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姬陵

合集下载

泰姬陵

泰姬陵

泰姬陵泰姬陵始建于1632年,正值印度历史上莫卧儿王朝的鼎盛时期,当时的国王沙·贾汗是一位励精图治、很有作为的君主。

他有一个叫姬曼·芭奴的宠妃,不仅貌如天仙,而且聪明贤惠。

姬曼·芭奴入宫后,深得沙·贾汗的宠爱,先后为国王生了14个孩子。

沙·贾汗赐给这个宠妃一个非常美丽的称号:“泰姬·玛哈尔”,意思是“宫廷的王冠”。

国王与爱妃情深意笃,形影不离,就是外出巡视时也要把她带上。

1631年,泰姬·玛哈尔随沙·贾汗出巡时,因中途生子难产,竟香消玉殒,终年才38岁。

在她弥留病榻之际,国王问她有什么要求,她说:“陛下若不忘我,请为我造一座大陵墓,以此来纪念我们真挚的爱情。

”悲痛欲绝的国王遵照她的遗言,为她建造了一座像她一样美丽、举世无双的巨大陵墓,并用她的封号命名,简称泰姬陵。

为了修建泰姬陵,沙·贾汗不惜血本,倾力而为,不但集中了国内所有能工巧匠,还从波斯、阿富汗、意大利、法国等国家请来了很多优秀的建筑师,拟订了多个设计方案,最后是土耳其建筑师乌斯塔德·伊萨集中大家的智慧,确定了最终的设计方案。

这个方案突出体现了伊斯兰建筑的特点,并糅进波斯、土耳其、西欧等地的建筑风格。

工程于1632年破土动工,费时22年,耗资约4000多万卢比。

泰姬陵整体设计上强调数学计算的精密、几何学构成的均衡、光学效应的变化、宇宙学图解的清晰。

审美上突出女性柔美和慈安的气质,如水般睿智与宁静,又充满了皇家典雅恢弘的气度。

当夜色降临的时候,寝宫上方巨大的洁白的鳞茎圆顶,优美的曲线环绕着四个小圆顶凉亭。

在这个圆顶底下,隐藏着另一个外边看不见的圆顶,构成双重复合穹隆,包容了一个比殿堂更广大的宇宙空间,象征着乐园与天国的微笑召唤。

沙贾汗很偏爱大理石,1637年他用纯粹的白色大理石建造了他的宫殿(khas mahal),混合伊斯兰和波斯风格,三个圆顶的大帐篷和建在基座上的中心大殿相连,大殿是帝王的休息场所,其两侧各有两个铜屋顶宫殿,一侧是白色大理石构造却是镀金装饰,另一侧则用红色砂岩建造,想必是供妇女们使用。

泰姬陵印度文化世界遗产

泰姬陵印度文化世界遗产

泰姬陵印度文化世界遗产泰姬陵,位于印度北方的阿格拉市,是世界闻名的印度文化遗产。

作为一座宏伟壮丽的陵墓,泰姬陵不仅是印度历史与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对印度文化的重要见证。

本文将以泰姬陵为主题,探讨其背后蕴含的印度文化元素,展现这座世界遗产的魅力。

一、泰姬陵的背景与历史泰姬陵的建造始于17世纪的莫卧儿王朝,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其爱妃慕塔吉·玛哈尔而修建的。

慕塔吉·玛哈尔的离世给沙贾汗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于是他决定建造一座永恒的陵墓来纪念她。

经过近20年的时间和大量的人力物力,泰姬陵终于在1653年完工,成为了悲剧爱情故事的永恒见证。

二、泰姬陵的建筑风格泰姬陵是一座由白色大理石建造的陵墓,拥有优雅、对称的建筑风格。

它由一个主建筑物和四座对称的尖塔构成,环境布局以水池、花园等为中心,以平衡整个建筑群的美感。

主建筑物内部有精美的壁画、装饰和雕刻,展示了莫卧儿王朝时期的建筑艺术精髓。

三、泰姬陵的文化象征泰姬陵不仅仅是一座陵墓,更是象征着爱情、美丽和永恒。

它的建造是为了将慕塔吉·玛哈尔的美丽记载于世,同时也代表了沙贾汗对她的无尽爱意和对爱情的追求。

陵墓内部的装饰与雕塑更是呈现出了印度文化中对美的追求和对神圣的敬畏。

泰姬陵以其优雅和完美的外观,成为了印度文化的象征之一。

四、泰姬陵的文化影响泰姬陵不仅对印度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它不仅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还成为了很多艺术家和摄影师的灵感来源。

同时,泰姬陵的建筑风格和装饰元素也被广泛地运用于印度建筑和设计中,成为了传统印度文化的一部分。

五、保护与传承作为世界遗产,泰姬陵一直以来都得到了精心的保护与维护。

印度政府和相关组织投入大量资源进行修复和保养,以保证其原貌的保留和延续。

此外,开展相关教育和宣传活动,向公众传达泰姬陵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也是保护和传承的重要一环。

结语泰姬陵作为印度文化的瑰宝,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和爱情的伟大,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古代印度的历史建筑

古代印度的历史建筑

古代印度的历史建筑古代印度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许多宏伟壮丽的历史建筑。

这些建筑代表了古代印度人民的智慧和工艺水平,也是对印度历史的深刻见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几个古代印度的历史建筑,了解其独特风格和文化内涵。

1. 泰姬陵(Taj Mahal)泰姬陵无疑是古代印度最著名的历史建筑之一。

这座建筑位于印度北部城市阿格拉,被誉为“爱情之宫”。

泰姬陵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汉为了纪念其去世的妻子姬夫人而兴建的。

这座建筑结合了伊斯兰和印度教的建筑风格,展示了无与伦比的优雅和精密的细节雕刻。

泰姬陵以其白色大理石构成的圆顶、尖顶和华丽的瓦顶而闻名于世。

2. 库特布明阁(Qutub Minar)库特布明阁是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一座历史古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座建筑是伊斯兰教建筑的典型代表,由红色砂岩建造而成。

库特布明阁拥有五层塔楼,高达73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砖和石建筑。

在阳光的照射下,库特布明阁闪烁着红色的光芒,呈现出壮观的景象。

3. 阿耐斯库特(Ajanta Caves)阿耐斯库特是位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个古老佛教洞窟遗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这些洞窟壁画栩栩如生,内容包括佛陀的故事、佛教神话和古印度的日常生活场景。

这些壁画的绘制使用了多种颜料和技法,展示了古代印度艺术的独特风格和精湛技艺。

4. 阿格拉堡(Agra Fort)阿格拉堡是位于阿格拉的一座古代堡垒,也是莫卧儿帝国的首都。

这座堡垒建于16世纪,由红色砂岩建造而成,曾作为帝国的行政中心和军事要塞。

阿格拉堡内部有多个宫殿、花园和大门,展示了莫卧儿帝国的壮丽和豪华。

5. 哥德瓦拉寺庙(Golkonda Fort)哥德瓦拉寺庙位于印度的安得拉邦,是一座古老的堡垒和寺庙建筑。

这座建筑以其坚固的石墙、精心设计的城门和壮观的建筑设计而闻名。

哥德瓦拉寺庙还拥有许多庙宇,供奉着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神祗,是宗教和文化交融的象征。

泰姬陵千年古迹

泰姬陵千年古迹

泰姬陵千年古迹泰姬陵,位于印度北方邦的阿格拉,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奇迹之一,也是印度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这座宏伟的陵墓建筑,建于17世纪,由莫卧儿帝国第五位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自己去世的皇后而建造。

泰姬陵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建筑之一,以其细腻的雕刻、华丽的装饰和对称的设计吸引了众多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泰姬陵的名字源自波斯语,意为“王后之宫”。

这座千年古迹建造于公元1632年至1653年之间,总共耗时约22年。

作为一座陵墓,泰姬陵不仅是一位皇后的永远安息之地,也是一座体现了完美对称原则和多种建筑艺术风格融合的杰作。

泰姬陵的建筑设计充满了对称美,它始终都是以一个中心轴线为基准进行规划和建造的。

整个建筑群以白色大理石为主要材料,石材经过精细的切割和打磨,散发出迷人的光泽。

建筑的外观装饰有大量的雕刻和纹饰,包括花卉、动植物和各种几何图案,这些装饰都是精心制作而成,展现了莫卧儿帝国时期的艺术风格。

进入泰姬陵的大门后,游客首先会看到一个巨大的花园,花园中心是一条通往陵墓的长直道。

在这条直道两侧,有许多喷泉和花坛,形成了一个宏伟而华丽的景观。

直道的尽头就是泰姬陵本身,一座由四个尖顶组成的大理石建筑。

这些尖顶代表着四个方位,象征着皇后在天空中的四面形象,也是整个陵墓建筑群的亮点。

进入泰姬陵内部,游客会看到陵墓正中的一座巨大的石棺,这是皇后的墓室。

墓室的四周是镶嵌着宝石和珍贵石料的壁龛,墓室的天花板上还有一幅壁画,描绘了皇后的生活场景和仪式。

整个陵墓内部设计精美,每一个细节都显示出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对美的追求。

泰姬陵不仅是一座建筑奇迹,也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古迹。

莫卧儿帝国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帝国之一,而泰姬陵则是莫卧儿帝国的象征。

在建造陵墓的过程中,沙贾汗不仅悼念了他的皇后,也向世人展示了莫卧儿帝国的繁荣和辉煌。

因此,泰姬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泰姬陵的美丽和壮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每年都有数百万人次来此参观。

历史遗迹印度泰姬陵

历史遗迹印度泰姬陵

历史遗迹印度泰姬陵泰姬陵(Taj Mahal)是位于印度北部城市阿格拉的一座白色大理石陵墓,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也是印度最著名的历史遗迹之一。

泰姬陵的建造始于17世纪初,是为了纪念皇帝沙·贾汗(Shah Jahan)最爱的妻子穆塔鲁·玛哈尔(Mumtaz Mahal)而建。

泰姬陵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7世纪。

沙·贾汗是莫卧儿帝国的皇帝,他深深地爱着他的妻子穆塔鲁·玛哈尔,女皇去世后,他决定建造一座宏伟的陵墓以表达他对妻子的深深思念和敬意。

泰姬陵的建筑风格独特而宏伟,结合了伊斯兰、波斯和印度的建筑元素。

整个建筑由白色的大理石打造而成,晶莹剔透。

大理石上雕刻着华丽的花纹、曲线和阿拉伯字母,每一个细节都展现着匠心独具的设计。

泰姬陵由中央大圆顶建筑和四个小圆顶建筑组成,在宏伟的纯白大理石底座上,楼阁式的建筑呈对称排列。

泰姬陵位于花园中心,四周环绕着美丽的人工湖景观。

湖泊倒映着泰姬陵的壮丽景色,形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画面。

整个景观的布局和设计非常精确,体现了对对称美学和几何学的运用。

在泰姬陵内部,有一座华丽的墓室,用来安葬穆塔鲁·玛哈尔和沙·贾汗。

在墓室中,有镶嵌着珍贵宝石的墓碑,以及华丽的大理石屏风。

整个墓室散发着静谧和庄严的氛围,令人沉醉其中。

泰姬陵不仅仅是一座宏伟的建筑,也是爱情的象征。

沙·贾汗为了纪念自己挚爱的妻子,倾尽心血打造了这座美丽的陵墓。

泰姬陵所诉说的是一个浪漫而悲伤的爱情故事,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如今,泰姬陵已成为印度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客。

人们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欣赏这座建筑的壮丽之美,感受历史与文化的底蕴。

然而,泰姬陵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由于大量游客的涌入,陵墓表面逐渐受到污染和腐蚀,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同时,当地环境和城市发展也对泰姬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些控制措施已经被采取,例如限制游客数量和开发周边地区,以保护泰姬陵的独特价值。

泰姬陵位于哪个国家

泰姬陵位于哪个国家

泰姬陵位于哪个国家泰姬陵位于印度。

这座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建筑,位于印度北部的阿格拉市,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已故皇后而修建的一座陵墓。

泰姬陵被誉为印度最著名的世界遗产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建筑之一。

泰姬陵的修建始于1632年,历时约22年才完工。

它是由白色大理石建造而成,整座陵墓使用了超过28种不同的宝石和半宝石进行装饰,融合了波斯、土耳其和印度等多种建筑风格。

建筑师和工匠们经过精心设计和精确测量,使得泰姬陵可以在不同角度观看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光线效果。

泰姬陵的主体建筑是一个高达73米的圆顶,它藏身于一个庄严而宏伟的花园之中。

整个建筑群以对称和比例为设计原则,体现了莫卧儿文化的富丽和对称性。

泰姬陵的四周环绕着大片的草地和花园,花园中种植着各种树木和花卉,使得整个陵墓显得更加庄严而肃穆。

泰姬陵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伊斯兰教的建筑风格,同时又融合了印度传统建筑的特点。

它以其优雅的曲线和精致的细节而闻名,成为了印度建筑的代表之一。

每天,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入泰姬陵,欣赏它的壮丽和美丽,同时也感受到了这座建筑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

然而,虽然泰姬陵是一座如此美丽和宏伟的建筑,但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由于年久失修和空气污染的影响,泰姬陵的大理石外表逐渐变黄并受到破坏。

为了保护这座宝贵的文化遗产,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限制附近工厂和车辆的排放,以及定期清洗和修复泰姬陵的外墙。

泰姬陵不仅是一座美丽的陵墓,也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和印度文化的象征。

它见证了莫卧儿王朝的辉煌,也见证了印度的历史变迁。

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会来到泰姬陵,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和无与伦比的美景。

总的来说,泰姬陵作为世界遗产,不仅是印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

它的独特建筑风格和精美细致的装饰使其成为一部艺术史的巅峰之作。

通过保护和修复,泰姬陵将继续为世人展示莫卧儿时代的壮丽和印度文化的卓越。

无论是作为一座陵墓,还是作为一座建筑奇迹,泰姬陵都展示着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值得我们敬仰和研究的文化遗产。

印度泰姬陵遗址讲解词

印度泰姬陵遗址讲解词

印度泰姬陵遗址讲解词介绍泰姬陵,也被称为“爱的纪念碑”,是印度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遗产之一。

它位于印度北部的阿格拉,是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已故妻子建造的陵墓。

泰姬陵于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文化遗产,被誉为世界奇迹之一。

建筑特点泰姬陵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筑,采用了莫卧儿建筑风格,结合了波斯、土耳其和印度等多种建筑元素。

它是由一座主陵墓和四座矩形花园组成,陵墓内部有一座由白色大理石制成的圆顶建筑,顶部镶嵌着珍贵的宝石和半宝石。

泰姬陵的整体设计精美细腻,体现了莫卧儿帝国的建筑艺术和对美的追求。

建造背景泰姬陵的建造始于1632年,沙贾汗的妻子穆塔齐•玛哈尔去世后,沙贾汗深感失落和悲伤,决定为妻子建造一座纪念碑,以表达对她的深深思念之情。

他聘请了许多建筑师和工匠,耗费了约22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座庄严而美丽的陵墓。

建筑意义泰姬陵是对爱情的永恒纪念,也是对死者的敬意。

它不仅代表了一段感人动人的爱情故事,更象征着纯净和美丽。

泰姬陵的建筑风格和细节也体现了传统印度文化和建筑的精髓,成为了印度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参观方式游客可以参观泰姬陵,并欣赏其壮丽的建筑和精美的花园。

在参观时,需要注意保持陵墓的清洁和安静,尊重历史和文化。

同样,禁止摄影和吸烟,以保护泰姬陵的完整性和美观度。

结束语泰姬陵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它的壮丽和美丽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

它不仅是一座纪念碑,更是一段爱情和美的象征。

来到泰姬陵,你将沉浸在它的宏伟和神秘之中,感受到印度文化和历史的魅力。

让我们一起探索泰姬陵遗址,感受这段迷人的历史故事所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思考吧!。

6世界遗产之东南亚篇

6世界遗产之东南亚篇

三、婆罗浮屠塔全景素描
“婆罗浮屠”为梵文音译,意思是“山丘 上的寺庙”。 婆罗浮屠塔位于爪哇岛中部马吉冷婆罗浮 屠村,在日惹市北边,距首都雅加达东南 约400千米,游客一般都从日惹乘车前往参 观,行程约40分钟。这座已有1000多年历 史的宏伟佛教建筑,与中国万里长城、印 度泰姬陵、埃及金字塔和柬埔寨吴哥窟一 起,被誉为古代东方的五大奇迹。
六、泰姬陵特点
一、早中晚,景色各不同。朝霞 升起时去,初升的一轮红日伴着 晨雾,显得静较静谧,笑迎八方 来宾。中午时分,泰姬陵头顶蓝 天白云,脚踏碧水绿树,在南亚 一向耀眼的阳光映衬下,更出落 得玲珑剔透,光彩夺目。傍晚时 分,泰姬陵迎来了它一天中最妩 媚的时候。斜阳夕照下,白色的 泰姬陵开始从灰黄、金黄,逐渐 变成粉红、暗红、淡青色,随着 月亮的冉冉升起,最终回归成银 白色,在月光的轻拂下,即将安 寝的泰姬陵显得格外高雅别致和 皎洁迷人。
泰姬陵象征智慧之门的拱形大门上 镶嵌着这种梵文的《古兰经》。
一、婆罗浮屠塔
中文名称:婆罗浮屠塔 英文名称:Borobudur Temple Compunds 入选时间:1991年 遗产类别:文化遗产 遴选标准:C(I) C(Ⅱ) C(Ⅲ) 所属国家:印度尼西亚
二、世界遗产委员会评语
世界遗产之——
东南亚篇
一、泰姬陵
中文名称:泰姬陵 英文名称:Taj Mahal 入选时间:1983年 遗产类别:文化遗产 遴选标准:C(I) 所属国家:印度
二、世界遗产委员会评语
泰姬陵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 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 纪念他心爱的妃子于1631年至1648年 在阿格拉而建的。泰姬陵是印度穆斯 林艺术最完美的瑰宝,是世界遗产中 令世人赞叹的经典杰作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姬陵(波斯语,乌尔都语: جاتلحم),全称为“泰吉·玛哈尔陵”,又译泰姬玛哈,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在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Agra)城内,亚穆纳河右侧。

是莫卧儿王朝第5代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已故皇后阿姬曼·芭奴(زاتمملحم)而建立的陵墓,被誉为“完美建筑”。

它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绚丽夺目、美丽无比。

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是伊斯兰教建筑中的代表作。

2007年7月7日,成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中文名称: 泰姬陵,全称为泰姬·马哈尔陵英文名称: Taj Mahal波斯语,乌尔都语: جاتلحم国家: 印度所属洲: 亚洲1983年根据文化遗产评选标准C (I) 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7届会议报告。

是北京时间2007年7月8日凌晨公布的“新七大奇迹”之一。

从数不清的照片中使人非常熟悉的泰姬陵的外形被作为饭店的标志、酸辣酱和调味品的商标,实际上它被用在随便什么地方,人们看到立刻就想到是印度的地方。

尽管如此,很少有人看了泰姬陵感到失望的。

泰姬陵百看不厌,它仍旧能使人惊讶。

它在一天里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自然光线中显现出不同的特色。

虽然它是一座陵墓,可它却没有通常陵墓所有的冷寂。

相反你感到它似乎在天地之间浮动。

它的和谐对称、花园和水中倒影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令无数参观者惊叹不已的奇迹。

估计有2万名工匠参与了泰姬陵的建造,历时22年才完成。

据说一位法国人和一位威尼斯人参与了工程的部分工作。

至今没有一位建筑师被记录肯定参与了陵墓的建造——这对这个建筑物是很适宜的,因为建造它的本意在于让人们只记住在陵墓里的人。

朝霞升起时分,初升的一轮红日伴着朱木拿河袅袅的晨雾,仿佛要将泰姬陵从睡梦中唤醒,此时的它显得静静的。

中午时分,泰姬陵头顶蓝天白云,脚踏碧水绿树,在南亚一向耀眼的阳光映衬下,更出落得玲珑剔透,光彩夺目。

傍晚,泰姬陵迎来了它一天中最妩媚的时刻,斜阳夕照下,白色的泰姬陵开始从灰黄、金黄,逐渐变成粉红、暗红、淡青色,随着月亮的冉冉升起,最终回归成银白色。

在月色朦胧中,泰姬陵显得格外高雅别致和皎洁迷人,犹如美人泰姬在含情沉思。

据称,泰姬陵最美丽的时候,是朗月当空的夜晚。

白色的大理石陵寝,在月光映照下会发出淡淡的紫色,清雅出尘,美得仿佛下凡的仙女。

建筑历史泰姬陵于1631年(另一资料:1632年)开始动工,历时22年(另一资料:18年),每天动用2万役工。

除了汇集全印度最好的建筑师和工匠,还聘请了中东、伊斯兰地区的建筑师和工匠,更是耗竭了国库(共耗费4000万卢比),这导致莫卧尔王朝的衰落。

沙·贾汗国王本原计划在河对面再为自己造一个一模一样的黑色陵墓,中间用半边白色、半边黑色的大理石桥连接,与爱妃相对而眠。

但泰姬陵刚完工不久,其子奥朗则布(Aurangzeb)弑兄杀弟篡位成功,沙·贾汗国王本人也被囚禁在离泰姬陵不远的阿格拉堡的八角宫内。

此后整整8年的时间,沙·贾汗每天只能透过小窗,凄然地遥望着远处河里浮动的泰姬陵倒影,后来视力恶化,仅借着一颗宝石的折射,来观看泰姬陵,直至最终忧郁而死(病死)。

但有幸的是,沙·贾汗死后被合葬于泰姬陵内他的爱妃泰姬的身旁。

泰姬陵是用从322公里外的采石场运来的大理石造的,但它却不是有些照片里的那种纯白色建筑。

成千上万的宝石和半宝石镶嵌在大理石在表面,陵墓上的文字是用黑色大理石做的。

从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围栏上可以看到出色的手艺。

阳光照射在围栏上时,它投下变化纷呈的影子。

从前曾有银制的门,里面有金制栏杆和一大块用珍珠穿成的布盖在皇后的衣冠冢上(它的位置在实际埋葬地之上)。

窃贼们偷去了这些珍贵的东西,许多人曾企图挖取镶嵌在大理石栏上的宝石,但泰姬陵的雄伟壮丽仍使人为之倾倒。

泰姬陵坐落在一个风景区内,庄严雄伟的门道象征着天堂的入口,上方有拱形圆顶的亭阁。

原先这儿曾有一扇纯银的门,上面镶嵌着几百个银钉。

这些东西都已被劫走,现在的门是铜制的。

关于沙·贾汗想在朱木拿河的另一边为自己建一座同样的黑色大理石陵墓的传说似乎没有太多的真实性。

他的儿子奥朗则布于1658年宣布为帝,并把他的父亲软禁在阿格拉一个城堡内达9年之久,一直到他去世。

沙·贾汗能从城堡远远眺望泰姬陵。

后来他也被葬在泰姬陵。

泰姬陵代表了莫卧儿建筑成就的高峰。

这种风格的陵墓竖立在一个底座上,上面饰有光塔,人们对它怀有和对清真寺同样的崇敬的心情。

这种风格的纪念陵墓在印度北部发展并随之消失。

侯迈因在德里的陵墓于1564年动工,它是泰姬陵的雏形,牢固、威严而不是精致、黄雅。

17世纪70年代奥朗则布在奥芝加巴德为他的妻子仿造了一座泰姬陵,可是它没有泰姬陵的魅力与和谐。

德里的另一陵墓赛夫达贾之墓于1753年动工,被称为是“莫卧儿建筑最后的闪光”,然而它可不是一座人们尽力设法要运河看的建筑物。

这些纪念陵墓都有一个标准的模式——一个大的洋葱形状的拱顶、水道、分成四部分的花有泰姬陵的建造者把这些东西融化在一起,创造出一座无与伦比的建筑。

与孟加拉的总督威廉·本廷克爵士策划的阴谋相比,泰姬陵内珍贵财宝的失窃可谓微不足道。

19世纪30年代,他谋划拆除当时疏于管理、杂草丛生的泰姬陵,把大理石运往伦敦出售。

只是因为从德里红堡上拆下的大理石找不到买主,这个计划才作罢。

后来,在1900年当了印度总督的柯曾重新修复了泰姬陵。

毫无疑问,泰姬陵是世界上完美艺术的典范。

基本上由大理石建成的建筑毫无瑕疵,月光之下的泰姬陵更给人一种恍若仙境的感觉。

它不仅表达了沙贾汗对爱妻的深切纪念,也是他给人类的一份厚礼。

这座世界七大建筑奇迹背后其实有一段哀怨缠绵的历史,了解它的历史的背景,确能增加观赏泰姬陵的趣味。

17世纪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为纪念其爱妃阿姬曼·芭奴,动用了数万名工人,以宝石镶饰修建陵寝,图案之细致令人叫绝。

泰姬陵最引人瞩目的是用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皇陵上下左右工整对称,中央圆顶高六十二米,令人叹为观止。

四周有四座高约四十一米的尖塔,塔与塔之间耸立了镶满三十五种不同类型的半宝石的墓碑。

陵园占地十七公顷,为一略呈长形的圈子,四周围以红沙石墙,进口大门也用红岩砌建,大约两层高,门顶的背面各有十一个典型的白色圆锥形小塔。

大门一直通往沙杰罕王和王妃的下葬室,室的中央则摆放了他们的石棺,壮严肃穆。

泰姬陵的前面是一条清澄水道,水道两旁种植有果树和柏树,分别象征生命和死亡。

历史传说据说沙·贾汗的宠妃阿姬曼·芭奴是一位具有波斯血统的绝世美女,性情温柔,擅诗琴书画。

她二十一岁时与当时为贾汗吉尔国王的三王子库拉姆结婚。

她婚后与库拉姆同甘共苦,行影相随,足迹遍布疆场。

一六二八年,库拉姆经过一场血战继承王位,给自己取名沙·贾汗,意为世界之王。

宠妃阿姬曼·芭奴也因此得到宫中最高头衔——泰姬·马哈尔。

但是好景不长,一六三一年,阿姬曼·芭奴在跟随沙·贾汗南征时,因难产而死。

当时年仅三十九岁。

在她婚后十八年里,共为沙·贾汗生下十四个子女。

存活的只有四男三女。

阿姬曼·芭奴之死,令沙·贾汗伤心欲绝,他决定为宠妃建造一座全世界最美丽的陵墓,以表达他对宠妃的思念之情。

同时,下令宫廷为她致哀两年,禁止一切娱乐活动。

1633年,泰姬陵在沙·贾汗选中的印度北部亚穆纳河转弯处的大花园内开始动工兴建。

此处位于亚穆纳河下游,十分空旷,沙杰汗可以从河上游的阿格拉城堡上远远地望见。

建筑学和珠宝最受沙杰汗喜爱,因此,他选用大理石建造泰姬陵,并以十分精巧的手艺在大理石上镶嵌无数宝石作装饰。

本国以及波斯、土耳其、巴格达的建筑师、镶嵌师、书法师、雕刻师、泥瓦工共计两万多人参与了泰姬陵的建设。

此工程选用了本国的大理石,中国的宝石、水晶和玉、绿宝石,巴格达和也门的玛瑙,,斯里兰卡的宝石,阿拉伯的珊瑚等。

1650年,泰姬陵建成。

时至今日,已经三百多年了,但它的辉煌和气派未减。

来到泰姬陵,一座高三十米、用红沙岩落成、顶部有座八角亭的十分气派的拱门展现在眼前,其大理石结构十分突出,上面镶嵌有美丽的花朵,配以优美的书法。

泰姬陵是世界奇迹之一。

它展现了世界高超的建筑设计水平,体现了最佳的建筑艺术和风格。

沙杰汗煞费苦心不惜一切代价地为宠妃建造了如此宏伟、富丽堂皇的陵墓,说明他当时对宠妃的爱有多么深。

沙杰汗在泰姬陵建成不久便被儿子废除了王位,被囚禁在阿格拉城堡,晚年靠每天远望泰姬陵度日,直至伤心忧郁而死。

他死后,与宠妃一起被葬在泰姬陵。

泰姬陵是一座伟大的爱情纪念碑,它是一代君王爱情的见证,向世人讲述着他们的爱情故事。

建筑风格泰姬·玛哈尔的工艺成就首先在于建筑群总体布局的完善。

布局很单纯,陵墓是唯一的构图中心,它不象胡玛雍陵那样居于方形院落的中心,而是居于中轴线末端,在前面展开方形的草地,因之,一进第二道门,有足够的观赏距离,视角良好,仰角大约是1:4.5。

建筑群的色彩沉静明丽,湛蓝的天空下,草色青青托着晶莹洁白的陵墓和高塔,两侧赭红色的建筑物把它映照得格外如冰如雪。

倒影清亮,荡漾在澄澈的水池中,当喷泉飞溅,水雾迷时,它闪烁颤动,倏整倏散,飘忽变幻,景象尤其魅人。

为死者而建的陵墓,竟洋溢着乐生的欢愉气息。

泰姬·玛哈尔的第二个成就是创造了陵墓本身肃穆而又明朗的形象。

它的构图稳重而又舒展:台基宽阔,和主体约略成一个方锥形,但四座塔又使综轮廓空灵,同青空相穿插渗透透。

它的体形洗练:各部分的几何形状明确,互相关系清楚,虚实变化肯定,没有过于琐碎的东西,没有含糊不清的东西,诚朴坦率。

它的比例和谐:主要部分之间有大体相近的几何关系,例如,塔高(连台基)近于两塔间距离的一半,主体的立面的中央部分的高近于立面总宽度的一半,立面两侧部分的高近于立面不计抹角部分的宽度的一半,其余的大小、高低、粗细也各得其宜。

它的主次分明:穹顶统率全局,尺度最大;正中凹廊是立面的中心,尺度其次;两侧和抹角斜面上凹廊反衬中央凹廊,尺度第三;四角的共事尺度最小,它们反过来衬托出中央的阔大宏伟。

此外,大小凹廊造成的层次进退、光影变化、虚实对照,大小穹顶和高塔造成的活泼的天际轮廓,穹顶和发券和柔和的曲线,等等,使陵墓于肃穆的纪念性之外,又具有开朗亲切的性格。

泰姬·玛哈尔的第三个成就是,熟练地运用了构图的对立统一规律,使这座很简纯的建筑物丰富多姿。

陵墓方形的主体和浑圆的穹顶在形体上对比很强,但它们却是统一的:它们都有一致的几何精确性,主体正面发券的轮廓同穹顶的相呼应,立面中央部分的宽度和穹顶的直径相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