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南部火山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合集下载

东北地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东北地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东北地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摘要:本文主要是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矿源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的成矿理论,比较全面系统地叙述了东北辽西地区金属矿地质条件,划分了金属矿类型,总结了成矿规律,提出找矿方向。

本文将更加具体地把握和理解不同类型矿床产出特征与分布规律,大大提高研究区金属矿预测的科学性,为进一步寻找矿产资源指出方向,具有重要的实际经济意义。

关键词:东北辽西地区矿床地质特征金属矿找矿方向1 东北辽西地区典型金属矿床地质特征1.1 地质背景东北辽西地区地处东北地台南部,内蒙地轴中部建平台拱内。

两条深断裂严格控制着区域地层、岩浆岩、构造及矿产的展布。

断裂以南,属燕辽沉陷带,分布着元古界、中生界沉积岩。

断裂以北,断裂以南广泛分布着太古宙建平群小塔子沟组变质杂岩系,构成了台拱的结晶基底。

变质杂岩宏观上控制着绿岩带型金矿床的分布。

区域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构造方向以北东东向为主。

北东东向逆断层,北西向、北东向的平推断层,框定了东北辽西地区“金三角”的构造格局。

受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台活化影响,该区构造-岩浆活动甚烈。

内蒙地轴内多期岩浆岩的频繁侵入,使本区断裂构造有多期活动的特点。

Fl与F2间、小岩体和小岩株附近的次一级韧性、脆性断裂构造纵横交错极为发育,成矿条件十分有利。

1.2 矿床地质特征东北辽西地区矿区内出露有两个石英二长岩岩株,在其附近分布着9条金属矿化带,其中有3条地表长度达千余米。

其中北东向有7条,北西向的有2条。

目前地表研究和工程控制程度较高的属大黑山1号脉。

该矿脉控制延长1200m,分两段,东段长800m,西段长400m。

矿脉多为含金蚀变岩,局部为含金石英脉。

地表品位均在边界品位以下,现探明的工业矿体属半隐伏矿体。

1.3 控矿条件1.3.1 地层控矿条件东北辽西地区矿区矿区广泛出露的地层为小塔子沟组上段下部地层,比如2号脉主要岩石类型为混合岩化黑云母角闪斜长片麻岩及黑云母角闪斜长片麻岩,其原岩为富Mg, Fe质中-基性火山岩,可与太古宙“绿岩带”对比。

辽西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研究

辽西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研究

2019年 2月上 世界有色金属77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辽西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研究张 博(辽宁省冶金地质四〇二队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鞍山 114002)摘 要:辽宁省西部位于华北板块北缘。

晚太古代含金绿岩和燕山期金-铜系列花岗岩被大量发现。

从新太古代初始太古代核的形成开始到燕山期构造岩浆,它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

因此,研究辽西地区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该区矿床类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矿床成因;矿床类型;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03-0077-2Study on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deposit type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of gold deposits in western liaoning provinceZHANG Bo(Liaoning Metallurgical Geology 402 Team Co., Ltd.,Anshan 114002,China)Abstract: The western part of liaoning province is located at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plate. Late archean gold-bearing greenstone and yanshanian gold-copper series granites have been found in large quantities. From the initial archean archean nucleus to the yanshanian tectonic magma, it experienced multiple tectonic movement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gold deposits in western liaoning and the types of gold deposits in this area.Keywords: gold mineralization geological conditions; genesis of deposit; type of deposit; prospecting direction辽西地区的金矿床数量丰富,金矿化时间跨度广,主要成矿期集中在海西期,印支期和燕山期。

辽宁兴城市大坨子金矿岩石及构造特征与找矿方向

辽宁兴城市大坨子金矿岩石及构造特征与找矿方向

辽宁兴城市大坨子金矿岩石及构造特征与找矿方向辽宁兴城市大坨子金矿是中国辽宁省唯一的大型金矿床之一,位于辽宁省兴城市西南部,地处兴城地块东段的大老山-大庙子岭断裂带上。

该金矿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以来,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金矿产区之一。

本文将对大坨子金矿的岩石及构造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找矿方向。

一、岩石特征1.地质构造背景大坨子金矿地处于东北亚板块的交汇带,处于多次构造作用的影响下,岩石特征复杂。

兴城地块地处属于俯冲的大陆-大陆碰撞带,断裂构造非常发育,有许多次构造事件的迹象。

该地区受华北克拉通诸多岩浆岩侵入和构造断裂的影响,造就了多样的岩石类型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2.主要岩石类型大坨子金矿地质构造活跃,岩石类型多样,主要包括片岩、石英闪长岩、花岗岩等。

片岩为主要的母岩之一,其裂纹明显,易于金矿化。

石英闪长岩是构成矿体的重要岩石类型,其岩性特征具有含矿化可能。

花岗岩在地质构造作用下形成的岩浆岩,对金的赋存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二、构造特征1.断裂构造大坨子地区地质构造活跃,断裂构造非常发育,主要包括大老山-大庙子岭断裂带以及其附属断裂带等。

这些断裂构造为岩石的矿化提供了通道和场所,也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关研究表明,大坨子金矿的成矿作用与断裂构造有密切的联系,金矿化主要围绕在断裂带中。

2.褶皱构造大坨子金矿区还有褶皱构造的存在。

褶皱构造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对矿化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金矿体常常富集在褶皱构造的拐点、弯曲段等地方。

针对褶皱构造进行找矿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找矿方向1.断裂带在大坨子金矿区,断裂构造对金矿化的控制作用非常显著,在找矿工作中应将断裂带作为重点对象进行勘探。

特别是在大老山-大庙子岭断裂带及其附属断裂带上,找矿工作将更具有潜力。

2.褶皱构造褶皱构造在大坨子金矿区也具有一定的矿化作用,可以将其作为找矿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对褶皱构造的勘探,有望找到新的金矿化点。

3.岩浆岩与断裂带和褶皱构造相结合,对于富含金矿化的岩浆岩也值得进行深入的勘探工作。

辽宁西部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因素探讨

辽宁西部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因素探讨

维普资讯
20 08年第 5期
13 侵 入岩 .
西 部探 矿工 程
9 1
() 3 矿石组构特征 : 矿石结构都 以压碎结构、 交代 其中压碎结构以黄 本区处于环太平洋西 带, 山期岩 浆活动 非常剧 结构和固溶体分离结构 占主要地位, 燕 烈, 形成 了众多的中、 酸性 侵入 岩体。大部分侵入岩呈 铁矿和石英最为典型 , 固溶体分离结构是指黄铜矿呈乳 中小型 。除少数 花 岗岩 属幔 源型 和 改造 型 外 , 大部 分 花 滴 状分 布在 闪锌 矿 中 。矿 石 构造 以角 砾状 构 造 、 脉状 和 岗岩属于 同熔 型 。当 同熔 型 岩浆 侵入 到 小 塔 子沟 组 时 , 网脉状 构 造 、 染 状 构 造 和块 状 构 造 占主 要 地 位 , 次 浸 其 往往在其中或周围形成众多的金矿化点和矿床 ( 如金厂 为斑 杂状 构造 、 晶洞 沟造 、 状构 造和 条带状 构造 。 梳 沟梁 地 区 、 砂金 沟和水 泉 等 ) 。因此 , 山期 岩 浆 活动 是 燕 ()矿化 期及 矿化 阶段 : 据 野 外 和室 内的综 合研 4 根 本区一个重要的成矿因素。 究, 可将 区内金矿床成矿期划分为 4 个矿化阶段。除第 4矿 化 阶段 在 低温 下形 成 外 , 他 3个矿 化 阶段 都 是在 其 海西期 岩浆 活 动通 常形成 大 规模 的花 岗岩 基 , 改 属 造性 。除 了花 岗质基 岩外 , 有少 量 石英 闪 长 岩和 花 岗 高 一中温下 形成 的 。 还 闪长岩 株 。 第一矿 化阶 段 , 主要 矿 物 为钾 长石 、 云母 、 英和 黑 石 2 主要金矿 床 类型及 其特 征 黄铁矿 , 个别 矿 床产 有 黑 钨矿 和磁 铁 矿 ( 长皋 金 矿) 。黄 2 1 金矿床 类 型概述 . 铁矿往往呈粒状 自形 晶分散在长石和石英集合体 中, 形 该区共有金矿床( 百余处 , 中绝大部分分布在 成 星散 浸 染 或 斑点 和斑 杂 构 造 。黄 铁 矿 较 石 英 结 晶稍 点) 其 建平一朝阳、 北票 和阜新北 部一 带。根 据矿体 产 出状 早 。 态、 环境 、 石特 征及 围岩 蚀 变 特征 把 本 区金 矿 床 ( ) 矿 点 第 二阶段 , 要 矿 物 为 黄 铁 矿 、 英 、 长 石 、 主 石 钾 自然 金 和银金 矿 等 。在 金 厂沟 梁金矿 中 , 锑矿 较 多 。小塔 辉 划分 成三个 类型 : 含金 石英 脉 型 、 卡岩 型 和砂 金型 。 矽 2 2 含金石 英脉 型金 矿床 特征 . 子 沟组金 矿 中 , 黄铁 矿 较 多 。黄铁 矿 常呈 中细 粒 、 磁 自 该类 型矿床 主要 分 布在 太 古 界 角 闪质 岩层 中 , 次 形 晶结构 , 密块 状 、 其 致 浸染 状 和脉 状 构 造 。石 英 含 量 相 分布在燕 山期 的花 岗 质岩 、 长 岩和 火 山岩 中。 占区 内 对降 低 。黄铁 矿 比石英 结 晶稍早 。与此 同时 , 闪 自然金 和 金矿床 ( 总数 的 9 9以上 , 点) 0/ 6 有金厂 沟梁金 矿 、 道沟 金 银金 矿 开始 晶 出。 二 第三矿化 阶段 , 金属矿物包括 方铅矿 、 闪锌矿 、 黄铜矿 、 矿、 东五家子金矿 、 长皋金矿 、 柏杖 子金矿 和水 泉金矿 等 。 金银矿和辉银矿 等 。在金厂沟梁金矿 中, 黝铜矿较 ()金 矿脉 产 出特征 : 1 金矿 脉 都 由含 金 黄铁 矿一 石 银金矿 、 英脉 和或含 金蚀 变 岩 带 组 成 , 往 成 群 出现 , 各 个 矿 多 。脉石矿物主要 为石英 、 往 在 方解石 、 云母 、 泥石和高岭 绢 绿 区都有数 条或 数 十条矿 脉 ( 如金 厂 沟梁 金矿 共 有 五 十余 土等。本阶段最早结晶的矿物组合是闪锌矿+方铅矿+黄 条矿脉) 。在宏观上 , 他们几乎都邻近或 围绕燕山期 同 铜矿( 乳滴状)然后为致密黄铜矿+石英。银金矿 、 , 金银矿 闪锌矿除外) 的包体或连晶, 并 熔型花岗岩体 、 闪长岩体和成分相 当的岩墙分布 ( 如金 和辉银矿等常呈金属矿物( 交代早期矿物裂隙或切割早期矿物集合 厂沟梁、 二道沟金矿)有些矿体直接产在燕 山期岩体 中 , 往往呈脉状充填、 体 。本 阶段是金矿化的最重要 阶段 。 ( 锦西水 泉 金 矿 和北 票 沙 金 沟 金 矿 ) 如 。金 矿 脉 的 规模 大 小不一 。一般 长 1 0 2 0 最 长 超 过 8 0 0 0 m, 0 m。矿 体 第 四阶段金 属矿 物包 括 白铁矿 、 黄铜 矿 、 辉铜 矿 、 斑 辰砂 、 金银 矿 和

辽宁兴城市大坨子金矿岩石及构造特征与找矿方向

辽宁兴城市大坨子金矿岩石及构造特征与找矿方向

辽宁兴城市大坨子金矿岩石及构造特征与找矿方向辽宁兴城市大坨子金矿是中国重要的金矿之一,被誉为“东北黄金之都”。

它位于兴城市东南部,属于辽宁省兴城市大坨子地区,周边地处于海滨地带,交通便利。

大坨子金矿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矿产宝库,其岩石和构造特征对寻找矿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大坨子金矿的岩石和构造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寻找矿藏的方向。

一、岩石特征1.岩性属性:大坨子金矿的岩石主要为变质岩和火山岩。

其中变质岩包括片麻岩和石英片岩,火山岩包括安山岩和流纹岩。

这些岩石主要形成于元古宙和古生代,具有较高的热变形温度和压力条件。

在这些条件下,岩石的矿石成分得以逐渐聚集和沉淀,形成了丰富的金矿床。

2.结构属性:大坨子金矿地区的岩石呈现出多样的构造特征,主要包括褶皱、断裂和蚀变。

其中褶皱是岩石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发生的挤压和变形现象,对于金矿的聚集有着重要的影响。

断裂则造成了岩石的破碎和位移,有助于矿石成分的集中形成。

蚀变则导致了岩石成分的改变和金矿的形成,是大坨子金矿的重要特征之一。

3.矿石成分:大坨子金矿的矿石成分主要包括金、银、铜等金属元素。

这些元素与周边的岩石和构造特征密切相关,受到了岩石的影响而得以聚集和沉淀。

金矿的矿石成分对于寻找矿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矿产勘探人员确定矿区的有利区域和方向。

二、构造特征1.构造形貌:大坨子金矿地区的构造形貌主要表现为复杂的褶皱和断裂。

这些构造形貌是受到了地壳运动和岩石变形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对于金矿的形成和寻找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构造形貌的复杂性也增加了矿藏的勘探难度,需要勘探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有效地找到矿藏。

三、找矿方向1. 根据岩石特征:勘探人员可以根据大坨子金矿地区的岩石特征,针对变质岩和火山岩中金矿床的形成条件和特点开展勘探工作。

通过对岩石的分析和研究,找出金矿的分布规律和富集区域,确定矿藏的可能位置和寻找方向。

四、结论大坨子金矿的岩石和构造特征是寻找矿藏的重要依据,对于矿藏的形成和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辽西地区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方向

辽西地区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方向

辽西地区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方向[摘要]本文对辽西地区地球物理特征及地质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对该区重磁异常进行分析、研究。

结合已知矿产地,主要阐述辽西地区铁矿资源富存规律,并对今后在辽西地区寻找铁矿及找矿远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辽西地区重磁异常特征铁矿成矿规律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22-0248-03引言辽西地区成矿、赋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种类较齐全。

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53种,占辽宁省发现矿产110种的48.18%。

其优势矿产为铁、金、锰、等矿储量居全省首位。

金、铁矿床(点)多、分布广、大小并存,不仅有规模较大储量亿吨的宝国老大型铁矿还有储量丰富的柏杖子、二道沟大中型金矿,笔者对以往的地质资料、重磁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研究。

在此基础上探讨该区找矿方向,不足之处请批评、指导。

1、区域地质概况区域上属华北地台北缘,主要由内蒙地轴(ⅱ级)东段建平台拱(ⅲ级)和燕山台褶带(ⅱ级)东北部辽西台陷(ⅲ级)与山海关台拱(ⅲ级)等构造单元构成。

仅西北角的黑水—马厂一带属槽区,即属于内蒙兴安岭褶皱系(ⅰ级)的内蒙优地槽褶皱带(ⅱ级)。

建平台拱,属老基底隆起区。

主要由太古宙变质深成岩和上壳岩构成。

原岩为中基性火山岩建造,经区域高温度变质作用,形成麻粒岩、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变粒岩及磁铁石类岩;混合岩化作用形成部分混合岩及混合花岗岩;其成矿作用主要为铁、金等矿产。

因此,该岩系为辽西地区铁金矿产重要赋矿层位。

2、地球物理场特征这里只叙述重力场和磁场两种地球物理场。

从重磁参数统计表中看出:太古代建平群变质岩,具有较强磁性,平均磁化率为10004一般可形成明显正值背景磁场,部分较强磁性者,可引起500nt以上的磁异常,局部含磁铁的斜长角闪岩变粒岩等可引起1000nt的局部异常。

磁铁石英岩(鞍山式铁矿),磁性最强,其磁化率达50000~120000×10-64πsi以上,平均值为85000×10-64πsi;是引起强磁异常的主要原因(表1)。

辽西地区金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

辽西地区金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
合控 制 了金 矿 带 、矿 田和 矿 床 的 分布 。
辽 辽
rjl 1 rjl 1


有 有
任 任
铁 岭 地 质 勘

朝 阳 地 质 勘

岩 浆活 动 频繁 .岩 石 类 型复 杂 ,主 要 出露 于 区 内北 部 和 中部 。侵 入 时 代 可 分 为 吕梁 、海 西 、 印支 及 燕 山 四个 主要 活 动 期 ,其 中燕 山 期 岩 浆活 动 最 为强 烈 。 燕 山期 侵 入体 以酸 性 、 中酸 性岩 为主 ,岩体 规 模 较 大 ,多呈 岩 基 产 出 ,主 要 岩 性 为花 岗岩 、 闪长 岩 、花 岗闪 长岩 、花 岗斑 岩 等 ,与 金 成 矿 关 系最 密切 。
金 矿 床 类 型
1 .金 矿 床 类 型划 分
院 院
李 蒋
晓 振
区内已知金矿床划分为4 大类7 个亚类( ) 表I ,在4 大类金矿床中 ,以前3 类的工业意义最大。
2 .主 要 类 型金 矿 床 的地 质特 征
f 变质热液金矿床地质特征 1)
① 矿 床 产于 隆 起 带 太 古代 变质 岩 分布 区 ,具 明显 的 层控 特 点 ,矿 床 多产 于小 塔 子 沟组 ,其 次 为大 营

轮 地 质 找矿 工作 ,在找 矿 成 果 上有 更 大的 突破 ,许 多学 者及 地质 工作 者提 出不 少有 益的 观 点 。
地 质背 景


地 区地跨 中朝 准地 台和 天 山一 兴 蒙地 槽 褶皱 区两 个一 级 大 地构 造 单 元 ,经 历 了漫 长 的地 史演 化 ,形 成 了鞍 山构 造 层 、 燕辽 一 早 印 支构 造 层 、 晚 印支 一 燕 山和 喜 马 拉雅 构 造 层 。前 二者 分 别构 成 了地 台区 由 太 古 界建 平 群 杂 岩组 成 的 结 晶基 底 和 稳 定 盖层 ,后 二者 为中 、 新生 代 地 台 活化 产 物 。鞍 山构造 层 的 构造 线 方 向 为 E ,形 成 近 E W W向 的 隆起 带 和 坳 陷 带 。燕 辽 一 早 印 支 构 造 层 的 构 造 线 方 向 为 S N向 ,形 成 近 S N向隆 起 和 坳 陷 带 。 由上 述 两 组不 同 方 向 的构 造 层 组 成 的 “ ” 字 形构 造 格 架 被 后 来 的 中 、 新 生 代构 井 造一 岩 浆 活动 所 继 承 改 造 ,形 成 了 本 区菱 形 大 地 构 造格 局 。在 此 基 础 上 继承 发展 起 来 的 E 向赤 峰 一开 W 原 、凌 源 一北 票 一沙 河 断裂 及 NE 断裂 朱 禄 科 一中 三 家 、 张 家 营子 一叨 尔 登 、朝 阳 一药 王庙 断裂 等 联 向

辽宁兴城市大坨子金矿“二次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

辽宁兴城市大坨子金矿“二次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

辽宁兴城市大坨子金矿“二次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大坨子金矿区位于辽西大巴—瓦子峪—后三角山韧性剪切带的南西段,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建平群,建平群经韧性剪切作用形成各类长英质糜棱岩。

通过对区内的金矿(化)体的分析研究,指出今后的找矿方向。

标签:大坨子;金矿;韧性剪切带;找矿方向前言20世纪50年代在大坨子区进行过1:50000重砂普查找矿工作,2015年和2018年辽宁省有色地质一〇五队有限责任公司在该区进行了地质普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1.区域地质背景大屯子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Ⅰ)燕山台褶带(Ⅱ)东端山海关台拱(Ⅲ)绥中凸起(Ⅳ)内。

区内太古界地层发育,辽西大巴—瓦子峪—后三角山韧性剪切带从该区通过。

剪切带产于太古界片岩、片麻岩、变粒岩及混合花岗岩中,仅局部有呈零星的远古界、古生届出露、剪切带内由糜棱岩、片理沿、片岩、片麻岩组成,长150km,宽5~10km,沿北镇古隆起西侧呈北东向展布。

在该剪切带的北东端已发现了辽西最大的金矿—排山楼金矿,中段发现了王蛮沟金矿、刘屯金矿、金屯金矿,在南西段以发现里台里金矿化区。

另外,还有众多的金矿化点,使该带构成了一条台里—排山楼变质热液成矿带。

区域上出露地层为太古界建平群、中生界火山岩和新生界第四系。

太古界建平群出露岩性为长英质糜棱岩、花岗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和少量磁铁石英岩,呈条带状北东向展布。

中生界出露为安山岩,受区域上北东向构造控制,呈北东向展布。

新生界第四系大面积分布,为粘土、亚黏土及砂砾岩等。

区内韧性剪切構造和脆性断裂构造发育。

韧性剪切构造:台里—大坨子地区出露长约9km、宽约1.5km的韧性剪切带,发育于太古界建平群大营子组内,呈北东向展布,由变形特征不同的长英质矿物条带和暗色矿物条带组成,韧性剪切带内岩石普遍受强韧性剪切作用而糜棱岩化,形成各种成分的糜棱岩、初糜棱岩和超糜棱岩。

脆性断裂构造:区域上北东向断裂构造发育,控制了区域上岩浆岩的侵入和火山岩的产出,受区域性大断裂影响,区内次级断裂构造发育,具有多期次活动的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西南部火山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摘要】:辽西小孤山-影壁山断裂控制了火山热液矿床的分布,本区火山热液型矿床主要发育在早白垩世义县期早期火山岩浆演
化序列的中性-酸性阶段。

矿床按成矿作用方式可分为:次火山岩、火山-侵入岩及围岩中的裂隙充填型金矿,引爆角砾岩筒中细脉浸染状多金属矿。

【关键词】:火山热液成矿带成矿模式找矿方向
一、地质概况
辽西南部地处华北地台北缘,燕山台褶带东端辽西台陷与山海关台拱接壤部位的台拱一侧,区域上出露的岩石主要为太古界混合花岗岩和燕山期侵入的花岗岩类岩石。

由于岩浆吞蚀作用的结果,地层出露面积较小,多以捕虏体的形势出露。

基底为太古界混合花岗岩和片麻岩类岩石,基底上沉积的地层主要为中上元古界的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类为主的沉积建造,古生界下部的碳酸盐岩层和上部的陆相碎屑岩,以及中生界陆相碎屑岩和火山岩等。

区域上断裂构造发育,规模较大的断裂为要路沟-女儿河断裂和锦西-青龙断裂,总体呈北东展布。

要路沟-女儿河断裂控制了区域上岩浆岩的侵入和岩浆热液矿床的产出,沿该断裂有色金属矿床具等间距分布的特点;锦西-青龙断裂控制了区域上火山岩、次火山岩的侵入和火山热液型金、铜矿床的产出,这些金、铜矿床(点)与燕山中晚期侏罗纪火山活动有关,受火山机构控矿特征明显。

岩浆岩受要路沟-女儿河断裂控制,呈北东向展布,大面积分布于区域北部,岩性以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为主,构成了辽西重要的五指山-虹螺山岩浆岩带。

区域上脉岩发育,主要为呈北东方向展布的花岗斑岩脉、闪长岩脉、煌斑岩脉和近东西向展布的辉绿岩脉,为燕山期多期次岩浆活动的产物。

太古代混合花岗岩大面积出露,成岩时间长,长期接受多期次的构造运动改造,钾化、硅化等各种蚀变发育,造成金等多种金属元素多次运移富集,含金背景值较高,形成了重要的矿源层;燕山期大面积多期次侵入岩及各种脉岩的强烈发育,标志着热事件发生的强度与频度,为成矿提供了强大热动力条件。

,使之构成了一条五指山一虹螺山岩浆热液成矿带;小孤山一影壁山断裂则主要控制了火山岩、次火山岩的侵入,使之构成了一条火山热液成矿带(图1);在上述两大断裂之间等间距发育着近东西向次级断裂,次级断裂与火山热液成矿带交汇处发育有一系列火山热液型金、铜矿床(点),这些金、铜矿床(点)与燕山中晚期侏罗纪火山活动有关,受火山机构控矿特征明显。

二、火山热液成矿带地质特征
辽西火山热液成矿带受锦西-青龙断裂北东端控制。

青龙一锦西断裂,西段走向近ew、东段进入辽宁后走向转为ne,总体形态呈弧形。

沿该断裂火山活动强烈,控制了区域上火山盆地、破火山口、隐爆角砾岩筒及次火山岩的产出,构成了一条火山活动构造带。

该火山活动构造带上的火山口、火山颈、爆破角砾岩筒及次火山岩、
均发生多种蚀变,而且矿化强烈,矿化以金、铜及多金属为主。

区域上巳发现的十数处金铜多金属矿床、矿化点,如温杖子金矿、小孤山金多金属矿、夹山金矿、北大山铜矿、团山子金矿、影壁山金矿、老虎洞多金属矿等均产在该成矿带上,该成矿带是辽西重要的火山热液成矿带。

三、火山热液矿床成矿模式
本区火山热液型金及多金属矿,主要发育在早白垩世义县期早期火山岩浆演化序列的中性-酸性阶段。

其中性阶段为金(银)矿化阶段,酸性阶段为多金属矿化阶段。

矿化多受北东向和东西向火山喷发带中破火山口构造、火山穹隆构造和引爆角砾岩筒构造控制。

矿脉赋存于火山机构中的区域性北西向断裂中、次火山岩体的中上部、次火山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

矿体形态呈脉状、网脉状及似层状、透镜状。

围岩蚀变主要为钾长石化、钠长石化、黑云母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绢英岩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

矿物组合为石英、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自然金、萤石等。

矿床按成矿作用方式可分为:次火山岩、火山-侵入岩及围岩中的裂隙充填型金矿,引爆角砾岩筒中细脉浸染状多金属矿。

这些矿产均是火山岩浆演化一定阶段的产物。

裂隙充填型金矿,赋存在火山口或火山穹隆中。

矿化于火山侵入岩-闪长岩上部及其围岩中,呈脉状。

矿脉群成群、成带出现,以闪长岩与围岩接触带部位最为密集,具一定的规模。

矿化周围常有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硅化、黄铁矿化等热液蚀变构成的蚀变带,
蚀变带范围大于矿化范围。

隐爆角砾岩筒构造与次火山岩浆活动有着内在的成因联系,该类构造主要发育于早白垩世义县旋回中酸性-酸性火山喷发的晚期次火山岩侵入活动阶段,该类构造中普遍有热液蚀变及多金属矿化。

隐爆角砾岩筒中多金属矿化,多赋存在酸性次火山岩与引爆角砾岩接触带附近,呈细脉状或浸染状,伴随着绢云母化、硅化等蚀变。

矿化具一定的垂直分带现象,一般铜、铅矿化在上,金矿化在下。

矿床的时间、空间和成因关系如下图所示。

四、区内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成矿带上具矿床、矿点多处,按矿床成矿作用方式,将有代表性两个矿床阐述如下:
1、裂隙充填型矿床-温杖子金矿
矿床矿化发育在燕山期花岗闪长岩与中侏罗统蓝旗组中基性火山岩的接触带,接触带呈不规则状,整个接触带表现为钾长石-绢云母-绿泥石化-硅化带,并有黄铁矿化、黄铜矿化出现,表明安山岩与花岗闪长岩的接触带是热液活动的强烈地带。

金矿体赋存于安山岩、花岗闪长岩中。

金矿化带受控于东西向压扭性断裂,矿体呈脉状、不规则状、复脉状,以产于陡倾断裂中为特征。

金矿脉的上部围岩为安山岩、安山质角砾岩,下部为花岗闪长岩。

矿石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和石英-金多金属硫化物型。

石英-金多金属硫化物型矿化表现为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石英等呈块
状及网脉状出现;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化表现为角砾状、断层泥状的安山岩、花岗闪长岩被侵染状、细脉状的硫化物和石英胶结,并伴有强烈绢云母化。

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辉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自然金、自然银。

氧化带中可见斑铜矿、孔雀石、褐铁矿。

脉石矿物为石英、方解石、重晶石、萤石等。

矿石构造有块状、网脉状、浸染状、角砾状构造等,矿床成因为中低温岩浆热液型。

2、角砾岩筒中细脉浸染状多金属矿-小孤山多金属矿
矿化发育在角砾岩筒内,该含矿角砾岩筒平面呈椭圆形,由三条环状或半环状张扭性断裂组成的环状构造控制。

岩筒分为隐爆相和次火山相两种岩相,隐爆相的角砾岩呈环状分布,角砾成分为混合花岗岩。

次火山相分为三期,均为酸性熔岩,早期为含角砾石英斑岩,呈岩株分布在岩筒的中心部位;中期霏细岩呈放射状分布在岩筒内;晚期的石英正长斑岩,正长斑岩多呈脉状侵入岩筒内。

岩性由内向外依次为混合花岗岩质集块角砾岩、凝灰质角砾岩、混合花岗质集块角砾岩
蚀变及矿化发生在含角砾石英砾岩及霏细岩形成阶段,多数矿化体赋存在含角砾石英斑岩内。

矿化在空间上有着明显的分带现象,角砾岩筒的南东部为铅锌矿化、北西为铜矿化。

早期蚀变为全筒式,主要有黄铁矿化、叶腊石化,晚期蚀变与矿化关系密切,主要有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铁锰碳酸盐化等。

晚期黄铁矿产出形式有二种,一种是呈团粒状集合体分布,分布不均,与金、锌矿化较
密切;另一种是黄铁矿细脉状分布,与金、银矿化密切。

矿石类型为含矿角砾斑岩型、含矿霏细岩、含矿石英正长斑岩等。

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辉钼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自然金、自然银。

脉石矿物为石英、方解石、重晶石、萤石等。

矿石构造为细脉浸染状构造、细脉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等。

矿石结构为碎斑结构、霏细结构、斑状结构、晶粒结构,
四、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
虽然该区地质工作程度较高,但经过对该区资料综合研究和民间找矿提供信息,该区仍具找矿前景。

该区金矿找矿标志主要为:基底断裂带特别是基底断裂带发育处,不同方向的深断裂、次级断裂的变化部位,有火山环状和放射状断裂系统;围岩有充分分异的中酸性火山岩、次火山岩和脉岩或基底老变质岩;地表发育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和钾长石化蚀变等,地表有au、sb、hg等组合化探异常。

重点找矿预测区:
1、白杨树沟预测区
预测区处于山海关古隆起砬子山上叠式火山盆地北缘,和尚房子一围屏近东西向断裂构造的南侧,区内成矿环境与温杖子金矿相似。

区内出露的岩石主要为太古界混合花岗岩,中生界白垩系义县组火山岩、火山角砾岩和燕山期细粒花岗岩。

区内东西向断裂构造发育,岩石硅化、绢英岩化、钾长石化蚀变强烈。

水系沉积物au,cu,pb,zn,mn,hg,sn,co,as组合异常发育,au最高值650
×10-9(2)。

地质工作地表发现长近千米的含金蚀变体,预测该区为寻找裂隙充填型或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的有利部位。

2、北大山预测区
预测区位于小孤山一影壁山火山热液成矿带的中部,区内出露的岩石为太古界混合花岗岩和燕山期细粒花岗岩,区内东西向断裂构造发育,岩石云英岩化、硅化、绢云母化、黑云母化、钾长石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及黄铁矿化蚀变强烈,沿东西向断裂au、ag、cu、as化探组合异常发育,异常最高值au873.3×10-9,ag9060×10-9。

在该区东西向断裂的东部发现隐爆次火山角砾岩型金矿,预测该区为寻找裂隙充填型或角砾岩筒中细脉浸染状金多金属矿的有利部位。

(1)辽西西部中生代火山岩地质与矿产研究报告 1985年9月(2)辽西八家子-杨家杖子成矿带水系沉积物异常分布特征及找矿预测王俊清、王艳辽宁地质 2000年9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