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汽车离合器控制策略的研究
AMT车辆坡道起步时离合器控制研究

21 0 2年 1 月 0
机 械 工 程 与 自 动 化
M ECHANI CAL ENGI NEERI NG & AUTOM ATI ON
No .5
Oc . t
文 章 编 号 :6 2 6 1 (0 2 0 —0 90 1 7— 4 3 2 1 ) 50 2 — 3
关键 词 :坡 度 ; 离 合 器 ; 冲 击 度 ; 滑 磨 功 中 图 分 类 号 :U 6 . 2 1 2 4 3 1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1 概 述
其 中: ,为道路摩 擦 系数 。 车辆阻力 F为 :
F— F1 F2 。 十
AMT( 自动 机械 式 变 速 器 ) 一 种 新 型 的 车 辆 自 是
现起 步和换 档 的 自动操 纵 。和另外 一种 液力 自动变 速 器 AT相 比较 , AMT 的优点 是 机 械传 动效 率 高 、 本 成 低; 缺点是 自动换 挡 控 制 和 离合 器 控 制 难 度 更 大【 ] l 。
其中: g为重 力加 速度 。
3 发 动 机 的 速 度 特 性
分离 与接 合及 选换 档操 作 , 同时控 制 发 动 机 的 供 断 油
或 者 控制 发动 机 的油 门 开度 , 配合 变 速 箱 执 行机 构 实
其 中 : 为整 车质 量 ; 车辆加 速 度 。 “为 由以上各 式可 以得 到坡 度角 口计 算公式 :
sn + f・c s —n g 。 … … … … … … … … ( ) ia od / 1
AMT 车 辆坡 道 起 步 时 离合 器 控 制 研 究 米
李 飓
( 国 重 汽集 团 大 同 齿 轮 有 限公 司 技 术 中心 , 山西 大 同 中 070) 3 3 5
《2024年AMT车辆起步模糊控制及其执行机构特性研究》范文

《AMT车辆起步模糊控制及其执行机构特性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自动机械式变速器(AMT)技术因其高效率、低成本和良好的动力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
AMT车辆起步控制是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控制策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车辆的驾驶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因此,对AMT车辆起步模糊控制及其执行机构特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AMT车辆起步模糊控制1. 模糊控制理论概述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控制方法,通过模拟人的模糊思维和决策过程,对系统进行非线性、非精确的描述和控制。
在AMT车辆起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复杂性,如发动机输出转矩的波动、路面状况的不确定性等,使得传统的控制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而模糊控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智能决策,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2. 模糊控制策略设计AMT车辆起步模糊控制策略主要包括输入量的模糊化、模糊规则的制定、模糊推理及解模糊化等步骤。
根据AMT车辆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输入量如油门开度、车速、发动机转速等,并对其进行模糊化处理。
接着,制定模糊规则,根据不同工况下的车辆行驶情况,制定相应的起步策略。
最后,通过模糊推理及解模糊化,得到最佳的起步控制指令。
三、AMT车辆执行机构特性研究1. 执行机构概述AMT车辆的执行机构主要包括离合器执行机构和选换挡执行机构。
离合器执行机构负责控制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选换挡执行机构则负责完成换挡操作。
这些执行机构的性能直接影响到AMT车辆的驾驶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2. 执行机构特性分析离合器执行机构在起步过程中需承受较大的摩擦力和冲击力,要求其具有较高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
选换挡执行机构则要求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换挡速度。
通过对AMT车辆执行机构的特性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为后续的优化设计和改进提供依据。
四、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1. 实验方法及步骤为验证AMT车辆起步模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执行机构的性能特点,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
AMT汽车离合器控制策略的研究

科技信囊。
机械与电子o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08年第36明AMT汽车离合器控制策略的研究许晓红(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006)【捕要1本文论述了离合器的系统模型,分析了离合器接舍过程中两个性能译价指标——冲击度、滑摩功。
确定了岛合器接舍量和接合速度作为控制对象.并得出了“快一慢一快”的徭合控制规律。
根据离舍器控制策略,完成了汽车起步离合器控带J程序。
【关键词】离合器控制;滑摩功;控制策略ResearchofclutchControlStrategyinAMTvehideXuXiaohong,DengWei(SoochowUnlversity,Suzhou215006)[Abstract]thispaperdealswithmathematicalmodelofclutchsystem.1’Ileaimofclutchcontrolistolessenthestartingjerkandthefrictionworkinclutchengagingprocessthroughanalyzingthistwoevaluatingindicators.Secondly,clutchenga百ngdisplacementandspeedaretakenasthecontrolledparametersandtheengagingmethodof“‰t—sIow—fast”isconcluded.Theseliethefoundationforthedesignofclutchcontrolsystem.11IeclutchcontrolprogramforstartingprocessisprogrammedbasedOntheclutchcontrolrule.【Keywords]Clutchcontrol;Frictionwork;ControlStrategy1.前言自动变速是人们一直追求的目标,是车辆技术水平和运用水平不断向高级阶段发展的重要标志。
基于模糊逻辑的AMT离合器结合控制研究

# ) E $ ; # &, !) E !& % $ ; &
( ))!,’:4(#1)5"& +,.&" >4(6 ?
(5)&;#4@)"&’$ +,.&"
=&!%)’4!)" +,.&" ,: $%& 2,8&1 $1)’*+4**4,’ *-*$&+
(839’:;<3*; 1= "6;1<’;&7 /1*;:1>,?3&@&*+ A*B;&;6;3 1= !370*1>1+C,?3&@&*+ DEEEFD,/0&*’) 4<8"*1.":!03 71*;:1> 1= ;03 7>6;70 3*+’+3<3*; =1: ’* ’6;1<’;&7 <370’*&7’> ;:’*B<&BB&1* &* ;03 9:173BB 1= ’ ;:’7G>’C3: +3;;&*+ ;1 B;’:; &B B;6H&3HI !03 HC*’<&7 <1H3> 1= 91J3: ;:’*B<&BB&1* ’*H ’6;1<’;&7 7>6;70 BCB;3< &B H3K3>193HI .B&*+ ;11>B 1= L&<6>&*G,;03 ;:’*B&3*; 70’:’7;3:&B;&7B H6:&*+ ;03 K30&7>3 B;’:;&*+,&*7>6H&*+ ;03 @3:G ’*H ;03 7>6;70 B>&9 ;&<3,’:3 9:1( K&H3H 03:3I ?’B3H 1* ;03 ’*’>CB3B 1= ;03 B&<6>’;&1* :3B6>;B ’*H H:&K3:’ B 3M93:&3*73B,’ =622C 71*;:1>>3: &B H3B&+*3H ;1 71*;:1> ;03 7>6;70 3*+’+3<3*;I L&<6>’;&1* :3B6>;B K3:&=C &;B K’>63I =2% >&*$8:7>6;70;’6;1<’;&7 ;:’*B<&BB&1*;=622C 71*;:1> (;( )#3<2*:. NOP ?&.#32)" .&$2:" (TEET) 4*",.+2 @?:DEEN(EQRS ED(EENQ(EQ
《2024年度汽车起步阶段AMT离合器模糊控制方法研究》范文

《汽车起步阶段AMT离合器模糊控制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化变速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汽车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自动机械变速器(AMT,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技术之一,它能够在保持传动系统的高效性同时,提升驾驶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在汽车起步阶段,AMT离合器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平稳启动和驾驶的安全性。
本文将重点研究汽车起步阶段AMT离合器模糊控制方法,以期为提升汽车性能和驾驶体验提供理论支持。
二、AMT离合器的工作原理与控制挑战AMT离合器通过电子控制系统控制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实现动力传输的自动化。
在汽车起步阶段,AMT离合器需要完成从完全分离到完全接合的转换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精确控制离合器的动作,以防止因控制不当导致的车辆抖动或熄火。
然而,由于道路状况、载重、驾驶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AMT离合器的控制难度较大。
特别是在起步阶段,由于发动机的转矩变化、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离合器的控制更加复杂。
因此,如何实现AMT离合器的精确控制,成为了提高汽车性能和驾驶体验的关键问题。
三、模糊控制方法在AMT离合器控制中的应用针对AMT离合器控制的复杂性,研究者们提出了模糊控制方法。
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规则的控制方法,它通过模拟人的思维方式和经验,对复杂的系统进行控制。
在AMT离合器控制中,模糊控制可以根据实时的车辆状态信息,如发动机转矩、车速、油门开度等,制定相应的控制规则,实现对离合器的精确控制。
四、汽车起步阶段AMT离合器模糊控制方法研究在汽车起步阶段,AMT离合器的模糊控制主要分为以下几步:1. 采集车辆状态信息:包括发动机转矩、车速、油门开度等。
2. 制定模糊控制规则:根据采集的状态信息,结合驾驶者的经验和习惯,制定相应的模糊控制规则。
3. 确定离合器动作:根据模糊控制规则和实时的车辆状态信息,确定离合器的动作,包括接合速度和接合时机。
AMT离合器控制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AMT离合器控制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AMT(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即自动手动变速器,是一种结合了手动和自动变速器优点的变速器。
在市场的日益发展下,AMT 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车辆,如乘用车、商用车等。
而其中的离合器控制系统则是实现 AMT 车辆换挡的核心部分。
因此,研究 AMT离合器控制系统,对于提高 AMT 车辆的换挡效率、降低磨损和提高驾驶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目前,国内外对于 AMT 离合器控制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控制策略的选择和实现上。
国内外学者采用了 PID 控制器、模糊控制器、神经网络控制器或者是串级 PI 控制器等方法来实现离合器控制系统。
但是在AMT 离合器控制系统的研究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 对于 AMT 离合器参数的优化方法不够完善,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离合器片系数、发动机转速、变速器齿轮比等,而当前的优化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2.缺乏关于离合器片粘滞性能和耐磨性能的深入研究,这会影响到离合器的精度和寿命。
三、研究内容和方案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针对 AMT 离合器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法和性能改进进行研究。
具体研究方案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离合器参数的优化:通过建立离合器参数优化模型,针对 AMT 车辆的特性和需求,优化离合器的工作参数。
主要考虑离合器片系数、发动机转速、变速器齿轮比等参数,以实现更快、更稳定和更舒适的换挡效果。
2. 离合器片粘滞性能和耐磨性能的研究:通过实验和仿真分析,探究离合器片粘滞性能和耐磨性能与换挡效率的关系,并对离合器片的材料和设计进行优化。
3. 离合器控制系统的改进:通过改进离合器控制系统算法,优化控制策略和参数设置,以提高 AMT 离合器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四、预期成果和应用价值本研究预计通过建立离合器参数优化模型,探究离合器片粘滞性能和耐磨性能与换挡效率的关系,以及改进离合器控制系统算法,达到以下预期成果:1. 更快、更稳定和更舒适的换挡效果,提高 AMT 车辆的整体性能。
《2024年AMT汽车自动离合器起步控制及故障检测》范文

《AMT汽车自动离合器起步控制及故障检测》篇一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日益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自动离合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AMT (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汽车自动离合器系统以其简单、高效、节能等优点,逐渐在汽车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AMT汽车自动离合器起步控制及故障检测的相关内容。
二、AMT汽车自动离合器起步控制1. 控制原理AMT汽车自动离合器起步控制是基于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执行机构等技术实现的。
在起步过程中,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获取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如车速、油门踏板位置、离合器状态等。
根据这些信息,控制系统计算出最佳的离合器接合点,并通过执行机构控制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
2. 控制策略AMT汽车自动离合器起步控制策略主要包括逻辑控制和模糊控制两种。
逻辑控制基于预设的逻辑规则,根据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判断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
而模糊控制则更加智能化,通过模拟人的驾驶经验,对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进行精确控制,从而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三、故障检测1. 故障检测原理AMT汽车自动离合器故障检测主要是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离合器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报警或自动修复。
此外,控制系统还会对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分析,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警。
2.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离合器无法接合或分离:可能是传感器故障或执行机构故障。
处理方法为检查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的运行状态,如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修复。
(2)离合器接合不平稳:可能是控制系统参数设置不当或离合器本身故障。
处理方法为调整控制系统参数或检查离合器本身是否存在问题。
(3)离合器过热:可能是使用不当或离合器散热系统故障。
处理方法为合理使用车辆,避免长时间高负荷运行,同时检查散热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液压式离合器操纵机构在AMT车辆中的控制研究

制, 首先需 要 获 得 图 # 所 示 控 制 系 统 的 输 入 1 输 出 特 性, 即响应时间、 响应速度等指标。 # 液压式离合器自动操纵系统试验结果 在一 个 以 柴 油 机 为 动 力 的 重 型 车 辆 上 , 对上述 液压 式 离 合 器 自 动 操 纵 系 统 进 行 了 原 地 及 装 车 试验。
图!
实车试验系统硬件组成
! ".
液压式离合器自动操纵系统原地试验 为了获得控制 参 数, 首先在车辆静止情况下对液
压式离合器 自 动 操 纵 系 统 的 特 性 进 行 了 测 试。 图 /) 所示为离合器分离过 程。 从 图 中 可 以 看 出, 从 ! 0 /! " 在 ! 0 /! " 1/ 2 时 离 合 器 行 程 1. 2 开 始 发 出 分 离 指 令, 便开始变化, 到 ! 0 /! " /3 2 时离合器完全分离。
万方数据 [E] 万佑红, 李新华 L 用遗传算法实现 P9Q 参 数 整 定 [ >] L 自动
#33& 年第 !3 期
液压与气动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已由主缸压到工作 缸 去 的 油 液 重 又 回 到 主 缸 时, 由于 已有少量补偿油 流 入, 故 总 油 量 过 多。 这 多 余 的 油 即 从补偿孔流回储液室, 并同时完成离合器的接合过程。 一般来说, 为了使液压系统有增力作用, 工作缸活塞直 径略大于主缸活塞直径。 接合过程中改为只有 *# 阀通电, 则该时刻的离合器行 程将保持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踏 板 和换 档 操 纵 杆 的动 作 。 系 统 采 用数 字 PD控 制 算 法 编 制 了 电机 本 I
一
汽 车起 步 是 离 合 器 控 制 的 关 键 . 换 档 过 程 中 . 于 汽 车 具 有 了 而 由
控 制 程 序 , 现 了对 离 合 器 接 合 速 度 与位 置 的 精 确 控 制 。 根 据 汽 车 自 实 定 的车 速 、 动 机 也 具 有 了 一 定 的 转 速 , 合 器 的 控 制 相 对 容 易 , 发 离 在 动 换 档 、 速 理论 . 成 了 A 变 完 MT系 统 根 据 驾 驶 工 况 离 合 器 打 开 、 合 起 步 过程 控 制 的基 础 上 略 加 调 整 即 可 。 接 控制程序。
制 对 象包 括 发 动 机 、 合 器 和 变 速 器 。 门操 纵 机构 、 合 器 执 行 机 构 片 角速 度 之 差 。 离 油 离 和 变 速 执 行 机 构 都 由 电 机驱 动 . 别 模 拟 驾 驶 员 的 油 门踏 板 、 合 器 分 离 4 离 合器 控 制 控 制 策 略 .
2离 合 器 控 制 系统 组 成 及 工 作 原 理 .
离 合 器 控 制 系统 由 E U、 流 伺 服 电 机 、 行 机构 组 成 , 示 意 图 C 直 执 其
如 图 1所示
图 2 汽 车起 步 过 程 示 意 图 在 汽 车 起 步 前 , 先 要使 离合 器 主 、 动部 门分 离 , 挂 变 速 器 低 首 从 再 档 。 时, 这 离合 器 主动 部 分 的 角 速 度 与 发 动 机 一 致 , 图 中 的 ∞ 为 点 ; 从 动 部 分 经 传 动 系 与 车 轮 相 连 , 角 速 度 为 零 。 起 步 时 逐 渐 踏 下 油 门 踏 其 图 1 离 合 器控 制 系统 组 成 板 接 合 离 合 器 。这 时 , 将 离 合 器 的 接合 过 程 分 成 两 个 阶 段 : 可 第 一 阶 段 : 间从 0到 t见 图 2中 的 A点 ) 由于 ( 用 在 从 动 时 ( , 作 整 个 系统 取 消 了离 合 器 踏 板 .当 需 要换 档 的情 况 下 , C E U驱 动 电 部 分 上的摩 擦 力 矩 ) 于 换 算 到 离 合 器 从 动 部 分 上 的 汽 车 阻 力 矩 ) 小 , 机 将 离 合器 打 开 。 于 电机 产 生 旋 转 运 动 , 过减 速机 构 和 丝 杠 机 构 , 由 通 故 从 动 部 分 的角 速 度 m 仍 为 零 , 车 不 动 , 离 合 器 开 始 滑 磨 。 。 汽 但 将 高 速 旋 转运 动 转 换 成 低 速 直 线 运 动 , 动 打开 离 合 器 。 后 , 据 汽 拉 然 根 第 二 阶 段 : 间从 到 t此 时 由 于 大 于 , 车 开 始 起 步 , 时 汽 从 车 自动 换 档 规 律 ,C 控 制 选 换 档 机 构 , 成 换 档 动作 。 E U 又 控 制 EU 完 C 动 部 分 的 角速 度 ‘ 迅 速 上 升 ,而 发 动 机 的 角速 度 ∞ 由 开始 j升 到 B I ) _ 二 电机 反 转 , 离合 器 接 合 上 , 发 动 机 动 力 通 过 变 速 箱 传 递 出去 , 成 使 将 完 点 后 变 为迅 速 下 降 , t时 刻 ( )主 、 动 部 分 的角 速 度 达 到 一 致 到 S点 , 从 。 T自动 变 速 功 能 。 时 . 合 器 的 滑磨 停 止 , 整 个 接 合 过 程 结 束 。t为滑 磨 时 间 。 离 其
科技信息
0机械 与电子 0
S I N E&T C N OG F R T O CE C E H OL YI O MA I N N
20 0 8年
第3 6期
A MT汽车离合器控制策略的研究
( 州大 学 苏
【 摘
许 晓红 江苏 苏州
2 50 ) 1 0 6
要 】 文 论 述 了 离合 器 的 系统 模 型 , 析 了 离合 器接 合 过 程 中 两 个性 能评 价 指 标— — 冲 击 度 、 摩 功 。 定 了 离合 器 接 合 量 和接 合 速 本 分 滑 确
【 ywod 】lthcnrlFit nw r; o t l t tg Ke r sCuc o t ; r i ok C nr r ey o co oS a 1前 言 .
式 中 W 滑 摩 功 , 一 离 合 器 摩 擦 面 积 , (一 离 合 器 传 递 的 扭 . A t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 t一 t 自动 变 速 是 人 们 一 直 追求 的 目标 , 车辆 技 术 水平 和 运 用 水 平 不 矩 , 发 动 机 角 速 度 ,。 汽 车 开 始 运 动 的 时 刻 , 一发 动 机 角 速 度 是 断 向 高级 阶段 发 展 的 重 要 标 志 。A MT全 面模 仿 驾驶 员 的操 作 模 式 . 控 与 离 合 器 从 动 片 角 速 度 ∞ 达 到 同步 的时 刻 , t 离 合 器 主 、 动 A∞ (一 ) 从
Xu a ho g De g W e Xi o n , n i
( o c o Unv ri , u h u 2 5 0 ) S o h w ie st S z o 1 0 6 y
【 b tatti p prd a i te t a moe o lt ytm.ream o lth cnrlst lse es rn r n h r t n A s c] s a e el wt mahmac l dl fcuc sse h i fc c ot o esnt t t gj kadtef c0 r h s h i h u oi h ai e ii
度 作 为控 制 对 象 , 得 出 了“ 一 慢 一 快 ” 接 合 控 制 规律 。根 据 离合 器控 制 策 略 , 并 快 的 完成 了汽 车 起 步 离合 器 控 制程 序 。 【 键词 】 关 离合 器控 制 ; 滑摩 功 ; 制 策略 控
Re e r h o l t h Co r lS r t g n An T e c e s a c fc u c nt o t a e y i v h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