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梳理
【免费下载】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选修 知识点1

言律诗 诗风沉郁顿挫 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 三别:无家别 垂老别 新婚别 5. 《书愤》陆游 字务观 号放翁 “中兴四大家”之一 诗风深沉蕴藉 6. 《咏怀八十二首》 阮籍 字嗣宗 “建安七子”阮瑀之子 “竹林七贤”之一 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 用诗歌抗
古风犹存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点清单
1. 《长恨歌》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映人民疾苦, 揭露社会黑暗的《新乐府》《秦中吟》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2. 《湘夫人》《国殇》屈原 字原 名平 浪漫主义诗人 《楚辞》为楚地民歌发展起来的新诗体“楚辞体”“骚体” 反映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的《离骚》 根据楚地民间祭祀乐歌改作加工的《九歌》
争黑暗政治 7. 《杂诗十二首》陶渊明 字元亮 字渊明 名潜 开创“田园诗” “田园诗人”“隐逸诗人”《归园田居》《杂诗》
8. 《越中览古》李白 字太白 青莲居士《将进酒》时被“赐金放还”八年之久 9. 《一剪梅》李清照 易安居士 10. 《今别离》黄遵宪 子公度 人境庐主人“诗界革命”“史诗” 11.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吴中四士”张若虚 贺知章 张旭 包融 闻一多称“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12.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孟山人 孟襄阳 山水田园诗 与王维并称 13. 《菩萨蛮》韦庄 字端己 与温庭筠并称“温韦”“花间派”词人代表作家 《浣花集》 14.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字摩诘 诗佛 王右丞 15. 《新城道中》苏轼 字子瞻 “三苏“苏洵 苏轼 苏辙 北宋诗坛最有成就诗人 16. 《扬州慢》姜夔 字尧章 白石道人 17. 《长相思》纳兰性德 原名成德 字容若 号楞伽山人 “白描” 18. 《李凭箜篌引》李贺 字长吉 诗鬼 19. 《虞美人》李煜 字重光 史称南唐后主 20. 《苏幕遮》周邦彦 字美成 清真居士 “词中老杜” “词中之冠” 21. 《燕歌行》高适 字达夫 字仲武 22.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 字子厚 史称柳河东 柳柳州 23. 《菩萨蛮》温庭筠 原名岐 字飞卿 “温八叉”花间词人鼻祖 与李商隐齐名“温李” 24. 《般涉调 哨遍 高祖还乡》睢景臣 一作舜臣 字景贤《屈原投江》《牡丹记》《千里投人》 诗歌发展概述 25.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 26. 《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诗歌 305 首 从汉朝汉武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 分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梳理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梳理1.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战国时期的屈原,他不但是出色的政家家、外交家,而且还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的新诗体——楚辞,后世也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其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诗篇。
他的作品大多编在西汉刘向编辑的《楚辞》里。
2.阮籍,字嗣宗,“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竹林七贤”之一。
他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全力创作五言抒情诗。
他的诗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讳地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
其代表作《咏怀》诗现存八十二首。
3.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又作《五柳先生传》,又称“五柳先生”。
他是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我们学过他的田园诗《归园田居》。
他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欧阳修曾给予高度评价:“魏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
”其散文《桃花源记》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一朵奇葩。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系组诗,大都慨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情怀。
4. 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唐代有韩愈、柳宗元。
二人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主将,世人并称为“韩柳”。
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潮州韩文公庙碑评价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著有《昌黎先生集》。
高中我们学过《师说》《祭十二郎文》。
5.唐诗的成就把古代诗歌的发展推向了高峰。
李白字太白,号“清莲居士”。
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的美称;他的一首游仙诗是《梦游天姥吟留别》,其诗眼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古体诗《蜀道难》《将进酒》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诗风豪放飘逸,著有《李太白全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_选修__知识点[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_选修__知识点[1]](https://img.taocdn.com/s3/m/abb647f17f1922791688e8d3.png)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点清单1.《长恨歌》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的《新乐府》《秦中吟》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2.《湘夫人》《国殇》屈原字原名平浪漫主义诗人《楚辞》为楚地民歌发展起来的新诗体“楚辞体”“骚体”反映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的《离骚》根据楚地民间祭祀乐歌改作加工的《九歌》3.《拟行路难》鲍照鲍明远鲍参军南朝宋发展了七言诗门阀制度下的怀才不遇4.《蜀相》《登岳阳楼》《阁夜》《旅夜书怀》杜甫杜工部杜拾遗号少陵野老字子美“诗史”“诗圣”成立七言律诗诗风沉郁顿挫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5.《书愤》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中兴四大家”之一诗风深沉蕴藉6.《咏怀八十二首》阮籍字嗣宗“建安七子”阮瑀之子“竹林七贤”之一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用诗歌抗争黑暗政治7.《杂诗十二首》陶渊明字元亮字渊明名潜开创“田园诗”“田园诗人”“隐逸诗人”《归园田居》《杂诗》8.《越中览古》李白字太白青莲居士《将进酒》时被“赐金放还”八年之久9.《一剪梅》李清照易安居士10.《今别离》黄遵宪子公度人境庐主人“诗界革命”“史诗”11.《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吴中四士”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闻一多称“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12.《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孟山人孟襄阳山水田园诗与王维并称13.《菩萨蛮》韦庄字端己与温庭筠并称“温韦”“花间派”词人代表作家《浣花集》14.《积雨辋川庄作》王维字摩诘诗佛王右丞15.《新城道中》苏轼字子瞻“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北宋诗坛最有成就诗人16.《扬州慢》姜夔字尧章白石道人17.《长相思》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白描”18.《李凭箜篌引》李贺字长吉诗鬼19.《虞美人》李煜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20.《苏幕遮》周邦彦字美成清真居士“词中老杜”“词中之冠”21.《燕歌行》高适字达夫字仲武22.《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字子厚史称柳河东柳柳州23.《菩萨蛮》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温八叉”花间词人鼻祖与李商隐齐名“温李”24.《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一作舜臣字景贤《屈原投江》《牡丹记》《千里投人》诗歌发展概述25.诗歌的源头是歌谣26.《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诗歌305首从汉朝汉武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称为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言知识点梳理PPT学习教案

(围困) (困扰)
第19页/共43页
祸患常积于忽微
(微小的事)
微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地位低下)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为隐藏身份而改装)
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副词,应当,一定)
其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代词,他)
证实
6、月落庭空影许长: 代词。,如此的,这样的。
7、近语士大夫:
动词,对某某说。
8、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副词,就。
9、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 从前。
第35页/共43页
名词作状语
函:用木匣子装 约:订立盟约 本:推究 原:推其根本
1.负而前驱 2.仓皇东出 3.一夫夜呼
前:向前 东:向东 夜:在夜里
第17页/共43页
动词作名词
使动1用.而法 告以成功成功:成功的消息
兴、亡使动
1.忧劳可以兴国纳,:逸使收豫藏可以亡
形身容词作动词
形容2词.凯作名旋词而纳之
乱:作乱
1忽.一微:夫细小夜的呼事情,乱智者 勇:有四勇应有谋的人物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
第20页/共43页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此三者,吾遗恨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状语后置
请其矢,盛以锦囊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而告以成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②死而有知
(灵魂,名词)
③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
(知道,动词)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梳理(一)成语梳理1.《庖丁解牛》目无全牛:开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游刃有余:形容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切中肯綮: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
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
现指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善刀而藏:将刀擦拭干净收起来。
比喻有所收敛、适可而止或自藏其才而不炫露。
2.《项羽之死》四面楚歌: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望风披靡:披靡,草木随风倒伏。
草一遇到风就倒伏。
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没有交锋就溃散了。
比喻军队毫无斗志。
3.《阿房宫赋》钩心斗角:原指宫室结构精巧工致,后用来指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也作勾心斗角。
锱铢必较:锱、铢,都是占代很小的重量单位。
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
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4.《文与可画筼筜偃竹记》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也说成竹在胸。
贻人口实:贻,遗留;口实,话柄。
指做事或说话不小心,给人家留下了话柄。
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形容时间、机会等极易失去。
5.《六国论》抱薪救火:比喻因为方法不对,虽然有心消灭祸患,结果反而使祸患扩大。
披荆斩棘: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
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6.《陶庵梦忆序》雕虫小技:雕,雕刻;虫,指鸟虫书,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
7.《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浮生若梦:浮生,空虚不实的人生;若,像。
把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
8.《项脊轩志》万籁俱寂: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9.《苦斋记》膏粱之子:膏粱,肥肉和细粮,泛指精美的饮食、代指富贵生活。
比喻富贵人家过惯享乐生活的子弟。
(二)文化知识庙祝:庙堂中管香火的人。
治:旧时称地方政府所在的地为“治”。
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六国论》是一篇文言文,其中有一些通假字需要我们注意。
比如“暴”通常读作“曝”,“毋”通常读作“无”,需要特别注意。
在文章中,作者提到了古今异义,比如“亡”不仅指战败而亡,还包括其他原因导致的亡国。
同时,文章中也有一些词类活用,比如“力亏”中的“亏”是使动用法,表示使…亏损。
此外,文章中也有一些词语有多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
比如“为”可以表示作为,也可以表示招致。
而“以”既可以表示因为,也可以表示用。
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分析。
总之,理解文言文需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以及多义词语的使用。
只有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才能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4、强弱胜负已经判定,因此不需要战斗。
5、燕国虽然是小国,但最终灭亡了,这就是兵法的效果。
6、虽然经历了两次失败,但最终取得了三次胜利。
7、虽然可惜使用了武力,但最终没有成功。
8、虽然有这样的势力,但却被秦人所利用。
9、虽然比秦国弱,但仍有可能不用贿赂就能获胜。
10、如果以六国破亡的历史为例,那么这个国家也会走向灭亡。
因此,燕赵国的君主应该具备远见,保护好自己的领土。
1、燕赵国的君主一开始就有远见,能守住自己的土地。
2、可惜赵国虽然使用了武力,但最终没有坚持到底。
3、如果三个国家都能爱护自己的领土,那么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4、虽然六国比秦国弱,但仍有可能不用贿赂就获胜。
1、有关于战败和失去领土的事情,都是诸侯自己的原因。
2、燕国虽然是小国,但最终还是灭亡了。
3、与秦国相比,六国的势力确实比较弱。
4、如果以六国破亡的历史为例,那么这个国家也会走向灭亡。
1、有人说:“六国互相攻灭,是因为都贿赂了秦国吗?”2、与秦国相比,这个国家的情况可能更加难以估量。
1、虽然___姓国家没有帮助其他五个国家,但也没有帮助秦国。
2、与秦国相比,这个国家的情况可能更加难以估量。
1、诸侯失去领土的原因,有战败也有其他因素。
2、这就是兵法的效果,燕国虽然小但最终灭亡了。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 课件27张

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表达 技巧
诗歌的思想 和情感
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 事物形象
炼字 诗眼 炼句 语言风格
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结构技巧
咏史怀古诗 山水田园诗 边塞军旅诗 送别怀人诗 羁旅思乡诗 咏物言志诗 即事抒怀诗
1.形象+身份
鉴
人物形象
2.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3.概况社会意义或作者
建功立业,乡愁,战争艰辛,对君 王的不满,赞叹奇异风光
依依不舍,思念与牵挂,对友人 的安慰与勉励,抒发人生感慨
容 和
羁旅思乡诗
羁旅孤凄之愁,思家怀人, 怀才不遇,厌战思家
情
咏物言志诗
感
即事抒怀诗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运用习题继续巩固古诗鉴 赏的各类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总结阅读诗歌的常见方法 教学难点:明晰诗歌阅读的答题内容
总结方法
(一)看标题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 1、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 2、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 3、有些题目点明中心。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 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
总结方法
(二)看注释
在高考诗歌鉴赏题中,往往在诗歌后面附有几则注释, 对于这些注释,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而应仔细阅读, 从中揣摩诗歌的隐含信息,从而为进一步深入分析诗歌做 准备
总结方法
(三)析尾句
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句、 或以情结句、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不论 以什么形式结尾,诗人都喜欢在结尾这个地方 用点心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 作用。如果我们鉴赏诗歌的时候,也对结尾特 别用心,就可能会很快发现“直捣黄龙”的捷 径。
高中语文单元知识梳理与评估2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

单元知识梳理与评估 ( 二)( 时间: 45 分钟分值: 100 分 )一、为下边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20分 )1.潋滟 () 2. 芳甸()..3.洁白() 4. 扁舟子 ()..5.白头偕老 () 6. 雪霰()..7.捣衣砧 ()8. 拂拭()..9.碣石()10.鱼龙潜跃 ()..11.霰弹 ()12.岩扉 ()..13.剡溪 ()14.郯城 ()..15.水澹澹 ()16.吴楚东南坼 ()...17.垆边 ()18.渌水 ()..19.谢公屐 ()20.荸荠 ()()...21.戊戌 ()()22. 扁平 ()...23.青枫浦 ()24.姓蒲 ()..25.天姥山 ()26.姥姥 ()..27.戎马 ()28.豆蔻词工()..答案: 1.y àn 2.diàn 3.jiǎo 4.pi ān 5.xi é 6.xi àn7 . zhēn 8.f ú9.ji é 10.yu è11.xiàn 12.f ēi 13.sh àn 14.t án 15.d àn16.c hè17.l ú18.l ù19.j ī20.b í q í 21.wù x ū 22.bi ǎn 23.p ǔ24.p ú25.mǔ26.l ǎo 27.r óng 28.k òu二、依据下边拼音写出汉字。
(20 分)1.江____ (p àn)2.青枫 ____ (p ǔ)3.____ (shān) 然泪下4.____(xu ān) 宾夺主5.____(xuān) 赫6.____(xu ān) 草7.彰善 ____(dàn) 恶8.肆无忌 ____(dàn)9.___ _(d àn) 以厚利10. 沙____ (t īng)11.____ (zhu āng) 镜台12. ____ (sh àn) 宿13.____ (shàn) 让14.____ (sh àn) 变15.____(guō) 噪16.仇____(k òu)17.____(luán) 回车18.____(h ōng) 然中开19.____(jié) 骜20.____(ji é) 立21.____(jié) 鼓22.涕____ (s ì)25.____(xiāo) 湘26.寂____ (liáo)27.____(xiān) 尘28. ____ (qi àn) 夫答案:1.畔 2. 浦 3. 潸 4. 喧 5.煊 6. 萱7. 瘅8.惮 9.啖10. 汀11. 妆 12.膳 13.禅14. 嬗 15. 聒 16. 寇17.鸾18. 訇19. 桀20. 孑 21.羯 22.泗 23.乾24. 萍25. 潇26. 寥27. 纤28. 纤三、解说以下加点词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梳理(一)成语梳理1.《庖丁解牛》目无全牛:开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游刃有余:形容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切中肯綮: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
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
现指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善刀而藏:将刀擦拭干净收起来。
比喻有所收敛、适可而止或自藏其才而不炫露。
2.《项羽之死》四面楚歌: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望风披靡:披靡,草木随风倒伏。
草一遇到风就倒伏。
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没有交锋就溃散了。
比喻军队毫无斗志。
3.《阿房宫赋》钩心斗角:原指宫室结构精巧工致,后用来指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也作勾心斗角。
锱铢必较:锱、铢,都是占代很小的重量单位。
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
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4.《文与可画筼筜偃竹记》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也说成竹在胸。
贻人口实:贻,遗留;口实,话柄。
指做事或说话不小心,给人家留下了话柄。
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形容时间、机会等极易失去。
5.《六国论》抱薪救火:比喻因为方法不对,虽然有心消灭祸患,结果反而使祸患扩大。
披荆斩棘: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
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6.《陶庵梦忆序》雕虫小技:雕,雕刻;虫,指鸟虫书,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
7.《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浮生若梦:浮生,空虚不实的人生;若,像。
把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
8.《项脊轩志》万籁俱寂: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9.《苦斋记》膏粱之子:膏粱,肥肉和细粮,泛指精美的饮食、代指富贵生活。
比喻富贵人家过惯享乐生活的子弟。
(二)文化知识庙祝:庙堂中管香火的人。
治:旧时称地方政府所在的地为“治”。
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独夫:①独身男子。
②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避讳:避讳实际上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即遇到与君主、尊长的名相同的文字就采用某种方法回避。
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国讳,指诗文中不直书在位甚至前朝某些君主及其亲属的名;一是家讳,或称为私讳,即说话行文中,避免提到自己的父名、祖名。
避讳的方法:(1)改字法,就是把帝王及所尊者之名改用其它字来代替。
(2)空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书,或作“某”,或作“”。
(3)缺笔法:即对所避之字少写一两笔。
(4)改音法,就是读书时遇到讳字,就改变声调或读别的音。
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
方山冠:古代的一种帽子。
汉时以祭祀宗庙时乐工舞女所戴。
唐宋时隐士多戴这种形状的帽子。
伶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牢:本来是养牲畜的圈,这里指祭祀用的牲畜。
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猪、羊各一头叫“少牢”。
古代又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
告庙:天子或诸侯出巡、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俳优:以乐舞谐戏为业的人。
杂戏:古代娱乐形式之一,包括百戏、杂乐、歌舞戏、傀儡戏等。
祭文:祭奠死者的一种文体。
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
大决:封建时代,对判死刑的人,在每年秋季行刑,叫大决,又叫秋决。
勾者:立即被施刑的人。
勾,勾决,皇帝在犯人的名字上画勾,批准立即行刑。
清制,每年秋季,由刑部会同九卿各官,详审全国判死罪者的名册,一一详议,分别归入“情实”“缓决”“可矜”、“可疑”四类,情实者奏请勾决。
西市:清京城行刑的地方,今北京市宣武区菜市口街上。
上闻:上奏的文书。
舍利:梵语“身骨”的译音。
佛教徒死后之葬,身体内一些烧不化的东西,结成颗粒,成为“舍利子”。
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
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最低的士这一级。
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延伸]古代文体(一)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曲、赋、铭等。
(二)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辞藻华丽,因大多用于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三)散文:古代散文种类很多,辩、说、论、奏议、序跋、赠序、铭、祭文、杂记、童话、民间故事、寓言、传说、传奇等都属于散文的一类。
(四)小说:小说是古文学体裁的一种,我国占代小说的发展。
大致经历了上古到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元、明清五个阶段。
┏━━━━━━━━┳━━━━━┳━━━━━━━━━━━━┓┃朝代┃发展阶段┃体裁特点┃┣━━━━━━━━╋━━━━━╋━━━━━━━━━━━━┫┃上古到先秦两汉┃起源┃神话传说┃┣━━━━━━━━╋━━━━━╋━━━━━━━━━━━━┫┃魏晋南北朝┃发展┃志怪志人┃┣━━━━━━━━╋━━━━━╋━━━━━━━━━━━━┫┃唐┃成熟┃传奇小说┃┣━━━━━━━━╋━━━━━╋━━━━━━━━━━━━┫┃宋元┃继续发展┃话本小说┃┣━━━━━━━━╋━━━━━╋━━━━━━━━━━━━┫┃明清┃顶峰┃演义小说、创作小说┃┗━━━━━━━━┻━━━━━┻━━━━━━━━━━━━┛(五)古籍注释体例1.传:传述之意,主要用于解释经书,阐明经义.、例如:《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
2.注:本义是用水灌注。
水道阻塞,用水灌注才能流通。
引申为对古籍中难懂的字、句加以解释、疏通。
例如:《水经注》《礼记注》。
3.笺:指对前人的解释加以订正、引申、补充或发挥.例如:《诗经》有汉代毛亨传,汉代郑玄笺。
4.疏、正义:唐代出现的一种注释名称。
这种注释不仅解释正义,还对前人的注释作注释。
例如:《诗经》有唐孔颖达疏,《左传》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五经正义,《史记》有唐张守节正义。
5.诠:解释字、词义。
《康熙字典》说:“诠,谓具说事理也。
”如杨树达的《词诠》是解释文言虚词的。
6.义疏:古书的注释体制之一,内容为疏通原书和旧注的文意,阐述原书思想,或广罗材料,对旧注进行考核、补充辩证。
如南朝梁皇侃的《论语义疏》。
7.义训:指不通过对语音和字形的分析而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
是训诂的基本方法。
具体形式有:用同义词解释,如《尔雅·释言》:“逆,迎也。
”用反义词加否定词来释词,如《说文解字》曰部:“旱,不雨也。
”用下定义释词,如《说文解字》口部:“口,人所以食言也。
”用古今词语对照来释词,如《论语·子路》郑注:“古者曰名,今世曰定。
”用指出事物的类属来释词,如《说文解字》木部:“杏,果也。
”用说明事物的性质状貌来释词,如《说文解字》:“芋,大叶实根骇人,故谓之芋也。
”《中国古代诗歌欣赏》检测题一、文学常识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歌及朝庙乐章共305首,分“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
B.南宋时期,民族矛盾尖锐,产生了张元干、张孝祥、周邦彦、陆游、辛弃疾等一大批爱国词人,其中辛弃疾成就最高。
C.唐玄宗天宝三年,李白被放出京,第二年在东鲁将南游吴越时,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给东鲁的朋友,原题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现题中的“吟”,即吟唱之意。
D.汉代散文可分为史传文、政论文和赋三类,汉代史传文作家最着名的是司马迁和班固,其代表作分别是《史记》和《汉书》,均为纪传体通史。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苞,清代着名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创始人,他的《狱中杂记》揭露了清代所谓太平盛世时狱中种种奸弊、污秽、酷虐的情景。
B.唐代诗歌发展一般分成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盛唐着名的田园山水诗人是孟浩然和王维,着名的边塞诗人是高适和孟郊。
C.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宋代词作家,工诗词、善书法、精音律。
其《扬州慢》一词抒写了时昔日扬州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荒凉破败景象的哀思。
D.《史记》对历史事件记叙详细,描写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既是伟大的史学着作,又有极高的文学性,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莲居士、四明狂客、少陵野老、香山居士、六一居士、东坡居士、白石道人,依次是指李白、孟浩然、杜甫、白居易、王安石、苏轼、姜夔。
B.古体诗有两种含义:一指诗体名,也称古诗。
古风与唐以后兴起的近体诗相对应;二是对于古代诗歌的泛称,以区别于现代诗歌。
C.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庸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故名之为“近体”,这种诗的主要特点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D.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汉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其中以“歌”“行”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
着名的作品有白居易的《长恨歌》等。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骚”指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B.“建安风骨”或称“汉魏风骨”,“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指骨格形态,是指建安时代的作家摆脱了儒学的束缚,注意作品的抒情性,再加之处在战乱的年代。
思想感情更常常表现为慷慨激昂。
C.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高适、岑参,田园诗派的孟浩然、王维、常建等。
D.“唐宋八大家”指“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韩愈、柳宗元。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流派.代表作家有方苞、归有光、刘大樾、姚鼐等。
5.下列各项有关古代诗歌、散文的文学常识,表述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将之归纳为“风”、“雅”、“颂”,其中“风”又称“十五国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它浓缩了《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
B.盛唐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诗坛名家辈出,不仅出现了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还出现了着名的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谢灵运以及为人们所熟知的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等。
C.先秦散文尚处在应用阶段,哲学家用以说理,史学家用以记事。
前者有儒家的《论语》《孟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荀子》等诸子散文;后者有纪传体的《春秋》,编年体的《战国策》等历史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