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冲法处理吹填土浅地基的分析

合集下载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振冲法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振冲法

避免漏孔现象 的产生。 ③清孔。如果下沉与施工设计的深度 相符合 时 ,应确保振 冲器在孔底进行 适当 的留振 ,将下 喷水
口进行关闭 ,然后将上喷水 口打开 ,这样就可以将泥浆排 出 , 以达 到清孔 的 目的。④振密 。通过将 振冲器提 出孔 口后 ,并 将填料填人孔 内 ,然后将振冲器下降到填料 中进 行振 密作业 。
济 的发 展 。
关 键词 :建 筑工 程 ;振 冲法 ;施 工工 艺 中图分 类号 :T U 7 5 3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6 — 8 9 3 7( 2 0 1 5 ) 2 7 — 0 1 5 5 一 O 1
l 振冲 原理
l - 1 振 冲法 施 工原理 振 冲法施 工原理就是在 振动和高压水 流 的作用下 ,将 振
第3 4卷第 2 7 期
" V o 1 . 3 4 N0 . 2 7
企 业 技 术 开 发
T ECHNOL OGI CAL DE VE LOP MEN T OF ENTE RP RI S E
2 0 1 5年 9月
S e p . 2 01 5
浅析建 筑工 程 施 工 工 艺— — 振 冲 法
土层 中,具 有垫层应力 扩散和均布 的作 用 ,不仅 可以有效地
减少沉降量 的产生 ,还可以使地基整 体的承载能力得以提高 ,
减少。②在振 冲器水平整 顿的作用下 ,当回填料在使用 的过
程 中对周 围砂 层具有挤 压密实 的作用 ,以此提高建筑工程 的 稳定性 和抗 压性 ,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3 振 冲法 施工 要点 的分 析
在振 冲法施工前 ,应 先进行现场试桩 进行施工参数 的确 定 ,且施工参 数主要包 括 :振冲孔 间距 、成孔速度 、留振 时 间 以及填料 量等 。对 于填 料 的选择 ,应确 保不溶于地下水 且 不受侵蚀 的影响 ,硬粒料 应具有抗侵蚀性 和稳定性 ,严格 控 制粒径 ,从 而提高振 冲施工 的效率 ,达到振冲预期 的效 果。

公路吹填土地基振冲密实法处理的试验研究

公路吹填土地基振冲密实法处理的试验研究

第11卷第8期中国水运V ol.11N o.82011年8月Chi na W at er Trans port A ugus t 2011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朱中卫(),女,湖北荆州人,杨浦区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工程师,硕士,岩土工程专业。

公路吹填土地基振冲密实法处理的试验研究朱中卫(杨浦区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上海200090)摘要:上海市长兴岛吹填区域表层为粉细砂,状态松散,土质不匀,严重液化,承载力较低,其下分布夹有较多淤泥的细颗粒土层,不能直接作为公路地基。

由于振冲密实法具有施工简便、造价低等优点,故考虑采用该法对此处公路地基进行加固,为此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

通过振冲密实法处理前后土体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载荷试验及室内土工试验对比,总结出振冲密实法仅对表层粉细砂加固效果明显,地基最终承载力仍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振冲密实;吹填土;细颗粒;地基处理中图分类号:TU 4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1)08-0206-02一、概述1936年,德国S.St eu erm an 提出振冲密实法[1],我国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将其引进,振冲密实法是利用振动和水冲加固松砂地基,该法施工简便、工期短、噪音低、对邻近建筑物影响小,且造价低、效果显著,因此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目前,振冲法加固砂土类地基有无填料加固和填料加固两种方法[2]。

粉细砂地基土体颗粒较细,振冲时易产生宽广的流态区,振冲挤密的效果很难保证,因此此类地基多采用添加填料的振冲法;而对于处理粘粒含量小于10%的中粗砂地基,多采用无填料振冲法[1,2]。

无填料振冲密实法加固砂土类地基的原理有两点:①振冲器的强力振动使饱和砂层发生液化或结构破坏,砂颗粒重新排列,孔隙减少;②振冲器的水平振动力,将孔顶自行塌陷的砂振动挤压加密,从而达到加固的目的[1]。

本文依托上海市长江口长兴岛上吹填区域公路工程,探讨了振冲密实法在此处公路地基处理中的适宜性,得出如下结论:此处采用低水压振冲加固,表层吹填土加固效果明显,而分布于吹填土下厚约1.5m 的细颗粒土体无改善,且局部土体原有结构遭破坏,状态更差,因此,此处采用振冲密实法加固路基不能达到设计要求。

地基处理——振冲法

地基处理——振冲法

地基处理——振冲法1.概述所谓振冲法是振动水冲法的简称。

它是以起重机吊起振冲器,启动潜水电机后带动偏心块,使振冲器产生高频振动,同时开动水泵,使高压水通过喷射高压水流,在边振边冲的联合作用下,将振冲器沉到土中的预定深度,经过清孔后,就可以从地面向孔中逐渐填入碎石每段填料均在振动作用下被振挤密实,达到所要求的密实度后提升振冲器,如此重复,填料和振密,直至地面,从而在地基中形成一根大直径的很密实的桩体。

振冲法的优点是所用设备比较少,加固速度快,振动影响范围小,缺点是需要大量给水和排水设施冬季施工困难。

依据地基土类别、加固原理、填充材料等,可分为适用于砂性土地基的振冲挤密法和主要适用于粘性土地基的振冲置换法或振冲碎石桩法。

在工程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是根据土质情况同时采用两种方法,只是侧重点略有差别。

图1-1振冲法类型2.振冲挤密法2.1.振冲挤密机理振冲挤密法加固砂性土地基,一方面依靠振冲器的振动和冲水作用,使周围土体在径向的一定范围内出现瞬间的结构破坏,使饱和砂层发生液化,砂颗粒重新排列,孔隙减少,提高强度;另一方面依靠振冲器的水平振动力,通过加固填料使砂层挤压加密。

在振冲器水平振动和侧向挤压的反复作用下,砂土颗粒会重新排列,1/92/9体积缩小,表现为振冲过程中地面下沉。

当振动加速度达到0.5g 时,土结构开始破坏,由松变密;达 1.0~1.5g 时,开始变为流态,变密的可能性大为减小;超过3.0g时,土体发生剪胀,由密变松。

图2-1砂土对振动的理想化反应根据振动加速度随距振冲器距离的增大而呈指数函数衰减的变化规律,从振冲器的侧壁开始,随着距离的增加可依次划分为流态区、过渡区、挤密区和弹性区。

过渡区和挤密区的加固效果明显。

挤密效果不仅与地基土的性质(如砂土的相对密度、级配组成、渗透系数、埋深等)有关,还和振冲施工参数有关(振动力、振动频率、振幅、振冲点间距、振动时间等)。

例如,砂土的初始相对密度越低,其抗剪强度必然越小,使砂土结构破坏所需的振动加速度越小,因此挤密区的范围也就越大。

吹填砂地基的振冲加固与效果检测

吹填砂地基的振冲加固与效果检测
由人 工新 近吹填 而成 , 积较 为松 散 , 堆 区域 内吹 填较 为 均匀 , 部 0—25 稍 湿 , 中 粗 砂 混 粉 质 上 .m 由 粘土 组成 , 下部饱 和 , 为 中粗 砂 ; 厚 70— .m, 均 层 . 75 层底 埋深 7 0- .m。实测 标贯 击 数 N= 4 . 75 2— 。承 载 能力 f = 0 P 。 k 8 k a () 2 淤泥质 粉质粘 土
地基的变形协调能力也较差 , 不太适合柔性或半 刚 性基 础并 且其 造价 亦 较 高 , 技术 经 济指标较 差 。 唯有振冲挤密( 置换 ) 法既能振密上部 7 m的吹 填砂层 , 能在 埋深 7—1m 的淤 泥质粉 质粘 土层 中 又 0 形成振冲置换砂桩 , 在上覆盖层压力作用下进一步产 生排水固结而提高本身的承载能力并减小变形 , 还可 使下卧砂层密实 , 从而达到地基加固的 目的并减少地 基的残余变形 , 提高集装箱堆场的运营质量。 3 2 振 冲加 固技 术设计 .
三 期工 程 5万 t 集装 箱码 头后方 自后 轨梁 中 级 心线往 码头前沿 约 2 m、 0 往路 域 后方 围堰 约 4m 的 5 范 围内 , 于在天然 泥 面 上 以 中粗 砂 吹 填 形 成 的 回 属 填 地基 。根据码 头堆场 使用 和面层 结 构对 地基 的要 求, 吹填 砂地基 的标 准 承载 力 自后 轨梁 中 心线 往 码 头前 沿 区不小 于 10P , 5k a 自后 轨梁 中心 线 往 陆域 后
着重鹇迷了沥青路面裂缝的4种常见形式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提出了沥青路面裂缝的预防和处理措关键词沥青路面裂缝形式原因预防处理措施1前言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行车舒适耐磨造价低噪音小施工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等优点因而沥青路面得蓟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心得体会:预埋吹填振冲软地基处理技术

心得体会:预埋吹填振冲软地基处理技术

心得体会:预埋吹填振冲软地基处理技术预埋吹填振冲软地基处理技术是:在吹填前按照水力计算设置水平排水滤管,在土体浅层埋设水平集水专用管道,水平集水专用管道链接到水平真空管道上,水平真空管道在两端分别延伸到排水沟内和通过竖管连接到真空泵上,延伸到排水沟的管道和连接真空泵的竖管均用阀门控制。

吹填完成后,先利用自流排出重力渗到排水管的水后,再利用真空泵产生负压抽取土体内部的水,同时在表层利用振冲设备进行高频振冲施工,将土体液化,加速土体里的水分离出,经过真空排水泵排出,根据固结程度进行多次振冲,以快速固结达到承载力设计要求。

1、预埋吹填振冲软地基处理技术工程实施过程该工程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产业区临海一号路东侧、纬五路与临海三号路之间,总吹填面积310亩,吹填厚度3.3米,吹填土方量68万立方米。

采用2500型挖泥船挖沙,该船总装机容量为7500千瓦,泥泵排量10000立方米/每小时,生产率2500立方米/每小时,最大挖深25米,最大排距4000米,本次吹填安装750型管道2200米。

在调遣挖泥船和铺设管道的同时,在吹填区同步实施的工程有:一是对吹填场地表面进行基础清理、场地整平达到施工要求。

二是自4月23日开始修筑吹填区围堰,共筑围堰长1040米。

三是铺设φ110PE 真空导流蟒管,管距10m,共布管长度6600m。

5月11日全部工作准备就绪并试机,5月12日正式出泥浆,下潜挖泥深度为8米,出口含沙量在20%以上。

在吹填区的末端围堰上设置排水口3处,将沉沙后的清水排入河道,6月12日吹填达到设计高程停止输送泥浆。

6月13日开始对吹填区软泥实施固结。

首先排放吹填区顶部明水,6月15日将明水全部排净,同时打开真空导流管重力自流排水。

6月16日开启真空泵降水,真空泵负压达到80kpa,降水20天后,对出现漏气现象使用高频振冲液化土体闭气等技术混同作业施工,7月4日吹填固结完工,7月15日经地质勘测部门现场检测全部达到或超过70kpa的设计承载力标准。

无填料振冲密实法处理深厚吹填土地基的工程应用

无填料振冲密实法处理深厚吹填土地基的工程应用

无填料振冲密实法处理深厚吹填土地基的工程应用作者:孟元飞来源:《市场周刊·市场版》2019年第52期摘要:文章以潍坊港中港区西作业区液化品库区地基(预)处理工程为例,围绕无填料振冲密实法展开探究,先阐述了无填料振冲挤密法施工工艺原理与工艺应用要点,并分析了项目的施工难点与解决措施,希望可以为有关工程施工单位提供借鉴。

关键词:无填料振冲密实法;吹填土层;地基工程一、引言无填料振冲密实法多用于对黏粒不超过10 % 的中砂以及粗砂地基进行处理,其具有施工速度快、成本低、工期短的优点。

通过在振冲器的作用,土体结构遭到破坏,伴随孔隙水压力的增加,土粒重新排列,地基结构变得更为密实。

在应用该工艺的过程中,需加强振冲造孔、振冲致密等环节的技术控制。

二、项目概况潍坊港中港区西作业区液化品库区地基(预)处理工程位于山东省,工程工期为7个月。

该工程包含引堤区、堆场护岸区、码头区、航道区和道路区,整体地基处理面积在27.8万m2左右,被划分为Ⅰ区和Ⅱ区,前者区域面积大约为4万m2,后者区域面积达到23.7万m2。

因为吹填场地和周边围堤相邻,周围围堤放坡区域上部吹填土层厚度有一定变化,施工过程中该区域吹填土厚度小于5m的部分可采用2000KN.m强夯进行地基处理,加固深度应根据吹填土层的实际厚度变化而变化,对于超出5m的部分则采用无填料振冲挤密法施工。

三、无填料振冲挤密法施工工艺的应用(一)工艺原理无填料振冲挤密法,摒弃传统填料施工的弊端,实施无填料方式进行振冲与挤密施工。

其工艺原理如下:主要在振冲器的作用下,按照要求向土体施加水平振动与侧向挤压作用力,达到破坏土体的作用,促使孔隙水压力的增加。

而在土体结构被破坏后,土粒会向着低势能位置方向进行转移,从而土粒重新排列,土体结构也会变得更为密实。

当孔隙水压力升高达到一定数值时,土体便会出现液化现象,最后孔隙水压力消失,这时土体变得更为牢固,达到土体加固的作用。

(二)无填料振冲密实法工艺要点1. 施工工艺流程(图1)结合图1可知,工程施工应用之前,施工单位须做好施工场地平整、组装设备与接通水电工作,而后才能开展测量放线。

无填料震冲法在粉砂吹填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无填料震冲法在粉砂吹填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无填料震冲法在粉砂吹填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作者:朱九鹏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04期一、工程概况潍坊港中港区位于莱州湾南岸白浪河入海口的西侧,地理坐标为:N:37o10′;E:119o11′,是典型的粉砂质海岸。

后方陆域由港池疏浚土吹填形成,原始场地为浅海岸滩,海底高程在-4.0米左右,形成陆域后顶高程在6.0米,吹填土厚度在10米左右。

1、地质情况:表层为新近吹填的粉土层,原始场地上部为全新统中后期海相沉积的粉土,下部为全新统早期海相沉积的粉土和粉质黏土等。

吹填土层以下岩土特征从上到下顺序:(1)粉土褐灰色,稍密-中密为主,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

厚度:4.00~8.80m,平均6.62m。

(1-1)粉质黏土褐灰色-灰黄色,流塑-可塑,稍有光泽,韧性及干强度低。

厚度:0.50~2.60m,平均1.15m。

(2)粉质黏土灰黄色-灰褐色,可塑-硬塑状态,以可塑为主,稍有光泽,韧性及干强度中等。

厚度:3.00~9.00m,平均6.39m。

(3)粉土灰黄色-黄褐色,中密-密实为主,摇振反应中等,韧性及干强度低。

厚度:2.00~5.20m,平均3.87m。

(4)粉质黏土灰褐色-灰色,可塑-硬塑为主,切面较光,韧性及干强度中等,为正常固结土。

2、地基处理后标准:吹填软土地基处理后地基承载力达到120kPa,处理深度约10米,即吹填土的厚度。

二、实验过程及地基处理方案的确定场地吹填完成,土层含水量高,地基承载力很低,需对场地进行预排水,以提高土体表层强度,满足施工机械进场施工要求。

场地预排水采用水上挖掘机对表层土体进行扰动排水,扰动点距2.0米,扰深1.2—1.5米,连续三日每日各扰动一遍,并在四周开挖排水沟,人工配合进行排水。

场地预排水工序完成,震冲机械具备进场条件后,开始震冲施工。

无填料震冲法采用三点共振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机械振动力、水流的冲击力将粉土液化预振并重新组织排列,以达到减小孔隙、提高密实度,从而提高承载力的目的。

振冲法在吹填砂基础加固中应用

振冲法在吹填砂基础加固中应用

振冲法在吹填砂基础加固中应用摘要:以厦门港嵩屿港区二期岸壁工程A标为例,通过对振冲加固松砂基础的机理分析,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振冲加固现场试验,并在对试验成果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振冲加固各个施工参数及最佳施工工艺。

关键词:振冲法,吹填砂基础,密实加固1、工程概况厦门港嵩屿港区二期岸壁A标工程为新建的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

码头设计总长度为557.25m,为重力式沉箱结构,陆域形成采用吹填砂振冲密实施工,平均振冲深度为20米,振冲密实总面积为41600m2。

2、振动密实机理振冲挤密法加固松砂基础的机理是在振冲器反复水平振动和冲水的作用下,周围土体在径向的一定范围内出现瞬间的结构破坏,抗剪强度降低,土颗粒重新排列,相对密度提高,以达到提高强度、减少沉降、防止液化的加固目的。

由于振冲砂密实的加固效果,不仅取决于砂土的性质,还与振冲器的振动力、振动频率和振动持续时间有关,还与孔位间距有密切关系。

所以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在振冲密实吹填砂大面积施工前,通过试验区选定合适的振冲器和一定的振冲器振冲速度情况下,确定合适的振冲孔位间距,以确保振冲吹填砂质量。

3、试验区振冲参数确定3.1 振冲设备施工设备主要是振冲器,振冲器经过比对,采用ZCQ-100型振动器,技术参数如下:电机功率100 KW、振动功率14.6~24.3 HZ、额定功率180 A、激振力68~190 KN。

起重设备选用50t的履带式起重机;主水泵选用3BA-6离心水泵。

控制设备主要有控制电流操作台(配备有自动记录电流计、电压表等)。

由于振冲的砂层厚度较大,振冲器贯入较难,在每台振冲器增设一台15kW离心水泵和两条对称的辅助水管,加强供水以加快下沉速率。

3.2准备工作清理平整施工场地,试验区孔位采用等边三角形布置,孔位间距分别为3.50m、3.00m、2.50m,采用RTK放样试验区控制点,测量标高并记录,用木签按照孔位布置图布置振冲点;振冲作业之前,振冲器对准振冲点,检查水压、电压和振冲器空载电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福Et期]2007473-24 【作者简介]叶观宝(196}一),男,安徽微县人,同济大学地下幕 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200092,电话: 1381762..5825
施工技术
第36卷
3)振冲试验施工工艺流程 振动下沉至孔底一留振一振 动上拔一分段留振(每50cm)一 成桩结束,关闭水泵及振冲器, 移至下一根桩。
2007年9月 第36卷第9期
施工技术
CONSⅡiUCTION TECHNOL0cY
振冲法处理吹填土浅地基的分析
叶观宝1,王世威1,邢皓枫1,杨绪军2,苌红涛1
(1.同济大学,上海200692;2.华东电力设计院,上海200092)
[摘要】以江苏省某电厂的吹填土地基处理为例,利用现场试验对无填料振冲法加嗣饱和吹填土地基的效果进行了
Abstract:Based∞the foundation treatment of dre亡lger filled ground of a power plant in Jiongsu province,the field exDeIinl田n is used to check the effect of the foundation tl蒽atment of vibrotlotation without additional
该电厂2年前完成围堤吹填,目前回填土经过固 结后强度提高很大,丈面积吹填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 到80kPa,小部分还授有达到,存在中等~严重液化现 象。根据电厂设计,需要使该吹填砂承载力特征值≥ 130kI毡,因此需要对该层土进行地基处理。根据厂区 初勘,可以得出地层分布如表1所示。 2现场试验 2.1现场试验概况
万方数据
2007 N0.9
叶观宝等:振冲法处理吹填土浅地基的分析
49
表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001,当砂土和饱和粉土的标准贯人锤击数实测值Ⅳ
<液化判别贯人锤击数心时,应判为液化土。本场地
锤击数实测值均>^,口=6,所以判别为非液化土。 2.2.5静力触探试验
为比较地基加固效果,在场地平整完毕地基处理 之前进行了一组静力触探试验,地基处理完毕后再次 作了静力触探检测,对检测范围内的锥尖阻力q。和侧 壁摩阻力工进行了加权平均,具体结果如表5和表6
地基土在振冲作用下,振冲影响范围内的饱和砂 土发生振动液化重新排列致密或者受振动影响而沉 密。此时孔隙水压力会迅速上升,形成超孔隙水压力。 部分超孔隙水压力由于跟周围土体形成水力梯度而消 散到周围土体里,还有一部分超孔隙水压力由于地下 水冲破上覆土层涌出地表而消散。在振冲施工过程中 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整个场地很湿,在振冲点附近有地 下水渗透出来。
条件。由试验的肺曲线发现,各组试验均为平缓光
精的曲线,没有明显的拐点,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采用 相对变形法确定,其值可以取s/b=0.01~0.015所对 应的荷载。(s为载荷板沉降值,6为载荷板宽度)。具 体试验结果如表7所示。
表7载荷试验结果
由于误差的存在,使得每个载荷试验点所确定的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相同,但是每个试验点所确定的 承载力特征值均>设计承载力(130kPa),这说明采用 振冲法处理饱和吹填土地基能够达到期望的目的,满 足设计要求。 3地基加固机理及效果分析
从q。值来看,2个分区处理效果比较明显且差异 性不大,但是从‘值来看,两者则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尤其值得思考的是,非吹填部分的①,和①2土层工值 不增反降,分析原因为对于侧壁阻力,振冲作用引起的 超孔隙水压力在进行静力触探检测的时候并未完全消 散,超孔隙水压形成的对静探仪侧壁的润滑作用比较 突出,在振冲作用并不很明显的深层,润滑作用的相
测、场地的孔隙水压力监测、标准贯人试验、静力触探
试验以及载荷试验。
2.2.1沉降监测
2个试验区均按5m X 5m网格对处理前和处理后
的场地地面标高进行了观测,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沉降监测结果

工历时7a)。而且一区峰值要高于二区峰值,这与一区 振冲点间距布置比二区密集相吻合。在施工过程中, 曾把当天刚施工完毕的超孔隙水压力与第2天还未施 工时的作对比,发现经过一晚上,超孔隙水压力可以消 散50%。在后文将利用超孔隙水压力的寅时监测来分 析振冲施工的影响范围。 ,
万方数据
施工技术
第36卷
3.1地基加固机理分析 振冲法加固砂性土地基就是借助于振冲器产生的
重复强烈振动和侧向挤压,有时还附以压力水和压力 气,使一定范围内的土体发生液化或结构破坏,土粒重 新排列,由不稳定位置移到稳定位置,孔隙减小而得以 加固。根据从振冲器侧壁向外加速度的大小将振冲器 周围的土体分为5个区域,即紧靠侧壁的剪胀区(土体 处于剪胀状态)、流态区(土体处于流体状态,土粒有时 连接,有时不连接)、过渡区和挤密区(土粒保持连接, 能够通过土骨架传递振动应力)以及弹性区(土粒受振 动小,无挤密效果),如图4所示。只有过渡区和挤密 区才有明显的挤密作用,过渡区和挤密区的大小取决 于砂土的性质和振冲器的性能。
2.2.3地下水位监测与分析 根据振冲过程中实测地下水位变化结果可以发
现,振冲器的振动会引起振冲器周围地下水位的明显 上升。振冲器振动对地下水位的影响随振冲器离水位 管距离的减小而明显增大,当在水位管附近振冲时,地 下水位可以上升至地表附近。在振冲施工过程中,大 范围地下水位的上升有利于提高浅层吹填砂的饱和 度,从而减弱浅层非饱和砂层对振冲加固下层粉细砂 的不利影响。 2.2.4标准贯人试验
所示土。层处q。/裹 理5M锥 前尖 Pa阻 二力 三“ :平 三均 三值 ;磊三主芋竺嘉
①l
3.97
4.93
1.2
4.38
1.1
袭6侧壁摩阻力五平均值
一区上部吹填土部分锥尖阻力q。从处理前的 1.63MPa增加至3.19MPa,增幅比较大,增量约100%; 二区吹填土部分锥尖阻力g。增加至3.04MPa,增量约 为90%。一区吹填土部分侧壁摩阻力£从处理前的 15.4kPa增加到23.7kPa,增量约为50%,二区吹填土部 分则增至18.4kPa,增量约为20%。从q。值来看,此次 地基处理对比较深的①l和①2土层均有一定的加固 效果,不过效果不是很明显。然而①,和①2土层为非 吹填部分,并不是本次地基加固的重点。
振冲法是振动水冲法的简称.利用振冲器强烈振 动和压力水灌入到土层深处,使松砂地基加密,或在软 土层中填入碎石等无凝聚性粘粒形成强度大于周围土 的桩柱和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提高地基强度的加 固技术。振冲法施工工艺简单,地基加固效果良好而 且成本不大,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就是结合某 近海电厂的大面积吹填土地基处理试验,通过对振冲 处理后的加固效果的检测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对 振i申法处理大面积吹填砂的适宜性,摄冲的影响范围 和施工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 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由于上覆有效应力较小,振冲对表层附近的吹填 土加固效果有限,所以在振冲完毕后需要进行振动碾 压。振动碾压将会使浅层2m左右砂层的密实度有明 显的提高,使整个地基处理效果进一步加强。
振动碾压后进行标贯试验,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利用标贯试验所得地基承载力如表4所示。
表3标贯击数
从标贯试验看来,此次加固效果明显,均达到或超 过期望的130kPa。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根据场地情况,在大规模施工前,进行了现场试
万方数据
表1地层分布
验。试验区分为2区,面积均为30mX30m。振冲机械 设备采用振冲器ZCQ.30,功率为30kW。
振冲法地基加固的施工方法和要求: 1)振冲法地基加固试验分为一区和二区。试验区振 冲点数分别为279点和188点。具体位置如图1所示。 2)振冲法地基加固试验点间距分别为2m和 2.5m,按正三角形布置,振冲深度为7m。振冲加密试 验不加填料,利用吹填砂自身颗粒的重新排列挤密。
2个试验区均进行了7L隙水压力的监测,每个场 地埋设3组孔压计,每组孔压计埋深分别为4、7、10、 15m。图2和图3分别是施工过程中两个试验区实测 的超孔隙水压力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由振冲 所产生的最大超孔隙水压力为8—10kPa,而且很明显 的可以看出一区超孔隙水压的峰值要比二区提前3d 左右,这与振冲施工先从一区开始相吻合(整个场地施
§【匿; 2 ooo(2 soo)=
试验的目的是评价该工法
在本场地的适宜性,并确定振冲点间距、振冲深度和留
振时间以及振密时的电流量等施工工艺参数。通过地
基处理后的检测以及处理过程中的监测。确定其处理
效果,为将来大面积旌工提供可靠的监测和检测手段。
2.2试验监测分析
现场试验工程中的监测和检测内容包括沉降监
检验。通过对试验工程中场地的沉降和超孔隙水压力等监测数据分析,以及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载荷
试验结果的探讨,研究了元填料振冲无填料振冲法;吹填砂;施工工艺
[中固分类号】31275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2-8498(2007)09-0047·∞
砂性土地基的液化评价:采用比贯入阻力P。进行 砂土液化判别的方法。提出饱和砂土液化临界比贯人 阻力P7。的计算公式:
P’。=Pm[1一O.05(d。一2)][1~O.065(“一2)] 式中:巩——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m);
d。——地下水位深度; P∞——液化判别饱和砂土比贯入阻力临界值,
此处Pm根据设防烈度,取值5.5MPa。 验算结果与通过标贯验算结果一致,判为不液化。 2.2.6载荷试验 在振冲试验结束2周以后,对试验区进行了载荷 试验,为避免偶然误差的出现,对每个分区作了3组试 验,用来确定振冲试验后地基承载力的标准值。载荷 试验采用慢速维持加载法,即每加l级荷载待下沉量 到相对稳定后再加下1级荷载。承压板面积为1.5玉 (1.225mX 1.225m)。加荷从60kN开始,每级增加30l【N 荷载,两个分区荷载均增加到300kN时,满足终止加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