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 )。

A、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B、1883年霍尔《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文的发表C、1905年,比纳—西蒙两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创建D、冯特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2、教育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C )。

A、系统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分析和综合的原则3、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人物是( D)。

A、霍尔(Hall,G.S.1844—1924)B、鲍德温(BaldwinJ.M.1861—1934)C、詹姆士(James W.1842—1910)D、桑代克(ThorndikeE.L.1874—1949)4、下述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 D )。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问卷调查及相关法D、实验室实验5、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6、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B )。

A、简便易行B、严格控制C、定量研究D、探讨相关关系7、观察法的实施背景应该是( B )。

A.控制条件 B.自然条件 C.以探讨因果关系为目的 D.均衡被试8、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 B )。

A.自然实验法B.观察法C.实验室实验法 D.问卷调查法9、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C )。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实验法 D.问卷调查法10、学校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是( B )。

A.学生B.教师C.教D.学11、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C )。

A.卡普杰烈夫B.苏霍姆林斯基C.乌申斯基 D.布隆斯基12、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13、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做的“拾柴火”实验是( B )。

《心理学(第三版)》(人教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心理学(第三版)》(人教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3.心理学与当代教学改革 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一些科技发达的国家(主要是美国与苏联)掀起了一场教改试验的热潮。这场教改的主要倡导 者与试验者,如美国的布鲁纳(J.S.Bruner)和苏联的赞科夫都是教育心理学家。 (1)布鲁纳的主张称作“课程改革论”。 ① 任何教学必须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即基本的原理、概念、规律与体系,形成并发展其认知结构。他引用 心理学的规律指出,知识的概括水平越高,就越有利于迁移与运用;知识越简要,就越利于记忆与检索。
育者,促进其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并引导他沿着社会所规定的教育目标成长的过程。教育者对学生施加影响,包括他所提出 的要求、讲授的内容、采取的方式方法等,如果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活动的规律和发展的水平及特点,它就有可能促进 发展;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教育者若能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就可以参照它们分析学生的实际,去制 定比较合理的教学或教育的方案,预见后果,总结成败的经验教训,剖析存在于学生身上的各种问题的客观原因与心理原 因,采取对策。这样就会把教育工作做得更自觉而有效。
3.教育性原则 研究学生心理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因此,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不仅要在课题选择上考虑教育
意义,使其结果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要在研究方案的设计上和实际进行的过程中考虑对学生有良好的教育 影响,不做有损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事。
(二)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1)定义 观察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科学研究的特殊手段,它与日常生活中的偶然观察不同,是带有更高的理论自 觉性和计划性的一种观察方式。 采用观察法,一般通过与被考察事物的直接接触,先发觉某些问题或事实材料,接着依据一定的理论对现象实质或问 题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假设,而后有计划地通过进一步的观察予以证实或加以否定。 (2)一般程序 采用观察法研究心理,首先要求有明确的计划(包括观察的目的、重点、顺序、要求与次数),不然会出现忙乱或重 要的遗漏;其次应做好尽可能全面而细致的记录,除文字记载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手段(如录像、录音等)录下实况,以 备反复观察与分析所需;最后要善于分析记录材料,避免武断,力求做出切合实际的推断或结论。 (3)优缺点 ① 优点:简便易行,所获得的材料比较真实。 ② 缺点:由于它是在自然(非人为)的条件下进行的,要获得足以说明某些心理现象的表现材料往往需要长期的等 待;加上心理现象的多因性与条件的难以控制,如果没有一定的分析经验与技能,要作出精确的判断是相当不易的。 2.实验法 实验法是近代科学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其主要特点是严格控制条件,主动引起需考察的现象,对结果作数量分析, 反复验证。心理实验法也同样具有这些特点。它是有意创设或改变条件以引起特定的心理及其变化,并依据外部影响与心 理反应之间的相关情况或数据去探明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方法。心理实验的两种主要形式: (1)实验室实验 ① 定义 实验室实验是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内借助于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的心理实验。 ② 一般程序 a.实验者在从事实验时先要选择一定数量的被试,并告以参加测试或活动的做法,要求按指示行动; b.实验者要力求控制住一切条件,使之稳定,而仅仅改变其中一个足以成为“实验变量”的条件,而后去考察由此引 起的心理或行为反应的变化; c.充分利用仪器设备记录条件与反应改变的情况(数量); d.分析这些情况,找出其中的因果关系。 ③ 优缺点 优点:实验室实验对于研究动物心理、心理的生理机制是不可缺少的,对于认识过程如感知觉、记忆等的研究也很有 效,其结果不仅精确,而且易于检验。它正被扩展到用来对复杂心理现象,如情感、意志、性格等进行研究。 缺点:由于实验室实验是在人为的情境或孤立条件下进行的,其结果也常常因被试的情绪紧张、难以控制的态度等而 受到影响,或因不合实际情况而难于应用。 (2)自然实验 ① 定义 自然实验是在日常活动的情境中所进行的心理实验。它排除了实验室实验明显的人为性质与观察法的被动局面,同时 又保留着实验研究所固有的特色,即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条件,主动引起心理现象进行考察的优点。这个方法在心理学中, 特别是在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用得最多,它也被称作“现场实验”或“教学性心理实验”、“教育性心理实 验”。

北京教师资格认证培训教材 教育心理学(第3版)课后答案

北京教师资格认证培训教材 教育心理学(第3版)课后答案

北京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新教材课后参考答案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述【教材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D、3.B、4.C、5.D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3.学与教所涉及的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第2章:中小学心理发展与教育一、选择题:1.A、2.D、3.B、4.B、5.D 6.B 7.C二、填空题: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忙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它具有4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2.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主要因素有成熟和学习;3. 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的过程4.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青春期5.席尔瓦和汉森认为存在4种基本的学习风格,分别是感官思考型、感官感受型、直觉思考型和直觉感受型。

第3章:学习的基本理论一、选择题:1.B2.D3.C4.B5.B二、填空题:1.联结派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刺激与反应联结的过程2.桑代克尝试错误说的基本规律分别是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3.苛勤指出,学习是通过准备实现的。

4.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第4章:学习动机一、选择题:1、B2、B3、B4、D5、B二、填空题1. 班杜拉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2.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

其中前4个层次统称为缺失需要,第5个层次可以称为生长需要。

3. 动机的功能包括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和强化功能。

4. 成败归因理论中,归因的3个维度有内外性归因、稳定性归因与可控性归因。

5. 强化理论是行为心理学所倡导的。

6.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10-12章课后答案(第3版陈琦)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10-12章课后答案(第3版陈琦)

第十章技能的学习10.2课后思老题详解一、选处聽1.卜死对技能描述止硝的是()°A.技能就是活动程存B・找能就是潜能C・技能是通过练习能提岛的D・技施一、•子就能学公[??«] C【解方订技能固R经过练习而获彻的合乎池則的认知涵动或射休活动的动仆方式-它足在片尺的学习过耳中.2.慄作技能按照慄作的违续性的不同分为(>.A.時细技能和大肌肉技能B.连贲技能和不连贡技能C.封丙技能和开放件技能D.器城世技能用开成羽技能【拎知»tm】连赏技能是描以止续.不何断的方式完成一系列动作.不逐穴技能是指对特定的忙帑刺激做出的将定的运动’这是粮据慄作的连续性的不同而划分的。

3.卜死風于常见的心智技能的是().A.驾枝汽车B.洗衣眼C.解两步应用功D・听鹑声咅【轩案】C【昭】心钞技施忌一件凋节和左別心智沼功先形成的舍?法则的心削沾功方式.阅汝技能、写作技能、运□技施、解理技能咎那足常见的心咎技能,4・下列不屈「右特技能的待点的是()•A.内潜性B.客观性C.倚堀性D.观念性【林】B【解折】心出技能与樣作技黴HI匕具有以个特点:①动作対皱的卫念性;②动作执行的内濟性;③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5.卜列"关动作技能学习中络习说法不正備的是<>.A.练习包拈有意义的虫寂和&锻B.练习緩足不断的皿奴C.练刃中存在禹贩底乂I).练习有先快后慢.先慢右快.快慢变化不犬二种形式【答知Btm】体刃是描以电成某种技能为p的的学刃加J・杲以京押一宜的幼作方式为u标血进行的反7槪作过理・练另包拈虫父和反35・不足单•纯的反取操作或机城虫口・而足以滋提・定的活动力式为II标的反父.学生的动件技能的练习戌绩谨步捉為上婴R现E动什速喪机快和砒规性捉尚i..其&现形弍冇•种:①练习进步先快片慢.②练习遊少先慢月快・③纵习迓少先圻比较徴.庄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中・练习到淀阶段往IE出现进步曾呵停顿境娥・称之为BilSfM・一、处存題1 •番込技能和习旳的区别和联系.存:煦缄的技確和习愷两丹之间是3K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具体O护如2(1>联系习悄和熟练的技能都差门动化r的动件系统.任何习惯我开了门动化的汕幼动忙系统恋无法龙瓦(2>区别①习很足实现导町功的需蚊已成为一种实现英种IT动化动仆系绞的心埋倾向.当人适时地将於种另燈实现时.该人號获紂了满足.产生裔快的心佈:反Z,就却;I起不愉快的俗绪.血魁练技曉则仅仅足•种白动化的动作方式.不•定与人的需要联纟在•起.②豹嫁技能是4有日的、有计划的纷习屮形成的.向习熾却可以在无帝中.通过简e的尬咫养玻。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三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1章 教育心理学概论【圣才出品】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三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1章 教育心理学概论【圣才出品】

第1章 教育心理学概论1.1 复习笔记一、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1.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教育找到了它的心理学理论基础(1)中国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等在论述教育问题时,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学观点。

孔子教育的成功,与他在实践中注意总结与运用哲学心理学思想分不开;《学记》也提出了许多教学原则,如“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等,都体现了一定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2)西方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①在人类历史上,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提出灵魂和生命肉体不可分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把灵魂区分为适合其相应“自然等级”的三种不同水平。

即“有营养的灵魂”,“容易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

为顺应这三种灵魂,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实施三方面的教育,即体育、智育、和德育。

他的《灵魂论》为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和谐进行提供了哲学心理学的依据。

②欧洲文艺复兴后,自然主义的教育运动对哲学心理学与教育实践的结合起了推动作用。

主要代表人物是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和赫尔巴特。

夸美纽斯强调教育要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裴斯泰洛齐首先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据此,他又提出了一系列至今仍是教学实践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

③在教育史上,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兼心理学家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他著有《普通教育学》(1806年)和《心理学教科书》(1816年)等著作;认为观念是活动的,提出意识阈和统觉团的概念;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a.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b.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c.系统——做出概括和结论;d.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

2.科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它经历了如下发展过程:(1)19世纪下半叶,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心理学脱离哲学转变为一门独立的科学;(2)19世纪末,实验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产生了实验教育学派,即教育心理学的先驱。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三版)》试题库完整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三版)》试题库完整

第一章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一、解释下列术语教育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侧重于研究教育情境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

四段教学法:赫尔巴特根据其统觉思想,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五段教学法:在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基础上,他的门徒将这四个阶段加以改造,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即1.预备——唤起学生的原有有关观念和吸引学生的注意;2.呈现——教师清晰地讲授新教材;3.联系——使新旧知识形成联系;4.统合——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新的统觉团;5.应用——以适当方法应用新知识。

教学心理学:研究教学情境中知识与技能习得规律的一门学科,目前已与教育心理学紧密融合在一起。

二、填空1.我国古代一书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它提出的“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等教学原则都体现了深刻的心理学思想。

2.赫尔巴特提出的四段教学法的四个阶段是(1)、(2)、(3)系统、(4)方法。

3.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相对应的心理状态是(1)、(2)、(3)探究、(4)行动。

4.实验教育学派产生于,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

5.公认的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是国教育心理学家。

6.桑代克于年所著《教育心理学》一书,是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7.桑代克早期提出的三大学习定律是(1)、(2)、(3)。

8.一般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2)、(3)教学和课堂管理心理。

9.在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问题上,奥苏伯尔主张以学生的为主线,把教师的看作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

10.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上,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盖奇主张以为主线,教育心理学应研究的全过程。

教育心理学 皮连生 第3版 答案

教育心理学 皮连生 第3版 答案

第一章一、解释下列术语统觉:赫尔巴特的术语,指意识观念由无意识中选择那些能通过融合或复合而与自身合为一体的观念的同化过程。

学校心理学:学校心理学是运用心理测量、诊断、咨询、行为矫正技术为学校提供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

统觉团:赫尔巴特的术语,指一个观念的统觉不仅使这个观念成为意识的,且使它被意识观念的整体所同化。

该整体就被称为统觉团。

教育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侧重于研究教育情境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

四段教学法:赫尔巴特根据其统觉思想,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五段教学法:在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基础上,他的门徒将这四个阶段加以改造,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即1.预备——唤起学生的原有有关观念和吸引学生的注意;2.呈现——教师清晰地讲授新教材;3.联系——使新旧知识形成联系;4.统合——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新的统觉团;5.应用——以适当方法应用新知识。

教学心理学:研究教学情境中知识与技能习得规律的一门学科,目前已与教育心理学紧密融合在一起。

哲学心理学: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前,哲学家、教育家运用思辨的方法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所得到的认识的总和。

学习心理学:研究人和动物在后天经验或练习的影响下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和条件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二、填空1.《学记》2.明了,联想3.注意,期待4.欧洲,实验5.美,桑代克6.19037.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8.学习者心理,学习心理及其应用9.学习,教学10.教师的教,教师教11.单向道,死胡同,双向道12.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13.《灵魂论》14.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人类的灵魂15.德育,智育,体育16.统合,应用17.比奈,西蒙18.注意,先前的知识经验三、选择1.⑴2.⑵3.⑶4.⑷5.⑵6.⑴7.⑷8.⑵9.⑶四、研究与设计(答案略)五、判断1.正确;2.正确;3.错误;4.错误;5.错误;6.正确;7.错误;8.正确六、问答1.略2.为顺应三种灵魂,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实施三方面的教育。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篇一:《教育心理学》(皮连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习题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术语哲学心理学: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前,哲学家、教育家运用思辨的方法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所得到的认识的总和。

科学心理学:与哲学心理学相对,以实证研究为特征的心理学。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特指桑代克于1903年写成的《教育心理学》一书。

一般认为,该书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形成的标志。

中译本由陆志韦译,商务印书馆1926年出版,书名改为《教育心理学概论》。

潘菽《教育心理学》: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国大陆学者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主编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潘菽,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

该书反映了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初期的教育心理学发展水平。

实证研究:采用观察或实验在实际资料中求取结果,以验证假设并建立理论体系的研究。

准实验研究:与真实验研究相对。

在实验研究中,凡不能严格遵守实验原则来选择被试和控制条件的实验被称为准实验。

课堂教学实验一般为这类实验。

个案研究:定性研究方法之一。

也称案例研究。

通过详细收集、分析典型的个案资料以发现其中暗含的教育心理学原理的研究。

思辨研究:与实验研究相对。

采用逻辑思考与理论推理所进行的理论研究。

教学设计研究:针对教学中的问题,通过教学设计和形成性评价,获得教学新产品以满足教学需要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二、填空1、《学记》2、19世纪末,实验3、美,桑代克4、19035、学生与教师,学习理论及其运用,各种类型的学习6、学习,教学7、教学,教学8、单向道,死胡同,双通道9、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10、《灵魂论》,11、植物,动物,理性12、德、智、体13、比纳、西蒙14、潘菽15、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三、选择1、(1)学习心理学2、(3)知识分类学习论3、(4)4、(4)解决问题15、(3)6、(4)7、(3)四、研究与设计1、(略)2、(略)3、(略)4.两者都是为了解决教育和教学中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