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选择
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药物临床·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关清 金菡 李华平(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平顶山医疗区麻醉科 河南平顶山 467000)摘 要 目的:比较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90例拟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 组(n =45,行静吸复合麻醉)和B 组(n =45,行全凭静脉麻醉)。
比较两组心率(HR )、平均动脉压(MAP )、脑功能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S100B 蛋白和髓鞘碱性蛋白(MBP )]、免疫指标[白介素(IL )-2、IL-13、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
结果:A 组切皮后30 min (T 2)时HR 、MAP 水平低于B 组,术后24 h 时S100B 蛋白、MBP 、NSE 、IL-13、IL-4水平低于B 组,IL-2、IFN-γ水平高于B 组(P <0.05)。
结论:静吸复合麻醉较全凭静脉麻醉可更有效地维持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术后免疫功能抑制与脑损伤。
关键词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静吸复合麻醉 全凭静脉麻醉中图分类号:R614; R687.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3)17-0027-03引用本文 关清, 金菡, 李华平. 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上海医药, 2023, 44(17): 27-29; 65.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intravenous inhalation combined anesthesia and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in elderly hip arthroplasty patientsGUAN Qing, JIN Han, LI Huaping(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Pingdingshan Medical District, the 989th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Joint Logistic Support Force, Pingdingshan 467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intravenous inhalation combined anesthesia and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in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hip arthroplasty. Methods: Ninety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hip arthroplast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inhalation combined anesthesia) and group B (treated with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with 45 cases each. Heart rate (HR),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brain function indexes [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 S100B protein, and myelin basic protein (MBP)], and immune indexes [interleukin (IL)-2, IL-13, IL-4, and interferon-γ (IFN-γ)] level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levels of HR and MAP at 30 min (T 2) after skin incision were lower in group A than group B. The levels of S100B protein, MBP, NSE, IL-13, and IL-4 were lower but the levels of IL-2 and IFN-γ were higher in group A than group B 24 hour after surgery (P <0.05). Conclusion: Intravenous inhalation combined anesthesia can more effectively maintain perioperative hemodynamic stability and reduce postoperative immune function suppression and brain damage in elderly hip arthroplasty patients as compared with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KEY WORDS elderly; hip arthroplasty; intravenous inhalation combined anesthesia;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作者简介:关清,住院医师。
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麻醉苏醒期两种体位的效果比较

500Vol.32 N o.4Journal of Aerospace Medicine Apr2021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麻醉苏醒期两种体位的效果比较李璐[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麻醉苏醒期两种体位的效果及护理u方法分析11丨例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U=53)给予拔管后取平卧位,试验组(n=58)给予拔 管后取半卧位。
比较两组患者的在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期间的恶心、呕吐、低血压、氧饱和度(Sp02)发生情 况及疼痛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入PACU后,试验组出现低血压,恶心,呕吐,头晕,V A S评分为(3.28 士0.56)分,均较对照组少。
但两组出现不适情况除恶心情况试验组显著较对照组少(P<0.05),其他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〇.05)。
两组患者入PACU后15 min、20 min时SP02情况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但入PACU后10 min及出PACU时Sp02情况比k(P>〇.〇5)。
PACU的停留时间试验组显 著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莩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麻醉苏醒期采用伴卧位,舒适 度更佳,有助于患者平稳度过麻醉苏醒期。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麻醉苏醒期;体位护理;平卧位;半卧位[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 -1434.2021.04.069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以及股骨头坏死的现象是较 为多见的,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由于 手术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较多[n,对患者造成一定的 刺激与创伤,术后一段时间麻醉药物的作用未完全消退,仍有一部分残留,特别是老年患者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不利的影 响。
因此增强患者在麻醉恢复室麻醉间的护理尤为重 要。
全髋置换术的麻醉

全髋置换术的麻醉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出现了人工股骨头及全髋关节以来,人工关节置换术在临床越来越广泛,使骨科学的范围和内容有了很大改变,也给麻醉带来了新的课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麻醉医师有更宽的知识面,对病人的病史、合并症要有充分的了解,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监测和管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一、粘合剂的使用在全髂关节置换术中运用骨粘合剂(骨水泥),是在骨髓腔内填入骨水泥,再将人工假体插入,可提高人工关节的稳定性,避免松动和松动引起的疼痛,有利于病人早期活动和功能恢复。
但在使用过程中,其毒性可被所接触的局部组织、心脏、血管和肺脏吸收引起“骨水泥综合征”。
表现为:1.肺微血栓形成,病人可感胸闷、心悸。
2.心电图显示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包括传导阻滞和窦性停搏)3.低氧血症,心输出量减少4.肺高压5.低血压预防骨水泥综合征的发生,应当在用骨水泥时1.严密监测PaO2,PaCO2,ETCO2,SpO2,Bp,HR,ECG等;2.增加吸氧浓度;3.停用氧化亚氮;4.补足血容量;5.必要时给予升压。
二、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全髋关节置换,极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据报道,全髋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0%,有的研究高达80%。
肺栓塞发生率为3.2%~9.4%,这些病人中有50%死亡。
有报道,全髋置换术后死亡的病人50%与肺栓塞有关。
肺栓塞对病人生命造成极大威胁,病人死亡率高,而且容易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跳骤停相混淆。
对麻醉科医师来说,对术中发生的肺栓塞有足够的警惕非常重要。
1.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术中应密切观察手术操作步骤及病人的反应;(2)严密监测HR、Bp、SpO2、PaO2、ETCO2等,对大面积肺栓塞的治疗进行复苏、支持和纠正呼吸与循环衰竭。
主要方法包括1.吸氧、镇痛,控制心力衰竭和心律,抗休克。
2.空气栓塞时,应立即置病人于左侧卧头低位,使空气滞留于右心房内,防止气栓阻塞肺动脉,再通过心脏机械性活动而逐渐进入肺循环,也可通过经上肢或颈内静脉插入右心导管来吸引右心内空气。
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知识分享

采用心肌核素显像、经食管心脏超声、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利于全面评估心肺功能 。
术前评估
类风湿关节炎可累及颈椎和颞下颌关节 ,合并寰枢椎脱位时,头部后仰可能导 致齿状突压迫脑干或脊髓,造成截瘫。
COX-1抑制剂可能导致溃疡、血小板功能障碍等,高选择性COX-2抑制剂副作用较小,但 是长期服用可能不利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
全髋关节置换术时为了便于暴露术野,常使患者处于侧卧位,将患者从仰卧位转为侧卧位时 ,须小心保持头部和肩部处于中立位。
术前评估
体位安置时注意避免神经、血管和局部组织的压迫损伤。术前存在肺部 疾患的患者,由于侧卧位通气/血流失调,可能导致低氧血症,术中也可 能出现循环波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采用全身麻醉较椎管内阻滞更利于维持 循环的稳定。
多数髋关节翻修术的患者需要输血,应 采取血液保护措施以减少异体血的输入 。
及时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失血过多则 需要补充血液制品。
控制性低血压可减少手术中骨面渗血, 利于骨水泥的粘合并缩短手术时间。
04
骨水泥反应
骨水泥反应
全髋关节置换包括几个重要步骤 :截除股骨头,重塑髋臼并放置 骨水泥、重塑股骨并在骨髓腔内
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
汇报人: 2023-11-29
目录
• 临床病例 • 术前评估 • 循环管理 • 骨水泥反应 • 麻醉选择 • 血栓栓塞预防
01
临床病例
病例
患者,女,69岁,因“股骨头坏死”拟于腰麻-硬膜外联 合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生命体征稳定,术中置入骨水泥假体时,患者自诉呼吸困 难,血压下降至10.0/6.4kPa(75/48mmHg),SpO2 降至90%。
轻比重罗哌卡因用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

而 缩 短手 术 时 间, 减 少术 中出血 。通 过 本研 究 对 5 0
国外早有腰部麻醉用于高龄患者 的文献报道, 若术前无严重心肺疾病, 只要用药和操作得 当, 术中 可较好 的维持呼吸循环 的稳定 [ 3 】 。单 侧腰硬联合麻 醉 应 用 于 老 年 人 全 髋 关 节 置 换 术 与 硬 膜 外 麻 醉 相 比运动神经阻滞完善, 血液动力学平稳 , 且起效快 、 镇痛完全, 并发症少[ 4 1 。M i n v i l l e 等嘲 报道不同的麻醉 方 法应 用 高龄 患 者 时,小 剂 量腰 麻 所造 成 的血 压 下 降远远低于其他麻醉方法。单侧腰硬联合麻醉用药 量少, 麻 醉作 用 快 、 血 压 心率 稳 定 、 术 后 便 于 硬 膜 外 镇痛( P C E A) 、 提早 运 动 、 预 防血栓 。 研 究 报道 区域 阻 滞( 包括硬膜外和脊麻 ) 用 于全髋 置换术与全身麻 醉相 比, 能减少术后谵忘 、 深静脉血栓 、 肺炎 的发生 率[ 6 1 。 麻醉后无需更换体位, 能减轻患者痛苦 、 减少 医 务人员工作量, 适合在单侧人工全髋置换术中应用 。 而本研究 中应用轻 比重罗哌卡因卡因,目的是使患 者麻醉时患侧肢体朝上, 不受躯体 的压迫, 减轻摆体 位 及 硬外 操 作 时患 肢 的剧 痛 ,同 时 由于轻 比重麻 醉 药 的上浮作用, 注药后很快就与患侧神经根结合, 达 到快速止痛效果, 同时在麻醉前 补充液体的情况下, 血 压几 乎 没 有 变 化 , 由 于缩 小 了麻 醉 阻滞 范 围, 也 就 相 应减 少 了血管 扩 张范 围,能 较好 地维 持 心 血管 系 统 的稳 定 ,减 少老 年 患者 在 麻 醉过 程 中心血 管并 发 症 的发生率, 并且有研究表明调节好麻醉平 面, 腰麻 可 有 利 于合 并缺 血 性心 脏 病 患者 的手术 麻 醉 , 腰 麻 阻滞下肌 肉松弛 良好, 利于手术操作及关节 复位 , 从
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术要点

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术要点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用于治疗髋关节疾病,如髋关节退行性变、髋关节炎和髋关节骨折等。
该手术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术前评估、手术技术和术后管理。
下面将介绍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技术要点。
1.术前准备:在进行手术之前,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包括对患者的身体状况、髋关节功能、相关疾病和手术适应症进行评估。
同时,还需要进行髋关节的影像学检查,如X线、CT和MRI等,以确定髋关节的病变程度和手术方案。
2.麻醉选择:一般情况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采用全身麻醉,但也可以选择脊髓麻醉或者局部麻醉。
其中,脊髓麻醉可以减少手术出血和血栓形成的风险,而局部麻醉则具有无神经系统损伤和较低的术后镇痛需求的优势。
3.手术切口:手术切口选择有多种方式,常见的方法是侧卧位切口和背部切口。
侧卧位切口是较为常用的切口方式,对于严重髋关节弯曲或髋关节骨折患者,可以选择背部切口。
4.骨组织切割:首先,需要对髋关节进行切割,包括股骨头和髋臼。
髋臼切割一般采用髋臼杯的形式,股骨切割则选用相应的人工股骨头。
切割骨组织时要保持平直的切削面,确保人工髋关节的固定和稳定。
5.病变组织清除:在骨组织切割之后,需要彻底清除病变组织。
这包括清除关节囊的炎症组织、髋关节软骨的损伤以及髋关节周围的纤维组织。
清除病变组织可以减少术后感染和滑膜炎的发生。
6.人工关节植入:一旦骨组织和病变组织被清除,就可以开始植入人工关节了。
人工关节包括股骨头和髋臼杯,可以选择金属、陶瓷或者塑料材料。
植入人工关节时,要确保精准的骨骼重建和良好的关节稳定。
7.关节功能恢复:手术结束后,需要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髋关节的功能。
康复训练包括肌力锻炼、活动幅度恢复、走路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等。
术后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水平。
总体来说,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和准备工作,术中需要精确、细致地进行骨组织切割、病变组织清除和人工关节植入,术后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
高龄尿毒症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麻醉处理

高龄尿毒症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麻醉处理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肾功能衰竭股骨头置换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使病人取患侧卧位头高15°,选择L3-4或L2-3穿刺,当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腰麻针,如脑脊液流出通畅,缓慢注入重比重液布比卡因6~8mg(0.75%布比卡因2m1+50%GS0.3ml+0.9%NaCl 0.7ml),注药速度为0.05ml/s。
退出腰穿针,置人硬膜外导管3cm,5分钟后平卧,调节麻醉平面T10以下。
严密观察血压、SpO2等各项监测指标。
手术过程中病人如有疼痛不适,可硬膜外导管追加1.5%利多卡因5ml。
术中补液主要以复方乳酸钠为主,输注速度10ml·kg-1·h-1,也可根据血压变化适当调整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当出血量大于300ml,可酌情输红细胞悬液和血浆。
结果:麻醉效果满意。
术中血压、心率还较平稳。
鼻导管吸氧SpO2都能维持在93%以上,术后无特殊并发症。
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只要控制好麻醉平面,术中严密观察、精心管理,用于高龄肾功能衰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还是相对安全的。
【关键词】肾衰;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股骨头;置换【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1-0016-02高龄尿毒症髋部骨折病人相对少见,这可能是由于尿毒症因素多伴发各系统疾病,能活到80岁以上就较少,再加上就医困难,所以手术就更少了。
高龄患者本身就易发生脆性骨折,其主要原因是骨质疏松,再加上尿毒症因素,病人反应就更为迟缓,自愈能力差,遇到轻微外力即可引起骨折[1-2]。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和医疗条件的提高,生活质量也得到了相对改善,尿毒症患者的生存年龄也逐渐增加。
髋关节置换是目前临床治疗各类髋关节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3],其不仅可以恢复患者功能,矫正畸形,提高生活质量,对于防止骨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也有显著的作用[4-5],由于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早期就可以下床活动,降低了由于长期卧床引起的肺部感染等并发症[6],更方便于尿毒症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比较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比较【摘要】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8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
随机分为三组,硬膜外麻醉组(ea组),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和全省麻醉组(ga组),每组各16例。
分别观察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效果,比较麻醉前、麻醉后5min、15min、30min、60min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ea组和csea组、ga组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sea 组和ga组麻醉效果优于e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ea组和csea组术后并发症少于ga组。
三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各时间点相比显著发生变化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安全可靠,起效迅速,阻滞完善,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及医疗水平和人们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
然而老年患者的器官组织结构和功能储备已发生了显著的退行性改变,且多伴有心肺脑疾病,心血管调节功能差,麻醉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和预后,所以麻醉必须要做到起效快,血流动力学稳定及良好的术后镇痛[1]。
现将我院收治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所采用的麻醉方法做一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60-85岁。
asa分级ⅱ-ⅲ级,合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心病9例,高血压病21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12例,糖尿病6例,脑梗死后遗症7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6例,三组在性别、年龄、asa分级构成比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