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的分类

合集下载

颅骨形状分类

颅骨形状分类

颅骨形状分类
哇塞,你知道吗,颅骨形状那可真是千奇百怪啊!就好像这世界上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模样和性格。

咱先来说说长形颅骨吧。

你想想看啊,就像那个特别聪明的科学家爱因
斯坦,他的脑袋看起来是不是就有点长呢。

长形颅骨的人给人一种很有智慧的感觉呢,仿佛脑袋里装着无尽的知识,随时都能蹦出惊人的想法。

嘿,说不定他们就是天生的思考者呢!
再来讲讲圆形颅骨。

哎呀呀,这让我想到了可爱的小婴儿,那圆乎乎的
脑袋多萌啊!拥有圆形颅骨的人呢,通常给人一种亲切、和善的感觉,就像你身边那个总是笑嘻嘻的好朋友,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近。

还有那种扁形颅骨呢!这就好像是一本被压平的书。

这类人可能有着独
特的艺术气质,就像是那些能创造出奇妙画作的艺术家一样,不走寻常路,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哎呀,你们说说,这颅骨形状是不是特别神奇啊!每种不同的形状都好
像代表着一种特别的性格或天赋。

那我们自己的颅骨形状又说明了什么呢?是不是能从里面发现一些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的潜力呢?
我觉得啊,颅骨形状虽然不能完全决定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但它肯定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特别的东西。

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颅骨形状也是独一份儿的呢!不管是长的、圆的还是扁的,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所以啊,不要小瞧了这小小的颅骨形状,它里面藏着的秘密说不定会让你大吃一惊呢!。

09躯干骨和颅骨

09躯干骨和颅骨
上7对肋软骨与胸骨相连。
第8-10肋软骨不直接与胸骨相连, 各与上为肋软骨相连,形成肋弓。
2. 胸骨
为长形扁骨,由胸骨炳、胸 骨体和剑突构成。1块。 胸骨柄:近似三角形,颈静 脉切迹、锁切迹。 胸骨炳和胸骨体两侧各有7 个肋切迹。分别与1-7肋软 骨相连。 胸骨炳和胸骨体之间有一个 向前微凸的胸骨角。在活体 容易触摸到。
骶骨1块 尾骨1块
肋骨24块
全 身
胸廓骨25块
胸骨1 块
骨 骼
附 肢
上肢骨64块
上肢带骨4块
肩胛骨2块 锁骨2块
肱骨2块
206


( 四
自由上肢骨60块
尺骨2块 桡骨2块
肢 骨
下肢带骨2块 髋骨2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手骨54块
126
) 下肢骨62块
股骨2块

髌骨2块
自由下肢骨骨60块
胫骨2块 腓骨2块
足骨52块
第三节 中轴骨
椎骨的数目可以发生变化。如: 第5腰椎骶化:第5腰椎与骶骨融合成。 以上情况均可以引起慢性腰痛。
(二) 胸廓骨
包括: 12对肋骨 1块胸骨
它们共同构成 骨性胸廓。
1.肋
为扁长弯曲形骨,由肋骨和肋软骨构成。 左右12对。 上7对肋为与胸骨相连的真肋(胸骨肋)。 下5对肋与胸骨不直接相连称为假肋(弓 肋)。 第11和12对肋的前端游离于腹肌中,称为 浮肋(椎肋)。 肋的长度:从第1到第7肋逐渐增长。以第 7肋为最长。由第8肋以后依次变短。 各肋的倾斜度:第2至第9肋逐渐增大,第 10至12肋逐渐较少。
(2) 胸椎: 12 块
椎间孔
上面
侧面
椎体外侧面上,在椎弓根和椎体交接处有肋凹。 棘突细而长,指向后下方,呈叠瓦状,相互重叠。 关节突上的关节面近似额状位。

颅骨骨折的规范治疗

颅骨骨折的规范治疗
37
凹陷骨折的修复
•手术操作:
–骨折片完整、边缘无重叠者手术整复。 –婴幼儿凹陷骨折,可用胎头吸引器复位。 –凹陷骨折呈碎片无法复位或碎片刺入脑 内者,行碎骨片摘除。 –骨折片刺入脑内者,应切开硬脑膜探查, 同时将硬脑膜缝合。 –颅骨缺损者伤后半年作颅骨成形术
38
凹陷骨折的整复
①骨片重叠处钻孔 ②咬除重叠处的骨缘③用 骨膜起子整复 ④复位后
35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
• • • • • • • • • 神经外科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 第九节颅骨凹陷骨折整复术 【适应证】 1.骨折凹陷1cm者。 2.凹陷骨折引起神经功能障碍者。 3.凹陷骨折引起癫痫者。 4.骨折片刺破硬脑膜或引起脑挫伤出血者。 5.骨折片压迫静脉窦引起颅内压增高者。 6.颅骨凹陷影响外观者。
21
凹 陷 骨 折 的 发 生 机 制
22
23
24
25
凹陷骨折手术适应征
• • • • • 1、合并脑损伤者。 2、大面积骨折片陷入颅腔。 3、深度超过1cm的。 4、静脉窦处的谨慎手术。 5、开放性骨折碎骨片全部清除,易导致感染。
26
《外科学》/陈孝平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供七年制临
33
《中国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
• 第四章颅脑创伤患者手术指征 • 颅骨骨折的手术指征:单纯线性骨折或粉碎性骨折不伴有 凹陷时,不需手术治疗;凹陷性骨折或粉碎性骨折深度达 0.5cm以上,尤其是位于运动、语言等重要功能区时宜尽 早手术整复,以防局部脑皮质受压过久退变萎缩,引起癫 痫、失语等并发症;如陷入深度不超过0.5cm、重要脑功 能区未累及、无症状和体征者,则无需手术;位于上矢状 窦、横窦表面的凹陷骨折,如未引起静脉窦受压表现,可 予保守治疗。如骨折片刺破静脉窦,按静脉窦损伤手术处 理。术中注意防止大出血,术前应做好大量输血的准备

骨学(躯干骨、颅骨、四肢骨)-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

骨学(躯干骨、颅骨、四肢骨)-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

3.颅前面观
(1)眶 眶腔:底朝前外锥体形 1)底:眶上孔、眶下孔 2)尖:视神经管 3)上壁:泪腺窝、眶上裂 4)内侧壁:泪囊窝、鼻泪管 5)下壁:眶下裂、眶下沟 6)外侧壁
3.颅前面观
(2)骨性鼻腔 ➢ 梨状孔、鼻后孔 ➢ 骨性鼻中隔 ➢ 上、中、下鼻甲 ➢ 上、中、下鼻道 ➢ 蝶筛隐窝
(3)鼻旁窦 额窦、上颌窦、筛窦、蝶窦
蹠(zhí) 寰(huán) 臼( jiù) 骰(tóu) 砧(zhēn)
2 第二节 中轴骨
一、躯干骨
二、颅骨
一、躯干骨
躯干骨
脊柱:椎骨 26 胸骨 1
胸廓 肋12对
颈椎 7 胸椎 12 腰椎 5 骶骨 1 尾骨 1
(一)椎骨
1.椎骨的一般形态
➢ 椎体
➢ 椎弓
椎弓根 椎弓板
棘突1个 ➢ 突起 横突1对
生字
桡(ráo) 趾(zhǐ) 骶(dǐ) 匝(zā) 楔(xiē) 胼(pián)
髂(qià) 髁(kē) 颞(niè) 颧(quán) 髌(bìn) 胝(zhī)
跗(fū) 踝(huái) 囟(xìn) 腭(è) 喙(huì)
跖(zhí) 棘( jí) 髋(kuān) 釉(yòu) 肱(gōng)
舌骨
舌骨大角 舌骨小角 舌骨体
颅骨
脑颅骨
成对
不成对
成对
顶骨 颞骨 额骨 筛骨 蝶骨 枕骨 鼻骨 泪骨 颧骨 上颌骨
面颅骨 下鼻甲 腭骨 犁骨
不成对 下颌骨
舌骨
(三)颅的整体观
1.颅顶面观 ➢ 冠状缝 ➢ 矢状缝 ➢ 人字缝
2.颅侧面观
➢ 乳突 ➢ 颞窝 ➢ 颞下窝 ➢ 翼点(pterion): 额、顶、颞、蝶骨汇合处形 成H形的缝,此处骨质较薄, 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人体解剖学考试重点笔记+之欧阳与创编

人体解剖学考试重点笔记+之欧阳与创编

人体解剖学备课笔记绪论一、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生物学中形态学的范畴。

目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二、分类:系统解剖学:将人体分成若干个系统,按各个系统进行形态结构等的巨视解剖学叙述。

局部解剖学:将人体分成若干个部分,按部分来阐明每一个局部有关广义解剖学诸器官结构的层次排列、局部位置及毗邻关系。

细胞学微视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其他门类:断层解剖学、比较解剖学、运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生长解剖学、艺术解剖学等。

三、人体结构概述:(一)细胞+间质组织器官系统人体(二)人体九大系统:1、运动系统:2、消化系统;3、呼吸系统;4、泌尿系统;5、生殖系统;6、脉管系统;7、内分泌系统;8、感觉器;9、神经系统。

(三)分部:1、头部:颅、面。

2、颈部:颈、项。

3、躯干部:胸部、腹部、盆部。

4、四肢左、右上肢:肩、臂、前臂、手;左、右下肢:臀、大腿、小腿、足。

四、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一)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面向前方,两眼平视正前方,两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二)方位术语:1、上(颅侧):近头者下(尾侧):近足者2、前(腹侧):近腹者后(背侧):近背者3、内侧:近正中面者外侧:远正中面者。

4、内与外:某结构与体腔或空腔脏器的相互位置关系,近腔者为内,远腔者为外。

5、浅、深:体内某点与体表间的距离,近皮肤者为浅,远者为深近侧:靠近肢体附着者6、四肢远侧:远离肢体附着者内侧和外侧上肢:尺、桡下肢:胫、腓(三)轴和面1、轴:1)垂直轴:上、下方向走行;2)矢状轴:前、后方向走行;3)冠(额)状轴:左、右方向走行。

2、面:1)矢状面(纵切面):将人体分成左、右两半(居于正中,将身体分为左右相等两半称正中矢状面);2)冠状面(额状面):将人体分成前、后两半;3)水平面(横切面):将人体分成上、下两半。

颅骨

颅骨
颅后窝是颅腔对外联系的主要局部通道,窝内孔裂大并均位于通过两侧内、外耳道的“理想”横线上,由中间向两侧分别为:枕骨大孔foramen occipitale magnum、舌下神经管、颈内静脉孔、内耳门。通过枕骨大孔的主要结构有,脊髓、三层脑脊髓被膜及其间两腔隙、椎动脉、副神经根、脊髓前后动脉。对通过枕骨大孔内诸结构最有威胁的是其上方的小脑扁桃。通过颈内静脉孔的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舌咽神经、副神经。通过内耳门的有面神经、听神经和前庭神经。
脑颅骨
脑颅骨:成对的:顶骨,颞骨,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枕骨。
记忆口诀:蝴蝶展翅底中坐,后枕前筛前上额,一块顶骨顶中央,两块颞骨嵌两侧。
面颅骨
面颅骨:成对的:上颌骨,腭骨,颧骨,泪骨,下鼻甲,鼻骨,不成对:犁骨,下颌骨,舌骨。
记忆口诀:鼻上泪,颧甲腭,不成对,犁下舌。
颅的整体观
颅顶面观: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有用+1
38
颅骨编辑[lú gǔ]
颅骨(skull)位于脊柱上方,由23块形状和大小不同的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中耳的3对听小骨未计入)。除下颌骨及舌骨外,其余各骨彼此借缝或软骨牢固连结,起着保护和支持脑、感觉器官以及消化器和呼吸器的起始部分的作用。颅分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位于颅的后上部,内有颅腔,容纳脑,共8块。面颅为颅的前下部分,包含眶、鼻腔、口腔等结构,构成面部的支架,共15块。
额骨
)。
它们构成颅腔。颅腔的顶是穹隆形的颅盖(calvaria),由额骨、顶骨和枕骨构成。颅腔的底由中部的蝶骨、后方的枕骨、两侧的颞骨、前方的额骨和筛骨构成。其中筛骨只有一小部分参与脑颅,其余构成面颅。[1]
额骨
额骨(frontal bone)位于颅的前上方,分三部:额鳞;眶部;鼻部。额骨内有空腔叫额窦,开口于鼻腔的中鼻道。

关节基本知识

关节基本知识

关节各部件的生理解剖
• 一、关节软骨:为骨末端覆盖的一层厚16mm、致密且透明的白色结缔组织,称为 透明关节软骨。 • 1、营养供应:关节软骨实际上是一种孤立 的组织,没有单独的血液和淋巴供应。它 主要依赖软骨下骨组织提供软骨下部近1/3 的血供,其余依赖滑膜周围毛细血管的渗 入。
• 2、主要功能: • ① 分散压力。关节软骨受压时提供较大的 接触面以降低其上的压力
• 因膝关节负重大,运动多,最益受到损伤,且关 节滑膜位置表浅,脂肪覆盖少,再加受凉、劳累 易引起无菌性炎症,所以临床中膝关节滑膜炎最 为常见。尤以老年人多见。

膝关节滑膜的特点
• 在全身187个滑膜关节中,膝关节滑膜是面 积最广、最复杂的滑膜,滑膜腔也最大。 膝关节滑膜有以下特点:①滑膜面积最大 ,分泌滑液最多;②脂肪垫及绒毛数量最 多,也最大;③与周围结构,特别是肌腱 明显分开;④滑膜形成许多囊状隐窝,其 中5个位于关节腔前面,4个位于关节腔后 面,从而使滑膜腔容积大大增加,成为人 体关节腔最大的关节;⑤滑膜面积是全身 最大者,并且形成皱襞以适应膝关节的各 种运动。
• 环杓关节(cricoarytenoid joint)由杓状软 骨底与环状软骨板上缘的关节面构成。杓 状软骨在此关节上可沿垂直轴作旋转运动 ,使声带突向内、外侧移动,因而能开大 及缩小声门。杓状软骨也可作左右滑行。
关节的基本构造
• (1)关节面 • 构成关节两骨的相对面叫做关节面articular face,一 般是一凸一凹互相适应。凸的叫做关节头,凹的称为关节 窝。关节面为关节软骨articularcartilage所被覆,除少数关 节(胸锁关节、下颌关节)的关节软骨是纤维软骨外,其 余均为透明软骨。关节软骨使关节头和关节窝的形态更为 适应,其表面光滑,面间有少许滑液,磨擦系数小于冰面 ,故使运动更加灵活,且由于软骨具有弹性,因而可承受 负荷和减缓震荡。关节软骨无血管神经分布,由滑液和关 节囊滑膜层血管渗透供给营养。

骨学总论

骨学总论

骨膜
血管、淋巴骨和松神质 经-
骨质
骨密质: 配布于骨表面,质地致密,抗 压抗纽曲性很强。
骨松质:分布于骨的内部由相互交织
的骨小梁按力的一定 方向排列而成
呈海绵状 。 内板

密质 外板
颅盖骨
松质 板障
骨外膜 骨内膜
外层 内层
营养、再生和感觉 造骨和破骨
骨髓
存在于长骨骨髓腔及各种骨的骨松质 红骨髓:胚胎时期和婴幼儿,所有骨髓均有造血功能, 肉眼观呈红色 (在骺、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内的骨 髓内,终生都是红骨髓 )
六、骨的表面形态
突棘 嵴 线 窝沟 腔 管 髁 面 缘 切迹 头 颈 髁 上髁
黄骨髓:六岁起,长骨骨髓腔内的骨髓逐渐为脂肪组 织所代替,变为黄红色且失去了造血功能
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
(一)化学成分
有机质: 主要是骨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白。构成支架,赋 予骨的弹性和韧性。
无机质: 主要是碱性磷酸钙。赋予骨硬度和脆性。
(二)物理特征
有机质与无机质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化 ,从而 决定着物理特征
短 骨:
形似立方体 ,多成群分布于连 结牢固且稍灵活的部位,如腕 骨、跗骨。
扁骨:
形似板状,主要构成颅腔和胸腔的壁
不规则骨:
形状不规则且功能多样。
有些骨内还生有含气的腔洞, 叫做含气骨。如上颌骨
(三)按骨的发生
膜化骨 软骨化骨 复合骨
籽骨
二、骨 的 构 造
骨密质 骨质 骨松质
骨髓
红骨髓 黄骨髓
运动系统
骨bone : 杠杆作用 关节joints : 运动的枢纽 骨骼肌muscles: 动力器官
骨学总论
一、骨的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骨的分类
颅骨是构成人类头部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保护大脑和其他重要神经组
织的重要作用。

根据其形态和位置,颅骨可以被分为两个主要类别:颅顶骨和颅底骨。

颅顶骨位于头部的顶部,主要是由额骨、顶骨、颞骨和枕骨组成。

额骨位于前
额部分,而顶骨则位于头顶上方。

颞骨位于颞部,其上方是颅突,下方是颞骨的颞下窝。

枕骨位于头的后部,通过颈椎和脊柱相连接。

颅顶骨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支撑和保护大脑,并与面部骨骼相连。

颅底骨位于头部的底部,主要包括蝶骨、筛骨、枕骨和乳突骨。

蝶骨位于眼眶
的侧面,形状像蝴蝶的翅膀,有一个开口供神经和血管通过。

筛骨则具有网状结构,有助于过滤空气和增加声音的共鸣。

枕骨的颅底部分被称为枕骨基底,它与脊椎相连。

乳突骨位于颅底的后部,与听骨相连,起到传导声音的作用。

除了颅顶骨和颅底骨之外,颅骨还包括面骨、上颌骨、下颌骨等。

面骨组成了
面部的轮廓,包括颧骨、眶骨、鼻骨和下颌骨等。

上颌骨位于上颚部分,下颌骨是唯一可活动的颅骨,连接了头部的上部和下部。

总的来说,对于颅骨的分类,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颅顶骨、颅底骨、面骨、上
颌骨和下颌骨。

每个部分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解剖结构,协同工作以保护和支持中枢神经系统。

了解颅骨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头部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