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文

模具论文
模具论文

模具课程设计冲孔落料拉伸件的设计

专业年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评阅人

目录

级进模设计说明 (1)

第一章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2)

第二章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2)

第三章主要设计计算 (2)

3.1 排样方式的确定以及计算 (2)

3.2 压力中心的确定及相关计算 (3)

3.3 冲压力的计算 (3)

3.4 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4)

3.5 卸料橡胶的设计 (5)

第四章模具总体设计 (5)

4.1 模具类型的选择 (5)

4.2 定位方式的选择 (5)

4.3 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5)

4.4 导向方式选择 (5)

第五章主要零部件设计 (6)

5.1 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 (6)

5.2 定位零件的设计 (8)

5.3 导料板的设计 (8)

5.4 卸料板部件设计 (8)

5.5 模架及其他零部件设计 (9)

第六章模具总装图 (9)

第七章冲压设备的选定 (11)

第八章工作零件的加工工艺 (11)

第九章模具的装配 (13)

参考文献 (16)

级进模设计说明任务描述:

工件名称:冲孔落料件

工件简图:如下图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紫铜

材料厚度:1mm

要求:

1.完成模具总装图;

2.完成总装配图,图纸符合国家制图标准;

3.绘制工程图,图纸符合国家制图标准;

4.编写设计说明书。(A4纸打印)

工件图

第一章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此工件只有冲孔和落料两个工序。材料为紫铜,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工件结果简单,有2个直径8mm的孔;孔与孔,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满足要求,工件的尺寸全部为自由公差,可看着IT14级,尺寸精度底,普通冲裁就能满足要求。

第二章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该工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成本高而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要求。

方案二只需一套模具,工作精度及生产效率都比较高,但制造难度大,并且冲压成品件留在模具上,清理模具上的物料影响冲压速度,操作不方便。

方案三也只需要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设计简单,由于工件精度要求不高,完全能满足工件技术要求。

所以经过比较,采用方案三最为合适。

第三章主要设计计算

3.1 排样方式的确定以及计算

设计级进模,先要设计条料排样图。工件图可视为一矩形中间两个孔,直排材料利用率最高。

如图3.1所示的排样方法,可减少废料。第一次冲裁使用活动挡料销,然后第二次可用固定挡料销。

搭边值取1mm,壁厚取1.5mm,条料宽度为63.5mm,步距为21mm,一个步距的材料利用率为76%。

图3.1

3.2 压力中心的确定及相关计算

画出凹模型口图如图3.2;通过软件得出压力中心点(-2.89,0)。

图3.2

3.3 冲压力的计算

该模具采用级进模,选择弹性卸料,下出件。冲压力的相关计算见表3.1。

根据计算结果,冲压力设备拟选择J23-25。

表3.1 条料及冲压力的相关计算

3.4 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在确定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方法之前,首先要考虑工作零件的加工方法及模具装配方法。结合该模具的特点,工作零件的形状相对较简单,适宜采用线切割机床分别加工落料凸模,凹模,凸模固定板,卸料板,这种加工方法可以保证这些零件各个孔的同轴度,使装配简化。因此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就按分开加工的方法来计算,具体计算见表3.2所示。

表3.2 工作零件刃口尺寸的计算

3.5 卸料橡胶的设计

卸料橡胶的设计计算见表3.3。选用的4快橡胶板的厚度无比一致,不然会造成受力不均匀,运动产生歪斜,影响模具的正常工作。

表3.3 卸料橡胶的设计计算

第四章模具总体设计

4.1 模具类型的选择

由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级进冲压,所以模具类型为级进模。

4.2 定位方式的选择

因为该模具采用的是条料,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导料板,无侧压装置。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采用挡料销初定距,导正销精定距。而第一件的冲压位置可由活动挡料销定距。

4.3 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因为工件料厚1mm,相对较薄,卸料力也比较小,故可采用弹性卸料。又因为是级进模生产,所以采用下出件比较便于操作与提高生产效率。

4.4 导向方式选择

为了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治疗,方便安装调整,该级进模采用中间导柱的导

向方式。

第五章主要零部件设计

5.1 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

a.落料凸模

结合工件外形并考虑加工,将落料凸模设计成直通式,采用线切割机床加工,2个M8螺钉固定在垫板上,与凸模固定板的配合按H6/m5。总长L可按公式计算:L=hI=h1+t+h2+h=14.4+14+1+20.6=50mm

图5.1落料凸模结构

b.冲孔凸模

因为所冲的孔均为圆形,而且都不属于需要特别保护的小凸模,所以冲孔凸模采用台阶式,加工简单,便于装备与更换。

冲孔凸模结构如图5.2所示。

图5.2

c.凹模

凹模采用整体凹模,各冲裁的凹模孔均采用线切割机床加工,安排凹模具在模架上的位置时。要依据计算压力中心的数据,将压力中心与模柄范围内。其轮廓尺寸可按公式计算:

凹模厚度H=kb=0.3x60=18,为了方便橡胶安装,取H=25

凹模壁厚c=(1.5-2)H=27-36m,取c=40

凹模宽度B=b+2c=60+2x40=140,取B=150

凹模长度L取130mm(送料方向)

凹模轮廓尺寸为13015025mm,凹模结构如图5.3所示。

图5.3

5.2 定位零件的设计

落料凸模下部设置两个导正销,借用工件直径8mm的的两个孔作为导正孔。导正销采用H7/r6安装在落料凸模端面,导正销导正部分与导正孔采用H7/r6配合。

5.3 导料板的设计

导料板内侧与条料接触,外侧与凹模齐平,导料板与条料之间间隙取1mm,这样就可确定了导料板的宽度,导料板厚度取4mm,采用45钢制作,热处理硬度为40-45HRC,用螺钉固定在凹模上。导料板上有活动挡料销凹槽。

5.4 卸料板部件设计

a.卸料板的设计

卸料板的周界尺寸与凹模的周界尺寸相同,厚度为8mm。采用45钢制造,淬火硬度为40-45HRC。

b.卸料螺钉的选用

卸料板上设置4个螺钉,公称直径为8mm,螺纹部分为M6×4。

5.5 模架及其他零部件设计

该模具采用对角式导柱模架,导柱分别为Φ28×100,导套分别为Φ28×42×95。

上模座厚度取40mm,上垫板厚度取10mm,固定板厚度取15mm,下模座厚度取45mm,那么该模具的闭合高度:H闭=H上模+H垫+L+H+H下模-h2=40+10+50+25+45-2=168mm

式中:h2为凸模冲裁后进入凹模的深度,h2=2mm

L—凸模长度,L=50mm

H—凹模厚度,H=25mm

可见该模具闭合高度小于所选压力机J23-25的最大装模高度(220mm),可以使用。

第六章模具总装图

通过以上设计,可得如图6.1所示的模具总装图。模具上模部分主要由上模板、垫板、凸模(3个)、凸模固定板及卸料板等组成。卸料方式采用弹性卸料,以橡胶为弹性元件/下模部分由下模座、凹模板、导料板等组成。冲孔废料和成品件均由漏料孔漏出。

条料送进时采用活动挡料销21作为粗定距,在落料凸模上安装2个导正销,利用条料上Φ10的孔作为导正销孔导正,以此作为条料送进的精确定距。

1-上模座 2-导套 3-导柱 4-紧固螺钉 5-沉头螺钉 6-模柄 7-凸模固定板 8-卸料 9-垫板 10-圆柱销 11-卸料板 12-下模座 13-圆柱销 14-凹模 15-冲孔凸模 16-落料凸模 17-导正销 18-卸料橡胶 19-挡料销20-导料板子

图6.1模具总装图

第七章冲压设备的选定

通过校核,选择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J23-25能满足要求。起主要参数如下:

公称压力:250kN

滑块行程:65mm

最大闭合高度:270mm

最大装模高度:220mm

连杆调节长度:55mm

工作台尺寸(前后x左右):370x560mm

垫板尺寸(厚度x直径):50x200mm

模柄孔尺寸:Φ40x60mm

最大倾斜角度:30度

第八章工作零件的加工工艺

本副冲裁模,模具零件加工的关键在于工作零件、固定板以及卸料板。若采用线切割加工技术,这些零件的加工就变得相对简单。表8.1所示为落料凸模的加工工艺过程。

表8.1

1 备料

将毛坯锻成长方体70×

40×60mm

2 热处理退火

3 粗刨

刨六面,互成直角,留单

边余量0.5mm

4 热处理调质

5 磨平磨六面,互成直角

6 钳工划线

划出各孔位置线、型孔轮

廓线

7

加工螺钉孔、销

孔及穿丝孔按位置加工螺钉孔、销孔

及穿丝孔

8 热处理

按热处理工艺,淬火,回

火达到60-64HRC

9 磨平面精磨上下平面

按图切割型孔达到尺寸要

10 线切割

11 钳工精修全面达到设计要求

12 检验

第九章模具的装配

根据倒装复合模装配要点,选凹模作为装配基准件,先装上模,再装下模,并调整间隙,试冲,返修。具体的情况见表9.1所示。

表9.1

序号工序工艺说明

1 凹凸模预装1)装配前仔细检查各凸模

形状级凹模形孔,是否符

合图纸要求尺寸精度,形

状。

2)将各凸模分别与相应的

凹模孔相配,检查其间隙

是否加工均匀。不适合的

赢重新修磨或更换。

参考文献

[1]《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陈于萍,机械工业出版社

[2]《机械制图》,刘少年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3]《机械制造基础》,胡大超,高等教育出版社

[4]《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赵先仲,机械工业出版社

[5]《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司乃钧,机械工业出版社

[6]《机械制造技术》,李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7]《冲压与成型设备》,孙凤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模具制造工艺学》,郭铁良,机械工业出版社

[9]《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刘建超、张宝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0]《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与设备》,赵长明,机械工业出版社

设计心得体会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学到了很多,也认识了很多,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许多知识老师讲过了还是不太理解,但经过老师的指点和同学的一起努力,还是完成了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负责画图工作,在之前我自认为我画图功底挺高的,但是经过实际画这样的装配图,我才发现不是那么容易。正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上机的实际操作才能说自己真的掌握这项技术。理论知识固然重要,可是无实践的理论就是空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将理论真正用到实践中去,才能更好的将自己的才华展现出来。我以前总以为看书看的明白,也理解就得了,经过这次的实际操作,我现在终于明白,没有实践所学的东西就不属于你的。俗话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要读好书,而不是读死书。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动手能力强的人,而不是理论好的人,对于我们三本学生来说这更重要了,我们学校的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相信,自己坚定的信心及个人坚定的意志,一定会实现自己美好理想,走上自己的成功之路!

电脑键盘按键注塑模具毕业论文

摘要 模具是制造业的一种基本工艺装备,它的作用是控制和限制材料(固态或液态)的流动,使之形成所需要的形体。用模具制造零件以其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材料消耗低,生产成本低而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 目前世界模具市场供不应求,模具的主要出口国是美国,日本,法国,瑞士等国家。中国模具出口数量极少,但中国模具钳工技术水平高,劳动成本低,只要配备一些先进的数控制模设备,提高模具加工质量,缩短生产周期,沟通外贸渠道,模具出口将会有很大发展。研究和发展模具技术,提高模具技术水平,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电脑键盘按键注射模具设计,本次设计是根据零件的实体形状结构,通过测绘得到各个尺寸,用 AutoCAD 绘制装配图及零件图。通过本课题能够帮助我系统了解塑料的工艺性及注塑成型的有关成型原理、工艺特点等,正确分析成型工艺对模具的要求;掌握模具结构及零部件的设计、计算方法、模具结构特点及设计程序等;了解其它模具有关知识及模具 CAD/CAM;本课题还与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材料学、模具制造工艺学等课程关系紧密,是所学知识综合应用。 关键词: 模具制造;塑料管套;工艺;注塑成型

Abstract Mold is a kind of basic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its purpose is to control and limit of material (solid or liquid) flow, the form of need. With mold manufacturing parts for its high efficiency, products of good quality and low material consumption, low production cost and widely used in manufacturing.

模具设计论文

模具设计与制造手机后盖的模具设计 姓名: ***** 学号: ***** 班级: **** 指导老师:**** ***** 大学

摘要: 注射成型是热塑性塑料成型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以一次成型形状复杂的精密塑件。本设计是手机后盖塑料模具的设计,对零件结构进行了工艺分析,采用ABS作为塑件的材料。采用单分型面,根据模具的型腔数目以及最大注塑量、注射压力、锁模力、模具的安装尺寸等因素选择了注射机,选择成型零部件的尺寸;采用扇形浇口;利用直导柱导向,斜滑顶杆顶料,斜滑顶杆侧抽,同时完成侧抽和顶出完成脱模,并对模具的材料进行了选择,如此设计出的结构可确保模具工作运行可靠。对模具结构与注射机的匹配进行了校核。用ProE绘制出模具三维图形,最后利用PROE对型芯和型腔进行了加工仿真,制定了符合要求的数控加工工艺过程。 关键词:手机后盖; ABS;注塑模具;PROE;

目录 1绪论 模具发展的现状 存在问题和主要差距 发展展望 2材料与塑件分析 塑件分析 塑件材料分析 确定塑件设计批量 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 3选择塑件的分型面 4标准件的选择 5 注塑机的选择 6 浇注系统的设计 7 冷却系统的设计 8顶出和导向机构的设计 顶出机构的设计 导向机构的设计 复位机构的设计 9成型零件的设计 10模具设计总图

1 绪论 模具发展的现状 从第一个塑料产品赛璐珞诞生算起,塑料工业迄今已有120年的历史。天然高分子加工阶段,这个时期以天然高分子,主要是纤维素的改性和加工为特征。合成树脂阶段,这个时期是以合成树脂为基础原料生产塑料为特征。大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通用塑料的产量迅速增大,聚烯烃塑料在70年代又有聚1-丁烯和聚 4-甲基-1-戊烯投入生产。形成了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聚烯烃塑料系列。同时出现了多品种高性能的工程塑料。 21世纪,塑料工业以前所谓有的速度高速发展。塑料,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乃至国民经济中已拥有举足轻重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目前,我国塑料工业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2004年,塑料模具在整个模具行业中所占比例已上升到30%左右,未来几年中,塑料模具还将保持较高速度发展。模具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的重要装备,采用模具生产制品及零件,具有生产效率高,节约原材料,成本低廉,保证质量的一系列优点,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发展方向。 存在问题和主要差距 虽然我国模具总量目前已达到相当规模,模具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但设计制造水平总体上落后于德、美、日、法、意等工业发达国

模具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2011级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冷冲压模具设计任务书 1、零件的工艺分析; 2、毛坯下料尺寸计算; 3、确定零件的成型工艺方案,选定模具种类及模具结构形式; 4、毛坯的排样图及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5、各工序间零件尺寸的确定,各工序有关力的计算; 6、模具主要零件的强度计算及弹性零件的计算与选用; 7、确定模具闭合高度计冲压设备的选定; 8、绘制供生产用的模具总装图及重要零件图(凸模、凹模、凸凹模、凸模固定板,上模座、下模座需加工部分、垫板等),图纸量相当于2张零号图以上;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符合工程制图的要求;装配图手工绘制,图幅A1 9、编写设计说明书。说明书内容要求规范化,包括: (1)、设计题目, (2)、设计的任务书, (3)、目录, (4)、内容提要(200字左右),并用英文写出摘要, (5)、前言, 、正文(包括:工艺分析,涉及的方法,设计计算,模具件图,模具安装调)6

(. 整、加工方面应注意的问题,生产时会出现的问题,结束语),要求重点突出、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分析清晰、逻辑性强, (7)、致谢, (8)、参考文献或资料, (9)、附录,论文字数不少于7000字,书写格式要符合要求,说明书要求文句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工整,无错别字。 10、上交电子文档和打印文档及手工图纸。 冲压模具类型: 题目1:推力滚子轴承外罩冲压工艺与(某一冲压工序)模具设计零件名称:推力滚子轴承外罩的材料:08或10,年产量:6万件。 要求:设计推力滚子轴承外罩的冲压工艺;选某一冲压工序,完成该工序模具的设计计算工作。 题目2:金属手柄冲裁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模具设计本科毕设论文

摘要 本设计是对给定的产品图进行冲压模具设计。冲压工序的选择是经查阅相关资料和对产品形状仔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冲压模具的选择是在综合考虑了经济性、零件的冲压工艺性以及复杂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的;产品毛坯展开尺寸的计算是在方便计算但不影响模具成型的前提下简化为所熟悉的模型进行的。文中还对冲压模具成型零件和其他相关零件的选择原则及选择方法进行了说明。冲压件的设计首先要从冲压生产工艺上对所要设计的铁芯片进行冲压工艺的分析与计算,然后在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并参看相关的冲压设计资料确定冲压工艺方案,再在此基础上确定各工序的复合关系后,再进入冲模各具体结构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对各副冲压模具的主要零部件的尺寸进行设计与计算,期间要参考大量与冲压相关的资料和翻阅各种“冲压手册”,并通过计算以确定各副模具具体的结构及尺寸,通过不断的计算与修改,并在指导老师的悉心关怀和耐心指导下进行不间断的反复修改,最终确定画出了一副装配图和3副零件图和一张立体图。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了解和掌握了许多实际的东西,结合我在生产实习中所看所想的一些东西,有了自己的一些收获。在此特别感谢学院,学校各位老师给我的这次机会和悉心指导。 【关键词】冲压工序,冲压模具,冲压工艺,设计计算

Abstract The design of a given product plans for stamping die design. Stamping process is the choice of the available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hape of the products on the basis of; stamping die option is considered in the economy, parts of the stamping process and the complexity of many factors, and so on the basis of; Products rough start calculating the size is calculated at a convenient but does not affect mold forming on the premise familiar to simplify the model. The paper also forming part of the stamping dies and other relevant parts of the principle of choice and select the method described. Stamping parts from the design of the first stamping o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o be designed to cover iron of chipfor stamping process of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and then calculated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and see stamping design information related to determine the programme stamping process, and on this basis The process of determining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n entered the concrete structure of the die design. On this basis, all of the major parts stamping die design and size, the large number of reference during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with the press and read all kinds of "stamping Manual" and calculated to determine the specific mold of the structure and Size, by the calculation and constant changes in the careful guidance of teachers under the guidance of patient care and continuously repeated changes to draw the final 1 assembly and 3 parts map. Through this I graduated from design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many practical things with my internship in the production of which would like to see some of the things, with some of their own harvest. In this special thanks to college, school teachers for giving me this opportunity and the careful guidance. Key words: S tamping process, Stamping dies, Sheet metal forming technology, Design calculation

模具设计论文

模具设计论文(一) 南通科迅教育提供: 模具设计专业论文一 转眼间就到了每个毕业学生的最后一课模具设计专业论文毕业实习,它是每一个毕业生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到工厂进行毕业实习是非常必要的。毕业实习使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加工,进一步理解产品的实际生产流程,分析和掌握产品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善和优化产品的性能,同时了解工厂的管理体制及其经营的基本规律,并通过撰写模具设计专业论文,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在实践中接收教育,锻炼解决生产等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于 2009 年 11 月 30 日到小型塑模公司实习,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而且对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机制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和熟悉了企业的生产运作模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在相关模具部门的实习,进一步理解了注射模的结构、设计以及生产,这对我的毕业设计有很大的帮助,现做出以下报告。 成形加工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优质、高效、低耗、适应性很强的生产技术,或称成型工具、成型工装产品,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使用广泛的新技术产品,是价值很高的社会财富。由于模具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已广泛应用于电动机和电器产品、电子计算机产品、仪表、家用电器产品与办公设备、汽车、军械、通用机械等产品的生产中。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模具设计毕业论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模具设计专业论文二、实习内容 在模塑公司主要了解模具制造的过程:1、产品设计;2、模具设计(用软件分模,选用模架及标准件并设计滑块);3、工艺安排;4、按工艺顺序进行加工;5、钳工装配(主要配 分型面);6、试模。下面主要讲述上面每个过程的重点和要注意的问题。 模具设计专业论文 1、产品设计 这个过程中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有:不能随意改变产品的结构(用户特殊要求除外);不能随 意改变产品大小(用户特殊要求除外);在交图前应检查各尺寸是否正确及是否注明产品材料。 模具设计专业论文 2、模具设计 (一)首先必须要拟定模具结构形式: A、分型面位置确定:分型面应选在塑件的最大截面处;不影响塑件外观质量,尤其是对 外观有明确要求的塑件,更要注意分型面对外观影响;有利于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有利于模具加工,特别是型腔加工;有利于浇注系统、排气系统、冷却系统的设置;便于塑件的脱模,尽量使塑件开模时留在动模一边(有的塑件需要定模推出的例外);尽量减小塑件 在合模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以减小所需锁模力;便于嵌件的安装;长型芯应置于开模方向。 B、型腔数量的确定:型腔数量主要是根据塑件的质量、投影面积、几何形状(有无抽心)、塑件精度、批量大小以及经济效益来确定,这些条件互相制约的,在确定设计方案时,须进行协调,以保证满足其主要条件。 C、型腔排列方式、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型腔的排列涉及模具尺寸、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的平衡、抽芯机构的设计、镶件及型芯的设计以及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以上这些问题又与分型面及浇口的位置有关,所以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达到比较完善的设计结构。1)中大型塑件或带有侧向分型与抽芯(几个方向分型或抽芯)、且

模具专业毕业论文

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冷冲压压圈复合设计 院(系):机械工程系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届别:2009级 学号:090013081 姓名: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2012-4-10 泉州信息学院教务处印制

冷冲压也称板料冲压,是塑料加工的一种基本方法,一般以金属板料为原料,利用压力机上的模具作往复运动,在常温下对金属施加压力,使板料产生塑性变形已达到预定的形状尺寸。 本课程设计对一个简单冲压件工艺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单工序落料模具及主要零部件,在这个课程设计中详细介绍了冲裁件从排样到模具结构设计,再到装配的整个过程,通过这一简单的例子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冷冲压工艺。 关键词:冲压件;排样设计;模具结构;装配

第一章绪论 (5) 1.1冲压工艺概述 (5) 1.1.1冲压工艺的简介 (5) 1.1.2冲压工艺的发展 (5) 1.2工艺方法的确定 (6) 1.2.1冲裁件的结构尺寸 (6) 1.2.2冲裁件的精度 (7) 1.2.3材料分析 (7) 1.2.4确定冲裁件工艺方案及模具形式 (7) 1.2.5方案比较 (7) 1.2.6有关设计 (7) 第二章复合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7) 2.1冲裁件的工艺设计 (7) 2.1.1 凹凸模间隙的选择 (7) 2.1.2冲裁间隙分类 (8) 2.1.3冲裁间隙对冲裁件的影响 (8) 2.1.4间隙对尺寸精度的影响 (8) 2.1.5间隙对冲裁件的影响 (8) 2.1.6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8) 2.1.7确定合理间隙的理论依据 (8) 2.1.8合理间隙的选择 (9) 2.2凹凸模制造方法及刃口尺寸计算 (9) 2.2.1凹凸模的制造方法 (9) 2.2.2凹凸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9) 2.3排样 (11) 2.3.1排样的意义 (11) 2.3.2排样的方法 (12) 2.3.3搭边、进距计算 (12) 2.4冲压力的计算及选择压力机 (14) 2.4.1冲压力的计算 (14) 2.4.2卸料力与推件 (14) 2.4.3压力中心的确定 (15)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设计(论文)_毕业设计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设计(论文)_毕业设计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17-12-06 1.1 引言现今我国模具工业呈现新的发展特点与趋势,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信息社会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进程,模具行业发展趋势主要是模具产品向着更大型、更精密、更复杂及更经济快速方面发展。伴随着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模具向着信息化、数字化、精细化,自动化方面发展;模具企业向着技术集成化、设备精良化,产品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国际化方向发展。随着汽车、it电子、航空等相关行业领域高速发展,我国模具行业日新月异、高技术含量模具成为“xx”发展重点。未来中国将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模具,模具产品向轻巧、精美、快速高效生产、低成本与高质量方向发展。 1.2 模具的发展日常生产、生活中所使用到的各种工具和产品,无不与模具有着密切的关系。模具的形状决定着这些产品的外形,模具的加工质量与精度也就决定着这些产品的质量。因为各种产品的材质、外观、规格及用途的不同,模具分为了铸造模、锻造模、压铸模、冲压模等非塑胶模具,以及塑胶模具。随着入世后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模具产业有望迎来30%的增长。与it业相比,模具专业的从业人员的价值会随着从业年限和经验的积累而不断提升,是一个真正的“永不衰退的行业”。 1.3 本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本人设计的这副模具是塑料成型模具,是比较常见的塑料注塑成型模具。通过本次设计,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使用proe软件对塑料电表盒盖进行三维造型,并确定选择一模二腔的型腔布置方式。2、进行模具设计。模具设计主要包括浇注系统的设计、冷却系统的设计、成型零部件的设计、脱模机构的设计。3、用cad绘制了模具的二维装配图,以及型腔、型芯、定模固定板等主要零件。4、用pro/e完成了模具的三维装配图。 1.4 毕业设计的意义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是向祖国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份量的答卷,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到书。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它总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一个人的能力与才华,向社会展示自身的价值。撰写毕业论文在学业生涯中是一件值得留恋的事情。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唤起的对科学研究的极大兴趣,所激发的对科学事业的满腔热情,以及写作中辛勤的耕耘 2 成型工艺分析 2.1 塑件形状在模具设计之前需要对塑件的工艺性如形状结构、尺寸大小、精度等级和表面质量要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恰当确定塑件制品所需的模具结构和模具精度。零件如图所示,具体尺寸详见图纸,该塑件结构简单,生产量大,要求较低的模具成本,成型容易,精度要求一般。图2-1 3d视图 2.2 abs材料分析abs塑料系丁二烯—丙烯腈—苯乙烯组成的三元共聚物,俗称abs塑料,其临界表面张力为34—38mn/cm,热变形温度为70—107℃,能够溶解abs塑料的溶剂有酮、苯和酯类溶剂,而醇类和烃类溶剂对abs塑料没有溶蚀作用,所以所选用的abs专用涂料中一般应含有适量的上述溶剂和非溶剂。abs塑料的涂料选择范围较宽,以热塑性丙烯酸酯涂料为主,还有环氧醇酸硝基漆等,以下为abs塑料的一个专用涂料树脂实例。丙烯酸树脂组成:甲基丙烯酸甲酯40%—45%甲基丙烯酸<2%甲基丙烯酸丁酯35%—40%过氧化苯甲酰2%—5%丙烯酸羟乙酯20%偶氮二异丁腈1%—2%溶剂组成:甲苯、二甲苯50份200#溶剂汽油20份乙酸丁酯30份共10页,当前第1页12345678910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相关内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设计:市场调研方案设计 【内容摘要】随着手机市场竞争的加剧,全球手机厂商都在加大力度提高自己手机品牌的

塑料模具设计论文

塑料模具设计论文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以其生产制件所表现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效率和低耗能耗材,越来越引起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重视。国外将模具比喻为“工业之母”、“金钥匙”、“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日、美等工业发达国家模具的产值早已超过了机床工业的产值。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模具技术是精密成形技术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模具既直接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又大量采用高新技术,如CAD/CAE/CAM,新工艺、新材料,各类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等,模具工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模具在各行业中应用日益广泛,我国模具总量又供不应求,因此模具已成为许多工业产品发展的“瓶颈”。 日前,我国模具行业的生产企业和职工总数在世界上的排名已跃居第一,生产销量排名世界第三。但是,由于创新能力弱,行业关键技术难以突破,使得我国模具行业长期以来面临着“低端竞争、高端进口”的尴尬局面。据了解,在我国目前的模具企业中,产值过亿的企业只有20多家,中型企业几十家,其余都是小型企业,多数只有几十名职工,百十万元产值,很多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作坊式的管理方式。技术水平落后,生产效率低,这使得我国几乎所有的模具企业都只能生产中低档的模具产品,而高中档产品只能大量进口。 2008年,由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随着各国政府救市计划的实施而缓解,反而开始扩散到实体经济,并逐渐蔓延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各个行业,并有可能进而向经济危机转化。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出现了增速放缓的现象,加上成本上升、效益下滑等因素,已影响到部分企业的投资意愿和能力,进而对消费增长构成制约。 1.2 我国塑料模具的发展现状

模具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模具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1 国内汽车冲压模具设计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2 模具设计制造一体化实训平台建设 3 基于3D打印的叶轮随形冷却模具设计与制造 4 包装盒底座精密注塑模具改进研究 5 模具修复技术及发展趋势 6 模具装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的构建 7 新型精密铸造模具加热焙烧隧道窑 8 压铸模具实时温度监测系统研制 9 基于3D打印的随形冷却注塑模具传热因素研究 10 现代模具设计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1 强劲需求拉动汽车冲压模具拓展新天地 12 3D打印在汽车模具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13 冲压模具问题归因探究 14 基于CAD/CAM模具设计与加工 15 模具数字化制造技术分析 16 酒杯密封盖叠层式注塑模具设计 17 基于Dynaform的印涂铝盖冲压拉深模具间隙的数字化设计技术 18 轻质板材平底无铆连接成形模具的优化 19 激光复合织构薄壁弯管模具成型试验 20 硼钢热冲压模具CAE顺序耦合建模及强度校核

21 手机壳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22 注塑成型模具设计的要点分析 23 热流道技术在注塑模具中的应用与发展 24 基于UG的相机面壳注塑模具设计 25 基于电动圆弧抽芯的塑料花洒注塑工艺分析及模具创新设计 26 激光淬火技术在模具表面处理中的应用与展望 27 我国模具标准化工作现状与发展趋势 28 基于数值模拟和3D打印的热冲压模具随形水道设计制造研究 29 汽车覆盖件用淬硬钢模具铣削加工的研究进展 30 复杂曲面模具加工系统综合刚度场建模与分析 31 智能模具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探索 32 预紧式多层交错剖分超高压模具研究 33 新型铸造冷作模具钢的组织控制与力学性能 34 模具智能车间公共缓存区单AGV调度策略与仿真 35 面向模具制造业的物联网管理系统研究 36 基于激光冲击强化的挤压模具延寿方法及机理研究 37 基于CAD/CAE/CAM一体化技术的注塑模具设计制造研究 38 超高强度硼钢热冲压工艺及模具优化研究 39 柔性流水类型模具热处理车间多目标动态调度 40 基于CATIA二次开发的注塑模具智能设计系统的研究 41 基于数字化工厂的一汽模具制造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42 考虑随机返修的模具设计项目群仿真分析及其控制策略

模具毕业论文题目

模具毕业论文题目 模具在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模具目前在市场上用途广泛,所以在网上可以收集很多资料,下面是有学术堂为有需要的朋友们准备的一些模具毕业论文题目,希望为你们带来些帮助。 模具毕业论文题目(一) 1 国内汽车冲压模具设计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2 模具设计制造一体化实训平台建设 3 基于3D打印的叶轮随形冷却模具设计与制造 4 包装盒底座精密注塑模具改进研究 5 模具修复技术及发展趋势 6 模具装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的构建 7 新型精密铸造模具加热焙烧隧道窑 8 压铸模具实时温度监测系统研制 9 基于3D打印的随形冷却注塑模具传热因素研究 10 现代模具设计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1 强劲需求拉动汽车冲压模具拓展新天地 12 3D打印在汽车模具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13 冲压模具问题归因探究 14 基于CAD/CAM模具设计与加工 15 模具数字化制造技术分析 16 酒杯密封盖叠层式注塑模具设计 17 基于Dynaform的印涂铝盖冲压拉深模具间隙的数字化设计技术 18 轻质板材平底无铆连接成形模具的优化 19 激光复合织构薄壁弯管模具成型试验 20 硼钢热冲压模具CAE顺序耦合建模及强度校核 21 手机壳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22 注塑成型模具设计的要点分析 23 热流道技术在注塑模具中的应用与发展 24 基于UG的相机面壳注塑模具设计 25 基于电动圆弧抽芯的塑料花洒注塑工艺分析及模具创新设计 26 激光淬火技术在模具表面处理中的应用与展望 27 我国模具标准化工作现状与发展趋势 28 基于数值模拟和3D打印的热冲压模具随形水道设计制造研究 29 汽车覆盖件用淬硬钢模具铣削加工的研究进展 30 复杂曲面模具加工系统综合刚度场建模与分析 31 智能模具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探索 32 预紧式多层交错剖分超高压模具研究 33 新型铸造冷作模具钢的组织控制与力学性能 34 模具智能车间公共缓存区单AGV调度策略与仿真 35 面向模具制造业的物联网管理系统研究 36 基于激光冲击强化的挤压模具延寿方法及机理研究 37 基于CAD/CAE/CAM一体化技术的注塑模具设计制造研究 38 超高强度硼钢热冲压工艺及模具优化研究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论文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 1.绪论 1.1冲压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压通常是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冷变形加工,且主要采用板料来加工成所需零件,所以也叫冷冲压或板料冲压。冲压是材料压力加工或塑性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术。 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冲模是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批量冲压生产就难以进行; 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只有它们相互结合才能得出冲压件。 与机械加工及塑性加工的其它方法相比,冲压加工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主要表现如下。 (1) 冲压加工的生产效率高,且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这是因为冲压是依靠冲模和冲压设备来完成加工,普通压力机的行程次数为每分钟可达几十次,高速压力要每分钟可达数百次甚至千次以上,而且每次冲压行程就可能得到一个冲件。 (2)冲压时由于模具保证了冲压件的尺寸与形状精度,且一般不破

坏冲压件的表面质量,而模具的寿命一般较长,所以冲压的质量稳定,互换性好,具有“一模一样”的特征。 (3)冲压可加工出尺寸范围较大、形状较复杂的零件,如小到钟表的秒表,大到汽车纵梁、覆盖件等,加上冲压时材料的冷变形硬化效应,冲压的强度和刚度均较高。 (4)冲压一般没有切屑碎料生成,材料的消耗较少,且不需其它加热设备,因而是一种省料,节能的加工方法,冲压件的成本较低。 但是,冲压加工所使用的模具一般具有专用性,有时一个复杂零件需要数套模具才能加工成形,且模具制造的精度高,技术要求高,是技术密集形产品。所以,只有在冲压件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冲压加工的优点才能充分体现,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冲压地、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尤其是大批量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相当多的工业部门越来越多地采用冲压法加工产品零部件,如汽车、农机、仪器、仪表、电子、航空、航天、家电及轻工等行业。在这些工业部门中,冲压件所占的比重都相当的大,少则60%以上,多则90%以上。不少过去用锻造=铸造和切削加工方法制造的零件,现在大多数也被质量轻、刚度好的冲压件所代替。因此可以说,如果生产中不谅采用冲压工艺,许多工业部门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快速进行产品更新换代等都是难以实现的。 1.2 冲压的基本工序及模具 由于冲压加工的零件种类繁多,各类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

模具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基于UG软件对于注塑模具分型方法的问题研究 学生姓名: 系别:机械与电气工程系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 2013年 4 月 5 日

摘要 模具都有两大部分组成:动模和定模(或者公模和母模),分型面是指两者在闭和状态时能接触的部分,也是将工件或模具零件分割成模具体积块的分割面,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分型面的设计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模具结构和操作的难易程度,是模具设计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UG软件来对零件进行分型设计,是运用UG软件的分模模块和建模模块来对零件进行整体的分析及参数设计使模具的分模达到简单快捷的目的。UG模具分型分为手动分模和自动分模,两种分模方法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分模效率。 关键词:手动分模自动分模 UG分型分型面

ABSTRACT Mold has two major components: The movable mold and fixed mold (or male mold and female mold), Parting surfaces are both in the closed state of the contact portion, Workpiece or mold parts is split into a split surface of the mold sizes block, Has a broader meaning. Parting surface design has a direct impact on product quality, mold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of the degree of difficulty, It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of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mold design. UG software parts parting design, Parting use of UG software modules and modeling module to the overall analysis and parameter design parts of the mold parting of simple and quick purpose. UG mold parting divided into parting manually and automatic mode, the two parting the use of the method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arting. Keywords:A manual mode;automatic mode;the UG typing;parting surface

模具设计与制造毕业论文范例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模具设计与制造毕业论文范例 绪论 {一} 【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 模具是利用其特定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尺寸制品的工具。在各种材料加工工业中广泛的使用着各种模具。例如金属铸造成型使用的砂型或压铸模具、金属压力加工使用的锻压模具、冷压模具等各种模具。 对模具的全面要求是:能生产出在尺寸精度、外观、物理性能等各方面都满足使用要求的公有制制品。以模具使用的角度,要求高效率、自动化操作简便;从模具制造的角度,要求结构合理、制造容易、成本低廉。 模具影响着制品的质量。首先,模具型腔的形状、尺寸、表面光洁度、分型面、进浇口和排气槽位置以及脱模方式等对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以及制件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电性能、内应力大小、各向同性性、外观质量、表面光洁度、气泡、凹痕、烧焦、银纹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次,在加工过程中,模具结构对操作难以程度影响很大。在大批量生产塑料制品时,应尽量减少开模、合模的过程和取制件过程中的手工劳动,为此,常采用自动开合模自动顶出机构,在全自动生产时还要保证制品能自动从模具中脱落。另外模具对

制品的成本也有影响。当批量不大时,模具的费用在制件上的成本所占的比例将会很大,这时应尽可能的采用结构合理而简单的模具,以降低成本。 现代生产中,合理的加工工艺、高效的设备、先进的模具是必不可少是三项重要因素,尤其是模具对实现材料加工工艺要求、塑料制件的使用要求和造型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效的全自动设备也只有装上能自动化生产的模具才有可能发挥其作用,产品的生产和更新都是以模具的制造和更新为前提的。由于制件品种和产量需求很大,对模具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促进模具的不断向前发展,首选 [二] 【模具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模具增长十分迅速,高效率、自动化、大型、微型、精密、高寿命的模具在整个模具产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模具设计和制造角度来看,模具的发展趋势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加深理论研究 在模具设计中,对工艺原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模具设计已经有经验设计阶段逐渐向理论技术设计各方面发展,使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2)高效率、自动化

塑料模具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名称: 姓名: 班级: 学号: 系部: 指导教师: 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二00 一二年 5 月12 日 绪论 塑料,成为当前人类使用的一大类材料。目前我国的塑料工业正在飞速发展,塑料制品的应用已经深入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塑料工程通常是塑料制造与改性,塑料制品与模具设计是塑料工程中的重要部分,是塑料工业中不可少的环节。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它被用来成型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各种制品。在各种材料加工工业中广泛的使用着各种模具,如压铸模,浇铸模,非金属制品成型的玻璃模,陶瓷模,塑料模等。 采用模具生产制件具有色、生产效率高,质量好,切削少,节约能源和原料,成本低等优点,模具成型已经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成为多种成型工艺中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模具机械,电子等行业的基础工业,它对国民经济的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个国家面具生产能力的强弱,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许多部门新产 品的开发和老产品的更新换代,影响着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我国为了优先发展模具工业,定制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把它放在国民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对塑料模具的全面要求就是能够高效的生产出外观性能符合使用要求的制品。 塑料成型模具是成型塑料制品的工具。塑料模具的应能生产并满足给定的形状,尺寸,外观和内在性能要求的制品。要求模具能被高效的应用,且操作简便,并达到自动化水平要求模具又合理的结构,制造容易且成本低廉。同时,也要求有足够的使用寿命。 近年来塑料模的产量和水平发展十分迅速,高效率,自动化,大型,精密,长寿命模具总产量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在各种塑料模具中看来,注射模在生产中所占比例是最大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再世界塑料成型模具产量中的板书以上为注射模。 在这次设计中充分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本次设计的塑件也是通过使用注射模来成型的。本套设计主要放在塑件结构和模具设计这一环节,如注射机的选用和校核,分型面的选择,模具结构的设计,分流道的设计,浇注系统的设计等等。在设计过程中,首先用Proe 进行三维造型,然后用CAD 进行模具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难免会出现错误,敬请原谅,并给出指 正。 制件三视图: 三视图

冲压模具设计毕业论文

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会原谅现在的我。 1 绪论 1.1 概述 冲压成形作为现代工业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加工方法 用以生产各种板料零件 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 其成形件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强度高、互换性好、成本低、生产过程便于实现机械自动化及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是一种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相比和不可替代的先进制造技术 在制造业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能源、机械、信息、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和日常生活的生产之中 在吸收了力学、数学、金属材料学、机械科学以及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后 已经形成了冲压学科的成形基本理论 以冲压产品为龙头 以模具为中心 结合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 在产品的巨大市场需求刺激和推动下 冲压成形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2 冲压技术的进步 进几十年来 冲压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 它不仅表现在许多新工艺与新技术在生产的广泛应用上 如:旋压成形、软模具成形、高能率成形等 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冲压技术的认识与掌握的程度有了质的飞跃[1] 现代冲压生产是一种大规模继续作业的制造方式 由于高新技术的参与和介入 冲压生产方式由初期的手工操作逐步进化为集成制造(图1-1) 生产过程逐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并且正在向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实现自动化冲压作业 体现安全、高效、节材等优点 已经是冲压生产的发展方向 图1-1 冲压作业方式的进化冲压自动化生产的实现使冲压制造的概念有了本质的飞跃 结合现代技术信息系统和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成果 由这三方面组合又形成现代冲压新的生产模式-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把产品概念形成、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全过程通过计算机等技术融为一体 将会给冲压制造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使现代冲压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1.3 模具的发展与现状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的基础工艺装备 是一种高附加值的高技术密集型产品 也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 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

模具设计与制造毕业论文范例

模具设计与制造毕业论文范例 绪论 {一} 【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 模具是利用其特定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尺寸制品的工具。在各种材料加工工业中广泛的使用着各种模具。例如金属铸造成型使用的砂型或压铸模具、金属压力加工使用的锻压模具、冷压模具等各种模具。 对模具的全面要求是:能生产出在尺寸精度、外观、物理性能等各方面都满足使用要求的公有制制品。以模具使用的角度,要求高效率、自动化操作简便;从模具制造的角度,要求结构合理、制造容易、成本低廉。 模具影响着制品的质量。首先,模具型腔的形状、尺寸、表面光洁度、分型面、进浇口和排气槽位置以及脱模方式等对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以及制件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电性能、内应力大小、各向同性性、外观质量、表面光洁度、气泡、凹痕、烧焦、银纹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次,在加工过程中,模具结构对操作难以程度影响很大。在大批量生产塑料制品时,应尽量减少开模、合模的过程和取制件过程中的手工劳动,为此,常采用自动开合模自动顶出机构,在全自动生产时还要保证制品能自动从模具中脱落。另外模具对制品的成本也有影响。当批量不大时,模具的费用在制件上的成本所 占的比例将会很大,这时应尽可能的采用结构合理而简单的模具,以降低成本。 现代生产中,合理的加工工艺、高效的设备、先进的模具是必不可少是三项重要因素,尤其是模具对实现材料加工工艺要求、塑料制件的使用要求和造型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效的全自动设备也只有装上能自动化生产的模具才有可能发挥其

作用,产品的生产和更新都是以模具的制造和更新为前提的。由于制件品种和产量需求很大,对模具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促进模具的不断向前发展,首选 [二] 【模具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模具增长十分迅速,高效率、自动化、大型、微型、精密、高寿命的模具在整个模具产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模具设计和制造角度来看,模具的发展趋势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加深理论研究 在模具设计中,对工艺原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模具设计已经有经验设计阶段逐渐向理论技术设计各方面发展,使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2)高效率、自动化 大量采用各种高效率、自动化的模具结构。高速自动化的成型机械配合以先进的模具,对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起了很大的作用。 (3)大型、超小型及高精度 由于产品应用的扩大,于是出现了各种大型、精密和高寿命的成型模具,为了满足这些要求,研制了各种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能且易加工、热处理变形小、导热性优异的制模材料。 (4)革新模具制造工艺 在模具制造工艺上,为缩短模具的制造周期,减少钳工的工作量,在模具加工工艺上作了很大的改进,特别是异形型腔的加工,采用了各种先进的机床,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机械加工的比重,而且提高了加工精度。 (5)标准化

模具毕业论文

模具毕业论文 模具毕业论文         模具毕业论文 引言 模具是一种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品,在我国国民经济巾的地位也非常重要。模具工业已被我国正式确定为基础产业,并在“十五”中列为重点扶持产业。由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发展,促使模具技术不断进步,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根据社会发展对模具专业学生的新要求以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探圳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对99级模具设计方向学生的毕业设计的进行了较大的改节,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模具专业学生培养目标 深圳大学模具设计专业隶属于深圳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是从事注射模的设计与制造。为了明确本方向的培养目标,我们对珠江三角洲,特别是深圳周边地区模具企业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有较高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爱岗敬业和较好的与人协调共事能力,要求毕业生基础理论扎实,着重基本技能的掌握

和再学习能力,要求毕业生熟练掌握外语,有一定的计算机软件应用和开发能力。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我们把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于:面向各类型企业,培养爱岗敬业,具备机械及各类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再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能在模具生产第一线从事模具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销售的应用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据此把拓宽专业口径,课程体系合理,教学内容优化、实验研究能力强,社会适应面宽,作为本方向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将模具设计理论、实践与及计算机应用融合为一体。 3计算机技术在注射模中的应用领域 塑料产品从设计到成型生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包括塑料制品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模具加工制造和塑件生产等几个工要方面。它需要产品设计师.模具设计师、模具加工工艺师及熟练操作工人协同努力来完成,它是一个设计、修改、再设计的反复迭代、不断优化的过程。传统的手工设计已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正在各方面取代传统的手工设计方式,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计算机技术在注射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塑料制品的设计:基于特征的三维造型软件为设计者提供了方便的设计平台,而且制品的质量、体积等各种物理参数为后续的模具设计和分析打下了良妤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