一、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在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可选用的 发生装置是和收集装置最合适的是()
发生装置
实验室制取氧气
不纯净,有空气
收集装置Biblioteka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 集。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 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待集 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 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 ,正放在实验台上。用同样的方法再收 集一瓶氧气(瓶中留少量水)
氧气密度大于空气
类型三、考查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4.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B.必须能加快其他反应速率的物质才是催化剂 C.二氧化锰只能用作催化剂 D.加入催化剂,过氧化氢发生分解的温度降低并且放出氧气的速率加快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文字表达式: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水+氧气
实验 编号 1
2
3
结论
现象
分析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的很 慢,放出的氧气少,不足 以使木条复燃
加入二氧化锰后产生大量 气泡,木条复燃
二氧化锰加速了过氧化氢 溶液的分解,产生的氧气 多,使木条复燃
分解反应
加热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水+氧气
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你还记得什么是化合反应吗?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课堂练习
类型一、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在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可选用的 发生装置是和收集装置最合适的是()
发生装置
实验室制取氧气
不纯净,有空气
收集装置Biblioteka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 集。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 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待集 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 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 ,正放在实验台上。用同样的方法再收 集一瓶氧气(瓶中留少量水)
氧气密度大于空气
类型三、考查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4.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B.必须能加快其他反应速率的物质才是催化剂 C.二氧化锰只能用作催化剂 D.加入催化剂,过氧化氢发生分解的温度降低并且放出氧气的速率加快
2.3 制取氧气共18张ppt

步骤1:常温下,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装有过氧化氢的试管, 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现象: 木条并不复燃
错误 正确
5
【新课教学】-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中的作用
步骤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再将带火星的 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现象: 迅速反应,木条复燃
错误 正确
C.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固体,实验室通常用它加热制备氧气
D.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2.下列关于催化剂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起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发生了变化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会减少,因为参与了化学反应
C.当物质不能反应时,若加入适量催化剂就可以促使其反应
6
【新课教学】-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探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再把带火星的 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现象: 迅速反应,木条再次复燃
正确
7
【新课教学】-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中的作用
步骤4:反应再次停止后,取出二氧化锰进行干燥,称量,对 比之前加入时的质量。
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暗紫色固体,受热时分解出氧气,还有锰酸钾(K2MnO4)和 二氧化锰(MnO2)生成。
加热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KMnO4 △ K2MnO4 + MnO2+ O2
3
【新课教学】-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发生装置(反应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固体加热型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制备氧气
实验室制备氧气 -------加热或者分解药品
工业制备氧气 ------低温、高压分离液态空气(P40)
现象: 木条并不复燃
错误 正确
5
【新课教学】-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中的作用
步骤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再将带火星的 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现象: 迅速反应,木条复燃
错误 正确
C.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固体,实验室通常用它加热制备氧气
D.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2.下列关于催化剂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起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发生了变化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会减少,因为参与了化学反应
C.当物质不能反应时,若加入适量催化剂就可以促使其反应
6
【新课教学】-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探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再把带火星的 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现象: 迅速反应,木条再次复燃
正确
7
【新课教学】-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中的作用
步骤4:反应再次停止后,取出二氧化锰进行干燥,称量,对 比之前加入时的质量。
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暗紫色固体,受热时分解出氧气,还有锰酸钾(K2MnO4)和 二氧化锰(MnO2)生成。
加热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KMnO4 △ K2MnO4 + MnO2+ O2
3
【新课教学】-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发生装置(反应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固体加热型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制备氧气
实验室制备氧气 -------加热或者分解药品
工业制备氧气 ------低温、高压分离液态空气(P4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制取氧气》PPT课件

验满方法
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2)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加热
2KMnO4 K2MnO4 + MnO2 +O2 ↑
△
固热型装置
(3)氯酸钾(二氧化锰)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装置导管口的一端进入水中,再用双手紧握住容器壁,手掌的温度高,使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经导管口排出气泡,手掌离开后气体因冷收缩而使导管中有水柱上升。这一现象说明了系统不漏气,反之漏气
5
4
3
2
1
7
6
1、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加热前先对试管进行预热。
5
4
3
2
1
7
a
b
【例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请排列出正确的顺序: 1.装入药品 2.固定试管,使试管略向下倾斜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点燃酒精灯预热并加热 5.收集氧气 6.熄灭酒精灯 7.从水槽中撤离出导气管
答案: 3、1、2、4、5、7、6
如右图所示,甲、乙两个气密性良好的干燥集气瓶中都充满了空气。甲、乙瓶中的燃烧匙内分别放有足量的红磷和炭粉,a、b为止水夹。分别点燃红磷和炭粉,充分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同时打开a、b,则烧杯中的水先可能进入 ( ) A.甲瓶 B.乙瓶 C.同时进入甲、乙瓶 D.无法判断
二氧化锰
加热
2KClO3 2KCl+3O2↑
MnO2
△
固热型装置
酒精灯
试管
铁架台
集气瓶
水槽
6、实验室制氧气的操作步骤(用排水法收集)
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2)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加热
2KMnO4 K2MnO4 + MnO2 +O2 ↑
△
固热型装置
(3)氯酸钾(二氧化锰)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装置导管口的一端进入水中,再用双手紧握住容器壁,手掌的温度高,使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经导管口排出气泡,手掌离开后气体因冷收缩而使导管中有水柱上升。这一现象说明了系统不漏气,反之漏气
5
4
3
2
1
7
6
1、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加热前先对试管进行预热。
5
4
3
2
1
7
a
b
【例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请排列出正确的顺序: 1.装入药品 2.固定试管,使试管略向下倾斜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点燃酒精灯预热并加热 5.收集氧气 6.熄灭酒精灯 7.从水槽中撤离出导气管
答案: 3、1、2、4、5、7、6
如右图所示,甲、乙两个气密性良好的干燥集气瓶中都充满了空气。甲、乙瓶中的燃烧匙内分别放有足量的红磷和炭粉,a、b为止水夹。分别点燃红磷和炭粉,充分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同时打开a、b,则烧杯中的水先可能进入 ( ) A.甲瓶 B.乙瓶 C.同时进入甲、乙瓶 D.无法判断
二氧化锰
加热
2KClO3 2KCl+3O2↑
MnO2
△
固热型装置
酒精灯
试管
铁架台
集气瓶
水槽
6、实验室制氧气的操作步骤(用排水法收集)
九年级上册化学氧气的制取 PPT课件 图文

现在潜水员想选择其中的一种作为潜水艇中氧 气中的来源,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至少要阐明三条不同的理由)
选择④ 理由:
(1)反应不用加热或通电,安全、节省能源;
(2)反应④可以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3)操作简单。
14.下列有关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叙述中,
C 正确的是( )
7、注意事项:
(1)、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 (2)、导管伸入试管不能太长
原因:不利于气体的排出
(3)、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原因: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4)、加热时要先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5)、等有连续的气泡产生时再收集
原因:刚产生的气泡中混有空气,这时的气体不纯
(6)、实验完毕先撤导管,后移酒精灯
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气泡 均匀放 出后,再收集气体, 为什么?
因为开始冒出的气泡是空气。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收集到的氧气不纯
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撤离出水面,然 后熄灭酒精灯。为什么??
先撤导管,后灭酒精灯,目的:
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做一做
①、固固加热型
反应物: 固体 反应条件: 加热
②、固液不加热型
反应物: 固体和液体 反应条件: 不需要加热
固固加热型的制取装置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2装置
加热氯酸钾制取O2装置
固液不加热型的制取装置
分液漏斗
长颈漏斗
烧瓶
锥形瓶
注意:长颈漏斗的末端必须插入液体中(液封),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2)、装置:
注意事项
(1)、长颈漏斗末端要插入液面以下。 (2)、可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 (3)、可用集气瓶或大试管代替锥形瓶。 (4)、装一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选择④ 理由:
(1)反应不用加热或通电,安全、节省能源;
(2)反应④可以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3)操作简单。
14.下列有关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叙述中,
C 正确的是( )
7、注意事项:
(1)、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 (2)、导管伸入试管不能太长
原因:不利于气体的排出
(3)、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原因: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4)、加热时要先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5)、等有连续的气泡产生时再收集
原因:刚产生的气泡中混有空气,这时的气体不纯
(6)、实验完毕先撤导管,后移酒精灯
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气泡 均匀放 出后,再收集气体, 为什么?
因为开始冒出的气泡是空气。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收集到的氧气不纯
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撤离出水面,然 后熄灭酒精灯。为什么??
先撤导管,后灭酒精灯,目的:
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做一做
①、固固加热型
反应物: 固体 反应条件: 加热
②、固液不加热型
反应物: 固体和液体 反应条件: 不需要加热
固固加热型的制取装置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2装置
加热氯酸钾制取O2装置
固液不加热型的制取装置
分液漏斗
长颈漏斗
烧瓶
锥形瓶
注意:长颈漏斗的末端必须插入液体中(液封),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2)、装置:
注意事项
(1)、长颈漏斗末端要插入液面以下。 (2)、可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 (3)、可用集气瓶或大试管代替锥形瓶。 (4)、装一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制 取 氧 气 》优秀 实用课 件(PP T优秀课 件)
交流讨论:
3、为什么要先移除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 答:防止水倒流回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4、实验结束时,只收集到少量的气体,可能 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装置气密性不好;
②药品变质或过少等。
《 制 取 氧 气 》优秀 实用课 件(PP T优秀课 件)
交流讨论:
1、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棉花,且管口要略向 下倾斜? 答:①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
②防止水倒流回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看到导气管口有气 泡冒出时,为什么不能立即开始收集? 答:开始排出的是试管内的空气,使得收集
的气体不纯净。
《 制 取 氧 气 》优秀 实用课 件(PP T优秀课 件)
《 制 取 氧 气 》优秀 实用课 件(PP T优秀课 件)
反应物的状态
发生
装置
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等)
装 选择
制取
装置 气体 置
排空气法(与空气的密度大小进行比较)
收集 装置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 制 取 氧 气 》优秀 实用课 件(PP T优秀课 件)
《 制 取 氧 气 》优秀 实用课 件(PP T优秀课 件)
《 制 取 氧 气 》优秀 实用课 件(PP T优秀课 件)
《 制 取 氧 气 》优秀 实用课 件(PP T优秀课 件)
问题二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 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实验结 束时,为什么要先移出导气管 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 制 取 氧 气 》优秀 实用课 件(PP T优秀课 件)
《 制 取 氧 气 》优秀 实用源自 件(PP T优秀课 件)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
《 制 取 氧 气 》优秀 实用课 件(PP T优秀课 件)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 制 取 氧 气 》优秀 实用课 件(PP T优秀课 件)
实验仪器
水槽
试管
集气瓶
酒精灯
玻璃片
《 制 取 氧 气 》优秀 实用课 件(PP T优秀课 件)
直角导管
弯导管
铁架台
《 制 取 氧 气 》优秀 实用课 件(PP T优秀课 件) 《 制 取 氧 气 》优秀 实用课 件(PP T优秀课 件)
《 制 取 氧 气 》优秀 实用课 件(PP T优秀课 件)
加热高锰酸钾操作步骤:
检查装置气密性 谐音: 茶
药品装 在试管中
庄
固定试管在铁架台上
定
点燃酒精灯加热
点
收集气体
收
导管离开水槽
利
熄灭酒精灯
息
《 制 取 氧 气 》优秀 实用课 件(PP T优秀课 件)
《 制 取 氧 气 》优秀 实用课 件(PP T优秀课 件)
交流讨论:
1、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棉花,且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看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时, 为什么不能立即开始收集?
3、为什么要先移除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 4、实验结束时,只收集到少量的气体,可能的原因有 哪些?
《 制 取 氧 气 》优秀 实用课 件(PP T优秀课 件)
《 制 取 氧 气 》优秀 实用课 件(PP T优秀课 件)
课题3 制取氧气
学习目标:
1、掌握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 作规程。
2、练习连接仪器,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动手制取氧气。
《 制 取 氧 气 》优秀 实用课 件(PP T优秀课 件)
反应原理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二氧化锰 + 氧气
KMnO4
K2MnO4 MnO2
O2
暗紫色 固体
《 制 取 氧 气 》优秀 实用课 件(PP T优秀课 件)
问题三
找出图中的错误并改正
《 制 取 氧 气 》优秀 实用课 件(PP T优秀课 件)
《 制 取 氧 气 》优秀 实用课 件(PP T优秀课 件)
本节课小结:
实茶先导管物 验庄移管口质 步定导过向加 骤点管长下热 牢收后气放先 记利熄难棉预 心息灯排花热
《 制 取 氧 气 》优秀 实用课 件(PP T优秀课 件)
《 制 取 氧 气 》优秀 实用课 件(PP T优秀课 件)
问题一
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几个步骤: 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 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 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 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 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②③①④⑤⑥ B、③②①④⑤⑥ C、②③①④⑥⑤ D、③②①④⑥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