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用极板检验技术条件

合集下载

4BS用于铅酸蓄电池极板的研究

4BS用于铅酸蓄电池极板的研究

板进行常温固化和 高温 固化的对 比试验 。试验结果表 明:添加 4 S晶种的极板无论 高温 固化还 B 是常温固化,都生成了较 多颗粒较均匀的 4 S B 成份 ,表明添加 4 S晶种达到 了生成 4 S B B 的效果。
关键 词 :铅 酸蓄 电池 ;4 S B ;固化 中 图分类 号 :T 1. M929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10- 04(0 0 — 1— 3 0 6 872 1)5 25 0 1
・ —・
+ + ” 一一 +
” +
” +
”— ” —

-+
一+ *+
一+
- +
“— +一一+ -—+ 一一— 一 ” ‘- + —+

杂志免费大赠阅
在庆祝 《 蓄电池》杂志创 刊 5 0周年之际 ,为 了回馈 广大读 者及各界人士 的厚爱 和支持 , 特 开展 蓄电、》 杂志免费大赠阅活动 。赠阅对象为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及相关 的企事业单 7 也

w .tc. wbehoj warnm t c y
4 S用于铅酸蓄 电池极板的研究 B
柴树松 ,林宏 名 ,李 志斌 ,黄连 清 (. 建 省 闽华 电源股份 有 限公 司 ,福 建 泉州 324 ;2广州 埃登 达化 工有 限公 司 , 1福 64 2 . 广东 广 州 50 2 ;3扬 州 阿波罗 蓄 电池有 限公 司 ,江 苏 扬 州 25 31 160 . 2 11 摘 要 :在 正极 铅 膏和 膏时 ,分别加 入 1%4 S晶种 与不 添加 4 S晶种 ,在 相 同条件 下对这 两种极 B B
Y nz o ins 2 1 1 C ia a gh uJ gu2 5 3 , hn ) a
Abs r t t ac :W h n la sef rp stv lt swa x d o ep sewa d d 1% t ta scla u p ae e e dpa t o o i ep ae smie . n a t sa de i er ba i e d s l h t

铅酸电池好坏检测方法

铅酸电池好坏检测方法

铅酸电池好坏检测方法铅酸电池是一种常见的蓄电池,广泛应用于汽车、UPS电源、太阳能储能等领域。

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铅酸电池的性能会逐渐下降,甚至出现故障。

因此,及时检测铅酸电池的好坏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铅酸电池好坏检测方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测量铅酸电池的开路电压来初步判断其好坏。

正常情况下,铅酸电池的开路电压应该在指定范围内,一般为12V(车用蓄电池)或2V(UPS电源蓄电池)。

如果开路电压明显低于标准值,说明电池存储的电量已经不足,需要进行充电或更换。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测量铅酸电池的内阻来判断其好坏。

内阻是电池内部电阻的一种表征,它反映了电池的电化学活性和电极材料的状态。

一般来说,内阻越大,电池的性能就越差。

我们可以借助专业的内阻测试仪来测量电池的内阻,如果测得的数值远高于正常范围,就说明电池已经老化或损坏。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检查铅酸电池的外观来初步判断其好坏。

正常情况下,电池外壳应该完整无损,电解液应该清澈透明,电极应该没有腐蚀或变形。

如果发现电池外壳有裂纹、电解液变浑浊或电极受损,就说明电池可能存在问题,需要及时更换。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放电测试来全面评估铅酸电池的健康状况。

放电测试是通过将电池连接到负载电阻上,让电池放电至指定电压或电量,然后测量电池的放电时间和放电曲线来判断其性能。

通过放电测试,我们可以了解电池的实际容量、放电特性和循环寿命,从而更准确地判断电池的好坏。

综上所述,铅酸电池的好坏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检测,包括测量开路电压、测量内阻、检查外观和进行放电测试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及时发现并解决电池存在的问题,以确保电池的正常使用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阀控式铅酸免维护蓄电池检修规程

阀控式铅酸免维护蓄电池检修规程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规程规定了#1、#2机组阀控式铅酸免维护蓄电池检修项目、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

1.2规范检修行为,直流设备检修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1.3本规程为所有参加本项目的工作人员所必须遵守的质量体系程序。

2.引用标准。

2.1遵守最新的国家标准(GB)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以及国际单位制(SI)标准2.2所有螺栓、双头螺栓、螺纹、管螺纹、螺栓夹及螺母均应遵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单位制(SI)的标准。

2.3《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DL/T637-19973.设备概况(含设备主要规范和设备结构、主要部件、设备图纸)。

3.1设备名称:阀控式铅酸免维护蓄电池3.2 基本参数3.2.1 设备型号:GFM-1500Ah,GFM-1800Ah,GFM-500Ah三种型号。

3.2.2 电源系统额定电压: 110V/220V3.2.3 单体电池额定电压:2V3.2.4 单体电池浮充电电压:2.23V3.2.5 单体电池均衡充电电压:2.30V3.2.6 10h放电容量:主厂房110V直流系统:1500 Ah主厂房220V直流系统:1800 Ah网控110V直流系统:500 Ah3.2.7 25℃蓄电池浮充寿命:15-18年3.2.8 80%放电深度的循环寿命:≥1200次3.2.9 放电终止电压:1.80V3.2.10 外壳材料:阻燃聚丙烯3.2.11 每月自放电率:≤3%3.2.12 密封反应效率:≥95%3.2.13 电池压差:≤20mV3.2.14 蓄电池开阀压力:10kPa~45kPa3.2.16 蓄电池间连接板电阻:≤4×10-5Ω3.2.17 蓄电池内阻:500Ah 0.3mΩ,1500Ah 0.15mΩ,1800Ah 0.15mΩ3.2.18 正极板厚度:≥3.5mm3.2.19 负极板厚度:4.4mm, 3.5mm3.2.20 电池组数及个数:主厂房110V直流系统: 4组(每组54只1500 Ah蓄电池)主厂房220V直流系统: 2组(每组107只1800 Ah蓄电池)网控110V直流系统: 2组(每组54只500 Ah蓄电池)4.设备检修标准项目。

容量法测量铅酸蓄电池用极板氧化铅的不确定度评定

容量法测量铅酸蓄电池用极板氧化铅的不确定度评定

0 . 4 g的样 品 时引入 的相对标 准不 确定 度为 :
tl I =0 . 0 0 01 2 9 /0 . 4=O . 0 0 0 3

5 扩展 不确 定 度 评 定
=k X t I C , 取 包 含 因 子 k=2 , U=2 X 0 . 1 6=
0 . 3 2 ( %) 。
评定 , 以期找出影 响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的各种 因素, 为评 价 测量 结果 的质 量 提供科 学 依据 。
1 概 述
在硝 酸 溶液 中 , 采 用容 量分 析原 理 , 二氧 化铅 可 定量 的氧化过 氧 化氢 , 而 剩余 的过 氧化 氢 又 被 高 锰
3 . 2 标 准不 确定 度 的评 定 由测量 重 复 性 引起 的相对 标 准 不 确定 度 , 通 过
用 正极 板经 处 理 通 过 1 2 0 目的样 品 质 量 , g ; O . 1 1 9 6
为与 l mL高锰 酸钾 [ ( 1 / 5 K Mn O ) =0 . I mo l / L ] 标 准 溶 液相 当的二氧 化铅 的质量数 值 。
3 标 准 不 确 定 度 评 定
3 . 1 分 析不 确定 度来 源
表1 二 氧化 铅 重 复 测 量 结 果 平 均值
— —
2 数 学 模 型
O. 11 9 6x1 0 0 ( %) :— C x ( V o - V ) x

序号
1 2
xi
78 . 2 78 . 2
X i — X
—0.1 —0.1
( X I - X)
0. 01 0. O1

式 中, 为铅 酸 蓄 电池 用 正 极 板 中 的二 氧 化 铅 含量 , %; C为 高锰 酸钾 标 准溶 液 的 摩 尔 浓 度 , mo t /

铅酸蓄电池正极板厚度

铅酸蓄电池正极板厚度

铅酸蓄电池正极板厚度【摘要】铅酸蓄电池正极板的厚度对电池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铅酸蓄电池正极板厚度的重要性和研究目的。

在将介绍正极板的功能及其材料与厚度选择的关系,探讨影响正极板厚度的因素,并进行不同厚度正极板性能的对比分析。

还将提出正极板厚度的优化方法。

结论部分将总结铅酸蓄电池正极板厚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铅酸蓄电池正极板的设计和制造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进一步提升电池性能和使用寿命。

【关键词】铅酸蓄电池、正极板、厚度、功能、材料、影响因素、性能对比、优化方法、电池性能、未来展望1. 引言1.1 铅酸蓄电池正极板厚度的重要性铅酸蓄电池正极板厚度是影响电池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正极板作为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厚度直接影响着电池的容量、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等方面。

选择合适的正极板厚度对于提高电池性能、延长电池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正极板的厚度不仅影响着电池的储能能力,还会影响电池的内阻、放电平台以及循环寿命等指标。

对于铅酸蓄电池的正极板厚度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合理选择和优化正极板的厚度,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从而提高电池的整体性能。

铅酸蓄电池正极板厚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于提升电池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铅酸蓄电池正极板厚度在电池性能中的重要性,以及优化正极板厚度对电池续航能力和循环寿命的影响。

通过系统的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找到最佳的正极板厚度,以提高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稳定性,从而推动铅酸蓄电池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我们还将探讨不同厚度正极板在电池性能和循环寿命方面的差异,为未来的铅酸蓄电池设计和制造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铅酸蓄电池正极板厚度的选择提供重要参考,促进铅酸蓄电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拓展。

2. 正文2.1 铅酸蓄电池正极板的功能铅酸蓄电池的正极板是构成蓄电池电极系统的关键部分,它承担着储存和释放电荷的重要功能。

铅酸蓄电池新型极柱技术

铅酸蓄电池新型极柱技术

铅酸蓄电池新型极柱技术
铅酸蓄电池新型极柱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
1. 材料选择:传统铅酸蓄电池使用铅钙合金作为极板材料,新型极柱技术使用更先进的材料,如铅锡合金或复合材料,以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2. 极柱结构优化:通过优化极柱的结构设计,可以改善活性物质的分布和电解液的流动,提高电池的放电和充电效率。

3. 活性物质改进:新型极柱技术采用粉末状的活性物质,如氧化物或硫化物,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容量,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4. 高温抗性:新型极柱技术可以通过添加特殊的抗高温材料,提高电池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通过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铅酸蓄电池的性能和寿命将得到明显的提升,使其在电动车、太阳能储能等领域中更具竞争力。

同时,新型极柱技术也可以带来更环保的电池制造和回收处理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极板检验标准312

极板检验标准312
极板检验标准
编号
版次
0
页数
1 OF 3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日期
日期
本标准规定了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用正、负极板检验内容、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检验判定标准以及包装储存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进厂所有规格的正、负极板检验``
一、检验内容
1.外观检验(目视)
项目
缺陷描述
缺陷判定
备注
A
刷耳高度小于极耳本身高度2/3,四周氧化层清除不彻底
Min.
B
刷耳部位铅斑厚度大于0.3mm
Maj.
C
极耳有裂纹或缩孔
Maj.
D
边框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或有明显的断裂趋势
Maj.
E
边框毛刺
Maj.
F
边框余膏
Maj.
G
边框切口凸出0.5mm或边框窄0.5mm
Maj.
H
竖筋或斜筋断裂
Maj.
I
横筋断裂超出其自身长度的1/3
Maj.
J
极耳下方掉块无论大小,其它部位掉块超过两格
9.活性物质孔率:正极板≥55%,负极板≥57%
二、检查方法:
1.外形尺寸检查:使用精度0.02mm游标卡尺测量极板的宽、高、厚、总高、极耳厚及耳边距;
2.重量检查:使用精度不低于0.5g的电子秤测量;
3.外观缺陷:目测
4.活性物质量、杂质含量、氯含量依《原材料分析操作指导书》进行。
5.活性物质机械强度:极板平行以1米高度自由跌落二次。
Maj.
K
表面白斑超过极板面积5%
Maj.
L
严重穿透性裂纹\封闭环形裂纹
Maj.

(最新)铅酸蓄电池的装配过程及质量控制

(最新)铅酸蓄电池的装配过程及质量控制

第九章铅酸蓄电池的装配过程及质量控制铅酸蓄电池的装配是指将极板、隔板、槽盖及电解液配合组装形成铅酸蓄电池的过程,装配是铅酸蓄电池制造的最后一道工序,装配后形成成品蓄电池可以实现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换。

第一节铅酸蓄电池零部件及技术要求一、极板极板是铅酸蓄电池的主体部件,是由板栅与活性物质(活化的铅膏)构成,按其结构形式极板分为涂膏式极板和管式极板,按其状态可分为普通极板和干荷电极板,按其功效可分为正极板和负极板。

极板在铅酸蓄电池中的主要作用是:1、电化反应的母体2、电压形成的电极3、电流形成的转换体极板的技术要求详见第八章。

二、隔板隔板是铅酸蓄电池重要的部件,又称“第三极板”,它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铅酸蓄电池的功能和功效,隔板由微孔橡胶或塑料或玻璃纤维材料制成,其一般以片状或袋状的形式存在于蓄电池中,其主要的作用是:1、防止正、负极板接触短路并保证正、负极板实现最短的距离。

2、保证电解液中的正、负离子顺利通过参加电极反应。

3、电解液的载体。

4、阻缓正、负极板铅膏物质的脱落及极板受震损伤。

5、阻止一些对电极有害物质通过隔板进行迁移和扩散。

铅酸蓄电池用隔板应具有以下特性:⑴、在硫酸中的应具有良好耐腐蚀性;⑵、具有疏松多孔结构且能吸入大量的电解质溶液;⑶、浸透性好;⑷、有满足使用的机械强度和弹性;⑸、具有一定的抗压性;⑹、具有较小的电阻;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耐温性;⑻、具有一定耐老化性和耐氧化性。

铅酸蓄电池的种类很多,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几类:1、微孔橡胶隔板微孔橡胶隔板是一种用生胶、硅酸以及其它添加剂制成的、具有10μm以下微孔的平板式隔板。

它具有使用寿命长、可制厚度较小、电阻较低、没有毛刺和枝节等优点。

缺点是被电解液浸渍的速度比较慢,成本较高,且不易制成0.5mm以下的薄板。

此隔板多用于工业电池中。

微孔橡胶隔板的技术要求见表9—1表9—1 微孔橡胶隔板物理化学性能2、烧结聚氯乙烯隔板烧结式聚氯乙烯隔板又称PVC隔板,是用烧结法制成的微孔聚氯乙烯的合成树脂型隔板,这种隔板具有浸透性好、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及电阻较低等优点,同时其工艺简单、造价低廉;缺点是抗腐蚀性较弱,不适应长寿命的蓄电池,此种隔板多用于起动型铅酸蓄电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铅酸蓄电池用极板检验技术条件目次1.范围2.引用标准3.术语、定义4.产品分类5.技术要求6.试验条件7.试验方法8.判定标准9.标志、包装和贮存铅酸蓄电池用极板1范围本附件规定铅酸蓄电池用极板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附件适用于涂膏式负极板、涂膏式正极板、管式正极板。

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附件的引用而成为本附件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附件,然而,鼓励根据本附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附件。

GB/T 626 化学试剂硝酸GB/T 631 化学试剂氨水GB/T 643 化学试剂高锰酸钾GB/T 676 化学试剂乙酸(冰醋酸)GB/T 694 化学试剂无水乙酸钠GB 1245 化学基准试剂(容量)草酸钠GB/T 1266 化学试剂氯化钠GB/T 1294 化学试剂酒石酸GB/T 1400 化学试剂六次甲基四胺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8.1-2003,ISO2859_1:1999,IDT) GB/T 2900.11 蓄电池名词术语(GB/T 2900.11-1988,eqvIEC60486:1986)GB/T 6684 化学试剂过氧化氢GB/T 6685 化学试剂氯化羟胺(盐酸羟胺) GB 6782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GB/T 10111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GB/T 15347 化学试剂抗坏血酸3术语、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附件3.1干式荷电极板极板为干态且处于高层建筑荷电状态的极板.3.2普通型极板极板为干态且处于低荷电状态的极板.3.3涂膏式极板外观术语和定义3.3.1极板弯曲极板弧状变形3.3.2极板活性物质掉块极板上活性物质脱高板栅,且形成穿透性缺陷.3.3.3极板表面脱皮有气泡活性物质之间层状剥离,但未形成穿透性缺陷.3.3.4极板活性物质凹陷极板上活性物质局部明显低于极板表面3.3.5极板四框歪极板对角线不相等.3.3.6极板活性物质酥松活性物质之间或与板栅之间结合力变差3.4管式极板外观术语和定义3.4.1丝管破裂丝管表面一处或多处相互脱离3.4.2丝管散头丝管顶端发散.3.4.3铅膏粘附。

丝管外表面粘附活性物质。

3.4.4空管丝管与板柵骨架之间没有活性物质。

3.5极板组份术语和定义3.5.1二氧化铅含量正极板中二氧化铅量占全部活性物质的百分数.3.5.2氧化铅含量负极板中氧化铅量占全部活性物质量的百分数.3.5.3硫酸铅含量极板中硫酸铅量占全部活性物质量的百分数3.5.4铁含量极板中铁杂质量占全部活性物质量的百分数3.5.5水份含量极板中水份量占全部活性物质量的百分数.3.6化学分析术语和定义标准溶液标准溶液是指含有某一特定浓度的参数的溶液.4产品分类4.1极板制造过程分类涂膏式负极板、涂膏式正极板、管式正极板.4.2极板荷电状态分类干式荷电涂膏式负极板、干式荷电涂膏式正极板;普通型负极板、普通型涂膏式正极板、普通型管式正极板. 5.技术要求5.1极板外形尺寸、重量与外观质量要求5.1.1极板外形尺寸、重量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规定.5.1.2极板外观质量要求5.1.2.1涂膏式极板外观质量(见表1)表一涂膏式极板外观质量5.1.2.2 管式极板外观质量见表2表2 管式极板外观质量5.2极板组份要求5.2.1正极板组份(见表3)表3 正极板组份5.2.2负极板组份(见表4)6试验条件6.1外观性能检测仪器设备游标卡尺精度为0.05mm;钢直尺精度为0.2 mm6.1.2极板成分检测仪器设备及及化学药品----- 分析天平精度为0.1mg;----- 分光光度计;----- 恒温干燥箱:----- 恒温水浴;----- 耐酸滤过漏斗G3;----- 实验室玻璃仪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化学药品纯度为分析纯(特殊指定除外).7试验方法7.1极板外观质量试验未特殊要求测定项目采用目测,但对于需要测量的项目可采用卡尺或直尺进行检查.7.1.1极板弯曲测定将极板扣置在水平工作台上,然后钢直尺与卡尺测量出弧顶高度和最长弧底的长度,进行计算.7.1.2极板活性物质酥松测定将同批的两片极板从1米高处,分别用不同面自由落在平坦的水泥地面上,测定破坏程度。

7.2极板组份7.2.1二氧化铅含量测定7.2.1.1方法原理在硝酸钾溶液中,二氧化铅可定量的氧化过氧化氢,而剩作的过氧化氢又被高锰酸钾定量氧化,根据高锰酸钾溶液的用量,计算出二氧化铅的含量.7.2.1.2试剂和溶液----- 硝酸(GB/T 626 化学试剂分析纯):1+1溶液.----- 过氧化氢(GB/T 6684 化学试剂分析纯):1+40溶液----- 草酸钠(GB/T 1254)基本试剂.----- 高锰酸钾(GB/T 643)化学试剂量分析纯:C(1/5KmnO4)=0.1mol/l 标准溶液.7.2.1.3分析步骤7.2.1.3.1高锰酸钾标准溶液配制1)配制称取 3.30g(精确至0.01g)高锰酸钾,溶于1050ml蒸馏水中,缓和煮沸20min~30min,于暗处放置7d,用耐酸滤过漏斗(G3)或玻璃棉过滤,滤液保存于棕色磨口瓶中.2)标定称取在105℃~110℃干燥2h的基准草酸钠0.2克(精确至0.0001g),溶于50ml蒸馏水中,加8ml浓硫酸,用C(1/5KmnO4)=0.1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近终点时,加热至70℃~80℃,继续滴定至溶液呈浅紫红色保持30 s.按以上方法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3)计算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浓度C(1/5KmnO4)按公式(1)计算:mC(1/5KmnO4)= -------------------------------- (1)M(1/2Na2c2o4)V×--------------1000式中:m-称取草酸钠的质量,单位g;v-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 单位ml;M-(1/2Na2C2O4)-草酸钠的摩尔质量的数值, 单位g /mol;高锰酸钾C(1/5KmnO4)=0.1mol/l标准溶液.7.2.1.3.2二氧化铅测定称取全部通过120目筛试样0.4 g(准确至0.0001 g),于250m l 三角杯中,加1+1硝酸15m l,用移液管准确加入10ml(1+40)过氧化氢溶液,在轻轻摇动下溶解30min,使试样深解完全(试样中含有活性炭等填加剂不易判断时,可仔细观察无小气泡发生即示溶解完全),用C(1/5KmnO4)=0.1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呈浅红色(30s不变).按以上方法同时同条件做试剂空白试验7.2.1.3.3分析结果的表述二氧化铅含量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公式(2)C×(V0-V)×0.1196×100X= ---------------------------------- ……………………………(2)m式中:C-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的数值,单位mol/l;Vo-空白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用量的数值,单位m l;m-试样质量的数值,单位g;0.1196-与1m 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C(1/5KmnO4)=0.1mol/l相当的二氧化铅的质量的数值, g.7.2.2氧化铅含量测定7.2.2.1方法原理试样中氧化铅易于稀醋酸溶液中,所生成的二价铅离子,在PH5-PH6的溶液中,以醋酸钠和六次四基四胺溶液做缓冲剂,二甲酚橙为指示剂,EDTA络合滴定之7.2.2.2试剂和溶液---- 乙酸(GB/T 676 化学试剂量分析纯):5%溶液,5ml冰乙酸与此相关95ml 水混合.----氨水(GB/T 631 化学试剂量分析纯):1+1溶液.---- 无水乙酸钠(GB/T694):20%溶液,称取20 g.无水醋酸钠溶于98ml水中加1ml~2ml冰乙酸溶液至PH5~PH6.---- 六次甲四胺(GB/T 1400 化学试剂量分析纯): 20%溶液----- 二甲酚橙:0.5%溶液,加二滴氨水.----- EDTA:C(C10H14N2O8Na22H2O)=0.05 mol/l标准溶液.7.2.2.2.1标准溶液EDTA配制1)配制称取18.6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热溶解于500ml含有1g氧化钠的水中,用快速滤纸过滤于1000ml容量瓶或磨口瓶中,用水稀释至1000ml混匀.2)标定称取0.4g(准确至0.0001g)纯铅(含铅99.99%以上)于300ml三角烧杯中,加15ml 1+4硝酸溶液,低温加热溶解后,蒸发出去大部分酸,用水洗杯壁,加热赶尽氮氧化物,取下稍冷加水至100ml,用1+1氨水调整至溶液产生氢氧化铅沉淀又恰好溶解,加5 ml 20%乙酸钠溶液,3ml20%六次甲基四胺溶液,三滴0.5%二甲本分橙指示剂,在溶液的PH5~PH6用配制的C(C10H14N2O8Na22H2O)=0.05 mol/l标准溶液EDTA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亮黄色,3)计算EDDTA标准溶液对氧化铅的滴定度T,按公式(3)M×1.0772T= ------------- (3)V式中:m —称取纯铅的质量的数值,单位g;V—EDTA标准溶液的用量的数值,单位ml;1.0772—铅换算成氧化铅的系数.7.2.2.2.2分析步骤称取3g(准确至0.0001g)全部通过120目筛试样,于盛有60 ml 5%醋酸的250ml烧杯中,搅拌溶解30 min,以慢速滤纸过滤于250ml瓶中,用5%的醋酸溶液洗净烧杯和残渣中的铅离子(整个过程残渣不得暴露于空气中,避免金属铅的氧化),并洗至刻度处,摇匀.残渣保留分析硫酸铅.用移液管吸取25 ml于250ml 三角杯中,加水稀释至80ml~100ml用1+1氨水调溶液至PH3~PH6,加5ml 20%醋酸钠溶液,3ml 20%六次甲基四胺溶液,三滴0.5%二甲酚橙指示剂,用C (C10H14N2O8Na22H2O)=0.05 mol/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亮黄色.7.2.2.2.3分析结果的表述氧化铅的含量X1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公式(4)计算:T×V×V1 ×100X1 =---------------- (4)M×V2式中:T—EDTA标准溶液对氧化铅的滴定度的数值,单位g/ml;V—EDTA标准溶液的用量的数值,单位,ml;—试液总体积的数值,单位ml;V1V2—分取试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ml;M—试液质量的数值,单位g.7.2.3硫酸铅含量测定7.2.3.1方法原理硫酸铅在常温下可缓慢地溶解于含有较大浓度氯化钠的溶液中,所生成的二价铅离子,采用EDTA铬合滴定之.7.2.3.2试剂和溶液-----氯化钠(GB/T 1266 化学试剂级分析纯):25%溶液和10%洗液;----- 冰乙酸(GB/T 676 化学试剂级分析纯):----- 六次甲基四胺(GB/T 1400 化学试剂级分析纯):饱和溶液;----- 抗坏血酸(GB/T 15347 化学试剂级分析纯):----- 以下试剂同氧化铅(7.2.2)的分析.7.2.3.3分析步骤用移液管吸取25 ml试液,于250 ml三角杯中,加水稀释至80 ml~100 ml,用1+1氨水调溶液至PH5~PH6,加5 ml 20%乙酸钠溶液, 3 ml 20% 六次甲基四胺溶液,3 ml饱和六次甲基四胺(硫脲),0.1g抗坏血酸,三滴0.5%二甲酚橙指示剂,用C(C10H14N2O8Na22H2O)=0.05 mol/l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变为亮黄色.7.2.3.4分析结果的表述硫酸铅含量X2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公式(5)计算:T×V×V1×100X2=---------------- (5)m×V2式中:T—EDTA标准溶液对硫酸铅的滴定度的数值, 单位g/ ml;V—EDTA标准溶液的用量的数值, 单位ml;V1—试液总体积的数值, 单位ml;V2—分取试液的体积的数值, 单位mlm—试样质量的数值, 单位g;7.2.4水份测定7.2.4.1分析步骤以极板的四角和中心五点作位基点,取下总量不少于10克的活性物质混合物,用分析天平进行称重(准确至0.01克),然后放入温度105℃±5℃的恒温干燥箱内180min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内中冷却至室温,立刻用分析天平进行称重,记录烘干前后重量进行计算.7.2.4.2分析结果的表述吸水量X以百分数表示,按公式(6)计算:m-m1X=------------- (6)m式中:m—极板烘干前重量的数值, 单位g;m1—极板烘干后重量的数值, 单位 g.7.2.5铁含量7.2.5.1方法原理在PH4~PH6的溶液中二价铁与邻菲罗啉生成橙红色络合物,借此进行比色测定,铅及其他干扰素用EDTA洒石酸掩蔽.7.2.5.2试剂和溶液---- 硝酸(GB/T 626 化学试剂分析纯)1+4溶液;---- 酒石酸(GB/T 1294 化学试剂分析纯):20%溶液;----- EDTA:30%溶液,每100 m1中含15 m1氨水;----- 柠檬酸钠GB/T 6782 化学试剂分析纯):30%溶液;----- 盐酸羟胺GB/T6685 化学试剂分析纯):10%溶液;----- 氨水GB/T 631 化学试剂分析纯):1+1溶液;----- 邻菲罗啉:0.1%溶液.加热溶解;----- 铁标准贮存溶液,准确称取0.1000 g纯金属铁丝(含铁99.95%以上)于100 m1烧杯中.加入 10 m1 1+1硝酸溶液.低温加热溶解后,驱除氨基酸氧化物,取下冷却移入1000m1容量瓶中,用7%硝酸溶液洗涤释至刻度,摇动匀.此溶液1 m1含0.0001 g铁;------ 铁标准溶液:用移液管吸取10m1铁标准贮存溶液于100 m1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 m1含0.00001 g铁.7.2.5.3.1标准曲线的绘制在六个50m1容量瓶中依次加入0.00、1.00、2.00、3.00、4.00、5.00铁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40 m1加3 m1盐酸羟胺溶液用1+1氨水调溶液到PH4~PH6,加5 m1 0.1%邻邦菲罗啉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动匀在20℃以上室温放置3min.取部分溶液于3 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溶液为参比.在510nm波长处,依次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以铁含量为横座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座标、绘制标准曲线.7.2.5.3.2试样的测定称取0.5g(准确至0.0001 g)试样,于100 m1烧坏中,加1+4硝酸溶液10 m1,2 m1 20%酒石酸溶液,加热溶解,用水洗杯微沸除去氮氧化物,冷却.加 5 m1 30%EDTA溶液,5 m1 30%柠檬酸钠溶液,3 m1 10%盐酸羟胺溶液,用1+1氨水调溶液至PH4~PH6,加5 m1 0.1%邻菲罗啉溶液,以下操作按绘制标准曲线.以试剂空白溶液为参比,测得的吸光度于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铁含量.按以上方法同时做试剂量空白试验.7.2.5.4分析结果的表述铁含量X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公式(7)计算:m1X=----×100% (7)m式中:—自标准曲线上,查得的铁含量的数值,单位 gm1m—称取试样质量的数值,单位 g.8 验收规则8.1极板批的形成、批量8.1.1极板批的形成产品应汇集成可识别批,每批由型号、同等级,同类、同尺寸和同成分,在基本相同的时段和一致的条件下制造的产品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