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合集下载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简述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简述
生产价格形成的基础: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关系
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市场价格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可能高于或低于生产价格。
平均利润是生产价格的组成部分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每个企业都按照生产价格进行生产和销售,获取 相同的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的决定因素
01 生产成本
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要素的 价格,是决定生产价格的重要因 素。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的波动具有周 期性。
04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的理 论意义与实践启示
理论意义
揭示了资本流动对利润平均化的作生产价格形成的基础 说明了利润率的平均化趋势
实践启示
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促进市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指导企业理性投资,提高投资效益 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简述
2023-10-30
目录
• 平均利润的形成 • 生产价格的基本概念 •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的相互关系 •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的理论意义
与实践启示
01
平均利润的形成
不同部门间的竞争与平均利润
不同生产部门之间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而进行的竞争,会促 使各部门降低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趋于使全社会的 利润水平趋于平均化。
这种竞争的结果导致各部门的利润水平趋于接近,形成了平 均利润。
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关系
平均利润是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在社会各部门之 间的分配结果。
在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分配形成 了平均利润和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本质上是剩余价值,但具体形式上是以 总资本为分母、以总利润为分子形成的。
平均利润对生产价格的影响
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与思考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日期:•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关系目•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结论录平均利润定义计算定义与计算当资本从低利润部门流向高利润部门时,低利润部门的生产规模缩小,高利润部门的生产规模扩大。

这导致整个社会的平均利润水平趋于一致。

平均利润的形成资本流动竞争平均利润与资本流动资本流动的影响当某个部门的利润高于平均利润时,资本会从其他部门流入该部门,导致该部门的生产规模扩大,价格下降,利润减少。

反之,当某个部门的利润低于平均利润时,资本会流出该部门,导致该部门的生产规模缩小,价格上升,利润增加。

平均利润的作用平均利润是调节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

它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平均投资回报水平,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的定义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的构成是指生产过程中实际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值总和,是生产价格的最低界限。

成本价格与生产价格的关系成本价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和最低界限,如果生产价格低于成本价格,企业就会面临亏损甚至倒闭的风险。

因此,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时,必须考虑成本价格和生产价格的关系,以确保企业的盈利水平。

市场价格是指商品在市场上出售的价格,是商品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要点一要点二生产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关系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波动,而生产价格则是由成本价格和平均利润决定的。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但市场价格不会长期低于或高于生产价格,因为平均利润率的规律会调节市场价格的变动。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关系平均利润是生产价格形成的基础生产价格是平均利润的实现形式平均利润决定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的高低影响平均利润的大小如果生产价格高于平均成本,那么生产者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平均利润;反之,如果生产价格低于平均成本,那么生产者的平均利润就会降低。

市场需求和竞争影响平均利润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也会影响平均利润的大小。

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生产者可以提高价格来获得更高的平均利润;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生产者需要降低价格来促进销售。

第五章、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第五章、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第五章、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一、本章结构和内容提要本章和第六章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资本和剩余价值所采取的多种具体形式,掩盖剩余价值如何在资本主义社会各个剥削集团之间进行瓜分和分配。

在剩余价值的各种形式中,利润是其他各种具体形式的基础。

因此,本章主要考察剩余价值怎样转化为利润,利润怎样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及价值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

通过对这些“转化”形式和过程的分析,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各种现象、形式,了解它们怎样模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

本章分为三节。

第一节首先从一个企业内部考察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由于资本对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使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本质区别表现为生产成本,掩盖了可变资本作为剩余价值源泉的作用。

同时,资本家不仅把剩余价值看作是所费资本的产物,还会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随之剩余价值率就转化为利润率。

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是资本家唯一关心的东西。

利润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从社会各生产部门的联系考察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在资本主义社会,等量资本带来等量利润的分配规律,要求把资本实际生产的剩余价值通过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竞争进行再分配,按平均利润率分割剩余价值时,利润就转化为平均利润,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

第三节分析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由于利润的平均化使资本实际生产的剩余价值与实际得到的平均利润在数量上不一致,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价值规律也就以生产价格规律的形式存在并发生作用,但这仍以价值规律为基础。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学说对无产阶级来说有重要的革命意义。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平均利润理论的革命意义。

二、基本概念简释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利润——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就表现为利润。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
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 /社会预付总资本。
整理ppt
【概念辨析】利润率与平均利润率 利润率与平均利润率的区别在于: ①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同预付总资本
的比率,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 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 率。
整理ppt
②利润率则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 殖程度,平均利润率反映了社 会资本的增殖程度。
整理ppt
平均利润就是一定量预付资 本按照平均利润率取得的利 润。用公式表示: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 润率。
整理ppt
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剩余价值 与平均利润不相等:资本有机构 成低的部门,平均利润小于剩余 价值;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 平均利润大于剩余价值;资本有 机构成同社会资本平均有机构成 一致的部门,平均利润等于剩余 价值。
➢ 成本价格是资本家生产和经营商品 盈亏的界标。
➢ 成本价格的高低是决定资本家在市 场竞争中能力大小和成败的关键。
整理ppt
案例分析——邯钢的“模拟市 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
整理ppt
➢ 1990年,邯钢与其他钢铁企业一 样,面临内部成本上升、外部市 场疲软的双重压力,经济效益大 面积滑坡。
➢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当 时厂内核算用的“计划价格”严 重背离市场,厂内核算反映不出 产品实际成本和企业真实效率
济运行中,被资本家称为利 润。
整理ppt
生产耗费 ➢ 马克思观点——劳动的耗费
整理ppt
不变资本转 移到新商品 中去的价值
物化劳动的耗费
W=c+v+m
活劳动的耗费
现时劳动 创造的 新价值
➢ 在资本家眼中——资本的耗 费——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 价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 部分——补偿资本家自身耗费 的东西

生产价格是指生产成本和什么之和

生产价格是指生产成本和什么之和

浅谈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指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等于商品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

计算公式为:生产价格=成本价格+ 平均利润。

成本价格是商品生产中实际耗费的不变资本价值与可变资本价值之和。

社会平均利润率等于社会剩余价值总量或利润总量除以社会预付资本总量。

各部门的平均利润是该部门的预付资本量与平均利润率的乘积。

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资本主义各部门之间通过资本的转移展开竞争,竞争的结果形成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生产者物价指数与CPI不同,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和劳务的总费用。

由于企业最终要把它们的费用以更高的消费价格的形式转移给消费者,所以,通常认为生产物价指数的变动对预测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是有用的。

生产价格就是由部门平均生产成本和社会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

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形成后,市场价格将围绕生产价格而上下波动,这只是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动,而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因为社会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等于商品价值总额。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等于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条件的。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就是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

生产价格是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为商品的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

求出不同生产部门的不同利润率的平均数,把这个平均数加到不同生产部门的成本价格上,由此形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

它是商品的市场价格上下波动的中心。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认为,商品的生产价格的形成以利润率平均化为前提。

商品本来是按照价值(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进行买卖的,在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后,商品就不再按照价值,而是按照生产价格来进行买卖了。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第二节 平均利润率与生产价格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第二节  平均利润率与生产价格

部门内 部的竞

指生产同种商品的企业之间为获得有利的产、销条 件和超额利润而进行的竞争。这种竞争一般通过提 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 导致社会价值(即市场价值)或市场价格的形成。
部门之 间的竞

指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为获得更高的利润率 和争夺更有利的投资场所而进行的竞争。这种竞争 一般通过资本转移来实现。 导致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托.约.登宁
提高利润率是经营者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重要途径。
4、影响和决定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剩余价值率高低:在预付资本已定的条件下,利润率 与剩余价值率通常成正比例变化。 m’=m/v ,m ,p’=m/(c+v)
资本有机构成高低:在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不变 的条件下,部门的利润率与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一般 呈反方向变化。 c/v ,v ,m , p’=m/(c+v)
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生产价格:商品价值的转化形
式,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
2、区别:与商品价值相比
质:同资本有联系,同活劳动没 有直接联系。
量:生产价格和商品价值经常不 一致。
W= c+v+m = k+m = k+p k+p =生产价格
3、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通过生产价格规律 起作用。
纯粹同商品买卖行 为相联系的费用 (与价值相关)
生产性 流通费用
包装、保管和运 输工人的劳动
商品 价值量
纯粹流通费用
广告费、办公费、 商业店员工资
m
价商成值品本量
商业资本增加投入50纯粹流通费用,这时可分配的 剩余价值为:180-50(纯粹流通费用补偿)=130
P`=(180-50) /(900+100+50)=12·38%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

可编辑ppt
14
• (6)萨缪尔森
• ——认为转型问题要证明的是商品价值和其相 对价格之间还保持着的一定的比例关系,他通 过对其两部门经济模型的分析,指出,商品的 相对价格可以直接从投入产出系数、利润率、 工资率等这些物质技术条件所决定的数量关系 求出,根本不必借助于价值这个概念,整个转 型过程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可编辑ppt
29
• “因此,我们在这里最初看到的利润,和剩 余价值是一回事,不过它具有一个神秘化 的形式,而这个神秘化的形式必然会从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产生出来。因为成本价 格的形成具有一种假象,使不变资本和可 变资本之间的区别看不出来了,所以在生 产过程中发生的价值变化,必然变成不是 由可变资本部分引起的,而是由资本引 起。…剩余价值表现为利润这个转化形式。 (第266页)
4
• (2)李嘉图
• 贡献:
• ①追逐利润是资本主义生工人新创造的价 值的一部分是工资,一部分是利润。
可编辑ppt
5
• 缺陷:
• ——实际上已经触及利润平均化,价格转 化为生产价格的问题,但他混淆了价值和 生产价格,跳过“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 格”的“中间环节,首先肯定资本家获得 的是平均利润,即一开始就从平均利润出 发来进行考察
可编辑ppt
30
• “资本家预付总资本时并没有考虑它的各个组成 部分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上所起的不同作用。他把 这一切组成部分同样地预付出去,不仅是为了再 生产预付资本,而且是为了生产一个超过预付资 本的价值余额。…因此,不管剩余价值来自何处, 它总是一个超过全部预付资本的余额。因此,这 个余额和总资本会保持一个比率,这个比率可以 用分数来表示,其中 C表示总资本。这样,我们 就得到了一个与剩余价值率m/v不同的利润率 m/C=m/c+v。”(第267页)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第八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第八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3、影响平均利润率的主要因素
平均利润率主要受以下两方面因素影响:
第一、社会各部门资本的有机构成及由此产生的 不同利润率水平。如果社会生产中资本有机构成高的 部门较多,则平均利润率水平就相对较低;如果资本 有机构成低的部门较多,则平均利润率会相对较高。 第二、社会总资本在利润率不同各个部门的分配 比例。如果社会总资本资本在利润率较高的部门投入较 多,则平均利润率会相对较高;反之,如果在利润率较 低 的部门投入资本较多则平均利润率会相对较低。
生 产 部 门 资本 总额 资本 构成 剩余 不 价值 变 率% 资 本 可变 剩 资本 余 价 值 利 润 利 润 率 % 平 均 利 润 率 % 平 均 利 润 价 生 值 产 价 格 生产价 格与价 值之差

300
9: 1
150
27 0 16 0
30
45
4 5 6 0
15
25
75
3 4 5 2 6 0 1 4 5
第八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剩余价值反映了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但现实经济中直接看到的不 是剩余价值而是利润。
所以,本章着重阐述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 利润又怎样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及相应的价值怎样 转化为生产价格。通过分析这些转化过程,揭示它 们是怎样进一步模糊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
-10
0
+10
合计
300
60
60
2、平均利润率与平均利润
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就是社会总剩余价值量 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的过程。因此,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量/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率形成后,每个部门资本得到的利润不再 与自己所雇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相等,而是按照平均 利润率获得相当于自己预付资本量的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 = 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次,成本价格还反映了资本主义的竞争 规律。在商品售价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 一种商品的成本价格越低,所获得剩余价 值就越多。
成本价格概念出现后的模糊作用
首先,成本价格抹杀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 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其次,成本价格这一范畴还造成了剩余价 值产生于流通的假象。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3. 资本的周转速度。年利润率与资本的周转 速度成正比。
4. 不变资本的节省。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的部门,剩余价值量就 较多,利润率也高;而资本有机构成较高 的部门,其利润率也较低。
不同部门资本有机构成对利润率的 影响
生产部 资本有 剩余价 剩余价 价值 利润率

机构成 值率 值
-10
纺织 80c+ 100% 20 20% 20 0 20v
机器 90c+ 100% 10 制造 10v
20% 20
+10
影响平均利润率的因素
一是不同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利润率水 平;
二是社会总资本在不同部门的分配比例。
社会总资本分配比例对平均利润率 的影响
生产部 门
食品
资本有 剩余价 机构成 值率
如果用pp表示生产价格,用p表示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就可以表示为:
pp k p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生产部 有机构 剩余价 平均利 价值




食品
70c+30 30
20
130
v
纺织
80c+20 20
20
120
v
机器制 90c+10 10
20
110

v
合计
240c+6 60
60
360
0v
生产价 格
食品 7:3 100% 30
130 30%
纺织 8:2 100% 20
120 20%
机器制 9:1 100% 10 造
110 10%
生产部门内部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 争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竞争既存在于同一生 产部门内部,又存在于不同的生产部门之 间。
• 生产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本部门的平均利润 率
• 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社会的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公式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不过是不同部门
的资本家通过竞争而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 过程。
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
生产 部门
食品
资本有 剩余价 剩余 机构成 值率 价值
70c+ 100% 30 30v
平均利 平均利 润率 润
20% 20
平均利 润与剩 余价值 之差

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看产业资本的基础性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采取了产业资本、 商业资本、银行资本和农业资本等各种具 体形式,在这些资本形式中,产业资本既 是逻辑的基础,又是历史的起点。
成本价格
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
• 从工人的角度看--全部劳动的产值: • W=c(不变资本)+v(可变资本)+m(剩余价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剩余价值率:
• m’=m/v
利润率:
• p’=m/C • p’表示利润率, C表示预付总资本。
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
量:利润率低于剩余价值率,因为预付总 资本的数量总是大于可变资本的数量
质:剩余价值率,从人(工人)的角度, 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 从物(资本和资本家)的角度,揭示了预 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
第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首先是因为 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采取了成本价 格的形态。
第二,由于劳动力采取了工资的形式,似 乎工人的全部劳动都得到了报酬,这样, 剩余价值就好像不是由劳动创造的,而是 由资本所生产的。
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关系
剩余价值和利润本来是一个东西,只不过 二者反映的经济关系不同:剩余价值是相 对于可变资本而言的,它反映了资本对劳 动的剥削关系;利润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 言的,是呈现在资本主义社会表面上的现 象,反映了资本家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而利润是剩余价 值的现象形式。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成本价格和利润
• 成本价格 •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
•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 价值规律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 • 平均利润学说的意义
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 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 • 阻碍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因素 • 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暴露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C代表所用资本总额,n代表资本的年周转 次数,M表示年剩余价值量,那么,年利润 率的公式:
P'
M C
m ' vn cv
m
'
c
v
vnm' Nhomakorabeac
1n 1
v
1. 剩余价值率。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是按正 比例变动的。
2. 资本的有机构成。利润率与资本的有机构 成按相反方向变化。而个别资本的有机构 成越高,利润率越高,反之利润率越低。
生产价格规律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一,生产价格规律自发调节资本和劳动 力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生产价格规律调节这剩余价值在不 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分配比例,使等量资 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分配原则得以实现。
350c+ 100% 150v
剩余价 值
150
利润率 30%
平均利 润率
23%
平均利 润
115
平均利 润与剩 余价值 之差
-35
纺织 240c+ 100% 60
20% 23% 69
+9
60v
机器制 180c+ 100% 20

20v
10% 23% 46
+26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就是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 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值) • 从资本家的角度看--垫付资本的产值 • W=k(成本价格c+v)+m(剩余价值)
成本价格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影响
首先,它是资本家赚钱或亏本的标志
• 商品即使按低于其价值但只要是不低于成本价 格的价格出售,资本家也可以赚钱。
• 举例:商品的价值为100元,成本价格为60元, 当商品售价为70元、80元、 90元、 100元的 时候,分别可以得到10元、 20元、 30元、 40元不等的剩余价值。
120
生产价 格与价 值之差
-10
120
0
120
+10
360
0
价值规律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
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由商品的市场价 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变为围绕社会生产价 格上下波动。
所谓社会生产价格,是指社会的平均生产 条件所决定的生产价格,是社会平均成本 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而个别生产价格是 指企业的个别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