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颅骨及其连接
合集下载
颅骨及其连结课件

4
n 颅的顶面 n 颅的内面 n 颅底外面 n 颅的前面 n 颅的侧面
2024/5/5
5
n 颅的顶面 n 颅的内面 n 颅底外面 n 颅的前面 n 颅的侧面
2024/5/5
6
n 颅的顶面 n 颅的内面 n 颅底外面 n 颅的前面 n 颅的侧面
2024/5/5
7
n 颅的顶面 n 颅的内面 n 颅底外面 n 颅的前面 n 颅的侧面
n 额骨 n 顶骨 n 蝶骨 n 枕骨 n 筛骨 n 颞骨
2024/5/5
1
• 面颅骨
成对的: 上颌骨、鼻骨、 颧骨、泪骨、 下鼻甲、腭骨
不成对的:
犁骨、下颌骨、 舌骨
2024/5/5
2
2024/5/5
3
(二)颅底整体观
n 颅的顶面 n 颅的内面 n 颅底外面 n 颅的前面 n 颅的侧面
2024/5/5
2024/5/5
12
2024/5/5
13
(二)下肢骨及其连结
※下肢带骨
※自由下肢骨
※下肢主要关节的构造和 运动
2024/5/5
14
※下肢带骨
2024/5/5
15
※
自 由 下 肢 骨
2024/5/5
16
2024/5/517※下肢主要关节的构造和运动
2024/5/5
18
2024/5/5
8
(三)人颅的特点(见书) (四)新生儿颅的特征及出生后的变化
n 头部比例大 n 脑颅比例大
n 囟的存在
2024/5/5
9
四、四肢骨及其连结
(一)上肢骨及其连结 ※上肢带骨 ※自由上肢骨 ※上肢主要关节的构造和运动
解剖学颅骨及其连结PPT课件

切牙管 、 腭大孔。
枕骨大孔 枕髁
髁管开口。
舌下N管外口 枕外隆突。
颈V孔;颈A管外口。
茎突
茎乳孔。
下颌窝 关节结节。
破裂孔。
13
5、颅侧面观:
翼 点 “ H ”形缝,额、顶、颞、蝶 四骨
交会之点。脑膜中前支,X线 手
术需注意。
外耳门: 线
颞上窝
颞
乳 突: 颧弓 窝。
颞下窝
颞
14
6、颅前面观:
1)额区:额鳞、额结节、眉弓、眉间。
蝶筛隐窝。
上、中、下鼻道
蝶腭孔
翼16 腭
(4)鼻旁窦: 额窦: 筛窦前、中群: 上颌窦: 蝶窦:开口
窝。 筛窦后群:开口
(5)骨性鼻腔:上颌骨
开口
中鼻道。
蝶筛隐
上鼻道。 腭骨 下颌骨。
17
(四)新生儿颅的特征及生后的变化:
胎儿时期 脑、感觉器官发育早。
咀嚼、呼吸器、鼻旁窦不发达 。
脑颅比面颅大, 面颅占 1/8
2)眶 : 呈四边形,一尖、一底、四壁。
容纳眼球及附属器。
底
眶口呈四边形,眶上切迹(孔)
眶下孔。
尖
视N孔
颅中窝。
上壁 泪腺窝。
内侧壁 最;
孔。
眶下沟 眶下管 眶下
外侧壁
较厚,
窝3。)骨性鼻腔:
顶 管。
筛板;
眶上裂
底
骨腭
颅后 切牙
侧
上、中、下鼻甲
二突、二孔。
下颌体 下颌底、牙槽弓 、 颏隆凸、
颏孔、 颏棘、 二腹肌窝。
下颌支 冠突、髁突、下颌切迹、下颌头、
下颌颈、下颌角、下颌孔。
2、舌骨: 马蹄形、分为 体、大角、小角。
颅骨及连接

颅骨及其连接
颅 skull • 概述:位于脊柱的上方, 概述:位于脊柱的上方, 由23块颅骨(除下颌骨和 23块颅骨( 块颅骨 舌骨外)借缝和软骨连成 舌骨外) 一个整体称之为颅 。 • 分部:脑颅和面颅 分部: • 脑颅骨(8块)※ 脑颅骨( 面颅骨(15块 面颅骨(15块)※
外耳门 眶上缘
颅骨及其连接
骨性口腔: 骨性口腔: 骨腭) 不完整) 顶(骨腭) 底(不完整)
颅骨及其连接
新生儿颅的特点及生后的变化
1、脑颅所占的比例较大 (新:面/颅=1/8 成:面/颅=1/4 ) 颅 颅 2、颅骨未完全发育,骨化中心突出, 骨与 、颅骨未完全发育,骨化中心突出, 骨之间缝较宽大称为颅囟 骨之间缝较宽大称为颅囟
颅骨及其连接
鼻旁窦※:
概念: 概念: 名称、 名称、位置和开口 功能特点: 功能特点:对发音起共 鸣作用、 鸣作用、内衬粘膜
名称
上颌窦 额窦 筛窦 蝶窦
位 置
上颌骨体内 额骨眉弓深面
开
口
中鼻道 中鼻道
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 筛骨迷路内 前、中、后3群 后群开口于上鼻道 蝶骨体内 蝶筛隐窝
颅骨及其连接
颅骨及其连接
蝶骨: 蝶骨
体(蝶窦): 蝶鞍、垂体窝 蝶窦): 蝶鞍、 小翼:视神经管、 小翼:视神经管、眶上裂 大翼:圆孔、卵圆孔、 大翼:圆孔、卵圆孔、棘孔
颅骨及其连接
筛骨: 筛骨
筛板、垂直板、筛骨迷 筛板、垂直板、 路(筛窦)、上中鼻甲 筛窦)、上中鼻甲 )、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脑脊液鼻漏
颅骨及其连接
颅侧面观:一弓、一门、 颅侧面观:一弓、一门、 一突、两窝、 一突、两窝、一点※
顶 额
翼点: 翼点:位置 形态 构成 特点 意义
颅 skull • 概述:位于脊柱的上方, 概述:位于脊柱的上方, 由23块颅骨(除下颌骨和 23块颅骨( 块颅骨 舌骨外)借缝和软骨连成 舌骨外) 一个整体称之为颅 。 • 分部:脑颅和面颅 分部: • 脑颅骨(8块)※ 脑颅骨( 面颅骨(15块 面颅骨(15块)※
外耳门 眶上缘
颅骨及其连接
骨性口腔: 骨性口腔: 骨腭) 不完整) 顶(骨腭) 底(不完整)
颅骨及其连接
新生儿颅的特点及生后的变化
1、脑颅所占的比例较大 (新:面/颅=1/8 成:面/颅=1/4 ) 颅 颅 2、颅骨未完全发育,骨化中心突出, 骨与 、颅骨未完全发育,骨化中心突出, 骨之间缝较宽大称为颅囟 骨之间缝较宽大称为颅囟
颅骨及其连接
鼻旁窦※:
概念: 概念: 名称、 名称、位置和开口 功能特点: 功能特点:对发音起共 鸣作用、 鸣作用、内衬粘膜
名称
上颌窦 额窦 筛窦 蝶窦
位 置
上颌骨体内 额骨眉弓深面
开
口
中鼻道 中鼻道
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 筛骨迷路内 前、中、后3群 后群开口于上鼻道 蝶骨体内 蝶筛隐窝
颅骨及其连接
颅骨及其连接
蝶骨: 蝶骨
体(蝶窦): 蝶鞍、垂体窝 蝶窦): 蝶鞍、 小翼:视神经管、 小翼:视神经管、眶上裂 大翼:圆孔、卵圆孔、 大翼:圆孔、卵圆孔、棘孔
颅骨及其连接
筛骨: 筛骨
筛板、垂直板、筛骨迷 筛板、垂直板、 路(筛窦)、上中鼻甲 筛窦)、上中鼻甲 )、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脑脊液鼻漏
颅骨及其连接
颅侧面观:一弓、一门、 颅侧面观:一弓、一门、 一突、两窝、 一突、两窝、一点※
顶 额
翼点: 翼点:位置 形态 构成 特点 意义
颅骨及其连结课件

脑颅(8)
额骨(1) 顶骨(2) 颞骨(2) 枕骨(1) 蝶骨(1) 筛骨(1)
额骨 筛骨 蝶骨
颞骨 顶 骨
枕骨
颅骨及其连结
面颅(15)
鼻骨 (2) 泪骨( 2) 上颌骨 (2)
颧骨( 2) 下鼻甲 (2)
腭骨(2) 下颌骨(1)
犁骨 (1) 舌骨(1)
颧骨
鼻骨泪
骨
下
鼻犁 甲骨
上颌骨
颅骨及其连结
颞 下 颌 关 节 的 运 动
➢侧方运动
颅骨及其连结
颞下颌关节
• 组成
由下颌头和颞骨的下颌窝及关节结节构成。
• 关节类型
滑车关节或联动关节。
• 结构特点 关节面由纤维软骨覆盖;有关节盘,将关节腔分 为两部分;两侧有侧韧带加强;前脱位较常见。
• 运动方式 张口、闭口、前进、后退和侧方运动。
颅骨及其连结
三、颅骨及其连结
[掌握] 1.颅骨的组成。 2. 颅的侧面观。
[熟悉] 1.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和开口。 2. 颞下颌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式。
颅骨及其连结
颅 骨 的 分 类
颅骨及其连结
•脑颅(8)
额骨(1) 顶骨(2) 颞骨(2) 枕骨(1) 蝶骨(1) 筛骨(1)
额骨
顶骨
蝶骨 颞骨
枕骨
颅骨及其连结
作业
[名词解释] 1.翼点 [简答题] 1.颅骨的组成 2. 颞下颌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式。
颅骨及其连结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颅骨及其连结
下颌骨(前面观)
颅骨及其连结
冠突
下颌骨 (内侧面观)
颅骨及其连结
下颌切迹
颅骨及连结

第二十页,共59页。
颅骨的连结
颅骨连结有纤维连结、软骨连结和关节三种
(一)颅骨的纤维连结和软骨连结
❖ 各颅骨之间藉缝、软骨和骨性连结,连结较为牢固。
❖ 颅盖骨间形成骨缝: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 ❖ 随着年龄的增长,颅骨之间的缝、软骨连结都会先后
骨化而成为骨性结合。 ❖ 颅底骨之间有韧带连结,如舌骨主要靠韧带和软组织
有两突起 冠突 髁突 与颞骨相关节。
体下缘与支后缘交角处为下颌角。
舌骨:位于下颌骨的下后方,呈蹄铁形。 在舌与喉之间,借韧带与颅骨相连。
第六页,共59页。
颅的整体观
1.顶面观 ❖ 卵圆形,前窄后宽,可见三条骨缝:
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
❖ 脑颅∶面颅 =
成 人 约 4∶1 新生儿 约 8∶1
第七页,共59页。
后群→上鼻道 蝶窦→蝶筛隐窝
第十七页,共59页。
2)交通
向前→鼻前孔→外界
向后→鼻后孔→鼻咽部
向上→筛孔→颅前窝 向下→切牙孔→口腔 向后上→蝶筛隐窝→蝶窦 向外侧→蝶腭孔→翼腭窝
→上鼻道→后筛窦 →中鼻道→前、中筛窦、
上颌窦、额窦 →下鼻道→鼻泪管→眼眶
第十八页,共59页。
(3)骨性口腔
上颌骨+腭骨+下颌骨 顶—骨腭 前壁—牙槽突(上颌骨+下颌骨) 外侧壁—牙槽突(上颌骨+下颌骨)
图额 骨
第三十五页,共59页。
图额骨
第三十六页,共59页。
图额骨
第三十七页,共59页。
图枕骨
第三十八页,共59页。
图
第三十九页,共59页。
图筛骨筛窦
第四十页,共59页。
图筛骨
第四十一页,共59页。
颅骨及其连结--星球

颅中窝
三叉N(Ⅴ1)
展 N(Ⅵ)
圆 孔
—— 上颌N(Ⅴ2)
卵圆孔 —— 下颌N(Ⅴ3)
通过颅底孔裂的血管、神经
内耳门
面 N(Ⅶ)
前庭蜗N(Ⅷ) 舌咽N(Ⅸ)
颅后窝
颈静脉孔
迷走N(Ⅹ) 副 N(Ⅺ)
舌下神经管 — 舌下N(Ⅻ)
通过颅底孔裂的血管、神经
动 脉:颈动脉管内、外口 ———— 颈内动脉 血 管 棘 孔 ———— 脑膜中动脉
(1)结构
(2)运动及参与的肌肉
开口(舌骨上、下肌群、翼外肌、下颌骨的重量)
闭口(咬肌、颞肌、翼内肌)
前进(双侧翼内肌+翼外肌) 后退(颞肌后份)
侧方运动(一侧翼内肌和翼外肌的共同作用)
鼻后孔
2.鼻旁窦
鼻周围与鼻腔相通的含气空腔,其内层黏膜与鼻腔黏膜相连续, 开口于鼻道。 减轻颅骨重量,温暖、湿润空气,声音共鸣。
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开口部位
蝶筛隐窝 额 窦
中鼻道
蝶 窦
筛 窦
前、中筛窦
后筛窦
上颌窦
上颌窦口
蝶 窦
蝶筛隐窝
后
筛 窦 中 前
上鼻道
中鼻道 额 窦 上颌窦
3.鼻腔的通向
静 脉:横窦沟、乙状窦沟、颈静脉孔 ——— 颈内静脉
垂 体 窝 ———— 垂 体
枕骨大孔 ———— 延 髓
•颞下颌关节
关节头 ——下颌骨的下颌头 关节窝 ——颞骨的下颌窝、关节结节 关节囊松弛,其外侧有外侧韧带增强。 关节囊的前部较薄弱。 关节囊内有关节盘,将关节腔分为上、下两部分。 翼外肌的部份肌腱穿过关节囊附着于关节盘。
下
壁:眶下沟-→眶下管 -→眶下孔
颅骨及其连接

颅骨及其连接
成对:颞骨、顶骨
脑颅骨(8块)
不成对:额骨、蝶骨、筛骨、枕骨
颅骨(23块)
成对:上颌骨、鼻骨、颧骨、颚骨、泪骨、下鼻甲面颅骨(15块)
不成对:犁骨、舌骨、下颌骨
枕骨(枕骨大孔、枕髁、枕外隆突)
筛骨(筛板、垂直板:参与构成鼻中隔、筛骨迷路)蝶骨:
顶骨(冠状缝、矢状缝)
面颅骨
下颌骨
舌骨:
颅的整体观:
颅内面观:
颅底外面观:
颅底内外相同的孔:卵圆孔、棘孔、枕骨大孔、破裂孔、颈静脉孔
颅侧面观:
翼区:额骨、蝶骨、枕骨、颞骨交界处,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薄
颅前面观:
新生儿颅(特征):脑颅/面颅=1/8
新生儿颅呈五角形
颅囟:前囟、后囟、蝶囟、乳突囟
颅骨的连接:
颞下颌关节:。
颅骨及连结四肢骨及连结课件

髋骨
下肢带骨 髋骨 -不规则骨 -构成骨盘的前壁和侧壁 -闭孔,髋臼 -由髂骨、耻骨、坐骨组成
髋骨
髂骨
髋臼
坐骨
耻骨
闭孔
•颅骨及连结、四肢骨及连结
•37
附肢骨及连结-下肢骨及连结
下肢骨 包括自由下肢骨和下肢带骨
髂骨翼
下肢带骨 髋骨
髂骨 组成髋臼的上2/5
髋骨 髂骨体
髂嵴
髂结节 髂前上棘
髂窝
耳状面
弓状线
外科颈
肱 骨 滑 车
小结节
大结节 桡神经沟
尺神经沟
肱骨
肱 骨 小 头
关
肱骨头
节 盂
肩关节
肱 骨 滑 车
肱骨小头 •颅骨及连结、四肢骨及连结桡骨
前面
后面
尺骨 肘关节•27
附肢骨及连结-上肢骨及连结
上肢骨 包括自由上肢骨和上肢带骨
自由上肢骨 桡骨头 桡骨颈
桡骨 肱 骨 小 头
尺切迹
桡骨 尺骨
茎突
前面
后面
髂窝 耳状面
坐骨 大切迹
坐骨
坐骨 •颅骨及连结、四肢骨及连结坐骨
•38
附肢骨及连结-下肢骨及连结
下肢骨 包括自由下肢骨和下肢带骨
下肢带骨 髋骨
坐骨 组成髋臼的后下2/5
坐骨体
髋骨 坐骨支
耻骨
耻骨
坐骨 结节
•颅骨及连结、四肢骨及连结耻骨
坐骨 大切迹
坐骨棘
坐骨
小切迹
•39
附肢骨及连结-下肢骨及连结
下肢骨 包括自由下肢骨和下肢带骨
/关节囊: 前部薄弱而松弛,可 致前脱位
/内有关节盘,将关节腔分为上下 两个独立的部分。 /属联动关节;可作上提与下降、 前进和后退、侧方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骨及其连接
教学目标:
1.熟悉颅骨的组成及分部。 2.掌握整体观的主要结构。
颅骨及其连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脑、面颅骨的组成,翼 点,颅底的内面观 难点: 1.颅底的内、外面的结构
颅骨及其连接
教学内容 1.颅骨的位置、组成及分部。 2.颅的主要结构:翼点、枕骨大孔
鼻旁窦等。
问题一:几个月的婴儿在哭闹 时发现头顶前面有时会鼓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呢? 问题二:某人张大口咬一个硬 苹果时,口就闭不上了这是 怎么回事?
小 结
本次课重点要求大家掌握: 1.颅骨的组成和整体观
2.颅骨之间的间接连接。
思考题
1.成对的颅骨有哪些? 2.不成对的颅骨有哪些?
3. 鼻旁窦有哪些?分别开口何处?
颞下颌关节
(二)结构特点 关节囊松弛 外侧韧带 有关节盘 (三)运动 张口、闭口 左右前后移动
颞下颌关节
(二)结构特点 关节囊松弛 外侧韧带 有关节盘 (三)运动 张口、闭口 左右前后移动
颞下颌关节
(二)结构特点 关节囊松弛 外侧韧带 有关节盘 (三)运动 张口、闭口 左右前后移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问题二的答案就是颞下颌关节 脱位所引起。
骨鼻中隔
(二)骨性鼻腔 鼻后孔
骨鼻中隔
(二)骨性鼻腔 梨状孔 鼻后孔 骨鼻中隔
筛骨 垂直板 犁骨
(二)骨性鼻腔 蝶筛隐窝 梨状孔 鼻后孔 骨鼻中隔 上鼻甲 中鼻甲 下鼻甲
上鼻道 中鼻道 下鼻道
(三)鼻旁窦 是位于鼻腔周围颅骨内的含气 空腔,并且这些含气的空腔与 鼻腔相通。
有四对鼻旁窦: 上颌窦、额窦 蝶窦、筛窦
蝶鞍 破裂孔 (二)颅中窝
(三)颅后窝
斜 坡 枕骨 大孔
内耳道 内耳门 颈V孔
乙 状 窦 沟
横窦沟
新生儿颅骨尚未发育完全
骨与骨之间有一定 面积的结缔组织膜
前囟 1岁半闭合 后囟 生后不久闭合
当小孩哭闹时颅腔内压力会 增高,所以前囟会由于压力 增高而鼓起来。
下颌骨 髁突 下颌头 下颌颈
冠突
(一)下颌骨 下颌孔 下颌管
颅骨 23块
组成 脑颅骨 (8块) 面颅骨 (15块)
脑颅骨
面颅
成对 脑颅骨 不成对
顶骨2 颞骨2 额骨1 枕骨1 蝶骨1 筛骨1
筛骨1
顶骨2
脑颅骨 枕 骨 1
额 蝶骨1 骨 1
颞骨2
颞骨 枕骨
蝶骨
面颅15块 上颌骨2 颧骨2 鼻骨2 泪骨2 下鼻甲2 腭骨2 犁骨1 下颌骨1 舌骨1
二、颅顶观
下 颌 支
颏孔
下颌角
下颌体
下颌孔
下颌管 颏孔
颏棘
颅骨的连结
颞下颌关节 (一)组成 下 关节结节 颌 对 下颌窝 头
颅底为软骨连结 颅盖骨以缝相连
颞下颌关节
(二)结构特点 关节囊松弛 外侧韧带 有关节盘 (三)运动 张口、闭口 左右前后移动
颞下颌关节
(二)结构特点 关节囊松弛 外侧韧带 有关节盘 (三)运动 张口、闭口 左右前后移动
三条缝
冠状缝 矢状缝 人字缝
三、侧面观
顶 翼点 颞 额 蝶
外耳门 外耳道
乳突 颧弓
四、前面观
(一)眶
(二)骨性鼻腔
(三)鼻旁窦
四、前面观
(一)眶 为一对四棱锥体 形的腔
分为眶尖、眶缘 和眶壁
(一)眶 眶上缘 眶上裂 眶下裂 眶下沟 眶下管 眶下缘 眶下孔
眶上切迹 眶上孔 视N管
(二)骨性鼻腔 梨状孔
均位于相应的骨内,开口于鼻腔
额窦
位 于 额 骨 内开 口 于 中 鼻 道
(三)鼻旁窦
蝶窦
位 于 蝶 开 骨 口 内 于 蝶 筛 隐 窝
(三)鼻旁窦 筛窦
位 于 筛 骨 内
开 口 于 中 、 上 鼻 道 开 口 于 中 鼻 道
位 于 上 颌 骨 内
上颌窦
上鼻道 筛窦后群 开口
中鼻道 筛窦前中群 上颌窦 额窦开口
蝶筛隐窝 蝶 窦 开 口
五、颅底外面
骨腭 破裂孔 关节结节 下颌窝 颈 A管 颈V孔 枕髁 枕骨大孔 枕外隆凸
茎突 面 N管 茎乳孔
破裂孔
卵圆孔 棘孔 茎突
关 节 结 节
茎乳孔 颈A管
下 颌 颈V孔 窝
六、颅底内面 颅前窝 颅中窝 颞骨岩部
颅后窝
(一)颅前窝
筛板 筛孔
垂体窝
视N管
圆孔 卵圆孔 棘孔
教学目标:
1.熟悉颅骨的组成及分部。 2.掌握整体观的主要结构。
颅骨及其连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脑、面颅骨的组成,翼 点,颅底的内面观 难点: 1.颅底的内、外面的结构
颅骨及其连接
教学内容 1.颅骨的位置、组成及分部。 2.颅的主要结构:翼点、枕骨大孔
鼻旁窦等。
问题一:几个月的婴儿在哭闹 时发现头顶前面有时会鼓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呢? 问题二:某人张大口咬一个硬 苹果时,口就闭不上了这是 怎么回事?
小 结
本次课重点要求大家掌握: 1.颅骨的组成和整体观
2.颅骨之间的间接连接。
思考题
1.成对的颅骨有哪些? 2.不成对的颅骨有哪些?
3. 鼻旁窦有哪些?分别开口何处?
颞下颌关节
(二)结构特点 关节囊松弛 外侧韧带 有关节盘 (三)运动 张口、闭口 左右前后移动
颞下颌关节
(二)结构特点 关节囊松弛 外侧韧带 有关节盘 (三)运动 张口、闭口 左右前后移动
颞下颌关节
(二)结构特点 关节囊松弛 外侧韧带 有关节盘 (三)运动 张口、闭口 左右前后移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问题二的答案就是颞下颌关节 脱位所引起。
骨鼻中隔
(二)骨性鼻腔 鼻后孔
骨鼻中隔
(二)骨性鼻腔 梨状孔 鼻后孔 骨鼻中隔
筛骨 垂直板 犁骨
(二)骨性鼻腔 蝶筛隐窝 梨状孔 鼻后孔 骨鼻中隔 上鼻甲 中鼻甲 下鼻甲
上鼻道 中鼻道 下鼻道
(三)鼻旁窦 是位于鼻腔周围颅骨内的含气 空腔,并且这些含气的空腔与 鼻腔相通。
有四对鼻旁窦: 上颌窦、额窦 蝶窦、筛窦
蝶鞍 破裂孔 (二)颅中窝
(三)颅后窝
斜 坡 枕骨 大孔
内耳道 内耳门 颈V孔
乙 状 窦 沟
横窦沟
新生儿颅骨尚未发育完全
骨与骨之间有一定 面积的结缔组织膜
前囟 1岁半闭合 后囟 生后不久闭合
当小孩哭闹时颅腔内压力会 增高,所以前囟会由于压力 增高而鼓起来。
下颌骨 髁突 下颌头 下颌颈
冠突
(一)下颌骨 下颌孔 下颌管
颅骨 23块
组成 脑颅骨 (8块) 面颅骨 (15块)
脑颅骨
面颅
成对 脑颅骨 不成对
顶骨2 颞骨2 额骨1 枕骨1 蝶骨1 筛骨1
筛骨1
顶骨2
脑颅骨 枕 骨 1
额 蝶骨1 骨 1
颞骨2
颞骨 枕骨
蝶骨
面颅15块 上颌骨2 颧骨2 鼻骨2 泪骨2 下鼻甲2 腭骨2 犁骨1 下颌骨1 舌骨1
二、颅顶观
下 颌 支
颏孔
下颌角
下颌体
下颌孔
下颌管 颏孔
颏棘
颅骨的连结
颞下颌关节 (一)组成 下 关节结节 颌 对 下颌窝 头
颅底为软骨连结 颅盖骨以缝相连
颞下颌关节
(二)结构特点 关节囊松弛 外侧韧带 有关节盘 (三)运动 张口、闭口 左右前后移动
颞下颌关节
(二)结构特点 关节囊松弛 外侧韧带 有关节盘 (三)运动 张口、闭口 左右前后移动
三条缝
冠状缝 矢状缝 人字缝
三、侧面观
顶 翼点 颞 额 蝶
外耳门 外耳道
乳突 颧弓
四、前面观
(一)眶
(二)骨性鼻腔
(三)鼻旁窦
四、前面观
(一)眶 为一对四棱锥体 形的腔
分为眶尖、眶缘 和眶壁
(一)眶 眶上缘 眶上裂 眶下裂 眶下沟 眶下管 眶下缘 眶下孔
眶上切迹 眶上孔 视N管
(二)骨性鼻腔 梨状孔
均位于相应的骨内,开口于鼻腔
额窦
位 于 额 骨 内开 口 于 中 鼻 道
(三)鼻旁窦
蝶窦
位 于 蝶 开 骨 口 内 于 蝶 筛 隐 窝
(三)鼻旁窦 筛窦
位 于 筛 骨 内
开 口 于 中 、 上 鼻 道 开 口 于 中 鼻 道
位 于 上 颌 骨 内
上颌窦
上鼻道 筛窦后群 开口
中鼻道 筛窦前中群 上颌窦 额窦开口
蝶筛隐窝 蝶 窦 开 口
五、颅底外面
骨腭 破裂孔 关节结节 下颌窝 颈 A管 颈V孔 枕髁 枕骨大孔 枕外隆凸
茎突 面 N管 茎乳孔
破裂孔
卵圆孔 棘孔 茎突
关 节 结 节
茎乳孔 颈A管
下 颌 颈V孔 窝
六、颅底内面 颅前窝 颅中窝 颞骨岩部
颅后窝
(一)颅前窝
筛板 筛孔
垂体窝
视N管
圆孔 卵圆孔 棘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