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PPT课件
合集下载
急诊病人安全转运PPT课件

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各项检测指标数值、
危重患者的院记内录转运,,转记运前录的内正确容评估包,采括取患合当者的保各护措项施检.做测好人指员、标器数材、值药品、的充分准备,转运途中保持监护与抢救措施 意识活动状态、检查或治疗期间情况及转运过 不间断,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做好应对措施,可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风险性和伤残性,为明确诊断,得到更有效的救治奠定基础。
危重 患者的院内转运,转运前的正确评估,采取合当的保护措施.做好人员、器材、药品的充分准备,转运途中保持监护与抢救措施
不间断设,对备可:能发按生需的各备种意心外电做好监应护对措仪施、,可除降低颤危仪重患等者,院内检转运查风仪险性器和完伤残好性性,为,明确电诊池断,情得况到更等有效的救治奠定基础。 功院能内异 转药常运、中物电与:池病不情按足相需、关干的二扰危、险线屏事箱幕件显示不清 意识障其碍的他患:者采检取查平卧各位,种头管偏向道一是侧,否转通运中畅避免,剧各烈震连荡接,保是持头否部紧在前密,,上下并坡时保持头部在高位,注意观察患者胸廓起伏、 神情志况、 ,面做色好、应有急无处妥躁理善动,、生固气命管体定插征,管异与常防呼及止吸时机处管的理道连接扭是否曲完滑好,脱整,理引清流管空避尿免脱袋落、堵塞,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 仪◆器你 设 已备作报好4、警了音一相量个调运关至送科最计大划室吗准? 备:转运前10min通知相关科室 ◆你已并作好交了代一个需运要送计的划吗特?殊准备
准确的判断力接,收并具科有独室立工准作备和应完急处毕理问题的能力,若 低血压、高血搬压运、心的东过注速或意过事缓、项其他:心律转失运常 脚侧在前,头侧在后,监护人员在头侧,负 ●运送这个病责人监的特护别要与求?指这挥些要;求可转以达运到时吗?抬起床栏或采用约束带交叉固定,保持安全 合适的转运体位等 意识障碍的患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转运中避免剧烈震荡,保持头部在前,上下坡时保持头部在高位,注意观察患者胸廓起伏、
危重患者的院记内录转运,,转记运前录的内正确容评估包,采括取患合当者的保各护措项施检.做测好人指员、标器数材、值药品、的充分准备,转运途中保持监护与抢救措施 意识活动状态、检查或治疗期间情况及转运过 不间断,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做好应对措施,可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风险性和伤残性,为明确诊断,得到更有效的救治奠定基础。
危重 患者的院内转运,转运前的正确评估,采取合当的保护措施.做好人员、器材、药品的充分准备,转运途中保持监护与抢救措施
不间断设,对备可:能发按生需的各备种意心外电做好监应护对措仪施、,可除降低颤危仪重患等者,院内检转运查风仪险性器和完伤残好性性,为,明确电诊池断,情得况到更等有效的救治奠定基础。 功院能内异 转药常运、中物电与:池病不情按足相需、关干的二扰危、险线屏事箱幕件显示不清 意识障其碍的他患:者采检取查平卧各位,种头管偏向道一是侧,否转通运中畅避免,剧各烈震连荡接,保是持头否部紧在前密,,上下并坡时保持头部在高位,注意观察患者胸廓起伏、 神情志况、 ,面做色好、应有急无处妥躁理善动,、生固气命管体定插征,管异与常防呼及止吸时机处管的理道连接扭是否曲完滑好,脱整,理引清流管空避尿免脱袋落、堵塞,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 仪◆器你 设 已备作报好4、警了音一相量个调运关至送科最计大划室吗准? 备:转运前10min通知相关科室 ◆你已并作好交了代一个需运要送计的划吗特?殊准备
准确的判断力接,收并具科有独室立工准作备和应完急处毕理问题的能力,若 低血压、高血搬压运、心的东过注速或意过事缓、项其他:心律转失运常 脚侧在前,头侧在后,监护人员在头侧,负 ●运送这个病责人监的特护别要与求?指这挥些要;求可转以达运到时吗?抬起床栏或采用约束带交叉固定,保持安全 合适的转运体位等 意识障碍的患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转运中避免剧烈震荡,保持头部在前,上下坡时保持头部在高位,注意观察患者胸廓起伏、
急 诊 危 重 症 患 者 院 内 转 运 共 识PPT课件

推荐意见2:重症患者的转运应由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务人员完成。
第19页/共53页
转运设备 • 重症转运床(重症转运床除具有普通转运床的功能外,还应 该能够携带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储氧瓶、负压吸引 设备、药品等;转运床应与救护车上的担架系统匹配) • 专业转运救护车; • 院内转运设备:便携式监护仪、简易呼吸机、负压吸引装 置、输液泵、充足的氧气(足够全程所需并富裕30分以 上);其中气道管理、氧气供应、生命体征监护所需设备 要特别强调(所有设备应该固定在与患者同一水平面或低 于患者水平面 • 药物:基本的复苏用药,包括肾上腺素和抗心律失常药物。 急救药品和维持生命征所需药品必须准备充分。根据病情 配备相应药物,在某些情况下应作好运送途中以下情况的 准备:颅内压增高子宫收缩无力肾上腺功能障碍麻醉剂抑 制
指南的内容 • 转运决策与知情同意;
• 转运护送人员; • 转运设备; • 转运方式的选择; • 转运前准备; • 转运的监测与治疗; • 转运交接; • 转运质控与培训; • 重症传染性疾病患者转运的特殊考虑; • 转运人员的安全;
第16页/共53页
转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策与知情同意 • 评估转运的获益和风险
• 护送人员必须记录转运途中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 监测指标、接受的治疗、突发事件及处理措施等,并记 入病历;
推荐意见7:转运期间应提供必要的监测治疗措施,转运过程中应 尽 可 能 保 持 原 有 监 测 治 疗 措 施第的26页连/共续53性页
转 运 交 接 • 交接的内容包括患者病史、重要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经过,以及转运中有意义的临床事件
推荐意见9:参与重症患者转运的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
第28页/共53页
重症传染性疾病患者转运的特殊考 虑 • 必须遵守传染性疾病的相关法规及原则
第19页/共53页
转运设备 • 重症转运床(重症转运床除具有普通转运床的功能外,还应 该能够携带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储氧瓶、负压吸引 设备、药品等;转运床应与救护车上的担架系统匹配) • 专业转运救护车; • 院内转运设备:便携式监护仪、简易呼吸机、负压吸引装 置、输液泵、充足的氧气(足够全程所需并富裕30分以 上);其中气道管理、氧气供应、生命体征监护所需设备 要特别强调(所有设备应该固定在与患者同一水平面或低 于患者水平面 • 药物:基本的复苏用药,包括肾上腺素和抗心律失常药物。 急救药品和维持生命征所需药品必须准备充分。根据病情 配备相应药物,在某些情况下应作好运送途中以下情况的 准备:颅内压增高子宫收缩无力肾上腺功能障碍麻醉剂抑 制
指南的内容 • 转运决策与知情同意;
• 转运护送人员; • 转运设备; • 转运方式的选择; • 转运前准备; • 转运的监测与治疗; • 转运交接; • 转运质控与培训; • 重症传染性疾病患者转运的特殊考虑; • 转运人员的安全;
第16页/共53页
转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策与知情同意 • 评估转运的获益和风险
• 护送人员必须记录转运途中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 监测指标、接受的治疗、突发事件及处理措施等,并记 入病历;
推荐意见7:转运期间应提供必要的监测治疗措施,转运过程中应 尽 可 能 保 持 原 有 监 测 治 疗 措 施第的26页连/共续53性页
转 运 交 接 • 交接的内容包括患者病史、重要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经过,以及转运中有意义的临床事件
推荐意见9:参与重症患者转运的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
第28页/共53页
重症传染性疾病患者转运的特殊考 虑 • 必须遵守传染性疾病的相关法规及原则
危重病人患者如何安全转运整理 ppt课件

员以及当地急救人员组成
• 根据患者的数量、转运的频率、类型准备 好转运器材、急救措施、通讯设施等 • 制定和实施标准化的转运计划方案 • 定期评估和修改转运计划
ppt课件
53
院际转运
• 利益大于危险,院际转运可以进行。转运 决定由所在医院医生做出,一旦决定,尽 快实施。 • 院际转运前要由具有责任能力的患者、患 者的监护人或丧失责任能力患者的法定代 表人签署转运同意书。
ppt课件
18
利益、风险评估
• 利益: 明确诊断 完善检查 确定手术 确定治疗 追求更好的监护 治疗… • 风险: 生命体征 并发症 意外事件 抢救措施 救治条件 能力…
ppt课件
19
• 确定转运目的和目的地,评估转运的距离 和时间。 • 道路的选择或运输方式。如果大于半小时 ,重新评估。 • 选择准确的监测方法和设备。 • 预测可能的并发症。 • 携带的药物和器械。 • 按照可用性和病人的特征选择运输工具。
急诊重(危)病人的安全转运
ppt课件
1
学习重点
• 1.了解重(危者转运指南:
a.掌握危重患者转运中所需的器材和药物 b.掌握危重患者转运中监测、治疗要求 c.患者转运过程中注意事项
ppt课件
2
重(危)患者
• 定义: 危重病患者是指那些有一个或多个/系统 功 能障碍或器官功能衰竭的,生存依赖于先 进的仪器 ,需要监测和治疗。
ppt课件 35
转运中监测—如何监测?
• 转运患者或患者检查时,医务人员应始终 留在患者身边,根据需要观察和记录患者 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 对监测水平划分为如下 1级 必需 2级 强烈推荐 3级 理想
ppt课件 36
转运中监测
• • • • • • • 监测记录 心电图(1级) 脉搏血氧饱和度(1级) 非侵入性血压(1级) 心率(1级) 呼吸频率(1级) 机械通气患者测量气道压力(1级)
• 根据患者的数量、转运的频率、类型准备 好转运器材、急救措施、通讯设施等 • 制定和实施标准化的转运计划方案 • 定期评估和修改转运计划
ppt课件
53
院际转运
• 利益大于危险,院际转运可以进行。转运 决定由所在医院医生做出,一旦决定,尽 快实施。 • 院际转运前要由具有责任能力的患者、患 者的监护人或丧失责任能力患者的法定代 表人签署转运同意书。
ppt课件
18
利益、风险评估
• 利益: 明确诊断 完善检查 确定手术 确定治疗 追求更好的监护 治疗… • 风险: 生命体征 并发症 意外事件 抢救措施 救治条件 能力…
ppt课件
19
• 确定转运目的和目的地,评估转运的距离 和时间。 • 道路的选择或运输方式。如果大于半小时 ,重新评估。 • 选择准确的监测方法和设备。 • 预测可能的并发症。 • 携带的药物和器械。 • 按照可用性和病人的特征选择运输工具。
急诊重(危)病人的安全转运
ppt课件
1
学习重点
• 1.了解重(危者转运指南:
a.掌握危重患者转运中所需的器材和药物 b.掌握危重患者转运中监测、治疗要求 c.患者转运过程中注意事项
ppt课件
2
重(危)患者
• 定义: 危重病患者是指那些有一个或多个/系统 功 能障碍或器官功能衰竭的,生存依赖于先 进的仪器 ,需要监测和治疗。
ppt课件 35
转运中监测—如何监测?
• 转运患者或患者检查时,医务人员应始终 留在患者身边,根据需要观察和记录患者 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 对监测水平划分为如下 1级 必需 2级 强烈推荐 3级 理想
ppt课件 36
转运中监测
• • • • • • • 监测记录 心电图(1级) 脉搏血氧饱和度(1级) 非侵入性血压(1级) 心率(1级) 呼吸频率(1级) 机械通气患者测量气道压力(1级)
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ppt课件

19
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 ACCEPTANCE
评估 分级
评估分级由转运决策者(抢救室主班及以上医生)负责 ,从患者病情(包括生命体征、意识、呼吸支持、循环 支持、主要临床问题五项)和预计转运时间进行评估, 确定转运分级。
分级标准按照转运风险由高到低分为I、II、III级,按照 所有评估项目对应的最高分险等级确定分级等级(例: 患者生命体征II级、呼吸支持情况I级、意识情况为III级 ,则患者转运分级确定为I级)
轻度昏迷 GCS评分 9--12分
人工气道,呼吸支持条件 不高,PEEP <8cmH2O, FiO2 <60%
无需生命支持条件下,生 命体征尚稳定 GCS评分 >12分
无人工气道,可自主咳嗽
循环支持情况
泵入2种及以上血管活性药 物
泵入1种及以上血管活性药 物
无需血管活性药物
临床主要问题
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 失常、严重呼吸困难、反 复抽搐、致命创伤、夹层、 主动脉瘤等
11
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
01
充分
评估
转运方案原则
更准确地了解主要风险 保证转运方案的可行性 合理选择风险应对措施
院内转运评估包括患者,转运人员,仪器药品及转运环境 和时间,告知转运风险;管理者应对所有转运人员进行岗 前培训;充分评估转运路途是否顺畅及转运所需时间。
12
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
01
最佳
途径
转运方案原则
最佳转运路线:建议专梯专卡 最佳转运方法:体现流程各环节 充分评估 有效沟通 积极应对 确保安全
转运路径是在循证医学基础上,经专业人员共同参 与,最终形成的标准化转运流程
13
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
贯穿整个转运过程,形成闭合回路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 ppt课件

ppt课件
29
危重病人转运交接单
ppt课件
30
总结
1.转运前病人病情越稳定越好; 2.技术是基础,制度是生命线,责任心是根本。
ppt课件
31
ppt课件
32
危重患者 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
ppt课件
1
课程介绍
本课程内容:危重患者的定义,危重患者院内 转运的管理制度
ppt课件
2
学习目标
通过40分钟的学习
学员能够叙述危重患者的定义,转运禁忌症 学员能将危重患者转运管理制度运用到临床实
践中去
ppt课件
3
有文献报道
高达71%的转运患者在转运途中或检 查过程中发生轻微甚至严重并发症, 转运患者的死亡率比正常高出9.6%的 危险
内出血的患者有无休克发生重点观察患 者皮肤湿度,神志状况等。
ppt课件
24
2.保持呼吸道通畅
转运中随时注意患者的呼吸状态。呼吸道分泌 物多时,将头偏一侧,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如:中毒、颅内高压的患者防止呕吐物引起窒 息,颅脑损伤及胸部外伤患者松开颈部和胸部 衣扣,清除咽喉部的异物、血块,舌后坠者采 用通气导管,呼吸困难予以氧气吸入。
ppt课件
12
转运的目的
进行CT、X线片等各种检查 急诊手术 运送到病房进一步治疗。 转科
ppt课件
13
转运的要求
转运前正确评估病情 转运人员的要求 转运前充分准备和预处理 转运途中的护理 转运到目的地的护理
ppt课件
14
转运前正确评估病情
急诊护士与主管医生一起充分评估转运 的可行性。
ppt课件
26
4. 保暖和安全
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ppt课件

备
心电监护仪
备
外携抢救箱
物
简易呼吸器
推注泵
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
③ 患者准备 出发前按照转运分级再次评估病情,并检查各种管路及引流 管固定妥当,确保通畅。 ④ 接收方准备 告知接收方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所用仪器设备、用药情
况及到达时间等,使其做好充分接收患者的准备。
与接收部门的协作
• • 评估所到科室应付意外的能力和设施 估计到前往科室的路程和所需时间
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
徐晶晶
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途径
手术室
转 运 原因: 因病情及治疗需要 目的: 进一步治疗和护理
急 诊
病 区
有文献报道:高达71%的转 运患者在转运途中或检查 过程中发生轻微甚至严重 的并发症。
相关检查
分级转运原则
• 降阶梯预案 关注患者转运过程中的主要临床问题,依据患者病情可能 出现的最高风险,按相应分级进行转运人员和装备的准备,并 选用充分有效地应对手段,以保证患者转运安全。
应对管理标准化
•
①
转运过程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与控制
患者病情加重,根据不同转运级别,按如下原则处理: 转运Ⅰ级的患者就地抢救 转运Ⅱ级的患者进行初步处理后如病情平稳可继续转运,
否则须尽快返回病室抢救 转运Ⅲ级的患者须尽快返回病室处理
应对管理标准化
②未能检查需要等待的患者,一般处理原则如下: 转运Ⅰ级的患者允许等待时间不得超过5min 转运Ⅱ级的患者允许等待时间不得超过10min
动态评估
急诊危重症患者病情危急、变化快,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 不可预见性,应将动态评估贯穿整个转运过程,将转运方案形成 闭合回路,将“结果导向”转变为“过程导向”,注重转运流程 每个阶段的持续、动态、全面评估。
心电监护仪
备
外携抢救箱
物
简易呼吸器
推注泵
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
③ 患者准备 出发前按照转运分级再次评估病情,并检查各种管路及引流 管固定妥当,确保通畅。 ④ 接收方准备 告知接收方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所用仪器设备、用药情
况及到达时间等,使其做好充分接收患者的准备。
与接收部门的协作
• • 评估所到科室应付意外的能力和设施 估计到前往科室的路程和所需时间
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
徐晶晶
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途径
手术室
转 运 原因: 因病情及治疗需要 目的: 进一步治疗和护理
急 诊
病 区
有文献报道:高达71%的转 运患者在转运途中或检查 过程中发生轻微甚至严重 的并发症。
相关检查
分级转运原则
• 降阶梯预案 关注患者转运过程中的主要临床问题,依据患者病情可能 出现的最高风险,按相应分级进行转运人员和装备的准备,并 选用充分有效地应对手段,以保证患者转运安全。
应对管理标准化
•
①
转运过程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与控制
患者病情加重,根据不同转运级别,按如下原则处理: 转运Ⅰ级的患者就地抢救 转运Ⅱ级的患者进行初步处理后如病情平稳可继续转运,
否则须尽快返回病室抢救 转运Ⅲ级的患者须尽快返回病室处理
应对管理标准化
②未能检查需要等待的患者,一般处理原则如下: 转运Ⅰ级的患者允许等待时间不得超过5min 转运Ⅱ级的患者允许等待时间不得超过10min
动态评估
急诊危重症患者病情危急、变化快,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 不可预见性,应将动态评估贯穿整个转运过程,将转运方案形成 闭合回路,将“结果导向”转变为“过程导向”,注重转运流程 每个阶段的持续、动态、全面评估。
危重转运ppt课件

转运决策应充分评估获益与风险。
1.首先考虑: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风险。当风险 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后,另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是:转 运后患者的获益与转运过程中所必须承担风险的权重 。
2.其次考虑:应用什么方法可以降低转运过程中的风险。 方法一:提高患者对风险的耐受能力,主要是患者在转运 前的准备工作,急性生理异常的纠正、生命体征的稳定是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方法二:创造条件降低转运过程中发生风险的可能性,主 要包括转运工具和其他医疗设备的准备。虽然在很多情况 下,转运开始前可改善的条件非常有限,但是,这方面的 准备仍然是重症患者转运决策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
护理措施
1、经口进食者: a.抬高床头,观察有无呕吐。 b.出现呕吐:嘱其头侧向一侧防止误吸, 并观察病人面色、SpO2
2、经鼻胃管或鼻肠管者:
a.封管,妥善固定; b.抬高床头,观察有无呕吐。 c.出现呕吐立即胃肠减压(备负压吸引器)。
3、有消化道出血者: a.严密观察:负压吸引器内液体量、颜色及性状, 血压、心率变化;
急危重症病人管理的特点
时间性:
1小时--黄金时间
6小时--白银时间
6小时以上--白布单时间
复杂性:急危重症病人的健康基础不同,年龄悬殊大,
病史叙述不详,疾病种类复杂,病情发展不同;同时,医 务人员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又参差不齐,增加 了急救医疗工作的复杂性。
条件性:由于各类各级医院的性质和任务不同,医疗设
b.备微量泵,备足血管活性药物用量,确保 药物有效泵入;
c.出现血压升高:明确引起原因,根据原因 处理
d.出现血压降低:酌情调整升压药剂量。若 判断有活动性出血应以就近原则送病房并 通知医生。
消化系统:
1.首先考虑: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风险。当风险 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后,另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是:转 运后患者的获益与转运过程中所必须承担风险的权重 。
2.其次考虑:应用什么方法可以降低转运过程中的风险。 方法一:提高患者对风险的耐受能力,主要是患者在转运 前的准备工作,急性生理异常的纠正、生命体征的稳定是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方法二:创造条件降低转运过程中发生风险的可能性,主 要包括转运工具和其他医疗设备的准备。虽然在很多情况 下,转运开始前可改善的条件非常有限,但是,这方面的 准备仍然是重症患者转运决策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
护理措施
1、经口进食者: a.抬高床头,观察有无呕吐。 b.出现呕吐:嘱其头侧向一侧防止误吸, 并观察病人面色、SpO2
2、经鼻胃管或鼻肠管者:
a.封管,妥善固定; b.抬高床头,观察有无呕吐。 c.出现呕吐立即胃肠减压(备负压吸引器)。
3、有消化道出血者: a.严密观察:负压吸引器内液体量、颜色及性状, 血压、心率变化;
急危重症病人管理的特点
时间性:
1小时--黄金时间
6小时--白银时间
6小时以上--白布单时间
复杂性:急危重症病人的健康基础不同,年龄悬殊大,
病史叙述不详,疾病种类复杂,病情发展不同;同时,医 务人员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又参差不齐,增加 了急救医疗工作的复杂性。
条件性:由于各类各级医院的性质和任务不同,医疗设
b.备微量泵,备足血管活性药物用量,确保 药物有效泵入;
c.出现血压升高:明确引起原因,根据原因 处理
d.出现血压降低:酌情调整升压药剂量。若 判断有活动性出血应以就近原则送病房并 通知医生。
消化系统:
危重病人的安全转运ppt课件

并富余30分钟以上
三、实施—如何转运?
(一)院内转运--所需器材
• 负压吸引器 • 急救药品(肾上腺素、胺碘酮、阿托品等) • 静脉输注液体、药物 • 带充电功能的输液泵 • 其他药物根据病人情况备用,
如:镇静镇痛剂、麻醉剂
三、实施—如何转运?
(二)院内转运--药物准备
• 必带肾上腺素和抗心律失常药在内的基本 急救药物,以防转运途中突发心脏骤停或 心律失常。
一、决定 (二)转送前的法律问题
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治疗面临较大 的生命风险和法律纠纷,在转送前由专人 负责向家属交代病情及转送过程中可能发 生的意外,在征得病人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并履行风险法律文书签字同意后才启动转 送程序。
需要签同意书- 你们准备好了吗?
一、决定
(三)转运前充分准备和预处理
对高风险的危重病人进行预处理是 保障转送安全的重要措施。
转运过程中注意
6、注意搬运过程的职业防护 ➢ 搬运时两脚前后分开 ➢ 搬运低位置患者时同时屈膝曲髋,
降低重心 ➢ 尽量靠近患者
四、转运中监测—如何监测?
• 转运患者或患者检查时,医务人员应 始终留在患者身边,根据需要观察和 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 院内转运需监测 脉搏血氧饱和度、 无创 血压 、 心率、呼吸频率、机械通气患 者测量气道压力,有条件者需检查测量 肺动脉压 、测量颅内压力 、测量中心静 脉压
危重患者转运安全管理
• 1.正确评估患者的转运风险 • 2.搬运前正确评估
危重患者转运安全管理
正确评估患者的转运风险
搬运前正确评估管道 转运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转运
转运人员要求
危重患者转运安全管理
转运设备和抢救物品、药 品
三、实施—如何转运?
(一)院内转运--所需器材
• 负压吸引器 • 急救药品(肾上腺素、胺碘酮、阿托品等) • 静脉输注液体、药物 • 带充电功能的输液泵 • 其他药物根据病人情况备用,
如:镇静镇痛剂、麻醉剂
三、实施—如何转运?
(二)院内转运--药物准备
• 必带肾上腺素和抗心律失常药在内的基本 急救药物,以防转运途中突发心脏骤停或 心律失常。
一、决定 (二)转送前的法律问题
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治疗面临较大 的生命风险和法律纠纷,在转送前由专人 负责向家属交代病情及转送过程中可能发 生的意外,在征得病人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并履行风险法律文书签字同意后才启动转 送程序。
需要签同意书- 你们准备好了吗?
一、决定
(三)转运前充分准备和预处理
对高风险的危重病人进行预处理是 保障转送安全的重要措施。
转运过程中注意
6、注意搬运过程的职业防护 ➢ 搬运时两脚前后分开 ➢ 搬运低位置患者时同时屈膝曲髋,
降低重心 ➢ 尽量靠近患者
四、转运中监测—如何监测?
• 转运患者或患者检查时,医务人员应 始终留在患者身边,根据需要观察和 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 院内转运需监测 脉搏血氧饱和度、 无创 血压 、 心率、呼吸频率、机械通气患 者测量气道压力,有条件者需检查测量 肺动脉压 、测量颅内压力 、测量中心静 脉压
危重患者转运安全管理
• 1.正确评估患者的转运风险 • 2.搬运前正确评估
危重患者转运安全管理
正确评估患者的转运风险
搬运前正确评估管道 转运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转运
转运人员要求
危重患者转运安全管理
转运设备和抢救物品、药 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血压, 最严重的是心跳骤停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7
人员因素
没有安排合适的、足够的医护人员; 专业技能不熟练、责任心不强; 对风险没有预见性,不能及时有效处理意外情况。
Winter等调查结果显示,危重病人转运时只有75%配备了足 够的医护人员!
8
物品、药品、设备因素
缺少可携带的监护设备和相对完善的急救设备 以及药品;
安全 转运
物品设备因素
药品因素
6
病情因素
循环系统:血压异常、心律失常、动静脉栓塞; 呼吸系统:低氧血症、呼吸道高压、痰液较多、
剧烈咳嗽; 中枢神经系统:烦躁、抽搐、出血、高热等。
Backmann调查结果显示,危重病人转运时发生的不良事件
中,31%是与患者病情相关!
Henning调查结果显示,最常见的问题是: 低通气、低氧、
针对性的处理原发疾病: 疾病发作的控制或预防 导管的安置 创伤 ……
27
转运病人管道护理原则: 确保通畅、妥善固定、宁少勿多、防止感染
管道
护理
胃管和 胃肠造瘘管
气管插管和 气管套管
深静脉管道
动脉管道
伤口引流管 胸腔闭式引流 导尿管
转运前
除特殊者需持续 胃肠减压外,应 夹闭
准备氧气袋或氧 气瓶和简易呼吸 器
20
21
实施
确认
交接
核对
监测
22
实施—确认
23
患者的准备
针对性的处理原发疾病 确保患者气道的安全 确保循环稳定
推荐意见5:转运开始前应尽可能维持患者呼吸、 循环功能稳定,并有针对性地对原发疾病进行处理。
24
患者的准备
气道安全: 积极建立人工气道,不推荐喉罩。 标定插管深度,固定,适当镇痛镇静。 转运呼吸机:患者耐受并稳定。替代参数通气:
决策者:主管医生 评估转运的必要性 评估转运的相关危险因素 患者的知情同意
2010年中华医学会拟定《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 推荐1:重症患者转运的目的是使患者得到必要的诊 治,转运决策应充分权衡获益与风险。
14
计划
人员
计划
设备药品
交流沟通
15
计划—人员
由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务人员完成(推荐2); 参与重症患者转运的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推
肝素盐水封后夹 闭,特殊情况维 持静脉通道
一般需拔除,需 要保留者肝素封 管后夹闭
夹闭
两个卵圆钳交叉 夹闭
夹闭
转运中 夹闭
接氧气袋或氧气瓶吸 氧,简易呼吸器备用 ,必要时简易呼吸机 加压通气 夹闭或保持静脉通畅
夹闭
打开 夹闭
夹闭
转运后 夹闭或开放
接氧气气管导管 内给氧或接呼吸 机辅助通气
夹闭或保持静脉 通畅
较常发生的与药品、设备相关的危险事件:氧 气不能准确或者连续供给、没有配备简易呼吸 球囊或呼吸气囊漏气、药物配备不足、静脉通 路不畅或堵塞、监护仪功能异常、电池电量不 足、吸引器无负压或吸引力不足!
Papson等调查结果显示,在急诊患者转运发生的意外时间 中,45.9%与设备有关!
9
沟通因素
转运前,未能与接收科室或患者家属沟通病 情、转运目的和风险;
药品的准备
基本的复苏用药 针对病情配备相应药物 接受科室配备相应的药物
30
交流沟通
电话通知接受科室:了 解准备情况,告知时间。
负责转运的医生、护士 及其他工作人员要对转 运病人的病情及经过清 楚。
与患者的沟通。 填好危重病人交接单。
31
核对
病人的核对 设备的核对
32
监测—护送人员位置
急诊科 危重病人的安全转运
1
目录
概述
转运危险因素 危重病人的安全转运
2
急诊危重病人:
急诊危重患者经过急诊科抢救、复苏、早期处理 后,因诊断与治疗的需要,常需转至检查科室、 手术室或病房,途中虽然只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 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对患者病情不利,甚至危及患 者生命的安全隐患,如呕吐物致呼吸道梗阻,突 然心跳呼吸骤停,静脉输液管路、气管插管等各 种管道脱出,氧气供给不足,内脏二次出血等。
夹闭
先夹闭后打开 两个卵圆钳交叉 夹闭后打开 夹闭后打开
如发生滑脱 确保病人无误吸
打开气道,简易呼 吸器加压给氧,确 保病人呼吸
立即压迫局部止血
立即压迫局部止血
立即封堵伤口 立即封堵伤口,防 止气体进入伤口
28
检查有无尿道损伤
设备的准备
准备好充足氧气 药品设备准备充分 各种导联线缠绕整齐
29
必须拉起床栏
护工
护理人员应站患者头侧
护工站在对侧双手扶床
3
急诊危重患者转运的禁忌症
包括:心跳、呼吸骤停进行心肺复苏者,急性 心包填塞可能引起心脏骤停者,腹部闭合伤致 血压下降剧烈者,呼吸道梗阻可能呼吸停止者 。
这些患者最好在急诊科进行紧急处理或实施救 命手术后再行转运。
4
目录
概述
转运危险因素
危重病人的安全 转运
5
转运危险因素
病情因素
人员因素
系统因素 交流沟通
推荐4:重症患者的转运需配备监护治疗设备及抢救药品。
18
计划—设备物品
循环:监护仪、除颤仪、注射泵、 注射器、留置针、消毒液……;
气道:鼻导管、吸引器、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呼 吸器、呼吸机、氧气瓶等;
其他:约束带、夹板……
安全? 电量? 报警?
19
计划—设备
转运床:普通转运床、重症转运床
推荐3:重症患者的转运应使用符合要求的转运床。
转运时医护人员的协调欠妥当 接收科室的准备不完善 运送人员与接收科室的医护人员交接不严密
细致。
10
系统因素
选择的搬运工具不当; 搬运时体位改变; 转运中缺乏人性化设计; 转运等待,转运路线拥堵,无障碍设施少。
11
目录
概述 转运危险因素
危重病人的安全转运
12
危重病人的安全转运
13
决定——需要转运吗?
PaO2≥60 mm Hg, Sa02≥90%。
25
患者的准备
循环稳定: 低血容量患者难以耐受转运,进行有效的液体
复苏,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患者循环 功能稳定。 血 流 动 力 学 基 本 稳 定 : SBP≥90 mm Hg , MAP≥65 mm Hg(舒张压+1/3脉压差)
26
患者的准备
荐9) ; 病情不稳定时,主管医师陪同。
16
计划—交流沟通
转运人员:转运路线、病情、特殊治疗。 接受科室:床位、病情、所需设备、药品。
推荐6:转运前应与接收方及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做 好充分准备,以保证转运安全。
17
计划—药品
推荐药品: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去 甲肾上腺素、胺碘酮、利多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