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训反映出的中美文化差异

大学校训反映出的中美文化差异
大学校训反映出的中美文化差异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中西美食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2 从目的论的角度比较研究《茶馆》的两个英文译本

3 浅析《廊桥遗梦》的主题思想

4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的商务索赔信函话语分析

5 英雄还是魔鬼-论亚哈船长的双重性格

6 产品说明书的翻译技巧

7 新闻标题中的对话性

8 从情景喜剧《老友记》浅析美国俚语的幽默效果

9 文化差异视域下英语报刊硬新闻的翻译

10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175 567 12 48

11 从《胎记》看霍桑对科学的态度

12 浅析爱伦坡《怪异故事集》中的哥特美

13 论建构主义理论下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堂角色定位

14 《大地》中的儒家思想

15 从奥运菜单看中式菜肴英译名规范化程度

16 从文化角度浅析中美两国幽默的特点

17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美学原则的运用

18 中外青年婚姻观念差异——从《柳堡的故事》和《傲慢与偏见》中进行对比

1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20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

21 浅论国产小米手机的营销策略

22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看《德伯家的苔丝》

23 网络语言风格的性别差异

24 论谭恩美《喜福会》中的中美家庭观差异

25 《儿子与情人》与《雷雨》中母子关系的对比

26 浅析文化因素对商标翻译的影响

27 A Comparison between Tess and Hester’s Tragic Destiny

28 中文学术讲座报道的体裁分析

29 《魔戒》中的生态元素

30 “金玉良缘”与“幸福终点”——浅析中西婚姻差异

31 解析《红字》中清教主义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32 《干旱的九月》米妮.库珀和《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艾米丽的人物性格分析

3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 and Destiny: An Analysis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34 论格列佛人物形象在《格列佛游记》中所起的讽刺效果

35 论《儿子与情人》中“花”的象征意义

36 商务谈判中的语言技巧

37 Pragmatic Study on the Humor Effect in The Big Bang Theory

38 中国菜名翻译方法的研究

39 中美家庭教育文化对比及其根源分析

40 A Study on Narrative Techniques in A Rose for Emily

41 从功能对等的观点看京剧术语的英译

42 A Miniature of Ambivalence and Self-Discovery as Reflected by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

43 解读《哈利?波特》中纳西莎?马尔福的形象

44 从《实习医生格蕾》浅析美剧所反映的文化背景和趋势

45 论《亚瑟王之死》中的骑士精神

46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几种婚姻模式

47 分析《玫瑰色茶杯》中的女性主义

48

49 浅析《飘》中女性主义的萌发

50 从交际方式的角度比较中美课堂差异

51 从《变形记》透视家庭环境对塑造儿童健康心理的影响

52 广告中的熟语模因探析

53 论英汉谚语的起源差异

54 A Glimpse of Intercultural Marriage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55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中天气描写的作用

56 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57 浅析《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挣扎

58 分析《喧哗与骚动》中昆丁的人物形象和悲剧意义

59 当爱遇见不爱——浅析《马可百万》中的三对情爱关系

60 传统美德与反传统个性的结合——《小妇人》中乔的形象分析

61 评《简爱》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62 通过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哈代的宿命论思想

63 英汉颜色词在文化背景下的不对应性

64

65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Dream--A Case Study of The Great Gatsby

66 英汉同义词对比及翻译

67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y Analyzing Brand Names

68 浅析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69 Resurrection of Self-consciousness in Rebecca

70

71 聊天室中网络英语缩略词浅析

72 超验主义在《瓦尔登湖》中的应用及其对现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73 商务信函的写作原则与技巧

74 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分析

75 《小妇人》中四姐妹的命运

76 英语学习中的性别差异

77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Syntactic Features of English Contracts

78 影响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因素的调查及分析—以x市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

79 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婚姻观

80 从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比较研究《德伯家的苔丝》的两个中文译本

81 谁在说话?——论作者-叙述者和译者-叙述者在原本和译本中的叙述声音的不同处理

82 从目的论看林语堂《浮生六记》翻译中增译法的运用

83 A Study of Cohesion in English Trade Correspondences

84 高中英语任务型语法教学初探

85 从功能理论角度分析电影《点球成金》字幕翻译

86 以国际商务谈判为视角分析中西文化差异

87 论王尔德在《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美学思想

88 英语新闻中批评性语篇的对比分析

89 浅析拉尔夫·埃里森《看不见的人》的象征艺术

90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赶”的英译

91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Main Characters in Daniel Defoe’s Roxana and Emily Zola’s Nana

92 新加坡英语和英国英语比较研究

93 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下的英语教学

94 从弗洛伊德理论解析《呼啸山庄》

95 浅谈英语科技文献汉译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96 《呼啸山庄》和《远离尘嚣》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的对比

97 浅析信息时代的汉语新词语英译策略

98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词汇策略的研究

99 体育新闻标题汉译中修辞的作用——以历届奥运会为例

100 王佐良《雷雨》中的汉语俗语英译的信息减值研究

101 Jane Austen’s Views on Marriag e Reflected in Pride and Prejudice

102 从商业性角度论电影名称的翻译

103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utonomy in Listen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104 Analysis on the Chapter Titles Translation of The Story of the Stone

105 英语新词汉译原则研究

106 母语正迁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107 马克吐温小说的语言特征

108 从文体学角度分析美剧的幽默

109 Verification of Soft Term in Letter of Credit

110 商标翻译技巧

111 威廉·福克纳作品中的不称职母亲

112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看校训的汉英翻译原则

113 The Analysis of Narrative Techniques in William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

114 透析《洛丽塔》中的性

115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Social Etiquettes

116 《宠儿》中塞斯的性格分析

117 An Analysis of Hemingway' Religious Complex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18 解析《诺桑觉寺》中凯瑟琳的自我成长

119 维多利亚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120 从作品人物塑造看海明威生命意识的转变

121 理智胜于情感

122 委婉语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应用

123 国际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的礼貌策略

124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比较

125 《喜福会》中母女关系浅析

126 广告标语的语言特色

127 中西酒文化的差异对比

128 马克?吐温和哈克贝利?芬青少年时期的比较研究

129 中美商务接待文化差异

130 功能对等视角下汉语广告的英译策略

131 论多丽丝?莱辛小说《金色笔记》中的现代女性意识的体现

132 汉语喜剧小品中的模因现象研究

133 《善良的乡下人》的喜剧性分析

134 论凯特肖班《觉醒》中的超验思想

135 动物习语在英汉文化中的异同分析

136 The Analysis of Promotion S trategy of L’Oréal in China

13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38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叔叔的性格分析

139 从归化与异化角度浅析《毛泽东选集》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140 中学生英语阅读语义障碍和其教学应对策略

141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浅谈商标翻译

142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143 新闻翻译中“编译”的合理性分析

144 论托马斯?哈代诗歌中的死亡意识

145 On the Irony in Pride and Prejudice

146 从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口语教学的探讨

147 英雄精神的回归—浅析《雨王汉德森》的主题

148 《老人与海》和《热爱生命》的生态比较

149 英汉禁忌语对比分析

150 基于关联理论的英式幽默研究--以《哈利?波特》为例

151 中西亲子关系对比性研究

152 从动物习语分析、比较中美文化

153 A Study of Cultural Influence upon Internet Language

154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英语中的言语幽默

155 目的论在英语儿歌翻译中的应用

156 英汉“拉”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和词化模式的对比分析

157 城市公共标识翻译技巧及问题分析

158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Slang and Their Social Functions

159 归化异化策略下文化负载词的汉英翻译

160 澳大利亚英语词汇和澳大利亚文化

161 英语中的汉语词汇

162 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新闻英语中委婉语的翻译

163 《丧钟为谁而鸣》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16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6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66 逆世的美丽——分析《飘》中主要人物表现的自我意识

167 从中国戏曲《梁祝》和美国音乐剧《妈妈咪呀》的比较看中美文化差异168 论奥斯卡?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死亡结局与唯美主义

169 凝视与对抗:《屋顶丽人》中的两性战争

17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Jane Austen and Emily Dickinson

171 中美价值观比较

172 论《吉姆老爷》中的英雄主义(开题报告+论)

173 《人人都爱雷蒙德》中幽默对话所反映的人物性格特征和人物关系的研究174 从生态女性主义解析苔丝

175 中西方传统女权主义思想异同比较——王熙凤与简爱之人物性格对比分析176 英语词汇教学中联想记忆法之研究

177 失败的逃亡—从《麦田守望者》中主人公的逃亡看个人意识对社会的超越178 应用多媒体资源提高英语新闻听力

179 浅谈商务英语信函写作

180 Listening in Interpretation

181 《恋爱中的女人》欧秀拉和古迪兰的性格对其爱情观的影响

182 《恋爱中的女人》欧秀拉和古迪兰的性格对其爱情观的影响

183 会话原则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

184 从《达罗卫夫人》看弗吉妮娅伍尔夫的个性

185 论英语谚语翻译

186 从儿童心理角度看儿童文学中的对话翻译

187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浪漫主义情节分析

188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法研究综述

189 中美餐桌文化差异比较研究

190 广告英语中语言的性别差异

191 从英语口语与书面语的不同谈如何正确使用英语口语

192 Symbolism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193 希腊神话在占星学中的体现

194 从《一间自己的屋子》看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女性主义意识

195 背诵在中学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196 译者主体性及翻译策略对《京华烟云》翻译的影响

197 文化杂糅背景下的身份诉求——解读奈保尔的《半生》

198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199 Women’s Roles in the Family Based on the Bible

200 对《璃琅三部曲》中爱尔兰人的人性分析

上海纽约大学本科生课程设置

上海纽约大学本科生课程设置 1 本科课程设置概况 自从罗马政治家西赛罗创造了“通识教育”这个概念以来,无论学生的职业目标是什么,通识教育都成为了卓越教育的基石。抛开了狭隘的就业考虑,这种教育方式解放了学生的思维,使其能自由发挥创造性。如今,这种教育方式更注重的是让学生把过去和现代的伟大思想进行融合,培养分析和沟通的技能,从而更加地深入了解一门或多门学科。文理兼通的学术背景也能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组成共同的、以思想为核心的社区。 上海纽约大学本科课程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全球化文理基础教育,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阅读和高效写作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不同观点和思想的尊重。学生通过核心课程、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在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内多元化、国际化环境内的熏陶,来培养他们的全球意识。另外,对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这一话题也会贯穿整个核心课程体系。 2 要求 上海纽约大学本科学生需要修满128个学分才能毕业。课程涵盖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三个部分。虽然英语是上海纽约大学的授课语言,但每位学生,尤其是国际学生在毕业时还都必须掌握熟练的汉语。具体的汉语要求取决于学生的专业。汉语非母语的学生将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学习汉语,以满足其汉语学习的需求与目标。 学生通常在本科前两年完成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在后两年完成大部分专业课程。 3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设置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包括五个部分:社会和文化基础、写作、语言、数学和科学。学校会在学生入学时就上述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能力评估,并为学生制定相应的课程计划。 1. 社会和文化基础:社会和文化基础系列课程旨在为学生介绍涵盖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文化、不同学科的经典作品。学生将探究为人处世、人与社会等根本和永恒的问题。社会和文化基础系列课程将与写作(见#2)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发现隐含假设,并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和解读这些历久弥新的伟大作品和思想。

中国著名大学校训中英文对照

中国著名大学校训中英文对照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d in 1898): Patriotism, Advancement, Democracy and Science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Tsinghua University (founded as early as 1911): Self-discipline and Social Commitment 清华大学(始建于1911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Wuhan University (date back to 1893): Improve Yourself, Carry Forward Stamina, Seek Truth and Develop Innovations 武汉大学(前身建于1893年):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Tianjin University (founded in 1895): Seek Truth from Facts 天津大学(创建于1895年):实事求是 Zhejiang University (founded in 1897): Seek Truth and Be Creative 浙江大学(创建于1897年):求是创新 Shandong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01): Noble in Spirit; Boundless in Knowledge 山东大学(创建于1901年):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Nanjing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02): Be Honest and Intelligent, Study Hard and Act Sincerely 南京大学(创建于1902年):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02): Learn to be an Excellent Teacher; Act as an Exemplary Person 北京师范大学(创建于1902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世界著名大学校训(中英文对照)

世界著名大学校训 1.Oxford University :The lord is my illumination. 牛津大学:上帝赐予我们知识。 2.Cambridge University:Here is light asacred and knowledge. 剑桥大学: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 3.University of Edinburgh:The learned can see twice. 爱丁堡大学:智者能看到表象,也能发现内涵。 4.Harvard University:Let Plato be your friend,and Aristotle,bu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 哈佛大学: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 5.Yale University:Truth and light. 耶鲁大学:真理、光明。 6.Princeton University:In the Nation's service and in the service of al nations. 普林斯顿大学: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 7.Columbia University:In the light shall we see light. 哥伦比亚大学:在上帝的启示下我们寻找知识。 8.Dartmouth College:A voice crying in the wilderness. 达特茅斯学院:广漠大地上(对知识)的呼唤。 9.United States Millitary Academy at West Point:Duty,Honor. 西点军校:职责、荣誉、国家。 10.University of Michigan:Art,Science,Truth. 密歇根大学:艺术、科学、真理。

中西方大学校训差异的探究与思考

中西方大学校训差异的探究与思考 一.什么是“校训” 所谓校训,原本是学校校长讲话中的关键词语,如黄埔军校校训“亲爱精诚”就是蒋介石校长制定的,有些是领袖名人的题词,如中国医科大学的“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是毛主席题的。因为既有底蕴又有实效,所以被一代一代的教师和学子传递下去,时间一长,就成了约定俗成的话语。这就是校训。校训既能用来激励和劝勉教师和学子们,同时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 校训文化是大学发展中的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校训往往体现着一所大学的教育思想核心与文化发展灵魂。 校训文化能够体现出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精神风貌,也能够反映一所学校的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从一个大学的校训往往可以直接看到该校的文化品位、思想灵魂和办学特色。 二.研究内容 立足于中西方大学校训各自的特点,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探究校训背后折射的深层次的文化差异与教育理念的差别。 三.中外校训略览 1.中国大学校训 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浙江大学:求是创新 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北京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人民大学:实事求是 北京外国语大学: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同济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创新 暨南大学:忠信笃敬 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哈尔滨工业大学: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四川师大:重德,博学,务实,尚美 北京邮电大学:厚德博学敬业乐群 北京理工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中国农业大学:博大精深 北京舞蹈学院:文舞相融德艺双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中国地质大学: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关于中外大学校园文化差异的对比

关于中外大学校园文化差异的对比 ——英语(师范)11101班李万景 摘要 大学校园文化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美高等教育由于其独特的社会 背景形成了多元化的高校文化体系。通过分析、对比我国与欧美高校文化的核心 差异,强调可供我国大学吸收与借鉴的因素和有价值的文化成果。结合国情,为 我国建设更加丰富和完善的大学校园文化谏言献策。 关键词: 校园文化; 高等教育; 欧美文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 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效果。要进步,要创新就要不断地学习,并及时引入鲜活的元素使大学教育工作时刻保持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不可否认的是欧美高校校园文化就为我国高等院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1、大学校园文化的含义 从广义上说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为主体的校园生活与学习生活的总和。狭义地讲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以德育活动、课内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校园生活的思想行为表现活动为载体的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其产生与学校的产生是同步的,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也包含着校园文化发展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影响着高校自身的发展,同时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磨炼意志的作用。因而建设合理的、科学的大学校园文化既是新时期高校培养人才的需要,同时又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进步的需要。由于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教育制度、经济体制等诸多因素不同,中外校园文化建设各有特点。欧美国家中美国教育发展十分迅速,充分发育的市场经济体系,兼容并

上海纽约大学招生要求以及学费介绍

上海纽约大学招生要求以及学费介绍 首先,我们来盘点一下近年来在留学生招生方面有重大优惠措施的大学:牛津大学:2011年增加了奖学金力度,给予中国硕士留学 生的奖学金数量比2010年增加30%,2012年,又退出了一份多达1 亿英镑的奖学金计划;麻省大学:麻省大学规定,在美国的马萨诸塞州,2012年麻省国际学院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可以免参加托福考试, 直接踏入麻省大学校园;东京大学:将在五年后推出“秋季入学”制度……也许正是这些顶级大学的大力度招生政策,才促使有着181 年历史的美国最大私立大学纽约大学也加入了这场招生大战。 10月15日,位于陆家嘴的上海纽约大学正式成立。可以说,上 海纽约大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是中国第一所具有独立法 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创办大学,它是由纽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合办,华东师范大学原校长俞立中任校长,原康奈尔大学校长杰弗里·雷 蒙(JeffreyLehman)担任常务副校长。师资力量强大,其中40%的教 师将面向全球招聘,纽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聘用的教师占到40%,另外的20%则预定为其它一流大学的兼职及客座教授。在11 月9日的招生方案中,上海纽约大学提到,将于2013年正式面向全 球招生,预计第一批学生为300名,其中中国学生就有151名,超 过招生计划的一半。 上海纽约大学提出了明确的招生要求,它注重学生探索世界的兴趣与勇气,以及对新事物的敏感,强调学生与教学环境、教学方式 的“合适性”。该校学生将有1到3个学期在海外学习,毕业后会 获得纽约大学和上海纽约大学的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上海纽约大学招生要求如下:1.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2.填写通 用申请CommonApplication(美国高校用来采集申请者定性信息的在 线申请系统);3.申请者会参加模拟课堂、公开演讲以及一些需要团 队合作的项目,作为考核的一个环节。据悉,这样严苛的条件并没 有让申请者望而却步,每天都会有数十个电话打进来咨询上海纽约 大学的招生政策。

大学校训反映出的中美文化差异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中西美食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从目的论的角度比较研究《茶馆》的两个英文译本浅析《廊桥遗梦》的主题思想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的商务索赔信函话语分析英雄还是魔鬼-论亚哈船长的双重性格产品说明书的翻译技巧新闻标题中的对话性从情景喜剧《老友记》浅析美国俚语的幽默效果文化差异视域下英语报刊硬新闻的翻译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175 567 12 48 从《胎记》看霍桑对科学的态度浅析爱伦坡《怪异故事集》中的哥特美论建构主义理论下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堂角色定位《大地》中的儒家思想从奥运菜单看中式菜肴英译名规范化程度从文化角度浅析中美两国幽默的特点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美学原则的运用中外青年婚姻观念差异——从《柳堡的故事》和《傲慢与偏见》中进行对比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浅论国产小米手机的营销策略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看《德伯家的苔丝》网络语言风格的性别差异论谭恩美《喜福会》中的中美家庭观差异《儿子与情人》与《雷雨》中母子关系的对比浅析文化因素对商标翻译的影响 A Comparison between Tess and Hester’s Tragic Destiny 中文学术讲座报道的体裁分析《魔戒》中的生态元素“金玉良缘”与“幸福终点”——浅析中西婚姻差异解析《红字》中清教主义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干旱的九月》米妮.库珀和《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艾米丽的人物性格分析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 and Destiny: An Analysis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论格列佛人物形象在《格列佛游记》中所起的讽刺效果论《儿子与情人》中“花”的象征意义商务谈判中的语言技巧 Pragmatic Study on the Humor Effect in The Big Bang Theory 中国菜名翻译方法的研究中美家庭教育文化对比及其根源分析 A Study on Narrative Techniques in A Rose for Emily 从功能对等的观点看京剧术语的英译 A Miniature of Ambivalence and Self-Discovery as Reflected by Amy Tan's The Joy Luck

中西方的大学教育历史发展对比

中西方的大学教育发展对比 ——从历史角度来辩证看待中西方大学教育差距 摘要:本文对比了中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着重从高等教育历史文化起源、高等教育制度发展起源、现代教育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中西方大学教育发展的差异。在充分陈述历史过程之后,本文从传统文化、社会环境、学生本身三个角度辩证看待了中西方高等教育的差距,总结了中国高等教育现在所处的阶段。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欧美高等教育教育发展史 一引言 在本学期过程中,老师讲了很多关于目前中国的学术和科技发展的一些现状和分析。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让我很受启发。但我作为一个刚刚进入研究生的同学,从学术的角度看很多问题可能都是不成熟。于是,我决定从中国大学教育入手,反思教育对于大学生和学术的影响。 作为一名清华学子,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是很多清华人的梦想。但在中国,近二十年来大学一直面临这样的一个一个困境——无法产生大师。 面对这个问题,大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有一种说法就是:中国的学术人才在思维上缺少一种人文情怀,在大学里缺少这一部分的教育,这使得这些人才最后仅仅能成长为专家,而进入不了大师的层次。 针对这个观点,本文从中西方大学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个问题,以一种辩证思维对比分析中国和西方大学教育的特点。 二西方大学起源及发展过程 从传统上来看,西方是科学的发源地,也是近代科学的中心。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因此回顾西方的大学教育发展对于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虽然西方的科学传统和发展现状是优于东方各国。但是,西方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他们对于大学、科学、以及大学的人文思考也经历了波澜起伏的几个阶段。 西方科学起源最早的代表是古希腊。在古希腊,科学发展的代表是数学,海洋小国时代的古希腊将数学的地位放在了对未知领域的渴望上,使得科学的发展脱离了功利性。由于古希腊的特有文化特点,使得古希腊自由民主的人文气息也深深的影响了那一个时代的科学家。希腊文化对于西方近代科学的贡献,处于一种奠基意义地位的存在。他们在科学上贡献了跨时代的成果,在思想上甚至为千年之后的文艺复兴打下伏笔。苏格拉底曾提到“我唯一比学生知道的多的是我自 己的无知,而真正的无知是不知道自己无知。”他们的这一种开放自由批判的人 文精神,为那个时代乃至以后的数千年都奠定了科学在求知方面的底蕴。同时,柏拉图学院的设立开启了西方教学机构的历史。在他的价值观引导下,西方建立一种纯粹的学术与思考传统。从地位上来说,苏格拉底和孔子是相似的,但其不一样的地方,本文会在之后的部分进行分析。 大学在西方的第二个阶段是毁灭和沉寂阶段。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欧洲逐渐进入封建社会,但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一个科学与人文泯灭的时期。教

教育部2018年港澳台华侨生联考招生高校名单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院校名单本科招生高校(316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外交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部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音乐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 沈阳音乐学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东华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纽约大学 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艺术学院 西交利物浦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温州医科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温州肯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江西财经大学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济南大学 青岛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美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 汕头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 深圳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国内外著名大学校训(中英对照版)

校训乃一校之魂,原本是学校校长讲话中的关键词语,因为既有底蕴又有实效,所以被一代一代的教师和学子们传递下去,时间一长,就成了约定俗成的话语,这就是校训。校训,作为一个标尺,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即使是离开学校多年的人也会将校训时刻铭记在心。校训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能为学校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有些校训还对其本校的创建历史或文化背景有所反映,包含着较多的信息。 大学不是单纯适应社会的产物,而是开启智慧、追求真理、传播知识、弘扬文化的重要场所,担当起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神圣使命。校训则是引领大学前进的方向标,良好的校训的确立,成为办好一所大学的先决条件。古今中外世界著名大学都各自拥有其独特的校训,鲜明的体现出他们不同的办学理念和治学特点。而由此形成的校训文化则成为大学教育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东方和西方思想和思维有较大差异,由此导致东西方大学办学理念的不同,西方大学传统办学理念:合理求是、使命引导、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积极应变、科学取向。东方大学传统办学理念:和而不同、各美其美、学术责任、与时俱进、止于至善、伦理(人文)取向。因而,体现办学理念的大学校训也就各有偏重。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校训是"让自由之风吹拂",英国剑桥大学拉丁文校训引用的是苏格拉底的一句话"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而中国科技大学的校训"红专并进理实交融"。 校训是一所大学学风的集中体现,实事求是,严谨务实,成为各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首要准则。实事求是,意为:办事求学必须根据实证,求索真相,踏踏实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追求真理,是治学最基本的目标,也是每一位求学者追求的崇高理想。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的校训是:Let Plato be your friend, and Aristotle, bu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中文翻译为"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大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认识已有的知识,而且还要让他们去创新的知识。学生必须学会自己去认识真理。但追求新的真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仅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而且可能遭到旧的威或当权者的反对。所以,与真理为友就显得更加可贵。耶鲁大学的校训也同为"光明与真理"。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国高等学府清华大学的校训,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和基本道德素养。它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深刻认识与辩证的处理方法,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重要表征。作为一个高尚的人,在气节、操守、品德、治学等方面都应不屈不挠,战胜自我,永远向上,力争在事业与品行两个方面都达到最高境界。 南开大学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提倡的是"公能"教育,一方面是培养青年"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则是训练青年"文武双全"、"智勇兼备",为国效劳的能力。这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校训:"普林斯顿——为了给国家服务"如出一辙。 大学校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可以体现出一个大学良好的精神风貌,优良的学风,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方针政策,甚至是学校的整个文化背景和文化氛围。不同的国家、地区思想文化的差异,造成办学理念的差异,但这些理念不应是相互对立、互不通融的,而应该是相互交叉、相互补充。

上海纽约大学校园日吃饭注意点

在上纽大校园日吃饭要注意点 没准就进了呢! 我国古代就有所谓的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睡有睡相。西方人士也有所谓的“Table Manner”。在上纽大的校园日活动中,你要经历两次正餐。分别是第一天的晚餐和第二天的午餐。每次都会有上纽大教授和在读学生参与。看似随意的就餐过程中,也蕴含着重要的契机。如果你不仅谈吐自如,还能吃相优雅,既符合礼仪的要求,更有利于你的个人得分评定。那么,你会“吃饭”吗?名学堂带领大家来看看,简单的就餐会有如何复杂的“潜规则”! 一、就餐基本流程与要点 第一,入座的礼仪。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坐下以后要坐端正身子,不要低头,使餐桌与身体的距离保持在10~20公分。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 第二,进餐时,先请长者动,夹菜时每次少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发出声响,最好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 第三,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谅”之类的话,以示歉意。

第四,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的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第五,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低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 第六,离席时,要向主人表示感谢,或表达对饱餐一顿的感激。 二、就餐“雷区” 一次夹菜不要太多。 绝不能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这样会给人留下贪婪的印象。 嘴角和脸上不可留有食物残渣。 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用口就食物。 照顾他人,不要只顾自己,对男士来说尤其要照顾好女宾。 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夹菜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上,不要把汤泼翻。 不要喧哗 如果口内有食物,要避免说话。 说话时不可喷出唾沫,嘴角不可留有白沫。 吃饭时,不要发出不必要的声音。 喝汤时咕噜咕噜,吃菜时嘴里吧嗒作响,这都是粗俗的表现。 不要让餐具发出任何声响。 吃饭时,不要随便清嗓子等,以免引起他人的反感。 咳嗽、打喷嚏或打哈欠时,应转身低头用手绢或餐巾纸捂着,转回身时说声“抱歉”。 不要用手去嘴里乱抠。 进餐过程中不要摆弄碗筷,或用筷子指向别人。 用餐结束后,不要擦头颈或胸脯,更不要用手去抚摸胸部或肚子。 用完餐离座时,将椅子往内紧靠着桌边。 就餐时,最常见的就是餐具了 我们先来看看中餐餐具的使用注意事项 1.筷子 筷子是中餐最主要的餐具。使用筷子,通常必须成双使用。筷子虽然用起来简单、方便,但也有很多规矩。用筷子取菜、用餐的时候,要注意下面几个“小”问题: 一是不论筷子上是否残留着食物,都不要去舔。用舔过的筷子去夹菜,是不是有点倒人胃口?

国内高校校风大全及国外高校校训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全面发展、勇于创新 良好的校风是学校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综合实力和学校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全面发展、勇于创新”的校风是北航几代人努力培育的结果。 “艰苦朴素”表现为艰苦创业,脚踏实地,朴实无华,扎扎实实,行胜于言; “勤奋好学”表现为勤奋努力,刻苦钻研,热爱科学,孜孜不倦,追求真理;“全面发展”表现为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知行合一,突出素质,认真做人、做事、做学问;“勇于创新”表现为勇于探索、不断攀登、敢为人先、百折不挠、止于至善。 2.北大: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3.清华:“行胜于言” 4.中国人民大学:立学为民治学报国 5.北京理工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6.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忠诚、求实、勤奋、创新 7.南开大学:爱国、敬业、创新、乐群 8.天津大学:严谨治学 9.北京邮电大学:团结勤奋严谨创新 10吉林警察学院:和谐进取、求实奉献 11内蒙古大学:团结、严谨、求实、奋进 12山西大学:勤奋严谨、信实创新 13中北大学:“致知于行”,指如何做事、做学问。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儒效》)。“知”,指读书学习,延伸为博学广知;“行”,指实践、身体力行,延伸为不断实践创新;“致知于行”意喻知行合一,强调“知”与“行”的高度统一;同时,“致知于行”为成人、成材之渐进、逻辑过程,符合大学教育的客观规律。 14中国刑警学院:忠诚、求是、团结、奋进 15复旦大学:文明、健康、团结、奋发 16浙江大学:实事求是,严谨踏实,奋发进取,开拓创新 17中国科技大学:红专并进,理实交融 18信阳师范学院: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19河南大学:团结、勤奋、严谨、朴实 20河南警察学院:以中原治安为己任 21河南师范大学:明德正学倡和出新 22湖南大学:博学、睿思、勤勉、致知 23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24石河子大学:团结务实求真创新 25四川大学:严谨、勤奋、求是、创新

校训,大学精神的象征

校训,大学精神的象征 主讲人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杨福家 大学不仅仅是客观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的物质存在很简单,仪器、设备、大楼等等。然而,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关键在于他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文化体现的是一种共性,其核心与灵魂则体现于大学的精神。作为大学精神象征的校训,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是学校办学理念集中的体现,也应该是对学校特有的文化内涵的一种简练表达。 清华校训: 一家报纸曾对“你认为中国哪个大学的校训最好?”做了调查。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得了54%的选票,获得第一名。“自强不息”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也被中国很多其他大学作为校训。2006年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发表演讲时也引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中国千古传世名言来讲述中华民族历来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精神。过去五千年,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历经挫折而不屈,靠的就是这种发愤图强、兼容并包、与日俱进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一切成绩也是这种精神的生动写照。 复旦校训: 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获得第二名。李政道教授特别欣赏每句话中的第二个字——学和问。学问就是要问问题,而不是答问题。然而,我发现我们国家与西方有很大的文化差异,英美的家长看到小孩从学校回来问他的是:“你今天提了几个问题?” 我们的家长问:“你今天考了几分啊?”而且有一次我看到,有一个人上班的时候非常不高兴,我就问他:“你今天怎么了?”他说:“气死我了,我女儿考了99分。”我说:“我搞物理的,差一分,误差1%,达到了国际水平啊。”他说:“差一分能进复旦大学吗?”我无话可说。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是非常严格的,这也给我们的大学文化带来了深刻影响。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没有特别的才能,只不过是喜欢穷根究底罢了。”美国的氢弹之父泰勒进实验室都要问问题,每天至少提十个问题。但是往往有八九个问题是错的,而他的伟大创造就是在那一两个问题上。20世纪最伟大物理学家之一玻尔曾说:“没有愚蠢的问题。”2500年前,有人提了个问题——“世界是怎么组成的”,结果它标志着自然科学的开始。所以青年人要勇敢提问题,没有问题是没有创造的。这应该成为我们大学文化内涵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西方宿舍文化比较

中西方宿舍文化比较论文 我这次研究的题目是《中西方宿舍文化差异》,做这次研究前我查看了中国知识网上的相关文章,和查阅了相关方面的资料,对这方面有所了解后才开始着手做这次作业的。所以在开始写之前,已经做好了各方面的整理,随之深入,就越对这题目更感兴趣,因为这次研究的题目与我们息息相关,贴近我的生活,并且我能参与其中,这让我投入了全部的精神来做,并且乐在其中。 大学生宿舍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有其特定的成因。它具有自主性,广泛性和不成熟性四个基本特征。由于大学生宿舍文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中国大部分大学都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强对大学生宿舍的建设和管理。 由于这种体制的束缚,让我对国外的大学宿舍充满了好奇。我在中国知识网上读过这样的一篇文章,题目为《新西兰大学与中国大学之间的区别》。上面写道,由于国情不同的原因,新西兰的大学基本上是不负责住宿的,但这并不表示他们的学校没有宿舍楼,学校有宿舍且配套设施齐全,包括餐厅,娱乐室,电视房等设施,但是他们的宿舍不能容下所有学生,宿舍楼的经营管理更像一个自负盈亏的实体,一般要住学校宿舍价钱都是相当不菲,而且住校需要与校方签约,要住就得保证住上一年,所以那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在校外自己租房子住,这样不但经济合算而且自由。 相较而言,中国的大学宿舍就更为规范,简单和经济,但同样丰富多彩。大到学校开展的“星级宿舍”,“文明宿舍”评比活动,以宿舍

为参加单位的各种竞赛等,小到宿舍的布置,宿舍的中心话题,宿舍的人际关系乃至宿舍成员的着装等,无不追求这文化主流,散发出青春的气息。加之随着电脑,电视和游戏机等现代化的媒体工具的进入,让学生的宿舍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相对于上课的大教室,我觉得宿舍生活更能代表大学生活。不同于中学时强烈的班集体概念,到大学时班级意识就弱得多了,甚至可能四年了同班之间还没一起出去玩过,而宿舍这个小团体就热闹多了,大家一起聊天,看电视剧,或是一起翘课呆在宿舍里,什么也不干,就是这么呆着,也是很值得回忆的。你评价宿舍生活糜烂也好,不思进取也好,但这就是属于我们大学生这一特有团体的,他记录下了我们的燥气,不成熟,我们曾在这一方小天地中一起彻夜长谈过,说到激动处,我们叫嚣过,我们也哭过,宣泄出我们过于燥热的青春。我还在这生活着,并在亲身体验着什么是宿舍文化,也可以说是我们在创造这种文化。他像所有文化一样需要传承,我们踏进宿舍问口的第一天,就好像从学长学姐手中接过了这根接力棒,直到我们离开了这里,再把这特殊的文化传递给我们的学弟学妹们,由他们演绎接下来的一幕幕。 在我的观点看来,中西方宿舍文化的差异就在于热闹与否。西方大多宿舍是一人一间,多些自由,但按中国俗话说是少了点人气儿,不热闹。其实这也是大文化下所产生的区别,中国人自古爱热闹,所以这文化也就渗透到了每个角落。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我们不能评判孰好孰坏,只要自己喜欢就好,不必按照既定章法走。 在这次小范围的调查中,很多人都在说喜欢住俩个人的宿舍,这让我没

上海纽约大学招生计划录取人数及招生专业目录文科理科.doc

2019年上海纽约大学招生计划录取人数及招生专业目录(文科理科) 上海纽约大学招生计划录取人数及招生专业目录(文科理科) 2019年上海纽约大学招生计划录取人数及招生专业目录(文科理科) 选择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考生后半生的生活方向和轨迹,很多考生因为高考填志愿时没有足够重视,要么浪费了不少分数;要么学了不喜欢的专业,在大学里感觉“痛不欲生”。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正是说明志愿填报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填报志愿,填报志愿时选大学应主要考虑哪些指标?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大学招生计划人数和招生专业。今日将带你一起了解关于上海纽约大学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上海纽约大学招生专业目录等相关知识。 注:2019年上海纽约大学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人数截至发稿前官方暂未公布,所以小编先整理了2018年上海纽约大学的招生计划专业的信息。考生务必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本文只作参考! 2018年上海纽约大学招生计划人数和招生专业专业名称科类人数备注[01]人文科学试验班文科综合1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详情请咨询院校。[01]自然科学试验班理科综合1综合评价,择优录取。详情请咨询院校。一、颁发证书 上海纽约大学学生修学期满,符合毕业要求,将获得以下全日制本科证书: 1. 上海纽约大学学士学位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监制) 2. 上海纽约大学毕业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监制) 3. 美国纽约大学学士学位证书(美国纽约大学颁发) 二、录取政策 上海纽约大学招生委员会将根据学生“校园日活动”表现,对每位学生进行严谨的评价和讨论,并给予相应两个等级的录取政策: A. 预录取:学生须参加2018年普通高考,高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本科第一批录取控制线,上海纽约大学即予以录取。 B. 待录取:学生须参加2018年普通高考,高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本科第一批录取控制线,上海纽约大学将结合学生申请过程中的各项因素,包括高考成绩,综合评定,择优录取。 三、选拔方式 1、审核:上海纽约大学招生委员会将对学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并于2018年1月31日以电子邮件形式通知学生初审结果。 2、校园活动:初审合格的学生受邀参加上海纽约大学“校园日活动”,学校将通过模拟课堂、英文写作、团队活动、个别面谈等方式考察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以及求知欲、领导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心理素质、团队精神等各方面素质。“校园日活动” 全程用英语进行,在春节后的周末分批进

(精选)国内外大学校训

国内综合性大学 河南大学: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安徽大学:至诚至坚博学笃行 长安大学:弘毅明德笃学创新 重庆大学: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 东北大学: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东华大学: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东南大学:止於至善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福州大学:明德至诚博学远志 河海大学: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 黑龙江大学:博学慎思参天尽物 湖南大学:博学睿思勤勉致知 华侨大学:会通中外并育德才 吉林大学:求实创新励志图强 集美大学:诚毅 暨南大学:忠信笃敬 兰州大学:博学笃行自强为新 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北京大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青岛大学:博学笃志明德求真守正出奇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汕头大学:创新求实勤奋团结 上海大学: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四川大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苏州大学: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同济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创新 天津大学:实事求是 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西安交通大学: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西北大学:公诚勤朴 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湘潭大学:博学笃行盛德日新 新疆大学:团结紧张质朴活泼 扬州大学:求是求实求新求真 云南大学: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 浙江大学:求是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 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国内理工院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燕山大学:厚德、博学、求是

北京交通大学:知行 北京科技大学:学风严谨崇尚实践 北京理工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北京邮电大学:厚德博学敬业乐群 大连理工大学:团结进取求实创新 电子科技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厚德博学强军兴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哈尔滨工程大学:大工至善大学至真 哈尔滨理工大学:知行统一博厚悠远 华东交通大学:团结严谨求实勤奋 华东理工大学:求实勤奋 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求是创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诚朴求是博学笃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结俭朴唯实创新 南京理工大学:团结献身求是创新 兰州交通大学:文明进取求实创新 石油大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太原理工大学:求实创新 武汉理工大学:团结严谨求实创新 西安理工大学:祖国荣誉责任 西北工业大学:公诚勇毅 西南交通大学: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重庆交通大学:严谨求实团结进取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至人至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红专并进理实交融 中国矿业大学:勤奋求实进取奉献 长沙理工大学:博学、力行、守正、拓新 国内师范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东北师范大学:勤奋创新为人师表 广西师范大学: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河南师范大学:厚德博学止于至善 华东师范大学:求实创造为人师表 华南师范大学: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华中师范大学:求实创新立德树人 山东师范大学:弘德明志博学笃行 陕西师范大学:厚德积学励志敦行 首都师范大学:为学为师求实求新 四川师范大学:重德博学务实尚美 福建师范大学:知明行笃立诚致广

国内14所大学八字校训的来历及含义

国内14所大学八字校训的来历及含义 1.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乾卦》的《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宇宙刚劲有力地不停运转,君子应当效法天地,奋发努力,永不停息。“厚德载物”出于《周易·坤卦》的《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当增厚美德,包容万物。1914年11月,梁启超到清华大学演讲,以《周易》的两个象辞激励学子,后作为清华校训。 2.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诚朴雄伟”原是中央大学时期的校训,由罗家伦提出。“励学敦行”是从中国古代前贤名句中选取而来:“励学”二字见于宋真宗写的一首名为《励学篇》的诗,劝勉人勤奋学习;“敦行”见于《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3.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自强不息”是陈嘉庚先生创校时提出的,仍是出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为厦大私立时期的林文庆校长确立的校训。“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人格

理想,蕴含着生命对于至善至美理想的追求与践行。 4.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饮水思源,即不忘本之意。北周的庾信《徵调曲》中有“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之句,宋代的宗礼《大鉴禅师殿记》中有“饮水知源,自觉自悟,师岂远哉”之句,体现出常怀感恩的精神。 爱国荣校,主要来自著名国学家、教育家、交大原校长唐文治曾在《人格·学生格》中的格言:“有爱情于学校,乃能有爱情于社会,有爱情于社会,乃能有爱情于国家。”深含着由“小我”而及“大我”的文化内涵。 5.四川大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海纳百川”取意自《庄子·秋水》,作为固定词语最早出自晋代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其言包含广也。”“有容乃大”则出自《尚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将两词连用的则是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6.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由校长张伯苓提出。允,即文言语首助词,这种用法

国内外著名大学校训(中英文对照)

国外著名大学校训(中英对照版) 1、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Let Plato be your friend, and Aristotle, bu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 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柏拉图为友,更与真理为友. 2、杜尔大学 Drew University Freely have you received; freely give 自由地接受;自由地给予 3、夏威夷大学 University of Hawaii Above all nations is humanity 人性超越国界/人性超越种族 4、斯坦佛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 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 5、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 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这句话可追溯于新约圣经的约翰福音第八章32节“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英文是: “And ye (you) shall know the truth, and 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 (King James version)。 6、利哈伊大学 Lehigh University Man, the servant and interpreter of nature 人类是大自然的理解者和仆人或:理解自然;服务自然 7、北达科他大学 University of North Dakota Intelligence, the Basis of Civilization 才智是文明的基础 8、麻省理工学院 MI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nd and Hand 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 这真是工程院校的校训。反映了MIT的创建者的办学理想 - 教育的内容一定要有它的实践意义。 9、华盛顿大学 Washington University Strength through Truth 力量借助于真理 10、康涅狄克大学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He who transplants sustains “He who transplants sustains” 也是康州的州训,它反映了当初北美的殖民者的信念:上帝(He) ,把他们从英格兰迁移(transplant) 到北美大陆,会继续帮助他们,供给(sustain) 他们。用一个长句子表达这句话,可以是:“God, who transplants us, sustain us.” Or “God, who the colonists believed had Transplanted them from England to the New World, where he continued to sustain the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