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中的技术系统S
TRIZ理论技术系统的八大进化法则及其实例

TRIZ理论技术系统的八大进化法则及其实例
技术系统的八大进化法则及其实例
一、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
例:汽车的发明和使用;从最初的婴儿期(即最初的蒸汽机车)到成长期(即内燃机车)再到成熟期(即现在拥有各种功能美观实用的现代型汽车)最后到衰退期二、提高理想度法则
例:污水排水管道;镀锌环钢排水管道强度大,但耐腐蚀耐磨损性差,塑料管道耐腐蚀耐磨损性强但强度低,故在塑料管道外镀锌层以提高管道强度
三、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
例:音乐手机;手机的发明和使用给人们带来了巨大地便利,人们不均衡的着重发展其中的某些功能(比如音乐播放功能)使其成为某种特定功能型手机
四、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
例:可折叠自行车;自行车本是体积相对较大的,后来将其装上铰变成可折叠自行车既方便有减小体积
五、增加集成度再进行简化法则
例:手机移动电源;将手机电池拿出来单独做成移动电源供手机使用
六、子系统协调性法则
例:电脑主机箱;电脑工作时,散热风扇和主机功率相协调
七、减少人工介入的法则
例:汽车的自动化案例
八、向微观级和增加场应用的进化法则
例:电子芯片;以前的集成电路大多是电子管,耗能大体积大,而现在则可以集中成小小的芯片。
01_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

01_TRIZ的技术系统⼋⼤进化法则(⼀)TRIZ的技术系统⼋⼤进化法则阿奇舒勒的技术系统进化论可以与⾃然科学中的达尔⽂⽣物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社会达尔⽂主义齐肩,被称为“三⼤进化论”。
TRIZ的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分别是: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2、提⾼理想度法则;3、⼦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4、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5、增加集成度再进⾏简化法则;6、⼦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7、向微观级和场的应⽤进化法则;8、减少⼈⼯进⼊的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的这⼋⼤进化法则可以应⽤于产⽣市场需求、定性技术预测、产⽣新技术、专利布局和选择企业战略制定的时机等。
它可以⽤来解决难题,预测技术系统,产⽣并加强创造性问题的解决⼯具。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1)婴⼉期2)成长期3)成熟期4)衰退期各阶段的特点。
S曲线族2.提⾼理想度法则1)⼀个系统在实现功能的同时,必然有2个⽅⾯的作⽤:有⽤功能和有害功能;2)理想度是指有⽤作⽤和有害作⽤的⽐值3)系统改进的⼀般⽅向是最⼤化理想度⽐值4)在建⽴和选择发明解法的同时,需要努⼒提升理想度⽔平提⾼理想度可以从以下4个⽅向予以考虑:1)增加系统的功能2)传输尽可能多的功能到⼯作元件上3)将⼀些系统功能转移到超系统和外部环境中4)利⽤内部或外部已经存在的可利⽤资源。
3.⼦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1)每个⼦系统都是沿着⾃⼰的S曲线进化的2)不同的⼦系统将依据⾃⼰的时间进度进化3)不同的⼦系统在不同的时间点到达⾃⼰的极限,这将导致⼦系统间⽭盾的出现4)系统中最先到达其极限的⼦系统将抑制整个系统的进化,系统的进化⽔平取决于此系统5)需要考虑系统的持续改进来消除⽭盾4.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1)增加系统的动态性,以更⼤的柔性和可移动性来获得功能的实现2)增加系统的动态性要求增加可控性5.增加集成度再进⾏简化法则1.增加集成度的路径2简化路径3单--双---多--路径4⼦系统分离路径6.⼦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1.匹配和不匹配元件的路径2调节的匹配和不匹配的路径3⼯具和⼯件匹配的路径4匹配制造⼯程中加⼯动作节拍的路径7.向微观级和场的应⽤进化法则1.向微观级转化的路径2转化到⾼效场的路径3增加场效率的路径4分割的路径8.减少⼈⼯介⼊的进化法则(1)减少⼈⼯介⼊的⼀般路径本路径的技术进化阶段:包括⼈⼯动作的系统→替代⼈⼯但仍保留⼈⼯动作的⽅法→⽤机器动作完全代替⼈⼯。
S曲线与技术进化法则(TRIZ)

练习
❖ 举出一个当前处于婴儿期的技术系统。 ❖ 你认为当前该技术系统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是什么?
当前处于婴儿期的产品
动力电池组
S曲线-成长期
电话发明后的几十年里,围绕着电话的经营、技术等问题,大量的 专利被申请。 Strowger的“自动拨号系统”减少了人工接线带来的种种问题。 干电池的应用缩小了电话的体积, 装载线圈的应用减少了长距离传输的信号损失。 1906年,Lee De发明了电子试管,它的扩音功能领导了电话服务 的方向。 后来贝尔电话实验室制成了电子三极管。
主要问题:
缺乏资源 新系统中存在一系列“瓶颈”问题 新系统的性能通常不如旧系统
1. 充分利用已有技术系统中部件和资源
▪ 第一代modem是和已有的电话线相匹配,协调发展的。
2. 与已有的其他先进系统或部件相结合
▪ modem与3G的结合
3. 重点解决阻碍产品进入市场的瓶颈问题
▪ 调制解调技术的“瓶颈”-带宽问题
结论:目前国内的人造板技术正处于成长期, 由TRIZ理论的
S曲线进化法则可知, 处于成长期的人造板技术需要降低支出, 系统结构及其组成部分需要改善, 系统还拥有取之不尽的可以 利用的内部和外部资源, 通常在这个阶段, 系统与不理想因素 相关的矛盾还不很尖锐, 允许折中和暂缓解决。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S曲线理论是企业制定战略的重要参考尺度
产品技术 成熟度
企业技术战略
创新战略
婴儿期
评估该技术的功能能力,如果优于现有技术,分析技术转 局部 化为产品的主要障碍,投入资金进行攻关,尽快实现技术 创新 产品化,争取尽快推向市场,抢占技术领先优势。
成长期 成熟期 退出期
首先将新产品推向市场,抢占先发优势,然后不断对新产 局部 品进行改进,不断推出基于该核心技术的性能更好的产品,创新 到成长期结束要使其主要性能指标(性能参数、效率、可 靠性等)基本达到最优。
第二节TRIZ技术进化理论

1 参数2 A 2 3 时间
9
1. 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 系统进化多维S曲线——通讯工具
• 下图分别表示了BP机和手机、电话随时代进步在通信及时性和市场大小 方面的变化
通讯及时性 手机、电话
市场大小
BP机
手机
固定电话
BP机 时间
时间
10
利润的吸血鬼,应尽快淘汰。
8
1. 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 技术进化S的运用
• 图中的曲线表示为空间曲线,1、2、3分别
代表不同发展轨迹的曲线族。点A为系统初
始状态,点B为系统目标状态。 • 从图中可以看到,通过1、2、3等多条途径 均可以从A点到达B点。每一条途径都代表
参数1
B
了某个技术路线,都有其自己的S曲线发展
Parameter (Ideality)
具有资源
3
4
缺乏资源
1 2
1
Time
性能
第三轮S曲线 第二轮S曲线 第一轮S曲线 衰退期 成熟期
注意:如果在第三阶段有资源可以 提高改善技术系统,可以尝试返回 第二阶段。如果我们没有资源可以 利用,这时就发展新的S曲线。
成长期 婴儿期
时间
1. 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
每个子系统都是沿着自己的S曲线进化的; 不同的子系统将依据自己的时间进度进化;
不同的子系统在不同的时间点到达自己的极限,这将导致子系统间的
矛盾的出现; 系统中最先到达其极限的子系统将抑制整个系统的进化,系统的进化
水平取决于此子系统;
需要考虑系统的持续改进来消除矛盾。 例:飞机的设计中,常常着重研究发动机的改进而忽视了空气动力学的 研究,因而影响了飞机的性能提升。
TRIZ基础和技术系统

案例四:医疗设备的设计与改进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医疗设备的设计与改进需要综合考虑安全性、可靠性和易 用性。运用TRIZ理论,工程师们能够系统地分析问题,提 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例如,在医疗影像设备的设计中, 通过优化结构、降低噪声和提高图像质量,提高了设备的 诊断准确性和使用体验。同时,在医疗植入物设计中,运 用TRIZ理论可以解决材料、生物相容性和寿命等关键问题 ,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03
TRIZ解决问题的方法
九大经典法则
01
02
03
分割法则
将物体分割成独立的部分, 增加物体的可移动性。
抽取法则
从物体中移除部分组件或 物质,使其成为一个新的 物体或组件。
局部质量变化法则
改变物体的某些部分,使 其具有不同的物理或化学 性质。
九大经典法则
非对称法则
创造物体的不对称性,使其具有新的功能或特 性。
40条发明原理
分割原理
将一个物体分割成独立的 部分,增加物体的可移动 性。
抽取原理
从物体中移除部分组件或 物质,使其成为一个新的 物体或组件。
局部质量变化原理
改变物体的某些部分,使 其具有不同的物理或化学 性质。
40条发明原理
非对称原理
创造物体的不对称性,使其具有 新的功能或特性。
合并原理
将两个或多个物体合并成一个新的 物体,以实现新的功能或特性。
TRIZ的应用范围
要点一
总结词
TRIZ的应用范围涵盖了产品设计、工艺优化、生产制造等 多个领域。
要点二
详细描述
TRIZ作为一种系统化的创新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的技术创新和问题解决。在产品设计方面,TRIZ可以帮助 工程师快速识别和解决设计中的技术矛盾,提高产品的性 能和可靠性。在工艺优化方面,TRIZ可以帮助企业改进生 产流程,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在生产制造方面, TRIZ可以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提高生产 线的稳定性和效率。此外,TRIZ还可以应用于市场营销、 管理等领域,帮助企业实现创新发展。
triz技术系统进化的S曲线和进化法则的关系

一、技术系统进化的S曲线和进化法则的关系?
(1) 婴儿期产品处于原理实现阶段,一般应用完备性法则、能量传递法则和协调性进化法则使产品功能得以实现。
(2) 成长期产品处于性能优化和商品化开发阶段,一般应用提高动态性法则、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促进产品快速完善,广泛获得市场认可。
(3) 成熟期产品技术已趋于完善,一般应用向微观系统进化对局部加以改进。
(4) 衰退期产品性能参数、盈利已达到最高并开始下降,需要提前开发新的替代产品,一般应川旬超系统跃迁法则使产品更新换代。
(5)提高理想度法则贯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
(2) 二、描述一个问题,并找出其中的技术冲突?(需找出改进的参数和恶化的参数)
(3) 塑料瓶装口香糖较锡纸装口香糖量多实惠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现在的问题是:用户每次咀嚼完毕瓶装口香糖后会因找不到纸巾包裹废弃物而烦恼,随手乱扔既害人又不利己,而且每次吃完瓶内口香糖后对瓶子的处理也是一种烦恼,既不能乱扔,放在包里还占空间。
解决方案是:用一节一节的粘性纸卷成的瓶正好解决掉这个问题。
每当用户吃完口香糖后,就从瓶子上撕下一块儿纸包裹口香糖,解决了找不到纸巾包裹口香糖的烦恼,而粘性纸的节数正好正比于口香糖的数量,当口香糖吃完后,对应的粘性纸也撕光,正好解决了瓶子大占空间的问题。
改进的参数:21 功率·33可操作性·32·可制造性恶化的参数:13·结构的稳定性。
TRIZ中的技术系统S-曲线进化法则与产品的生命周期

个产 品或 物体 都可 以看作 是一个 技术 系统 ,
技术系 统可 以简称 为系统 。系 统是 由多个 子系统组 成 的 ,并通过 子系 统问 的相互作 用来 实现一 定 的功 能 ,子 系统可 以是 零件或 部件 构成 。系统 是处于超 系统之 中 的,超 系 统是系 统所在 的环 境 ,环 境 中其 他 相关 的系统 可 以看作 是超 系统 的构 成部分 。
摘要 : 文章对发 明 问题解 决理论 ( T RI Z) 中的技 术 系统 S 一曲线进化 法则及产 品生命周期 理论进行 了简单 的介 绍, 探 讨 了通过 T R I Z 的技 术 系统 S 一曲线进 化 法则对产 品技 术成 熟度 的预 测及通过 产品 生命周期 理论对 产品
市场成 熟度 的评价 ,两个理论之 间的 区别及相互 关 系以及 它们对企 业进行产 品规 划 的相 关启 示。
s o l v i n g ,发 明 问题 解 决理 论 )从 技术进 化 的角 度
对产 品的技术 成熟度 进行 了预测 ,并据此 推断 该产
点是技 术系统 的进 化并非 随机 的,而 是遵循 着一定 的客观 的进化模 式 ,所有 的系统 都是 向 “ 最 终理性 化 ”进 化 的,系统进 化 的模式可 以在 过去 的专利发 明中发现 ,并可 以应 用于 新系统 的开 发 ,从 而避免 盲 目的尝试 和浪 费时 间。A 1 t s h u l l e r 的技 术系统进 化 论主 要有八 大进化 法则 ,这些 法则 可 以用 来解决 难题 ,预 测技术 系统 ,产 生并加 强创造 性 问题 的解
决工具 。
品未来 的发展 方 向及 形态 ,这 为产 品设计人 员进 行 产 品设计 及研 发提 供 了很 好 的借 鉴 。产 品的生命 周
技术创新方法之二TRIZ的八大进化法则

二、TRIZ的技术系统的八大进化法则+S曲线
பைடு நூலகம்
针对技术系统进化演变规律,在大量专利分析的基础上TRIZ理论总结 提炼出八个基本进化法则。
利用这些进化法则,可以分析确认当前产品的技术状态,并预测未来 发展趋势,开发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可以应用于产生市场需求、定性技术预测、产生新技术、专利布局和
统的组成和进化的趋势。
技术系统法则2:能量传递法则
技术系统实现功能的必要条件:能量必须能够从能量源流向技术 系统的所有元件;
技术系统应该沿着使能量流动路径缩短的方向进化,以减少能量 损失;
如果某个元件接收不到能量,就不能发挥作用,这会影响到技术 系统的整体功能。
实例:手摇绞肉机替代菜刀 用刀片旋转运动代替刀的垂直运
衰退期的特征: 相同功能的新技术系统开始排挤老系统; 系统带来的收益下降;
衰退期出现的原因: 新系统已经发展到第二阶段迫使现在系统退出市场; 超系统的改变导致对系统需求的降低; 超系统的改变导致系统生存困难。
对衰退期的建议: 寻找新的民展领域; 重点投入资金寻找、选择和研究能够进一步提高产品性能的替代技术。
成熟期的特征: 系统发展趋于缓慢; 生产量趋于稳定; 新出现的矛盾会阻碍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成熟期的特点: 系统消耗大量的特定资源; 系统被附加一些与其主要功能完全不相关的附加功能; 系统的发展寄希望于新的材料和技术; 系统的改变主要是外在的变化。
对成熟期的建议: 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是:降低成本,改善外观; 增强系统服务功能的可能性; 简化系统,和其它系统或技术相结合
第一部手机:1973年诞生,重800g,功能仅为电话通信; 现代手机:重仅数十克,功能可超过100种,包括通话、游戏、 MP3、照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IZ中的技术系统S摘要:文章对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中的技术系统s-曲线进化法则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探讨了通过triz的技术系统s-曲线进化法则对产品技术成熟度的预测及通过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产品市场成熟度的评价,两个理论之间的区别及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企业进行产品规划的相关启示。
关键词:技术系统;s-曲线进化法则;产品生命周期;产品规划;triz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2-0151-051 概述产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是围绕着产品的竞争而展开的。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产品的更新换代也愈发频繁。
如何做好企业的产品规划,准确地把握住市场脉搏和消费趋势,及时研发并生产出领先于竞争对手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是每一个企业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做好产品的规划,首先是要分析和把握产品的发展趋势。
triz (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从技术进化的角度对产品的技术成熟度进行了预测,并据此推断该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形态,这为产品设计人员进行产品设计及研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产品的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理论主要从产品的市场营销的角度对产品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为企业制定产品策略及营销策略提供了依据。
两个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产品的生命过程进行了分析,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对企业的产品规划工作又有何实际指导意义,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2 triz中的技术系统s-曲线进化法则及技术成熟度预测2.1 技术系统s-曲线进化法则一个产品或物体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技术系统,技术系统可以简称为系统。
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并通过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一定的功能,子系统可以是零件或部件构成。
系统是处于超系统之中的,超系统是系统所在的环境,环境中其他相关的系统可以看作是超系统的构成部分。
g.s.altshuller于1946年开始创立triz理论,其中重要的理论之一是技术系统进化论,其主要观点是技术系统的进化并非随机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客观的进化模式,所有的系统都是向“最终理性化”进化的,系统进化的模式可以在过去的专利发明中发现,并可以应用于新系统的开发,从而避免盲目的尝试和浪费时间。
altshuller的技术系统进化论主要有八大进化法则,这些法则可以用来解决难题,预测技术系统,产生并加强创造性问题的解决工具。
技术系统s-曲线进化法则是八大法则中的第一条法则。
altshuller通过对大量发明专利的分析,发现产品的进化规律满足一条s形的曲线。
产品的进化过程是依靠设计者来推进的,如果没有引入新的技术,它将停留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上,而新技术的引入将推动产品的进化。
s-曲线也可以认为是一条产品技术成熟度预测曲线。
一个技术系统进化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婴儿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如图1所示:图1 s-曲线2.2 技术成熟度预测技术系统经历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会呈现不同的特点,altshuller分析了专利数量、专利等级、性能参数和产品的经济效益四个指标随着产品进化而变化的规律,与s-曲线一起组成产品技术成熟度预测,以帮助人们有效了解和判断一个产品或行业所处的阶段,从而制定有效的产品策略和企业发展战略。
图2 各阶段的特点处于婴儿期的产品所呈现的特征是:性能的完善非常缓慢,此阶段产生的专利级别特别高,但专利数量较少,产品在此阶段的经济收益为负,企业以投入为主。
处于成长期的产品性能得到迅速提升,此阶段产生的专利级别开始下降,但专利数量逐渐上升,经济收益快速上升并凸显出来,这时候投资者会蜂拥而至,促进技术系统的快速完善。
当产品处于成熟期时,产品的性能水平达到最佳,这时候仍会产生大量的专利,但专利的级别会更低。
处于此阶段的产品已进入大批量生产,并获得巨额的财务收益,此时,企业需要知道系统将很快进入下一个阶段衰退期,需要着手研发下一代产品,制定相应的产品发展规划,保证本代产品淡出市场时,有新的产品来承担起企业发展的重担。
成熟期后产品面临的是衰退期,此时技术系统已达到极限,不会再有新的突破,该产品因不再有需求的支撑而面临市场的淘汰,其性能参数、专利等级、专利数量、经济收益四方面均呈现快速下降趋势。
3 产品的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
弗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产品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导入、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
图3 产品生命周期曲线第一阶段:导入(引入)期。
指产品从设计投产到投入市场进入测试阶段。
新产品投入市场,便进入了导入期。
此时产品品种少,顾客对产品还不了解,除少数追求新奇的顾客外,几乎无人主动购买该产品。
生产者为了扩大销路,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促销费用,对产品进行宣传推广。
该阶段由于生产技术方面的限制、产品生产批量小、制造成本高、广告费用大、产品销售价格偏高、销售量极为有限,企业通常不能获利,反而可能亏损。
第二阶段:成长期。
当产品进入导入期,销售取得成功之后,便进入了成长期。
成长期是指产品通过试销效果良好,购买者逐步接受该产品,产品在市场上站住脚并且打开了销路。
这是需求旺盛阶段,需求量和销售额迅速上升。
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利润迅速上涨。
与此同时,竞争者看到有利可图,将纷纷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使同类产品供给量增加,价格随之下降,企业利润增长速度逐步减慢,最后达到生命周期利润的最高点,相当于成熟阶段前期。
第三阶段:成熟期。
指产品进入大批量生产并稳定地进入市场销售,经过成长期之后,随着购买产品的人数增多,市场需求趋于饱和。
此时,产品普及并日趋标准化,成本低而产量大。
销售增长速度缓慢直至转而下降。
由于竞争的加剧,导致同类产品生产企业之间不得不在产品质量、花色、规格、包装服务等方面加大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
第四阶段:衰退期。
指产品进入了淘汰阶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等原因,产品的销售量和利润持续下降,产品在市场上已经老化,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市场上已经有其他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新产品,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此时成本较高的企业就会由于无利可图而陆续停止生产,该类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就陆续结束,以至最后完全撤出市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任何产品都和生物有机体一样,有一个从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的过程,企业需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开发新产品。
借助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分析判断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一个阶段,推测产品今后发展的趋势,正确把握产品的市场寿命,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 产品的技术成熟度和产品的生命周期4.1 两个理论的区别和联系triz的技术进化法则及产品的技术成熟度预测方法,从产品的技术生命周期揭示了新产品从诞生到消亡的整个过程,该理论通过对产品技术性能、专利数量、专利等级和获利能力指标的跟踪分析,对该产品的技术成熟度进行评判,从而定位该产品处于技术进化的哪个阶段。
而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主要从产品的销售额和利润的变化,揭示了新产品如何被市场接受、认可最后淘汰的过程。
因此,产品的技术成熟度理论更多地是从技术的角度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更多地是从市场的角度。
triz的技术进化法则认为产品的技术系统进化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婴儿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产品的生命周期认为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导入、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
两个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产品的生命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了相似的阶段划分,而这四个阶段是否重叠呢?4.2 技术沉默期和市场沉默期在某一期间,能够利用创新技术生产出具有成本优势、性价比合理、为市场接受的歧异性产品就意味着把握了技术时机,否则,处于技术沉默期与市场沉默期。
4.2.1 技术沉默期。
技术通常具有一定的沉默期,一般是指非市场因素情况下,技术发明到首次商业应用的时间间隔。
不同领域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到首次商业应用的时间间隔不同,但总的趋势是时间间隔在缩短。
在18世纪,技术发明到首次商业应用的时间差平均是74年,19世纪缩短到25年,20世纪上半叶为14年,50~60年代为9年,70~80年代为7年,80~90年代为6年。
4.2.2 市场的沉默期。
市场的沉默期一般是指由于观念或成本因素,新技术、新产品难以为市场所接受而导致创新未能投入商业应用的时间间隔。
因观念因素导致的市场沉默期是指技术投入商业应用的时间间隔,因成本因素导致的市场沉默期特指首次商业应用到开始盈利的时间间隔。
4.2.3 技术沉默期与市场沉默期的关系。
技术沉默期与市场沉默期通常互相交织:这一期间,可能技术成熟而市场未能成熟;或者市场成熟而技术不成熟;再或者技术、市场均不成熟等。
有些技术先有技术成熟,后有市场成熟。
如3g技术,尽管现在3g技术的应用如火如荼,但3g技术开始的推广应用并非一帆风顺。
全球3g先锋日本的nttdocomo公司历时两年耗资数百亿美元于2011年在日本建造的3g网络就像深夜的郊区公路一样空空荡荡的,没有几个人使用。
它的4500万手机用户中,98%的人仍然是拿着小灵通的年轻人,仅有100万的3g用户实际上已经令docomo一败涂地了。
欧洲3g牌照拍卖的拥有者有着同样心情苦涩、裹足不前的经历。
而有些技术则先有市场成熟,后有技术成熟。
如平板玻璃的市场是成熟的,但浮法工艺生产技术作为生产平板玻璃的一种根本性技术创新却不成熟,使得该工艺专利12年后生产的平板玻璃才具有成本与质量优势,才能战胜传统的平板玻璃生产技术。
4.3 产品的技术成熟与产品的市场成熟从一项技术发明开始诞生的一个新产品开始,到该产品首次商业应用,然后进入大规模的商业应用,最后退出市场要经历技术发明、技术沉默期、首次商业应用、市场沉默期、产品的商业应用等阶段,如图4所示。
其中,产品的技术系统的进化几乎贯穿了从技术发明开始的全过程,到该产品进入了衰退期,即将退出市场时,针对该产品的技术进化才终止。
而技术破坏性或颠覆性的创新在这时开始孕育,新的技术发明即将诞生,从而推动了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
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初始阶段(即产品的市场导入期),也有可能经历一段市场的沉默期,等待产品的市场环境最终的成熟。
由此可见,triz的技术系统进化的四个阶段划分和产品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划分各自关注的重点和角度不同,尽管有较为相似的阶段划分,但不能简单地认为是相互重叠和同步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