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
第六章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

2)百分数法——概算 百分数法——概算
′ Qt′ = Kt Qn kW Kt 计 算建 筑物 风 空 新 通 、 调 风 加 热热 荷的 数, 般 0.3 ~ 0.5 负 系 一 取 。
3. 热水供应设计热负荷 1)热水供应设计热负荷的确定原则 热水供应热负荷指加热日常生活中洗涤和盥洗用热水的 耗热量,其大小取决于热水用量。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水 用量具有昼夜的周期性,一天每小时的热水供应量变化 较大,而每天的日用水量变化不大。 热网的热水供应热负荷与热水供应系统和热网的连接方式 有关。 (1)当用户的热水供应系统中有储水箱时,采用供暖期 的热水供应平均热负荷Q 的热水供应平均热负荷Qr.p’计算;当用户无储水箱时, 应以供暖期的热水供应最大热负荷Q 应以供暖期的热水供应最大热负荷Qr.max’作为设计热负 荷。 (2)对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热网的干线,由于连接的用水单 (2)对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热网的干线,由于连接的用水单 位数目很多,干线的热水供应设计热负荷可按供暖期热 水供应的平均热负荷Q 水供应的平均热负荷Qr.p’计算。
′ Qt′ = qtVw (tn twt ) ×103
kW
qv 通 体 热 标 也 建 物 通 比 特 指 ) 风 积 指 ( 称 筑 的 风 热 性 标 , W 3 °C; 表示 筑 在 内 温 1°C时 /m 它 建 物 室 外 差 , 每 3建 物 围 积 通 设 热 荷 1m 筑 外 体 的 风 计 负 。 Vw 建 物 外 廓 积 m3 ; 筑 的 轮 体 , tn 供 室 计 温 , 暖 内 算 度 °C; ′ twt 通 室 计 温 , 风 外 算 度 °C. 注:对于一般的民用建筑,室外空气无组织地从门窗等缝隙进入,预 热这些空气到室温所需的渗透和侵入耗热量,已计入供暖设计热负荷 中,不必另行计算。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

N≼5
1
Q 1 0Rnb 5<N≼Nzh
或
Q
式中:
Qn'
N≼5
(1
0
Rnb
5)Q<N' n≼Nzh
利用无因0次综(合5式法tw'绘) 制/(t供n 暖热tw'负) 荷延续时间图的最大优
点是:当缺乏一个城市详细室外气温分布统计资料情况下
,只要从《暖通规范》中查出该城市的三个规定数据~即
t‘w、Nzh、tpj就可以利用式(1-5)作图了。
T
tl
m—用热水单位数;
v—用水量定额,L/d;
ρ—水的密度,1000kg/m3;
c—水的比热,4.1868kJ/(kg℃);
tr—生活热水温度; tl—冷水计算温度; T—每天供水小时数。
04:50:38
19
四、生活用热的设计热负荷
居住区热水供应最大热负荷
Qr.max krQr. p
Qr.ma—x 居住区热水供应最大热负荷
五、生产工艺热负荷
集中供热系统热网的最大生产热负荷:
Qw .max ksh . Qsh.max
Qw .max —热网最大生产热负荷,GJ/h;
Qsh.max —各工厂(各车间)的生产工艺最大热负荷 之和,GJ/h; k sh —同时使用系数,一般可取0.6~0.9。
04:50:38
23
第三节集中供热系统年耗热量计算
04:50:38
1
第一节 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的特征
集中供热系统:是以热水或蒸汽为热媒通过 室外热力网将热能输送到一个城镇或较大的 区域的供热系统。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包括采暖、通风、 空气调节、生活用热和生产工艺等热负荷。
二讲集中供热热负荷及负荷延续时间图的绘制

7. 8.
其中A、B、C 、 D 、 E为常数。
特点:气象数据越多,精度越高
用最小二乘 法求解
9.
10 10.
h
三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3. 无因次综合公式法
特点:速算法,工程上方便
该方法的
三条依据
(采暖用户
的3条共有 条件)
a.供暖温度为+5℃ b.平均每年不保证5天 c.供暖期长短与其室外温度
变化幅度有一定的规律性
特点:负荷大小按出现的先后排列
热负荷
日热负荷图
时间图 可分为
月热负荷图
年热负荷图
1. 全日热负荷图
2.
它反映热负荷在一昼夜中每小时变化情况如图
6-1
常见:生活用热负荷与生产工艺热负荷
3
如图6-5(生产工艺日热负荷时间图)
h
一 热负荷时间图
应用:常用来 分析典型日
热负荷图如
生活 用热、 季节典型日
11
h
三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结果
Q
=
1
1
0
R
b n
N 5
5NN2h
或
Qn=
Q
n
N 5
(1 0Rnb )Qn 5NN2h
Q
——供暖相对负荷比,
Q Q
n
n
12
h
三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N N z h —延续天数和总天数
R n —无因次延续天数或小时数
即
N5 n120
Rn
Nzh
5 nzh
120
注:式中 n 、n z h ——延续小时数和总小时数 0(5tw ' )/(tntw ' )
供热工程-第六章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

曲线1—供暖热负荷随室外温
1
度变化曲线(供暖热负荷与室 内外温差成正比)
曲线2—冬季通风热负荷随室
3
2
外温度变化曲线 曲线3—热水供应热负荷随室
外温度变化曲线(受室外温度
影响较小,呈水平直线 )
-5 -10 -15 -20曲线4—总热负荷随室外温度
变化曲线
tw tw' ,t 期间内为线性关系,当室外温度
第二篇 集 中 供 热
第六章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
教学目的:掌握热负荷概算方法和热负荷图 教学重点:热负荷图 教学难点: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图
第一节 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的概算和特征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用户有供暖、通风、热水供 应、空气调节、生产工艺等用热系统。 这些用热 系统热负荷的大小及其性质是供热规划和设计的 最重要依据。因此,必须正确合理地确定供热系统 的热负荷。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 1:49:20 11:49:2 011:49 10/24/2 020 11:49:20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0.2411 :49:201 1:49Oc t-2024- Oct-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1:49:2011 :49:201 1:49Saturday , October 24, 2020
供热温度在130℃一150℃ 以下称为低温供热; 供热温度在130℃一150℃以上到250℃以下时,称 为中温供热; 当供热温度高于蒸汽供热250℃一300℃时,称为高 温供热。
生产工艺热负荷通常可采用以产品单位能耗指 标方法(如附录6-5),或按全年实际耗煤量来核算, 最后确定较符合实际情况的热负荷。
供热工程 复习资料

题型:填空、判断、绘图(热负荷图)、计算绪论1. 供热工程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将自然界的能源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热能,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技术,称为热能工程。
生产、输配和应用中、低品位热能的工程技术,称为供热工程。
供热工程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是以热水和蒸汽作为热媒的建筑物供暖(采暖)系统和集中供热系统。
供暖系统分为热媒制备(热源)、热媒输送(供热管网)、热媒利用(散热设备)。
供暖系统可分为局部供暖系统和集中式供暖系统。
“供暖工程”主要讲授以热水和蒸汽作为热媒的集中式散热器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运行的基本知识。
“集中供热”主要阐述整个集中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运行的基本知识,并以热网和热用户为主。
第一章 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1. 供暖系统的热负荷是指在某一室外温度w t 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n t ,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它随着建筑物得失热量的变化而变化。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是指在设计室外温度'w t 下,为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n t ,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Q '。
它是设计供暖系统的最基本依据。
2. 建筑物或房间的失热量:(1)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1Q ;(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2Q ,称冷风渗透耗热量;(3)加热由门、孔洞及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3Q ,称冷风侵入耗热量;(4)水分蒸发的耗热量4Q ;(5)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5Q ;(6)通风耗热量。
通风系统将空气从室内排到室外所带走的热量6Q ;得热量:(7)生产车间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7Q ;(8)非供暖通风系统的其他管道和热表面的散热量8Q ;(9)热物料的散热量9Q ;(10)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热量10Q 。
此外,还会有通过其他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11Q 。
3. 对没有装置机械通风系统的建筑物,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10321d sh Q -Q Q Q Q Q Q ''+'+'='-'='4. 在工程设计中,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一般可分为几部分进行计算:321j 1Q Q Q Q Q '+'+'+'='⋅⋅x其中j 1Q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x 1Q ⋅'——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
供热工程复习知识点汇总

绪论1、供暖系统的组成:热媒制备(热源)、热媒输送(供热管网)与热媒利用(散热设备)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2、供暖系统按相互位置关系分为:局部供暖系统与集中式供暖系统按供暖系统散热给室内的方式不同分为: 对流供暖与辐射供暖3、集中供热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热源、热网与热用户1、供暖系统的热负荷: 在某一室外温度tw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n,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2、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就是指在设计室外温度tw′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n′,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Q′。
3、基本耗热量: 就是指在设计条件下,通过房间各部分围护结构(门、窗、墙、地板、屋顶等)从室内传到室外的稳定传热量的总与。
4、附加修正耗热量包括: 风力附加、高度附加与朝向修正等耗热量。
5、稳态形式的计算:q′=KF(tn-tw′)ɑ书P116、室内温度的确定:不同的围护结构选择不同的温度。
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就是16~24℃ (通常就是18℃) 工业建筑的工作地点宜采用:轻工业18~21℃,中作业16~18℃,重作业14~16℃,过重作业12~14℃当层高超过4m 的建筑物或房间(1、在计算地面的耗热量时,应采用工作地点的温度tg 2、计算屋顶与天窗耗热量时,应采用屋顶下的温度t d 3、计算门、窗与墙的耗热量时,应采用室内平均温度tp,j tp,j=(tg +td)/2 )7、室外计算温度的方法: 热惰性法与不保证天数法室外计算温度的确定通常按照连续采暖确定,若不按照连续采暖时定,则应重新确定。
8、不保证天数发的原则: 认为允许有几天时间可以低于规定的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值,亦即容许这几天室内温度可能稍低于室内计算温度tn值。
9、维护结构温差修正系数ɑ值得大小取决于:非供暖房间或空间的保温性能与透气状况10、当两个相邻的房间的温差≥5℃时,应计算通过隔墙或楼板的传热量11、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自然对流与辐射对流围护结构外表面换热:强迫对流与辐射对流主要就是强迫对流换热12、空气间层传热,当间层达到一定厚度后,热阻的大小几乎不随厚度增加而变化,传热系数不会再减小。
供热工程考试复习题

1、热负荷:在冬季,为了维持室内空气的一定温度,需要由供暖设备向供热房间供出一定的热量,称该供热量为供暖系统的热负荷。
3、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维持室内空气为设计温度,所必须由供热设备供出的热量。
4、冷风渗透耗热量:通过关闭着的门,窗缝隙,在风压与热压的作用下,室外空气进入室内并排向室外,在此过程中,冷风将带走室内一部分热量,这部分耗热量称为冷风渗透耗热量5、垂直失调:在供暖建筑物中,同一竖向的各房间的室温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温度,而出现上下层冷热不均的现象,通常称为系统垂直失调。
6、水平失调:在远近立管处出现流量失调引起而引起水平方向冷热不均的现象,称为系统的水平失调。
7、真空回水式:低压蒸汽凝结水回收和空气的排出还可靠真空泵;把真空泵、凝结水箱、锅炉给水泵组成的机组叫真空给水泵8、直接连接:热用户直接连接在热网上,热网不仅给热用户提供热量而且也提供热媒9、间接连接:热用户采用表面式换热器与热网相连,热网给热用户提供热量,热用户有自己的热媒,热网的热媒与热用户的热媒通过表面换热器进行换热10、闭式系统:热网中的循环水只作为热媒供给给热用户而不从热网中取出使用。
11、开式系统:热网中的循环水部分或全部从热网中取出,直接用于生产或热水供应热用户中12、局部供暖系统:热媒制备,热媒输送和热媒利用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在一起的供暖系统,称为局部供暖系统。
13、集中供暖系统:当热源和散热设备分别设置,用热媒管道相连接,由热源各个房间或各个建筑物供给热量的供暖系统,称为集中供暖系统。
填空:供暖方式:连续供暖和间接供暖供暖系统都是由热媒制备(热源),热媒输送和热媒利用(散热设备)三部分组成。
散热器与供暖系统的连接方式:上进下出,同侧连接上进下出,异侧连接下进下出,异侧连接下进上出,同侧连接供暖散热器以对流和辐射两种方式,主要以对流散热方式为主。
集中热系统的热源:热电厂、区域锅炉房、电热锅炉房供热管道及附件包括:供热管道的管件(三通、弯管)、阀门,补偿器,支座和放气,放水,疏水,除污等。
第六章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讲解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二、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图
第二节热负荷图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热负荷图是用来表示整个热源或用户系统热负荷随室外 温度或时间变化的图。
在供热工程中,常用的热负荷图主要有热负荷时间图, 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图和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一、热负荷时间图
热负荷时间图的特点是图中热负荷的大小按照它们出现 的先后排列。热负荷时间图中的时间期限可长可短,可以是 一天,一个月或一年,相应称为全日热负荷图、月热负荷图 和年热负荷图。 (一)全日热负荷图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一)、通风体积热指标法 可按下式计算通风 设计热负荷:
Qt′=qt Vw(tn-tw′)×103 kW (二)、百分数法
对有通风空调的民用建筑(如旅馆、体育馆等), 通风设计热负荷可按该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的百分数进行概算,即
Qt′=Kt Qn′ kW
三、生活用热的设计热负荷
一、供暖年耗热Leabharlann Qn.aQn.a=24Qn′( tn tp. j )N
tn tw
kwh/a
=0.0864 Qn′( tn tp. j )N GJ/a
tn tw
二、通风年耗热量Qta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通风年耗热量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Q.t.a=ZQt′( tn tp. j)N
kwh/a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供暖期的热水供应平均小时热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J/a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二、通风年耗热量Qta
通风年耗热量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Q.t.a=ZQt′( tn tp . j)N kwh/a
t n t w .t
=0.00365 ZQt′(
tn tp . j )N t n t w .t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二、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图
季节性的供暖、通风热 负荷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当 地的室外温度,利用热负荷 随室外温度变化图能很好地 反映季节性热负荷的变化 规律。 图6—3示意图为一个居住 区的热负荷随室外温度的 变化图。图中横坐标为室外 温度,纵坐标为热负荷。 开始供 暖的室外温度定为 5℃。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三、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在供热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绘制热负荷延 续时间图。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特点与热负荷时间 图不同,在热负荷延续时间图中,热负荷不是按出 现时间的先后来排列,而按其数值的大小来排列。 热负荷延续图需要有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曲线和 室外气温变化规律的资料才能绘出。 在供暖热负荷延续时间图中,横坐标的左方为 室外温度tw,纵坐标为供暖热负荷Qn;横坐标的 右方表示小时数(见图6—4)。如横坐标n′,代表供 暖期中室外温度tw≤t′w;(t′w为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出现的总小时数,n1代表室外温度tw≤tw.1出现的 总小时数,n2代表室外温度tw≤tw.2出现的总小时 数,nzh代表整个供暖期的供暖总小时数。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第三节年耗热量计算
集中供热系统的年耗热量是各类热用户年耗热量 的总和。各类热用户的年耗热量可分别按下述方法 计算, 一、供暖年耗热量Qn.a tn tp . j )N Qn.a=24Qn′( kwh/a
tn tw
=0.0864 Qn′(
tn tp . j )N tn tw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二、通风设计热负荷
(一)、通风体积热指标法 可按下式计算通风 设计热负荷: Qt′=qt Vw(tn-tw′)×103 kW (二)、百分数法 对有通风空调的民用建筑(如旅馆、体育馆等), 通风设计热负荷可按该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的百分数进行概算,即 Qt′=Kt Qn′ kW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一、供暖设计热负荷
供暖热负荷是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最主要的热 负荷。它的设计热负荷占全部设计热负荷的80%~ 90%以上(不包括生产工艺用热)。 供暖设计热负荷的概算,可采用体积热指标法 或面积热指标法等进行计算。 (一)、体积热指标法,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可按下式进行概算 Qn′=qv Vw(tn-tw′)×103 kW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供暖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绘制方法如下:图左方首先绘 出供暖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 曲线图(以直线Q′n—Q′k表示)。 然后,通过t′w时的热负荷Q′n引一水平线,与相应出现的总 小时数n′的横坐标上引的垂直线相交于a′点。同理,通过 tw.1时的热负荷Q′1引一水平线,与相应出现的总小时数n1 的横坐标上引的垂直线相交于a1点。依此类推,在图6—4 右侧连接Q′n a′a1 a2 a2…ak等点形成的曲线,得出供暖热 负荷延续时间图。图中曲线Q′n a′a1 a2 a2…akO 所包围的 面积就是供暖期间的供暖年总耗热量。 当一个供热系统或居住区具有供暖、通风和热水供应等多 种热负荷时,也可根据整个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见图6—3曲线4),按上述同样的绘制方法,绘制相应的总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的概算和特征 第二节 热负荷图 第三节 年耗热量计算
第一节 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的 概算和特征
热系统的热负荷,按其性质可分为两大类: 1、季节性热负荷 供暖,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热 负荷是季节性热负荷。季节性热负荷的特点是:它与 室外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和太阳辐射热等气候条 件密切相关,其中对它的大小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室外 温度,因而在全年中有很大的变化。 2、常年性热负荷 生活用热(主要指热水供应)和生产 工艺系统用热属于常年性热负荷。常年性热负荷的特 点是:与气候条件关系不大,而且,它的用热状况在 全日中变化较大。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根据式(6—1),建筑物的供暖热负荷应与室内外温度差成 正比,因此,Qn=f(tw)为线性关系。图(6—3)中的线1代 表供暖热负荷随室外温度的变化曲线。同理,根据式(6—3), 冬季通风热负荷Qt,在室外温度5℃>tw≥t′w.t期间内,Qn =f(tw)亦为线性关系。当室外温度低于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 度t′w.t时,通风热负荷为最大值,不随室外温度改变。图 6—3中的线2代表冬季通风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的曲线。 图6—3还给出了热水供应随室外温度变化曲线(见曲线3)。 热水供应热负荷受室外温度影响较小,因而它呈一条水平直 线,但在夏季期间,热水供应的热负荷比冬季的低。 将这三条线的热负荷在纵坐标的表示值相加,得图6—3 的曲线4。曲线4即为该居住区总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的曲 线图。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第二篇 供热工程
第六章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 第七章 集中供热系统 第八章 热水网路的水力计算和水压图 第九章 热水供热系统的供热调节与水力工况
第十章蒸汽Leabharlann 热系统管网的水力计算与水力工况 第十一章供热管道的敷设和保温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第六章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二)、面积热指标法,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也可按下 式进行概算; Qn′=Fqf×103 kW 应该说明:建筑物的供暖热负荷,主要取决于通过垂直 围护结构(墙、门,窗等)向外传递热量,它与建筑物平面尺 寸和层高有关,因而不是直接取决于建筑平面面积。用供暖 体积热指标表征建筑物供暖热负荷的大小,物理概念清楚, 但采用供暖面积热指标法,比体积热指标更易于概算,所以 近年来在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规划设计中,国外,国内也多采 用供暖面积热指标法进行概算。 (三)、城市规划指标法 对一个城市新区供热规划设计,各 类型的建筑面积尚未具体落实时,可用城市规划指标来估算 整个新区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根据城市规划指标,首先确定该区的居住人数,然后根 据街区规划的人均建筑面积,街区住宅与公共建筑的建筑比 例指标,来估算该街区的综合供暖热指标值。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在计算集中供热系统热网的最大生产工艺热 负荷时,应以核实的各工厂(或车间)的最大生 产工艺热负荷之和乘以同时使用系数ksh。同 时使用系数的概念,可用下式表示: ksh = Q′w.max / Q′rsh.max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第二节热负荷图
热负荷图是用来表示整个热源或用户系统热负荷随室外 温度或时间变化的图。 在供热工程中,常用的热负荷图主要有热负荷时间图, 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图和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一、热负荷时间图 热负荷时间图的特点是图中热负荷的大小按照它们出现 的先后排列。热负荷时间图中的时间期限可长可短,可以是 一天,一个月或一年,相应称为全日热负荷图、月热负荷图 和年热负荷图。 (一)全日热负荷图 全日热负荷图用以表示整个热源或用户的热负荷,在一 昼夜中每小时变化的情况。 全日热负荷图是以小时为横坐标,以小时热负荷为纵坐 标,从零时开始逐时绘制的。图6—1所示是一个典型的热水 供应全日热负荷图。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四、生产工艺热负荷
生产工艺热负荷是为了满足生产过程中用于加热、烘干、蒸煮、清 洗、溶化等过程的用热,或作为动力用于驱动机械设备(汽锤、汽泵等)。 生产工艺热负荷和生活用热热负荷一样,属于全年性热负荷。生产 工艺设计热负荷的大小以及需要的热媒种类和参数,主要取决于生产工 艺过程的性质,用热设备的型式、以及工厂的工作制度等因素。 集中供热系统中,生产工艺热负荷的用热参数,按照工艺要求热媒 温度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种: 供热温度在130℃~150℃以下称为低温供热,一般靠0.4~ 0.6MPa(abs)蒸汽供热; 供热温度在130℃~150℃以上到250℃以下时,称为中温供热。这 种供热的热源往往是中,小型蒸汽锅炉或热电厂供热汽轮机的0.8~ 1.3MPa(abs)级或4.0MPa级的抽汽, 当供热温度高于250℃~300℃时,称为高温供热。这种供热的热源 通常为大型锅炉房或热电厂的新汽经过减压减温后的蒸汽。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二)年热负荷图
年热负荷图是以一年中的月份为横坐标,以每月的热负荷为纵坐标绘 制的负荷时间图。图6—2为典型全年热负荷的示意图.
对季节性的供暖,通风热 负荷,可根据该月份的室 外平均温度确定,热水供 应热负荷按平均小时热负 荷确定,生产工艺热负荷 可根据日平均热负荷确定。 年热负荷图是规划供热系 统全年运行的原始资料, 也是用来制订设备维修计 划和安排职工休假日等方 面的基本参考资料。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建筑物或居住区的热水供应最大热负荷取决于该建筑物 或居住区的每天使用热水的规律,最大热水用量(热负荷)与 平均热水用量(热负荷)的比值称为小时变化系数。 如图6—1中,纵坐标OA表示最大值Q′r.max。在一天, n=24内的总热水用热量,等于曲线所包围的面积。将全天 总用热量除以每天供水时数r小时,即为平均热负荷Q′r.p。 kr= Q′r.max/ Q′r.p 或 Q′r.max= kr Q′r.p kW 式中 kr-小时变化系数,根据用水单位数,按《室内给 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选用,见附录6—4。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三、生活用热的设计热负荷
(一)、热水供应用热 热水供应热负荷为日常生活中用于洗 脸,洗澡、洗衣服以及洗刷器皿等所消耗的热量。热水供应 的热负荷取决于热水用量。住宅建筑的热水用量,取决于住 宅内卫生设备的完善程度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公用建筑(如 浴池、食堂、医院等)和工厂的热水用量,还与其生产性质 和工作制度有关。 热水供应系统的工作特点是热水用量具有昼夜的周期性。 每天的热水用量变化不大,但小时热水用量变化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