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高中化学人教新课标 选修三《分子结构与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分子的立体结构PPT演示1

例:
BF3分子形成
2p 2s
2p 2s
B的基态
F
B
F
F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分子的立体结 构PPT 演示( 优秀课 件)1
激发态
Cl
B Cl
正三角形 sp2 杂化态
1200
Cl
碳的sp2杂化轨道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分子的立体结构PPT演示(优秀课件)1
解析: (1) PCI3:
..
.. C. I.
.. P
.. C. I.
.. ..
.. ..
C. I.
.. CI
..
SP3 三角锥形
(2)BCl3 :
.... C. .l源自B.. C. I.
..
SP2
平面三角形
(3)CS2 :
.. S. .
=C
=S.. ..
(4) C12O:
..
.. C. .l
.. O. .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 二 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
课时2
值得注意的是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只能解释化合物分子 的空间构形,却无法解释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如无法解释甲 烷中四个 C---H的键长、键能相同及H—C —H的键角为109
28′。因为按照我们已经学过的价键理论,甲烷的4个C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分子的立体结 构PPT 演示( 优秀课 件)1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分子的立体结 构PPT 演示( 优秀课 件)1
例题三:对SO2与CO2说法正确的是( D ) A.都是直线形结构 B.中心原子都采取sp杂化轨道 C. S原子和C原子上都没有孤对电子 D. SO2为V形结构, CO2为直线形结构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物质结构与性质 (共46张PPT)

例题5
(4)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C燃烧时发出
黄色的原因:
。
燃烧时,电子获得能量从能量低的轨道
跃迁到能量高的轨道上,跃迁到能量高的轨
道的电子处于不稳定状态,随即跃迁回原来
轨道,并向外界释放能量(光能)
2
微
粒 间
化学 键
作
用
与
物
质
的
分子
性
性质
质
共价键
配位键和配位 化合物 金属键
σ键和π键 键参数 杂化轨道理论
例题4
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
化合价氧化物的水
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
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
是
;
(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
是
;
(3)R和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
(子Cu4。2)+已形往知成硫N配酸F3离铜与子溶N,H液3其的中原空加因间入是构过_型量__都氨_是水__三,__角可__锥生__形成_,_[C_单u。(NNFH32不)2]易2+与配离 解析:NF3分子中氟原子非金属性强是吸电子的,使得 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难于与Cu2+形成配位键。
(5)Cu2O的熔点比Cu2S的_________(填“高”或“低”),请 解释原因__________。 解析: Cu2O和Cu2S均为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的熔点 与离子键的强弱有关。 由于氧离子的例子半径小于硫离子的离子半径,所以亚铜 离子与氧离子形成的离 子点键比C强u于2S亚的铜高离。子与硫离子形成的离子键,所以Cu2O的熔
A.共价键的方向性 B.共价键的饱和性 C.共价键原子的大小 D.共价键的稳定性
高中化学 选修3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第2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第1课时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学生使用

选修3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2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第1课时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学习目标:1.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含义。
3.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教学难点:1、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含义2、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教学重点:1、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含义2、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教学过程:知识回顾:1.分析下列化学式中画有横线的元素,选出符合要求的物质并填空。
A.NH3B.H2O C.HCl D.CH4E.C2H6F.N2(1)所有的价电子都参与形成共价键的是______;(2)只有一个价电子参与形成共价键的是______;(3)最外层有未参与成键的电子对的是______;(4)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是______;(5)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6)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的是____________。
【解析】A.NH3中N原子与3个H原子形成3个σ键,还有一对不成键电子;B.H2O中O原子与2个H原子形成2个σ键,还有两对不成键电子;C.HCl中Cl原子与1个H原子形成1个σ键,还有三对不成键电子;D.CH4中C原子与4个H原子形成4个σ键,所有价电子都参与成键,其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形;E.C2H6中C原子分别与3个H原子及另1个C原子形成4个σ键,所有价电子都参与成键;C—H为极性键,C—C为非极性键;F.N2中N原子与另1个N原子形成1个σ键,2个π键,还有一对不成键电子。
答案(1)DE (2)C (3)ABCF (4)F (5)E (6)D2.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型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比例模型,二是球棍模型。
请你用短线将下列几种分子的比例模型、球棍模型连接起来。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型。
H 2O 分子为三原子分子呈V 形,应选E—c ;NH 3分子为四原子分子呈三角锥形,应选B—d ; CCl 4分子为五原子分子呈正四面体形,应选C—a ; CO 2分子为三原子分子呈直线形,应选A—b 。
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课时1 共价键的特征与类型
刷基础
6.[陕西岐山2018高二期中]下列化合物分子中只有σ键的是( C )
A.CO2 C.H2O2
B.C2H2 D.COCl2
解析
二氧化碳分子为共价化合物,碳原子分别与两个氧原子形成2个C=O键,结构式为O=C=O,
则CO2中含有σ键和π键,A不符合题意;C2H2的结构式为H—C≡C—H,含有碳碳三键,
课时1 共价键的特征与类型
刷基础
9.根据氢原子和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下列对F2和HF分子中形成的共价键描述正确的 是( C )
A.两者都为s-s σ 键 B.两者都为p-p σ 键 C.前者为p-p σ 键,后者为s-p σ 键 D.前者为s-s σ 键,后者为s-p σ 键
解析
H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1,F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5,形成共价键时,F为 2p电子参与成键,H为1s电子参与成键,则F2分子中形成的共价键为p-p σ键,HF分子中 形成的共价键为s-p σ键,C正确。
课时1 共价键的特征与类型
刷基础
题型2 σ键、π键的比较与判断
5.下列关于σ键和π键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D )
A.σ键能单独形成,而π键一定不能单独形成 B.σ键可以绕键轴旋转,π键一定不能绕键轴旋转 C.双键中一定有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三键中一定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 D.气体单质中一定存在σ键,可能存在π键
解析
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则越不容易受热分解,A错误,D正确;H—H键没有方向性,B错 误;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叫键长,C错误。
课时2 共价键的键参数与等电子原理
刷基础
4.[宁夏石嘴山三中2018高三月考]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键角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B ) ①SO2 ②NH3 ③H2O ④CH4 ⑤CO2
2.1共价键第1课时课件(人教选修3)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 键的是( ) A.H2O B.CaCl2 C.NaOH D.Cl2
C
2、下列元素的原子在形成不同物质时,既 能形成离子键,又能形成共价键的是( ) A.K B.Ca C.I D.Ne
C
3、判断下列电子式书写是否正确
课堂练习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A、离子化合物可以含共价键 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 物,但是共价化合物只能含有共价键 C、共价化合物可以含离子键 D、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氢键都是化 学键
S电子云为球形. 即S原子轨道
P S
P电子云为纺锤形 即P原子轨道
电子云重叠法解析分子形成过程
1、H2分子的形成过程 s - s σ键
2、HCl分子的形成过程(s-p σ键)
3、Cl2分子的形成过程(p-p σ键)
Cl
Cl Cl
Cl
共价键形成理论二:电子云重叠法(价键理论) 本质:成键原子相互接近时,原子轨道发 生重叠 ,自旋方向 相反 的 未成对电 子形成 共用电子对 ,两原子核间的电子 密度 增加 ,体系的能量 降低 。 形成条件: A、两原子电负性 相同 或 相近 。 B、一般成键原子有 未成对 电子。 C、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在空间 重叠 。
S-S重叠
S-P重叠
P-P重叠
特点:轴对称(即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为连线 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
2、π键:两个原子沿键轴平行以“肩碰肩”方式发生原 子轨道(电子云)重叠所形成的共价键称为π键。(只有在 生成σ键后,余下的p轨道才能生成π键)
z
z
z
z
y
y
x x 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优质课件【全套】

192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等 以量子力学为基础提出电子云模型
质子(正电) 原子核 原子 (正电) 中子(不带电)
不显 电性 核外电子 分层排布
(负电) 与物质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学与问
核外电子是怎样排布的?
二、能层与能级
1、能层
电子层
能层名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能层符号 K L M N O P Q
N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能级 电子 2 2 6 2 6 10 2 6 10 14
数
能层 2 8 电子
18
32
数 2n2 2n2
2n2
2n2
三、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1、构造原理
多电子基态原子的电子按能级交错的形式排布
电子排布顺序 1s
→ 2s → 2p → 3s → 3p → 4s → 3d → 4p → → 5s → 4d → 5p → → 6s → 4f → 5d → 6p……
一、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1、原子的诞生
宇宙大爆炸2小时:大量氢原子、少量氦原子 极少量锂原子
140亿年后的今天: 氢原子占88.6% 氦原子为氢原子数1/8 其他原球中的元素
绝大多数为金属元素 包括稀有气体在内的非金属仅22种 地壳中含量在前五位:O、Si、Al、Fe、Ca
22 钛 Ti 1s2 2s22p6 3s23p63d2 4s2
序数 名称 符号 K
L
M
N
1 氢 H 1s1
2 氦 He 1s2
3 锂 Li 1s2 2s1
4 铍 Be 1s2 2s2
5
硼
B 1s2 2s22p1
6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2.1 共价键

1s 2s 2p
N ↑↓ ↑↓↑↓↑↓↑↓
1s 2s 2p
1.共价键的形成和分类 ——( π 键)
π键特点:两个原子轨道以 “肩并肩” 方式重 叠;原子重叠的部分分别位于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 侧,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为镜面,它们 互为镜像,称为镜面对称
1.共价键的形成和分类 ——( π 键)
课堂练习
1.σ键的常见类型有(1)s-s, (2)s-px,
(3)px-px,请指出下列分子σ键所属类
型:
A. HF
s-px
B. NH3 C. F2
s-px px-px
D. H2
s-s
课堂练习
2. 下列关于共价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H2S分子中两个共价键的键角接近90°的原因是共 价键有方向性
3.π键:肩并肩、镜像对称、容易断裂。 4. 共价键类型规律:
单键:σ键; 双键:1个σ键 1个π键 三键:1个σ键 2个π键
作业布置
1、预习键参数、等电子原理 2、作业:学案:课堂练习、课后作业
达标检测
• 分析下列化学式中划有横线的元素,选出符合要求的物质。
• A.NH3 B.H2O
C.HCl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共价键
学习目标
1、理解共价键的特征 2.知道共价键的类型( σ键、 π键); 3.掌握共价键的成键类型。
问题展示
1.什么化学键?化学键的分类?
化学键: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化学键
离子键 共价键 金属键
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一、共价键 1、概念:
共价键的形成和分类 ——( p-p σ 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二章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第1课时)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O
C
O
F1
F合=0
F2
180º
2014年7月23日星期三
C=O键是极性键, 但从分子总体而言 CO2是直线型分子, 两个C=O键是对称 排列的,两键的极 性互相抵消( F合 =0),∴整个分子 没有极性,电荷分 布均匀,是非极性 分子
11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正电中心与负电中心不重合)
2014年7月23日星期三
7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Cl
Cl
Cl
Cl
共用电子对
Cl2分子中,共用电子对不偏向,Cl原子 都不显电性,为非极性分子 ∴以非极性键结合的分子均为非极性分子
2014年7月பைடு நூலகம்3日星期三 8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δ+ H Cl
δ-
H
Cl
共用电子对 HCl分子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l原子, ∴Cl原子一端相对地显负电性,H原子 一端相对地显正电性,整个分子的电荷 分布不均匀,∴为极性分子 ∴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为极性分子
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 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 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
2014年7月23日星期三
4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指出下列物质中的共价键类型
1、O2
2 、CH4
非极性键
极性键 极性键 (H-O-O-H) 极性键 非极性键 非极性键 极性键
5
3 、CO2
4、 H2O2 5 、Na2O2
2014年7月23日星期三 9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思考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
是极性分子吗? 分析方法:物理模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π键
键能 键参数
成键方式 “肩并肩”,呈镜像对称
键长
衡量化学键稳定性
键角 描述分子的立体结构的重要因素
一、形形色色的分子 思考:在O 、HCl这样
2
O2
HCl
的双原子分子中存在 分子的立体结构问题 吗?何谓“分子的立 体结构”?
H2O
CO2
所谓“分子的立体结 构”指多原子构成的 共价分子中的原子的 空间关系问题。
原子 电负性 0.9 电负性之差 (绝对值) 3.0 2.1 3.0 2.5 3.5 Na Cl H Cl C O
2.1
0.9
1.0
1.7 结论:当原子的电负性相差很大,化学反应形成的电子对不会被 离子 共价 共用,形成的将是_____键;而_____键是电负性相差不大的原 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
3.乙烷、乙烯和乙炔分子中的共价键分别 有几个σ键和几个π键组成?
5、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的概念;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的表 示方法;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 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 6、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 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7、范德华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举例说明化 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例举含有氢键的物质,采用 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学 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 8、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认识“相似相溶”规律。了解“手 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能用分子结构的知识 解释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 的能力。采用比较、讨论、归纳、总结的方法进行教学
三角 锥 形
对ABn型分子,B围绕A成键,则A为中心原子,n 值为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
H-C-H
平面 正 三角形 四面体
3)分析CO2 , H2O,NH3 ,CH2O,CH4电子式的中心原子价电子层电 子对成键情况。 分成键电子对和 孤对电子对 结论:
成键电子对和孤对电子对会影响分子的 空间构型
平面三角 形,如HCHO、BF3
体结
三角锥
形,如NH3
构
五原子分子——— 最常见的是正四面体 形,如CH
4
★☆★通过填表,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同为三原子分子,CO2 和 H2O 分子的空间结 构却不同,什么原因?
直线形
V形
同为四原子分子,CH2O与 NH3 分子的的空 间结构也不同,什么原因?
平面三角形
π键的电子云
电子云重叠
π键:“肩并肩”
Z
pZ—pZ
Z
X
镜像对称
形成π键的电子称 为π电子。
价键轨道
由原子轨道相互重叠形成的σ键和π键 总称价键轨道
小
项
结
键
σ键
π键
目
型 成键方向 电子云形状 牢固程度 成键判断规律
沿轴方向“头碰头” 平行方向“肩并肩”
轴对称 镜像对称
强度大,不易断裂 强度较小,易断裂 共价单键是σ键,共价双键中一个是 σ 键,另一个是π键,共价三键中一个是 σ键,另两个为π键。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分子中只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只有非金属原子间才能形成共价键 B 2、氮分子中的化学键是 A、3个σ键 B、1个σ键,2个π键 C、个π键 D、个σ键,1个π键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轨道之间以“肩并肩”重叠可形成σ键 B、p轨道之间以“头对头”重叠可形成π键 C、s和p轨道以“头对头”重叠可形成σ键 D、共价键是两个原子轨道以“头对头”重叠形成的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化学》
选修3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教学目标
1、复习化学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 共价键的形成过程;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δ键和π键;说出 δ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 2、认识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能用键参数―― 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知道等电子原 理,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3、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 斥模型; 能用VSEPR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培养学 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空间想象能力。 4、认识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进一步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 成键特征;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培养 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O =C =O
H H C= O H H C H H O H H
2
3
0
0
直线形
平面三角形 正四面体形
H .. H C. H . H .. H O H .. .. H N H .. H
4
0
H2O
2
2
V形
NH3
H N H H
3
1
三角锥形
一、形形色色的分子
三原子分子
直线 V
形,如CO2 形,如H20
分子
表 的立 格 一 四原子分子
C
4、在氯化氢分子中,形成共价键的原 C 子轨道是 A、 氯原子的2p轨道和氢原子的1s轨道 B、 氯原子的2p轨道和氢原子的2p轨道 C、氯原子的3p轨道和氢原子的1s轨道 D、氯原子的3p轨道和氢原子的3p轨道
7
构 》
复习回顾
σ键 共价键
成键方式 “头碰头”,呈轴对称
科学视野—分子的立体结构是怎样测定的?
测分子体结构:红外光谱仪→吸收峰→分析。
思考并填写下列表格:
代表物 电子式 .. .. CO2 O C O .. .. H CH2O .. H C CH4 .. .. .. .. .. .. .. .. .. .. .. .. .. .. O .. 结构式 中心原子结 中心原子孤 空间构型 合的原子数 对电子对数
2.最大重叠原理
两个原子轨道重叠部分越大,两 核间电子的概率密度越大,形成 的共价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
2、共价键的形成
电子云在两个原子核间重叠,意味着电 子出现在核间的概率增大,电子带负电, 因而可以形象的说,核间电子好比在核 间架起一座带负电的桥梁,把带正电的 两个原子核“黏结”在一起了。
(1). σ键的形成
50
121
7s27p4
Po(钋)
(每空1分,共4分) 2007年 (江苏省赛区)夏令营选拔赛试题
思考4、 从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最后一个元素 的原子序数为2、10、18、36、54……,推 测第十周期最后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 A.200 B.770 C.290 D.292
2001年高中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
1.已知氮分子的共价键是三键,你能模仿图2-1、图 2-2、图2-3,通过画图来描述吗?(提示:氮原子 各自 用三个p轨道分别跟另一个氮原子形成一个σ 键和两个π键。
2.钠和氯通过得失电子同样也是形成电子对,为什么这 对电子不被钠原子和氯原子共用形成共价键而形成离子 键呢?你能从原子的电负性差别来理解吗?讨论后请填 写表2-2:
孤对电子: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例氮原子和氢原子形成氨分子 时,N提供3个未成对电子与3个H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还有1对电子未与 其他原子共用,这对电子就称为孤对电子,例如 H :N :H 黑点表示中 H :O :H H : : : : 心原子N与O的孤对电子,而 电子 H H :C :H : : 中心原子C无孤对 H .. .. H C O .. :
乙烷分子中由7个σ键组成;乙烯分子中由5个 σ键和1个π键组成;乙烯分子中由3个σ键和2 个π键组成。
第一节 共价键
一、共价键 1、σ键: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 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这种特征称为轴对称。如H-H 类型:s—sσ、s—pσ、p—pσ等。 2、π键:由两个原子的p电子“肩并肩”重叠形成。特点: 特点:肩并肩、两块组成、镜像对称、容易断裂。 3、由原子轨道相互重叠形成的σ键和π键总称价键轨道。 4、判断共价键类型规律: 共价单键是σ键;而共价双键中有一个σ键,另一个是π键 共价三键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组成
思考1、试写出下列物种的电子排布式
(1)13Al3+ (4)47Ag
(2)17Cl-
(3)24Cr
思考2、
若在现代原子结构理论中,假定每 个原子轨道只能容纳一个电子,则原子序数 为42的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将是怎样的?按 这种假设而设计出的元素周期表,该元素将 属于第几周期、第几族?该元素的中性原子 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情况又将怎样?
C2H2
CH2O
COCl2
NH3
P4
CH4
CH3CH2OH
CH3COOH
C6H6
C8H8
CH3OH
C60
C20
C40
C70
科学视野—分子的立体结构是怎样测定的?
肉眼不能看到分子,那么,科学家是怎样知道分子的 形状的呢?早年的科学家主要靠对物质的宏观性质进行系 统总结得出规律后进行推测,如今,科学家已经创造了许 许多多测定分子结构的现代仪器,红外光谱就是其中的一 种。 分子中的原子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不断地振动着的 。所谓分子立体结构其实只是分子中的原子处于平衡位置 时的模型。当一束红外线透过分子时,分子会吸收跟它的 某些化学键的振动频率相同的红外线,再记录到图谱上呈 现吸收峰。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得知各吸收峰是由哪一 个化学键、哪种振动方式引起的,综合这些信息,可分析 出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共价键 》
分子中相邻原子之间是靠什么 作用而结合在一起?
什么是化学键? 什么是离子键? 什么是共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