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生态育苗探讨

合集下载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育苗技术与移栽养殖效果评价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育苗技术与移栽养殖效果评价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育苗技术与移栽养殖效果评价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一种常见的经济海产品,由于其耐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以及肉质鲜美等特点,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养殖。

育苗技术和移栽养殖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稳定的生产和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育苗技术和移栽养殖效果进行评价。

首先,育苗技术对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南美白对虾具有很高的需氧量,因此在育苗过程中需要确保水质清洁、充氧充足。

常见的育苗系统包括孵化箱、苗圃池和微滤系统。

孵化箱是种苗孵化的重要设备,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和光照等条件来促进虾卵的孵化。

苗圃池是育苗的主要场所,虾苗在这里进行初期生长和发育。

微滤系统则用于保持水质清洁,去除有害物质,保障虾苗的健康生长。

在苗圃池中,虾苗需要合适的饵料来满足其生长的营养需求。

常见的饵料包括动物性饵料和植物性饵料。

动物性饵料主要是鱼粉、虾粉等,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能够提供给虾苗所需的营养物质。

植物性饵料则以微藻和浮游植物为主,能够补充虾苗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等。

在饵料投喂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投喂量和频次,避免饵料残留过多造成水质污染。

育苗过程中的监测和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定期监测水质参数,如温度、盐度、pH值、氨氮和亚硝酸盐等,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虾苗健康生长。

此外,对虾苗的投喂和生长情况进行记录,可以帮助养殖者追踪和评估育苗效果,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移栽养殖是指将育苗出来的虾苗转移到养殖池中进行进一步养殖的过程。

移栽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选择合适的移栽时间。

通常情况下,虾苗的体长应达到5-10毫米左右,且能够自主进食才适合移栽。

其次是养殖池的准备工作。

养殖池应经过清洗和消毒处理,确保水质清洁、无害菌。

同时,养殖池中应添加足够的有机肥料,以提供虾苗所需的营养物质。

最后是移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南美白对虾生物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分析

南美白对虾生物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分析

本篇文章,针对南美白对虾的生物特性以及人工育苗技术进行分析,介绍南美白对虾的生活习性,可以更好地对其进行培育养殖。

一、南美白对虾的生物学特征靠近头部的第一对前肢,原本的前肢比较长,末端部又分为内和外触鞭,主要负责嗅觉以及身体平衡的功能;第二对前肢,其肌肉比较发达,肢体内具有一条很长的触鞭,主要负责身体两侧和身体后面一侧的触觉;第三对前肢,其边缘呈锯齿状,是咀嚼食物以及分割食物的重要器官;第四对肢体呈现薄片的状态,可以帮助南美白对虾在进食过程当中,抱紧食物避免脱落;第五对肢体,肢体躯干比较发达,可以帮助腮部的水流活动进行呼吸。

南美白对虾腹部有八对附肢,其中包括五对步足以及三对颚足,颚足的最底下是鳃的结构,可以帮助白对虾呼吸;步足的末端形状为钳状,可以帮助白对虾进食以及进行爬行。

南美白对虾内部包括肌肉系统、呼吸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等,这其中许多的组织器官都聚集在头部以及胸部。

南美白对虾的肌肉比较有力,会形成许多的肌肉束分布在头部以及腹部。

南美白对虾为雌雄异体,雌性的生殖系统包括输卵管、纳精管以及卵巢。

卵巢具体位置位于躯体的背部,每个卵巢之间比较对称,并且和输卵管相连接,生殖地方在第三步足的根部,雄性的生殖系统,包括输精管、精狭囊以及一对儿精囊,精巢的位置和卵巢的位置相同,都是连接着输精管,最后和一对球形的精荚囊连接,生殖的地方在第五对步数的根部。

二、南美白对虾对环境的要求南美白对虾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可以在6℃到40℃的水域当中进行生存,生长存活的水温是15℃到38℃,最佳的养殖温度是22℃到35℃。

其对高温忍受极限是43.5℃,南美白对虾对低温适应能力比较差,当温度低于18℃的时候,白对虾的摄食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当到达9℃以下时候就会出现侧卧的情况。

南美白对虾在自然水域当中休息的水深为0m~72m,可以在盐度为0.5‰~35‰的水域当中进行生长,根据最新的科学报告,7cm的南美白对虾,其适应盐度的范围2‰~78‰。

浅谈北方南美白对虾养殖关键技术

浅谈北方南美白对虾养殖关键技术

浅谈北方南美白对虾养殖关键技术北方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养殖虾种之一,也是中国养殖虾类的主要品种之一。

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和产量,养殖户需要掌握一些关键技术。

本文将对北方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关键技术进行浅谈。

一、种苗选育技术种苗是养殖成功的关键,选育优良品种可以提高产量和抗病能力。

北方南美白对虾的选育工作主要集中在耐低温、抗病性和生长速度等方面。

选育户应该选择耐低温、抗病性强、生长速度快的品种,以提高养殖效益。

二、池塘水质管理技术水质是虾类养殖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虾类的生长和养殖效益。

养殖户应该选择合适的养殖池塘并进行合理的规划。

池塘水的PH值应保持在7.5-8.5之间,氨氮含量应控制在0.2-0.4mg/L,溶解氧含量应保持在5-6mg/L以上。

养殖户还应注意控制池塘的温度和盐度。

北方南美白对虾对温度的要求较高,适宜的养殖温度为25-30摄氏度。

池塘的盐度应保持在15-25‰之间,不宜过高或过低。

三、饲料管理技术合理的饲料管理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北方南美白对虾是杂食性动物,适宜饲料包括干饲料和活饲料。

养殖户应根据虾类的生长发育情况,控制饲料的投放量和饲料的种类。

饲料的质量也十分重要。

饲料应富含蛋白质,适合北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需求。

还应注意饲料的保存和投喂的时间,避免浪费和饲料变质。

四、疾病防治技术北方南美白对虾容易感染多种疾病,因此疾病防治技术非常重要。

养殖户要保持水质的清洁和池塘的通风,避免病原菌滋生。

应进行定期的病害监测,一旦发现病情应及时采取措施。

防治疾病的措施包括改善水质、合理饲养、注重虾类的免疫力提高等。

养殖户还可以通过合理使用药物来防治疾病,但要注意使用药物的剂量和频率,避免对虾类产生不良影响。

五、设备管理技术设备管理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合理使用和维护设备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养殖户需要根据养殖规模和需求选择适当的设备,如氧气机、温度调节器等。

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技术

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技术

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技术
70年代末,美国科研人员先后完成了南美白对虾种虾的培育、交配、育苗和高密度养殖的科研攻关,在中南美洲已形成产业化发展,1988年7月,南美白对虾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伟权教授引进我国,1992年8月全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并于1994年人工育苗和批量生产获得成功。

但南美白对虾受种虾成熟及育苗技术的影响,我国至今未能大规模生产种苗,现综述国内外有关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技术如下,仅供参考。

(一)育苗设施
南美白对虾育苗设施与我国对虾育苗室基本相似。

其育苗池一般为玻璃纤维制成的长方形水槽或水泥池,容积为10~15米3。

育苗用水必须经过2~4次过滤,单胞藻培养用水处理更加严格。

加温可用柴油锅炉或煤锅炉,用热水循环的方式。

用罗茨鼓风机充气。

(二)种虾培育
中南美洲使用的南美白对虾种虾多数从自然海区捕捞,但捕捞种虾时防止精荚脱落。

挑选健康无损伤的、体重50~60克的种虾,以雌雄比例(1~2)∶1放入室内水槽蓄养,放养密度为4~5尾/米2,水温26~27℃,盐度33‰~35‰。

每日蓄养池换水50%左右,并进行充气,蓄养池以黑色遮光网遮盖,池内光照度小于100勒克斯。

投喂新鲜牡蛎、乌贼、冷冻沙蚕等饵料,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10%左右。

- 1 -。

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详解

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详解

育苗工作主要有五个方面,即幼体、水体、饵料、病害、管理。

幼体幼体的质量对育苗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幼体的质量不好,如活力不好,畸形,携带病原生物等,会直接影响育苗的成败。

判断是否为合格的优质幼体,用烧杯观察其幼体是否活跃,附肢划动是否有力,趋光性如何,镜检主要观察其卵黄颗粒如何,刚毛是否完整无损伤,是否挂脏,是否畸形(尾棘是否开,是否有折断等),如果有条件最好检疫看是否携带特定病原,优质无节幼体的比率占90%以上,不能低于80%,畸形率>10%即淘汰。

注:无节幼体时期可能不是完全的源性营养,可能是通过体表等途径吸收一部分营养,一般如果水体不是非常瘦的话是完全可以满足幼体的需要的,在这个时期往水中加入少量的Vc、复合Vb等应该有一定的作用。

最近几个月因为幼体的质量出现的问题:1)真菌病,有一次出现,Z2发病,虽然用了0.05ppm氟乐灵,但因为其携带真菌较严重,所以应增加用量和使用次数才能预防。

2)发光菌:有可能是来源于幼体,因为在亲虾那边经常看到发光的海水,而且据雷师傅说他那边没有加过海水,但也出现了发光现象,所以怀疑是幼体携带的荧光菌。

3)活力较差,引起挂脏、拖时间,一般出现这种问题要加温、投百碘(蚤状一期一般0.15ppm,但此阶段很少用,因为苗的抵抗力较差,随着苗的长大用量可适当增加)4)有可能携带原生动物或者是其幼体,如果育苗过程中调控水质不到位,也可能会导致其大量繁殖。

水体水体的质量如何,对虾苗影响极大,育苗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调控水质。

水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其各项理化指标,第二则是其透明度(悬浮物等的浓度)、粘性、底质等。

第一部分:理化指标一、PH1、PH对虾苗的影响1)pH改变,氢离子通过渗透、吸收作用,影响动物血液中氢离子浓度,从而改变其输送氧气的能力,碱性过强的水直接腐蚀鳃组织,导致呼吸障碍而窒息。

2)PH的改变会改变物质的存在形式,特别是一些有毒物质的存在形式,改变其毒性从而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

南美白对虾苗种健康繁育探讨

南美白对虾苗种健康繁育探讨

南美白对虾苗种健康繁育探讨发布时间:2023-02-02T01:45:18.650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9月第18期作者:冯修德[导读] 南美白对虾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一类淡水养殖虾。

冯修德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摘要:南美白对虾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一类淡水养殖虾。

相比于其他的对虾品种,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的病害较少,养殖成功率要更高。

因此当前南美白对虾在我国广东、福建、浙江一带已经拥有了较大的养殖规模。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成熟,已经拥有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南美白对虾苗种健康繁育体系,从育苗场地的选择到亲虾的培育,再到产卵与孵化、虾苗日常管理,最后到饵料培育和疾病防治,都有相应的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本文就据此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苗;健康繁育;研究引言南美白对虾是中南美洲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类之一。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引进南美白对虾,并且在90年代初期在人工繁育上就获得了成功,并且开始在沿海地区进行推广养殖。

2000年以后,虾类养殖开始从海水养殖转向淡水养殖,由于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成功率要高于中国对虾以及斑节对虾这一类的品种,因此在2000年之后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规模迅速扩张,已经成为我国虾类养殖的主要对象。

根据相应的数据统计显示,南美白对虾占所有虾类养殖的65%,其产量也占据我国所有虾类养殖总产量的75%~80%[1],从产量来看,根据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养殖虾类产量在78万吨左右,而单是南美白对虾的产量就占有40万吨左右。

由于南美白对虾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对南美白对虾的科学繁育和养殖。

一、南美白对虾生物学概述1、形态特征南美白对虾与中国对虾的外形十分相似。

成年对虾的体长最长可以达到23厘米,外壳较薄,体色一般是浅青灰色,也有的呈青蓝色,外壳上不带斑纹。

尾节呈扇形,边缘呈红色没有缘侧刺,有中央沟。

南美白对虾额角尖端的长度不过长,一般不会超过第一触角柄的第2节。

南美白对虾幼苗培育试验研究

南美白对虾幼苗培育试验研究

南美白对虾幼苗培育试验研究摘要:在养殖的虾种之中,南美白对虾是世界三种产量最高的虾种之一,而且相对于其他的虾种来说,南美白对虾具有环境适应能力强,营养需求量少以及繁殖的时间长等优点。

为了开发南美白对虾在我国的淡水养殖,我国进行了南美白对虾的培育试验,探究南美白对虾对于水质、温度以及盐度的要求。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幼体培育;成活率一、研究背景南美白对虾是世界营养价值最高三大虾种之一,主要集中在墨西哥湾的中部。

南美白对虾生长速度较快,而且对于水质的盐度适应能力强,对于食物的营养要求低,可以进行大量的培育养殖。

1988年,我国自美国开始引进,并在1994获得人工培育的成功。

在我国对于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来说,虾种的质量觉着养殖的效益。

对于南美白对虾人工养殖的研究,天津市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研究,并取得了成功。

但是由于我国南美白对虾幼苗的质量不好,并且水质不好,所以产量一直以来很不稳定。

近年来对于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大多使用的是南方的虾苗,为了提高虾苗的质量,笔者使用育苗的研究基地进行无节幼体的培育试验,并取得了效果。

下面是育苗的结果报告和技术报告。

二、亲虾选育技术关键点1.对于幼体的选择,我们选择具有生产速度较快,并且有着较强的抗逆性的南美白对虾AF1,进口美国SPF亲本BF1,在专业人员的PCR检测后,确认选择的幼体没有携带病毒的前提下,进行幼苗的培育;对于幼苗的培育,选择那些生长速度较快,且没有携带病毒的幼体,而且生长的环境进行全封闭式的管理。

对于养殖所使用的池塘,进行无毒化处理,对于所使用的饵料也要进行消毒处理。

对于SFR幼苗的培育,进行定向培育,选择那些生长速度较快的幼苗。

并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育种技术标准的规定以及操作流程的制定,并建立实验基地,进行大规模的养殖。

三、亲虾的养成与选育技术1.虾苗的培育采用的是分区培养,即将亲虾与亲虾成苗放入不同的池塘进行培育,每一个池塘拥有同一系列的虾种数量为两条,每一亩池塘的幼苗数量为五万尾。

南美白对虾苗的养殖技术改进与优化

南美白对虾苗的养殖技术改进与优化

南美白对虾苗的养殖技术改进与优化南美白对虾是一种高价值的淡水虾类,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其养殖过程中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

为了提高养殖效益,需要对南美白对虾苗的养殖技术进行改进与优化。

本文将就南美白对虾苗的养殖技术进行探讨与分析。

首先,养殖环境是影响南美白对虾苗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虾苗对温度和水质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应选择适宜的养殖环境。

养殖池的水温应控制在26-30摄氏度,水质应保持清洁,pH值维持在7-8之间,氨氮含量要低于0.02毫克/升。

此外,养殖池应保持充足的通风和光照,保证养殖环境的稳定性与适宜性。

其次,南美白对虾苗的饲料供应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适当的饲料选择和合理的喂养方式能够提高对虾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对虾苗一般采用人工饲养,宜选用优质饲料,如鱼粉、虾仁粉等,以满足对虾苗的营养需求。

对虾苗的喂养应分阶段进行,早期可采用细粉状饲料,后期逐渐过渡到颗粒状饲料。

饲料的投喂量应根据对虾苗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进行调节,避免过饱或过饥,确保饲料的充分利用。

此外,对虾苗的疾病防治也是养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白斑病、黄斑病、腹膜炎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养殖者应加强对虾苗的健康管理,定期检查水质、水温和饵料等,确保环境卫生,并定期检查对虾苗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病症。

在发现病症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养殖者应加强对虾苗的免疫力,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饲料营养调节,提高对虾苗的抗病能力。

另外,南美白对虾苗的选育与培育也是技术改进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选育优良的南美白对虾苗种,可以提高其生长速度和产量。

选育工作应注重优良品种的筛选与繁殖,选择生长快、抗病力强的虾种,进行有选择性的繁殖繁育,以提高虾苗的品质与性能。

在培育过程中,应注意虾苗的适应性和饲料利用率,合理调节养殖环境和饲料供应,促进南美白对虾苗的良好生长发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美白对虾生态育苗探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要求显著增强。

由于受到附近海域水质恶劣变化的影响,导致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等主要南美白对虾养殖场幼苗存活和虾苗质量不断下降,造成南美白对虾养殖水平受到严重影响,给整个南美白对虾养殖行业的发展受到严重打击,为此必须要积极探讨南美白对虾生态育苗的主要策略。

标签:南美白对虾;生态育苗;主要措施
在传统的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行业中,由于监管缺失导致造成各种抗生素滥用、甚至违禁物超标等问题屡见不鲜,造成南美白对虾抗病能力下降,育苗效果十分不理想。

为此,必须要积极采用全新的处理方式,南美白对虾生态育苗的核心在于通过生物手段,平衡“藻相”“菌相”,“以菌控藻、以藻控水、以水控苗”控制病害的立体式生态养殖循环模式,确保南美白对虾虾苗的总体质量,实现绿色无公害育苗,确保整个南美白对虾育苗的水平得到全面增强。

一、南美白对虾生态育苗的主要步骤
在传统的南美白对虾育苗过程中,由于高温培育种苗的问题屡禁不止,造成南美白对虾种苗质量不高。

为了能够提高南美白对虾生态育苗的总体效果,确保实现原生态管理,可以为南美白对虾种苗营造一种适合的生态环境。

虾苗发育过程要经过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等阶段。

在无节幼体期间,必须要加大幼体卵黄硒营养吸收的效果,蚤状幼体末期要投入烫熟卤虫幼体加强营养,糠虾幼体阶段则必须要以藻类和轮虫作为辅食,卤虫幼体、配合饲料喂主食,在仔虾期间可以杂食。

在育苗过程中,及时在培养池接种光合细菌、芽孢杆菌或硝化细菌等各种微生物,以保持池内微生态平衡。

(一)在培藻阶段,一定要关注虾苗的生长发育特点和习性,针对性的做好前期准备阶段。

培藻工作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和等级,第一阶段将海水消毒,将一定量的海水倒入三角烧瓶内利用红外炉烧开冷却备用,按照1:1000的比例增加营养液,将角毛藻、海链藻和小球藻接种。

在第二阶段,利用水煮沸并消毒,将藻液倒入水中,适当的加入营养盐物质,按照1:10或1:20的比例。

装入培养袋中,经过3-4天培养。

在第三阶段中可以采用水泥池培养水,采取次氯酸钠消毒,提高藻液的充气率,一般1-5天左右可以用来投喂。

在实际投喂时,应该根据藻的种类类、天气情况和接种量分析。

(二)在培养轮虫期间,可以采用褶皱壁尾轮虫培育,要保证轮虫的生长环境光线条件较好,保证容器透明污染。

要利用密度为500-1000/ml的接种水泥池培养。

在培养前期可以采用小球藻或者酵母培育,在后期则必须要大量的小球藻,保证轮虫的营养吸收。

由于培养的藻类饵料具有一定限度的增殖,一定要避免轮虫密度过高等问题,否则很容易导致轮虫缺乏饵料大量死亡。

适当的追肥可以维
持藻类的增殖效应,满足轮虫消耗的特点,确保藻类饵料的增殖与轮虫的消耗保持平衡。

在轮虫采收期间可以利用200目筛网拖网收集也可以在池边副设置服务站,采用200目筛网,利用小型水泵将池水抽入到筛网内部过滤。

也可以按照生物采收的特点,利用光又确保轮虫大量聚集,直接用水桶采收即可。

(三)在南美白对虾生态育苗期间,一定要为虾苗创造安全无毒无菌的生态环境。

要保证每一栋育苗车间都应该提前3-4天全面的消毒,包括蓄水池、增氧管、育苗池、帆布、苗杯、加水桶、车间环境以及外排水沟等,必须要全面的消毒,这样才能够确保车间内外没有任何病毒的残留。

在消毒完成之后,还应该对消毒的车间进行全面微生物检查,一定要保证对Ph值、孤菌、氨氮、余氮等指标严格记录,只有满足生产标准才能够使用。

在育苗的过程中可以将海水注入到沉淀池,用氯消毒处理,将处理过的海水转移至沙滤池、精密过滤器。

由活性炭砂钢转入按时输水,加入活性炭炮筒,然后紫外线消毒,最后形成生产用水。

(四)在无节幼体培育期间,由于无节幼体不摄食,只需要依靠自身的卵黄作为营养供给,为此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投放饵料,只需要为无节幼体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态环境,适量接种单胞藻类及益生菌,确保水温保持在28-38℃,Ph值保持在8.0-8.6左右,盐度应该维持在28‰-35‰之间。

在无节幼体培育期间,应该适当的加强水中的含气量,这样才能够保证无节幼体的自由活动,加强水温控制,确保水温在28-30℃左右,根据有效育苗的计算情况,无节幼体的整体释放量应该以每立方米15万尾至20万尾之间。

(五)蚤状幼体期。

如果育苗池出现个别幼体转变为蚤状幼体时,可以适当的投喂单胞藻,应该持续8小时左右,因为蚤状幼体数量比较少,在没有鲜活藻类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螺旋藻干代替,适当的投喂人工合成饵料。

由于南美白对虾蚤状幼体个体较小,可以直接利用200目筛网将藻干摇碎滤出投喂即可。

南美白对虾的蚤状幼体对人工配合饵料的设施强度不低,必须要加大对投喂而量的数量,严格控制在蚤状幼体。

投喂期间应该每天根据幼体的密度和幼体的实际设施情况投喂,例如人工配合饵料每天应该投次左右每次投喂间隔在4个小时以上,每次投喂人工饵料应该以激素0.8-1.2p PM为佳。

在蚤状幼体三期以上时,幼体的个头明显增大,可以适当的加大轮虫投喂,促进幼体的快速运动[1]。

(六)糠虾幼体期。

此时糠虾幼体已经接近成虾,必须有动物性饵料为主。

在糠虾幼体阶段可以适当减少单胞藻的摄入量,还要投入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的,人工配合饵料,糠虾幼体阶段必须要投喂。

适量的轮虫,因为轮虫营养价值比较高,糠虾对轮虫的捕捉需求比较强,这样才能够确保糠虾幼体快速生长,在康山幼体阶段饵料必须以120-150目之间粗细大小的颗粒为主,采用120-150目的筛网将人工配合饵料搓洗后,投喂。

随着糠虾幼体优体的快速生长发育,在育苗池中可以加入10cm的水,促进水体空间的质量得到改善,在仔虾培育期间由于幼体进入紫杉之后,已经逐渐转变为动物性,。

满足动物性饵料的需求。

(七)仔虾阶段。

进入仔虾阶段,可以将滤时性转变为补时性投喂,主要以
卤虫投喂为主,还可以增加BP、黑粒、车元等人工配合饵料,采用80-100目的网袋对人工饵料搓洗并投喂,每天应该投喂4-6次以上,每4小时投喂一次。

在投喂人工饵料时半小时后可以投喂卤虫无节幼体,这样才能够确保仔虾快速生长发育。

在紫357以后,由于仔虾的设施能力和消化能力得到提高,应该逐渐减少乳虫幼体的投喂量,加大对卤虫卵严格的消毒。

在仔虾生长期间,对海水中的有机物和耗氧量明显增加,为了确保水质的安全稳定,必须要调大水的温度,每天可更换10%-15%的海水。

二、南美白对虾生态虾苗水质调控與同位的管理
在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期间,必须要加强水质管理。

由于投喂的营养物质很容易对水质造成破坏,为此必须要积极处理营养与水质之间的关系。

在虾苗生长期间既要保证营养物质投喂,又要尽可能避免对水质造成污染,要加大观察力度,及时判断虾苗摄食和生长变化状况,结合虾苗的实际设施以及水质变化特点,适当的调整人工饵料和生物饵料的投放量,确保虾苗营养充足,又能够避免水质变化过多。

同时加强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菌等有益菌接种,保持培育池内“菌相”平衡,有效分解水体中有机质,降解氨氮、亚硝酸盐。

在适当投喂的过程中,整个发育阶段的虾苗活力更好、颜色透明、整个池水成棕褐色、泡沫稀少。

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最主要的就是加强生物饵料与人工饵料,配合投喂的整体效果,既要保证饵料的营养丰富,又要降低水质恶化等问题。

在蚤状幼体和糠虾幼体培育阶段,一定要确保轮虫投喂适量,保证对水中的残饵、虾苗代谢物和细菌快速的过滤,促进虾苗生长发育的质量,尽可能提高虾苗的成活率。

结束语:
在生态育苗期间,必须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尽可能减少学药品的投放,要切断病原体传播的路径,避免病原微生物进入到育苗水体之中,这就要求在育苗期间所使用的海水,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过滤、沉淀和消毒。

放养密度的合理管控,严格管理人工饵料的投喂量,避免受到过量投喂而造成水质破坏等问题。

育苗期间可以适当的增加营养添加剂。

例如,复合维生素、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免疫多糖等,增强虾苗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参考文献:
[1]王晓芳,徐纪萍,高斐斐,陆跃欢.南美白对虾人工海水生态育苗技术探讨[J].科学养鱼,2018(07):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