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研究现状与发展

合集下载

发光二极管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发光二极管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发光二极管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高效、节能、长寿命、环保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通信、医疗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发光二极管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研究现状1. 高亮度LED的研究高亮度LED是指发光强度大于1000mcd的LED,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改善发光均匀性、降低发光衰减等方面。

目前,高亮度LED已经广泛应用于室内外照明、汽车照明、显示屏等领域。

2. 纳米LED的研究纳米LED是指尺寸小于100nm的LED,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改善发光均匀性、实现单光子发射等方面。

纳米LED 具有极高的光学性能和电学性能,有望应用于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领域。

3. 柔性LED的研究柔性LED是指可以弯曲、拉伸的LED,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柔性、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

柔性LED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医疗器械等领域。

二、发展趋势1. 绿色化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化已经成为LED研究的重要方向。

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无毒、无污染的LED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多功能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LED将不仅仅是一种照明、显示的工具,还将具有更多的功能,如传感、通信、生物医学等。

3. 智能化随着物联网的发展,LED将成为智能家居、智能城市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智能化的LED系统,以实现更加智能、便捷的生活方式。

发光二极管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半导体器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LED将不断发展,成为更加智能、多功能、绿色化的光电器件。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市场分析报告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市场分析报告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OLED与传统的液晶显示屏相比,具有更加优越的显示效果,比如更高的对比度和更广的色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下降,OLED显示屏已经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涵盖了手机、平板电脑、电视和可穿戴设备等多个领域。

本报告旨在对OLED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从技术背景、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对OLED市场的细致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为他们制定更加明智的决策提供支持。

同时,本报告也将对OLED市场的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针对未来发展的建议和展望。

通过本报告的撰写,希望能够全面了解OLED 市场的面貌,并对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所预见。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本报告的章节结构和内容安排。

首先,我们将对OLED技术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基本原理和特点。

接着,我们将对OLED 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和主要竞争对手情况。

最后,我们将展望OLED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建议。

通过本报告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系统地了解OLED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为相关行业决策提供参考。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技术特点、市场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OLED市场的研究,我们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有益的市场信息和数据支持,帮助企业制定战略决策,把握市场机遇,提高行业竞争力。

同时,本报告也旨在引起人们对新型显示技术的关注,促进有机发光二极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推广,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4 总结经过对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市场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随着消费者对更轻薄、更灵活且更节能显示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OLED技术在市场上的份额将继续扩大。

2023年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广视角、快速响应时间、薄型轻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视、显示器、汽车显示屏、可穿戴设备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推动,OLED行业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智能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的普及,以及对更高显示体验的追求,OLED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也在快速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2019年全球OLED市场规模约为320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超过560亿美元。

二、手机是主要应用领域目前,手机仍是OLED的主要应用领域。

高亮度、高对比度和快速响应时间使OLED 成为手机显示屏的理想选择。

并且,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手机屏幕尺寸的增大,对OLED屏幕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预计到2026年,全球手机OLED市场将占据OLED总市场的70%以上。

三、电视和汽车显示屏市场潜力巨大除手机外,电视和汽车显示屏也是OLED行业的重要应用领域。

与传统液晶显示屏相比,OLED显示屏具有更高的对比度和更广的色域,可以提供更好的观看效果。

随着消费者对视觉体验的要求提高,OLED电视和汽车显示屏市场潜力巨大。

预计到2026年,全球OLED电视和汽车显示屏市场规模将分别增长至250亿美元和100亿美元。

四、产业链竞争激烈OLED产业链包括发光材料、薄膜设备、面板制造等环节,涉及多个细分市场。

目前,OLED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由三星、LG等少数几家大厂主导。

新兴厂商也在加大研发和产能投入。

同时,国内外政府和企业对于OLED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和资金。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将有更多的企业进入OLED市场,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综上所述,OLED行业市场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手机是主要应用领域、电视和汽车显示屏市场潜力巨大、产业链竞争激烈等特点。

随着技术进一步突破和市场需求的推动,OLED行业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有机发光材料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前景

有机发光材料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前景

有机发光材料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有机发光材料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呈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

有机发光材料以其独特的特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其中,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前景更是备受瞩目。

本文将对有机发光材料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深入探讨。

一、有机发光材料简介有机发光材料,即有机化合物或聚合物中的发光物质,具备发光的特性。

它的制备工艺相对简单,成本低廉,且具有灵活的可塑性。

有机发光材料可通过控制分子结构实现不同的光谱发射颜色,具备宽发光光谱、高发光效率和易于控制的特点。

二、有机发光材料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一种基于有机发光材料的电子器件,具备低功耗、高亮度、广视角和柔性显示的优点。

有机发光材料在OLED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平面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作为新一代的显示技术,具备更高的亮度和更广的色域,能够呈现出更生动鲜艳的图像。

相比传统的液晶显示器,OLED具备更好的对比度和更快的响应速度,能够有效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流畅度。

此外,OLED具备柔性显示的特性,可以制成可弯曲的显示器,拓展了应用场景的可能性。

2.室内照明有机发光二极管具备高效的发光效率和均匀的发光特性,在室内照明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比传统的照明设备,OLED能够提供更为柔和的光线,有效减少光污染和眩光。

另外,OLED还能够实现灯光的可调节性,通过改变电流驱动实现颜色的变化,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3.柔性电子产品由于有机发光材料制备工艺的灵活性,OLED可以制成柔性的电子产品。

这种柔性性能能够让OLED适应各种不规则曲面,如弯曲的屏幕、可穿戴设备等。

使用有机发光材料制成的柔性OLED能够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和更高的可靠性,同时为电子产品的设计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三、有机发光材料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挑战尽管有机发光材料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前景看好,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2024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市场环境分析引言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屏是一种新兴的显示技术,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快速响应和低功耗等优点。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等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逐渐成为主流显示技术之一。

本文将对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市场环境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当前的竞争态势、市场规模和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市场竞争态势主要厂商介绍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市场中,主要的竞争者包括三星显示器、LG 显示器、夏普、京东方等。

这些公司都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技术的研发和生产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通过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来争夺市场份额。

市场份额分析根据市场调研公司的数据,目前全球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市场份额的分布如下:•三星显示器:占据约30%的市场份额,作为领先的OLED供应商,在高端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LG 显示器:占据约25%的市场份额,提供高品质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产品,成功与三星形成稳定的市场竞争。

•夏普:占据约15%的市场份额,通过技术创新和价格优势,在中低端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京东方:占据约10%的市场份额,凭借其庞大的生产规模和成本优势,在OLED领域中持续发展。

市场规模分析全球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全球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市场在2019年达到了约500亿美元的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约1000亿美元。

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受到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增加和面板制造技术的进步推动。

区域市场分析从地域分布来看,全球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其中中国市场规模最大,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30%以上。

随着中国电子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增长,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市场也将持续扩大。

发展趋势预测技术发展趋势随着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显示效果和画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024年发光二极管光源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发光二极管光源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发光二极管光源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固态半导体器件,具有低功耗、长寿命、快速响应等特点。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LED光源在照明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就发光二极管光源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1. LED光源市场规模随着国家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和政策的推动,LED光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LED光源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XX亿美元。

而国内LED光源市场规模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2. LED光源市场应用领域2.1 家庭照明家庭照明是LED光源市场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相较于传统照明光源,LED光源具有高效节能、色温可调、无频闪等优势。

在家庭照明方面,LED灯具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

2.2 商业照明商业照明是LED光源市场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大型商场、办公楼、酒店等场所的照明需求量大且长时间使用,因此对光源的安全性、节能性和寿命要求较高。

LED光源具有可靠性高、寿命长的特点,成为商业照明的首选。

2.3 汽车照明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LED光源在汽车照明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LED大灯具有高亮度、照明范围广等特点,提高了夜间行车安全性,并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3. LED光源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全球LED光源市场竞争格局较为激烈,主要厂商包括XX、XX、XX等。

这些公司在LED技术研发和生产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并且在市场份额方面占据领先地位。

同时,新兴的LED光源厂商也在市场中崭露头角。

他们通过研发先进的LED技术和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来迎合不同客户需求,并且通过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来赢得市场份额。

虽然市场竞争激烈,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LED光源市场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技术的进步,LED光源将继续提升其在照明领域的市场份额。

新型显示技术分析及发展概况

新型显示技术分析及发展概况

新型显示技术分析及发展概况引言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显示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新型显示技术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并且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几种新型的显示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其原理和发展状态。

OLED显示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它采用有机材料作为发光层,通过电流激发产生光。

与传统的液晶显示技术相比,OLED具有更高的亮度和对比度,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广的视角。

同时,OLED还具有柔性和可弯曲的特点,可以应用在可穿戴设备和弯曲屏幕等领域。

目前,OLED技术正在不断发展,研究人员对其性能和可靠性进行了改进,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有更多的OLED产品问世。

QLED显示技术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技术是一种基于量子点的新型显示技术。

量子点是一种纳米级的半导体材料,通过控制其尺寸和组成可以实现调节发光颜色的功能。

QLED技术在光电转换效率、色彩表现和稳定性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呈现更准确和丰富的色彩。

与OLED相比,QLED显示器有着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低的功耗。

目前,QLED技术还在不断完善中,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QLED产品问世。

MicroLED显示技术MicroLED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面板显示技术,它采用了微米级的LED作为发光源。

与传统的液晶显示技术相比,MicroLED具有更高的亮度、更广的视角和更快的响应速度。

同时,MicroLED还具有更长的寿命,不易出现烧屏现象。

然而,由于MicroLED技术的制造复杂性和成本较高,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大规模商用的MicroLED产品。

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MicroLED显示技术将迎来发展的机遇。

总结新型显示技术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方便。

OLED、QLED和MicroLED等技术在显示效果、功耗和可靠性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优势。

虽然这些技术目前还存在一些挑战,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不断的研究投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们将完全替代传统的液晶显示技术,为人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数字世界。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应用和发展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应用和发展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应用和发展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OLED具有自发光、反应速度快、视角广、对比度高、色彩饱和度好等优点,因此在手机、电视、显示屏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OLED在手机显示屏上的应用被广泛关注。

相比于传统的液晶显示屏,OLED具有自发光特性,不需要背光源,可以实现更薄、更轻的手机设计。

同时,OLED的反应速度快,能够实现高帧率的显示,使得观看视频和游戏体验更加流畅。

此外,OLED具有更高的对比度和更好的色彩表现能力,能够呈现更加真实和生动的图像。

其次,OLED在电视领域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OLED电视具有超薄、高对比度、广阔的视角和真实的色彩表现能力等优点,能够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

此外,OLED电视还具有柔性屏幕的特点,能够实现弯曲、卷曲等形态,极大地拓展了电视的设计空间。

除了手机和电视,OLED还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例如,OLED在车载显示屏、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游戏机等电子产品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OLED可以实现柔性屏幕的设计,使得产品更加轻薄柔软,用户体验得到极大的提升。

OLED的发展也逐渐趋向多样化。

近年来,OLED技术在透明显示、柔性显示、可卷曲显示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透明OLED可以使得显示屏即使在关闭状态下仍然能够透过光线,为产品增添了科技感和艺术美感。

柔性OLED则可以通过改变屏幕的形态,实现更多样化的产品设计。

此外,OLED还可以与其他技术相结合,例如传感器技术和触摸技术,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

与此同时,OLED的制造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目前,OLED的制造成本相对较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化生产的实施,预计未来OLED的价格将会下降,从而进一步推动其应用的发展。

综上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在手机、电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自发光、反应速度快、视角广、对比度高、色彩饱和度好的特点使其成为未来显示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暨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研究现状与发展学院:理工学院学系:物理系专业:物理电子学课程名称:发光与显示技术学生姓名:汤华清学号:1034234006指导教师:刘彭义2011年06 月15 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研究现状与发展汤华清(暨南大学物理系,广州510632)摘要: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OLED) 因其白光材料的多样性、制程的简单性和成本低廉性, 特别是其面光源的属性, 相较于电致发光二极管( LED) 的点光源, 更有望成为未来显示器件的主角。

本文介绍OLED 显示技术的最新进展, 分别阐述了OLED的显示原理,分类及优缺点。

OLED器件的显示材料,OLED制备的核心工艺与技术, 其中包括氧化铟锡(ITO)基片的清洗和预处理、阴极隔离柱制备、有机功能薄膜和金属电极的制备、彩色化技术、封装技术、显示驱动技术。

并简要介绍了OLED技术的应用前景。

Abstract:Because th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ode (OLED) its white light material's multiplicity, the system regulation's simplicity and cost inexpensive, specially its photo source's attribute, compares in the electroluminescence diode (LED) the point source, will become in the future display device's lead hopefully.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at the OLED display technology the newest progress, elaborated the OLED display principle separately,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he good and bad points. , OLED component's demonstration material, OLED preparation core craft and technology, including the indium oxide tin (ITO) the substrate clean and the pretreatment, the negative pole insulated column preparation, the organic function thin film and metal electrode's preparation, the multicolored technology, the seal technology, the demonstration actuation technology. And introduced the OLED technology application prospect briefly.关键词:OLED;显示技术;发光元件;彩色化技术;驱动电路1.引言OLED 具有全固态、主动发光、高对比度、超薄、低功耗、无视角限制、响应速度快、工作范围宽、易于实现柔性显示和3D显示等诸多优点,将成为未来20 年最具“钱景”的新型显示技术。

同时,由于OLED 具有可大面积成膜、功耗低以及其它优良特性,因此还是一种理想的平面光源,在未来的节能环保型照明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OLED概述2.1 OLED发展过程1963年Pope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有关OLED的文献,当时使用数百伏电压,加在有机芳香族Anthracene(葸)晶体上时,观察到发光现象。

但由于电压过高,发光效率低,未得到重视。

直到1987年伊士曼柯达公司的C.W. Tang及Steve Van Slyke等人发明以真空蒸镀法制成多层式结构的OLED器件后,研究开发才活越起来。

同年,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Jeremy Burroughes证明高分子有机聚合物也有电致发光效应。

1990年英国剑桥大学的Friend等人成功的开发出以涂布方式将多分子应用在OLED上,即Polymer(多聚物,聚和物) LED,亦称PLED。

不但再次引发第二次研究热潮,更确立了OLED在二十一世纪产业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有源OLED(TFT-OLED)成为研究热点。

OLED所用的TFT需采用多晶硅技术,与LCD所用的TFT有很大差别。

OLED与低温多晶硅技术结合使得开发较大尺寸的显示屏成为可能。

OLED的应用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1997-2001年,OLED的试验阶段,在这个阶段,OLED开始走出实验室,主要应用在汽车音响面板,PDA手机上。

但产量非常有限,产品规格也很少,均为无源驱动,单色或区域彩色,很大程度上带有试验和试销性质。

2001年全球销售额仅1.5亿美元。

(2)2002-2005年,OLED的成长阶段,这个阶段人们将能广泛接触到带有OLED的产品,包括车载显示器,PDA、手机、DVD、数码相机、头盔用微显示器和家电产品。

产品正式走入市场,主要是进入传统LCD、VFD等显示领域。

仍以无源驱动、单色或多色显示、10英寸以下面办为主,但有源驱动的、全彩色和10英寸以上面板也开始投入使用。

(3)2005年以后,OLED的成熟阶段,随着OLED产业化技术的日渐成熟,OLED将全面出击显示器市场并拓展属于自己的应用领域。

其各项技术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掘和发挥。

2.2 OLED显示原理图1.:OLED结构图OLED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是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导体特性之铟锡氧化物(ITO),与电力之正极相连,再加上另一个金属阴极,包成如三明治的结构。

整个结构层中包括了:空穴传输层(HTL)、发光层(EL)与电子传输层(ETL)。

当电力供应至适当电压时,正极空穴与阴极电荷就会在发光层中结合,产生光亮,依其配方不同产生红、绿和蓝RGB三原色,构成基本色彩。

OLED的特性是自己发光,不像TFT LCD需要背光,因此可视度和亮度均高,其次是电压需求低且省电效率高,加上反应快、重量轻、厚度薄,构造简单,成本低等,被视为21世纪最具前途的产品之一。

有机发光二极体的发光原理和无机发光二极体相似。

当组件受到直流电所衍生的顺向偏压时,外加之电压能量将驱动电子与空穴分别由阴极与阳极注入组件,当两者在传导中相遇、结合,即形成所谓的电子-空穴复合。

而当化学分子受到外来能量激发后,若电子自旋和基态电子成对,则为单重态,其所释放的光为所谓的荧光;反之,若激发态电子和基态电子自旋不成对且平行,则称为三重态,其所释放的光为所谓的磷光。

发光过程通常由5个阶段完成:(1)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载流子的注入: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向夹在电极之间的有机功能薄膜注入。

(2)载流子迁移: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分别从电子输送层和空穴输送层向发光层迁移。

(3)载流子复合:电子和空穴复合产生激子。

(4)激子迁移:激子在电场作用下迁移,能量传递给发光分子,并激发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5)电致发光:激发态能量通过辐射跃迁产生光子。

当电子的状态位置由激态高能阶回到稳态低能阶时,其能量将分别以光子或热能的方式放出,其中光子的部分可被利用当作显示功能;然有机荧光材料在室温下并无法观测到三重态的磷光,故PM-OLED组件发光效率之理论极限值仅25%。

PM-OLED发光原理是利用材料能阶差,将释放出来的能量转换成光子,所以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材料当作发光层或是在发光层中掺杂染料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发光颜色。

此外,一般电子与电洞的结合反应均在数十纳秒(ns)内,故PM-OLED的应答速度非常快。

P.S.:PM-OLEM的典型结构。

典型的PM-OLED由玻璃基板、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阳极、有机发光层)与阴极等所组成,其中,薄而透明的ITO阳极与金属阴极如同三明治般地将有机发光层包夹其中,当电压注入阳极的空穴与阴极来的电子在有机发光层结合时,激发有机材料而发光。

而目前发光效率较佳、普遍被使用的多层PM-OLED结构,除玻璃基板、阴阳电极与有机发光层外,尚需制作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与电子注入层等结构,且各传输层与电极之间需设置绝缘层,因此热蒸镀加工难度相对提高,制作过程亦变得复杂。

由于有机材料及金属对氧气及水气相当敏感,制作完成后,需经过封装保护处理。

PM-OLED虽需由数层有机薄膜组成,然有机薄膜层厚度约仅1,000~1,500A°(0.10~0.15 um),整个显示板在封装加干燥剂后总厚度不及200um(2mm),具轻薄之优势。

2.3 OLED分类以OLED使用的有机发光材料来看,一是以染料及颜料为材料的小分子器件系统,另一则以共轭性高分子为材料的高分子器件系统。

同时由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发光二极管整流与发光的特性,因此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亦被称为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高分子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则被称为PLED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

小分子及高分子OLED在材料特性上可说是各有千秋,但以现有技术发展来看,如作为监视器的信赖性上,及电气特性、生产安定性上来看,小分子OLED现在是处于领先地位,当前投入量产的OLED组件,全是使用小分子有机发光材料。

OLED按照驱动方式不同也可分为两种:有源驱动(AM-OLED)方式和无源驱动方式(PM-OLED)随着OLED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多新的分类方法或新型器件:柔韧性OLED,顶部发射OLED,磷光OLED、微显示OLED、白光OLED、层叠结构OLED等。

2.4 OLED的优缺点2.4.1、OLED的优点1、厚度可以小于1毫米,仅为LCD屏幕的1/3,并且重量也更轻;2、固态机构,没有液体物质,因此抗震性能更好,不怕摔;3、几乎没有可视角度的问题,即使在很大的视角下观看,画面仍然不失真;4、响应时间是LCD的千分之一,显示运动画面绝对不会有拖影的现象;5、低温特性好,在零下40度时仍能正常显示,而LCD则无法做到;6、制造工艺简单,成本更低;7、发光效率更高,能耗比LCD要低;8、能够在不同材质的基板上制造,可以做成能弯曲的柔软显示器。

2.4.2、OLED的缺点1、寿命通常只有5000小时,要低于LCD至少1万小时的寿命;2、不能实现大尺寸屏幕的量产,因此目前只适用于便携类的数码类产品;3.OLED显示材料有机材料的特性深深地影响元件之光电特性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