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纤维生产安全技术

合集下载

合成纤维材料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

合成纤维材料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

合成纤维材料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合成纤维材料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得的纤维,其具有天然纤维所不具备的独特性能,如耐磨、耐化学腐蚀、强度高、易加工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合成纤维材料的制造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其在纺织、服装、建筑、汽车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详细介绍合成纤维材料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

合成纤维材料的分类及制造原理合成纤维材料主要分为聚酯类、尼龙类、丙烯腈类和其他类。

其中,聚酯类纤维主要包括聚酯纤维和聚酯复合纤维,其制造原理是通过酯化反应将聚酯单体合成聚酯,再通过纺丝、拉伸和热定型等工艺制成纤维。

尼龙类纤维主要包括尼龙6和尼龙66,其制造原理是通过己内酰胺或己二酸和己二胺的缩聚反应制成尼龙树脂,再通过纺丝、拉伸和热定型等工艺制成纤维。

丙烯腈类纤维主要包括腈纶和粘胶纤维,其制造原理是通过丙烯腈的聚合反应制成丙烯腈树脂,再通过纺丝、拉伸和热定型等工艺制成纤维。

其他类合成纤维包括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其制造原理主要是通过聚合反应制成树脂,再通过纺丝、拉伸和热定型等工艺制成纤维。

合成纤维材料的制造技术进展1.高性能合成纤维材料的制备近年来,随着航空航天、体育用品、汽车等领域的需求,高性能合成纤维材料的研究成为热点。

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超高强度合成纤维、耐高温合成纤维、耐化学腐蚀合成纤维等。

制备高性能合成纤维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分子设计,引入具有高性能特性的单体,如芳香族聚酯、聚酰亚胺等;二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已有的合成纤维进行改性,如液晶聚合物的应用、原位复合等。

2.生物基合成纤维材料的研发生物基合成纤维材料是以生物质为原料,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得的纤维。

与传统石油基合成纤维相比,生物基合成纤维具有可再生、环保等优点。

当前,生物基合成纤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聚乳酸(PLA)、聚己内酰胺(PA6)、聚羟基烷酸(PHA)等生物降解聚合物。

生物基合成纤维的制造技术主要包括生物质原料的制备、生物化学合成、聚合反应、纺丝、拉伸和热定型等工艺。

合成纤维生产安全技术

合成纤维生产安全技术

合成纤维生产安全技术合成纤维是以石油,天然气和煤作为原料,通过人工合成制备具有适当分子量和溶解度的线性聚合物,再经纺丝成形和后处理而制得的化学纤维。

与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相比,合成纤维的原料是由人工合成方法制得的,生产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合成纤维除了具有强度高,质轻、易洗快干、弹性好、不怕霉蛀等优越性能外,还具有耐摩擦、高模量,低吸水率,耐酸碱、良好的电绝缘等特性。

可以代替棉、麻、毛等天然纤维,制成纺织品和针织品,以满足国防、科研、工农业和人们生活的需要。

合成纤维品种繁多,比较重要的有40多种。

按主链结构一般可以分为碳链合成纤维和杂链合成纤维两类。

碳链合成纤维是由高分子主链上的碳原子组成的聚合物制成的纤维,例如,聚丙烯纤维(丙纶)、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维纶)等。

杂链合成纤维则是在大分子主链上,除含有碳原子外,还会有氧、氮、硫等杂原子的聚合物制得的纤维,例如,聚酰胺纤维(锦纶或尼龙)、聚酯纤维(涤纶)等。

合成纤维的生产,一般经过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将乙烯、丙烯,苯、二甲苯和其他基本有机原料通过各种方法制成单体。

第二步是将单体聚合或缩聚成高聚物。

第三步是把高聚物熔融或制成纺丝原液,进而纺成纤维。

合成纤维的主要品种及其简要生产工艺如下:锦纶:尼龙是聚酰胺纤维的商品名,也叫“尼龙”、“卡普隆”。

目前生产的主要品种有锦纶—6、锦纶—66、锦纶—1010三个品种。

锦纶—6:是由含6己内酰胺与碳原子聚合制备聚己内酰胺。

生产过程包括:己内酰胺的制造、聚合、纺丝及后加工。

制造己内酰胺的方法有环己烷法,苯酚法,甲苯法等。

生产工艺方框流程见图1。

图1 锦纶—6生产流程框图锦纶—66:是由含有6个碳原子的己二胺与6个碳原子的己二酸缩聚,并经纺丝而成。

生产过程包括:己二酸和己二胺混合生成己二酸己二胺盐(简称尼龙66盐),以50%尼龙66盐的水溶液为原料,经缩聚反应得到聚己酸己二胺,再经纺丝及后加工,生产出锦纶66长丝,其生产工艺方框流程见图2。

化学纤维制造行业大气污染防治分级技术指南

化学纤维制造行业大气污染防治分级技术指南

化学纤维制造行业大气污染防治分级技术指南1 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规定的化学纤维制造业(C 28),具体包括纤维素纤维原料及纤维制造(C 281)、合成纤维制造(C 282)、生物基材料制造行业等行业(C 283),不包括独立加弹等后处理的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7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8017 石油产品蒸气压的测定雷德法GB 37822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8507 油墨中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含量的限值HJ 1102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化学纤维制造业DB33/ 2563 化学纤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T 310007 设备泄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技术规范《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0年修订版)》《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移动源应急管理技术指南》《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实施细则》(试行)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密闭指物料不与外界环境空气接触,或通过密封材料、密封设备与环境空气隔离的状态或作业方式。

3.2密闭储存指将物料储存于与环境空气隔离的建(构)筑物、设施、器具内的作业方式。

3.3密闭输送指物料输送过程与环境空气隔离的作业方式。

3.4密闭空间指利用完整的围护结构将污染物质、作业场所等与周围空间阻隔所形成的封闭区域或封闭式建筑物。

该封闭区域或封闭式建筑物除人员、车辆、设备、物料进出时,以及依法设立的排气筒、通风口外,门窗及其他开口(孔)部位应随时保持关闭状态。

3.5封闭指利用完整的围护结构将物料、作业场所等与周围空间阻隔的状态或作业方式,设置的门窗、盖板、检修口等配套设施在非必要时应随时保持关闭状态。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烯腈简介丙烯腈属大众基本有机化工产品,是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的基本且重要的原料,在有机合成工业和人民经济生活中用途广泛。

有机合成中引入氰乙基。

谷类烟熏剂。

合成表面活性剂和抗氧剂。

丙烯腈用来生产聚丙烯纤维(即合成纤维腈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苯乙烯塑料和丙烯酰胺(丙烯腈水解产物)。

另外,丙烯腈醇解可制得丙烯酸酯等。

丙烯腈在引发剂(过氧甲酰)作用下可聚合成一线型高分子化合物——聚丙烯腈。

聚丙烯腈制成的腈纶质地柔软,类似羊毛,俗称“人造羊毛”,它强度高,比重轻,保温性好,耐日光、耐酸和耐大多数溶剂。

丙烯腈与丁二烯共聚生产的丁腈橡胶具有良好的耐油、耐寒、耐溶剂等性能,是现代工业最重要的橡胶,应用十分广泛。

可以丙烯、氨、空气为原料,采用直接氧化法生产丙烯腈。

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十五部分:管制信息第十六部分:质量指标第十七部分:事故案例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丙烯腈(抑制了的)化学品英文名称:acrylonitrile中文名称2:乙烯基氰,氰乙烯英文名称2:cyanoethylene,Vinylcyanide,2-Propenenitrile技术说明书编码:255CAS No.:107-13-1分子式:C3H3N / CH2=CH-CN结构式:三维模型结构简式:H2CCHCN分子量:53.06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丙烯腈(抑制了的) ≥99% 107-13-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极毒、易燃易爆、可疑致癌物。

物理危险性:蒸汽比空气重,可能沿地面流动,可能造成远处着火。

安全技术规范定义

安全技术规范定义

安全技术规范定义篇一:吊索具安全技术规范(A)吊索具安全技术规范1. 目的为了加强和规范公司起重作业所用吊索具的安全使用和管理,保障公司进行起重吊装特种作业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明确了吊索具等起重吊装作业工具的采购、验收、使用、保管/发放、报废等相关要求和方法。

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3. 引用标准JB/T8521.1-2007编织吊索安全性第1部分:一般用途合成纤维扁平吊装带JB/T8521.2-2007编织吊索安全性第2部分:一般用途合成纤维圆形吊装带JB8112-1999一般用途起重用锻造卸扣-D形卸扣和弓形卸扣4. 定义本规范所称吊索具是指起重作业的吊具和索具及端部配件的总称。

吊具是起重吊运作业的刚性取物装置,它可以直接吊取物品,主要有:吊钩、吸盘、夹钳及专用吊具等。

索具是吊运物品时系结勾挂在物品上具有挠性的组合取物装置,又称吊索,它一般由高强度挠性件(钢丝绳、合成纤维吊装带、起重环链等)配以端部附件(卸扣、吊环、钩等)组合而成,端部配件常用的有吊环、卸扣、绳卡等。

5. 职责5.1 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是起重吊装作业工具的归口监督管理部门,并对公司各单位所需采购和使用的吊索具进行确认、验收和监管。

其职责是:(1)负责各单位所采购吊索具等起重吊装作业工具的供应商经营资质的审查和确认,其审查和确认的内容:①企业营业执照;②生产许可证;③产品出厂合格证;④使用说明书和省级劳动、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质检机构检验出据的《检验报告》;⑤特种作业的吊索具安全标志;(2)负责公司各单位所需吊索具的采购申请计划的审查和汇总以及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入库的吊索具进行验收;(3)负责监督各单位在用吊索具的保管、报废和使用。

5.2 各单位的采购部门必须通过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对所采购吊索具供应商的确认和审查程序,才能按照相关程序进行采购。

不得采购未经审查和确认的供应商生产的产品。

5.3 各使用单位负责按照公司的规定对本单位的吊索具进行保管/发放、使用和报废,并提出相应的采购申请计划。

2024年投料过程安全技术(三篇)

2024年投料过程安全技术(三篇)

2024年投料过程安全技术化工过程中物料投入过程的安全问题(feedprocesssafety)。

投料一般有3种方式。

(1)压入投料气体原料的投料大多采用压入法。

压料时必须控制压力。

由气体钢瓶供气时,应该通过减压阀,减压后向反应器输入的气体压力与容器内气体压力的差值不宜超过0.15MPa以防气体流速过快,在出口处形成强烈喷射而产生静电。

在压入易燃气体前应先用负压抽净或用氮气等惰性气体驱净反应器内的空气。

反应器、压料管、放置气体钢瓶的平台或磅称应该接地。

压料管道采用大口径的,以保证管道的气体流速不致过快。

液体原料的投料可采用高位槽,让液体利用自重流入反应器。

此法压力不大,流速不快,比较安全。

但是当反应器内部有压力时,必须加压投料,此时,如系易燃液体,则应用惰性气体压送,不得采用压缩空气,以防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如果用泵输送,宜采用输送易燃液体的专用泵,如Y型液态烃泵。

蒸气往复泵也较安全。

如果用普通-的离心泵和齿轮泵,则其叶轮必须为有色金属制造,以防叶轮与铁壳相碰而产生火花。

用普通泵输送易燃液体,发生爆炸事故的教训不少,千万不可大意。

陶瓷泵或玻璃泵因导电不良,易产生静电,不得用于输送易燃液体。

加压投料装置的出口最好呈喇叭形,这样可以降低出口处的流速,防止猛烈喷射,产生静电;设备不得泄漏,并应接地。

(2)负压抽料粉末或小颗粒物料不宜采用压缩空气压送,以免粉尘飞扬。

若采用负压抽料,相对说来比较安全。

抽料时,设备接真空系统,反应器到真空管路入口处应有过滤网或水洗器,以防止粉尘抽入真空管道内。

吸料管道如为绝缘体,则内外壁均应用螺旋状铜丝衬绕,铜丝网和反应器均应接地。

如果使用导电体管道,可省去铜丝网,但仍需接地。

如果反应器内已有低沸点的易燃液体存在,则不宜采用负压抽料法。

液体原料一般可以用负、压抽料法投料,整个抽吸系统都应接地。

抽料时应将进料管伸入反应器底部靠壁,管径要大,流速要慢。

如果是电阻率为1010~1015cm的易燃液体,流速应加限制,初速最好控制在1m/s以内,因开始输送时易燃液体前方存在的易燃液体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遇静电火花会发生爆炸。

合成纤维材料制造与应用技术的未来趋势

合成纤维材料制造与应用技术的未来趋势

市场竞争:合成纤维产业面临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压力,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合成纤维产业的发展机遇与前景展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市场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合成纤维在航空航天、医疗、环保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环保需求: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的合成纤维材料越来越受到关注,为合成纤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环保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实现绿色生产
纳米技术:提高纤维性能,开发新型纤维材料
智能化技术: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
生物技术:利用生物资源生产纤维,实现可持续发展
政策环境对合成纤维产业发展的支持与引导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合成纤维产业的发展
政府加强了对合成纤维产业的监管,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
高温性能:合成纤维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的特点,可以适应航空航天器在高温、高压、高腐蚀环境下的工作需求。
抗疲劳性能:合成纤维具有抗疲劳、抗冲击的特点,可以提高航空航天器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电磁屏蔽性能:合成纤维具有电磁屏蔽性能,可以保护航空航天器免受电磁干扰和辐射的影响。
合成纤维在汽车工业的应用及发展
开发新型纺丝技术:如纳米纺丝、生物纺丝等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采用绿色制造工艺,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环保生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环保生产技术的重要性: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产效率
环保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绿色化、智能化、高效化
智能化制造技术的融合与实践
智能化制造技术对合成纤维材料制造成本的降低
合成纤维在汽车内饰中的应用:如座椅、地毯、顶棚等
01
02
合成纤维在汽车外饰中的应用:如保险杠、翼子板、车门等

服装安全技术类别3篇

服装安全技术类别3篇

服装安全技术类别第一篇:防火安全技术防火安全技术是现代服装行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这种情况下,防火安全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防火安全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在服装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火灾事故,如果没有有效的防火安全技术,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因此,企业应该根据生产情况,采取正确的安全措施,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一般来说,服装防火安全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的选取企业在选择服装材料时要格外注意其防火性能。

相对来说,纯棉、涤纶等材料的防火性能比较好。

同时,材料的质量也非常重要,需要保证无瑕疵、无异味。

2. 设备的安全性企业在购买服装生产设备时,要注重其安全性能,避免购买低质量、劣质设备。

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设备的卫生清洁,定期进行维修保养,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

3. 公共消防设施的设置企业需要合理设置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栓、灭火器、喷淋系统等。

在灭火器的选择上,应该根据生产现场的具体情况做出选择。

同时,也需要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员工的消防意识和应急能力。

防火安全技术是企业保障自身安全的重要手段,需要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企业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完善的安全制度和计划,保障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及时纠正问题,不断完善防火安全技术。

第二篇:紫外线防护技术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户外活动日益增多,紫外线的危害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特别是在享受户外运动时,如不进行防晒措施,紫外线的伤害将更加严重。

因此,服装紫外线防护技术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紫外线防护技术适用于户外服装和运动服装,主要作用是防止紫外线的伤害。

有关紫外线防护技术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纤维的选择选用紫外线吸收和反射性能更好的纤维材料。

比如说,尼龙和棉质衣服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晒作用,而且这些材料的优点在于透气性好、舒适度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成纤维生产安全技术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合成纤维生产安全技术合成纤维是以石油,天然气和煤作为原料,用人工合成方法制得的具有适宜分子量并具有可溶性的线性聚合物,再经纺丝成形和后处理而制得的化学纤维。

与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相比,合成纤维的原料是由人工合成方法制得的,生产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合成纤维除了具有强度高,质轻、易洗快干、弹性好、不怕霉蛀等优越性能外,还具有耐摩擦、高模量,低吸水率,耐酸碱、良好的电绝缘等特性。

可以代替棉、麻、毛等天然纤维,制成纺织品和针织品,以满足国防、科研、工农业和人们生活的需要。

合成纤维品种繁多,比较重要的有40多种。

按主链结构一般可以分为碳链合成纤维和杂链合成纤维两类。

碳链合成纤维是在大分子主链上全由碳原子构成的聚合物所得到的纤维,例如,聚丙烯纤维(丙纶)、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维纶)等。

杂链合成纤维则是在大分子主链上,除含有碳原子外,还会有氧、氮、硫等杂原子的聚合物制得的纤维,例如,聚酰胺纤维(锦纶或尼龙)、聚酯纤维(涤纶)等。

合成纤维的生产,一般经过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将乙烯、丙烯,苯、二甲苯等基本有机原料通过各种方法制成单体。

第二步是将单体聚合或缩聚成高聚物。

第三步是把高聚物熔融或制成纺丝原液,进而纺成纤维。

合成纤维的主要品种及其简要生产过程如下:
锦纶:锦纶是聚酰胺纤维的商品名称,也叫“尼龙”、“卡普隆”。

目前生产的主要品种有锦纶—6、锦纶—66、锦纶—1010三个品种。

锦纶—6:是由含6个碳原子的己内酰胺聚合制得聚己内酰胺经纺丝而成的。

生产过程包括:己内酰胺的制造、聚合、纺丝及后加工。

制造己内酰胺的方法有环己烷法,苯酚法,甲苯法等。

生产工艺方框流程见图1。

图1锦纶—6生产工艺方框流程图
锦纶—66:是由含有6个碳原子的己二胺与6个碳原子的己二酸缩聚,并经纺丝而成。

生产过程包括:己二酸与己二胺混合制成己二胺己二酸盐(简称尼龙66盐),以50%尼龙66盐的水溶液为原料,经缩聚反应得到聚己酸己二胺,再经纺丝及后加工,生产出锦纶66长丝,其生产工艺方框流程见图2。

图2锦纶66长丝生产工艺方框流程图
涤纶:涤纶是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也叫“的确良”。

生产过程包括:对苯二甲酸的制造;对苯二甲酸的酯化;乙二醇的制造;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缩聚;乙二醇的回收;纺丝及后处理。

制造对苯二甲酸的方法有:对二甲苯硝酸氧化法,对二甲苯分步空气氧化法,对二甲苯一步空气氧化法;甲苯氧化一歧化法和苯酐转位法等。

生产涤纶短纤维是以聚酯(PET)融体为原料进入纺丝机;或以聚酯切片为原料,经干燥、熔融
后送入纺丝机,再经若干加工过程得到涤纶短纤维。

其生产工艺方框流程见图3。

图3涤纶短纤维生产工艺方框流程图
生产涤纶长丝是以聚酯切片为原料,经干燥、熔融后送入纺丝机;或以聚酯融体为原料送人纺丝机,经不同的后处理加工,得到涤纶长丝。

其生产工艺方框流程见图4。

图4涤纶长丝生产工艺方框流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