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片段写作之段落的经营
关于议论文主体段落写法解述

关于议论文主体段落写法解述篇一:议论文主体段的展开技法主体段是论述类文章论证的核心段落,是论述类文章展示论证力量的核心组件。
一篇文章如果有几个密切联系并具有较强论证力量的主体段,那么,就会增强论证的深度、广度和厚度,使文章颇有层次感,使文章富有说服力。
(一)四种主体段的写作指导议论文常见的段落有四种:“是什么”段落、“为什么”段落、“我怎样”段落。
这四种段落写好了,一篇好文章也就指日可待了。
1、“是什么”主体段落写作指导对“是什么”段落,我们常见失误是不能准确解读关键词。
(1)解读好关键词。
“是什么”是议论文写作的出发点、基础。
要紧扣关键词,解读好关键词,构筑好逻辑的底线,让自己的观点“立”起来,立得稳。
例如:梦想是什么?梦想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渴望,是人们最美丽最可爱的愿望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人生因梦想而精彩,让我们带着梦想前进。
漫漫人生旅程,梦想如同海上的灯塔,带着梦想前进,人生之旅才更有方向感。
记得失去了双手和双脚的澳大利亚青年尼克·胡哲吗?此例的关键词是“梦想”。
“梦想”既可指幻想、妄想(贬义),也可以指渴望、愿望(中性词)。
解读关键词“梦想”,能迅速确定论阈(对美好事物的梦想),让论点(“然我们带着梦想前进”)立得更稳。
作者对“梦想”进行必要的诠释后,论点更有说服力。
又如:金庸大师笔下的黄老邪,顽皮,偶尔犯点小邪气,却为众人称赞、羡慕,为何?因为他有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美丽小岛。
其实,这只属于黄老邪的美丽小岛,不只是指“岛”,更是指一个更强大的“自我”,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本段首句引材料,简洁明了,强调“只属于他自己”,暗示自己的切入角度。
第二句,用“其实”起句,点明“岛”的象征意义,审题准确,且为下文展开论证确立了恰当的切入点。
解读关键词“岛”,让含蓄、有多种象征意味的词变得显豁明白。
(2)折笔突破。
留意、了解“别人的观点”,可以在立论时用“不是…不是…而是…”这类句式从侧面阐释自己的观点,使观点立得更稳。
议论文写作思路之段落行文(共5篇)

议论文写作思路之段落行文(共5篇)第一篇:议论文写作思路之段落行文议论文写作思路之段落行文在确定了全文的中心论点,设计好了全文的结构思路(好比是盖房子设计好了图纸,形成了主体框架结构)之后,下一歩就要在整体设计的指导下分解任务,一段一段地写,一个句群一个句群地写,表达好完整的段落意思,否则整篇文章就很难写好。
有些同学的作文常常出现文章脱节、衔接不紧的现象,这就是段落行文思路混乱的一种表现。
因此,把握段落行文的语脉流向,使文意贯通、逻辑性强,是议论文写作思路的重要一环。
首先是段内层次的安排。
写文章时,随着确定好的思路,不是一句一句盲目地写下去,它有一个先后秩序的问题。
这一句为什么要先写,那一句为什么要后写,这一层为什么要放在前面表达,而那一层为什么又必须放在后面表达,这并不是随意安排,而是有合理的顺序的。
有的同学只重视全文结构的安排,却忽视了每一段段内层次的安排,信手而写,以致语意不连贯,表达不清楚。
对这一类同学,我们特别强调写作时一定要围绕全文的中心和段意来安排好段内的层次和句群的层次,做到合乎事理、合乎习惯、恰当得体。
段内的层次,包括句子与句子、句子与句群、句群与句群的顺序安排。
议论文段内层次关系,有并列、承接、转折、因果和总分等关系。
同学们平时要注意进行一些单项练习,包括句群、语段的仿写训练,从而培养行文思路畅通,达到文从字顺的效果。
其次是注重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
语言感受能力差,思路就很难流畅。
同学们可以采用朗读、默读等方法来加强语感培养,特别强调课文中规定背诵的段落,一定要熟读成诵。
还可以精读一些课外的奇文美文,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感受他人成功的写作思路。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语言训练,通过口头复述、口头作文、书面作文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练习,以达到在表述过程中清晰、准确、系统、生动的目的。
第二篇:议论文写作思路君子之交淡如水①据史料记载,唐朝贞观年间,薛仁贵因“平辽”有功,被封为“平辽王”时,拒绝了所有贺礼,只收下平民王茂生送来的两坛清水。
高中议论文精彩段落(共4篇)

篇一:3、高中议论文写作片段系列训练:写好主体语段高中议论文写作周训练:第三周写好主体语段(2013年3月15日)【学习目标】1.明确议论语段写作的意义。
2.掌握标准议论语段的特点。
【学习时间】1学时【学习过程】一、什么是标准语段先看一篇满分作文,特别注意文后评点。
稳中求胜①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
英雄如雨,却以宋江为首。
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戍土居中。
何也?②宋公明为人沉稳,刘备做事敦厚,戍土谦稳厚实,终脱颖而出,施展风采,各得其所,故曰:为人沉稳,稳中求胜,吉。
③沉稳从志而来。
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
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
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
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胸便沉稳下来,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稳也。
④沉稳从难而来。
一个人若没有经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身陷蜜水与襁褓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一遇困境,便心浮气躁,岂能成所谓大事者哉。
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没有经历磨难,便无法形成沉稳的性格,也就无法取得辉煌的成就。
始皇建秦以来,不居安思危,身陷声色犬马,终心浮气躁,毫无沉稳。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倘若秦王不念纷奢,经历磨难,以求沉稳,则可递三世以至万世而为君。
⑤沉稳从无欲而来。
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
”无欲就是没有私欲,做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出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
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度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
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
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
议论文写作专题:议论构段

议论文写作专题:议论构段议论文写作专题:议论构段议论文讲究布局结构,逻辑思维。
如果段落内部前后衔接不紧,思维混乱,就会影响文章的表达,分析论证就不会到位,文章就会缺乏说服力。
因此,进行段落训练时首先应让学生从整体把握,掌握好议论文段落的布局结构。
一个完整的议论段一般有三部分:起始、展开、收束,可分为四环节:第一环节,提出本段论点,即分论点。
通常只有简洁的一句话;第二环节,围绕本段论点,至少提供两个以上的论据;第三环节,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对论据进行分析,对段落论点进行论证;第四环节,重申和深化本段论点,但用语不能和起始部分雷同。
段落是文章的基本构成单位。
议论段落的基本要求有三点。
①统一。
一个段落集中表述一个意思,称为单义段。
出于文章结构的需要,会出现极少量兼意段如过渡段。
②完整。
一段的意思要说完,不要在未完情况下又起一段。
③适度。
段落长短根据内容多少而定,但要适度,议论文的段落应该有主句。
段中有主句,有利于写作,更有利于阅读。
主句所在的位置有四种情况。
①段首。
十分醒目,并且领起下文。
②段尾。
段尾主句的段落,在议论文中往往采用归纳推理。
③段中。
段中主句既是上半段的结论,又是下半段的前提,作者不得已安排在段落之中。
④首尾都有主句。
正如论文前有论点后有结论,主句也可以兼置于段落首尾。
一般是在较长的段落中,为了使读者增强印象而反复申说。
但是,段尾主句不应字字重复段首主句,而应略有变化,或更进一步。
论述段落的结构分为三种: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
总,就是段中主句;分,就是主句的展开和具体论证。
就分的部分来说,有两种结构方式:并列式和递进式。
前者是平列式排列小论点和材料,后者是递进式综合、深入地分析。
议论规范段落模式如下:1.段首主句。
2.段中分论:采用并列式或者递进式结构。
以因果论证法【注①】(也称分析论证)为主,通过分析问题,剖析事理,揭示主句和论据的因果关系,从而阐明主句的正确。
以其它论证方法为辅。
论文写作中的段落组织和过渡技巧

论文写作中的段落组织和过渡技巧段落组织是论文写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组织作者的思想,同时过渡技巧则能够使文章的逻辑更加连贯,让读者能够顺利地跟随文章的思路。
本文将探讨论文写作中的段落组织和过渡技巧。
一、段落组织1. 主题句每个段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主题句概括了本段中心论点或主题。
读者通过主题句能够清晰地了解段落的大意,因此主题句的明确和准确至关重要。
2. 论据和例证在段落中,作者需要提供论据和例证来支持主题句。
论据是作者提出的理由、观点或证据,而例证则是用来证明论据的具体事例、数据或引用。
论据和例证应该与主题句密切相关,并且要有逻辑上的连贯性。
3. 分段和缩进为了更好地组织段落,段落之间应该进行适当的分段,并且进行缩进。
分段可以根据段落的主题或逻辑来确定,每个段落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
二、过渡技巧1. 逻辑过渡词逻辑过渡词可以用来表达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文章的逻辑更加流畅。
比如说,引入因果关系的过渡词有"因此"、"所以",引入对比关系的过渡词有"然而"、"相反"等。
合理使用逻辑过渡词可以使文章更加连贯。
2. 同一话题的重复在前一段中,如果提及了某个话题,而后一段中也需要继续论述这个话题,可以在后一段中适当地重复前一段中的关键词或概念,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联结文章的思路。
3. 段落之间的联系每个段落都应该与前后段落有明确的联系,以确保文章的连贯性。
可以通过引入上一段落的重点来引出下一段落的话题,或者使用一个引人注目的事例或问题来引出下一段的讨论。
4. 总结与承接在段落的结尾,可以通过对本段内容进行总结来过渡到下一段。
总结可以是对本段观点的概括,也可以是提出下一段的引导性问题。
这样的过渡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整体框架。
这些段落组织和过渡技巧是提高论文写作质量的关键要素。
合理组织段落并使用恰当的过渡技巧可以使论文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加强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和阅读体验。
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运用逻辑思维展开段内论证

GUAN GDONG JIAO YU GAO ZHONG广东教育·高中2019年第4期当前,不少高中生在议论文写作中,文段往往有观点,有事例,有结论,但只求材料的堆积,没有思考,没有分析观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逻辑推理的过程,导致段内语意不连贯、论证不严密等错误,结论只是空中楼阁而已,难以让人信服。
那么,作为高中生,应该如何运用逻辑思维,写出论述严密的文段呢?一、运用同一律的逻辑思维,不偷换话题,保证文段的语意连贯性同一律是逻辑思维里的一条基本规律,它要求人在说话或写作中要保证概念、判断以及推理等思维形式的确定和同一,保证思维的确定性,客观地反映现实,正常地进行思想交流,如果在说话或写作中随意转移或偷换概念,没有保持话题的同一,就会显得逻辑混乱,不知你要表达什么意思。
【误例】我们这个时代特别提倡言行美,然而,怎样的言行才是美的呢?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人的言行之所以能够高雅优美,是因为他拥有渊博学识和高尚灵魂这样的活水。
———选自学生习作《拒绝恶俗,呼唤高雅》【逻辑分析】像上面这个例子,小作者先是提出了“怎样的言行才是美的”这个话题,但是,却没有保持话题的统一,随即又去论述“美的言行从哪里来”这个话题,这就明显违反了同一律的逻辑要求,没有保持话题的统一,犯了转移或偷换话题的错误,让读者完全不知道你究竟要论述什么话题。
根据前半句的思维走向,后半句应当回答“怎样的言行才是美的”这个话题,可以改为“只有体现着渊博学识和高尚灵魂的言行才是美的”。
如此,句意才一致、明确、不混乱,才显出逻辑的严谨。
【修改稿】“我们这个时代特别提倡言行美,然而,怎样的言行才是美的呢?笔者认为,只有体现着渊博学识和高尚灵魂的言行才是美的。
”二、运用因果分析逻辑思维,寻根究底,增强文段的论述严密性因果分析逻辑思维,就是通过探求事物的原因,来论证结果的成立,或者由已知的结果来证明原因的成立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
专题05 段落写作-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万能模板

(二)因果论证
示例三:选择勇往直前,才能改变人生,创造可能。(观点句)鲁迅选 择弃医从文,即使遭到其他学者的攻击、反动国民政府的秘密监视和部 分民众的不解,他依然勇往直前,用文学来涤荡民族的灵魂,创作了中 国历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警醒了千万的中国人,创造了“用文学治病 救人”的可能。袁隆平选择进行野稻研究,即使遭到政治运动的打压、 不明事理的群众破坏实验稻田,他依然勇往直前,最终研制出超级水稻, 改变了国家粮食短缺的现状,创造了“粮食巩固国防”的可能。张桂梅 选择扎根山区,创办华坪女高,扭转了无数山区女孩的命运,带给山区
(三)假设论证
谁 + 为了什么+ 做了什么+ 怎么做 + 结果怎么样
叙例后运用假设分析法进行分析议论。
①如果(假如、假设、假若、要是、倘若、设若、若)…… 就……(那、那么、那就) ②假如……怎能……;若无……怎能…… ③试想,如果没有……,又怎么会有…… ④如果……也许只能……
(三)假设论证
示例一: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做好减法。(观点句)适当的 减去一些心灵上的沉重负担,减去一些奢侈的欲望,我们才能有所 建树。(阐释观点)东坡居士屡遭贬谪,曾为自己怀才不遇而感到 消沉郁闷。但当他来到赤壁之上,望着滔滔江水,他释然了,他减 去了对功名的欲望,吟出了《赤壁赋》等千古名篇。(事例句)正 是因为他减去了心灵的负担,才使他成为一代文豪、诗词大家。 (分析句)试想,假如他不放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而徘徊于入世 与出世的矛盾之间,他不减去奢侈的欲望与心灵的负担,他又怎会 潜心于诗文创作,留下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假设分析)减去心 灵上的种种负担,廓清人生的道路,释然面对一切,就能让我”——青蒿素,让无数人免受疟疾施虐。 (回扣观点)
他们是平凡人,却怀一颗不平凡的敬畏生命、敬畏科研之心,立志救民,抚 慰苍生,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非凡成绩”。
作文中的议论文段落写作

作文中的议论文段落写作写作是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而议论文是作文中常见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段落的写作需要合理的结构和精确的表达,本文将从段落的组织、主题句的选择以及论证的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一、段落的组织在写议论文段落时,合理的组织结构是保证文章逻辑性和连贯性的重要因素。
通常来说,一个议论文段落应包含三个部分:主题句、论证句和结论句。
1. 主题句主题句是一个段落的开头句,它应该明确、简洁地概括出该段落的主旨。
一个好的主题句应具备以下特点:直接表明作者的观点、与论点密切相关、简明扼要、引人注意。
例如:在讨论环保时,一个好的主题句可以是“环保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2. 论证句论证句是对主题句的进一步展开和说明,它是支撑主题句的具体论据和例证。
一个好的论证句应当是有说服力、具备逻辑性的。
在写作时,可以利用比喻、引用、举例等手段来增强论证句的可信度。
例如:如果主题句是“环保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一个好的论证句可以是“我们可以减少使用塑料袋来保护海洋生物的生态环境。
”3. 结论句结论句是一个段落的总结和归纳,它应与主题句相呼应,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回顾。
结论句的表达需要简明扼要,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在环保的议论文中,结论句可以是“只有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才能实现真正的环保。
”二、主题句的选择主题句是议论文段落的核心,它应当准确、明确地表达出作者的观点。
在选择主题句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表明观点的陈述直接陈述自己的观点,使读者清楚地了解你要表达的立场。
例如:我们应该支持公共交通的发展。
2. 对立观点的讨论通过讨论对立观点,再进一步强调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例如:虽然一些人认为私家车比较方便,但我认为公共交通是更可持续的选择。
3. 引入具体例子通过引入具体的例子来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引出主题句。
例如: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在采取措施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而发展公共交通是其中一种有效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段落扩展的常见方法理清段落的脉络,掌握议论文段落扩展的方法,形成自己的一套结构模式,并灵活运用,这也是一种创新。
(一)分论点+过渡句+事实论据+论证+结论这是议论文段落扩展的最基本的模式。
先提出分论点,然后在分论点与论据之间进行过渡,然后陈述论据,注意论据使用的个数,在论据之后,必有论证,即点明了这些论据的意图、作用。
阐明这些论据在这里说明了什么问题,表明了什么观点,揭示了何种道理。
如果不展开论证,那么论点与论据脱离,论据就起不到论证论点的作用。
在有些段落中,结论性的句子有些有,有些没有,可视情况而定。
下面举例说明:1.《没有“异想”,哪来“天开”》中的文段:“异想天开”是科技发明创造的源泉(分论点)。
没有“异想”,哪来“天开”?纵观古今中外的发明创造,莫不如此(过渡句)。
如果没有鲁班被茅草割破手的“异想”,怎么会有锯的发明?如果没有把字从笨重的竹片请到轻巧东西上的“异想”,怎么会有纸的发明?如果没有通过屏幕显示图像的“异想”,贝尔德怎么能制造出第一部电视机?如果没有对苹果落地的“异想”,怎么有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如果没有凌空飞翔的“异想”,莱特兄弟的飞机又怎么会飞上蓝天?(五个论据,假设反证)。
上述的事例足以证明,“异想天开”是科技发明、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这句话既是论证,又是结论)。
2.《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的文段: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乐于助人”必然是互助的(分论点)。
徐洪刚力搏歹徒,身负重伤,被他感动了的人们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对他精心呵护。
徐虎师傅十九年如一日地服务于群众,而群众又用他们的心声让杜会了解了徐虎(两个事实论据)。
报酬是在奉杖中得到的,人们的关怀是因为你的付出(论证)。
只有你能做到乐于助人,别人才会在你困难时乐于助你,只有人人都欣出一点爱,这样世界才能充满爱(既是论证,又是作结)(二)过渡句或过渡词+事实论据+论证+分论点该段落扩展法起句多为过渡句、过渡词,但有些也没有,然后是事实论据,使用短论据一般在3个以上,但又不能太多,使用长论据,一般是一个,最多两个,论据之后必然要论证,最后得出分沦点。
下面举例说明:1.《没有“异想”,哪来“天开”?》一文中的段落: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每一项重大的发明与创造,莫不如此(过渡句)。
试想:如果没有瓦特对蒸汽托起壶盖的“异想”,又怎么有第一台蒸汽机的诞生?如果没有苹果落地的“异想”,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又怎么会被发现?如果没有马克思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异想”,又怎么知道社会主义国家何时诞生?如果没有翱翔蓝天的“异想”,中国的“神舟”五号、六号又怎么能飞向太空(陈述论据兼论证)?可以说,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是建立在异想天开的基础上的,没有“异想”,哪来“天开”(分论点)。
2.《谈“追求”》一文中的段落:被人民尊为国父的孙中山先生.一生这求的是救国救民的道路,唤起民众,推翻反动封建统治,为建立一个民主富强的国家,吃苦受累,历险犯难,一往无前,在所不辞(论据1)。
举国敬仰的周恩来总理,学生时代“面壁十年”,高吟着“大江歌罢”的激越诗句.不畏艰险,东渡日本,寻求革命真理,为中华崛起而鞠躬尽瘁(论据2)。
由此看出,凡是革命志士,他们都满怀信念,为民族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可以赴汤蹈火,攀山越海,不惜栖牲,死而后已(论证)。
因此,追求就要有远大而崇高的理想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分论点)。
(三)分论点+过渡+理论论据+论证+事实论据+论证+结论该段落扩展法是在第一种扩展方法基础上拓展的,增加了理论证据及论证这个环节,它的增加不仅充实了文章的内容,而且加强了论证的力度。
在扩展的过程中,“过渡”和“结论”是否一定要出现,视清况而定。
下面举例说明1.《从“小事”做起》一文的段落人们在生活中总是轻视小(过渡)。
其实,任何伟大的成功都是建立在无数个“小”的基础上的(分论点)。
著名的文学家小仲马说过“小处包含一切”;列宁也说过“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劝学》中也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理论论据)。
所有这些名言警句都强调了“小”的重要(论证)。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如果不走遥祖国的山山水水,尝逸百草,时一些普通的草药不屑一顾,又怎会编写出《本草纲目》的医学宝典?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如果不从画蛋练起,打好基础,又怎会给后人留下《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这样的不朽杰作呢?(陈述论据兼有论证)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小”的重要(结句)。
2.《失败是成功之母》文中的段落:人的一生就是由失败和成功交织而成的。
面对成功,令人兴奋;但面对失致,我们也要坦然,正确对待。
要相信成功的果实,往往是失败之花凋谢而结出的(分论点)。
记得有一位哲人说过:“成功和失致是一对李生姊妹,失败既来做客,成功必在途中。
”还有一位诗人说:“成功没有失败的点级,它使失去了迷人的光环。
”(理论论据)所有这些脍炙人口的警言佳句,告诉了我们:失致过后就会让我们看到成功的曙光(论证)。
历史上.许多取得成功的人都经历了多次的失致(过渡)。
欧立希为发明“六六六”药荆,失败了665次;生化学家巴斯特为弄清发酵的机理,以牛乳做实验,经过了上百次的实脸才取得成功;爱迪生为发明电灯池经过了8000多次试验才取得最后成功(论据)。
所有这些事例证明,失致往往是成功的先导(结句)。
(四)分论点+过渡+理论论据+论证+结论这种议论文段落的扩展模式,着重于理论论证、说理分析。
其特点是,首先提出分论点,然后运用理论论据,理论论据的个数一般在2一4之间。
分论点与理论论据之间的过渡句(词)是否需要可视情况而定。
理论论据之后有对论据的分析议论,或揭示其内涵,或阐明其意义,或点明其作用等。
最后是结论(句),是否需要也可视情况而定。
下面举例说明:1.《诚信是什么?》一文中的段落:诚信是什么?诚信是立身之本,是立业之基(分论点)。
关于诚信,有许多美谈、有许多妙语,让我们倾听一下圣哲伟人关于诚信的心声吧(过渡)。
战国时的墨子说:诚信是“言必信,行必果’。
西汉的王充说:诚信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现代的作曲家洗星海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教育家陶行知说:“人的最大的美德莫过于诚实”文学家培根说:“诚实守信当为做人处世的第一原则。
”科学家德莱塞说:“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理论论据)可见,“诚实”在这里得到了彻底的诠释,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生命中最可贵的品质(论证)。
2.《笑傲人生》一文中的段落:人生的路有顺境,也有逆境.生活是一位欢乐而又严肃的教师,它在不断引你前进(分论点)。
许多取得成功的有志之士都有这样的感慨(过渡句)。
大仲马说:“人生是一串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乐观的人是笑着数着这串念珠的。
”海伦也说:“我滑落过好几次,跳倒、捧得头破血流,然而我战胜了自己,继续攀登,因为我看见灿烂的云霞在向我招手,希望的顶峰就在前面。
”鲁迅也曾这样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这样的气概―用微笑来迎接悲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三个理论论据)他们之所以伟大、之所以成功,就是这种胸襟、气魄和毅力成就了他们(论证)。
朋友,我们也要像这些伟人一样,笑傲人生。
(结句)(五)分论点+过渡+事实论据+论证+理论论据+论证+结论这种段落扩展的方法与第四种段落扩展法相比,实际上就是把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对调了一下,先用事实论据展开论证,然后上升到理论高度,用理论论据印证,增强说服力。
该扩展法中的过渡和结论是否一定要有,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但其他构建元素不能忽略。
下面举例说明:l.《学会宽容》一文的段落:宽容和忍让是成功的阶梯(分论点)。
历史上有许多广为传诵的佳话(过渡)。
齐桓公得弃前嫌,不报管仲的一箭之仇,而用管仲为相,终于让齐国强盛起来;蔺相如为国家忍让,才有廉颇的“负荆请罪”,将相之和,才有了赵国的争霸诸侯;韩信受跨下之辱,尽量地克己忍让,才感化了这位屠夫,使他成为自己最忠诚的勇士;唐太宗李世民不杀帮助太于李建成策划玄武门之变的魏征,并拜他为相,多次宽怒他的直言顶撞,才有了唐潮的“贞观之治”(叙例)。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宽容能化解仇恨,宽容能成就事业(论证)。
有人说:“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
”也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智慧,忍耐只是一时的痛苦,但它结出的果实却是芳香甜蜜的。
”(理论论据)从这些话中,让我感受到了宽容的力量(论证结句)。
2.《说“节俭”》一文的段落: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节俭是对自己劳动果实的珍惜,也是对别人劳动成果的羊重。
节俭是穷人的时富,富人的智慧(分论点)。
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关于“节俭”的美谈佳话。
(过渡)比尔·盖茨是当今世界的首富,然而他的住所并不牵华,很不起眼,他的穿着并不气派,极为普通;德国科尔贵为总统,为了不浪费刹下的汤水,竟有“舔盘子,,的美谈;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吃的是粗食、穿的是补了又补的睡衣;革命家方志敏经手的款项数以百万计,但他的财产却是几件破汗衫和几双破袜子;日本的大财团丰田公司在水箱中放砖块,减少水流量,节约用水(事实论据)。
所有这些例子都道出了“节俭”的重要,都是我们学习的楷范(论证)。
无隆乎(过渡),唐代的魏征说:“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南宋的陆游说:“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致于奢靡。
”明代的朱柏庐也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巨念物力维艰。
”(理论论据)这些圣人先哲的至理名言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对世人是鞭策,也是警示。
(论证)(六)分论点+理论论据+论证+过渡+事实论据+论证+假设反证+结论该方法是在第四种扩展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假设反证。
这种假设反证是以前面的事实论据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既定的事实论据作出反面假设,指出会导致何种结果或影响,用来增加文章的容量,增强论据对论点的说服力。
下面举例说明:1.《在逆境中崛起》一文中的段落:逆境是一块磨刀石,它能磨砺出人奋斗向上的意志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分论点)。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别林斯基说:“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历史上的贤人、圣人、伟人几乎都是这所学校毕业的。
”(理论论据)这是多么精辟的语言啊,它告诉了我们,逆境与不幸能磨练你的意志,能成就你的事业(论证)。
历史上,大凡取得辉煌成就的人,都经历了这道门槛(过渡)。
爱迪生为发明电灯池共进行8000多次试验;欧立希为发明药物六六六,共进行666次试验;居里夫人为发现镭元素好几次都晕例在实验室里;诺贝尔面临死神的威胁,终于在爆炸声中带着满脸的鲜血高呼:“成功了!成功了!”贝多芬战胜耳聋的厄运,为人类谱写了一曲曲雄壮激昂的交响曲;张海迪半身瘫痪,但凭着自己的顽强毅力抒写了自己人生动人的篇章(事实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