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走失应急预案及程序

住院患者走失应急预案及程序
住院患者走失应急预案及程序

住院患者走失应急预案

及程序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应急预案演练记

1.责任护士发现患者不在病房 2通知护士长,告诉病人走失 3.护士长让文书班护士去

电梯

查看有无患者

4护士长联系保卫科 5管床医生联系患者 6. 患者回房

7.护士长和护士安全宣教 8.护士上报不良事件

住院患者紧急状态时的应急预案

住院患者紧急状态时的应急预案 一、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时的应急程序 1、应立即通知值班医生。 2、立即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 3、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4 、必要时通知患者家属,如医护抢救工作紧张可通知院总值班,由院总值班负责通知患者家属。 5、某些重大抢救或重要人物抢救,应按规定及时通知医务处或院总值班。 二、患者突然发生猝死时的应急程序 1、发现后立即抢救,同时通知值班医生、院总值班,必要时通知上级领导。 2、通知家属,抢救紧张可通知院总值班,由院总值班通知家属。 3、向院总值班或医务处汇报抢救情况及抢救结果。 4、如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应等家属到院后,再通知太平间将尸体接走。 5、做好病情记录及抢救记录。 6、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对同室患者进行保护。 三、患者有自杀倾向时的应急程序 1、发现患者有自杀念头时,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 2、通知主管医生。

3、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包括没收锐利的物品,锁好门窗,防止意外。 4、通知患者家属,要求24小时陪护,家属如需要离开患者时应通知在班的医护人员。 5、详细交接班,同时多关心患者,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 四、患者自杀后的应急程序 1、发现患者自杀,应立即通知医生,携带必要的抢救物品及药品与医生一同奔赴现场。 2、判断患者是否有抢救的可能,如有可能应立即开始抢救工作。 3、抢救无效,保护现场(病房内及病房外现场) 4、立即通知医务处及院总值班,服从领导安排处理。 5、协助主管医生通知家属。 6、配合相关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调查工作 7、做好各种记录 8、保证病室常规工作的进行,以及其他患者的治疗工作。 五、患者外出(或不归)时的应急程序 1、发现患者擅自外出应立即通知病室主管医生及病区护士长。 2、通知医务处和护理部,夜间通知院总值班及护理部值班。

医疗应急预案大全

人民医院 病人自杀等不良事件的防范与处理(一)医护人员应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一旦发现病人出现非疾病所致的情绪异常时应及时向上级医师和科主任、护士长汇报。 (二)科主任或科室指定人员立即与病人家属取得联系,告如病人出现的不良情绪及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并请家属配合予以必要的看护和处理。必要时告知患者所在单位或相关人员。病历中应记录告知情况和时间,请被告知者签名。 (三)医务人员应尽量作好病人不良情绪的疏导工作和自杀等不良事件的防范工作。加强病人的看护和重点交接班,加强药物、门、窗、病床等的安全管理,不让病人留有锐器、绳索等可能致伤的物品等。重大事件向医教科和保卫科汇报,必要时向院领导及相关部门汇报。 (四)一旦发生病人自杀等不良事件,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医疗救护和防止损害进一步扩大的紧急处理措施,并立即向科室负责人(科主任或护士长)汇报。科室负责人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采取进一步的医疗救护等,并立即与患者家属或相关人员联系,同时向医务科(或院总值班)、保卫科汇报。保卫科负责现场保护病房安全等治安工作的协调处理,并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协助公安机关处理相关事宜。医务科协调医疗救护工作并向院领导汇报,必要时向上级县卫生局汇报。 (五)不良事件发生和处理经过均应记录于病历中,同时尽量收集其他病人或家属等对该事件的见证材料,并附于病历中。相关科室或部门应协助该科室留取证人证言等资料。事件处理完毕后科室应对该事件作出书面总结材料交医教科备案。 【程序】 1、发现自杀→与医生尽快赶赴进行抢救→上报医务科、总值班、保卫科和通知家属→当地派出所、上级主管部门。 2、发现自杀→与医生尽快赶赴进行抢救→保护现场→配合院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调查工作→做好各种记录→同时要保证病室常规工作的进行及其他患者的治疗工作。

病人走失应急预案

病人走失应急预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病人走失事件应急预案 为加强住院病人管理,保障病人安全,特制定病人走失事件应急预案。 一、预防 1、病人入院时,当班护士应告知病人及其家属,病人住院期间不得离院、陪护人员必须看护好病人等相关制度和规定,并在入院须知单上签名。 2、住院病人应穿病员衣。 3、入院时,护士应记录病人及家属的联系方式(固定电话与手机)及家庭地址。 4、住院病人原则上不允许请假。 5、医务人员须做好大门出入口的管理,以穿病人服为标志。 二、确定病人走失 病区主管医师或护士发现病人无正当理由失去联系,超过2小时,确定病人走失。 三、应急措施 (1)医务人员发现病人无故不在病房须立即开始寻找,并向经管医生、护士长和科主任报告。报告内容包括:①病人床号、姓名、诊断、目前的简要病情;②寻找的区域;③寻找过的联系人。 (2)住院病人走失后寻找2小时无结果,护士长应向保卫科、护理部及分管院长报告,非行政上班时间应向行政总值班报告。报告内容包括:①病人床号、姓名;②医疗诊断、简要病史及特殊关注点;③寻找病人去向所作的努力及采取的措施;④最后1次发现病人的时间与地

点;⑤病人的家庭住址及联系电话;⑥任何有关病人去向的线索;⑦病人的形貌特征。 (3)住院病人走失所在科室的负责人应至少每4小时与保卫科进行相互通报,发生特殊情况或性质严重的应立即通报。 (4)保卫科接到报告并与医教部、护理部核实后,立即组织寻找,负责寻找的人员应了解走失病人的形貌特征,加强对重要出入口的警界。报告医院行政事务部备案,同时向公安有关部门报告、备案。 (5)病人走失24小时后寻找无果,负责保卫工作和医疗工作的相关领导应召集保卫科、医教部、护理部、行政事务部确定进一步寻找方案,必要时院内公告、启动媒体寻找等相关应急预案。

患者走失应急处理预案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 儿科患儿走失事件应急预案 为加强住院患儿管理,保障患儿安全,特制定患儿走失事件应急预案。 一、预防 1、患儿入院时,当班护士应告知患儿家属,患儿住院期间不得离院、陪护人员必须看护好患儿等相关制度和规定,并在入院须知单上签名。 2、入院时,护士应记录患儿家属的联系方式(固定电话与手机)及家庭地址。 3、住院患儿原则上不允许请假。 4、医务人员须做好大门出入口的管理,不得随意让与科室无关的人进入。 二、确定患儿走失 患儿家属或护士发现患儿不见踪影,超过2小时,确定患儿走失。 三、应急措施 (1)医务人员发现患儿不在病区须立即开始寻找,并向经管医生、护士长和科主任报告。报告内容包括:①患儿床号、姓名、诊断、目前的简要病情;②寻找的区域;③寻找过的联系人。 (2)患儿走失后寻找2小时无结果,护士长应向保卫科(754050)、护理部及分管院长报告,非行政上班时间应向行政总值班报告。报告内容包括:①患儿床号、姓名;②医疗诊断、简要病史及特殊关注点;③寻找患儿去向所作的努力及采取的措施;④最后1

次发现患儿的时间与地点;⑤患儿的家庭住址及联系电话;⑥任何有关患儿去向的线索;⑦患儿的形貌特征。 (3)住院患儿走失所在科室的负责人应至少每4小时与保卫科进行相互通报,发生特殊情况或性质严重的应立即通报。 (4)保卫科接到报告并与医教部、护理部核实后,立即组织寻找,负责寻找的人员应了解走失患儿的形貌特征,加强对重要出入口的警界。报告医院行政事务部备案,同时向公安有关部门报告、备案。 (5)患儿走失24小时后寻找无果,负责保卫工作和医疗工作的相关领导应召集保卫科、医教部、护理部、行政事务部确定进一步寻找方案,必要时院内公告、启动媒体寻找等相关应急预案。

危重患者应急预案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预案 一、目的 通过本预案的实施,为患者提供快捷、安全、有效的诊治服务,提高危急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此,对危重患者的处理,制定规范的应急措施。 二、要求 1. 门诊、急诊、病房要很好的配合,充分利用医院资源,必要时向主管部门及院领导汇报;及时会诊或进行各项检查,做到快速有效,协调有序。 2. 确保各种医疗设备状态良好,随时投入使用,对需外借设备明确借用渠道及流程。 3. 各项检查及时落实结果,妥善保存,认真分析。 4. 及时请上级医师查房,并在病历中认真做好记录,病历及时反映病情变化,重要诊治过程;妥善保管病历,包括门急诊病历。 5. 严格把握适应证,注意用药原则、药物禁忌、不良反应,应用贵重或自费药品前,应告知家属。 6. 注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医患建立协调配合的良好关系,以利于患者抢救治疗。 三、逐级报告程序 1. 各值班医师在接诊危重患者后,要迅速到达患者身边询问病史和查体,做出初步诊断,快速完成生命体征的测量和记录。医师迅速开出医嘱交护士执行,病情紧急可先下口头医嘱由护士复述后执行,抢救结束后立即据实补记。在紧急处理后尽快完成入院记录、首次病程录、抢救记录等资料。并向患者家属详细告知病情、初步诊断、治疗方案和风险程度等,听取患者家属对抢救治疗的意见,取得其合作。 2. 大出血、休克或心肺功能不全等,如值班医师处理有困难,应在立即进行紧急抢救的同时,迅速报告本科上级医师到达现场参加抢救。如上级医师处理仍有困难,

要迅速向科主任报告,科主任要立即调动本科人员,并与相关科室联系参与抢救。紧急情况下可口头或电话会诊,但应据实补记会诊记录。 3. 在发生医疗纠纷或可能发生医疗纠纷前兆示,值班医师药迅速报告上级医师和科 室主任到场处理,做好病历记录等文书工作,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和要求。然后组织本科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写书面意见向医务科汇报。 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流程 1. 门诊值班医师遇到急危重症患者,在给予必要初步治疗同时,通知病区值班医师,值班医师据患者病情请示上级医师后可决定是否入院。如患者无足够经济能力,经请示院方(白天为医务科、门诊部,夜间为院总值班)为抢救生命,可予抢救性治疗,包括入院、手术。 2. 转入患者,应从来源科室获得充分医疗资料,了解病情及诊治经过。并明确患者账目情况,留意家属心态,警惕已经潜在的医疗纠纷。 3. 立即完成首次病程录、转入录,8小时内完成住院病历,明确主管医师,做好监护,住院医师随时查看巡视患者,出现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当日主治医、副主任医师及时查房,组织治疗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汇报。当日及时或晚交班时进行全科讨论,认真做好记录。 4. 白班经治医师向夜班医师及听班医师书面和床边交班,并做好交班记录。值班医师及听班医师应认真查看患者,掌握病情。 5. 以后,住院医师每日至少2次查房,每天至少1次病程记录。主治医师每日查房,3天内有科主任或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病历应及时反应病情变化,重要诊治过程,如上级查房,会诊等内容,并妥善安全保存病历。 6. 必要时通知医务科或院领导,以便调配医疗设备,组织全院会诊、院外专家会诊。对潜在医疗纠纷,严重欠费等情况,应及时向医院汇报,并呈交书面材料。

患者走失应急处理预案

患者走失应急处理预案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 儿科患儿走失事件应急预案 为加强住院患儿管理,保障患儿安全,特制定患儿走失事件应急预案。 一、预防 1、患儿入院时,当班护士应告知患儿家属,患儿住院期间不得离院、陪护人员必须看护好患儿等相关制度和规定,并在入院须知单上签名。 2、入院时,护士应记录患儿家属的联系方式(固定电话与手机)及家庭地址。 3、住院患儿原则上不允许请假。 4、医务人员须做好大门出入口的管理,不得随意让与科室无关的人进入。 二、确定患儿走失 患儿家属或护士发现患儿不见踪影,超过2小时,确定患儿走失。 三、应急措施 (1)医务人员发现患儿不在病区须立即开始寻找,并向经管医生、护士长和科主任报告。报告内容包括:①患儿床号、姓名、诊断、目前的简要病情;②寻找的区域;③寻找过的联系人。 (2)患儿走失后寻找2小时无结果,护士长应向保卫科(754050)、护理部及分管院长报告,非行政上班时间应向行政总值

班报告。报告内容包括:①患儿床号、姓名;②医疗诊断、简要病史及特殊关注点;③寻找患儿去向所作的努力及采取的措施;④最后1次发现患儿的时间与地点;⑤患儿的家庭住址及联系电话;⑥任何有关患儿去向的线索;⑦患儿的形貌特征。 (3)住院患儿走失所在科室的负责人应至少每4小时与保卫科进行相互通报,发生特殊情况或性质严重的应立即通报。 (4)保卫科接到报告并与医教部、护理部核实后,立即组织寻找,负责寻找的人员应了解走失患儿的形貌特征,加强对重要出入口的警界。报告医院行政事务部备案,同时向公安有关部门报告、备案。 (5)患儿走失24小时后寻找无果,负责保卫工作和医疗工作的相关领导应召集保卫科、医教部、护理部、行政事务部确定进一步寻找方案,必要时院内公告、启动媒体寻找等相关应急预案。

病人走失应急预案

病人走失事件应急预案 为加强住院病人管理,保障病人安全,特制定病人走失事件应急预案。 一、预防 1、病人入院时,当班护士应告知病人及其家属,病人住院期间不得离院、陪护人员必须看护好病人等相关制度和规定,并在入院须知单上签名。 2、住院病人应穿病员衣。 3、入院时,护士应记录病人及家属的联系方式(固定电话与手机)及家庭地址。 4、住院病人原则上不允许请假。 5、医务人员须做好大门出入口的管理,以穿病人服为标志。 二、确定病人走失 病区主管医师或护士发现病人无正当理由失去联系,超过2小时,确定病人走失。 三、应急措施 (1)医务人员发现病人无故不在病房须立即开始寻找,并向经管医生、护士长和科主任报告。报告内容包括:①病人床号、姓名、诊断、目前的简要病情;②寻找的区域;③寻找过的联系人。 (2)住院病人走失后寻找2小时无结果,护士长应向保卫科、护理部及分管院长报告,非行政上班时间应向行政总值班报告。报告内容包括:①病人床号、姓名;②医疗诊断、简要病史及特殊关注点;③寻找病人去向所作的努力及采取的措施;④最后1次发现

病人的时间与地点;⑤病人的家庭住址及联系电话;⑥任何有关病人去向的线索;⑦病人的形貌特征。 (3)住院病人走失所在科室的负责人应至少每4小时与保卫科进行相互通报,发生特殊情况或性质严重的应立即通报。 (4)保卫科接到报告并与医教部、护理部核实后,立即组织寻找,负责寻找的人员应了解走失病人的形貌特征,加强对重要出入口的警界。报告医院行政事务部备案,同时向公安有关部门报告、备案。 (5)病人走失24小时后寻找无果,负责保卫工作和医疗工作的相关领导应召集保卫科、医教部、护理部、行政事务部确定进一步寻找方案,必要时院内公告、启动媒体寻找等相关应急预案。

住院患者发生猝死的护理应急预案

住院患者发生猝死得护理应急预案 1、发现患者在病房内猝死,应迅速做出准确判断,第一发现者不要离开患者,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得医务人员或家属帮助呼叫其她医务人员。 2、增援人员到达后,立即根据患者情况,依据心肺复苏抢救程序,配合医生采取各项抢救措施,抢救中应注意心、肺、脑复苏,及时开放静脉通路,必要时开通两条以上静脉通路. 3、发现患者在走廊、厕所等病房以外得环境猝死,在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后,立即,就地抢救,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得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她医务人员。 4、其她医务人员到达后,按心肺复苏抢救流程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及时将患者搬至病床上,搬运过程中不可间断抢救。 5、在抢救中,应注意随时清理环境,合理安排呼吸机、除颤仪、急救车等各种仪,器得摆放位置,腾出空间,利于抢救。 6、参加抢救得各方人员应注意相互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及时做好各,项记录,并认真做好与家属得沟通、安慰等心理护理工作。 7、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关规定,在抢救结束6小时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住院患者发生误吸得护理应急预案 1、住院患者发生误吸而突然发生病情变化后,护理人员要根据病人具体情

况进行抢救处理。 2、当患者处于清醒状态时:取站立身体前倾位,医护人员站在患者身后,一手抱,住上腹部,另一手拍背;当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时;可让患者处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医护人员按压腹部,同时用负压吸引器吸引;也可让患者处于俯卧位、医护人员进行拍背。在抢救过程中要观察误吸患者面色、呼吸、神志等情况,并请旁边得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她医务人员. 3、其她医务人员应迅速备好负压吸引用物,(负压吸引器、吸痰管、0、9%生理盐水、开口器、喉镜等),给误吸患者行负压吸引,快速吸出口鼻及呼吸道内得吸入异物。 4、当患者神志不清,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监护等心肺复苏抢救措施,并遵医嘱给子抢救用药, 5、及时采取脑复苏措施,如给予患者头戴冰帽保护脑细胞,遵医嘱给予患者脑细胞活性剂、脱水剂等。 6、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与瞳孔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采取措施. 7、患者病情好转,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以下护理措施: (1)清理口腔,整理床单位,更换脏床单及衣物。 (2)安慰患者与家属. (3)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6小时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8、待患者病情完全平稳,精神较好时,向患者详细了解发生误吸得原因,制定有,效得预防措施,尽可能得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护理临床工作应急预案及流程

护理临床工作应急预案及流 程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五部分: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护理工作应急预案及流程 1、住院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1、应立即通知医生。 2、立即将抢救车及抢救用品推至床旁。 3、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4、患者家属不在场时通知患者家属。 5、某些重大抢救或重要人物抢救,应按规定及时通知医务科或院总值班。

1、发现后立即抢救,并将抢救车推至床旁,同时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护士长、科主任,必要时通知上级领导。 2、通知家属。 3、如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做好尸体护理,家属能在短时间到院的,家属到院时再通知殡仪馆。如无家属或暂时无法联系到家属时,向医务科或院总值班汇报后再处理。 4、做好完善的病情记录及抢救记录。 5、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对同室患者进行保护。

1、发现患者有自杀念头时,应立即通知医生、报告护士长,必要时向上级领导汇报。 2、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 3、通知患者家属,要求家属24小时陪护,患者身边不可无人,家属如需要离开患者时,应通知值班的护理人员。 4、详细交接班,同时多关心患者,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心理疏导。

4、患者自杀后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1、发现患者自杀,应立即通知医生,推抢救车与医生一同奔赴现场。 2、评估患者受伤程度,判断患者是否有抢救的可能,如有可能应立即开始抢救工作。 3、保护现场(病房内及病房外现场)。 4、报告医务科、护理部,晚夜间、节假日报告院总值班,服从领导安排处理。 5、协助主管医生通知家属。 6、配合院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调查工作。 7、做好各种记录。

住院患者发生猝死的护理应急预案

住院患者发生猝死的护理应急预案 1、发现患者在病房内猝死,应迅速做出准确判断,第一发现者不要离开患者,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的医务人员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2、增援人员到达后,立即根据患者情况,依据心肺复苏抢救程序,配合医生采取各项抢救措施,抢救中应注意心、肺、脑复苏,及时开放静脉通路,必要时开通两条以上静脉通路。 3、发现患者在走廊、厕所等病房以外的环境猝死,在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后,立即,就地抢救,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4、其他医务人员到达后,按心肺复苏抢救流程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及时将患者搬至病床上,搬运过程中不可间断抢救。 5、在抢救中,应注意随时清理环境,合理安排呼吸机、除颤仪、急救车等各种仪,器的摆放位置,腾出空间,利于抢救。 6、参加抢救的各方人员应注意相互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及时做好各,项记录,并认真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安慰等心理护理工作。 7、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关规定,在抢救结束6小时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住院患者发生误吸的护理应急预案 1、住院患者发生误吸而突然发生病情变化后,护理人员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抢救处理。 2、当患者处于清醒状态时:取站立身体前倾位,医护人员站在患者身后,一手抱,住上腹部,另一手拍背;当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时;可让患者处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医护人员按压腹部,同时用负压吸引器吸引;也可让患者处于俯卧位、医护人员进行拍背。在抢救过程中要观察误吸患者面色、呼吸、神志等情况,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3、其他医务人员应迅速备好负压吸引用物,(负压吸引器、吸痰管、0.9%生理盐水、开口器、喉镜等),给误吸患者行负压吸引,快速吸出口鼻及呼吸道内的吸入异物。 4、当患者神志不清,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监护等心肺复苏抢救措施,并遵医嘱给子抢救用药, 5、及时采取脑复苏措施,如给予患者头戴冰帽保护脑细胞,遵医嘱给予患者脑细胞活性剂、脱水剂等。 6、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和瞳孔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采取措施。 7、患者病情好转,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以下护理措施: (1)清理口腔,整理床单位,更换脏床单及衣物。 (2)安慰患者和家属。 (3)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6小时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8.待患者病情完全平稳,精神较好时,向患者详细了解发生误吸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尽可能的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住院患者发生猝死的应急预案试题

发生猝死的应急预案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共50分,每空1分) 1.发现患者在病房内猝死,应立即进行(基础生命支持),实施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2.增援人员到达后,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应用复苏药物,必要时在上肢静脉开放(两条)静脉通路,以保障急救药快速发挥作用。 3.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出现室颤者,进行(非同步)电击除颤。 4.其他医务人员到达后,按心肺复苏抢救流程迅速采取心肺复苏,及时将患者搬至病床上,搬运过程中不可(间断抢救)。 5.在抢救中,应注意随时(清理环境),(合理安排)呼吸机、除颤仪、抢救车等各种仪器的摆放位置,腾出空间,利于抢救。 6.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并进行交接班。 二、问答题:(50分) 突发猝死的防范措施 答:1.值班人员工作期间,坚守工作岗位,及时巡视观察,尤其对新入院、危重、合并心脏病等患者,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抢救措施。 2.急救药品、物品做到“四固定”,班班交接,同时检查急救设备、物品性能,要求完好率达到100%。 3.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抢救流程、急救物品、设备的使用、抢救工作配合等急救技能。

发生猝死的应急预案试题 科室层级姓名得分时间 一、填空题(共50分,每空1分) 1.发现患者在病房内猝死,应立即进行( ),实施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2.增援人员到达后,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建立( ),遵医嘱应用复苏药物,必要时在上肢静脉开放( )静脉通路,以保障急救药快速发挥作用。 3.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 )及( )的变化,出现室颤者,进行( )电击除颤。 4.其他医务人员到达后,按心肺复苏抢救流程迅速采取心肺复苏,及时将患者搬至病床上,搬运过程中不可( )。 5.在抢救中,应注意随时( ),( )呼吸机、除颤仪、抢救车等各种仪器的摆放位置,腾出空间,利于抢救。 6.在抢救结束后( )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并进行交接班。 二、问答题:(50分) 突发猝死的防范措施?

患者走失的应急预案

患者走失事件的应急预案 为加强住院病人管理,保障病人安全,特制定病人走失事件应急预案。 一、预防 1、病人入院时,当班护士应宣教病人及其家属,病人住院期间不得 离院、陪护人员必须看护好病人等相关制度和规定,并在入院须知单上签名。 3、入院时,护士应记录病人及家属的联系方式(固定电话与手机) 及家庭地址。 4、住院病人原则上不允许请假。 5、医务人员须做好大门出入口的管理,以穿病人服为标志。 二、确定病人走失 病区主管医师和或护士发现病人未经请假离开病区,电话及时联系患者本 人及家人,如未联系上,20分钟左右,报告病区科主任、护士长,发动 病区人员在病区及其周围寻找30分钟,未找寻到则报保卫科,由保卫科 组织人员在全院区范围搜寻(特别对重点区域如健康走廊、院外东侧公园等)1小时未找寻到,确定病人走失。 三、应急措施 (1)医务人员发现病人无故不在病房须立即开始寻找,并向经管医生、护士长和科主任报告。报告内容包括:①病人床号、姓名、诊断、目前的简要病情;②寻找的区域;③寻找过的联系人。 (2)住院病人走失后寻找半小时无结果,护士长应向保卫科、护理 部及分管院长报告,非行政上班时间应向行政总值班报告。报告内容包括:①病人床号、姓名;②医疗诊断、简要病史及特殊关注点; ③寻找病人去向所作的努力及采取的措施;④最后1次发现病人 的时间与地点;⑤病人的家庭住址及联系电话;⑥任何有关病人去向的线索;⑦病人的形貌特征。 (3)住院病人走失所在科室的负责人应至少每半小时与保卫科进行 相互通报,发生特殊情况或性质严重的应立即通报。 (4)保卫科接到报告并与医教部、护理部核实后,立即组织寻找, 负责寻找的人员应了解走失病人的形貌特征,加强对重要出入口的警界。报告医院行政事务部备案,同时向公安有关部门报告、备案。

住院患者跌倒应急预案

住院患者跌倒应急预案 一、风险评估 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步态不稳、神志障碍、手术后、产后等身体虚弱病人为高危跌倒人群,护士对家属进行跌倒宣教及高危意外评估打分,评估为4分以上的跌倒高危病员进行护理记录。同时,要开出陪护医嘱。同时,要在床头牌上插“防跌倒”警示标识及落实其他跌倒预防措施(提供安全环境,保持病区地面干燥,有防滑标识) 二、发生跌倒或坠床时应急预案 1、立即通知医生; 2、初步评估患者病情,神智、瞳孔、肢体活动、生命体征的变化,检查有无伤口,有无头部着地、加强巡视。 3、汇报护士长、护理部、填写意外事故报告单,必要时报院值班备案。 4、持续加强跌倒宣教,病人、家属加深预防跌倒意识,记录患者坠床或跌倒的过程及抢救措施。 附:跌倒高危因素评估与预防宣传单 病区:床号:姓名:住院号:诊断:

鉴于病人有跌倒高危因素,特告知家属,加强看护,注意以下事项, 以便共同预防病人跌倒: 1.病人下床时,应先坐 稳于床沿,再有家属搀扶上床。如厕时 有人陪伴。去卫生间时注意门槛,防止跌倒。 2.如发现地面潮湿有水渍,请告诉工作人员,并避免再有水渍的地方行走,以防滑倒。 3.请将物品尽量放置于橱柜内,以免妨碍走路。 4.当你所照顾的病人有意识障碍、躁动不安时请将床栏拉起,必要时增加约束带保护。 5.当床栏拉起时,若需下床先将床栏放下,切勿翻越。如家属不在时,请打铃叫护士帮助。 6.请穿防滑的鞋子。病房夜间打开床头灯,以便病人辨清方向。 7.病人服用安眠药、镇静剂、镇痛剂、降压药、降糖药等特殊药物或感到头晕,需要帮助而无家属在场时,请立即 高危 人群 评估 日期 年 龄 ≥70 岁 行动步态不稳 排尿排便需协助 神智障碍 曾有跌倒病史 使用特殊 药物 有低血糖史、体位性低血压 该环境因素

走失应急预案

走失应急预案 篇一:患者走失应急处理预案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院 病人走失应急预案 一、确定病人走失 医师或护士发现病人未经请假离开病区2小时左右,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保安,发动相关人员在病区及其周围寻找1小时,未找寻到则报保卫科,由保卫科组织人员在全院范围搜寻(特别对重点区域如水塘等)1小时未找寻到,确定病人走失,立即报警,请求警方帮助。二、预防与应急措施预防: 病人入院时,病区做好评估及情况介绍,带手腕带,严格执行请假制度,要求穿病人服,如有认知功能障碍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要求家属24小时陪同。应急措施: 一旦发现病人走失,启动病人走失应急流程,由领导小组组长负责指挥、决策、调度,各部门协助并及时向组长汇报进展。 1、联系病人家属及单位。负责人:病区护士或医生。 2、查看监控,确立病人离院或离区时间。负责人:保安。 3、保卫科积极找寻病人(院区、周边请车队协助),必要时报警。 病人走失应急流程

篇二:病人走失应急预案 病人走失事件应急预案 为加强住院病人管理,保障病人安全,特制定病人走失事件应急预案。 一、预防 1、病人入院时,当班护士应告知病人及其家属,病人住院期间不得离院、陪护人员必须看护好病人等相关制度和规定,并在入院须知单上签名。 2、住院病人应穿病员衣。 3、入院时,护士应记录病人及家属的联系方式(固定电话与手机)及家庭地址。 4、住院病人原则上不允许请假。 5、医务人员须做好大门出入口的管理,以穿病人服为标志。 二、确定病人走失 病区主管医师或护士发现病人无正当理由失去联系,超过2小时,确定病人走失。 三、应急措施 (1)医务人员发现病人无故不在病房须立即开始寻找,并向经管医生、护士长和科主任报告。报告内容包括:①病人床号、姓名、诊断、目前的简要病情;②寻找的区域;③寻找过的联系人。 (2)住院病人走失后寻找2小时无结果,护士长应向保卫

住院患者窒息患者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窒息患者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模拟场景:患者W年老体弱,喜欢蒙头睡觉。一日夜间用药后蒙头睡觉,发生窒息。模拟地点:精神科七病区五病室 模拟时间:夜间21:30 模拟过程: 1. 值班护士甲在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W蒙头睡觉,立即掀开被子,病人无反应, 轻拍患者肩部,呼叫患者:“喂,W,快醒醒,你怎么了?” 2. 患者仍无回应,护士甲立即呼叫另一值班护士乙:“乙,快来啊”查看患者见其 面色、口唇青紫,脉搏测不到,血压50/20mmHg,患者无回复。 3. 护士甲将耳朵靠近X口鼻部,同时用中指、食指摸颈动脉无搏动,看胸廓无起 伏,无呼吸音溢出,护士甲立即解开W衣领,将病人卧于硬板床上,进行胸外心脏按压,频率为100次/分,按压30次,按压深度大于5cm,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不能中断胸外按压。 4. 护士乙立即推来抢救车,并给予建立静脉通道。 5. 护士甲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一个循环结束后将患者头偏向一侧,用床尾毛巾清除W 口鼻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6. 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吹气2次,吹气时间不少于1秒,使胸廓完全起伏。 7. 护士乙迅速推来氧气筒,为患者W吸氧。此时护士甲不中断为患者进行心肺复 苏。 8. 护士甲劳累无力,由护士乙接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进行胸外按压交接时,间 隔时间不能过长。 9. 值班医生丙到达现场,查看患者,迅速询问:“脉搏,血压是多少?”拿瞳孔笔 测瞳孔。 10. 护士甲:“脉搏测不到,血压50/20mmHg” 11. 医生丙:“目前心脏无搏动,立即静脉推注:肾上腺素1mg、阿托品1mg、利多 卡因50mg,同时静脉推注:洛贝林3mg,尼克刹米375mg” 12. 护士甲复述:“静脉推注:肾上腺素1mg、阿托品1mg、利多卡因50mg,同时静 脉推注:洛贝林3mg,尼克刹米375mg”,执行。 13. 医生丙:“继续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拨打心电图室值班电话:“喂,精神科

住院患者跌倒摔伤应急预案

住院患者发生坠床应急预案及流程 【应急预案】 (一)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并有家属陪伴。 (二)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三)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四)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 (五)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六)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检查患者坠床时的着力点,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 (七)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八)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九)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流程】 做好安全防范→发生坠床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

→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做好交接班 病人跌倒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1.检查病房设施,不断改进完善,杜绝不安全隐患。 2.当病人突然跌倒时,护士立即到患者身边,检查病人跌伤情况:通知医生判断病人的神志、受伤部位、伤情程度、全身状况等,并初步判断跌伤的原因或病因。 3.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病人,根据跌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运方法,将病人抬至病床;必要时遵医嘱行X光片检查及其它治疗。 4.对于跌伤头部,出现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应立即将病人轻抬至病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瞳孔、神志、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5.受伤程度较轻者,可搀扶或用轮椅将病人送回病床,嘱其休息,安慰病人,并测量血压、脉搏,根据病情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6.对于皮肤出现淤癍者进行局部冷敷;皮肤擦伤者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后,以无菌敷料包扎;出血较多或有伤口者先用无菌敷料压迫止血,再由医生酌情进行清创缝合。创面较大,伤口较深者遵医嘱注射破伤风针。

住院患者猝死护理应急预案(完整版)

住院患者猝死的护理应急预案 猝死是临床上十分危急的情况。护士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首先保持镇静,不要慌张。迅速判断患者是否循环终止,2000国际复苏指南规定病人无呼吸、无咳嗽、无躯体活动迹象即判为循环终止(因为摸动脉搏动判断心脏是否停跳有较大误差,误差率达35%)。同时通知医生,并主动准确快速做出反应,进行心肺复苏。医生到场后或者有其它护士在场时要同时将抢救车(包括除颤仪)推至床边,早期电除颤对救治心脏骤停的患者至关重要,如果能在发生心脏骤停后 6-10min内行电除颤,许多成人患者可无神经系统损害。建立静脉通道连接三通,以利于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必要时可以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给予吸氧或面罩吸氧。有条件的科室立即进行床边心电监护,以观察患者出现何种致命性心律,同时在抢救的过程中,便于更好地监测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 备齐常用急救药: (1)肾上腺素:可以兴奋α和β两种受体,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和升高血压,这是抢救猝死最常用的药物。 (2)胺碘酮对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及室上速均有很好疗效。 (3)加压素:是一种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在高剂量的时候,能提供强力的血管收缩作用。 (4)利多卡因:纠正心律失常。 (5)5%碳酸氢钠:心跳和呼吸停止时,会出现酸中毒,可致心动过缓,颅内压增高及脑水肿,故纠正酸中毒颇为重要。 (6)阿托品:可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抑制的作用,纠正缓慢性心律失常。 备齐以下设备: (1)吸引器:是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须具备的仪器。 (2)微量泵:抢救的过程中一些特殊的药物需要定时间定浓度输入。准备抽动脉血气,以利于监测患者有无酸碱平衡失调,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安慰家属,因为能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是非常重要的。整个过程中随时准备气管插管,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减少解剖死腔和气道阻力,通气供氧,防止误吸。对于此项抢救工作需要提示管理人员,要求每一位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心肺复苏的要领和指征,并能熟练操作。静脉穿刺技术必须过硬,因为在此种情况下穿刺时患者往往无回血。科室的各项急救仪器必须保证性能完好,管理人员与负责护士要定期检查。 住院患者猝死的护理应急预案

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跌倒应急预案】 ①当患者突然摔倒时,护士立即到患者身边,检查患者摔伤情况:通知医生判断患者的神志、受伤部位,伤情程度,全身状况等,并初步判断摔伤原因或病因。 ②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摔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运患者方法,将患者抬至病床;请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必要时遵医嘱行X光片检查及其它治疗。 ③对于摔伤头部,出现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评估患者后,应将患者轻抬至病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瞳孔、神志、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通知医生,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④受伤程度较轻者,可搀扶或用轮椅将患者送回病床,嘱其卧床休息,安慰患者,并测量血压、脉搏,根据病情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⑤对于皮肤出现瘀斑者进行局部冷敷;皮肤擦伤渗血者用碘伏或0.1%新洁尔灭清洗伤口后,以无菌敷料包扎;出血较多或有伤口者先用无菌敷料压迫止血,再由医生酌情进行伤口清创缝合。创面较大,伤口较深者遵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⑥每30分钟巡视患者一次,及时观察采取措施后的效果,直到病情稳定。准确、及时书写护理记录,认真交班。 ⑦向患者了解当时摔倒的情景,帮助患者分析摔倒的原因,向患者做宣教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尽可能避免再次摔伤。 ⑧检查病房设施,不断改进完善,杜绝不安全隐患。 【坠床应急预案】 ①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挡,并有家属陪伴。 ②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③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④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宣教,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⑤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⑥一旦患者不慎发生坠床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检查患者坠床时的着力点,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 ⑦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⑧每30分钟巡视患者一次,直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⑨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处理流程】

医院住院患者紧急状态时的应急预案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住院患者紧急状态时 的应急预案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时的应急程序 (3) 二、患者突然发生猝死时的应急程序 (3) 三、患者有自杀倾向时的应急程序 (4) 四、患者自杀后的应急程序 (4) 五、患者外出(或不归)时的应急程序 (5) 六、患者发生静脉空气栓塞时的应急程序 (5) 七、患者发生化疗药外渗时的应急程序 (6) 八、患者发生躁动时的应急程序 (6) 九、患者发生精神症状时的应急程序 (7) 十、住院患者发生消化道大出血时的应急程序 (7) 十一、病房发现传染病患者时的应急程序 (8) 十二、病房发现确诊或疑似SARS患者时的应急程序 (9) 十三、异物卡喉窒息的急救(Heimlich手法) (9) 十四、成批伤员来院应急抢救流程 (11)

住院患者紧急状态时的应急预案 一、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时的应急程序 1.应立即通知值班医生。 2.立即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 3.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4.必要时通知患者家属,如医护抢救工作紧张可通知医院总值班,由总值班负责通知患者家属。 5.某些重大抢救或重要人物抢救,应按规定及时通知医务部或总值班。 6.抢救结束后,及时补写抢救记录。 二、患者突然发生猝死时的应急程序 1.发现后立即抢救,同时通知值班医生、医院总值班,必要时通知上级领导。 2.通知家属,抢救紧张可通知总值班,由总值班通知家属。 3.向总值班或医务部汇报抢救情况及抢救结果。 4.如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应等家属到院后,再通知太平间或殡仪馆将尸体接走。 5.做好病情记录及抢救记录。 6.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对同室患者进行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