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月考试卷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 (选择题) 和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测试范围:九年级上册全部内容(45%) +九年级下册1~7课 (55%)5. 难度系数: 0.706.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024年7月17日, “金字塔之巅: 古埃及文明大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这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
由此次展览主题可知 ( )A. 金字塔的建筑规模高大宏伟B. 古埃及科学文化成就突出C.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D. 古埃及国王拥有无限权力2. 下图所示城市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0—14世纪德国科隆城市面积的变化@教与学A. 西欧庄园的兴起B. 农奴负担的增加C. 商品经济的发展D. 租地农场的出现3. “伊斯兰教自建立就以国家主义强权为工具进行推广。
如果把三大宗教放到一起进行对比,就可以看出伊斯兰教在传播上的绝对优势。
”这段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 )A. 伊斯兰教有利于阿拉伯半岛统一B. 伊斯兰教赢得了民众的广泛的支持C. 伊斯兰教比佛教、基督教更易理解D.阿拉伯帝国扩张加速伊斯兰教传播4. 下表所示内容反映了《罗马民法大全》( )C. 维护了妇女特权D. 内容系统而完备5. 对下列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垦殖运动的开展B. 手工工场的出现C. 生产组织的革新D. 市民阶层的产生6. “英国诗歌之父”杰弗里·乔叟 (1340—1400) 青年时期曾在意大利会见彼特拉克,后者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九年级(上)月考历史试卷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九年级(上)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46分)1.(2分)“13、14世纪,欧洲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引文中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具体是指()A.庄园、租地农场B.庄园、手工作坊C.租地农场、手工作坊D.租地农场、手工工场2.(2分)文献是解读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组合对应正确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埃及B.《天方夜谭》——古代阿拉伯C.《十二铜表法》——古代希腊D.《荷马史诗》——古代罗马3.(2分)著名史学家周谷城在《世界通史》中这样说道:“印度人分为四级……这四级人即祈祷者、打仗者、生产和买卖者、供他人驱使者也。
”其中“生产和买卖者”指的是()A.吠舍B.刹帝利C.首陀罗D.婆罗门4.(2分)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
”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最能体现()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D.国王与人民的对立5.(2分)有学者这样形容德国: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国家,它要么拷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
19 世纪40 年代,德国在在思想上“拷问世界”是指()A.推动文艺复兴B.诞生马克思主义C.开展启蒙运动D.建立第一国际6.(2分)在18世纪末的法国有这样一个国王:为了加速断头台杀人的效率,亲自参与了断头台的设计,命人将铡刀改为三角形。
结果,他在1793年初也成了这部利器的刀下之鬼,这个国王是()A.查理一世B.路易十六C.詹姆士一世D.路易十八7.(2分)历史活动课上,老师安排学生搜集了大化改新、西欧城市的发展及市民阶级的扩大、庄园经济和大学的兴起等知识,那么本节历史活动课活动的主题是()A.人类文明的开端B.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C.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D.封建时代的亚洲和欧洲8.(2分)达•芬奇为塑造一位将军的骑兵青铜像(如图),花了16年工夫去做大量准备工作,包括考察铜炉、风箱,研究光和热等。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九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九年级历史学科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究其原因,大河流域A.自然资源匮乏B.文明成果丰硬C.文化积淀厚重D.适合农业耕作2.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
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A.体现自由平等B.体现“君权神授”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3.伯里克利努力推进和完善民主政治,深得家乡民众的信任与爱戴。
人们赞赏有加:“他在这里只熟悉一条路,那就是通向能与普通公民接触的广场和五百人会议的路。
”他的家乡在()A.斯巴达城邦B.亚历山大帝国C.罗马共和国D.雅典城邦4.如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④处应填写的是A.罗马共和国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D.东罗马帝国5.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
这()A.标志着世界首部成文法诞生B.有利于遏制贵族滥用法律C.消除了平民与贵族间的矛盾D.奠定了近代欧洲民法基础6.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关于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成就描述准确的一项是A.《掷铁饼者》的创作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B.大竞技场吸收了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C.《十二铜表法》构建起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D.儒略历以古巴比伦太阳历为蓝本,一直沿用至今7.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和古希腊罗马时期思想大师辈出,东西方文化遥相呼应,被称为人类的“轴心时代”。
以下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老子D.孔子8.李华同学在复习某一单元的历史知识时,整理了一组关键词:封君封臣制、庄园中的农奴、城市经济和大学的兴起、《查士丁尼法典》。
初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初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南方古猿。
2. 古埃及文明发源于()A. 尼罗河流域B. 两河流域C. 印度河流域D. 黄河流域。
3.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处于最高等级的是()A. 婆罗门B. 刹帝利C. 吠舍D. 首陀罗。
4. 古希腊文明的开端是()A. 爱琴文明B. 克里特文明C. 迈锡尼文明D. 雅典文明。
5. 罗马共和国建立于()A. 公元前509年B. 公元前73年C. 公元27年D. 公元476年。
6.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A. 耶稣B. 穆罕默德C. 释迦牟尼D. 安拉。
7. 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其效仿的是()A. 中国唐朝制度B. 中国汉朝制度C. 印度制度D. 阿拉伯制度。
8. 被誉为“文艺复兴的先驱”的是()A. 但丁B. 达·芬奇C. 莎士比亚D. 哥白尼。
9. 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A. 迪亚士B. 达·伽马C. 哥伦布D. 麦哲伦。
1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 苏格兰人民起义B. 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C. 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D. 1688年“光荣革命”11. 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12. 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3.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A. 18世纪60年代B. 19世纪60年代C. 18世纪末D. 19世纪末。
14.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C. 第一国际的成立D. 十月革命的胜利。
15. 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杰出女英雄是()A. 贞德B. 章西女王C. 伊丽莎白女王D. 克伦威尔。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2.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_古印度_。
3. 公元前27年,_屋大维_建立罗马帝国。
4. 古希腊的_雅典_城邦,在伯利克里当政时期,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023年北京市三十五中初三3月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3北京三十五中初三3月月考历史一、单项选择题1. “玻利瓦尔解放南美洲”“章西女王抗英斗争”等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 血腥的资本积累B.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C.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D. 二战后亚非拉的奋起2. 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很大比重,他们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
农村贫困落后,农奴购买力低,这些影响了国内市场的发展。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俄国()A. 农奴制的盛行成为发展的阻碍B. 农业生产非常发达C. 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 无产阶级队伍壮大3. 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来看,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 开辟了殖民道路B. 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C. 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D. 引起了世界工人运动4. 下列图片可以研究()A.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B.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C.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D. 美苏对峙局面的形成5. “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
”这主要是因为林肯A. 推行农奴制改革,促进资本主义发展B. 领导独立战争,颁布《独立宣言》C. 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奴制度D. 领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6. 归纳和概括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之一。
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赢得了国家的独立;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这两次战争的相同作用是A. 都是资产阶级革命B. 都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C. 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D.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7. 纵观中日两国的近代历史,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具有很多相似之处。
下列表述最恰当的是()A. 都是为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的改革B. 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成文宪法C. 都向西方学习,确立了君主立宪制D. 都改变了落后面貌,走上扩张道路8. 观察下面的图示。
方框内的文字应是()A. 日本明治维新B. 俄国农奴制改革C. 美国南北战争D. 法国大革命9. 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开启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区分它们的主要根据是()A. 能源动力B. 通信技术C. 交通工具D. 机械设备10. 19世纪80年代,一位德国人成功地制造出配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他是()A. 福特B. 本茨C. 斯蒂芬森D. 莱特兄弟11.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人亨利·福特开始在汽车生产中引入流水线,把装配一辆汽车所需的时间由12个小时缩短到1个小时,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
初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郡县制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车同轨,书同文”的政策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了郡县制答案:D2.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以下哪些措施?()A. 推行郡县制B. 实行推恩令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以上都是答案:C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科举制度为唐朝选拔人才提供了制度保障B. 科举制度使得社会各阶层的人都有机会进入官场C. 科举制度使得士族门阀的地位得到了加强D. 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化的繁荣答案:C4. 下列关于宋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宋朝时期,商品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B. 宋朝时期,海外贸易得到了空前的繁荣C. 宋朝时期,实行了“重文轻武”的政策D. 宋朝时期,实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答案:D5. 元朝时期,忽必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对全国的统治?()A. 推行行省制度B. 实行科举制度C. 推行汉法D. 以上都是答案:A6. 下列关于明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明朝时期,实行了海禁政策B. 明朝时期,实行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C. 明朝时期,实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D. 明朝时期,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答案:D7.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对全国的统治?()A. 推行“摊丁入亩”制度B.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C. 推行“文字狱”政策D. 以上都是答案:A8.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D. 辛亥革命实现了国家的完全独立答案:D9.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2024-2025学年青岛版六三制新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894

2024-2025学年青岛版六三制新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89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重大战役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战争局势的走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A. 敦刻尔克撤退B. 珍珠港事件C. 中途岛海战D. 斯大林格勒战役2、“秦统治者利用这些原则开始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
然后他们又用一惯无情的手段将严密的组织扩大到全国,不过,其结果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引起了一个反作用,使帝国在其创立者去世后没几年就被推翻。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材料中所列举的“严密的组织”制度是指()A. 宗法制度B. 分封制度C. 中央集权制度D. 科举制度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A. 凡尔登战役B. 莫斯科保卫战C. 斯大林格勒战役D. 诺曼底登陆4、在一次文学讲座时,老师介绍了宋词的发展历史及其代表人物,下面的几位人物中,哪些可属北宋词的代表()①苏轼②杜甫③白居易④李清照⑤辛弃疾。
A. ①②③④⑤B. ①④⑤C. ①④D. ①③④⑤5、新中国成立前,占乡村人口总数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70-80%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总数90%的贫雇农和中农却没有耕地.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彻底瓦解是在()A.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B. 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完成以后C.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后D.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以下是某校九年级同学对20世纪30年代国际形势的表述,其中有三处错误,请你帮助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6分)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形势,可以说是风云变幻,1924-1929年,资本主义经历了相对稳定的“繁荣”后,迎来了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这场危机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024年上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256

2024年上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25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图是小丽同学的学习笔记,根据所示内容判断他笔记中设计的历史人物是()A. 华盛顿B. 罗伯斯庇尔C. 克伦威尔D. 拿破仑2、【题文】我国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1953年,至今仍在施行。
你知道我国借鉴的是哪一国家的做法吗?A. 苏联B. 美国C. 俄罗斯D. 印度3、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 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B. 长期的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C. 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 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4、下列不属于清朝政府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措施的是()A. 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B. 设立宣政院C. 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D. 设置驻藏大臣5、某班同学开展以“新中国土地制度”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得出以下结论。
其中正确的是A. 土地改革使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被彻底消灭B. 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使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的道路C.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村经济得到了发展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土地由集体所有变为农民所有6、【题文】1941年;德;日法西斯在欧洲、亚洲连续发动突然袭击,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不断扩大。
其中,代表性的事件是()①德国闪击波兰②德国突袭苏联。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④诺曼底登陆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7、【题文】独立前的巴西是哪个欧洲国家的殖民地?A. 西班牙B. 葡萄牙C. 英国D. 法国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罗马共和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错误:____改正:____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 ______ ,它最早出现于我国 ______ (朝代)的四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历史月考试卷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基础,能够代表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成就的是
A、制作骨耜
B、种植粟
C、种植水稻
D、烧制彩陶
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它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是在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
1三国时期的故事很多,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影响最大的故事是
A、三顾茅庐
B、七擒孟获 C 、草木皆兵D、赤壁之战
4、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的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是
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5、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最主要的原因是
A、这里土地肥沃
B、成都平原气候适宜降水较多
C、都江堰的修建
D、这里物产丰富社会安定
6、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凡尔赛和约》的签订3《九国公约》的签订
A 、123 B、132 C 、213 D、321
7、某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系列知识卡片,其中内容与史实不符的是
A、二战爆发:1939年
B、转折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C、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
D、二战结束:德国投降
8、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崩溃的标志是
A、纳米比亚的独立
B、巴基斯坦的独立
C、印度的独立
D、古巴的独立
9、20世纪被称为“梦幻工厂”的是
A、威尼斯
B、好莱坞
C、宝莱坞
D、纽约
10、人们常说:“地球已变成一个地球村了”。
这表明
A、世界经济多极化形成了
B、世界政治多极化形成了
C、经济全球化使人类联系更为密切
D、地球已变成一个村落
二、组合列举题(共14分)
11、列举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4分)
12、列举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盛世局面(3个)。
(3分)
1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请写出下列相关内容。
(3 分)
(1)、西汉出使西域,加强西域与内地联系的历史人物是
(2)、迁都洛阳,促使民族融合的著名改革家是
(3)、“唐蕃和同为一家”中的吐蕃族是今天的
14、二战后,苏联、东欧和中国都先后进行了改革,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人物。
(4分)
(1)、20世纪50年代,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并未有实质性的突破。
(2)、领导匈牙利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的领导人是
(3)、提出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他的改革直接导致苏联解体的领导人是
(4)、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三、材料分析题(共24分)
15、2007年9月,以“走进孔子、喜迎奥运、同根一脉、共建和谐”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拉开帷幕。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分)孔子又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对中国古代教育作出了哪些贡献?(4分)
(2)、汉武帝采纳了哪位学者的什么建议,使儒家学说从此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4分)(3)、你认为儒家思想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
16、材料一:1940年,针对德国的轰炸,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
”
材料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美国国会发表如下演说:“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不论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战胜这次预谋的入侵,美国人民都将以自己正义的力量去赢得绝对的胜利。
”
材料三: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联合国家宣言》
请回答:
材料一中,丘吉尔针对德国的军事行动表明了什么态度?(2分)
(2)、材料二中“1941年12月7日”发生了什么事件?(2分)该事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何影响?(2分)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是什么?(2分)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属于什么性质?(2分)
(5)、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2分)
四、探究题(12分)
17、阅读材料,探究下列任务:
材料一:
材料二:2009年9月14日,奥巴马在华尔街就金融危机一周年发表演讲,奥巴马重申其金融改革计划原则,并呼吁国会尽快批准该计划。
材料三:美国出口也没有什么发展,失业在继续,失业人口也拿不到什么。
如果美国资本制度不改变,政治领导做不出什么东西出来,经济状况很难改变。
(1)、简述图一,图二人物对美国作出的贡献。
(4分)
(2)、材料二显示,美国当前发生了什么事件?(2分)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2分)
(4)、图四是新一届美国总统,你认为解决金融危机,他应该借鉴哪位前总统的做法?(2分)
(5)、请你任选一位美国总统,谈谈其身上有什么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