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用疫苗的注意事项
猪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 猪常用疫苗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 - 养猪技术

猪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猪常用疫苗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养猪技术近年来,我国集约化猪场不断增多,但由于养殖水平的不同,对猪场的主要疾病的免疫,有的可以达到很好的预防效果,有的却为疾病的发生提供了温床。
如何科学地使用疫苗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下面具体来介绍一下:猪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猪常用疫苗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
一、疫苗的接种方法1.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大多数疫苗都是经这一途径进行免疫。
皮下注射是将疫苗注入皮下组织后,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淋巴组织,从而产生免疫反应。
注射部位多在耳根皮下,皮下组织吸收比较缓慢而均匀,油类疫苗不宜皮下注射。
2.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是将疫苗注射于肌肉内,注射针头要足够长,以保证疫苗确实注入肌肉里。
3.超前免疫。
是指在仔猪未吃初乳时注射疫苗,目的是避开母源抗体的干扰和使疫苗毒尽早占领病毒复制的靶位,尽可能早刺激产生基础免疫,这种方法常用在猪瘟的免疫。
4.滴鼻接种。
滴鼻接种是属于黏膜免疫的一种,黏膜是病原体侵入的最大门户,有95%的感染发生在黏膜或由黏膜侵入机体,黏膜免疫接种既可刺激产生局部免疫,又可建立针对相应抗原的共同黏膜免疫系统工程;黏膜免疫系统能对黏膜表面不时吸入或食入的大量种类繁杂的抗原进行准确的识别并作出反应,对有害抗原或病原体产生高效体液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
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的滴鼻接种。
5.口服接种。
由于消化道温度和酸碱度都对疫苗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而这种方法目前很少使用。
6.气管内注射和肺内注射。
这两种方法多用在猪喘气病的预防接种。
7.穴位注射。
在注射有关预防腹泻的疫苗时多采用后海穴注射,能诱导较好免疫反应。
二、各类疫苗特点1.冷冻真空干燥疫苗。
大多数的活疫苗都采用冷冻真空干燥的方式冻干保存,可延长疫苗的保存时间,保持疫苗的效价。
病毒性冻干疫苗常在-15℃以下保存,保存期一般为2年。
细菌性冻干疫苗在-15℃保存时,保存期一般为2年;2-8℃保存时,保存期9个月。
给猪注射疫苗后注意事项

给猪注射疫苗后注意事项
给猪注射疫苗后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监测猪的反应:注射疫苗后,要密切观察猪的反应。
有些猪可能会出现轻微的不适反应,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这是正常的疫苗效应。
但如果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高热、呕吐、腹泻等,应立即联系兽医进行咨询或治疗。
2. 隔离新注射的猪:在疫苗注射后的一段时间内,新注射的猪会产生免疫缺陷,这会使它们更容易感染病原体。
因此,为了保护它们,应将新注射的猪与其他未注射或已注射的猪分开。
这可以防止病原体传播,确保猪的健康。
3. 注意卫生和清洁:给猪注射疫苗前后,务必保持卫生和清洁。
在注射前应清洁注射部位,使用干净消毒的器具进行注射。
注射后应及时清理注射器具和废弃物,避免交叉感染和疾病传播。
4. 规范管理猪群:除了注射疫苗外,猪群的管理对预防疫病同样重要。
养殖者应制定合理的饲养计划、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猪舍通风良好等。
此外,要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隔离患病猪只,防止疾病的传播。
5. 遵循疫苗的使用说明:不同的疫苗在使用上可能有一些细微的差异,包括注射方式、注射部位和注射剂量等。
在给猪注射疫苗时,要仔细阅读并遵循疫苗的使用说明,确保正确使用疫苗,并在适当的时间间隔内进行加强针或重新注射,
以保证疫苗的效果。
总之,给猪注射疫苗是保护猪只免受疾病侵害的重要措施,但在注射后也需要注意猪只的反应,隔离新注射的猪只,保持卫生和清洁,规范管理猪群,遵循疫苗的使用说明。
这些注意事项的遵守将有助于确保疫苗的效果,维护猪只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猪只接种疫苗注意事项及应对措施

猪只接种疫苗注意事项及应对措施
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疫苗:不同的疫苗适用于不同的疫情和养殖环境,选择
适合本地区的疫苗是关键。
2.注意疫苗保质期:疫苗的保质期过期后,其保护效果会大大降低,
因此在接种前要检查疫苗的保质期。
3.遵循疫苗的使用指南:每种疫苗都有一份详细的使用指南,应严格
按照指南中的要求进行疫苗的储存、配制和接种过程。
应对措施:
1.根据疫情制定接种计划:疫苗接种计划应根据疫情、猪只年龄和养
殖环境等因素制定,以确保接种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2.接种前检查猪只健康状况:在接种前,应对猪只进行一次全面的健
康检查,确保它们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以增加疫苗接种的效果和安全性。
3.正确储存和配制疫苗:疫苗的储存和配制过程要严格按照使用指南
进行,避免疫苗的变质和交叉感染,以确保接种的有效性。
4.选用合适的接种工具和方法:选择合适的接种工具和方法,确保疫
苗能够被准确地注射到猪只体内,并防止接种时产生细菌污染和外伤感染。
5.接种后观察猪只反应:在接种后应密切观察猪只的反应,包括接种
部位的红肿和发热等,及时判断疫苗的效果和猪只的健康状况。
猪用疫苗的接种技术及注意事项

猪用疫苗的接种技术及注意事项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猪疫苗的接种成为预防猪病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猪用疫苗的接种技术及注意事项,以帮助养殖户正确使用疫苗,提高猪的免疫力。
一、疫苗接种技术1. 疫苗选择: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疫病流行情况,选择适当的疫苗。
常见的猪病疫苗包括猪瘟病毒疫苗、猪蓝耳病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等。
2. 接种时间:根据疫苗的使用说明,选择合适的接种时间。
一般来说,猪仔在断奶后2-3周龄开始接种疫苗,成年猪每年接种一次。
3. 接种部位:常用的接种部位有颈部皮下、耳根部皮下和肩胛肌肉。
接种前应清洁接种部位,避免细菌感染。
4. 接种方法:常用的接种方法有注射和滴鼻。
注射方法适用于肌肉接种,滴鼻方法适用于鼻腔接种。
接种时应注意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避免交叉感染。
5. 接种剂量:根据疫苗的使用说明,按照正确的剂量接种。
剂量过低可能导致免疫效果不佳,剂量过高可能引起副作用。
二、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1. 疫苗保存:疫苗应保存在冷藏条件下,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
在使用前应检查疫苗的有效期和保存条件,过期或受损的疫苗不得使用。
2. 免疫程序: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按照疫苗的使用说明进行接种。
不同疫苗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隔期,避免相互干扰。
3. 观察期:接种后应对猪群进行观察,观察是否出现异常反应。
如发现异常反应,应及时请教兽医进行处理。
4. 养殖环境卫生: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定期清理猪舍,消毒饮水设备和饲料槽,避免交叉感染。
5. 其他免疫措施:疫苗接种只是预防猪病的一种手段,还应结合其他免疫措施,如合理饲养管理、营养调理和疫区隔离等,提高猪的免疫力。
总结起来,猪用疫苗的接种技术及注意事项对于预防猪病具有重要意义。
养殖户应选择适当的疫苗,按照正确的接种技术进行接种,并注意疫苗的保存和免疫程序的制定。
同时,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和采取其他免疫措施也是提高猪的免疫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的疫苗接种管理,可以有效预防猪病的发生,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猪用疫苗与消毒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猪用疫苗与消毒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猪用疫苗与消毒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20110413)万遂如(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长春市130221)在养猪生产中,免疫预防与消毒是猪病防控中的两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对保障猪群的健康生长与公共卫生的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使用疫苗与消毒药品,在使用中应注意什么问题?下面作一介绍,供同仁们参考。
1、猪用疫苗1.1 疫苗种类1.1.1 猪瘟疫苗1.1.1.1 猪瘟脾淋活疫苗(兔源);仔猪:23-26日龄首免,每头肌注1头份;65-70日龄2免,每头2头份。
后备种猪:发情配种前20天免疫1次,每头肌注2头份;生产母猪:断奶后与仔猪同步进行,每头肌注2头份。
1.1.1.2猪瘟细胞活疫苗仔猪:21-25日龄首免,每头肌注2头份;60-65日龄2免,每头4头份。
后备种猪:发情配种前20天免疫1次,每头肌注6头份;生产母猪:断奶后与仔猪同步进行,每头肌注6头份。
1.1.1.3 猪瘟耐热保护剂活疫苗(细胞源):免疫同1.1.1.2项。
1.1.1.4 ST猪瘟传代细胞活疫苗:超前免疫;1日龄每头0.5头份,35日龄每头1头份,70日龄每头2头份;常规免疫;25-30日龄,每头1头份,60-65日龄,每头2头份。
后备母猪配种前20天,每头2头份,生产母猪产仔后10天,每头2头份,种公猪每年免疫2次,每次每头2头份。
猪瘟活疫苗的免疫与兰耳病弱毒活疫苗的免疫间隔1周。
妊娠母猪不接种猪瘟弱毒活疫苗。
1.1.2 猪兰耳病弱毒活疫苗1.1.2.1 经典兰耳病弱毒疫苗仔猪:14日龄每头1头份,2周后2免,每头1头份。
后备种猪:发情配种前3周免疫1次,每头2头份。
生产种猪:每年免疫3次,配种前15天免疫1次,每头2头份。
1.1.2.2 高致病性兰耳病活疫苗(JXAI-R株)仔猪断奶前后首免,每头肌注1头份,4个月后加强免疫1次,每头1头份;生产母猪:配种前20天免疫1次,每头肌注1头份,免疫期为4个月。
给猪免疫接种注意事项

给猪免疫接种注意事项1.不过分依赖疫苗过去,将猪传染病的重点都放在消灭病原体,加强免疫接种其他工作上,如今,要把防病观念转变为通过进一步增强猪自身健康提高抗病力。
这也必需是实现健康养殖和食品安全的必须。
2.不要盲目接种养猪场(户)在给猪免疫接种前在,首先应对本地猪病流行情况有所了解,有的放矢,合理免疫。
注射过多种类的疫苗,猪的免疫系统会受到强烈刺激,对猪健康不利,免疫效果差。
注意,任何疫苗都只能给生殖猪须要注射。
若本地正在流行某种疫病,对看似健康猪是否要接种相应看似药物,要找兽医确定,以免其正处于疾病潜伏期或再者潜伏期感染,接种后造成大面积流行。
接种前后加强管理给猪接种疫苗前后各1周,要在猪饲料中加入黄芪多糖和电解多维,以减小应激反应,禁止使用抗菌药物,不过早或频繁消毒,接种疫苗后,要认真观察猪的反应,准备好药物,一旦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3.不要注射过期疫苗要到畜牧部门购疫苗,凡瓶壁破裂,标签不清、记载不详、不按要求保存、快到失效期的疫苗不要使用。
掌握注射剂量疫苗注射过多,易引起疫苗反应、免疫麻痹;注射量过少则抗原不足,达不到预防效果。
疫苗接种前应充分摇匀,严肃观看标签和使用说明,严格按要求注射。
详细详细描述生产厂家、接种日期、接种剂量等。
4.不给怀孕麻醉母猪静脉注射疫苗疫苗是一种弱毒苗,易引起怀孕母猪早产、流产、死胎,绝佳在母猪空怀期注射。
5.不要过早或过晚给子猪注射疫苗刚出生的子猪,通过吃奶可以血清获得母源抗体,过早注射疫苗,一是子猪胰岛素应答差,二是会受到母源抗体干扰,过晚注射则母源抗体抗原已消退,增多感染疫病的潜质。
6.不要同时注射多种疫苗注射疫苗后才猪需一定时间产生抗体,多种疫苗同时注射会相互干扰,影响抗体形成。
注射不同疫苗时,应间隔10天。
注射器最能体现严格消毒针头注射器注射器必须先消毒,未用完的疫苗应深埋或严格消毒,以防散毒。
猪瘟疫苗肌肉注射操作流程

猪瘟疫苗肌肉注射操作流程猪瘟是一种严重影响猪群健康的疾病,为了控制和预防猪瘟的传播,猪瘟疫苗的肌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防控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猪瘟疫苗肌肉注射的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疫苗注射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首先,准备好所需的疫苗、注射器、针头等工具。
其次,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确保注射器和针头的清洁和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最后,熟悉猪瘟疫苗的储存和使用要求,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二、选择注射部位猪瘟疫苗肌肉注射的常用部位有颈部、肩部和臀部。
在选择注射部位时,应注意选择肌肉发达、易于操作的部位。
通常情况下,选择颈部或肩部比较方便,因为这些部位的肌肉较为明显。
三、操作流程1. 将猪固定在适当的位置,确保注射时猪不会乱动,以免造成伤害或注射不准确。
2. 用酒精或其他消毒剂擦拭注射部位,保持清洁,减少感染的风险。
3. 取出疫苗,并根据疫苗的使用说明进行摇匀。
4. 拧开疫苗瓶盖,将注射器接上针头。
5. 抓住猪的注射部位,用一只手托住猪的身体,以稳定猪的姿势。
6. 用另一只手将注射器插入肌肉组织中,注射角度约为45度,缓慢注射疫苗。
7. 注射完成后,保持注射器在肌肉中的位置,以免疫苗回流。
8. 缓慢地将注射器拔出,用棉球或消毒纱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以防止出血。
9. 将已使用过的注射器和针头进行正确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猪瘟疫苗肌肉注射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注射器和针头必须保持清洁和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2. 注射部位应保持干燥和清洁,避免皮肤破损或感染。
3. 注射时要轻柔、稳定,避免造成猪的伤害。
4. 注射器的容量应根据猪的体重和疫苗剂量来选择,确保注射剂量准确。
5. 在注射过程中,要观察猪的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注射并咨询兽医。
6. 注射后,要及时清理注射工具,避免交叉感染和疫苗的变质。
猪瘟疫苗肌肉注射操作流程是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能有效控制和预防猪瘟的传播。
母猪疫苗注意事项

母猪疫苗注意事项母猪疫苗是预防母猪常见传染病的一种重要保健措施。
正确使用母猪疫苗可以大大减少猪群的疾病发生率,提高生产效益。
以下是母猪疫苗使用的注意事项:1.依据当地疫情选择适当的疫苗:不同地区的疫情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疫苗。
了解当地疫情、病原体的流行程度和猪群的免疫状况,才能选择出最为适宜的母猪疫苗。
2.遵循疫苗的使用说明:每种疫苗都有相应的使用说明,建议严格按照说明书中的要求来使用疫苗。
使用时要注意疫苗的保存条件、使用方法及使用时间等,避免冷链断裂和时间过长导致疫苗失效。
3.选择合适的接种时间:母猪疫苗的接种时间是非常关键的。
通常,母猪的最佳接种时间在怀孕前和分娩后。
在怀孕前接种可以提高母猪的免疫力,确保胎儿获得充足的抗体;在分娩后接种可以进一步增强母猪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疾病的风险。
以精确而准确的时间接种疫苗可以更好地保护母猪和仔猪的健康。
4.注意接种部位和方法:母猪疫苗有多种接种方法,如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口服等。
不同疫苗有不同的推荐接种部位和方法,需要仔细阅读疫苗说明书,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要注重接种的卫生条件,避免交叉感染。
5.合理制定接种计划:母猪的免疫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因此需要定期进行疫苗接种补充。
根据疫苗的特性和母猪的免疫情况,合理制定接种计划,确保母猪在关键时期能够获得充足的抗体保护。
6.与兽医进行合作:母猪疫苗的使用涉及到疫苗种类、接种时间、接种剂量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与兽医进行合作。
兽医可以为母猪提供专业的免疫建议,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指导和监控,确保母猪疫苗的有效使用。
7.监控免疫效果和疫苗安全性:使用母猪疫苗后,需要密切观察母猪的反应情况,包括是否有发热、红肿、局部疼痛等不适症状。
同时还要评估接种后的免疫效果,例如通过抗体测定等方法来检验母猪是否真正产生了免疫力。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兽医报告。
综上所述,母猪疫苗的正确使用对于保护母猪和仔猪的健康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八种猪疫苗的保管
疫苗的注意事项:
1、弱毒苗禁止与菌苗同时注射,稀释时发现失空禁用。
发现苗瓶破损、没有标签或标签不清楚、苗中混有杂质、已过失效期、未在规定条件下保存的,均不能使用。
2、被注射猪只必须健康,如体质瘦弱、有病、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等均不应注射。
3、注苗前后各一周严禁使用抗生素、抗菌素类药物。
4、免疫使用的各种工具,用前必须消毒。
随着猪的体形大小选择针头型号。
5、每注射一头猪必须更换一次消毒的针头,严禁打“飞针”。
6、注苗时间,根据本场制定的免疫程序,对猪群进行疫苗接种。
最好是进食后2小时或进食前。
注意不要造成妊娠母猪流产或死胎。
出现应激反应时用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
7、注射部位先用5%碘酒消毒、75%酒精脱碘,再进行注射。
按疫苗要求选择注射部位。
如有瘟疫发生时,由兽医师严格指导,安全区、威胁区、发病区依次注苗后并观察。
8、稀释后或开封的疫苗,根据疫苗的种类,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
严禁冻结或保存再用。
9、在寒冷季节注苗时,疫苗放置室温下2小时,再稀释或开封进行接种。
10、按疫苗的说明保存疫苗,冷冻或冷藏。
一般干粉苗冷冻保存,水剂或油剂苗冷藏保存。
11、用完后的疫苗包装或空瓶,用5%火碱水消毒处理或高温焚烧按环保要求标准处理。
12、接种过程中须做好记录,注明接种猪的品种、大小、性别、数量、接种时间、疫苗名称、生产厂家、批号、失效期、注射计量和操作人员等。
一、猪瘟兔化弱毒冻干疫苗及猪瘟兔化弱毒细胞培养冻干疫苗
1.预防的疫病及对象:猪瘟,适用于各种年龄、品种、性别的猪只。
2.保存方法:按批号、生产日期,在-15℃保存以下,不超过18个月,在0-8℃保存,不超过3个月,一般禁止零上温度保存。
3.使用方法:这两种疫苗皆为淡红色、海绵壮疏松物。
按瓶标签说明的头份加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各种大小猪只均肌肉或皮下注射1-4头份,注射后4天产生免疫抗体;根据免疫抗体水平,可以加大疫苗的接种剂量,尤其是细胞培养冻干苗。
种猪一年接种两次,4头份/次,仔猪20日龄和60日龄左右时各注射一次,3-4头份/次。
4.稀释后的疫苗在两小时内用完,如疫苗有多余时,亦可加大注射剂量。
二、猪口蹄疫灭活疫苗—II(高效苗进口佐剂)
1.预防的疫病及对象:猪口蹄疫,适用于各种年龄、品种、性别的猪只。
2.保存方法:按批号、生产日期,在2-8℃保存12个月,不宜冻结。
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3.使用方法:本品为乳白色或淡红色均匀乳状液,久置后,上层可有少量(不超过1/20)油析出,摇之即成均匀乳状液。
各种大小猪只均耳根后肌肉注
射,体重10-20kg/1ml,20-50kg、2ml,后备猪3ml,种猪4ml,注射后15天产生免疫抗体;
4.开封后的疫苗24小时内用完,剩余苗不得再用。
5.本疫苗仅用于接种健康猪,怀孕后期(产前1个月)的母猪、未断奶仔猪或疫病潜伏期的猪禁用。
选择气候适宜的季节、清晨或傍晚进行,因品种、个体的差异,少数猪可能出现急性过敏反应(如焦躁不安、呼吸加快、肌肉震颤、口角出现白沫、鼻腔出血、两耳发紫等)甚至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部分妊娠母猪出现流产。
三、猪伪狂犬病双基因缺失病毒弱毒苗和多基因缺失灭活疫苗
1.预防的疫病及对象:猪伪狂犬病,适用于各种年龄、品种、性别的猪只。
2.保存方法:弱毒冻干苗在-20℃冷冻保存,油乳剂灭活苗2-8℃避光保存。
3.使用方法:弱毒苗;本品为微黄色海绵状疏松团块,加PBS液后迅速溶解,呈均匀的悬液。
用PBS稀释液为每2毫升含1头份。
灭活苗;乳白色分油剂和水剂两种,大小猪均肌肉注射,成年猪2ml;断奶仔猪1ml。
注射后6天产生免疫力。
4.稀释后或开封后的疫苗在两小时内用完。
根据本场制定的免疫程序,对各阶段猪群进行疫苗接种。
四、猪细小病毒弱毒疫苗和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
1.预防的疫病及对象:猪细小病毒病,适用于种公、母猪,后备公、母猪。
2.保存方法:弱毒冻干苗在-15℃冷冻保存,油乳剂灭活苗2-8℃避光,保存一年。
3.使用方法:种公、母猪均于配种前颈部肌肉注射2ml,后备公、母猪均于配种前颈部肌肉注射两次,2ml/次,间隔2周。
注射后4-7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半年。
4. 稀释后或开封后的疫苗在4小时内用完。
五、猪大肠杆菌灭活疫苗和猪大肠杆菌双价基因工程活疫苗
1.预防的疫病及对象:通过母源抗体预防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腹泻(黄、白痢)。
2.保存方法:灭活苗2-8℃避光保存一年。
活疫苗在-15℃避光保存一年半。
3.使用方法:大肠杆菌灭活疫苗呈乳白色均匀混浊液,含有K88、JK99、987P、F41复合抗原。
免疫怀孕母猪,产前40天、15天各注射一次,不论母猪个体大小,每次颈部肌肉注射2ml/1头份。
或15天注射一次,4ml/2头份。
4.大肠杆菌双价基因工程活疫苗为灰白或乳白色,疏松海绵状,加铝胶盐水溶解,免疫怀孕母猪,产前10-20天注射一次,不论母猪个体大小,均耳根深部肌肉或皮下接种1头份/1ml,保护性抗体(K88K99)可通过初乳传递给哺乳仔猪。
仔猪出生6小时内,初乳有较高的免疫球蛋白。
仔猪必须吃好初乳。
5.使用前,将疫苗放置到室温约2小时后,摇匀再使用。
每瓶包装4ml/2头份。
六、猪乙型脑炎弱毒苗和猪乙型脑炎灭活苗
1.预防的疫病及对象:预防乙脑病毒感染所致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和公猪睾丸炎。
2.保存方法:乙型脑炎弱毒苗在-15℃以下保存,有效期18个月。
专用稀释液在2-8℃的冷暗处保存。
乙型脑炎灭活苗在2-8℃冷暗处保存,严禁冷冻。
3.使用方法:种公、母猪,后备公、母猪,每年3-4月份接种猪乙型脑炎弱毒苗或猪乙型脑炎灭活苗1头份/1ml,间隔3-4周做第二次免疫注射,可增强免疫效果。
4.后备公、母猪,在配种前注射2次,间隔3-4周。
接种后1个月产生免疫力。
5.疫苗开封或稀释后在当天使用、隔日废弃。
七、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苗和活疫苗
1.预防的疫病及对象: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
仔猪可通过初乳被动得到免疫。
2.保存方法:灭活苗在2-8℃冷暗处保存,有效期1年。
活疫苗在-20℃以下保存,有效期2年。
在2-8℃下,有效期1年。
3.使用方法:主动免疫,不论猪只大小一律后海穴(即尾根与肛门中间凹陷的小窝部位)注射,灭活苗大猪4ml、仔猪1ml、中猪2ml,活疫苗用生理盐水稀释,大猪1.5ml、仔猪0.5ml、中猪1ml。
被动免疫,母猪产前20-30天接种,仔猪可通过初乳得到免疫。
4.免疫接种后7天产生免疫力,疫苗开封或稀释后在当天使用、隔日废弃。
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灭活苗和活疫苗
1.预防的疫病及对象: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适用于各种年龄、品种、性别的猪只。
2.保存方法:弱毒冻干苗在-20℃冷冻保存,油乳剂灭活苗2-8℃避光保存。
3.使用方法:弱毒苗;本品为灰白色海绵状疏松团块,加PBS液后迅速溶解,呈均匀的悬液。
用PBS稀释液为每2毫升含1头份。
灭活苗;乳白色分油剂和水剂两种大小猪均肌肉注射,成年猪2ml;断奶仔猪1ml。
注射后6天产生免疫力。
4.稀释后或开封后的疫苗在两小时内用完。
根据本场制定的免疫程序,对各阶段猪群进行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