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共9课时)(精排)

202102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共9课时)(精排)
202102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共9课时)(精排)

1.钉纽扣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钉纽扣,自己的事自己做,经常保持衣着整齐。

2.在感受劳动的乐趣的同时应注意安全。

教学重难点:

学会穿针和打止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每当衣服破了,钮扣掉了,书包裂口了,你怎么办?这些事都是谁帮你做的呢?想不想自己来学钉钮扣呢?谁钉过纽扣,说说你是怎么钉的?

二、看看说说

1.出示各种各样的纽扣。

2.说说不同纽扣的钉法。(重点讲解双眼扣,四眼扣的钉法)

三、想想试试

1.钉纽扣首先要学会什么?

2.学生练习,互教互学。重点模仿穿针和打止结。

四、探究学习

1.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自学钉钮扣的方法。

2.学生自己在布块上练习钉双眼扣和四眼扣

3.说说钉钮扣的注意点:定位,捏紧,对准扣眼进针,用双股线正反面重复四五次,然后打结,剪去多余的线头。

4.讨论:正式在衣服上钉纽扣,该注意些什么?

(1)纽扣的位置要对准衣服上的扣洞。可用粉笔做上记号。

(2)进针后,要把针线往上提,不能往旁边拉,以免针尖戳到别人。

五、议议评评

1.各小组展示钉好的纽扣,讨论:

(1)钉纽扣时,在定位,进针,打结等操作上各要注意些什么?

(2)说说还有什么钉钮扣的方法?

(3)以后钮扣掉了,你会怎么做?

2.推选代表说说钉钮扣的过程。

3.小组评价。

4.小结:钉纽扣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学会做自己能做的事。

六、课外延伸

把自己第一次钉钮扣的过程写下来,感受劳动的乐趣。

教后记:

2.缝沙包

教学目标:

1.学习并初步掌握缝沙包的基本技能。

2.培养兴趣,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缝制不同形状的沙包。

3.发扬合作探究精神,运用缝沙包的基本技法,制做其它日常小用品。

教学难点:

设计不同形状的沙包以及缝制的技能,技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请两位学生上台丢沙包游戏。其余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两位学生在做什么游戏?猜一猜这种沙包是怎么做成的?你做过吗?揭题:缝沙包

2.出示范作

教师逐一出示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沙包。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做沙包的兴趣。

二、指导缝制

1.用实物投影仪逐步演示缝制沙包的过程,并讲清操作要领。

2.请学生回忆沙包的缝制过程。

板书:裁剪布料——穿针引线——对折布面——缝合留口——翻面装沙——封口完成。

3.在缝制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1)剪——大小一致;

(2)折——对叠成形;

(3)缝——又密又匀;

(4)封——完全缝严。

4.操作练习

手缝的几种基本针法,教师演示

(1)攻针(平针)

(2)回针(倒扎针)

(3)缲针。

三、探究学习

运用基本针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形状颜色缝制沙包。你觉得缝合时用哪种针法比较好?用攻针行不行?为什么?封口用哪种针法比较好?为什么?

四、评优鼓励

1.将缝制过程以及注意点与同桌说一说。

2.自评,互评相结合,比比谁的沙包外形美观,严实耐用,在书上空格处打上钩。

3.将评出的最佳作品布置在教室里,向同学们展示。

五、课外延伸

1.到室外去,用自制的沙包开展游戏活动。

2.自己动手设计,缝制一个笔袋。

想一想,我们能不能用学到的缝沙包技法缝制其它的日常用品?

教后记:

3.缝鞋套

教学目标:

1.学习并初步掌握缝鞋套的基本过程。

2.根据自己的喜好学习画样裁减、缝制、装饰鞋套。

3.培养学生眼、手、脑的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量尺寸,画样,裁剪,缝合。

2.穿松紧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展示各种色彩鲜艳的大大小小的鞋套。

2.你们还见过或用过什么样的鞋套?

3.给鞋套分类、填表:类别作用特点制作材料

防寒鞋套保暖厚实棉花、海绵、棉布

装饰鞋套装饰漂亮棉布、线织、羊毛、装饰品

防护鞋套防危险品耐用厚橡、胶布、

二、指导缝制

1.布料来源:购买,利用旧衣物或边角料等。

2.缝制过程:

(1)用实物投影仪演示鞋套的缝制过程。

(2)教师示范。

3.请学生说一说布鞋套的缝制过程。

(1)画样。

(2)放样。

(3)剪纸样:在放出的画样上沿边仔细剪;

(4)裁减:在双层布料上按放样裁减;

(5)缝合:缝制过程中选择基本针法;

(6)缝边:注意密而匀;

(7)翻面:整理成美观的鞋套,并试用一下。

4.学生动手缝制。教师个别辅导,及时纠正。

三、评优鼓励

1.分小组评议,按课本上的要求,在空格里填上“☆”。

2.请缝得符合质量要求的同学说说缝制鞋套的经验。

四、课外拓展

1.分小组去商场、货摊考察各种类型、式样、用途的鞋套。了解制作方法。

2.利用废旧材料缝制一副实用鞋套,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

3.指导观察技术信息中的插图说说。

教后记:

4.笔袋DIY

教学目标:

1.学习设计制作一个个性化的笔袋。

2.巩固已学的手缝针法,学会装拉链、包边等缝制技术。

3.提高收集、整理技术信息的能力,学会尝试、比较和反思,提高技术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知道笔袋设计的工艺流程,学会画裁剪图,手工缝制笔袋。

2.小组组合练习制作简单的笔袋,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写了一篇《我的笔袋》的作文,许多同学都写得特别好,老师选了几篇,我们让小作者来读一读。(请2~3位同学读作文)

是啊,笔袋是我们学习中的好伙伴,是文具的“安乐窝",是……(引用学生作文中的描述),在我们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它始终陪伴着我们。

你的这位好伙伴是怎么来到你身边的呢?(提问2~3名学生)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做一个笔袋呢?(板书课题:笔袋DIY)

二、自主探究,尝试设计

(1)观察分析,确定制作要求

现在请大家拿出自己的笔袋,仔细观察-下:你的笔袋是什么形状的?什么尺寸的?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把你的观察结果填在“学习单”中。

把你的笔袋给小组同学看一看,互相说一说每个笔袋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请几个同学来讲一下。(几个学生分别介绍自己的笔袋及其优缺点)

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好的笔袋应该有什么样的特点?首先,它的外形可以是长方形,可以是椭圆形,也可以是月牙形,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但一定要美观大方(板书:外形——美观大方)。第二,笔袋的尺寸要合适,太大了占地方,太小了放不下文具,笔袋的长度一定要比最长的文具长(板书:尺寸——大小合适)。第三,笔袋的面料不仅要漂亮,还要结实耐用(板书:材料——结实耐用)。

(2)深入探究,确定制作计划

想一想你要做的笔袋的形状、尺寸和面料,把你的设想填在“学习单”中。

请同学上来讲一讲自己的设想。

有的同学有这样的疑问:怎样才能够让笔袋“立起来”呢?

请大家帮忙出主意。(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有的同学想增大笔袋的空间,你有好的点子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还有的同学今天带来的面料很薄,做出来的笔袋肯定不太牢固,你有什么办

法让很薄的面料变厚、变结实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确定了笔袋的形状。尺寸和面料,还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那就是笔袋怎么封口呢?

你知道笔袋有那些封口方式?(师问生答:拷钮式、按钮式、卷捆式、绳结式、拉链式……)你知道它们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拉链是20世纪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十大发明之一,使用起来非常便利,我建议你们今天就采用拉链作为笔袋的封口方式,行吗?(板书:封口——拉链)

你是否准备对你的笔袋进行装饰呢?你可以用教材中的蝴蝶结装饰,也可以参考教材“技术信息”栏目中有关装饰的内容,进而确定你自己的笔袋装饰方式。(板书:装饰——自选)

确定了你要制作的笔袋的形状、尺寸、面料、封口和装饰方式,我们就可以想一想怎样把我们想做的笔袋做出来了。看看教材中笔袋的制作步骤,与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制作笔袋的步骤,需要用到哪些工具?还需要注意些什么?把你的计划填到“学习单”中。

(3)因需制宜,突破教学难点

根据学生设计和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和需要进行个别辅导,针对有普遍性学习要求的问题进行集体辅导。

根据学生对手缝针法的掌握程度,复习已经学习过的针法,对将要用到的针法进行具体指导。

师生交流,归纳并板书制作笔袋的要求。(板书:设计合理、

步骤正确、牢固实用、针法恰当、平整美观,团结协作、安全规范、创新精神)

三、实践操作,边学边练

教师提出制作要求,从规范操作、安全防护等方面做一些提示。要求同桌之间相互帮助,协作完成作品。

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视辅导。

在操作实践中,学生可以到讲台上点播老师预先做好的课件或视频,学习技术要点。

四、展示评价,总结得失

(1)自主展示作品,进行交流评价

你设计的笔袋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制作这个笔袋的?你觉得有哪些好的地方或不足的地方?你最喜欢谁的作品?说一说理由。

(2)评选出最佳作品奖、巧手奖等。

(3)完成教材上的评价表,根据各项评价结果,填上“★”“★★”或“★★★”。

五、拓展迁移,激发创新

学会了用单层面料做笔袋,你是否可以用多层面料来做个更加结实耐用的笔袋?你能否在笔袋里面衬里布呢?里布的尺寸应根据什么来确定?缝制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你能否给笔袋添一个或两个侧袋,让文具有更多的“房间”呢?

同学们,让我们把这些问题带到课堂外,带到生活中,发挥我们的想象力,用我们灵巧的双手缝制出更美观、更实用、更新奇的

布艺作品,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更加美好!

六、板书设计

笔袋DIY 评价标准

外形——美观大方设计合理、步骤正确、

尺寸——大小合适牢固实用、针法恰当、

材料——结实耐用平整美观、团结协作、

封口——拉链安全规范、创新精神

装饰——自选

教后记:

学习单

5.储蓄罐

教学目标:

1.了解储蓄罐的结构特点,掌握其制作方法。

2.巩固掌握纸工制作的剪、刻、粘等技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环保意识和合作意识。

4.培养学生养成节约零用钱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看示意图制作储蓄罐,并启发学生在制作的基础上添加自己的设计,掌握纸工制作技法。

2.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创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

我们一般把爸爸妈妈给的零钱放在哪里?

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储蓄罐?(3-4生介绍自己的储蓄罐)

2.揭示课题

大家的储蓄罐一般是用搪瓷、塑料等等材料制成的,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储蓄罐,同学们看一下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卡纸)今天我们就来自己动手为平时攒下的零花钱再造一个家吧。

(板书:储蓄罐)有信心完成它吗?那么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挑战过关吧。

二、挑战第一关:揭开面纱

1.感知材料。

制作这个家所用的材料就是劳技材料中的02号的两张卡纸和一张明胶片。你从材料上看到了哪些部件呢?

2.讨论步骤。

想把储蓄罐制作成功,分哪几个部分来完成比较容易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28页自由读一读制作步骤,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小组讨论)

谁来说说你们小组讨论后的意见?(一边交流,一边演示)

3.整体回顾。

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看得很认真,现在了解了制作的步骤吗?

第一步——(看黑板,师引读)

4.引导创新。

了解了制作步骤,我们还要加进自己的创新,进行——?(装饰)同学们说得都很有创意,老师这儿呢给大家提供了展览架,待会儿哪个小组先完成了作品,就可以先贴到黑板上相应的数字下。好吗?

同学们第一关迅速通过了,我们再来一起攻克第二关。

三、挑战第二关:大显身手

1.温馨提示

下面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储蓄罐,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快,做得漂亮,并填好自评表。完成得好的话还有机会获得各项大奖哦!(课件出示)想获得这些奖项吗?那先请看一下老师给大家的几点温馨提示。(课件温馨提示)

2.动手制作

好,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完成。(课件滚动播放制作过程,配音乐)师巡回观察,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

3.作品展台

经过同学们的一番努力,储蓄罐已经初具规模了,这几个小组的作品已经先展示在黑板上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你认为哪个好?好在哪里?(学生评论)(板:美观精致创新)

4.你还想给哪个小组制作的储蓄罐提点意见,问题出在哪儿?

同学们今天成功通过了第二关,接下来我们再来闯闯第三关。

四、第三关:火眼金睛

1.储蓄罐大搜索

其实我们做出的储蓄罐还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其他材料的。(课件播放)大家看,他们是什么形状的,是用什么做成的?(小组讨论,回答)

2.迸发智慧火花

大家再来看看书上20页这些门的结构和开闭方式,看看他们有什么特点?(看书,生说)(推拉式、旋转式、移动式)

看了这些储蓄罐和门的图片,你的心中一定涌起许多设计灵感。你打算做怎样的储蓄罐?(小组讨论)(生阐述设计构思)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我们来欣赏一款迷你储蓄罐。(课件出示)

五、思想升华,总结全课

又到了跟大家说再见的时候了,但你们的聪明才智,可爱的笑脸已印在老师的心田。希望课后你们能充分发挥这个储蓄罐的作用,让自己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并时刻提醒身边的人,为共同创造节约型社会多出一份力,多献出一份爱心。

六、整理工具

请同学们拿出塑料袋,将不用的垃圾放在塑料袋,可以回收的另放,将书桌整理干净。

教后记:

6.相框

教学目标:

1.了解相框的结构,知道纸质材料的特性。

2.学会用纸质材料制作相框。

3.学会画创作设计图,增强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制作相框架的方法,了解相框的结构,能运用多种材料制作出美观实用的相框。

2.确定照片插口的位置及大小,制作相框支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物激情,导入新课

投影展示各种精美的相框图片,以灵灵的精美相框导入引起学生学习制作相框的兴趣。

看到这样精美的相框,你是否也想亲手制作一个呢?(板书课题:相框)

二、尝试制作,认识相框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自己喜欢的相框,请说一说这个相框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这些材料做成的相框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吗?

如果用纸质材料制作相框,又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能不能想

办法克服纸质材料的缺点?

一个相框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呢?请每组拆解一个结构典型的相框(即包含外框、玻璃、底板、支架的相框)来说一说。

相框中的玻璃有什么作用呢?在相框中使用玻璃有没有缺点?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能不能用其他材料替换玻璃?

请学生拿出制作材料,分组讨论制作方法和需要的工具、材料,制订出制作计划。每组安排一名学生做代表,阐述讨论结果及制作计划。请其他同学点评并修改完善。

三、实践体验,制作相框

学生按照自己的制作计划制作相框,遇到困难时可以参考教材上的制作步骤,也可以与小组同学讨论,试着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示、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困难。

教师巡视指导,尤其要关注学生如何安装透明塑料片、支架以及组装,适时按照“试一试,做一做”栏目中“巧思考”的内容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探讨多种制作方法。

学生做完后,可以把作品做个展示,并请同组的同学作出评价。

教师展示几个不同的相框支架,让学生说出这些支架分别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请学生按照教材上“拓展创新”环节的提示进行相框支架的设计,并画出设计图。

请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卡纸,把自己设计的支架制作出来,并安装到已完成的相框上。(由于相框底板是插在相框上的,所以学生用卡纸剪成与原先一样大的底板,然后把新设计的支架装上就可替换原来的底板和支架了)

四、评评议议,成果展示

学生将各自的相框展示,阐述自己对支架的改进方法。

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

五、拓展延伸

介绍新型相框——数码相框。教材中所展示的数码相框的支架,采用的是可以360度旋转的万向节结构,它可以任意调节支撑角度,使相框既可横放,也可竖放。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能不能设计一种方便更换照片的、像相册一样的相框?

教后记:

7.制作礼品盒

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1-2件礼品盒造型作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纸质包装盒,根据造型制作出独特的作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树立创新意识。

3.学会使用手工工具,规范操作,培养认真细心的劳动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制作礼品盒,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纸工制作图中各种剪切、折叠符号,提高使用工具进行画、剪、刻、折的动手能力。

2.掌握礼品盒的制作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在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你收到了什么礼物?(学生发言)这些礼物往往装在什么之中?(学生:礼品盒)

欣赏礼品盒,你们发现这些礼品盒有什么作用?其外形有什么特点?

有时,我们并不能找到合适的盒子来装礼物,我们不妨自己来设计制作。(板书课题:制作礼品盒)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