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健康数据(2000标准)
人体基础代谢标准

人体基础代谢标准一、简介人类身体代谢涉及多种因素,包括从食物中获取的能量、消耗能量的机体过程、以及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的过程等等。
人的体重、年龄、性别、身体活动量、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基础代谢率。
基础代谢从生命早期开始,是人体内所有身体细胞所参与的最基本代谢活动之一。
基础代谢标准是描述基础代谢率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人类健康生活和营养调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定义人体基础代谢率是指在安静状态下,不受食物或者药物影响,生命体征保持恒定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人体所需的最低热能消耗(kcal/24h或kj/24h),包括心率、呼吸、脑功能、肾脏和肝脏功能、胃肠系统等生理功能和器官所需要的能量。
三、测定方法1.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包括休息能量消耗测定法、心肺功能测定法和心率变异性分析法等。
(1)休息能量消耗测定法休息能量消耗测定法通常采用静息心率、体温、呼吸频率等身体指标测定法。
根据人体气体交换原理,通过氧气消耗和二氧化碳产生的比例计算出呼吸商和基础代谢率。
(2)心肺功能测定法心肺功能测定法采用呼吸分析仪和心脏监测器,通过测定心肺功能参数和能量消耗值,得出体内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产生量,推算出基础代谢率。
(3)心率变异性分析法心率变异性分析法是通过记录恒定的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变化,通过计算分析人体生理水平的方法之一,依靠心率的变异程度及心率变化速度来推算出人体的能量消耗值,推算出基础代谢率。
直接测定法通常采用测定血液、尿液中代谢产物的方法来确定基础代谢率。
直接测定法精度高,但是费用较高,而且需要采集人体标本,不太方便。
四、标准值1.成年男性:25~45岁时基础代谢率一般为1600~2000 kcal/24h(6700~8100kj/24h)。
3.儿童和青少年的基础代谢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
4.体重较轻的人群基础代谢率相对较低,反之则相对较高。
5.孕妇、哺乳期女性和体行上了大量体力劳动的人群,由于身体状态的不同,其基础代谢率也会有所不同。
身体健康指数标准

身体健康指数标准
首先,身体质量指数(BMI)是衡量体重和身高之间关系的常用
指标,计算公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
根据世界卫生
组织的标准,BMI在18.5以下为偏瘦,18.5-23.9为正常,24-27.9
为超重,28及以上为肥胖。
BMI过高或过低都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的风险,因此保持适宜的BMI水平对于身体健
康至关重要。
其次,腰围也是评估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过大的腰围与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
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超过85厘米就属于腰围过大。
因此,
定期测量腰围,控制腰围大小,对于预防慢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血压、血糖和血脂也是身体健康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
是许多慢性疾病的诱因。
因此,及时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
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身体健康指数标准是评估个体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
依据,通过对身体质量指数、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监
测和评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个体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健康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身
体健康指数标准,定期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和饮食习惯,积极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只有
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指数标准,才能真正享受健康的生活。
成年人体质指数的正常范围

成年人体质指数的正常范围成年人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是衡量一个人体重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围为18.5 到 24.9。
在这个范围内的人群通常被认为体重处于健康状态,减少了患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BMI是通过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计算得出的。
虽然BMI并不完全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但它可以作为一个简单的指导标准来评估体重是否正常。
在正常范围内的BMI意味着一个人的体重与身高的比例是适宜的,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低于正常范围的BMI可能意味着一个人体重过轻,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健康问题。
而高于正常范围的BMI则可能意味着一个人体重超标,增加了患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因此,保持正常范围内的BMI对于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要维持正常范围内的BMI,首先需要注意饮食。
均衡饮食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摄入适量的营养物质,避免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食物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是适量的运动。
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消耗多余的热量,增强身体代谢能力,有助于保持健康的体重。
规律作息也是保持正常范围内BMI的重要因素。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调节身体内分泌,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功能,有助于保持健康的体重。
同时,减少焦虑、压力等不良情绪也是保持健康体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的来说,保持正常范围内的BMI对于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规律的作息,可以帮助我们维持正常范围内的BMI,减少患慢性疾病的风险,保持身体健康。
希望大家都能保持健康的体重,享受健康的生活。
生命体征国际标准

生命体征国际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生命体征是反映人体生命活动状态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检测生命体征可以及时发现疾病,监测疾病进展情况,评估疾病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治疗,对于维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而生命体征的标准化则是国际医学领域一直致力于探讨和推行的重要目标之一。
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其他与身体健康相关的特征,如血氧饱和度等。
这些指标通常通过医学仪器测量,以确保准确性和可比性。
不同国家、不同医疗机构甚至不同医生之间关于生命体征的测量和解读方式可能存在差异,这就导致了生命体征的标准化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际医学界逐渐形成了关于生命体征的国际标准。
这些国际标准旨在统一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解读标准和临床意义,以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疗机构都能够遵循相同的原则和方法来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体温是最基本的生命体征之一。
国际标准规定了体温的正常范围为36.1℃~37.2℃,通常采用口腔、腋下或直肠测量。
而脉搏是衡量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国际标准规定成年人的脉搏正常范围为60~100次/分钟,通常测量在患者的脉搏部位,如颈动脉或腕动脉。
呼吸是反映呼吸系统功能的指标,国际标准规定成年人的呼吸正常范围为12~20次/分钟,通常通过观察胸廓的起伏或听听患者呼吸声音来测量。
血压是评估心血管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国际标准规定成年人的血压正常范围为收缩压120~140mmHg,舒张压80~90mmHg,常用袖带和听诊器测量。
血氧饱和度是评估血液氧合情况的指标,国际标准规定成年人的血氧饱和度正常范围为95%~100%,常用脉搏氧饱和度仪或动脉血氧仪测量。
除了以上常见的生命体征外,还有一些其他指标如眼睛瞳孔大小、皮肤色泽、呕吐等也是评估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参考标准。
综合这些生命体征指标可以全面评估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疾病,指导临床诊疗。
国际标准化的生命体征标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基础,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
世界卫生组织体重指数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体重指数标准世界卫生组织体重指数标准1.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一个用于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指标。
它是以一个人的体重和身高为基础计算出来的。
世界卫生组织将BMI分为几个等级,用于评估人的健康状况,包括过轻、正常、超重和肥胖。
BMI标准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对体重问题进行评估和分类的主要标准。
2. BMI的计算公式BMI的计算公式为:BMI = 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以kg/m2为单位。
通过这个简单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快速了解一个人的体重状况。
3. BMI的分类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将BMI分为几个等级:过轻(BMI<18.5)、正常(18.5≤BMI<24)、超重(24≤BMI<28)、肥胖(BMI≥28)。
这些分类标准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一个人的体重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关的健康管理措施。
4. 个人观点个人认为BMI作为一个简单直观的体重指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然而,BMI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指标,它并不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体脂肪含量和肌肉量等信息。
在使用BMI进行体重评估时,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5. 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次对世界卫生组织体重指数标准的探讨,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BMI的计算公式、分类标准以及个人观点。
BMI虽然在评估体重状况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我们也需要意识到它的局限性,结合其他指标进行全面评估。
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用BMI指标,促进身体健康管理。
本文总字数大于3000字,按照知识的文章格式进行撰写。
6. BMI的局限性虽然BMI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指标,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BMI只是以体重和身高来计算,而没有考虑到体脂肪含量和肌肉量等因素。
对于肌肉发达的人或者老年人来说,BMI的评估就可能存在误差。
BMI 也没有考虑到人体的脂肪分布情况,而腰围和腹部脂肪与健康风险密切相关。
人体矿物质含量标准值

人体矿物质含量标准值人体内有许多矿物质,它们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
这些矿物质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健康、促进肌肉和神经的正常功能等。
下面列出了人体矿物质含量标准值:1.钙(Ca):成人含量约为1000-1200mg,每日需要摄入800-1000mg。
2.磷(P):成人含量约为700-1000mg,每日需要摄入700-800mg。
3.镁(Mg):成人含量约为250-300mg,每日需要摄入350-400mg。
4.钾(K):成人含量约为500-700mg,每日需要摄入2000-3000mg。
5.钠(Na):成人含量约为140-230mg,每日需要摄入4-6g。
6.氯(Cl):成人含量约为170-220mg,每日需要摄入3-5g。
7.铁(Fe):成人含量约为3-5mg,每日需要摄入18mg。
8.锌(Zn):成人含量约为2.5-3.5mg,每日需要摄入15mg。
9.铜(Cu):成人含量约为1.4-2.5mg,每日需要摄入2mg。
10.锰(Mn):成人含量约为2.5-3.5mg,每日需要摄入3mg。
11.硒(Se):成人含量约为50-200μg,每日需要摄入60μg。
12.碘(I):成人含量约为25-35μg,每日需要摄入240μg。
13.钴(Co):成人含量约为0.4-1μg,每日需要摄入2μg。
14.铬(Cr):成人含量约为50-110μg,每日需要摄入50μg。
15.钼(Mo):成人含量约为45-55μg,每日需要摄入45μg。
16.钒(V):成人含量约为35-45μg,每日需要摄入35μg。
17.锡(Sn):成人含量约为25-35μg,每日需要摄入25μg。
18.锶(Sr):成人含量约为98-132mg,每日需要摄入28mg。
19.钡(Ba):成人含量约为74-98mg,每日需要摄入74mg。
20.锆(Zr):成人含量约为35-45mg,每日需要摄入35mg。
21.锗(Ge):成人含量约为28-36mg,每日需要摄入28mg。
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了人的健康标准

1.供给热能。碳水化物是人类从膳食中取得热能最经 济和最主要的来源。我国人民膳食中60%~70%的热能 由碳水化物提供。 2.是构成机体组织成分的重要物质。如糖脂参与细胞 膜的强构,粘蛋白参与结缔组织的构成,核糖与脱氧 糖是核酸的重要组成部分,肝糖原与肌糖原具有重要 的生理功能。 3.是维持心脏和神经系统正常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血糖低下可导致昏迷,严重者甚至可休克、死亡
油脂的主要生理作用
(1)供给热能。脂肪所含的碳和氢比碳水化 合物多。因此在氧化时可释入出较多热量。1 克脂肪可释入9.3千卡的热能,是营养素中产热 量最高的一种 (2)构成人体组织。脂肪中的磷脂和胆固醇 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脑细胞和神经细胞中 含量最多。一些固醇则是制造体内固醇类激素 的必需物质,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
生命的基础能源 糖类
4.保肝解毒作用。当肝糖原贮存充足时,肝脏对毒物有 很强的解毒作用。
5.当碳水化物摄入充足时,有抗生酮作用,可防止酸中 毒的发生。 6.节约蛋白质作用。由于有充足碳水化物存在,可免于 过多的动用蛋白质作为机体的热能来源而消耗,有利 于充分发挥蛋白质特有的生理功能。 7.纤维素、果胶等能刺激肠蠕动,有利于消化、吸收 与排便
摄取量与毛病 缺乏足够维他命B6 会引 致呕心、情绪低落、皮 肤炎。吸收过多则可能 会令神经受损 建议每日摄取量 成年男性每日摄取量为 1.6毫克,女性为1.4毫克。
维他命B9(叶酸)
甚幺是维他命B9 维他命B9又名叶酸,能促进正 常红血球细胞的形成,增进皮 肤健康,维护神经系统、肠脏、 性器官及白血球细胞的正常发 育,并可防止口腔粘膜溃疡。 孕妇适量摄取更有利胎儿神经 细胞的发育,促进乳汁分泌。 含丰富维他命B9的食物 大豆、豌豆、扁豆、橘子、麦 胚、含丰富油脂的鱼类、深绿 色蔬菜(如菠菜)、胡萝卜、番 瓜、马铃薯、香蕉、全麦面包 等
人体健康最重要的10个参数

人体健康最重要的10个参数!体检时,化验单上的一堆数值,总让你看得“云里雾里”。
而无论是手机号码,还是银行卡密码,你却能背得滚瓜烂熟。
其实,与身体有关的一些数字值得一生牢记。
日前,美国《真简单》杂志发表了各科名医整理出的一组与健康有关的最完美指标,供您参考。
1.血压:<120/80毫米汞柱。
美国克利夫兰专业女性健康中心主任霍利〃萨克博士表示,血压较低者更健康。
血压达到或超过140/90毫米汞柱,就被视为高血压。
最厉害的“杀手”往往“杀人于无形”,高血压也是如此,它通常无明显症状,一旦拖延不治,会导致中风、心脏病、肾脏损伤、视力及记忆衰退等。
做到以下几点能有效预防:一、减重。
减少热量,膳食平衡,使体重BMI指数保持在20—24。
二、限盐。
北方人可先将每天食盐量降到8克,以后再降至6克,南方人可控制在6克以下。
三、减少膳食脂肪。
总脂肪要低于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要低于10%,每天增加新鲜蔬菜400—500克,水果100克,肉类50—100克,鱼虾50克;蛋类每周3—4个,奶类每天250克,食油每天20—25克,少吃糖类和甜食。
四、每周三四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运动。
五、老年人应增加社交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绘画、音乐等文化活动,保持乐观心态。
六、戒烟、限酒。
不吸烟,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20—30克,女性不超过15—20克。
2.空腹血糖:<5.5毫摩尔/升。
空腹至少8小时测得的血糖即为空腹血糖,一旦达到或超过7毫摩尔/升,即被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不但可使心脏病风险加倍,还会增加肾病、失明等风险。
美国弗吉尼亚州内科专家温迪〃S〃克雷恩表示,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试,可以反映糖尿病患者在以往三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情况。
人过了45岁之后,每3年应查一次血糖。
身体超重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应更早检查。
另外,减肥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3.总胆固醇:<5.2毫摩尔/升。
总胆固醇是测量血液中所有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美国纽约大学女性心脏研究中心主任妮卡〃戈登伯格博士称,胆固醇水平越高,心脏病危险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参考值
造成数值异常的可能疾病
男:168公分
身高: ±20%
女:156公分
若非遗传因素,身高在120cm以下
为侏儒,而男性200cm,女性185cm视
为巨大体型.
2,体重:(身高-100)±10%
3,视力:33公分处能看清1.0行视标者
4,听力:33公分处可以听到机械表的声音
5,体温发热:口温37.3℃以上或
肝温37.6℃以上或
日夜体温差1℃以上
体内有发炎现象
6,脉博:男:60—80次/min
女:70—90次/min
少于60次/min为缓脉
多于90次/min为速脉
规律性的强弱交替,表示心肌收缩强弱不均
7,呼吸:男:16—18次/min
女:16—22次min
8,血压:收缩压:90—140mmHg
舒张压:60—90mmHg
40岁以上,每10岁增加10mmHg
低血压:90/60mmHg以下
高血压:160/95mmHg以上
中年以前女性血压略低于同龄男性
中年以后无差异;卧床或睡眠时血压较低
严重的高血压会造成左心室肥大,甚至衰竭,
眼底动脉变窄,甚至出血,脑出血,肾衰竭.
9,贫血:男:红血球400万/mmз
血红蛋白12g/dl以下
红血球容积40%以下
女:血红球350万/mmз
血红蛋白10.5g/dl以下
红血球容积35%以下
贫血者可能在劳动后自觉心慌,气短,
甚至有贫血性心脏病.
10,血液酸碱值:一般为PH7.40
有些代谢性酸碱血症和呼吸性酸碱血症病人PH 也正常,所以还需要配合其他酸碱生化指标才能正确判断.
11,红血球(RBC)数量:
男:4.7×6.1×106/ul
女:4.2×5.4×106ul
(2000年标准)
增多:红血球增多症,妊娠后期,6个月至2岁婴幼儿.
减少:贫血.
12,血红蛋白(血红素,Hb)数量
男:14—18g/dl
女:12—16g/dl
13,红血球容积(Ht):男:42—50%
女:37—47%
增高:红血球增多或血液浓缩
减低:各种贫血或水分过多.
14,1小时红血球沉降速率(1小时血沉):
男:1—10mm/h
女:2—5mm/h
50岁以上
男:1—20mm/h
女:2—30mm/h
血沉增快:急性炎症,免疫性疾病,铅,砷中毒,结核病,风湿性疾病.
血沉减慢:红血球增多症,肝损伤,脱水,使用抗炎药物.
15,白血球数量4.8—10.8×103/ul
增多:可能是白血病或体内有发炎现象.
减少:可能是白血球减少症,或颗粒白血球细胞缺乏症.
16,白血球分类:
嗜中性颗粒细胞40—74%
嗜酸性细胞0—7%
嗜碱性细胞0—1.5%
淋巴细胞19—48%
单核细胞3.4—9%
17,血小板数量:12—35万/ul
增多:急性失血,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增多症,急性肾炎,恶性肾炎,恶性肿瘤,化脓性感染.
减少:血小板减少症,急性血症,脾功能亢进,女性生理期.
18,凝血时间测定:1—5分钟(玻片法)
延长:凝血因子缺乏或使用抗凝药物
缩短:糖尿病,高血脂.
19,凝血酶时间:9—13秒±2秒
20,血清蛋白:
总蛋白(TP):6.4—8.1g/dl
白蛋白:(ALB):3.5—5.5g/dl
白蛋白球蛋白比(A/G):1.5—2.5:1
增多:慢性感染,胶原,网状内皮系统增生性疾病.
1
减低:肝受损,营养不良,肾病,烧伤.
21,血清胆红素(BIL):0.4—1.2mg/dl
增加:黄胆,肝功能障碍.
22,血清总胆固醇:130—250mg/dl
高密度胆固醇(HDL-CHO):30—85mg/dl
低密度胆固醇(LDL-CHO):60—220mg/dl
升高:动脉硬化,粮尿病,肾病,高血脂,甲状腺
机能减退.
降低:肝硬化,甲状腺机能亢进.
23,血清总脂肪:400—700mg/dl
中性脂肪(甘油三脂):35—130mg/dl
升高:高血脂,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糖尿病,肾
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胝,白血病
减低:甲状腺功能亢进,急性肝炎,肝硬化,吸收不良24,血清中微量元素:
增加
减少
钙:8.6—10.2mg/dl or 4.2—5.1mEα/L
钾:16—22mg/dl or 4.1—5.6mEα/L
钠:313—355mg/il or 136—146mEα/L
镁:2—3mg/l or 1.6—2.4mEα/L
氯:355—375mg/dl
铁:男:50—160,女:40—150,
儿童:50—120ug/dl
铜:男:70—140,女:80—150ug/dl
硒:10—34ug/dl
锌:50—150ug/dl
维生素D过多,甲状腺机能亢进,骨瘤,高钙血症,尿毒
肾衰竭,缺氧,烧伤,
保钾利尿剂,急尾肺炎
心衰竭,肝病变,肾病,脑外伤
肾功能损伤,骨髓瘤,糖尿病,甲状腺亢进
脱水,肾血流量减少
溶血性疾病,贫血,肝病变
白血病,贫血,红斑狼疮,肝变硬
甲状腺机能衰退,缺维他命D
呕吐,腹泻,吸收不良
腹泻,呕吐,胃肠减压,长期禁监,排尿
长期进食减少,呕吐,腹泻
呼吸障碍
消化性溃疡,腹泻,感染,尿毒
肾病变
小儿营养不良,肝病变,肾功能不全,使用类固醇,缺维生素A
05,血清中无机磷:成人:27—4.5mg/dl
儿童:4.5—5.5mg/dl
甲状腺机能减退,维人命D过多,肾衰竭,糖尿病,骨髓瘤
甲状腺机能亢进,佝偻病
26,谷草氨转移酶(S.GPT or AST):
10—40 IU
增高:心血秋及肝,胆,胰之功能可能发生发生障碍或病变
27,谷丙氨转移酶(S.GPT or ALT):
5—35 IU
增高:肝,胰,胆功能障碍或病变
28,碱性磷酸酶(ALP or AKP):
65—272 U/L
增高:骨癌,肝癌,肝炎,骨折愈合,甲状腺亢进,骨骼疾病.
减低:坏血病,严重贫血,严重慢性肾炎
29,γ--谷氨酰转肽酶):
男:6—60 IU/L
女:5—40 IU/L
增高:肝,胆,胰病变
30,胆碱脂酶(CHE):0.5—1.5mg/dl
增高:肝炎
减低:心肌梗塞,消化道肿瘤
31,乳酸脱氢酶(LDH):超过标准值表示有器官功能障碍.(计量方各异,标准值也不同)
用于辅助诊断心肌梗塞
32,淀粉酶(AMY):40—180 u )
增高:急性胰脏炎
减低:坏死性胰脏炎
33,葡萄糖(GLU):
空腹60~120mg/dl
增高:胰岛分泌障碍,糖尿病
34,尿酸(UA):男:3.5—7.9mg/dl
女:2.6—6.0mg/dl
增高:痛风,肾衰竭,慢性白血病,急性肝炎
减低:使用阿斯匹灵,肾上腺皮质素,秋水仙素等药物
35,尿素氮(BUN): 7—20mg/dl
增高:肾功能不全
减低:严重肝病
36,肌酐酸(CRE):0.7—1.5mg/dl
增高:肾功能损害,尿毒,充血性衰竭,使用水杨酸盐药物
减低:肌萎缩
37,肌酸磷酸激酶(CPK):
0—220 u/dl(无机磷法测得)
2
增高:脑损伤,脑瘤,肌萎缩
38,α胎儿蛋白(AFP):
<25 ng/ml(反向被动凝血法测得)
<40 ng/ml(放射线免疫定量法测量)
增高:肿瘤,肝炎,肝硬化,先天性胎儿畸形
39,B型肝炎
表面抗原(HbsAg)(一)阴性,未
感染
表面抗体(HbsAb)(一)阴性,无
抗体
40,尿量:1500—2000ml/24 h
2500ml/24hr以上为多尿:糖尿病,尿崩,慢性肾炎,
神经性多尿
500ml/24hr:急性肾衰竭或心衰竭
40ml/24hr:尿闭:可能是肾炎,结石,肿瘤引声起的尿
管阻塞
41,尿外观.淡黄~黄褐,透明
12,尿味:酸
43,尿酸碱值:PH5.0—8.0
44,尿比重:1.015—1.025
增高:糖尿病,急性肾炎,脱水高热
降低:尿崩,肾功能不全,钾失调
45,尿蛋白:(一)阴性,或成人20—80
mg/24h 儿童40mg/24h
肾炎,肾病
46,尿酮:(一)阴性
阳性时:糖尿病酮酸中毒,结核病,败血病,麻醉后中
毒性休克
47,尿胆红素:(一)阴性
48,尿胆原(尿胆素原):<1Eu%(小于
1)or(+)阳性或弱阳性
49,尿潜血反应:(一)阴性
50,尿糖(一)阴性
(+)阳性:糖尿病
51,尿沉淀:红血球:0—2HP
白血球:男:0—1/HP
女:0—5/HP
上皮细胞:少许
圆柱体:(一)阴性
脓细胞:(一)阴性
52,粪便检查:红血球:(一)阴性
白血球:(一)阴性
潜血:(一)阴性
浓细胞:(一)阳性
寄生虫卵:(一)阴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