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族文化在动漫作品中的体现
宫崎骏:融合日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大师

宫崎骏:融合日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大师中新网9月3日电(上官云)综合报道,威尼斯当地时间9月1日,72岁的宫崎骏将退休的消息对外界公布,目前正在上映的作品《起风了》成为其收山之作。
这条新闻很快引发影迷的一片惋惜之声。
宫崎骏是一位世界知名的动画大师,其作品艺术风格将日本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巧妙融合,故事内容表达美好情感、希望和人文关怀,受到全球动漫迷的追捧。
宫崎骏1941年出生于日本,他参与编剧导演的动画影片《天空之城》、《龙猫》等在全球动漫迷中影响广泛,2001年推出的《千与千寻》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最高荣誉金熊奖、第7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迪斯尼把他尊称为动画界的“黑泽明”。
没有他,日本的动画事业或许会大大逊色。
独特的主题表达与人物角色宫崎峻的作品看似套路单一,多表现困境中奋起或不屈斗争的主题,但他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整部作品并没有停留在讲述故事的层面上,而是将梦想、生存、成长这些令人反思的东西融合其中。
《千与千寻》就是一个典型的宫崎峻式的故事。
千寻一家落入了幻境,父母因为贪婪变成了猪,千寻孤身一人在精灵汇集的温泉拼命工作,历经磨难,最终成长为能够独自面对困难的女孩。
这部片子站在千寻这个孩子的角度,讲述一个平凡女孩在窘境中拯救父母、找回自信的经历。
影片中营造的幻境小镇似乎只是现实社会的缩影,幻境中的那些人,他们的生活与现实的俗世并没有太大区别,同样有善恶、贪欲和勾心斗角。
与日本其他几位知名导演比起来,宫崎骏作品中最有特点的便是设置了各种“精灵”角色,它们共同构成了宫崎骏动画片的一大特色。
这些精灵是连接人类和大自然的纽带,它们的沉默、孤独、伤感使画面气氛充满感染力,比如《千与千寻》中的“煤炭球”,《幽灵公主》中的树精,都那么胆小、怯懦,小心翼翼地靠近人群,默默的注视着满是欲望的现实世界。
其实,在很多亚洲国家的传统文化中都有崇拜自然生灵、追求万物和谐的价值观,但随着现代文明的泛滥,持有这种价值观的人渐渐被现实同化。
浅析日本动漫中蕴含的民族文化特色

浅析日本动漫中蕴含的民族文化特色作者:刘玲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年第04期摘 ; 要:日本动漫堪称动漫界的神话,在全球范围已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动漫文化产业,并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性。
主要从军国主义、物哀之美、色情文化三个方面论述日本动漫中蕴含的民族文化特色。
关键词:日本动漫;动漫文化产业;民族文化特色中图分类号:G131.3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1-0076-0221世纪,随着经济发展转型,动漫作为一个无烟型的文化产业,成为各国扶持的重点的同时,在日本和美国却已形成完整而成熟的产业链。
日本外相麻生太郎于2006年4月28日在东京数码大学发表了题为《文化外交新设想》的演讲。
他建议日本应当积极开展“动漫外交”,用动漫文化的侵入,来改变中国在内的各国民众的意识形态。
动漫不再是像过去被普遍认为是小孩的玩物,除了其本身及相关的衍生产品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无形间成为各国文化软实力之间的较量。
本文通过一些受欢迎的日本动漫分析其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特色。
一、日本动漫中的“军国主义”思想(一)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根源“军国主义”。
据日本学界解释,这里的“军国”军在国之前,意即把军事至上,军队不是作为国家对外对内的工具,而是国家本身便是一个强大军事机器。
既是以军事为立国之本,对内镇压、对外侵略的国家体制①。
日本民族源于对神道教的信仰,日本人认为:日本天皇是统治众神最高的神天照之神的后裔并任其为人间的代表,而日本的臣民则是神的子孙后代,理所应当成了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世界各国其他民族则成了所谓的劣等民族。
企图建立以日本这个优秀民族为中心对其他劣等民族的统治,来完善所谓的劣等民族。
对外侵略自然需要通过武力去制服其他国家。
日本的军国主义则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②日本的军国主义在神道教天皇神话论鼓吹下,以偏激的家族主义国家观为思想基础和武士道精神支柱组合而成。
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动漫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其独到之处依赖于深厚的文化力量。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动漫受到欧美以及日韩文化的渗透,使得中国动漫一度迷失了自我。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动漫设计者开始挖掘本土的文化元素,立足于本土文化,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和突出特色,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动漫设计中进行塑造。
它一方面提升了中国动漫设计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为中国动漫的发展开辟了新道路,使其具有民族性和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中国动漫;文化元素;动漫设计;文化内涵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018-02动漫设计作为一种特殊的设计形态,它之所以是文化的衍生品,其思想主题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背景。
成功的动漫设计表现的不单是画面的丰富绚丽,更重要的是传达出民族的文化内涵或人文精神,使受众对象在心灵上产生共鸣。
动漫设计是一个结合体,包含了文化、思想以及个人修养等因素,任何一个因素的缺失都会造成设计作品的空洞。
动漫设计只是借助动漫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通过图像逻辑把文化内涵、美学精神、个人情感等信息传达给受众对象,使其获得精神的享受。
总的来说,动漫设计离不开文化的滋养,文化是动漫设计赖以生存的源泉。
一、传统文化元素对动漫设计创作的影响近来年,我国动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发展,通过分析一些比较成功的动画片,可以看出其最大的成功在于能够汲取传统文化元素,挖掘不同地域的题材和主题,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式进行诠释和表现。
动漫设计创作背后实际上是对文化的解读、传承与传播。
作为动漫设计的创作者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亲自体验、学习、了解到各个民族的文化精髓,并将我国的文化特色融入到动漫设计中,创作出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本土风格作品。
在上个世纪,中国动漫曾一度辉煌,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动漫受到欧美以及日韩动画的冲击,在漫长的探索中,使得中国动漫渐渐迷失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民族艺术的碰撞与交融-日本动漫对国产动漫的影响

女、 少 年励 志 漫 画 由此 兴起 , 成 为 日本 动漫 的重 要题 材 之一 。2 0世 纪 7 0年 代 , 由富野 由悠 季制 作播 出的《 机 械 战 士高 达 》 标 志着 日本 机械 类动 画 的高潮 。随后 出现 的宫崎 骏 被誉 为 日本动 漫 的“ 一代 宗 师” , [ 1 ] 其 作 品广
成 和 重组 。 日本 动 漫 的 思 维 的 形 成 与 演 进 经 历 了 一 段 相 当 漫 长 的 历 程 , 总 是 随 着 时 代 的 变 革 不 断 创 新 。 一 般 认 为 日本 动 漫 起 源 于 十 二 世 纪 真 言 宗 僧 侣 所 绘 制 的 “ 鸟 兽戏 画 ” 。在漫 长 的发 展历 程 中 , 手 冢 治 虫 作 为 日本 漫 画 史 上 的代 表人 物 , 其 画 风 受 到 美 国迪 士 尼 动 画 的 影 响 , 使 得 日本 漫 画 内 容 和 风 格 产 生 巨 大 的 转 变 。 诸 多 少
漫、 侦 探 动漫 、 校 园 动 漫 等 不 同 内容 题 材 的 动 漫 。 ’ 动 漫 的创 新 思维 不 仅表 现 在对 于 故事 内容 和题 材 的选 取上 , 还 表现 在故 事 的讲 述方 式 的更 新 和绘 画风
格 的标 新 立异 上 。宫崎 骏 作为 日本 在 世 界动 漫行 业 中一 个 响亮 的代 名 词 , 其别 具 一格 的 动漫 风格 在创 新方 面颇 具 说服 力 。1 9 8 4年播 映 的《 风之 谷》 确立 了 宫崎骏 的大师地 位 。场 景 的设 置在 业 界 中具 有很 高 的辨 识度 , 许 多人物 一 出场 便 打着 “ 宫 崎骏 ” 式 的标 签 , 动漫
蛙王国》 等作 品异 军 突起 , 虽 然票 房参 差不 齐 , 却成 为一 道 特殊 的文 化风 景线 。然 而 , 部 分高 票房 的 国产动 漫 仍 然 无法 成 为 中 国动 漫市 场 的 中流砥 柱 , 作 为文 化 娱乐 生 活 的重要 组 成 部分 , 人 们对 动漫 的需 求 不 断增加 。 长久 以来 , 日本 动漫不 仅 在 中 国市 场 中 占据 着 相 当高 的份额 , 在 世界 动漫 产业 中也 是一 枝独 秀 。要促 进我 国 动漫 产业 的发展 , 应 该 借鉴 日本 动漫 的 发展 经验 , “ 取其 精 华 , 去其 糟 粕 ” , 查 找 自身 的缺 陷与 漏洞 , 并 尝试 发
文化形象分析——宫崎骏动画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毕业论文

文化形象分析——宫崎骏动画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摘要: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动画作品因其宽泛的题材、唯美的画风、精湛的技术以及赋予作品反思的文化精神而在全世界风靡。
其巧妙传播日本本土文化的手法、和平化的跨文化传播道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以此,对比中国本土动画在跨文化传播上的弱势,笔者试图研究宫崎骏动画的跨文化传播。
本文首先分析了宫崎骏动画作品中的传播符号,包括视觉语言符号和听觉语言符号,并概括分析了宫崎骏动画的三个文化特征:个性鲜明的民族文化、融会贯通外来文化以及泛世界的人类共同文化,之后,总结概括了动画在跨文化传播中取得成功的困难和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动画的跨文化传播方式提出建议。
关键词:符号,文化形象,跨文化传播,宫崎骏,动画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image symbol——Study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Hayao Miyazaki animationAbstract: Japanese animation master Hayao Miyazaki's animation works from the cultural spirit of the broad themes, aesthetic style, exquisite technology and give his works reflect popular around the world. Its clever dissemination of Japanese cultur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ath of peaceful of worthy of our reference and study. In this regar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munication symbols in Hayao Miyazaki animation works, including visual language and auditory language symbols, and generalizes thre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Hayao Miyazaki Animation: distinctive national culture, foreign culture and the world into common human culture, finally, summarized the animation has difficulties and success factor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on this basis,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Chinese animati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Key words: Symbol, cultur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yao Miyazaki, animation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前的文化交流愈来愈频繁,跨国家的文化交流不仅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也能够使弱国在借鉴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拉近与强国之间的差距。
民族特色传统文化在动画剧本创作中的应用研究-美与时代

57众所周知,制作动画电影是从创作动画剧本开始的。
动画剧本的优劣直接决定一部动画影片质量的高低。
纵观美日等动画强国,其成功经验之一就在于不断地挖掘民间文化素材,并将其运用在动画剧本中。
中国动画电影曾经的辉煌也是建构在对民族文化的合理运用基础之上的。
动画工作者合理的将民族特色传统文化合理的运用到我国动画剧本创作中,无疑为中国动画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民间资源,同时还能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
一、民族特色传统文化在动画剧本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一)动画片是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民间传统文化长期以来就是各国动画作品的热门题材,大名鼎鼎的美国动画电影《花木兰》就是以我国中原文化中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说为基础形成的。
民间艺术作品丰富的想像力和民间艺人多年的艺术加工使得作品本身具备了一种张力,其夸张的内容、散文的形式与动画艺术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特征十分接近。
民间传统文化的表述通常会结合一定的意境,采用夸张的手法,用文本记载或真人电影再现都很难完整、准确地表达出原作的意图,而动画作品由于可以作对虚拟空间的主观展现,灵活地运用变形、夸张等特殊的表现方式来加以描绘,这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动画大师宫崎骏曾经说过:“动画是一个如此纯粹、素朴,可让我们贯穿想象力来表民族特色传统文化在动画剧本创作中的应用研究文/王华威将民族特色传统文化应用在动画剧本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坚持吸纳与更新,继承与发扬,发现与创造的原则,通过转变动画创作观念,突破陈旧文字叙事模式,用现代的语言展现传统的文化等方式得以实现。
现的艺术……它的力量不会输给诗、小说或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
”因此,动画艺术具备表现民间传统文化的必要条件,是其最为适合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有利于重振中国动画电影的辉煌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上动画产业最发达的两个国家,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是必要的。
研究分析他们的优秀作品,我们不难看出,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运用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原因。
日本家庭生活类动漫作品中的本土元素和民族意识研究

日本家庭生活类动漫作品中的本土元素和民族意识研究我们要了解日本家庭生活类动漫作品中的本土元素是指什么。
在这些作品中,本土元素主要包括日本的传统生活方式、日本的风土人情、日本的家庭价值观念等。
这些元素不仅可以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日本文化,也可以让观众感受到日本独特的家庭生活氛围。
在《千与千寻》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传统的温泉文化,以及日本家庭中的亲情和温暖。
日本家庭生活类动漫作品中的民族意识指的是什么呢?在这些作品中,片方往往会很注意保护本土文化,并通过作品呈现出日本民族的自豪感和身份认同。
这种民族意识的表达,往往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来实现的。
《风之谷》这部动漫作品中展现了日本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这种对自然的崇敬和保护精神正是日本民族意识的体现。
了解了以上的定义,接下来我们将具体分析几部日本家庭生活类动漫作品中的本土元素和民族意识的体现。
首先要说的是《幸运星》这部动漫作品。
该作品以日本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为背景,用幽默的方式描绘了一对姐妹花和她们的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
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日本传统风俗和节日文化,比如日本的新年、七夕等重要的传统节日都得到了精彩的呈现。
作品还强调了日本家庭中的温馨和亲情,塑造了典型的日本家庭生活场景。
通过这种方式,作品展现出了浓烈的本土元素和民族意识,让观众更好地了解了日本的文化和家庭价值观念。
我们来看《龙珠》这部经典的动漫作品。
作品中以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著称。
在这部作品中,不仅有浓厚的中国元素,同时也融入了大量的日本传统文化元素。
作品中的武术、道家哲学等都表现出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作品中还表现了日本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未来的向往,强烈表达了对自然和世界的独特观察和体验。
通过这些元素的演绎,作品成功地展现了日本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日本家庭生活类动漫作品中的本土元素和民族意识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
这些元素的体现不仅可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可以促进日本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日本动画电影及启示

日本动画电影及启示作者:李梦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24期摘; ; 要:日本动画自二十世纪初发展至今,约有一百年历史。
这一百年间,日本动画大师层出不穷,创作风格呈现多彩局面。
究其原因,不仅有技术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这些动画大师将作品与自身民族文化特色很好地结合。
本文审视几位动画大师,分析其作品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如万物有灵观、尊敬树木自然、日式建筑、服饰图案、物哀审美等,感受其民族文化气息与思想内涵。
分析日本动画电影对民族风格的成功实践,以及中国动画电影的不足,可得到一些有益启示,为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服务。
关键词:日本动画电影; ; 民族文化; ; 中国动画创作一、引言日本动画电影的创作十分成熟。
无论从制作技巧上观察还是在情节发展上体会,都能发现其成熟的技巧与丰富的经验,可以说,日本动画电影在全世界动画电影范围内长期处于领跑地位。
在众多日本动画大师中,宫崎骏导演的电影温暖治愈,新海诚倾向单纯细腻,今敏大师尤其擅长编织梦境,可以说是动画界的克里斯托弗·诺兰。
在今敏的作品里,现实与梦境完美融合、真真假假地交织在一起,这让观众有一种穿越时空的神奇体验。
这些大师的电影带给观众感慨与震撼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日本的万物有灵观、尊敬树木自然、日式建筑、服饰图案、物哀审美等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
二、日本民族文化在动画电影中的具体体现1.万物有灵观。
在日本,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使日本比一般农耕民族对土地有更深的亲近感,培养了他们对自然之美的观察力,并催生了他们与自然共生的观念。
从文学作品《枕草子》《万叶集》等充满自然描写、以自然为中心的感性描述到俳句、花道、茶道等其中富有季节感的主题;从顺应时节变化品尝各种时令美味佳肴到顺应时节改变服装并调整和服、家具、浴衣上对应的各季节植物;从普通书信须加以季节变化与描写到神道教以自然崇拜为起源,可以感受到日本人尊重自然的原始美意识。
他们坚信有一种保护神生活在树上,散布四处,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民族文化在动漫作品中的体现任翔宇摘要:动漫产业被称为二十一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它不仅具有娱乐大众的功能,还具有表现人文,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
日本是世界著名的动漫作品生产大国之一,其动漫作品制作精美,故事新颖,处处散发出日本独有的人文地理气息和浓郁的民族、地域情怀。
充分体现了日本民族文化等级鲜明、矛盾对立、耻感文化、重视精神力量、独特的情义观等特点。
本论文就以这些日本民族文化在其动漫作品中的体现展开全文。
关键字:日本动漫作品民族文化日本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遗产的岛国,在悠悠的历史长河积淀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因而日本人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并以这种民族文化为荣,这与日本短暂的历史和稀缺的人口资源有关。
跟中国有56个民族组成相比,日本民族人口相对简单,从种族和文化上讲,日本是世界各国中民族共性最强的国家,其民族性格的形成又与本国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关系密切。
日本人长期的封建统治历史所形成的等级制一直影响深远;日本人将外部先进的东西拿来融会贯通,转化成带有典型日本特色的文化,这使日本形成了多样性文化融合的局面。
而这一切又被有意或无意地体现到动漫创作中,日本动漫作品处处体现出这些文化特点,反映日本的国民性格和民族文化。
一、等级鲜明等级制度是日本几百年来极为森严、根深蒂固的一种制度,并且已构成了日本社会结构的框架。
日本人从孩子时候就进行这种“各安其位”的自我训练,因此日本人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都是按照这种文化模式培养起来的。
日本人觉得良心的根源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本文化的根源是从家庭关系而来,他们的家庭关系一般是比较紧密的。
日本人觉得等级制在日本社会中的存在是合乎情理的。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深刻体现了日本人严格遵循等级制度的观念。
11圆了源.日本文化与日本人性格的形成[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7.这种等级制度首先从家庭入手进行训练,逐渐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男尊女卑思想虽然式微,但日本社会中,直到今天,也存在着异乎明显的女性地位低下状况。
女性在婚后普遍放弃工作,心甘情愿承担家庭主妇的任务,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事务,首先具有发言权的是丈夫和男性。
那么在日本动漫中也处处体现着这种鲜明的等级制度。
动漫作品《死神》中的四大家族、《海贼王》中以红发香克斯为首的“四皇”、“王下七武海”等重要人物,即使出场不多,地位却都十分显赫,对于剧情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而《死神》中的护庭十三队负责执行中央四十六室命令以及维护秩序,一共有十三位精英死神担任十三队的各队队长,对于上级几乎唯命是从的态度。
这些人物和剧情无一不体现着地位尊卑的概念。
另外在动漫作品中,女性战斗力普遍略逊一筹也是男尊女卑思想的一种体现。
二、矛盾对立在人类文化学作品《菊与刀》中,本尼迪克特用日本人所喜爱的菊花和刀来比喻日本民族的这种矛盾性格,“日本人既挣强好斗又温文尔雅,既穷兵黩武又天性爱美,傲慢不逊又彬彬有礼,刻板教条又随机善变,温柔顺从又勇于反抗,忠心耿耿又无情无义,勇敢如虎又胆小如鼠,因循守旧又敢于尝试。
”2日本动漫中体现了鲜明的矛盾对立思想。
两个极端的共存、对立、调和是日本动漫作品表达的一个重要的哲理。
在1996年出品的著名动漫作品《犬夜叉》的第120集中,女主人公桔梗低语,“净就是污,污就是净。
善即是恶,恶即是善。
生就是死,死就是生。
”这几句话在剧中反复出现,作者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民族性格中的完美主义和二元对立的极端倾向。
日本人有着一种“要做就做到极致”,追求完美的性格。
这种性格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做不到最好的结局便容易走向毁灭。
脑中的弦越绷越紧的日本人,既是最坚强最忍耐的民族,又是脆弱的处在崩溃边缘的民族。
以至于他们不断被自己推向一个又一个极限。
3体现出日本民族性格二元对立特点的还有动漫作品《黑执事》。
为堕落的天使和崇高的恶魔相互转化。
事物的两个极端相互对立,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融合,不存在绝对的善和恶。
这与中国的道家思想和西方哲学中的辩证法颇有相2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吉野耕作.文化民族主义的社会学——现代日本自我认同意识的走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似之处,但是在现实生活和动漫作品中,中国则主要强调超然的中庸之道。
西方则更多的表现对立双方的变动不居。
而日本民族却体现出了比中国和西方强烈、尖锐得多的二元对立、互为对方的特点。
对于一个民族或者个人来说,性格的刚性和脆弱程度往往成正比。
日本这样一个时刻高度紧张的民族,也是一个以陶情于自然乐趣而闻名的民族:赏月观樱,插花品茗,吟诗咏歌,静听虫鸣。
这看似不像一个深怀压抑与忧郁的民族所应有的活动,可事实上,日本人正是借着在这两个极端间的不断游移与徘徊,来些微缓解长久以来积压在肩上的压力,避免崩溃与休克,继续将坚强与精干展现在世人面前。
4三、耻感文化耻感文化,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对大量二手资料分析后,给日本文化类型下的定义,是在区别于西方“罪感文化”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
顾名思义,所谓耻感文化便是注重廉耻的一种文化心态。
特征是这种文化中非常在乎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怎么议论。
故其行为将被以诸多的外在社会因素和标准规范所制约、支配,即具有“耻感文化”特征的人多由别人左右着自己的行动。
从另一个层面讲,在耻感文化下培育出的像极了工业生产中从流线下来的人一件件大同小异的产品,缺乏自己的个主张,更多的心态是一种随大流、少数服从多数。
“耻感文化”作为日本文化的根源所在,广泛地深入人心,日本人在顺应着、提倡着、遵从着着的同时,在他们眼中,一个知耻的人就是有德之人。
5因此这种“耻感文化”成为日本文化的核心范畴,也决定了日本国民性格的根本所在。
耻感也使得日本不会甘居人后,内心中潜伏着强大的渴望。
那么这种耻感文化几乎体现在每一部动漫作品中,但是也几乎都是批评的态度。
几乎所有的动漫主角最突出的特点便是能够在众人随波逐流之时,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
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人本身也希望能突破这种困境,但却不得其法,希望能得到强者帮助的心态。
四、强调精神的决定性作用日本人强调精神力量的决定性作用的特点几乎可以在所有日本动漫中找到。
4木宫泰彦.中日文化交流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62.5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往往在故事人物处于绝境或者完全没有机会的时候,坚强的实现目标的意志会带他们奇迹般的站起来,并解决困难,重见胜利。
在日本国民动漫中《海贼王》草帽小子路飞和伙伴一次次陷入绝境,却每次都能成功的绝境逢生。
作战时爆发强大的潜能,而潜能本身就是他们自身斗志和意念的具体化。
意念越坚强,潜能之火就燃烧得就越旺盛,迸发出的力量就越强大。
在遇到强大于自己几倍的对手而毫无胜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之时,主人公往往依靠对梦想的信仰和对伙伴的责任重新燃烧起熊熊的斗志,变得比对手更加强大,最终打倒对方。
这种动漫作品中体现出的强大精神力量,就是日本人普遍给我们的印象,他们普遍相信并且具备很强大的精神力量。
这种现象不仅表现在日本动漫作品上,同时在文学作品上也有非常明显的体现,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等人的作品中,时隐时现却作为灵魂而存在的“精神”。
同时,这一点在战后日本重建并且迅速崛起,日本人前仆后继的奋斗中也可以看出一二。
那么为达到一定的精神境界,就要进行必须的自我修养。
那么这种修养的过程,在动漫海贼王中也有非常具体的体现,路飞所练习的霸王色“霸气”,能够在瞬间击败5万强敌;三刀流剑客索隆为了提升剑术,每天高强度的锻炼和冥想。
对于某种自认为正确的信念,日本人会体现出一种极其刚性直至偏执的认同,并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国家和信仰赋予个人和集体的使命责任。
五、独特的情义观日本人把自己看作是欠恩者.欠祖先的恩,欠父母的恩,也欠同时代人的恩。
“恩”是债务,一经接受则永久存在;“报恩”是积极的、刻不容缓的偿还债务。
这些恩情都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必须偿还,否则他就是一个不义之人,将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惩罚。
整个日本就是一个恩情的世界,子女与父母、下级与上级、学生与老师形成了一个牢固的恩情网。
6“情义”即应当在相应的时间内如数偿还的恩情债,它是日本土生土长的价值观念。
情义分为明显不同的两类,一类是“对社会的情义”,包括对姻亲的义务、对主君的义务以及对地位平等但于自己有恩的其他人的义务,但这种“对社会的情义”与“义务”不同,“义务”永无止境,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完全报答,而报答“情义”则要讲究分寸。
情义是必须报答的,并且是等量回报,另一类是“对6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名誉的情义”,即一种保持名节不受侮辱的责任。
这类义务不是报恩,而是维护自己名誉的行为。
日本人认为,一个正派的人对恩情和屈辱都要认真回报,为洗刷污名而采取的报复不算侵犯。
当然,复仇仅只是方式之一。
在动漫作品《海贼王》中,草帽海贼船上的9名船员始终忠心于船长路飞在面对强大对手的挑战时,宁可为了保护船长而死去,真是一种对伙伴和上级的双重恩情的体现。
另外,在《银魂》中,主人公“银”在的所作所为也是为了维护武士道的情义观。
综上所述,日本民族文化的几个鲜明特点: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等级制度、矛盾对立的极端倾向、典型东方色彩的耻感文化、强调精神力量、独特的情义观,在其动漫作品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通过对部分日本动漫作品的分析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直观日本民族性格和文化。
日本动漫作品作为其本国文化输出的重要渠道。
对于研究者来说,也是可以通过仔细欣赏,冷静思考与反思从而进一步了解日本文化的很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