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与类之间的关系图

类与类之间的关系图
类与类之间的关系图

从实体关系图生成类图

Generate class diagrams from 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s Written Date : October 30, 2009 Visual Paradigm for UML (VP-UML) supports generating class diagrams from ER diagrams (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 Entities and relationships are mapped with classes and associations accordingly. This tutorial teaches generating class diagrams from entity relationships diagrams and how to synchronize documentation between classes and entities. To generate class diagrams from 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s: 1.We first create Entity Model in Model Explorer. Right click on the Model Explorer and select Model > New Model. Create entity model in Model Explorer 2.Enter the name as Entity Model. Input "Entity Model" in model specification dialog box

用例图元素之间的关系

用例图元素之间的关系 用例图中包含的元素除了系统边界、角色和用例,另外就是关系。包括:角色之间的关系、用例之间的关系、用例和角色之间的关系。 角色之间的关系 由于角色实质上也是类,所以它拥有与类相同的关系描述,即角色之间存在泛化关系,泛化关系的含义是把某些角色的共同行为提取出来表示为通用的行为。 用例之间的关系: (1)包含关系:基本用例的行为包含了另一个用例的行为。基本用例描述在多个用例中都有的公共 行为。包含关系本质上是比较特殊的依赖关系。它比一般的依赖关系多了一些语义。在包含关系中箭头的方向是从基本用例到包含用例。 简单的理解就是用例可以包含其他用例具有的行为,并把它所包含的用例行为做为自身行为的一部分。

(2)泛化关系:代表一般于特殊的关系。它的意思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继承的概念是类似的。不同的是继承使用在实施阶段,泛化使用在分析、设计阶段。在泛化关系中子用例继承了父用例的行为和含义,子用例也可以增加新的行为和含义或者覆盖父用例中的行为和含义。 泛化(Generalization)在面向对象的技术中无处不在,下图给出了一个使用泛化的用例图:

在用例图中,角色和用例都能够泛化。角色的泛化/继承很容易理解,因为角色本来就是类(Class),它是一种版型(stereotype)为Actor的类,所以角色的继承直观而自然。但是用例的继承实际上分为两种情况,并不是简单的使用泛化,而是使用扩展(extended)和包含(include)两种泛化的特例。扩展用于子用例的动作步骤基本上和父用例的动作步骤相同,只是增加了另外的一些步骤的情况下。包含用于子用例包含了所有父用例的动作,它将父用例作为了自己的一个大步骤,子用例常常包含一个以上的父用例。 (3)扩展关系:扩展关系的基本含义和泛化关系类似,但在扩展关系中,对于扩展用例有更多的规则限制,基本用例必须声明扩展点,而扩展用例只能在扩展点上增加新的行为和含义。与包含关系一样,扩展关系也是依赖关系的版型。在扩展关系中,箭头的方向是从扩展用例到基本用例,这与包含关系是不同的。 它是以隐含形式插入的,也就是说,扩展用例并不在基本用例中显示。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使用扩展用例: a.表明用例的某一部分是可选的系统行为(这样,您就可以将模型中的可选行为和必选行为分开); b.表明只在特定条件(如例外条件)下才执行的分支流; c.表明可能有一组行为段,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段可以在基本用例中的扩展点处插入。所插入的行为段和插入的顺序取决于在执行基本用例时与主角进行的交互。

UML软件建模教程课后习题及答案

UML软件建模教程课后习题 习题 1 一、简答题 1. 简述模型的作用。 答:现实系统的复杂性和内隐性,使得人们难于直接认识和把握,为了使得人们能够直观和明了地认识和把握现实系统,就需要借助于模型。 2. 软件模型有什么特征? 答:建模对象特殊,复杂性,多样性 3. 软件建模技术有哪些因素? 答:软件建模方法,软件建模过程,软件建模语言,软件建模工具 4. 软件模型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从模型所反映的侧面看:功能模型,非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对象模型,过程模型,状态模型,交互模型,架构模型,界面模型等;从软件开发工作看:业务模型,需求模型,分析模型,设计模型,测试模型等。 5. 软件建模工具应该具有哪些基本功能? 答:软件模型的生成和编辑,软件模型的质量保障,软件模型管理等 二、填空题 1、模型是对现实的(抽象)和模拟,是对现实系统(本质)特征的一种抽象、简化和直观的描述。

2、模型具有(反映性)、直观性、(简化性)和抽象性等特征。 3、从抽象程度,可以把模型分为(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三种类型。 4、较之于其他模型,软件模型具有(建模对象特殊)、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征。 5、软件模型是软件开发人员交流的(媒介),是软件升级和维护的(依据)。 6、软件建模技术的要素包括软件建模方法、(软件建模过程)、软件建模语言和(软件建模工具)。 7、从开发阶段看,软件建模有业务模型、(需求模型)、分析模型、(设计模型)和测试模型。 8、软件语言有软件需求定义语言、(软件设计语言)、软件建模语言、(软件结构描述语言)、软件程序设计语言等。 9、根据软件建模工具的独立性,把软件建模工具分为(独立软件)建模工具和(插件式软件)建模工具。 10、OMG在( 1997 )年把UML作为软件建模的标准,UML2.0版本是( 200 5 )年颁布的。 三、选择题 1、对软件模型而言,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D )。 A.是人员交流的媒介 B.是软件的中间形态 C.是软件升级和维护的依据 D.是软件的标准文档

ROSE画图--UML类图关系大全

UML类图关系大全(ROSE画图) 1、关联 双向关联: C1-C2:指双方都知道对方的存在,都可以调用对方的公共属性和方法。 在GOF的设计模式书上是这样描述的:虽然在分析阶段这种关系是适用的,但我们觉得它对于描述设计模式内的类关系来说显得太抽象了,因为在设计阶段关联关系必须被映射为对象引用或指针。对象引用本身就是有向的,更适合表达我们所讨论的那种关系。所以这种关系在设计的时候比较少用到,关联一般都是有向的。 使用ROSE 生成的代码是这样的: class C1 ...{ public: C2* theC2; }; class C2 ...{ public: C1* theC1; };

双向关联在代码的表现为双方都拥有对方的一个指针,当然也可以是引用或者是值。 单向关联: C3->C4:表示相识关系,指C3知道C4,C3可以调用C4的公共属性和方法。没有生命期的依赖。一般是表示为一种引用。 生成代码如下: class C3 ...{ public: C4* theC4; }; class C4 ...{ }; 单向关联的代码就表现为C3有C4的指针,而C4对C3一无所知。

自身关联(反身关联): 自己引用自己,带着一个自己的引用。 代码如下: class C14 ...{ public: C14* theC14; }; 就是在自己的内部有着一个自身的引用。 2、聚合/组合 当类之间有整体-部分关系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组合或者聚合。 聚合:表示C9聚合C10,但是C10可以离开C9而独立存在(独立存在的意思是在某个应用的问题域中这个类的存在有意义。这句话怎么解,请看下面组合里的解释)。

用例之间的关系

3、4用例之间得关系 1、泛化关系Generalization 代表一般与特殊得关系。(类似于继承) 在用例泛化中,子用例表示父用例得特殊形式,子用例继承了父用例得行为与属性,也可以增加新得行为与属性或覆盖父用例中得行为。 例子:一个租赁或销售系统用例得部分内容,在此,父用例就是“预定",其两个子用例分别就是“网上预定”与“电话预定”,这两个用例都继承了父用例得行为,并可以添加自己得行为。 2、包含关系Include 一个用例(基用例,基本用例)可以包含其她用例(包含用例)具有得行为,并把它所包含得用例行为作为自身用例得一部分,这被称为包含关系. 在UML中,包含关系表示为虚线箭头加版型《include》,箭头从基本用例指向包含用例。 例子:一个租赁或销售系统中,“填写电子表格”得功能在“网上预定”得过程中使用,不管如何处理“网上预定”用例,总就是要运行“填写电子表格”用例,因此具有包含关系. 3、扩展关系Extend 一个用例也可以定义为基本用例得增量扩展,这称作扩展关系,即扩展关系就是把新得行为插入到已有得用例中得方法。在UML中,包含关系表示为虚线箭头加版型《extend》,箭头从扩展用例指向基本用例。 基本用例提供了一组扩展点,在这些新得扩展点中可以添加新得行为,而扩展用例提供了一组插入片段,这些片段能够被插入到基本用例得扩展点上. 扩展关系可以有控制条件,当用例实例执行到达一个扩展点时,控制条件决定就是否执行扩展。一般情况下,基本用例得执行不会涉及到扩展用例,只有满足用例得控制条件时,扩展用例才被执行,因此扩展关系处理事件流得异常或者可选事件。同一个基本用例得几个扩展可以在一起使用。 基本用例不知道扩展得任何细节、没有扩展用例,基本用例就是完整得。

UML类图-关系数据库之间的映射

UML类图与关系数据库之间的映射策略 摘要:UML是目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一种标准的建模技术。在关系数据库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可先利用UML建立商业模型,然后将其映射成表。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将UML 类图中的类映射成表的策略。 关键词:UML 类表关系建模映射 一.概论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用来创建数据库逻辑模型的标准方法是使用实体关系模型(ER 模型)。ER模型的中心思想是:可以仅通过实体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合理地体现一个组织的数据模型。但这样做似乎对描述一个组织的信息过于简单化,并且词汇量也远远不足。所以,迫切需要使用更加灵活、健壮的模型来代替ER模型。 标准建模语言UML是由世界著名的面向对象技术专家发起的,在综合了著名的Booch 方法、OMT方法和OOSE方法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建模技术,它通过用例图、类图、交互图、活动图等模型来描述复杂系统的全貌及其相关部件之间的联系。UML可以完成ER 模型的所有建模工作,而且可以描述ER模型所不能表示的关系。 在UML中,类图主要用于描述系统中各种类及其对象之间的静态结构。在关系数据库领域中,类与表相对应。本文主要讨论将UML类图中的类及其对象映射成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表的策略。 二.UML类图中的类映射成表的策略 UML中的类图主要由类及其关系组成,而类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细分为: (1)泛化:在UML类图中,如果子类型的接口包括超类型的接口中的每个元素。则超类与子类之间构成泛化关系。泛化通常可以用继承或授权的方式实现。 (2)关联:在UML类图中,关联表示类的实例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它通常可以有1对1、1对多和多对多等情形。 (3)聚集:在UML类图中,聚集描述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4)组成:在UML类图中,组成由聚集演变而成,它表示一个部分对象仅属于一个整体,并且部分对象通常与整体对象共存亡。 下面结合例子,分别讨论在将类映射成表的过程中这些关系的实现技术。 假设,有一个电脑公司专门从事软件开发,其项目主要由项目开发部门承担,它们之间构成多对多的关联(即一个项目可由多个部门承担,而一个部门又可以承担多个项目的开发工作);项目开发部门由经理及一般职员组成,项目开发部门和组成人员之间构成聚集关系,而人(抽象类)又可以进一步和一般职员及经理两个子类之间构成继承关系;每个项目具有一定的属性,它们之间构成组成关系。 综上所述,其主要关系的UML类图如图1所示。

用例图

用例图 简介 用例图定义:由参与者(Actor)、用例(Use Case)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用于描述系统功能的动态视图称为用例图。 用例图(User Case)是被称为参与者的外部用户所能观察到的系统功能的模型图,呈现了一些参与者和一些用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用于对系统、子系统或类的功能行为进行建模。 用例图展示了用例之间以及同用例参与者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用例图用于对系统、子系统或类的行为进行可视化,使用户能够理解如何使用这些元素,并使开发者能够实现这些元素。 将每个系统中的用户分出工作状态的属性和工作内容,方便建模,防止功能重复和多余的类。 用例图定义了系统的功能需求,它是从系统的外部看系统功能,并不描述系统内部对功能的具体实现。 构成 用例图由参与者 参与者 (Actor)、用例(Use Case)、系统边界、箭头组成,用画图的方法来完成。 用例

用例 用例 是对包括变量在内的一组动作序列的描述,系统执行这些动作,并产生传递特定参与者的价值的可观察结果。这是UML对用例的正式定义,对我们初学者可能有点难懂。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用例是参与者想要系统做的事情。对于对用例的命名,我们可以给用例取一个简单、描述性的名称,一般为带有动作性的词。用例在画图中用椭圆来表示,椭圆下面附上用例的名称。 系统边界 系统边界是用来表示正在建模系统的边界。边界内表示系统的组成部分,边界外表示系统外部。系统边界在画图中方框来表示,同时附上系统的名称,参与者画在边界的外面,用例画在边界里面。因为系统边界的作用有时候不是很明显,所以我个人理解,在画图时可省略。 用例图 USE CASE图 主要的作用有三个:(1)获取需求;(2)指导测试;(3)还可在整个过程中的其它工作流起到指导作用。 元素之间的关系用例图中包含的元素除了系统边界、角色和用例,另外就是关系。关系包括用例之间的关系,角色之间的关系,用例和角色之间的关系。 角色之间的关系 角色之间的关系。由于角色实质上也是类,所以它拥有与类相同的关系描述,即角色之间存在泛化关系,泛化关系的含义是把某些角色的共同行为提取出来表示为通

用例之间的关系

3.4用例之间的关系 1、泛化关系Generalization 代表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类似于继承) 在用例泛化中,子用例表示父用例的特殊形式,子用例继承了父用例的行为和属性,也可以增加新的行为和属性或覆盖父用例中的行为。 例子:一个租赁或销售系统用例的部分内容,在此,父用例是“预定”,其两个子用例分别是“网上预定”和“电话预定”,这两个用例都继承了父用例的行为,并可以添加自己的行为。 2、包含关系Include 一个用例(基用例,基本用例)可以包含其他用例(包含用例)具有的行为,并把它所包含的用例行为作为自身用例的一部分,这被称为包含关系。 在UML中,包含关系表示为虚线箭头加版型《include》,箭头从基本用例指向包含用例。 例子:一个租赁或销售系统中,“填写电子表格”的功能在“网上预定”的过程中使用,不管如何处理“网上预定”用例,总是要运行“填写电子表格”用例,因此具有包含关系。 3、扩展关系Extend 一个用例也可以定义为基本用例的增量扩展,这称作扩展关系,即扩展关系是把新的行为插入到已有的用例中的方法。在UML中,包含关系表示为虚线箭头加版型《extend》,箭头从扩展用例指向基本用例。 基本用例提供了一组扩展点,在这些新的扩展点中可以添加新的行为,而扩展用例提供了一组插入片段,这些片段能够被插入到基本用例的扩展点上。 扩展关系可以有控制条件,当用例实例执行到达一个扩展点时,控制条件决定是否执行扩展。一般情况下,基本用例的执行不会涉及到扩展用例,只有满足用例的控制条件时,扩展用例才被执行,因此扩展关系处理事件流的异常或者可选事件。同一个基本用例的几个扩展可以在一起使用。

UML分析题结果图

分析了UML的几个重要图看看是否可以? 第2章用例图 1.一台自动售货机能提供6种不同的饮料,售货机上有6个不同的按钮,分别对应这6种不同的饮料,顾客通过这些按钮选择不同的饮料。售货机有一个硬币槽和找零槽,分别用来收钱和找钱。现在为这个系统设计一个用例图? 顾客 2.现有一个产品销售系统,其总体需求如下: 系统允许管理员生成存货清单报告。 管理员可以更新存货清单。 销售员记录正常的销售情况。 交易可以使用信用卡或支标,系统需要对其进行验证。 每次交易后都需要更新存货清单。 分析其总体需求,并绘制出其用例图? 3.绘制用例图,为如下的每个事件显示酒店管理系统中的用例,并描述各用例的基本操作流程。 客人预订房间。 客人登记。 客人的承担服务费用。 生成最终账单 客人结账 客人支付账单

第3章类图、对象图和包图 1.创建一个类图。下面给出创建类图所需的信息。 ●学生(student)可以是在校生(undergraduate)或者毕业生(graduate)。 ●在校生可以是助教(tutor)。 ●一名助教指导一名学生。 ●教师和教授属于不同级别的教员。 ●一名教师助理可以协助一名教师和一名教授,一名教师只能有一名教师助理,一名 教授可以有5名教师助理。 ●教师助理是毕业生。 创建类图的步骤如下: (1)将学生可以是在校生或者毕业生建模为3个类:Student、UnderGraduate和Graduate,其中,后两个类是Student类的子类。 (2)为“在校生可以是助教的一种”建立模型,即建立UnderGraduate类的另一个超类Tutor。 (3)通过创建从Tutor到Student的关联(名为tutors),建立一名助教指导一名学生的模型。 (4)将“教师和教授属于不同级别的教员”建模为3个类:Instructor、Teacher和Professor,其中,后两个类是Instructor类的子类。 (5)建立“一名教师助理可以协助一名教师和一名教授,一名教师只能有一名教师助理,一名教授可以有5名教师助理”的模型。创建TeacherAssistant类,并使其与Teacher 类和Professor类都建立关联。 (6)将TeacherAssistant类建模为Graduate类的派生类。

用例图和用例模型

用例图和用例模型 用例图用来描述用户的需求,它从用户的角度描述系统的功能,并指出各功能的执行者,强调谁在使用系统,系统为执行者完成哪些功能。 用例图概述 UML用例图是软件产品外部特性描述的视图,它从用户的角度而不是开发者的角度来描述软件产品的需求,分析软件产品所需的功能和行为。用例图主要描述了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而忽略系统是如何实现这些功能的。 用例模型由用例图组成,它是系统用例图的集合,是对系统从宏观角度的确定描述。用例模型主要用于需求分析阶段,该模型是系统开发者和系统使用者反复讨论的结果,表明了系统开发者和系统使用者对需求规格达成的共识。 首先,用例模型描述了待开发系统的功能需求;其次,用例模型将系统看作黑盒,仅从外部执行者的角度来理解系统; 再次,用例模型驱动了需求分析之后各阶段的开发工作,影响到开发工作的各个阶段和UML的各个模型。 一、用例图元素 用例图主要用于定义系统的功能需求,它描述了系统的参与者与系统提供的用例之间的关系。用例图由以下几种元素组成: 执行者、用例、关系、用例描述 (1)执行者 执行者(Actor)是系统的外部用户,它是与系统相关联的人或其它系统,可以是普通用户、外部硬件、其他系统。

在进行用例图绘制时,首先要找出系统的执行者。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怎样找到系统的执行者: ?谁使用系统的功能。 ?谁向系统提供必要的信息。 ?谁从系统获取信息。 ?谁维护、管理系统工作。 ?系统需要使用哪些外部资源。 ?需要与系统交互的其它系统有哪些。 ?其他对系统产生的结果感兴趣的人或事物。 (2)用例 用例是指系统中的一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用例理解为系统功能的分解。 用例的表示方法如下: (3)关系 (1)关联 在用例图中,用例和执行者之间的关系用一条连接二者带箭头的连线表示,如图所示,该连线称为关联。它表示了一个执行者和一个用例之间的关系。 在用例图中,关联关系只用在执行者和用例之间,用例和用例之间不会存在关联关系。关联关系采用的是单箭头的连线,表示在该关联中执行者是主动的,是执行者启动的用例。如下图所示。

UML类图关系

UML类图关系(泛化、继承、实现、依赖、关联、聚合、组合) 继承、实现、依赖、关联、聚合、组合的联系与区别 分别介绍这几种关系: 继承 指的是一个类(称为子类、子接口)继承另外的一个类(称为父类、父接口)的功能,并可以增加它自己的新功能的能力,继承是类与类或者接口与接口之间最常见的关系;在Java 中此类关系通过关键字extends明确标识,在设计时一般没有争议性; 实现 指的是一个class类实现interface接口(可以是多个)的功能;实现是类与接口之间最常见的关系;在Java中此类关系通过关键字implements明确标识,在设计时一般没有争议性; 依赖 可以简单的理解,就是一个类A使用到了另一个类B,而这种使用关系是具有偶然性的、、临时性的、非常弱的,但是B类的变化会影响到A;比如某人要过河,需要借用一条船,此时人与船之间的关系就是依赖;表现在代码层面,为类B作为参数被类A在某个method

方法中使用; 关联 他体现的是两个类、或者类与接口之间语义级别的一种强依赖关系,比如我和我的朋友;这种关系比依赖更强、不存在依赖关系的偶然性、关系也不是临时性的,一般是长期性的,而且双方的关系一般是平等的、关联可以是单向、双向的;表现在代码层面,为被关联类B 以类属性的形式出现在关联类A中,也可能是关联类A引用了一个类型为被关联类B的全局变量; 聚合 聚合是关联关系的一种特例,他体现的是整体与部分、拥有的关系,即has-a的关系,此时整体与部分之间是可分离的,他们可以具有各自的生命周期,部分可以属于多个整体对象,也可以为多个整体对象共享;比如计算机与CPU、公司与员工的关系等;表现在代码层面,和关联关系是一致的,只能从语义级别来区分; 组合 组合也是关联关系的一种特例,他体现的是一种contains-a的关系,这种关系比聚合更强,也称为强聚合;他同样体现整体与部分间的关系,但此时整体与部分是不可分的,整体的生命周期结束也就意味着部分的生命周期结束;比如你和你的大脑;表现在代码层面,和关联

用例图

用例图 用例图就是由主角、用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的图。该图说明了用例模型中的关系。简介 用例图(User Case)是被称为参与者的外部用户所能观察到的系统功能的模型图,呈现了一些参与者和一些用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用于对系统、子系统或类的功能行为进行建模。 用例图展示了用例之间以及同用例参与者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用例图用于对系统、子系统或类的行为进行可视化,使用户能够理解如何使用这些元素,并使开发者能够实现这些元素。 将每个系统中的用户分出工作状态的属性和工作内容,方便建模,防止功能重复和多余的类。 用例图定义了系统的功能需求,它是从系统的外部看系统功能,并不描述系统内部对功能的具体实现。 ps: 提取出“名词”,画用例图 构成 用例图由参与者(Actor)、用例(Use Case)、系统边界、箭头组成,用画图的方法来完成。 参与者 参与者不是特指人,是指系统以外的,在使用系统或与系统交互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参与者可以是人,可以是事物,也可以是时间或其他系统等等。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参与者不是指人或事物本身,而是表示人或事物当时所扮演的角色。比如小明是图书馆的管理员,他参与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交互,这时他既可以作为管理员这个角色参与管理,也可以作为借书者向图书馆借书,在这里小明扮演了两个角色,是两个不同的参与者。参与者在画图中用简笔人物画来表示,人物下面附上参与者的名称。

用例 用例是对包括变量在内的一组动作序列的描述,系统执行这些动作,并产生传递特定参与者的价值的可观察结果。这是UML对用例的正式定义,对我们初学者可能有点难懂。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用例是参与者想要系统做的事情。对于对用例的命名,我们可以给用例取一个简单、描述性的名称,一般为带有动作性的词。用例在画图中用椭圆来表示,椭圆下面附上用例的名称。 系统边界 系统边界是用来表示正在建模系统的边界。边界内表示系统的组成部分,边界外表示系统外部。系统边界在画图中方框来表示,同时附上系统的名称,参与者画在边界的外面,用例画在边界里面。因为系统边界的作用有时候不是很明显,所以我个人理解,在画图时可省略。 箭头 箭头用来表示参与者和系统通过相互发送信号或消息进行交互的关联关系。箭头尾部用来表示启动交互的一方,箭头头部用来表示被启动的一方,其中用例总是要由参与者来启动。 作用 用例图主要的作用有三个:(1)获取需求;(2)指导测试;(3)还可在整个过程中的其它工作流起到指导作用。 元素之间的关系用例图中包含的元素除了系统边界、角色和用例,另外就是关系。关系包括用例之间的关系,角色之间的关系,用例和角色之间的关系。 角色之间的关系 角色之间的关系。由于角色实质上也是类,所以它拥有与类相同的关系描述,即角色之间存在泛化关系,泛化关系的含义是把某些角色的共同行为提取出来表示为通用的行为。 用例之间的关系: 包含关系:基本用例的行为包含了另一个用例的行为。基本用例描述在多个用例中都有的公共行为。包含关系本质上是比较特殊的依赖关系。它比一般的依赖关系多了一些语义。在包含关系中箭头的方向是从基本用例到包含用例。在UML1.1中用例

用例图含义及画法

用例图的含义及画法 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是由软件需求分析到最终实现的第一步,它描述人们如何使用一个系统。用例视图显示谁是相关的用户、用户希望系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以及用户需要为系统提供的服务,以便使系统的用户更容易理解这些元素的用途,也便于软件开发人员最终实现这些元素。用例图在各种开发活动中被广泛的应用,但是它最常用来描述系统及子系统。 当用例视图在外部用户出现以前出现时,它捕获到系统、子系统或类的行为。它将系统功能划分成对参与者(即系统的理想用户)有用的需求。而交互部分被称作用例。用例使用系统与一个或者多个参与者之间的一系列消息来描述系统中的交互。 用例图包含六个元素,分别是:参与者(Actor)、用例(Use Case)、关联关系(Association)、包含关系(Include)、扩展关系(Extend)以及泛化关系(Generalization)。 用例图可一个包含注释和约束,还可一个包含包,用于将模型中的元素组合成更大的模块。有时,可以将用例的实例引入到图中。用例图模型如下所示,参与者用人形图标来标识,用例用椭圆来表示,连线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参与者(Actor) 1.参与者的概念 参与者是系统外部的一个实体,它以某种方式参与用例的执行过程。参与者通过向系统输入或请求系统输入某些事件来触发系统的执行。参与着由参与用例时所担当的角色来表示。在UML中,参与者用名字写在下面的人形图标表示。 每个参与者可以参与一个或多个用例。它通过交换信息与用例发生交互(因此也与用例所在的系统或类发生了交互),而参与者的内部实现与用例是不相关的,可以用一组定义其状态的属性充分的描述参与者。

第4章 类图实战

第4章类图实战 4.1从分析到设计 首先,我们先来简单归纳一下在分析阶段生成的文件,如下: 1. 类图。类图描述系统内部的静态结构,以领域概念为参考对象。如果应用BCE 模式的话,原先的类图会是实体类图,而在序列图生成后,会额外生成边界类图和控制类图。 2. 用例图。用例图描述系统的外部行为,也就是描述参与者如何与系统交互,以便获取服务的使用过程。 3. 序列图。序列图描述系统的内部行为,针对每一个用例,至少会有一张描述主要流程的序列图。在应用BCE 模式之后,序列图内部的一群对象,将由边界对象、控制对象和实体对象所组成。换言之,序列图的一群对象必须来自于类图,而对象之间的交互过程,则来自于用例描述。 分析阶段与设计阶段最大的差别在于,分析阶段所关注的重点在领域概念、业务流程等,并未考虑并涉及实际工作平台。所以,到了设计阶段,不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在业务概念上,取而代之的是,必须把精力放在实际工作平台上,承接分析阶段的类图、用例图、序列图再加上实际工作平台或者是开发人员的观点,生成可以交付给程序员的设计文件。因此,在本书的开发流程规划中,我们会让设计师直接承接分析师的生成文件,进行下述的加工: 1. 类图。分析师所生成的类图通常跟实际工作平台有些差别,所以设计师要补上一些实际工作平台的概念,让设计出来的类图可以真正交付给程序员实际工作。 2. 用例图。之前我们没有教给分析师用例之间的包含关系和扩展关系如何处理,只是让用例图保持单纯化,以便将焦点聚焦在业务流程上。此处,我们会教设计师如何加入开发人员的观点,使用包含关系和扩展关系,罗列出可以共享的部分,并且让用例图更为细致化。 3. 序列图。在分析阶段的序列图并没有太重视消息上的参数,在设计阶段,每张序列图都要拿出来再检查一次,加上所需要的参数。由于,有些分析师已经太久没摸过程序代码了,所以生成的序列图偏离实际工作情况太大,需要设计师来补上这一块,否则程序员是很难直接参考分析文件编写程序代码。 好了,接下来,我们要再来多谈一些类图中的元素,这些元素可能对分析师意义不大,但是对设计师而言,会是非常实用的概念。 4.2设计师必学元素 4.2.1依赖关系 之前,我们学到了类之间的关联或组合关系,它们都是一种需要长期保存在数据库中的静态关系。相较之下,“依赖关系(dependency relationship)”是一种暂时的、动态的关系,它不需要被长期保存,可以在使用的瞬间建立,如果不用了就回收。 因此,当两个对象之间可以互传消息时,意味着两个对象之间存在需要长期保管的静态关系,或者是暂时性的动态关系。例如,在图4-1 中,边界对象与实体对象之间可以通过动态的依赖关系交互,用完就丢,不需要将这个动态关系保存在数据库中。而房型和景观图片两者之间由于存在组合关系,所以它们可以通过静态关系交互。

UML基础与Rose建模实用教程课后习题及答案

UML基础与Rose建模实用教程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1章面向对象概述 1. 填空题 (1)软件对象可以这样定义:所谓软件对象,是一种将状态和行为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的软件构造模型,它可以用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一个对象。 (2)类是具有相同属性和操作的一组对象的组合,即抽象模型中的“类”描述了一组相似对象的共同特征,为属于该类的全部对象提供了统一的抽象描述。 (3)面向对象程序的基本特征是抽象、封装、继承和多态。 2. 选择题 (1)可以认为对象是ABC。 (A)某种可被人感知的事物 (B)思维、感觉或动作所能作用的物质 (C)思维、感觉或动作所能作用的精神体 (D)不能被思维、感觉或动作作用的精神体 (2)类的定义要包含以下的要素ABD。 (A)类的属性(B)类所要执行的操作 (C)类的编号(D)属性的类型 (3)面向对象程序的基本特征不包括B。 (A)封装(B)多样性 (C)抽象(D)继承 (4)下列关于类与对象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有些对象是不能被抽象成类的 (B)类给出了属于该类的全部对象的抽象定义 (C)类是对象集合的再抽象 (D)类用来在内存中开辟一个数据区,并存储新对象的属性 3. 简答题 (1)什么是对象?试着列举三个现实中的例子。 对象是某种可被人感知的事物,也可是思维、感觉或动作所能作用的物质或精神体,例如桌子.椅子.汽车等。 (2)什么是抽象? 抽象是对现实世界信息的简化。能够通过抽象将需要的事物进行简化、将事物特征进行概括、将抽象模型组织为层次结构、使软件重用得以保证。 (3)什么是封装?它有哪些好处? 封装就是把对象的状态和行为绑在一起的机制,使对象形成一个独立的整体,并且尽可能地隐藏对象的内部细节。封装有两个含义;一是把对象的全部状态和行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象的私有属性只能够由对象的行为来修改和读取。二是尽可能隐蔽对象的内部细节,与外界的联系只能够通过外部接口来实现。通过公共访问控制器来限制对象的私有属性,使用封装具有以下好处:避免对封装数据的未授权访问、帮助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当类的私有方法必须修改时,限制了在整个应用程序内的影响。 (4)什么是继承?它有哪些好处? 继承是指特出类的对象拥有其一般类的属性和行为。继承意味着“自动地拥有”,即在特殊类中不必重新对已经在一般类中定义过的属性和行为进行定义,而是特殊类自动地、隐含地拥有其一般类的属性和行为。通过继承可使派生类能够比不使用继承直接进行描述的类更加简洁、能够重用和扩展现有类库资源、使软件易于维护和修改。 (5)面向对象分析的过程有哪些? 面向对象的分析的过程包括:获取需求内容陈述、建立系统的对象模型结构、建立对象的动态

[教学研究]用例图元素之间的关系

[教学研究]用例图元素之间的关系用例图元素之间的关系 用例图中包含的元素除了系统边界、角色和用例,另外就是关系。包括:角色之间的关系、用例之间的关系、用例和角色之间的关系。 角色之间的关系 由于角色实质上也是类,所以它拥有与类相同的关系描述,即角色之间存在泛化关系,泛化关系的含义是把某些角色的共同行为提取出来表示为通用的行为。 用例之间的关系: (1)包含关系:基本用例的行为包含了另一个用例的行为。基本用例描述在多个用例中都有的公共行为。包含关系本质上是比较特殊的依赖关系。它比一般的依赖关系多了一些语义。在包含关系中箭头的方向是从基本用例到包含用例。

简单的理解就是用例可以包含其他用例具有的行为,并把它所包含的用例行为做为自身行为的一部分。 (2)泛化关系:代表一般于特殊的关系。它的意思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继承的概念是类似的。不同的是继承使用在实施阶段,泛化使用在分析、设计阶段。在泛化关系中子用例继承了父用例的行为和含义,子用例也可以增加新的行为和含义或者覆盖父用例中的行为和含义。 泛化(Generalization)在面向对象的技术中无处不在,下图给出了一个使用泛化的用例图:

在用例图中,角色和用例都能够泛化。角色的泛化/继承很容易理解,因为角色本来就是类(Class),它是一种版型(stereotype)为Actor的类,所以角色的继承直观而自然。但是用例的继承实际上分为两种情况,并不是简单的使用泛化,而是使用扩展(extended)和包含(include)两种泛化的特例。扩展用于子用例的动作步骤基本上和父用例的动作步骤相同,只是增加了另外的一些步骤的情况下。包含用于子用例包含了所有父用例的动作,它将父用例作为了自己的一个大步骤,子用例常常包含一个以上的父用例。 (3)扩展关系: 扩展关系的基本含义和泛化关系类似,但在扩展关系中,对于扩展用例有更多的规则限制,基本用例必须声明扩展点,而扩展用例只能在扩展点上增加新的行为和含义。与包含关系一样,扩展关系也是依赖关系的版型。在扩展关系中,箭头的方向是从扩展用例到基本用例,这与包含关系是不同的。 它是以隐含形式插入的,也就是说,扩展用例并不在基本用例中显示。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使用扩展用例: a.表明用例的某一部分是可选的系统行为(这样,您就可以将模型中的可选行为和必选行为分开); b.表明只在特定条件(如例外条件)下才执行的分支流;

UML从需求到实现(三)----类图

UML从需求到实现(三)----类图 作者: 李守宏发布时间: 2011-04-02 09:51 按照UML中图的出现顺序.当做完包图以后.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当然是类图,类图也是UML中的三大核心图之一. 看到很多文章在描述类图的时候.总是大部分在叙述类之间的关系:关联,依赖,继承,组合,聚合呀这些.很少有人说明类是怎么来的.没有了类,你拿什么来画类图.那些关系其实没有多大意义.就像是象棋的马走日,象飞 天一样.只是一个规定.你知道了这些就是一个象棋高手吗? 类图是UML中的一种静态图.他是体现面向对象编程的基础.类图就像是软件设计的细胞.是基本元素.没有了类图.也就没有了接下来的设计.但是类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类是我们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去抽象,提取出来的. 所以说,对于一个良好的系统.如何去提取出类来.才是最关键的.下面我介绍一下面向对象开发过程中.利用三层架构的方式.分析典型MIS系统的类图从提出类.到类图的生成的过程. 一:根据用例确定数据库,确定表,创建实体类 第一个也是最关键的一个.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根据用户对数据的要求,去确定数据库中的表.去设计数据库(如何去设计数据库中的表,这里不在叙述). 因为我们在信息管理系统中.所有的操作可以说都是对数据的操作.你首先要确定的是数据.确定了数据,你才知道怎么操作(这个仅仅是我的个人体会).就像是你要谈恋爱.你首先要确定你要追求的目标.才能制定追

求的方法.如果你连个目标也没有.整天和别人说你要谈恋爱.别人会怎么想你? 然后根据设计好的数据库,一一对应的方式设计成实体类.实体类可以说就是数据库的映射.把数据库的每一个表影射成一个类,每一个字段设计成一个属性.这样保证你的操作是面向对象的.对于一条记录,你可以整体去操作它.如下图: PS:这里我要补充一点.很多人不理解实体类是干什么的.不知道该把它放在三层架构的那一层.其实实体类不属于三层的任何一层.其实它就是一个自定义的变量.你这么理解他就行了. 就像是你的string,int型变量一样.你用它来存放数据就对了.不同地方就是它可以放多个不同类型的变量而已.

UML的9种图例的定义、用途、画法总结

1 UML 的9种图例的总结 一、 用例图 1、 定义 用例定义: 用例是对包括变量在内的一组动作序列的描述,系统执行这些动作,并产生传递特定参与者的价值的可观察结果。(这是UML 对用例的正式定义,可以这样去理解,用例是参与者想要系统做的事情,用例在画图中用椭圆来表示,椭圆下面附上用例名称)。 用例图定义: 由参与者(Actor )、用例(Use Case )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用于描述系统功能的动态视图称为用例图。 2、 用途 用例图(User Case )是被称为参与者的外部用户所能观察到的系统功能的模型图,呈现了一些参与者和一些用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用于对系统、子系统或类的功能行为进行建模。 用例图主要的作用有三个:(1)获取需求;(2)指导测试;(3)还可在整个过程中的其它工作流起到指导作用。 3、 组成元素以及元素之间的关系说明 用例图由参与者(Actor )、用例(Use Case )、系统边界(用矩形表示—注明系统名称)、箭头组成,用画图的方法来完成。 参与者不是特指人,是指系统以外的,在使用系统或与系统交互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参与者可以是人,可以是事物,也可以是时间或其他系统等等。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参与者不是指人或事物本身,而是表示人或事物当时所扮演的角色。 系统边界是用来表示正在建模系统的边界。边界内表示系统的组成部分,边界外表示系统外部。系统边界在画图中用方框来表示,同时附上系统的名称, 参与者画在边界

的外面,用例画在边界里面。因为系统边界的作用有时候不是很明显,所以我个人理解,在画图时可省略。 箭头用来表示参与者和系统通过相互发送信号或消息进行交互的关联关系。箭头尾部用来表示启动交互的一方,箭头头部用来表示被启动的一方,其中用例总是要由参与者来启动。 元素之间的关系: 用例图中包含的元素除了系统边界、角色和用例,另外就是关系。关系包括用例之间的关系,角色之间的关系,用例和角色之间的关系。 角色之间的关系: 角色之间的关系。由于角色实质上也是类,所以它拥有与类相同的关系描述,即角色之间存在泛化关系(泛化关系可以先简单理解为继承),泛化关系的含义是把某些角色的共同行为提取出来表示为通用的行为。 用例之间的关系: ●包含关系: 基本用例的行为包含了另一个用例的行为。基本用例描述在多个用例中都有的公共行为。包含关系本质上是比较特殊的依赖关系。它比一般的依赖关系多了一些语义。在包含关系中箭头的方向是从基本用例到包含用例。在UML1.1中用例之间是使用和扩展这两种关系,这两种关系都是泛化关系的版型。在UML1.3以后的版本中用例之间是包含和扩展这两种关系。 ●泛化关系: 它的意思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继承的概念是类似的。不同的是继承使用在实施阶段,泛化使用在分析、设计阶段。在泛化关系中子用例继承了父用例的行为和含义,子用例也可以增加新的行为和含义或者覆盖父用例中的行为和含义。 ●扩展关系 扩展关系的基本含义和泛化关系类似,但在扩展关系中,对于扩展用例有更多的规则限制,基本用例必须声明扩展点,而扩展用例只能在扩展点上增加新的行为和含义。与包含关系一样,扩展关系也是依赖关系的版型。在扩展关系中,箭头的方向是从扩展用例到基本用例,这与包含关系是不同的。 用例的泛化、包含、扩展关系的比较。一般来说可以使用“is a”和“has a”来判断使用那种关系。泛化和扩展关系表示用例之间是“is a”关系,包含关系表示用例之间是“has a”关系。扩展与泛化相比多了扩展点,扩展用例只能在基本用例的扩展点上进行扩展。在扩展关系中基本用例是独立存在。在包含关系中执行基本用例的时候一定会执行包含用例。(1)如果需要重复处理两个或多个用例时可以考虑使用包含关系,实现一个基本用例对另一个的引用。(2)当处理正常行为的变形是偶尔描述时可以考虑只用泛化关系。(3)当描述正常行为的变形希望采用更多的控制方式时,可以在基本用例中设置扩展点,使用扩展关系。扩展关系比较难理解,如果把扩展关系看作是带有更多规则限制的泛化关系,可以帮助理解。通常先获得基本用例,针对这 2

UML用例图三种关系详解

1UML用例图中包含(include)、扩展(extend)和泛化(generalization)三种关系详解 共性:都是从现有的用例中抽取出公共的那部分信息,作为一个单独的用例,然后通后过不同的方法来重用这个公共的用例,以减少模型维护的工作量。 1、包含(include) 包含关系:使用包含(Inclusion)用例来封装一组跨越多个用例的相似动作(行为片断),以便多个基(Base)用例复用。基用例控制与包含用例的关系,以及被包含用例的事件流是否会插入到基用例的事件流中。基用例可以依赖包含用例执行的结果,但是双方都不能访问对方的属性。 包含关系对典型的应用就是复用,也就是定义中说的情景。但是有时当某用例的事件流过于复杂时,为了简化用例的描述,我们也可以把某一段事件流抽象成为一个被包含的用例;相反,用例划分太细时,也可以抽象出一个基用例,来包含这些细颗粒的用例。这种情况类似于在过程设计语言中,将程序的某一段算法封装成一个子过程,然后再从主程序中调用这一子过程。 例如:业务中,总是存在着维护某某信息的功能,如果将它作为一个用例,那新建、编辑以及修改都要在用例详述中描述,过于复杂;如果分成新建用例、编辑用例和删除用例,则划分太细。这时包含关系可以用来理清关系。

2、扩展(extend) 扩展关系:将基用例中一段相对独立并且可选的动作,用扩展(Extension)用例加以封装,再让它从基用例中声明的扩展点(Extension Point)上进行扩展,从而使基用例行为更简练和目标更集中。扩展用例为基用例添加新的行为。扩展用例可以访问基用例的属性,因此它能根据基用例中扩展点的当前状态来判断是否执行自己。但是扩展用例对基用例不可见。 对于一个扩展用例,可以在基用例上有几个扩展点。 例如,系统中允许用户对查询的结果进行导出、打印。对于查询而言,能不能导出、打印查询都是一样的,导出、打印是不可见的。导入、打印和查询相对独立,而且为查询添加了新行为。因此可以采用扩展关系来描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