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救治急性乌头碱中毒分析
急性乌头碱中毒综合救治的探讨

急性乌头碱中毒综合救治的探讨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救治的综合措施,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2年笔者所在科收治的65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救治措施。
结果:65例患者,63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1例遗留后遗症,治愈率96.9%。
结论:彻底清除毒物、联合应用阿托品和胺碘酮等药物抗心律失常、及时除颤和复律,防治并发症,是急性乌头碱中毒抢救成功的最佳治疗措施。
标签:乌头碱中毒;综合救治祖国医学认为乌头有祛风除湿、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等功效,中医常用乌头类中草药治疗风寒湿痹等病症,民间也作为食补药材。
乌头类植物的主要含剧毒的乌头碱,易引起严重室性紊乱性心律失常导致患者死亡。
常因炮制不当、用药过量、外药内服、自杀等原因导致急性中毒,中毒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无特效解毒剂,需采取综合治疗,现就笔者所在科2009-2012年救治的65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5例患者,雪上一枝蒿、乌头泡酒中毒38例,附片、乌头煎药中毒15例,草乌炖肉中毒12例。
全部病例中,男48例,女17例,年龄24~75岁,平均49岁。
所有病例均为口服中毒,服药至就诊时间1~5 h。
1.2 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表现为口唇、舌尖、指尖发麻,渐至四肢和全身麻木、紧束感;头昏、头晕、心悸、胸闷、气促、恶心、呕吐、腹痛和出汗等症状。
65例均出现心律失常,21例出现休克,4例出现昏迷,5例呼吸衰竭。
1.3 心电图检查频发室性早搏或(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38例,心室扑动和心室纤颤8例;房室交界性逸搏心律或房室传导阻滞16例;频发房性早搏或(和)阵发性房性发动过速9例;房颤1例、窦性心动过缓4例。
在病情演变过程中,以上各种心律失常可在同一患者重叠、交叉并存,变化多样。
1.4 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洗胃、利尿、防治并发症、对症治疗。
全部病例均使用阿托品,阿托品0.5~1 mg静脉注射,间歇0.5~4 h重复,直到胆碱能症状消失,总量为2~6 mg。
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的综合救治效果分析

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的综合救治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引起室性心律失常的救治措施及临床效果。
方法:以2013年3月至2017年2月我院60例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所有患者综合急救。
观察救治效果、室早搏情况,并分析患者体征指标。
结果:救治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以及瞳孔数据显著增高,基本恢复正常,P值小于0.05;60例患者室性早搏消失时间为(129.48±6.90)min,总有效概率为83.33%,出现4例死亡。
结论: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及时予以综合救治,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消除危险因素。
【关键词】综合救治;室性心律失常;乌头碱中毒乌头碱主要存在于乌头类植物中,如川乌、附子、草乌等中药,作为有毒成分,使用不当极易导致毒性事件[1],主要涉及神经、消化以及心脏系统。
此药物在外伤、腰痛以及关节痛等疾病中应用较为广泛,可收获较佳效果,但中毒与治疗相接近,引起急性中毒风险较高,可见室性心律失常[2],抢救不及时或不当可直接导致死亡。
本文旨在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救治措施及其应用意义。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选取60例2013年3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平均年龄(40.22±4.13)岁,最大68岁,最小26岁;男女比例为38:22;中毒时间(40.22±3.81)min;伴有室性早搏24例;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四肢麻木、恶心、头晕、心悸、呕吐、乏力、胸闷、昏迷等症状;24例为药酒饮用后中毒,12例为药物剂量过大,8例为乌头碱类药物煎煮时间过短;16例为服用中药所致。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实施综合急救,首先,立即予以洗胃(生理盐水),并配合150~200ml硫酸镁导泻,予以心电图、肝肾功能、血糖、血压、电解质等监测,针对心率减低者,使用阿托品(0.5~1.0毫克)治疗,予以昏迷者速尿(10~20毫克)、甘露醇(250毫升)静脉滴注,之后实施抗休克、纠正电解质紊乱以及护胃治疗,静脉滴注硫酸镁、氰化钾,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用量,病情严重者应及时进行心肺复苏、电除颤急救。
45例急性乌头碱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救治分析

45例急性乌头碱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救治分析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有效的临床救治措施,以减少病死率,最大程度地挽救患者生命。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诊治的45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45例患者中,治愈43例,遗留后遗症1例,死亡1例,治愈率为95.56%。
结论: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三大症候群。
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洗胃导泻减少毒物吸收,迅速有效纠正恶性心律失常,并注意补液,防止并发症等综合治疗措施可提高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成功率。
乌头类(Aconitum L),属乌头属,毛莨科,种类繁多,多生长在北温带。
在我国东北部和西南部很常见,大部分有剧毒,因其块根内含有致毒成分-乌头碱。
川乌、草乌、附子、一枝蒿等均属于乌头碱类,此为一种剧毒的双脂型生物碱。
中医学上认为川乌、草乌可温中散寒、祛风止痛,常用其治疗风寒湿痹等病症;附子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等药用,使用恰当,可救危逆,我国民间也常有人拿它用作食补药材[1-2]。
因其毒性很大,0.2 mg即可引起毒性作用,3~4 mg 即可导致死亡[3-4],因此,炮制不当、煎药时间不足,误服、饮用过量等均易中毒。
乌头碱对神经系统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此外还可作用于心脏,引发一系列心律失常的发生,如果救治不及时,极易导致死亡[5-6]。
本文為了总结急性乌头碱中毒的临床表现和分析探讨更有效的临床急救措施,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诊治的45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10月诊治的45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
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发病的诊断标准:有明确乌头碱类药物服用病史;药渣鉴定含有乌头碱类;有口舌及四肢麻木、头晕、头痛、意识恍惚、抽搐谵妄等神经系统症状,胸闷、气短、心律失常、血压降低、面色苍白等循环系统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等消化系统症状;有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证据;舌苔焦黄的中医舌象[7]。
乌头碱类药物中毒65例急诊救治体会

乌头碱类药物中毒65例急诊救治体会乌头碱(Aconitum alkaloid)是一种天然毒物,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和心脏毒性,是乌头属(Aconitum)植物中含量最高的毒性成分。
乌头碱类药物中毒常因误食乌头属植物或过量使用这些植物的药材或药物而发生,严重者可导致心脏骤停、呼吸衰竭等危重情况,因此,对于乌头碱类药物中毒的急诊救治十分关键。
本文将从临床案例出发,总结乌头碱类药物中毒65例急诊救治体会。
基本情况乌头碱类药物中毒在临床上为常见的急诊毒物事件之一,该类药物的毒性依其所含成分的种类和剂量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表现为口鼻烧灼感、口干、呕吐、腹泻、头昏乏力、心悸、胸闷等非特异性表现,但也有些患者在摄入后短时间内出现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猝死等危重症状。
乌头碱类药物主要来源于乌头科(Aconitum)植物和其药材或药物,常误食或过量使用中成药、保健品、中药饮片等,甚至因自制药酒、药膳而中毒。
案例一:男性,42岁,误食乌头草粉末12g,口服后感觉口干、头晕,随后出现呕吐和肢体麻木,面色苍白,伴畏寒、出汗,被送至医院急诊。
案例二:女性,29岁,口服乌头丸20g,出现呕吐、腹泻、心慌、呼吸急促,就诊急诊科。
急诊救治针对乌头碱类药物中毒的急诊救治,需要快速确定病情及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时采取对症处理,掌握好中毒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抢救措施。
一、快速处理患者针对中毒患者,第一时间需要迅速的处理,将其隔离至安全地点,避免二次受到药物影响。
对于昏迷、呼吸困难等危重中毒患者,应尽早进行心肺复苏。
1.1 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畅通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对于昏迷患者,要将其头部转向一侧,同时检查气道有无异物堵塞,如有异物立即清除堵塞物。
使用吸氧设备辅助呼吸,以维持呼吸功能。
1.2 循环支持保持患者循环和呼吸的稳定十分重要,危重患者应予以静脉液体复苏,如高压氧疗法对缺氧性紫绀有效,可尽早实施。
二、剂量限制针对乌头碱类药物中毒,临床上治疗的关键是剂量限制。
乌头碱中毒25例抢救分析

昏迷 、 血压下 降或休 克、 心律 失常或 出现严 重心律紊乱 乃至猝
死。
室传 导阻滞 1 , 例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1 ,T T 例 s— 改变 3 。本 例
陈洪喜 李 忠
( 安徽省红十字朝阳医院, 1 安徽 淮南 2 2 0 ) 3 0 7 ( 淮南东方医院集团 , 2 安徽 淮南 2 2 0 ) 3 0 1
本地民间有用草乌头泡酒治疗跌 打损伤、风湿的习惯 , 由
肿, 给脑细胞营养 剂。 本组均获治愈 , 各类 心律失常均在治疗后 恢复正常窦性心律 ,重度 中毒后 的 2 一 8h内心律失 常多样 4h 4 易变 , 必须严密心电监 护。本组 1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例高 例 1 度房室传 导阻滞分别 给予 临时起搏治疗 2 - , d后方恢复正常 d4 窦性心律 , 撤除临时起 搏。本组患者住院时间 1 ~ . 8 d d
经 系统方 面 , 主要是 先兴奋后麻痹感 觉神经 和中枢神经 , 有人 认为温 、 触 、 觉消失机 制可能是 乌头碱直接 和间接作用 于 痛、 压
组 除给予催 吐、 胃、 洗 大量输液 、 心肌 营养药 、 给 利尿 、 维持 电解
质及酸碱平衡外, 常规使用阿托品 12a静脉推注 , 3 i - g n 每 0 n m ~
4h1 , 次 直至症状 消失为止 。对 于使用阿托 品后效果 不明显 ,
乌头碱毒性作用主要损害循环系统及 中枢神经系统。 在神
■ 啮回国霞啜
神经肌肉活性 , 抑制肠道致病菌 , 维持肠道屏障功能 的完整性 ,
中西医结合救治急性乌头碱中毒3例体会

中西医结合救治急性乌头碱中毒3例体会
1 心肺复苏
近来,我诊治了3例乌头碱中毒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救治,获得良好疗效。
患者均因摄入乌头碱出现声嘶、瘫软等症状,同时出现胸痛、呼
吸困难、心慌及抽搐、肌阵挛等症状。
我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采取保
护呼吸道、给予��血药、进行升压支持、进行经皮心脏起搏等措施,并保持氧气不间断输入,以维持血中氧气量,稳定患者的血液循环。
2 中药调理
控制中毒表现,改善后续病情,我采用中药给药,调理脾胃。
选
择杏仁、茯苓、党参等十余味中药,组制成“牡丹芩甘方”,能益气
固表、清散肝热、定惊平息肝火,活血化瘀、调理脾胃,改善乌头碱
引起的消化道反应,有效缓解病症。
3 西药治疗
及时用西药给予抗精神类药物给药,其能阻断乌头碱毒性作用,
缓解中毒症状;同时用吗啡、生理盐水等能对病症表现做综合诊治,
能显著改善患者肢体麻痹、抽搐及肌肉肌张力降低等症状。
4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我们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充分发挥中医治疗乌头碱中毒的优势,利用中药的调理能力,结合特
殊西药的抢救效果,对乌头碱中毒患者进行中西医综合治疗,疗效良好,患者康复出院。
通过本次的治疗,我深刻的认识到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从理论至实践,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治疗乌头碱中毒的一个很好的选择,能够有效减少患者致病程度及症状,提升患者预后。
急性乌头碱中毒的救治体会

急性乌头碱中毒的救治体会急性乌头碱中毒是一种严重且危险的中毒病症,其症状包括呕吐、心动过速、头痛、头晕、嗜睡等,甚至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在面对乌头碱中毒患者时,及时采取正确的救治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分享我在医疗急救工作中对急性乌头碱中毒的救治体会。
一、快速判断和识别要想正确有效地抢救乌头碱中毒患者,首先需要快速准确地判断和识别中毒的症状。
乌头碱中毒病症较为典型,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呕吐、心动过速、头痛、头晕、嗜睡等症状。
此外,患者可能还会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如言语不清、痉挛、惊厥等。
当发现疑似乌头碱中毒的患者时,应立即调集相关救治资源,并做好观察准备。
二、紧急处理在识别和判断乌头碱中毒后,必须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首先,应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通风良好并且安全的场所,以便减少中毒风险。
其次,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呼叫医疗救援人员,确保救援力量能够及时赶到现场。
同时,对患者进行初步的生命体征检查,包括心跳、呼吸和意识情况等。
三、保证呼吸道通畅在处理乌头碱中毒患者时,保证呼吸道的通畅极为重要。
如果患者呼吸困难或出现窒息的情况,需立即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救治。
首先,可采用头后仰、下颌抬高的方法,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其次,如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应考虑给予人工通气或气管插管等辅助通气方法。
在处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的变化,确保其呼吸道始终通畅。
四、积极处理中毒症状除了保证呼吸道通畅外,还需要积极处理中毒症状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危险。
例如,对于乌头碱中毒引起的呕吐症状,可以给予抗呕吐药物进行控制。
另外,针对头痛、头晕等神经系统症状,可以考虑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或其他对症治疗措施。
然而,在给予药物治疗时,务必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和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
五、寻求专业医疗支持在紧急处理和初步救治之后,应尽早将患者转运至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救治。
乌头碱中毒属于严重中毒情况,专业医疗支持至关重要。
通过专业医疗团队的综合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症状,并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及时预防和干预。
急性乌头碱中毒的救治

感谢各位莅临本次演讲,今天将为大家介绍急性乌头碱中毒的救治。随着乌 头花的广泛分布,了解如何应对中毒情况将变得至关重要。
急性乌头碱中毒的概述
乌头碱属于半入乌头植物后会迅速 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了解其特性能够指导有效的救治方法。
乌头碱的来源和毒性
乌头植物广泛存在于北半球寒带地区,包括中国的一些山区。该植物的根部、 叶子和种子富含乌头碱,是中毒的主要来源。乌头碱对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 有强烈的毒性作用。
常见症状和表现
中毒后,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等神经毒性症状。严重情况下, 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甚至昏迷。及早识别症状可以帮助及时救治。
预防和宣教
为了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公众应了解乌头植物的外观特征,并避免误食。定期进行宣教活动和媒体宣传,提 高公众对乌头植物中毒的认知。
洋地黄毒苷
在乌头碱中毒的患者出现心脏症状时,可使用洋地黄毒苷进行治疗。
镇静剂
使用镇静剂将患者的症状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稳定情况。
监测和支持治疗
1
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和血压等生
足够的液体补充
2
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注射液体以保持患者的
水电解质平衡。
3
呼吸辅助
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呼 吸支持治疗,包括氧气吸入等。
紧急救治措施
1
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并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院,寻求专业人员的救治。
2
洗胃和活性炭
医生会进行洗胃和使用活性炭来减少乌头碱被吸收的量。
3
心血管支持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等症状,进行相应的心血管支持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体化救治急性乌头碱中毒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一体化救治模式在救治急性乌头碱中毒的疗效。
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1年12月我院诊治的76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实施一体化救治40例患者为治疗组,非一体化救治36例患者为对照组。
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经过2~6d的治疗,治疗组治愈38例(95.0%),死亡2例(5.0%);对照组治愈29例(80.6%),死亡7例(19.4%),死亡原因均为恶性心律失常。
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一体化救治模式:我院采用的一体化救治模式包括了现场救护、途中施救、传达信息到院内进行抢救、院内治疗和监护等环节,通畅衔接了院前院内机制,使各种急救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1.2.1.1院前急救:接到现场急救指令后2min内出诊,救护人员迅速到达中毒现场,急救反应时间13~64min,平均30min。
迅速对患者中毒病情进行评估,同时使呼吸道保持通畅,对尚保持清醒的口服中毒患者行催吐;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维持循环;进行心电监护,根据心电的改变使用阿托品、利多卡因等对抗心律失常;抽搐患者给予镇静类药物;所有患者均服用利尿剂进行排毒。
在转运过程中,3例患者出现心搏、呼吸停止,经紧急心肺复苏后成功抢救1例,2例因恶性心律失常而死亡。
1.2.1.2院内急诊科救治:急诊科接到急救指令后,实施院前院内一体化抢救治疗。
及时将中毒患者信息传至急诊科,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
患者到达急诊科后马上进入抢救室。
对口服中毒患者用生理盐水洗胃,之后用硫酸镁导泻,同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对低血压患者注射参麦等血管活性药,持续进行心电和血压监护;对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继续给予阿托品来提高心率,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继续给予利多卡因、异搏定等;对呼吸出现异常的患者配合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插管等[2]。
1.2.2非一体化救治:家属未呼叫“120”,直接将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送至急诊室,根据患者的情况实施相应的措施。
在急诊科抢救时,7例患者因急性心率失常而死亡。
1.3观察指标: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
1.4统计学方法:数据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2~6d的治疗,治疗组治愈38例(95.0%),出院时复查心电图、心肌酶谱、肝肾功能均恢复正常;死亡2例(5.0%),在院前死亡,死亡原因均为恶性心律失常。
对照组治愈29例(80.6%),出院时复查心电图、心肌酶谱、肝肾功能均恢复正常;死亡7例(19.4%),均在院内急诊科死亡,死亡原因均为恶性心律失常,见表1。
3讨论
本组72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均为服用含有乌头碱的药物中毒。
含乌头碱类中草药包括附子、川乌、草乌、搜山虎等,临床一般用于祛风除湿、镇痛,有较强毒性,经高温处理后可降低其毒性。
乌头碱口服0.2mg便可中毒,口服3~4mg便可致死[3]。
乌头碱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死亡原因主要是严重的心律失常,本研究中患者死亡的原因均为严重的心律失常。
服用乌头碱类药物时不可同时饮酒,以免加重中毒。
且不宜服用大剂量含乌头碱的药物,药物煎煮3~6h可全部破坏乌头碱方宜服用。
本组病例患者均饮用剂量过大、药物煎煮时间不够而引起中毒症状。
乌头碱可强烈兴奋可迷走神经,抑制窦房结,增高心肌兴奋性,从而产生各种心律失常,表现为恶心、呕吐、低血压下、抽搐等。
此外,乌头碱可兴奋麻痹中枢神经和感觉神经,出现中枢抑制和呼吸麻痹而引起患者死亡[4]。
该组72患者均符合乌头碱中毒的特点,尤其是心脏的损害表现明显,应积极开展救治。
我院在急诊科专门设立乌头碱中毒抢救小组,通过实施一体化抢救模式提高院前和院内救治质量,大大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急性乌头碱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完善的一体化救治方案。
乌头碱服用过量后在较短时间即可出现中毒症状,对患者的生命产生严重威胁,故有效的急救医疗服务可保证成功抢救的[5]。
一体化救治模式主要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急救,将现场急救、途中救护、院内抢救、治疗、监护等过程融为一体,
缩短了临床反应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救治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首要前提是建立高效的院前急救系统,这是保证成功抢救的前提。
中毒至施救的急救反应时间、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密切相关[6]。
本研究中患者从中毒至施救的急救反应时间13~64min,平均30min,这一时间显著短于家属送患者到医院的时间,从而缩短
急救反应时间、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为后期的及时治疗争取到更多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实施一体化救治的必要准备是具有良好的抢救设备及救护车。
我院急诊科的救护车上全部配备 gps 全球定位系统、心电监护仪、起搏器、呼吸机等抢救设备和各种抢救药品,并安排专业院前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可马上对中毒患者实施急救措施。
在院前对中毒患者进行生命支持,早期应用解毒药物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7]。
将患者的病情尽快告知医院急诊科,以便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工作。
中毒患者到达急诊科后立即洗胃,进行深入的生命支持,实施进一步救治。
总之,无缝隙一体化救治模式是救治乌头碱中毒患者的关键,大大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秦天赐. 急性乌头碱中毒 108例回顾性分析[j]. 内科,2008, 3(3): 209-211
[2]任愿. 急性鸟头碱中毒32例治疗体会[j]. 陕西医学杂志,2010, 39(10): 1415-1426
[3]张海光,方利娟. 阿托品治疗乌头碱中毒致快室率心律失常15例[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2 1(3):192-193
[4]刘明伟. 急性乌头碱中毒心电图变化与治疗分析[j]. 临床急诊杂志, 2009, 10(5): 298-299
[5]范从华. 一体化救治急性乌头碱中毒的体会[j]. 中国中医急症, 2010, 19 (11): 1922-1923
[6]蔡爱敏,朱燕.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 中国全科医学, 2009, 12(20): 1 885-1 886
[7]王丽娟,吕爱红. 救治急性乌头碱中毒探讨及体会[j]. 医药论坛杂志, 2011, 32(23):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