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分解共48页
OLED简介(共63张)

(3)研制彩色显示屏及相关驱动电路
(4)为了实现大面积显示,研发有源驱动的OLED显示器
第11页,共63页。
2.OLED显示(xiǎnshì)原理
第12页,共63页。
OLED属于载流子双注入型发光器件 发光机理:在外界电压驱动下,由电极注入的电子和
第17页,共63页。
C.层状阴极
由一层极薄的绝缘材料如LiF, Li2O,MgO, Al2O3等和外面一层较厚的Al组成,其电子注入性 能(xìngnéng)较纯Al电极高,可得到更高的发光效率 和更好的I-V特性曲线。
D.掺杂复合型电极
将掺杂有低功函数金属的有机层夹在阴极和有机发 光层之间,可大大改善器件性能
1) 阴极材料
为提高电子的注入效率,要求选用功函数尽可能低的材料做阴极, 功函数越低,发光亮度越高,使用寿命越长。 A.单层金属阴极 如Ag 、Al 、Li 、Mg 、Ca 、In等。
B.合金阴极
将性质活泼的低功函数金属和化学性能较稳定的高功函数金属一 起蒸发形成金属阴极、如Mg: Ag(10: 1),Li:Al (0.6%Li) 合 金电极,功函数分别为3.7eV和3.2eV。 优点:提高器件量子效率和稳定性; 能在有机膜上形成稳定坚固的金属薄膜。
(2) 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分子量为500-2000,能用真空 蒸镀方法成膜,按分子结构又分为两类: 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和配合物。
第24页,共63页。
1) 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 主要(zhǔyào)为有机染料,具有化学修饰性强,选择范围广,易于提 纯,量子效率高,可产生红、绿、蓝、黄等各种颜色发射峰等优点, 但大多数有机染料在固态时存在浓度淬灭等问题,导致发射峰变宽 或红移,所以一般将它们以低浓度方式掺杂在具有某种载流子性 质的主体中,主体材料通常与ETM和HTM层采用相同的材料。掺 杂的有机染料,应满足以下条件: a. 具有高的荧光量子效率 b. 染料的吸收光谱与主体的发射光谱有好的重叠,即主体与染料能 量适配,从主体到染料能有效地能量传递; c. 红绿兰色的发射峰尽可能窄,以获得好的色纯; d. 稳定性好,能蒸发。
OLED-讲义PPT课件

Blue: >8,000hrs (initial brightness ~100cd/m2, Idemutsu Kosan)
Red: >14,000hrs (initial brightness ~200cd/m2, Toray)
有机发光显示技术
•1基本概念 •2有机发光显示技术发展过程 •3有机发光材料 •4有机发光显示器件工艺技术 •5有机发光显示器件驱动技术 •6新型有机发光显示若干关键技术
彩色化,高分辨(隔离柱),寿命,器件效率(功耗) ITO薄膜技术,发光材料纯化技术,OLEDoS(微显示), AMOLED(有源),FOLED(软屏),WOLED(白光)。
1 有机发光显示基本概念
显示技术背景
发光型
显示器
受光型
CRT(阴极射线管) PDP(等离子显示器) FED(场发射显示器) LED(发光二极管) OLED(有机发光显示器) VFD(真空荧光显示器)
LCD(液晶显示器) ECD(电致变色显示器)
平板显示器
1 有机发光显示基本概念
学科发展背景
有机电子学(Organic Electronics):研究有机材料的电子过 程与有机材料光电子特性的科学。
尺寸:显示屏对角15.1英吋 驱动:低温多晶硅TFT有源驱动 点阵:1024×768(XGA )
2.3 OLED 发展现状
2003年1月9 日,索尼展示了24 英寸有机发光显
示器 。
2.3 OLED 发展现状
中国大陆OLED发展状况
Visionox Technology
有机发光二极管简介演示

自发光:OLED能够自发光,不需要外部光源。
色彩丰富:OLED能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图像和视频。
视角广:OLED的视角比LCD更广,能够让更多人看到清 晰的图像。
厚度薄:OLED的厚度比LCD更薄,适合用于轻薄设备。
发展历程
01
02
03
04
1979年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概念被提出 。
1990年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取得了 突破性进展。
THANK YOU
感谢观看
05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市场与 展望
市场现状与趋势
当前市场规模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市场正在迅速扩大,根 据预测,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应用领域
OLED在电视、显示器、手机、照明等领域有着广 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高分辨率和柔性显示方面。
市场趋势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OLED的应用领域 将进一步扩大,包括汽车、航空航天等。
性能优化方法
总结词
有多种方法可以优化OLED的性能,包括材料选择、器件结构设计和工艺控制等。
详细描述
为了提高OLED的性能,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材料选择、器件结构设计和工艺控制等。例如,选择具有高光 电性质的有机材料可以提高OLED的光电转换效率;采用多层结构设计和精细的工艺控制可以优化OLED的光学和 电学性能。
可穿戴设备
OLED的轻薄和柔性特点适合用 于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 健身追踪器等。
车载娱乐系统
OLED屏幕能够呈现出清晰、色 彩丰富的图像,适合用于车载 娱乐系统。
02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结构与 原理
结构组成
01
02
03
阳极
通常由高功函数金属或透 明导电膜组成,用于发射 空穴。
发光二极管LED显示技术ppt课件

制作工艺与材料选择
制作工艺
LED显示屏的制作工艺包括表面 贴装技术(SMT)、插灯工艺和 压铸铝工艺等,不同的工艺有不
同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材料选择
LED显示屏的主要材料包括LED芯 片、PCB板、驱动IC、电源和散热 材料等,优质的材料可以保证显示 屏的性能和稳定性。
防护等级
根据应用场景和环境条件,选择适 当的防护等级,以确保LED显示屏 在恶劣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
节能环保
LED显示屏具有节能环保的特 点,相比传统显示技术更加节 能。
高亮度
LED显示屏具有高亮度的特点 ,能够在强光下保持清晰的显 示效果。
长寿命
LED显示屏的寿命长达数万小 时,维护成本低。
灵活多变
LED显示屏可以制作成各种形 状和尺寸,适应不同的应用场 景。
应用领域及市场前景
应用领域
LED显示屏广泛应用于室内外广告、体育场馆、演艺舞台、 会议展览等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 展,LED显示屏的应用范围还将不断扩大。
发光二极管LED显 示技术ppt课件
目录
• LED显示技术概述 • 发光二极管基础知识 • LED显示器件与驱动电路 • LED显示屏设计与制作 • LED显示系统控制软件设计 • LED显示技术应用实例分析
01
LED显示技术概述
LED显示原理及发展历程
发光原理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固体发光器件。其核心部 分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晶片,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之间有一个过渡 层,称为PN结。在某些半导体材料的PN结中,注入的少数载流子与多数载流子复合时
色温
表示光源光色的尺度,单位为开尔文(K)。
电视机的OLED技术解析

电视机的OLED技术解析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它在电视机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变革。
本文将对OLED技术进行详细解析,包括其原理、工艺以及对电视机显示效果的影响。
一、OLED技术原理OLED技术利用有机材料发光的特性来实现显示效果。
有机材料在电流通过时会发出特定波长的光,这种特性可用于制造显示器的像素点。
传统的LCD(液晶显示)技术需要背光源,而OLED技术的每个像素点都是自发光的,因此能够实现更高的对比度和更广的色域。
OLED技术的核心组件是OLED面板,它由多个红、绿、蓝三色的发光二极管组成。
这些发光二极管可以通过调节电流和电压的方式来控制发光的亮度和颜色。
每个像素点都是独立的,因此可以实现更加细腻的图像显示。
二、OLED技术工艺OLED技术的制造工艺相对复杂,包括有机材料的生长、光电转换层的制备、电子传输层和发光层的制作等多个步骤。
这些步骤需要高温、真空以及一系列的复杂设备来完成。
制造过程中的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面板的不工作或者损坏,因此OLED技术的制造对生产工艺要求较高。
OLED技术的工艺改进也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
随着技术的进步,制造成本逐渐下降,产品质量也逐渐提高。
目前,有关机构正在研究和开发更高效、更稳定的OLED制造工艺,以满足市场对高质量显示器的需求。
三、OLED技术对电视机显示效果的影响OLED技术的应用使得电视机的显示效果得到了很大地提升。
首先,OLED技术能够实现真正的纯黑色显示,因为在显示黑色时,每个像素点都可以关闭,这样就不会出现灰暗的背光泄漏现象。
与此同时,亮度可以非常精准地控制,所以OLED电视可以实现更高的黑暗细节展示能力。
其次,OLED技术具有非常高的对比度,可以在同一画面中呈现出更加鲜明的色彩与细节。
对比度越高,画面的层次感越强,观影体验也越好。
此外,OLED技术还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宽的视角。
响应速度快的意思是在显示快速运动画面时,OLED电视不会出现画面模糊或残影的情况。
专题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分解课件

无源驱动型不采用薄膜晶体管(TFT)基板,一般适用于中小尺 寸显示;有源驱动型则采用TFT基板,适用于中大尺寸显示,特 别是大尺寸全彩色动态图像的显示。
目前,无源驱动型OLED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商业化的产品都是无源驱 动型;有源驱动型OLED技术发展很快,已经有产品推出了。
3.1.1 OLED的结构及发光原理
OLED本质上属于电致发光(EL)显示器件。通过加在两电极的
电压产生电场,被电场激发的电子碰击发光中心,而引致电子能级
的跃迁、变化、复合导致发光的一种物理现象。这种现像称为电致 发光或场至发光(EL)。
电致发光(EL)按激发光过程的不同分为二大类:
(1)注入式电致发光:直接由装在晶体上的电极注入少数载流子 (电子和空穴),当电子与空穴在晶体内再复合时,以光的形式释 放出多余的能量。 LED和OLED都属于注入式电致发光。
业标准,并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目前OLED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1)开发新型OLED有机材料; (2)改善生产工艺,提高成品率,以保证产品推向市场后的 竞争力;
(3)研制彩色显示屏及相关驱动电路; (4)为了实现大屏幕,研发低温多晶硅TFT方式驱动的OLED显示器。
第14页,共46页。
还很难判断孰优孰劣。
2.2002年~2005年,OLED的成长阶段。在这段时期人们开始逐 渐接触到更多带有OLED的产品,例如车载显示器、PDA、手机、DVD、 数码相机、头戴用微显示器和家电产品等。仍以无源驱动、单色 或多色显示、10寸以下的小面板为主,但有源驱动的全彩色10寸以上的
面板也开始投入使用。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电源连接于芯板的正 (A)负(B)两极, 从而形成了一个由正 极到负极的内部的电 流,其中形成负电荷 群(C)。正负电荷都 分布在发光层上,然 后发光材料在电场的 作用下就会发光,其 中由信号控制的电流 就会控制放光材料的 化学反应从而形成不 同的色彩效果。
有机发光二极管之有机材料
材料选择要求: 阳极:高功 可透光 阴极:低功 可透光
有机发光二极体的发光原理和无机发光二极 体相似。当元件受到直流电所衍生的顺向偏 压时,外加之电压能量将驱动电子与空穴分 别由阴极与阳极注入元件,当两者在传导中 相遇、结合,即形成所谓的电子-空穴复合。 而当化学分子受到外来能量激发後,若电子 自旋和基态电子成对,则为单重态其所释放 的光为所谓的荧光;反之,若激发态电子和 基态电子自旋不成对且平行,则称为三重态, 其所释放的光为所谓的磷光。
反应快 重量轻、厚度薄
构造简单 成本低
OLED的结构
OLED的基本结构是 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导 体特性之铟锡氧化物 (ITO),与电力之正极 相连,再加上另一个 金属阴极,包成如三 明治的结构。整个结 构层中包括了:空穴 传输层(HTL)、发光 层(EL)与电子传输层 (ETL)。
OLED工作原理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光信息91 09095007 李文龙
OLED
又称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 (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
OELD)。
OLED的特点及其优势
可视度和亮度均高 电压需求低且省电效率高
电子传输层材料要求:必须制膜安定性高、 热稳定且电子传输性佳
电洞传输层材料要求:热稳定且便于电洞传 输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课件

OLED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提高效率和稳定性
通过材料和工艺的改进,提高OLED的发光效率和 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柔性显示技术
进一步研究柔性OLED显示技术,实现更轻薄、可 弯曲的显示产品。
多功能集成
探索将触摸功能、传感器等集成到OLED显示面板 中,实现更多功能。
OLED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随着OLED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带动产业的 发展。
技术竞争加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OLED产业将面临激烈的技术竞争,促使企 业加大研发投入。
产业布局优化
随着全球产业格局的变化,OLED产业将进一步优化布局,形成更 加合理的产业链结构。
感谢观看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OLED课件
• OLED基础知识 • OLED器件结构与性能 • OLED制造工艺与设备 • OLED市场与技术发展趋势 • OLED的未来展望
01
OLED基础知识
OLED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OLED是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自发光的特性,能够实现高对比度、广 视角、快速响应等优点。
OLED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显示器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OLED 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显示技术, 广泛应用于电视、电脑、手机、 平板等电子产品。
照明领域
OLED具有自发光的特性,可以做 成柔性的照明产品,为室内外照明 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可穿戴设备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普及,OLED的轻 薄、柔性特点使其在智能手表、健 康监测器等设备上具有广阔的应用 前景。
OLED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OLED技术的成本较高,良品率较低,且寿命相对较短,这些 问题制约了OLED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