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工艺操作规程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1. 空气分离:首先,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需要被分离。
这可以通过空气压缩和冷却,然后用分子筛或液化分离技术将氮气和氧气分离出来。
2. 氮气制备:通过空气分离得到的氮气需要被进一步提纯。
这可以通过低温分馏或其他技术将氮气提纯到适当的纯度。
3. 氢气制备:氢气可以通过天然气蒸汽重整反应或者电解水得到。
4. 催化剂制备:制备出合成氨反应所需的催化剂,通常是以铁为主要成分的铁钼镍催化剂。
5. 合成氨反应:将氮气和氢气在高压高温的条件下通过催化剂进行反应,生成合成氨。
6. 分离纯化:将合成氨经过冷却和减压,然后通过吸收剂、冷却和压缩等工艺步骤来分离纯化合成氨。
7. 储存和运输:将合成氨储存于合适的储罐中,并通过管道或其他运输方式将其运输到需要的地点。
以上就是合成氨的工艺流程,通过这个工艺流程可以高效地制备出高纯度的合成氨,供给各种化工生产需要。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其中的每一步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产出的合成氨的纯度和质量能够满足工业需求。
在合成氨的工艺中,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化工技术和设备,以下将进一步细说合成氨的工艺流程过程。
8. 催化剂再生:在合成氨反应中使用的催化剂需要不断地被再生。
随着反应进行,催化剂表面会积聚一定量的杂质物质,从而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因此,通过热气流或蒸汽来清洁催化剂表面,以恢复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9. 热力学控制: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需保持适宜的温度。
以确保反应不至于过热,影响产品的选择性及催化剂的稳定性。
使用适当的冷却系统来维持反应温度,是非常关键的。
10. 蒸汽重整制氢:氢气是合成氨反应的一种重要原料。
而氢气通常是通过天然气蒸汽重整反应得到的。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加热天然气并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
11. 压缩系统:由于合成氨反应需要高压,所以需要使用高效的压缩系统,来将氮气和氢气压缩至合适的反应压力。
一般情况下,合成氨反应的压力约为100至200大气压。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1. 原料准备:合成氨的原料是氮气和氢气。
氮气通常是从空气中提取,而氢气则是通过蒸汽重整或其他化学反应得到。
这两种气体需要经过净化和压缩处理以确保其纯度和适当的压力。
2. 氮氢混合:氮气和氢气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到合成氨反应器中。
通常情况下,氮气和氢气的摩尔比是3:1,经过混合后形成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
3. 合成氨反应:混合气体经过压缩以提高反应速率,并在高温(通常在400-500摄氏度)和高压(通常在100-250大气压)下进入合成氨反应器。
在反应器中,混合气体经过催化剂的作用,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终生成合成氨。
4. 分离和提纯:合成氨反应产物中还包含未反应的氮气和氢气,以及少量的副产物。
通过冷凝和减压操作,将未反应的气体和副产物从合成氨中分离出来。
之后,通过蒸馏或其他分离技术提纯合成氨,以得到符合工业标准的合成氨产品。
5. 储存和运输:合成氨产品可以被存储在压力容器中,并通过管道或其他方式进行运输到需要的地方,用于化肥生产或其他工业应用。
以上是合成氨的基本工艺流程,工艺中还有一些细节操作和工艺条件的优化,以确保合成氨的产率和纯度达到要求。
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气体,广泛用于农业和工业领域。
它通过哈贝-玻斯过程(Haber-Bosch process)进行生产。
这个过程是由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贝和卡尔·博世于20世纪初发现的,如今,仍然是工业生产合成氨的主要方法。
在合成氨的工艺流程中,反应器是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
工业上通常使用固定床催化剂反应器,其在高压和高温下通过催化剂的作用来促进氮气和氢气之间的反应。
这个过程对反应条件的要求极为严格,既要求高温高压,又要求催化剂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对合成氨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和工艺的优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现代的合成氨生产过程中,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通过改进反应条件和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已经成为了工业化生产合成氨的重要目标。
合成氨工艺操作规程

第一篇 合成工艺操作规程精炼后的氢、氮混合气在较高的压力、温度及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合成为氨。
由于反应后气体中氨含量不高,故分离氨后的氢、氮气循环使用。
目前工业上仍普遍采用中压法生产,使用铁系催化剂。
近年来围绕合成氨生产的节能降耗,对合成操作条件进行优化,在工艺流程、设备及催化剂上作了某些改进,尤其是在氨合成反应热的利用上作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一章 岗位任务与工艺原理第一节 岗位任务由压缩机七段(六段)出口总管送来的合格精炼气,在高温高压下,借助催化剂的作用,进行化合反应生成氨,经冷凝分离得到液氨,液氨送尿素车间生产尿素,部分液氨送有关岗位氨冷器,汽化后去冷冻岗位循环使用,合成放空气经提氢岗位回收后,氢气回压缩机四段加压后返回系统重复利用,尾气与净氨后的氨贮槽解吸气混合送造气吹风气回收燃烧炉助燃。
第二节 基本原理1 氨合成的生产原理氨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3H 22NH 3+Q氨合成反应的特点:①可逆反应②放热反应: A 标准状况下(25℃)101325KPaB 每生成1mol NH 3放出46.22KJ 热量③体积缩小的反应:3摩尔氢与1摩尔氮生成2摩尔氨,压力下降 ④必需有催化剂存在才能加快反应 2 氨合成反应的平衡氨合成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正反应与逆反应同时进行,反应物质浓度的减少量与生成物质浓度的增加量达到相等,氨含量不再改变,反应就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从平衡观点来看:提高反应温度,可使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向放热方向移动。
3 氨合成反应速度及影响合成反应的因素反应速度是以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的。
影响氨反应速度的因素:3.1压力:提高压力可以加快氨合成的速度,提高压力就是提高了气体浓度,缩短了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碰撞机会增多,反应速度加快。
3.2温度:温度提高使分子运动加快,分子间碰撞的次数增加,又使分子克服化合反应时阻力的能力增大,从而增加了分子有效结合的机会,对于合成反应当温度升高,加速了对氮的活性吸附,又增加了吸附氮与氢的接触机会,使氨合成反应速度加快。
合成氨各工序工艺详细流程

合成氨各工序工艺详细流程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合成各类农药、肥料、化学品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合成氨的工序和流程。
合成氨的工艺主要分为三个步骤:气体净化、气体压缩和反应制氨。
1.气体净化:合成氨的原料气体主要有空气和甲烷。
在进入反应装置之前,需要进行气体净化处理。
空气首先经过过滤装置去除微小杂质、灰尘和固体颗粒物。
然后通过制冷装置降低气体温度,使其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液体,然后被排放。
甲烷通过碳分子筛吸附去除杂质。
这样可以保证反应装置中气体的纯度和稳定性。
2.气体压缩:经过气体净化后的空气和甲烷被分别压缩到一定压力,以满足反应器中的需求。
通常使用压缩机进行压缩,然后将压缩后的气体分别输送到反应器中。
3.反应制氨:反应制氨是整个过程的关键步骤。
通常采用哈柏法(Haber-Bosch)来实现反应制氨。
反应器中,高温高压的空气与甲烷的混合气体通过催化剂床进行催化反应。
常用的催化剂是铁与铁-铝的混合物,也可以加入少量的钾、镁等元素。
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反应温度一般在380-550°C 之间,压力一般在1.7-3.5 MPa之间。
催化剂的存在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也会增加反应的等离子体强度,导致了碳催化剂和蒸汽的选择性降低,产生非氮气杂质。
反应过程中,氮气与氢气进行反应生成氨气。
原料气体经过催化剂床后,反应转化率不高,需要多次通过催化剂床进行反应。
一般采用多级反应器和中间冷却装置,提高氨气的产率和纯度。
经过多级反应后,氨气还需要进行冷却和净化处理,以达到合成氨的纯度要求。
以上是合成氨的工序和流程的详细介绍。
合成氨的过程需要进行气体净化、气体压缩和催化反应制氨。
这个过程需要确保原料气体的纯度和稳定性,通过压缩提高原料气体的压力,催化剂的存在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转化率。
经过多级反应,最终得到高纯度的合成氨。
合成氨工艺的不断优化和改进,可以提高合成氨的生产效率和氨气的纯度,降低生产成本。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药、化肥、塑料、纺织品和燃料电池等工业领域。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催化剂的选择、反应条件的控制、氨的分离和纯化等几个关键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1.催化剂的选择:2.原料准备:合成氨的原料主要包括空气和氢气。
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是制取氨的主要原料,而氢气则是为了提供还原剂。
为了保证原料的纯净度,通常会进行空气分离和氢气净化处理。
3.原料压缩:由于合成氨反应需要较高的压力,所以需要将原料气体进行压缩。
通常采用多级压缩机将氮气和氢气分别压缩到较高压力下。
4.原料进料与预热:将压缩后的氮气和氢气分别进入合成氨反应器前的预热器进行预热,提高其反应温度。
预热器中通常使用废热回收的方式,将反应后的热量传递给进料气体,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5.反应器:合成氨反应通常采用通过铁-铝催化剂催化的低温高压合成方法。
反应器中的催化剂床层通常采用多层填料堆积,以增加反应面积和接触时间,提高反应效率。
同时,反应器内部的温度和压力需要严格控制,一般为300-400℃和100-250atm。
6.反应气体的冷却与净化:经过反应后,反应气体中除了产生的氨气外,还会有未反应的氮气、氢气以及其他杂质气体。
这些气体需要经过冷却器和废热回收器进行冷却和净化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
7.氨的分离与纯化:在反应气体中,氨气的浓度相对较低,需要进行分离与纯化。
常用的方法是采用低温吸附分离技术,将氨气吸附在吸附剂上,然后通过加热解吸的方式将氨气从吸附剂中释放出来。
8.尾气处理:总的来说,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包括催化剂的选择、原料准备、压缩、进料与预热、反应器、冷却与净化、分离与纯化以及尾气处理等主要步骤。
合理控制每个步骤的条件和参数,能够提高合成氨的产率和质量,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合成氨合成岗位操作流程

合成氨合成岗位操作流程一、准备工作。
在开始合成氨合成岗位的操作之前呀,可得把各种东西都准备好。
要检查设备有没有啥毛病,就像你出门前要检查自己衣服有没有破洞一样。
那些管道啊,阀门啊,都得仔仔细细地看一遍,要是有泄漏的地方,那可就麻烦大了。
还有那些仪表,它们就像我们的眼睛一样,得保证它们能正常工作,显示的数据准不准确可是关系到整个操作的大事呢。
另外呢,原料也要准备充足,这就好比做饭得有米一样,没有足够的原料,还怎么合成氨呀。
二、系统启动。
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就可以启动系统啦。
这个时候要小心谨慎地操作阀门,就像你在摆弄很珍贵的小物件一样。
打开进气阀门的时候,要慢慢地来,让气体缓缓地进入系统。
同时呢,要注意观察压力的变化,压力就像是系统的情绪一样,太高或者太低都不行。
要是压力太高,系统可能会承受不住,就像人压力太大了会崩溃一样;要是压力太低呢,合成氨的反应又不能很好地进行。
而且呀,启动的时候要留意温度,这个温度也是很关键的。
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温度,就像不同的季节要穿不同的衣服一样,温度不合适,反应就会出问题。
三、反应过程中的监控。
在合成氨的反应过程中,那必须得时刻盯着。
要经常看看那些仪表,看看压力、温度、流量这些数据有没有什么异常。
这就好比照顾一个小宝宝,得时刻注意着他的状态。
如果发现压力突然上升或者下降,得赶紧找原因,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堵塞了,或者是有新的泄漏点了呢?温度也是一样,如果温度突然变高或者变低,那可能是反应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得调整一下才行。
流量也很重要哦,如果原料的流量不正常,就像人吃饭吃多了或者吃少了一样,会影响反应的进行。
而且呀,还要注意听设备运行的声音,要是有奇怪的声音,那可能是设备哪里出问题了,就像人不舒服会哼哼一样。
四、调整操作。
当在监控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的时候,就需要调整操作啦。
如果压力高了,可以适当地打开一些排气阀门,让多余的气体排出去,就像给气球放气一样。
要是温度低了呢,可以增加加热的力度,让反应环境热乎起来。
合成氨车间岗位操作规程

合成氨车间岗位操作规程目录1、压缩机岗位操作规程------------------------------32、铜、碱泵岗位操作规程----------------------------93、铜洗再生岗位操作规程---------------------------134、循环机岗位操作规程-----------------------------185、合成塔岗位操作---------------------------------206、循环水岗位操作规程-----------------------------267、变换岗位操作规程-------------------------------278、变脱岗位操作规程-------------------------------329、脱碳岗位操作规程-------------------------------38 10、冰机岗位操作规程----------------------------44 11、氨库岗位操作规程----------------------------49 12、总则----------------------------------------5513、安全紧急预案--------------------------------65 14、产品质量预防措施----------------------------68一、岗位操作法(1)岗位任务本岗位的任务是按要求对原料气进行逐级压缩,依次送至净化、铜洗和合成,利用压缩机交各工序连成一个完善的管理条例体系,压缩机必须在气体压力、数量上满足各工序的要求,以维持合成氨生产的正常进行。
(2)工艺流程简述从造气脱硫来的半水煤气,经水封槽进入一段缸压缩,此时气体的温度和压力升高,以一段冷却分离器进行冷却分离,再进入二段缸压缩,然后再土星变坏事为好事段冷却分离器进行冷却分离,再进入三段缸压缩,压力提高至2.0Mpa左右,进三段冷却分离器经冷却分离后,送至净化工序进行CO变换和脱除CO,然后回压缩机四段前分离器除去带入的雾状钾碱液,以四段缸压缩后,再经四段2缓冲器、水冷器、气液分离器,再进入五段缸压力13Mpa,再经缓冲器、水冷器、气液分离器送往铜洗工序。
合成氨厂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对生产设备安全操作程序进行规定,使设备安全操作规范化、制度化,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和使用,保障员工人身安全,特制订本操作规程。
2.范围:适用于合成氨生产过程主要(重要)设备安全操作管理。
3.职责:3.1合成氨厂厂长负责组织制定并审核批准实施;3.2技术员、安全员负责制定规程并给予必要的修订;3.3各工段负责人组织学习规程并监督实施;3.4工序操作人员按照规程操作并记录。
4.解释:4.1有重要和主要设备的岗位,制定设备安全操作规程:4.2无重要(主要)设备的岗位,制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5.安全操作规程:5.1原煤输送加工工序5.1.1原煤输送机(TD2-18:5-6)a.操作人员进入岗位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b.开车前认真检查区域内设备及电路、水带喷淋等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处于工作状态;c.检查输煤皮带机、附属设备等相关设备,确认完好;巡检设备周围是否有人在工作、活动;d.确认无人后开车空转,观察设备运转是否符合安全要求;e.上料实转,随时巡查设备运转情况,运转过程中严禁将手或身体进入皮带运转区域,防止挤伤或卷入;巡视过程中操作人员严禁横越皮带机和下料口;开车时不许用皮带运送其它物品。
f.下煤不畅及其它故障必须先停皮带输送机,通知值班长协调解决,严禁输煤人员私自处理;g.皮带输送机运转时,操作人员不得擅自脱离岗位,人员不要接近裸露的运转部位。
运转中严禁将手或其他物品进入皮带机运转区域,防止人身伤害;不许用皮带运送其它物品。
h.皮带在运行中禁止加油、清扫周围粉尘和维修作业;动火、登高等作业必须办证,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后方可作业。
生产正常情况下,不能带负荷起停车。
i.厂房及皮带走廊做好通风防护,每班最少清扫2次,减少粉尘危害。
除尘风机处于常开状态。
j.设备检修时,通知电工切断所检修设备的电源,并挂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警示牌,并设有专人监护。
一定要做到有效沟通,防止在检修时误操作造成人员伤害。
k.输煤管廊动火时,必须先停止皮带输送机,清除地上粉尘,加强通风,备好水管及消防喷淋;待到无粉尘飞扬时,方可动火,动火过程必须双人监护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合成工艺操作规程精炼后的氢、氮混合气在较高的压力、温度及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合成为氨。
由于反应后气体中氨含量不高,故分离氨后的氢、氮气循环使用。
目前工业上仍普遍采用中压法生产,使用铁系催化剂。
近年来围绕合成氨生产的节能降耗,对合成操作条件进行优化,在工艺流程、设备及催化剂上作了某些改进,尤其是在氨合成反应热的利用上作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一章岗位任务与工艺原理第一节岗位任务由压缩机七段(六段)出口总管送来的合格精炼气,在高温高压下,借助催化剂的作用,进行化合反应生成氨,经冷凝分离得到液氨,液氨送尿素车间生产尿素,部分液氨送有关岗位氨冷器,汽化后去冷冻岗位循环使用,合成放空气经提氢岗位回收后,氢气回压缩机四段加压后返回系统重复利用,尾气与净氨后的氨贮槽解吸气混合送造气吹风气回收燃烧炉助燃。
第二节基本原理1氨合成的生产原理氨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3H22NH3+Q氨合成反应的特点:①可逆反应②放热反应:A标准状况下(25℃)101325KPaB每生成1mol NH3放出46.22KJ热量③体积缩小的反应:3摩尔氢与1摩尔氮生成2摩尔氨,压力下降④必需有催化剂存在才能加快反应2 氨合成反应的平衡氨合成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正反应与逆反应同时进行,反应物质浓度的减少量与生成物质浓度的增加量达到相等,氨含量不再改变,反应就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从平衡观点来看:提高反应温度,可使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向放热方向移动。
3 氨合成反应速度及影响合成反应的因素反应速度是以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的。
影响氨反应速度的因素:3.1压力:提高压力可以加快氨合成的速度,提高压力就是提高了气体浓度,缩短了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碰撞机会增多,反应速度加快。
3.2温度:温度提高使分子运动加快,分子间碰撞的次数增加,又使分子克服化合反应时阻力的能力增大,从而增加了分子有效结合的机会,对于合成反应当温度升高,加速了对氮的活性吸附,又增加了吸附氮与氢的接触机会,使氨合成反应速度加快。
3.3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增加了分子间碰撞的机会,有利于加快反应速度。
归纳起来如下:反应过程必须在高压下进行,压力越高,越有利于氨合成反应的平衡和速度。
反应温度对氨合成反应平衡和速度的影响互相制约。
混合气中氮和氢的含量越高越有利于反应,惰性气体越少越好。
3.4 催化剂的影响:①催化剂又称触媒,它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物质反应速度,而本身的组成和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②催化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度,缩短达到反应平衡的时间。
③既然温度对合成氨反应平衡和速度的影响互相矛盾,就存在一个最佳的温度,反应速度对温度的要求是借助于催化剂实现的。
4 合成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铁系催化剂活性组分为金属铁,未还原前为FeO和Fe2O3,Fe 2+/ Fe3+在0.47-0.57之间,可视为Fe3O4具有尖晶石结构。
作为促进剂的成份有K2O 、CaO、MgO、Al2O3、SiO2等。
Al2O3的作用是当催化剂用氢还原时,氧化铁被还原成a-Fe,未被还原Fe3O4保持着尖晶石结构起到骨架作用,防止铁细晶长大,因而增大了催化剂表面,提高了活性。
MgO的作用与Al2O3相似,也是结构型促进剂,通过改善还原态铁的结构而呈现出促进作用。
CaO为电子型促进剂,同时能降低熔体的熔点和粘度,有利于Al2O3与Fe3O4固熔体形成,还可以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
K2O为电子型促进剂,它可以使金属电子逸出功降低,有助于氮的活性吸附,从而提高其活性。
SiO2具有中和K2O、CaO碱性组分的作用。
SiO2还具有提高催化剂抗水毒害和耐烧结性能,通常制成的催化剂为黑色不规则颗粒,有金属光泽。
还原态催化剂的内表面积为4-16㎡/g ,催化剂的活性温度一般为350-550℃之间。
5 催化剂的还原Fe2O3和FeO并不能加快氨合成的反应速度,真正起催化作用是具有活性的a-Fe晶粒。
5.1 还原方法分类:将Fe2O3和FeO变成金属a-Fe是催化剂还原过程。
催化剂活性不仅与其组成和制造方法有关,而且还与还原过程的条件和控制方法有关。
催化剂还原反应式为:Fe3O4+4H2=3Fe+4H2O △H298=149.9kj/mol 触媒整个还原过程为吸热反应,还原温度借助于电加热维持,随着还原的进行,催化剂开始具有活性,并伴有氨生成和放热。
催化剂还原也可在塔外进行,即预还原,预还原有以下优点:(1)不受热能、塔结构和氨生成的影响,避免了合成塔内不适宜的还原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损害,使催化剂得以在最佳条件下进行还原,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2)缩短合成塔的升温还原时间,有利于强化生产。
预还原后的催化剂,需用少量含O2气体加以钝化保护才能转移至合成塔。
5.2 还原条件的确定确定还原条件的原则:一方面是使Fe3O4和FeO充分还原为a-Fe,另一方面是还原生成铁结晶不因重结晶而长大,以保证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活性中心,宜选取合适的还原温度,压力,空速和还原气组成。
还原温度的控制对催化剂活性影响很大,提高还原温度能加快还原反应速度,缩短还原时间。
还原温度过高会导致a-Fe晶体长大,催化剂表面积减小,活性降低。
因此,在实际还原温度不超过它的正常使用温度。
还原气中氢含量尽可能高(>75%)水汽浓度尽可能低(<2g/m3)水汽浓度的高低对催化剂的活性影响很大,尽可能采用高空速以保证还原气中的低水汽含量。
在保证空速的前提下,还原压力低些为好。
5.3 催化剂的还原操作根据塔型号、催化剂还原分为分层还原和整体还原两种:根据温度变化、出水情况将整个还原分为升温阶段,还原期(初期、主期、未期)降温期、轻负荷等几个阶段。
升温期按40-50℃/小时,迅速将催化剂升温至300℃左右,此时基本无水放出。
还原期根据出水情况提温,出水与提温交替进行。
初期为吸附水,主期为化学水,初还原的催化剂活性高,床层升温快,容易过热进行一段时间,轻负荷生产可以避免催化剂衰老延长使用寿命。
还原操作要点如下:还原期间温度、压力、循环量、气体成分等工艺条件要稳定。
在正常情况下,不得同时变更多项工艺条件。
严格控制水汽浓度或出水速度,合成塔出水汽浓度不大于3g/m 3。
还原过程中要尽量做到高氢比、高空速、低压力,调节温度一般用循环量和电加热器,还原时一般不用副阀调节。
视出水情况提温提压。
严格控制升温曲线,避免温度出现反复波动。
要定时分析合成塔出口气的水汽浓度。
当前工序出现问题时,要及时切断新鲜气。
还原放出水中氨含量大于80%达3小时可放入贮槽。
当出塔水汽浓度连续三次分析<0.1g/m 3时,还原即可结束。
(10)还原期间,因循环机跳闸应先停电加热器,保证足够的安全,以免烧断电炉丝。
6 催化剂的使用6.1催化剂的中毒和老化:原料气中引起催化剂中毒的成分有:暂时性中毒:O2、CO 、CO2、H2O等永久性中毒:H2S、SO2、铜液等催化剂的衰老受温度影响,催化剂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过热或由于可逆中毒而被反复氧化还原,从而使细晶粒长大,改变了催化剂的结构,导致活性下降。
6.2催化剂的保护①催化剂升温还原之前应控制速度为30-50℃/h。
防止产生平面温差。
还原出水期间要缓慢升温,防止温度升得太快,防止晶粒长大降低活性。
②新还原的催化剂要保持一段时间的低负荷使未还原的部分继续还原。
③触媒用于生产期间,应稳定操作,使热温度波动在10度以下。
④合成系统停车检修时,升降温速度30-50℃/h。
⑤停车后,合成塔要保持正压,关死进出口阀及副阀,开车时,要将管道内空气用氮气置换合格。
6.3气固相催化反应机理①气体反应物扩散到催化剂外表面②反应物扩散到催化剂的内表面③气体被催化剂表面活性吸附④在催化剂表面上反应,生成氨⑤产物自催化剂表面解吸⑥产物自内表面向外扩散⑦产物自催化剂外表面扩散到气相气相中气相中气相中N2(气相)→N2(吸附)—→2NH(吸附)—→2NH2(吸附)—→2NH(吸附)—→NH3(气相)H2H2H26.4 工艺条件的选择(1)根据触媒的型号及不同的使用时期控制较适宜的反应温度。
(2)根据设备的材质及动力消耗选择适宜的操作压力,30MPa左右对氨合成比较有利。
(3)根据触媒层的温度及管道尺寸选择适宜的空间速度。
(4)氨含量接近平衡时,最佳氢氮比趋近3:1。
同时氮在氨中的溶解度比氢大,溶解于液氨中损失多于氢,因此在生产控制入塔氢氮比低于3:1,一般为2.8-2.9:1第二章工艺流程与工艺指标第一节工艺流程1 工艺流程简述:1.11#合成工艺流程由压缩机七段(六段)出口总管送来的铜洗精炼气经导入阀送入氨冷器出口管,与循环气混合后,进入冷凝塔底部分离套筒内,分离气体中的液氨与油水后进入上部换热器管间,与管内来自水冷排的热气体换热后去循环机加压,气体自循环机出来后进入油分,分离掉油水后气体分四路进入合成塔(一路主线、一路冷副、二路冷激),主线气体由合成塔顶部一次入口进入合成塔内外筒间的环隙,换热后从一次出口出塔,进入气气换热器管间,和管内气体换热后从合成塔二次入口进入塔内下部换热器,与催化剂层来的反应气体换热提温后经中心管进入催化剂层反应,反应后的气体自塔二次出口进入废热锅炉管内。
与废锅内的软水换热,使软水汽化,副产的饱和蒸汽,供变换使用,从废锅出来的混合气体进入软水加热器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热软水供铜洗再生使用,出水加热器的气体再进入气气换热器管内,和合成塔一出气体换热。
换热后自换热器底部出,进入水冷却器冷却降温,出冷却器的气体再进入冷凝塔上部换热器管内进一步冷却后进入氨分,分离掉部分液氨,其后气体再进入氨冷器进一步冷却降温,出氨冷器后的循环气和补入的新鲜气混合后一同进入冷凝塔分离液氨,并洗除油水后送循环机加压进行下一个循环,不断产生液氨。
本流程中塔后放空设在氨分离器后,放空气体送提氢岗位回收氢。
氨分和冷交换器分离出来的液氨,放入液氨贮槽。
液氨贮槽的液氨分别再输送到尿素车间生产氨及有关岗位,或送氨冷器做冷冻剂使用,各个氨冷器蒸发后的气氨送至冷冻岗位重新液化成液氨后循环使用。
1.22#合成工艺流程由压缩六段.七段送来合格的精练气经导入阀与氨冷器出口的循环气混合后进入超虑的上部,液氨被分离下来,分离后气体从顶部出来进入冷凝塔底部氨分离套筒内,分离气体中的液氨,油水后进入上部换热气器的管间,与管内冷排来的热气体换热后从上部出来进入循环机,气体经循环机加压后进入油分离器,分离掉油水后的气体分两路进入合成塔(一路线.一路冷副)主线从上部进入沿内外筒环隙顺流而下进入螺旋板换热器板间,从下部螺旋板换热器板间出来进入上部列管换热器的管间,换热后的气体与冷副管来的气体混合进入分器盒,气体被分配到三套管的内管,从外冷管进入集器盒,提温后的气体经中心进入触媒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经上部列管内出来进入废锅的管内,气体从废锅出来从二进进入下部螺旋板换热器的板内,经降温后的气体从二出出来进入水冷排下部,气体在冷排被水降温后由上部出来进入冷交上部,气体经换热后从塔顶部出来进入氨分的上部,气体中的氨进一部分离后从顶部出来进入氨冷器的上部,气体在氨冷器降温,气体从底部出来与导入来的气体混合进行下一步的循环.放空气去提氢岗位.2 工艺流程图合成塔油分废 锅去蒸汽管冷 排循环水氨冷氨分冷交气氨去冰机去提氢去提氢导入放空液氨去尿素减压去等压回收塔冰机来去铜洗去冰机放氨液氨贮槽缓冲罐超滤冷副主阀主线近路第二节工艺指标催化剂热点温度:445-500℃(根据催化剂活性情况调整, A±5℃) 成品氨的纯度:≥99.6%循环气中入口甲烷:10-14%循环气中入口氨含量:≤3.5%1#合成塔压差:≤1.0MPa2#合成塔压差:≤2.0MPa废锅炉水碱度:≤10mgN/L废锅炉水氯根:≤30 mgN/L循环机出口压力:≤32.0MPa系统压力:≤31.0MPa系统压差:≤2.5MPa循环机油压:0.3-0.6 MPa循环机填料加氨:0.3-0.4MPa1#合成废锅压力:≤1.4MPa2#合成废锅压力:≤1.3MPa中间槽压力:≤2.1 MPa系统升压速率≤0.5MP/分氨冷器气氨压力:≤0.3MPa合成塔塔壁上部温度:≤100℃合成塔塔壁中下部温度:≤150℃水冷温度:≤50℃氨冷温度:-5-5℃废热锅炉液位:1/2~2/3中间槽液位:10-30吨冷交液位:0-50循环机曲轴箱液位:1/2-2/3电炉绝缘电阻值:≥0.2兆欧催化剂同平面温差:≤30℃运行中电机绝缘: >0.5兆欧注油量:20-30滴/分保护气温度:5-20℃保护气流量:500-800m3/h轴承温度:<75℃定子温度:<120℃透平机电流:<1150A透平机功率:<680KWh循环气入口温度:<40℃循环氢:>60%轴承运行时间:2880小时功率记录仪指示无突跳.轴承定子运行温度记录平稳透平机进出口压差:≤3.0Mpa第三章主要设备构造及设备一览表第一节主要设备构造1 1#氨合成塔(1)构造合成塔由高压外筒和内件两部分组成:主要有触媒筐、菱形分布器、层间换热器、下部换热器、电加热器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