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和常规牵引的主要区别

合集下载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牵引与颌枕带坐位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牵引与颌枕带坐位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颈腰痛杂志2019年第40卷第1期The Journal of Cervicodynia and Lunibodynia2019•V()1.4()No」・103・发,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08,宀0.05)。

3讨论CSB为临床常见疾病,容易被误诊为肩周炎或风湿性肩关节痛,当病变严重时产生头、颈、肩、背、上肢等相关部位感觉异常与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与生活g]。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颈椎调整手法联合脊柱推拿后,其治疗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80.39%,颈肩部僵硬疼痛、头痛眩晕、上肢麻木及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颈椎调整手法联合脊柱推拿治疗CSB疗效较好。

我们考虑,是因为颈椎调整手法及脊柱推拿以“重筋顾骨”为治则,以“松筋调骨”为治法,实施“牵伸”、“松”、“调”干预,其中“牵伸”可诱发等张收缩与牵张反射,调节患者肌肉与关节体及机械感受器,改善其肌群功能与状态,此外还可分离椎间关节,扩大椎间隙.调整椎间孔及椎管内容物与周围组织关系.“松”即以传统推拿最具特色的一指禅手法与弹拨手法对颈部经筋压痛点、扳机点进行持续松解,形成足量有效刺激以松解粘连,祛除病理产物,“调”则以西式整脊手法对脊柱性疾病的治疗理念,确定兄弟椎,微调病变节段,纠正小关节错位及椎体旋移,继而改善并恢复患者颈椎曲度,重塑脊柱应力分布与分配,消除患者临床症状叫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颈椎曲度及CASCS.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VAS评分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满意度较对照组高,提示颈椎调整手法联合脊柱推拿可明显改善CSB患者颈椎曲度,有利于其颈椎生理功能恢复,同吋降低患者疼痛度,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颈椎调整手法联合脊柱推拿可有效治疗CSB,改善患者诸症状及生活质量、颈椎曲度,降低疼痛度,远期疗效可进一步开展研究’参考文献:[1]朱丹阳,范小利,卢山,等•拔伸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及生物电改变的临床观察[J].颈腰痛杂志,2014.35⑶:234-235.[2]郑宝森•颈源性肩背痛[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0):787-788.[3]安光辉,赵毅,姚斐,等.脊柱推拿治疗腰背及颈部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再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5.15(9):1010-1017.[4]窦为民.脊柱推拿微调联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19):27-28.[5]董有康,王春林,赵永康.牵伸松调法治疗慢性颈源性肩背痛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2):303-305.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牵引与颌枕带坐位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周谦(利川市人民医院骨科,湖北利川445400)摘要:目的对比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牵引与颌枕带坐位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5-01-2017-02,我院诊治的7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减压组39例采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进行治疗,常规组39例采用颌枕带坐位颈椎悬吊牵引进行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一、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疗法是应用力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通过特殊的牵引装置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1)起腰部的固定和制动作用:牵引时,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状态下,受牵拉的腰部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正常列线状态,腰部的运动范围及幅度较卧床休息和佩带腰围时更进一步得以限制,以便于减轻或消除局部的充血、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

(2)松弛腰背部肌肉: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脊神经的受压或受刺激,多伴有腰背部肌肉痉挛,这样不仅导致了腰部的疼痛症状,而且还会构成腰椎的列线不正。

牵引疗法,可以逐渐使腰背肌放松,解除肌肉痉挛。

(3)恢复腰椎的正常列线:在牵引时,若将患者腰椎放置在生理曲线状,随着牵引时间的延长,列线不正的现象可以逐步恢复至正常。

(4)改善突出物与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轻型或早期的患者,可使椎间隙逐渐被牵开,而有利于突出物的还纳。

对于病程相对较长的患者,牵引可合粘连组织和挛缩的韧带、关节囊牵开使椎管间隙相应增宽,两侧狭窄的椎间孔也可同时被牵开,从而缓解或消除了对神经根的压迫与刺激,对减轻下肢麻木和疼痛有较好效果。

二、物理疗法(1)短波、超短波疗法:在起病的初期,为了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环,消除可能产生的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减轻因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的疼痛,一般多采用短波、超短波电疗法。

治疗时二个极板可在腰骶部对置或在腰骶部、患腿后侧并置。

温热量,每日1次,每次20-40分钟。

15-20次为1疗程。

(2)间动电疗阖:可用小圆形电极,于腰骶部及沿坐骨宰经走行区逐点治疗,密波2-5分钟;疏刻波5分钟;间升波5分钟。

每日1-2次,15-20次为1疗程。

(3)超刺激电流疗法:可用两个8-12平方厘业大小的电极,一个横置于骶部,另一个竖放于腰部,接通电源后,尽快把电量调至8-12毫安,待强烈的通电感消失后,在2-7分钟内把电量再增加到18-23毫安。

SDS非手术脊椎减压技术

SDS非手术脊椎减压技术

概括SDS 是安全,无痛,无创,精确以及智能化的颈椎病治疗设备,能够模拟太空失重环境中,颈腰椎肌肉得到完全放松,让患者感受完全无压力的治疗过程,轻松摆脱颈腰椎病的困扰。

原理21世纪以来人们患上颈腰椎病的几率大大增加,如何有效安全性的治愈疾病才是重点,SDS非手术技术有效针对椎间盘病变引起的相关疾病,针对此类疾病引起的疼痛、特别是腰部疼痛、坐骨神经痛、四肢麻木的患者,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安全、无痛、无创、高效的非手术物理治疗手段,目的在于向已压缩和变性损伤的椎间盘提供科学有效的脊柱减压力。

SDS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专业治疗颈腰椎疾病。

该项目是由瑞德埃克森医疗投资有限公司与美国宇航局NASA、美国国防部USDD合作,经过数年的潜心研究和精密论证,研制出的世界第一代可以模拟太空失重环境中,背部肌肉完全或近乎完全松弛状态治疗椎关节疾病的高科技脊柱减压系统。

治疗过程SDS 是一种非手术治疗颈腰椎病的仪器,治疗的过程是非常轻松简单安全的,SDS 技术有效针对椎间盘病变引起的相关疾病,针对此类疾病引起的疼痛、特别是腰部疼痛、坐骨神经痛、四肢麻木的患者,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安全、无痛、无创、高效的非手术物理治疗手段,目的在于向已压缩和变性损伤的椎间盘提供科学有效的脊柱减压力。

在30-45分钟的治疗过程中,患者躺在床上,轻松舒适,在系上安全保护带将患者安全固定以后,患者可观看DVD、听音乐或者小睡一会儿,以达到完全放松的效果。

治疗过程通常分为18个阶段,在这些阶段中,脊柱减压作用力在最大和最小治疗标准之间改变。

一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结束后可能会感觉到有轻微的疼痛,这种类似于体力强化训练后身体所产生的不适感,属正常现象,可在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后缓解、消退,但大多数患者则会感觉舒适、放松、呼吸均匀,腰部逐渐舒展并略有困意,甚至在无痛状态下渐渐入眠…通过大量临床研究发现,患有颈椎病、膨出型、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退行性椎间盘疾病和小关节紊乱的患者最适合接受SDS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进行治疗。

非手术脊柱减压疗法及其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的应用

非手术脊柱减压疗法及其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的应用

1 2 4 2・
安 徽 医 药
A n h u i Me d i c a l a n d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J o u r n a l 2 0 1 3 J u l ; 1 7 ( 7 )
非手术脊柱减压疗法及其在腰椎 问盘突 出治疗中的应用
1 . 2 . 1 普 通牵引的不足
普通牵 引多属 于一维牵 引 , 作 式 , 力 的作用点 作用于整个 脊 柱, 往 往 只单纯强 调解 除突 出物对神 经根 的压迫 “ , 而很 难根据患者体质 、 病程、 突 出部位及 突 出程 度来 改变 牵 引距 离、 牵 引角度等参数 , 从 而导致 治疗 时间长 、 起效慢 、 病情 容易
的最重要 因素 , 非手术脊 柱减压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
[ 3 ] 李少林 , 任 国胜. 乳腺 癌的基础 理论和 临床实践 [ M] . 北京 : 科
学 出版 社 , 2 0 o 8: 3 4 0 .
[ 4 ] 林启谋 , 周 毅. 纳米 碳乳腺癌前 哨淋 巴结活检 中 的应 用研究 [ J ] . 吉林医学 , 2 0 1 2 , 3 3 ( 2 6 ) : 5 6 1 6— 5 6 1 7 . [ 5 ] 黄 秒, 肖国有 , 姚 忠强 , 等. 淋巴显像 和蓝染 法在乳 腺癌前 哨 淋巴结定位 中的应用 [ J ] . 肿瘤 防治研 究 , 2 0 1 1 , 3 8 ( 5 ) : 5 4 8 —
田浩文 , 高晓平
( 安徽 医科 大学第一 附属 医院康复 医学科 , 安徽 合肥 2 3 0 0 2 2 )
摘要 : 腰椎 间盘突出症 是腰 腿痛 的最 常见 原因之一 , 严重干扰 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 目前临床 上对腰椎 间盘 突出症的治疗 多采 用非手术疗法治疗 , 但大多非手术疗 法存在起效慢 、 疗程长 、 易复发等 问题 , 随着近年来 医学及工程技 术的发展 , 一种新的治疗 方法——非手术脊柱减压疗法开始在 临床上应用 于腰椎 间盘 突出的治疗 , 其疗效现已逐渐被广大医务 工作 者所认 可。 关键词 : 非手术脊柱减压 ; 腰椎 间盘突 出症 ; 牵引 腰椎 间盘突出症多 由于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刺激 及压迫作 用使局部微循 环障碍 , 导 致神经 组织缺 血、 水肿, 促使 神经 纤 高度一致 , 从而保证 了治疗效果 ; ( 2 ) 牵 引角度 的设 计可使 减 压力精确 定位 到病 变椎 间盘——牵拉减压力角度 的选择 可使 7 0 %一 8 0 % 以上 的力作用 于病变椎 间盘 , 使减 压力 最大 限度 地作用于病变椎间隙 , 使变窄椎 间隙的高度增加 , 并使椎 间盘 内持续处于高负压状态为脱水椎间盘创造了组织液 回渗 的条 件; ( 3 ) 符合 人体 工程学 的床体 使患者感 觉舒适 , 可 以缓解 因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与普通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与普通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与普通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裴东红;高军红【摘要】目的观察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03-2017-03共纳入80例CS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研究组37例采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行牵引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普通牵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和NDI指数均有显著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首次牵引中、牵引后和治疗后的颈竖脊肌、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信号均有显著改善,但研究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普通牵引相比,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可更好地改善CSR患者疼痛程度,提高颈椎功能,同时更有利于颈部肌肉放松、减轻其疲劳程度.【期刊名称】《颈腰痛杂志》【年(卷),期】2018(039)006【总页数】3页(P802-804)【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牵引;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肌电信号【作者】裴东红;高军红【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骨二科,陕西榆林 718000;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骨二科,陕西榆林 71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神经根型颈椎病 (cervical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约占所有颈椎病类型的70%左右[1],其保守治疗方案颇多,牵引不仅可扩大椎间隙、减轻神经根压迫,同时还可缓解其颈肌疲劳,是较为常用的CSR保守疗法。

近年来,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 (non-surgical spinal decompressionsystem,SDS)开始应用于临床[2],目前已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颈痛等脊柱疾病中得到良好的应用效果[3-4]。

我科自引进SDS新型设备以来,在CSR治疗中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与普通牵引进行分组对比研究,以探讨其优越性。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9000的相关研究进展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9000的相关研究进展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9000的相关研究进展冯宪煊;白跃宏【摘要】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9000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医疗设备,近年来应用愈加广泛,其临床研究也相继开展.本文就DRX9000的应用范围、基本原理及特点进行了介绍,并对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期刊名称】《颈腰痛杂志》【年(卷),期】2013(034)006【总页数】3页(P511-513)【关键词】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9000;腰椎间盘突出症;进展【作者】冯宪煊;白跃宏【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2002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3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9000(Non-Surgical Spinal Decompression System,DRX9000)见图 1,是由美国宇航局、美国国防部、美国瑞德医疗集团共同合作研发,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大型医疗设备。

它综合应用了临床医学、运动医学、生物工程力学等相关专业知识,采用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技术,在无创的条件下,能够安全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源性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领域的一项突破。

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针对此设备的临床研究,对其治疗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本文就相关国内外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9000的应用范围、基本原理及特点1.1 应用范围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9000适用于18周岁以上,患有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引起疼痛超过4周,或后路手术失败后疼痛复发超过4周,及椎间盘退变引起持续疼痛,采用其它保守治疗方法治疗4周无效的病人。

其应用禁忌症包括妊娠、已行腰椎融合术、转移性癌、严重骨质疏松、脊柱不稳定、峡部裂、动脉瘤、盆腔或腹部肿瘤、椎间隙感染、严重的周围神经疾病、偏瘫、截瘫及认知障碍等。

1.2 基本原理传统牵引机器牵引力作用于整个脊柱,牵引过程中常会产生椎旁肌肉收缩抵抗,从而影响牵引效果。

脊椎减压及护理

脊椎减压及护理

脊椎减压及护理脊椎减压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缓解脊椎压力和减轻疼痛。

本文将探讨脊椎减压的原理和护理要点。

脊椎减压的原理脊椎减压通过应用适当的力量,来改善脊椎的位置和功能。

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1. 牵引:牵引是一种常见的脊椎减压方法,通过外力拉伸脊椎,减轻脊椎关节压力,增加脊柱的间隙。

这可以缓解神经根受压引起的疼痛。

2. 按摩:按摩是一种刺激脊椎的方法,可以通过放松肌肉,增强脊椎的稳定性。

改善脊椎位置和功能,减轻疼痛。

3. 运动疗法:通过特定的运动和体位调整,可以促进脊椎的调整和稳定。

合理的运动训练可以增强脊椎支持肌肉的力量,减轻脊椎的压力。

脊椎减压的护理要点脊椎减压需要一定的护理,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护理要点:1. 专业指导:脊椎减压应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或治疗师进行。

请寻求专业医生或相关机构的指导和治疗。

2. 安全措施:脊椎减压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确保设备的正确使用和操作。

遵循相关的治疗规范和注意事项。

3. 食物和饮食:合理的饮食对脊椎减压有重要意义。

保持均衡的饮食,控制体重有助于减轻脊椎的负担。

4. 生活方式:合理的生活方式对脊椎减压也很关键。

养成良好的坐姿和站姿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合理分配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期过度劳累。

5. 注意疼痛信号:在脊椎减压过程中,要注意身体的疼痛信号。

如果出现严重的疼痛或不适,请立即停止治疗并咨询医生。

脊椎减压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合理护理和生活方式也是有效的辅助手段。

以上护理要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咨询医生或专业治疗师的指导。

> 注意: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法和护理要点请咨询专业医生。

FYZ9800非手术脊柱减压技术牵引力大小及牵引角度参考依据

FYZ9800非手术脊柱减压技术牵引力大小及牵引角度参考依据

FYZ9800非手术脊柱减压技术牵引力大小、角度的参考依据1、牵引力数值0-137N,步进1N。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第167页,颈椎牵引常用牵引力范围为6~15Kg;根据“YY 0697-2008 电动牵引床”第一页,牵引力小于200N时,取误差为最大值的±10%或±10N。

综上,确定牵引力数值为0-137N;由于设计时以N为施力单位,因此采有步进1N;另外,由论文“牵引治疗颈椎病的生物力学研究及其应用”(涂豫建等,中国临床康复第8卷第5期,2004.12)得到:牵引力取体质量的15%-20%,牵引时间在10-30min。

2、FYZ9800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颈椎牵引角度及允差:17°、13°、8°、4°、2°、0°,允差±0.5°颈椎牵引角度分别为以上角度是通过仿真分析方法得到的,见仿真分析处;所采用的角度允差理论上精度高于0.5°,这里采用最小单位的一半作为允差值;3、渐进期时间(T1)为33 s,渐退期时间(T7)为10 s。

间歇渐进期时间(T5)为8 s,间歇渐退期时间(T3)为10 s,默认间歇相时间(T4)为 20 s,T4设置范围为10s-30s。

允差±2 s 。

论文(徐军。

脊柱牵引治疗技术(续三) :颈椎牵引技术。

中国临床康复,2002 ;6 (6) :778)建议初始牵引时牵引时间和间歇时间可分别为30 秒、30 秒或60 秒、30 秒,以后的牵引时间和间歇时间比例为3∶1或4∶1;当选比例为3:1时,这个与软件中的时间分配基本接近,但还有差别。

渐进期与渐退期时间没找到论文中提及,可以将渐进期与渐退期时间各一半分别加到牵引相与间歇相时间,增加渐进期与渐退期目的是为了实现力的变化是逐渐变化过程,增加病人的舒适度。

4、FYZ9800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牵引力以连续曲线形式加载,以达到设定最大牵引力值的80%以上牵引时间阶段作为牵引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柱减压系统和常规牵引的主要区别
对比项目外星舱FYZ-9800减压系统常规牵引
设计理念解除病理性压迫外,更注重恢复椎
间盘自身营养状态
仅强调解除病理性压迫
力性质非线性对数曲线线性
力作用点集中在病变椎间盘整个脊柱
作用力的模式持续可控的动态模式简单的持续或间歇模式
力大小、角度减压力作用完全,角度准确,90%
达到病变部位
牵引力被抵抗,角度不准确
传动装置气液压传动系统线缆和滑轮的简单连接
椎旁肌肉收缩抵

几乎不产生常产生
感受器-力反馈
系统
有无
椎间盘内压下降明显,可达-150到-200mmHg 不明显,一般难以达到负压椎间隙高度增加明显增高不明显
治疗结果使突出物回纳,达到营养椎间盘、
恢复椎间盘高度及自身营养状态
仅通过强制病人制动,试图缓
解病人病情
患者舒适度极高较差
设备类型治疗、康复康复
临床研究情况较多的全球研究证实较少的系统性研究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