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历史复习资料(两宋、抗战时期)
中考历史复习练测课件 中考考点全攻略 重庆历史(上) 第5章 两宋时期的

▪ 请回答:
▪ 根据材料,指出宋朝发生”商业革命“的根源。 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代重庆地区在手工 业领域反映这一根源的具体表现。
▪ 根源:中国经济生产率明显增长。表现:重 庆丝织业发展,昌州、渝州、南平军均上贡 丝织品。(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亦可)
D.四川乐山
▪ 8.据史料记载:宋朝政府设置南平军(注: 亦称军镇,多设在边区,为宋代的一种地方 行政区划单位,今重庆綦江、万盛、南川等 地及贵州部分地区)对当地少数民族进行直接
B
管辖,结束了少数民族各族割据称雄的混乱 局面,废除了农奴制的压迫,”以其地赋民 “,解放了社会生产力。这表明( )
▪ A.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郡县制,进行 有效管辖
D.丰都
▪ 6.有”程门大宗“盛誉B的宋代易学家是
()
▪ A.程颐
B.谯定
▪ C.夏渊
D.阳枋
▪ 7.耗时近8年、耗资数千万元的国家一号石 质文物保护工程——千手观音修复项目于 2015年基本完工,此龛被誉为”世界石刻艺 术之C瑰宝“的造像,位于( )
▪ A.甘肃敦煌
B.河南洛阳
▪ C.重庆大足
▪ C.王立
D.彭大雅
▪ 3.坚守万州天生城,拒不降C元英勇战死的是 ()
▪ A.冉琎
B.甘润
▪ C.上官夔
D.冉璞
▪ 4.钓鱼城军民前后经历了多少年抗击D蒙古贵 族斗争的历史( )
▪ A.10年
B.30年
▪ C.心是( )
▪ A.万州
B.涪陵
▪ C.巴川
▪ 10.右图是宋代重庆地区出土的黑斑釉陶瓷, 而当A时生产这种陶瓷比较出名的是( )
▪ A.涂山窑
两宋历史复习提纲PDF.pdf

总结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及启示-----1、关系:有战有和,以和为主。
中,他们不断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形成了新一轮的民族大融合)
2、启示共同创造的,因此我们要反对战争和分裂,维护和平和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二、宋朝各政权并立示意图(结合P48和P54两宋形势图) 三个和约的消极影响对北宋(南宋)来说,是一个屈辱的条约,加重了北宋(南宋)人民的负担。
经济重心的南移总结(背):1、完成的时期: ;2、原因: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 ②
人口南迁,给南方带去北方先进的、工具和大量劳动力③南方统治者对发展经济的④南方自然条件十分。
3、上述原因对我们发展经济的启示:①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维护社会稳定②要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科技创新③政府要采取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④要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资源。
4宋朝的经济发展是引起宋朝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宋朝的衣食住行、、城市娱乐和风气等社会生活,与近代非常贴近。
两宋、抗战时期的重庆

第五章两宋时期的重庆一、宋代重庆地区经济的发展■重庆的得名公元583年,巴郡改称渝州(因巴郡境内的嘉陵江古时曾叫渝水而得名)。
公元1102年,宋徽宗改渝州为恭州。
公元1189年,南宋孝宗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封在恭州为恭王的赵惇,因为孝宗让位给他而当上皇帝,他就是宋光宗。
按照皇家制度规定,凡是皇帝继位前受封并居住的地方,都要由州升为府,光宗认为:他受封恭王是一喜庆,由恭王继承皇位又是一喜庆,一共是两重喜庆,所以他下令改恭州为重庆府。
重庆得名至今已有八百余年了。
■农业的发展宋代重庆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梯田的大量修建,这是川东丘陵地区农民战胜自然,对土地开发利用的杰出成就。
人们随山坡的倾斜,把坡土改成阶梯形,层层而上,地边筑埂,积水灌溉,便可种稻,这样就因地制宜地改造了山区,变坡土为稻田了。
例如,合州地区的人们将坡土改造成梯田,等到打雷下雨,积水插秧,因此当地俗称梯田为雷鸣田。
重庆地区处于长江沿岸,气温高,地暖早熟,许多地方已种植早稻和中稻了;不宜种稻的地方,则种小麦和大麦等旱地粮食作物。
边远的南平军一带(今綦江、万盛、南川等地),也因大量汉人的迁入开垦,使这些地方的农业也很快发展起来。
各种蔬菜,如豆、葱、韭菜、冬瓜、茄子、苋菜等,在渝州市场上到处都可以买到。
此外,合州还是荔枝的重要产地。
由于农业的发展,重庆地区的人口增加了。
宋太宗时(976年~997年),重庆地区仅4个军州(渝州、合州、昌州、南平军),只有6万户;到1080年已是11.2万户;到1102年已是13万户,30万人。
今整个重庆市境有12个府、州、监(军),1102年达71万余人,到公元1162年的南宋时,已猛增到110余万人了。
■手工业的进步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
就纺织业而论,向朝廷进贡布匹的地区,在唐代只有渝州,宋代增加了昌州(中心在大足);上贡丝织品地方也由唐代的昌州一州增加到昌州、渝州、南平军三个军州。
茶叶的生产点,唐代时四川虽有八个,但川东一个也没有。
重庆历史知识点总结

重庆开埠1、1876年,英国通过中英《烟台条约》,取得“派员驻寓”重庆的特权。
1877年派倍泊尔常驻重庆,作为英商代理人;2、1890年3月中英在北京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规定“重庆即准作为通商口岸无异”,之后,重庆海关建立。
英国人好博逊任重庆海关税务司。
3、1891年3月1日重庆海关在朝天门附近正式开关征说,标志着重庆正式开埠。
隶属重庆海关的万县海关,在英国的操纵下,于1917年正式开放。
4、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日本正式取得在重庆开埠、轮船可由宜昌航行到重庆及在重庆建立工厂等特权。
5、重庆开埠历史意义:重庆开埠使重庆成为列强进一步侵略扩张的据点,标志着重庆近代历史的真正开始。
6、列强对重庆全面侵略的表现:①政治上,设立使馆区和租界,强租“租借地”;②经济上,设立洋行,掠夺重庆土特产;推销工业品,向重庆输出资本;③文化上,美国教会创办求精高等学堂、英国开办广益书院、法国开办法文学堂,为帝国主义培养服务人才。
7、1901年9月24日,日本订立《重庆日本商民专界约书》规定日本在重庆南岸的王家沱设立租界。
8、1890年英国首先在重庆建立领事馆;之后法、日、美、德等国驻重庆领事馆相继建立。
各国领事馆忠实地执行本国政府的侵略政策,成为列强在重庆的侵略工具。
9、1904年中英签订《永租打枪坝条约》,规定打枪坝永远租借给英国人控制的重庆海关。
10、1890年,英国立德乐洋行首先在重庆成立。
11、1891年,美国教会在曾家岩创办了求精高等学堂,这是今求精中学的前身。
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活动1、1897年,宋育仁在重庆创办了四川第一家报纸--《渝报》,并发表了他的改良主义主张的重要著作《时务论》。
宋育仁创办的《渝报》,启迪了一代重庆先进青年,推动了重庆思想解放的潮流。
2、1904年10月,重庆总商会成立。
商会由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组成,富商李耀庭被推为总理。
总商会主张抵制洋货,收回利权,振兴民族工商业。
重庆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重庆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历史1. 先秦时期- 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与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百家争鸣- 孔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2. 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汉朝的兴衰与丝绸之路的开通- 司马迁与《史记》的编纂3. 魏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与曹魏、蜀汉、东吴的形成- 晋朝的八王之乱与南北朝的分治- 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发展4. 隋唐五代- 隋朝的短暂统一与大运河的开凿- 唐朝的开国、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五代十国的割据与社会变革5. 宋元明清- 宋朝的科举制度与经济繁荣- 元朝的蒙古族统治与文化交融- 明朝的海禁政策与郑和下西洋- 清朝的康乾盛世与晚清的民族危机二、中国近现代史1. 晚清时期- 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尝试- 辛亥革命与清朝的覆灭2. 中华民国时期-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国民政府的建立与国共合作- 抗日战争与国内战争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改造-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与后果4.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与经济体制的转型- 四个现代化的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世界历史1. 古代文明-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兴起与衰落- 印度河流域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特点- 古代世界的宗教与哲学思想2. 中世纪时期- 欧洲的封建制度与教会的权威- 十字军东征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兴起3. 近现代史- 欧洲的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4.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后果-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关系的调整-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过程与影响5. 冷战与后冷战时代- 冷战的起源、对峙与结束- 苏联的解体与东欧剧变- 全球化与国际新秩序的构建四、历史思维与方法1. 历史资料的辨析与运用- 一手资料与二手资料的区分- 历史资料的批判性分析- 历史解释与历史建构2. 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事件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 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历史事件的多维解读3. 历史人物评价- 人物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人物的历史局限性与时代背景- 人物评价的多元视角4. 历史时期的划分与特征- 不同时期的历史特征与转折- 历史时期的划分标准与方法- 历史时期的连续性与断裂性通过上述知识点的总结,学生不仅能够掌握重庆高中历史课程的核心内容,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历史分析的能力,为深入学习和理解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庆市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重点整理

重庆市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重点整理重庆市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重点整理中国历史一、远古时期1. 新石器时代2. 夏、商、西周3. 东周春秋战国时期二、秦汉时代1. 秦朝- 统一六国- 落地称王- 修筑长城- 实行焚书坑儒- 统一度量衡和文字2. 西汉- 刘邦、刘盈、刘病已- 汉武帝时期- 扩张疆土- 派遣使者西域- 推崇儒学三、魏晋南北朝时期1. 三国时期- 曹操与刘备争霸- 孙权东吴2. 魏晋时期- 分裂割据- 异民族的入侵3. 南北朝时期- 南朝宋、齐、梁、陈- 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北隋四、隋唐时期1. 隋朝2. 唐朝- 唐太宗贞观之治- 高宗、中宗、睿宗、玄宗 - 安史之乱- 唐末黄巢起义- 唐朝的覆灭五、宋元时期1. 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 苏东坡、欧阳修- 北宋的文化繁荣- 西夏的抗争2. 南宋- 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 - 宋理宗、宋度宗- 宋金战争世界历史一、古代文明1. 古埃及文明2. 古希腊文明3. 古罗马帝国二、中世纪欧洲1. 封建主义的兴起2. 教会的权力与影响3. 十字军东征4. 文艺复兴运动三、欧洲大航海时代1. 葡萄牙、西班牙的航海探险2. 哥伦布的航海3.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四、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1. 工业革命的起源和影响2.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五、殖民与帝国主义1. 殖民地的开发和统治2. 亚洲、非洲的殖民化3.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帝国主义的衰落六、二战与冷战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结果2. 冷战时期的国际局势3. 冷战的结束与后果结语本文梳理了重庆市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中的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重点内容。
通过对中国历史的概括和世界历史的重要时期进行整理,希望能够为考生提供参考和帮助。
复习历史,不仅是对过去的了解,更是对现在和未来的思考,希望各位考生能够充分利用这份资料,加深对历史的理解,顺利备战考研。
重庆高三历史复习必背知识点

重庆高三历史复习必背知识点历史学科作为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文科学科,对于高三学生们来说,复习历史知识点是备战高考的关键之一。
为了帮助重庆高三学生们更好地复习历史,下面将为大家总结整理一些重要的必背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史1.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历史朝代的时间顺序、典型代表与地理位置。
2. 五经、诸子百家、春秋战国诸子、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起等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事件与人物。
3. 秦始皇统一六国、焚书坑儒、统一币制及度量衡、修筑长城、建造兵马俑等重要历史事件。
4. 汉武帝的统治成就、丝绸之路的开通、郡县制的建立、党锢之祸等汉代重要事件。
二、近代中国史1. 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近代中国历史中的重大战争事件。
2. 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北伐战争等近代中国历史中的重要政治运动与事件。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的国家体制的建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中国现代史中的重要事件。
4. 邓小平理论的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等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思想与理论。
三、世界史1. 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启蒙运动等欧洲历史中的重大事件。
2. 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世界历史中的重要战争与革命事件。
3. 冷战的起源、联合国的成立、信息时代的到来等近现代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事件。
4. 南京大屠杀、亚洲经济危机、911事件等世界现代史中的重大事件。
以上仅为部分重庆高三历史复习的必背知识点,希望大家在复习历史时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与记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通过扎实的复习,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加油!。
重庆历史复习资料

重庆历史:(最基础知识点)上册第4章: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重庆四:隋唐时期重庆地区的经济:隋唐时期重庆最著名的手工业是__________;“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忘井出,眺迵二流明。
”是唐朝诗人________在《晓行巴峡》中描述________城市经济的发展情况;五:唐代著名诗人在重庆地区的吟咏:诗圣_______《八阵图》“功盖分三国,名成八卦图”,歌颂的是三国诸葛亮的事迹。
大诗人________和__________仿作了巴渝一带民歌—竹枝词。
第5章:两宋时期的重庆一:宋代重庆地区经济的发展:1189年,______将恭州改为重庆府,重庆至此得名。
宋代重庆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荔枝的重要产地;重庆_________区涂山窑是当生产黑斑釉瓷器最重要的产区。
重庆经济发展其规模比例均已超过当进巴蜀经济最发达的___________府路。
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_________是宋代易学研究中心;________有“程门大宗”的盛誉。
具有东方女性的健美,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普贤菩萨和“千手观音”都在重庆________县;大足县的____________石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养鸡女》和《牧牛图》是其代表作品。
水下碑林白鹤梁位于重庆__________区,有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之称。
下册第5章: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一:战时首都与中华民国陪都: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_________为重庆第一任市长;1940年重庆成为_______,是全国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二:中国经济的脊梁:以_______城为中心,由合川、长寿、江津等地,构成了我国抗战时期的“金三角”;在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工业区中,_________是唯一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区,集中了我国抗战时工业经济的命脉;_________和_________成为全国两大军火生产基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
一、战时首都与中华民国陪都(P45)
1、重庆建市是在 1929 年2月15日。
第一任市长是:潘文华。
(P45图)
2、193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迁都重庆;1939年5月5日,国民政府决定重庆升格为行政院直属的特别市。
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明确规定重庆为陪都。
重庆解放后,重庆作为陪都的历史结束。
3、中国抗战时期的首都是:重庆。
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是重庆。
二、中国经济的脊梁(P46)
1、战时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大批工厂从沿海和省外其他城市迁重庆。
同时迁入的还有近万名技术工人。
内迁工厂的意义:成为战时重庆的重要条件,奠定了重庆的基础。
2、我国抗战时期的“金三角”是指:以重庆为中心,由合川、长寿、江津等地构成。
3、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工业区中,惟一门类齐全的综合工业区是重庆。
它集中了我国抗战时工业经济的命脉。
4、抗战时期的全国两大军火生产基地是太原和重庆。
5、抗战时期全国商业和对外贸易中心的是重庆。
抗战时期的金融中心是重庆。
6、重庆成为长江、嘉陵江航运的中心。
7、抗战后,重庆经济发展陷入困难局面,面临崩溃的原因:①日本的侵略东南亚,运输中断,国际通道受阻。
②四大家族利用政治上的特权,进行经济掠夺,扼杀民族工业的发展。
8、四大家族在重庆的经济掠夺的手段:①限制贷款、征收重税;大肆摧残民族工业。
②滥发纸币,制造通货膨胀,大发国难财。
三、重庆大轰炸(P49)
1、1938年日本飞机第一次空袭重庆的广阳坝、江北县石船等地,拉开了重庆大轰炸的序幕。
2、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空袭重庆造成市民伤忘最多的两次大轰炸是: 1933年的“五三”“五四”大轰炸。
3、1939年至1944年5月,日本飞机轰炸万县是29次,炸死炸伤民众2852人。
4、 1941 年6月5日,重庆发生了“六五“大隧道窒息案。
四、重庆人民对抗战的贡献(P52)
1.踊跃参军参战
2.努力生产抗战物资。
3.保证抗战运输(爱国实业家卢作孚1925年创办
的民生轮船公司,为抗战做了重要贡献)。
4.广泛开展现金献机和慰劳活动。
五、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P56)
1、重庆党组织建立: 1938 年在市工委的基础上,成立重庆市委。
川东地下党在 1937 年12月重建。
2、1938年10月,由于武汉的失守,八路军办事处和《新华日报》迁到重庆。
3、1939年1月,党中央决定,在重庆设立中共中央南方局,以周恩来为书记。
意义: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4、南方局在抗战时期的重大贡献:①在团结国民党中的进步人士、民主党派人士和知识分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②同民主党派的领袖和民主人士频繁来往,亲切交谈,共商国事。
③领导了反对国民党投降派和顽固派的斗争。
5、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民国党统治区公开发行的机关报是《新华日报》。
该报于 1938年1月11日创刊于武汉。
1938年10月25日转移到重庆;1947年3月被国民党查封,撤离重庆。
六、重庆的人民民主运动(P60)
1、1938年,成立的特务组织有:戴笠领导的军统和陈立夫领导的中统;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组织在重庆歌乐山下设置白公馆监狱和渣滓洞监狱。
1943年,又建立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专门监禁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
2、1945年2月,重庆发生了胡世合惨案,由此引起重庆人民开展了一场反特抗暴斗争。
3、中国民主同盟的成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于 1941年在重庆成立。
当时的执行委员会主席是黄培炎。
1944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召开代表大会,决定改称中国民主同盟。
张澜被推选为主席。
七、教育的发展与文化的繁荣(P63)
1、重庆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府是重庆大学。
该校创办于1929 年。
2、被誉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文化“四项”在重庆的有沙坪坝、北碚夏坝、江津百沙坝。
3、抗战时期,重庆著名的中学有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创办的南开中学,1939年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合川创办的育才学校,还有董必武倡议创办的清华中学。
4、抗战时期重庆文化的繁荣:①1942年4月3日,郭沫若创作的大型历史剧《屈原》,在重庆国泰大戏院上演获得成功。
阳翰笙写的历史剧《天国春秋》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的罪恶。
②抗战时期重庆的两个著名少年儿童剧团是1938年在武汉成立的七七少年剧团和孩子剧团。
③利用在国民党军委政治部负责宣传文化工作的合法身份,积极开展抗日宣传的著名社会活动家是郭沫若。
④抗战时期全国文化中心是重庆
三、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庆
一、抗战胜利后的重庆局势
1、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在重庆桂园签署了《国共双方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2、1946年1月,国民党特务在重庆制造了破坏各界民众大会的“沧白堂事件”,郭沫若和李公朴等遭到围攻殴打;接着在1946年2月又制造破坏政协决议的“较场口血案。
”“沧白堂事件”和“较场口血案”的意义:这两个事件促进了重庆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
3、1947年3月,在重庆战斗了8年多的《新华日报》撤离重庆。
二、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P76)
1、1946年9月下旬,重庆展开了“美军退出中国周”运动,进行反美斗争。
2、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重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学生运动是 1949年的四一二运动。
3、重庆大学运动场命名为团结广场是在 1946 年3月27日。
三、川东地下党的艰苦斗争(P78)
1、被重庆地下党和进步群众誉为“小《新华日报》”的是:1947年开始出刊的《挺进报》。
2、1948年8月,重庆地下党市委书记刘国定和副书记冉益智相继后叛变,接着刘国志、王朴、陈然、江竹筠等被捕,《挺进报》被破坏,给革命造成重大损失。
被称为“挺进报事件”。
3、因“挺进报事件”,而被捕牺牲的有:刘国志、王朴、陈然、江竹筠。
4、1947——1948年,中共川东临时工委领导下的川东武装起义的地区是大宁(巫溪)、巫山。
5、1948年8月,川东地下党发动了著名的华蓥山起义,领导人是时任川东临时工委书记的王璞。
华蓥山起义的意义:为迎接川东和重庆的解放起了积极的作用。
6、1948年,中共川东临时工委在华蓥山发动的武装起义中,地域在重庆市的起义:合川的金陀子起义。
四、重庆的解放(P81)
1、《黑牢诗篇》的作者是蔡梦慰
2、1948年,在重庆歌乐山集中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著名爱国蒋领是杨虎城。
3、在重庆解放前的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反动派先后对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监狱的革命者制造了血腥“一一二七大屠杀”。
4、 1949 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担当解放任务的是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领导人刘伯承和邓小平。
和贺龙的十八兵团。
5、1949年11月,人民解放军进军重庆的路线是:湖北—贵州—秀山—彭水—酉阳—黔江—武隆—南川、綦江、涪陵、江津—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