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自我意识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三章 自我意识

虚假我
三、自我意识的内容
个体我:简单来说就是最独特的自我,是我与他人区分的 独立存在的自我意识。
群体我:是全体成员所共享的自我意识,这个意识将内群体 和外群体相区别,与维护和增强内群体的动机相关。
关系我:关系我是处于朋友、师生、母子、恋人等一对一母是重要他人,通过对儿童行为的奖惩来影响其自我意 识的形成。
4.角色扮演
指个体依据这种行为规范集合去形式自己的权利,履行自 己的义务。
角色扮演成功,易形成自信、自尊的自我意识,能促使更 高的成就意识的发展,使自己更能适应社会环境。
角色扮演失败,会经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角色意识冲 突,体验到焦虑、紧张,导致社会适应不良。
4.是维持人格发展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因素。
第四节 自我的认知表征
表征,又称心理表征,它一方面是客观事物在思维中的替 代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
自我的认知结构在人们加工信息的方式及如何与周围世界 互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第四节 自我的认知表征
一、自我图式
1.个体通过自我图式将自己加以分类和描述,它是形成自 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基础,是自我的认知结构。
界观形成的基准线(个体自我意识的基准线)。
第三节 自我意识与人格
自我意识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1.调节遗传和环境因素对人格的影响,是导致人格差异的重 要原因
2.对自身人格品质进行认识、评价和调节,引导人格实现 自我完善
3.人格的发展水平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自 我意识水平是人格成熟度的标志。
自我估价:指通过完成能提供有关自己能力或品种的准确 信息的任务以检验自己的自我观念的过程。
俗语:真金不怕火炼、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二、心理因素
三、自我意识的内容
个体我:简单来说就是最独特的自我,是我与他人区分的 独立存在的自我意识。
群体我:是全体成员所共享的自我意识,这个意识将内群体 和外群体相区别,与维护和增强内群体的动机相关。
关系我:关系我是处于朋友、师生、母子、恋人等一对一母是重要他人,通过对儿童行为的奖惩来影响其自我意 识的形成。
4.角色扮演
指个体依据这种行为规范集合去形式自己的权利,履行自 己的义务。
角色扮演成功,易形成自信、自尊的自我意识,能促使更 高的成就意识的发展,使自己更能适应社会环境。
角色扮演失败,会经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角色意识冲 突,体验到焦虑、紧张,导致社会适应不良。
4.是维持人格发展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因素。
第四节 自我的认知表征
表征,又称心理表征,它一方面是客观事物在思维中的替 代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
自我的认知结构在人们加工信息的方式及如何与周围世界 互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第四节 自我的认知表征
一、自我图式
1.个体通过自我图式将自己加以分类和描述,它是形成自 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基础,是自我的认知结构。
界观形成的基准线(个体自我意识的基准线)。
第三节 自我意识与人格
自我意识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1.调节遗传和环境因素对人格的影响,是导致人格差异的重 要原因
2.对自身人格品质进行认识、评价和调节,引导人格实现 自我完善
3.人格的发展水平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自 我意识水平是人格成熟度的标志。
自我估价:指通过完成能提供有关自己能力或品种的准确 信息的任务以检验自己的自我观念的过程。
俗语:真金不怕火炼、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二、心理因素
第三章 自我意识

心灵预热
我是谁
(1)我是:_______________ (2)我是:_______________ (3)我是:_______________ (4)我是:_______________ (5)我是:_______________ (6)我是:_______________ (7)我是:_______________ (8)我是:_______________ (9)我是:_______________ (10)我是:_______________ 。。。。。。。。 你能写出多少?
第三章 自我意识 歌曲-我
WAI技法
WAI技法(WAI technique)是指“我是谁?” (英文“w式上是自由书写20种回答,故也被 称为二十句测验(Twenty Statements Test)。WAI 法始于50年代(Kuhn & McPartland,1954),以 “我”字开头的20空行,并印有1至20的番号。要 求被试针对“我是谁”这样的问题,用20种相异 的回答,说明头脑中浮现的关于自己的想法。
一致性: 自我使个体的活动在无外界压力或 与压力相对抗时保持一致。 独特性与共同性: 自我总是要寻求个体活动的特色。
4.不同的自我占优势时,引起不同的自我评价 与自我追求
物质的自我占优势: 在其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个体主要追求其 外表、物质欲望的满足,获得家庭成员的关 心与爱护等。 社会的自我占优势: 在其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个体主要追求他 人的注意与重视。 心理的自我占优势: 在其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个体主要追求自 己在政治、宗教、道德、知识上的进步。
心理测试 你会怎样表达自己的看法? 你同事很是得意地跟你讲了一个他刚 刚想到的绝妙主意。可在你看来这个主意也 不见得多好,你会怎么做? A. 无论如何,配合对方心情赞美他。 B. 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C. 只是笑,因为觉得不好说什么。 D. 考虑对方此刻的心情,再委婉地表 达自己的想法。
第三章 自我意识

谁是大家最喜欢的人?
• 经分析,结果发现大家最喜欢的是第二卷中的 受访者,其次是第一卷,再其次是第三卷,最 不喜欢的是第四卷中的受访者。
• 这一研究发现说明,才能平庸者固然不会让人 倾慕,但全然无缺点的人,也未必讨人喜欢; 最讨人喜欢的是精明而带有小缺点的人。
自我意识的偏差
自我控制
逆反
•盲目性 •抵触性 •放纵性
自我意识的偏差
自我体验
自负
•过分自尊导致自负 •自我中心
自卑
•我不行 •自惭形秽 •自我封闭
•情感挫伤
谁是大家最喜欢的人?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最为人所欣赏的,并非完美或全 能的人。在一项实验(Aronson1980)中,将不同的四卷 访问录像带,分别播放给四组被试观看,让他们凭主 观的感觉评分,以表示他们对受访者的喜欢程度。录 像带的内容,都是访问者与受访者面谈,受访者的身 份是大学生。四卷录像带中的人物都是一样的,只是 访问者事先介绍以及访问过程有所不同。
自我意识的偏差
自我认识
高估自我
•我好-你不好 •人际关系紧张 •骄傲自满、偏激
低估自我
•我好-你好
•限制发展
•怀疑、冲突
案例分析:他们怎么了?
• 蓝风是大三的学生,是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优秀。 • 在同学们心目中,他是一个清高、傲慢的人,虽然优秀,但不好 接近。蓝风觉得,只要是他主持的活动项目,同学们似乎都有意 不参加,好象故意和他做对,而他本人长期坚持的做人准则就是 :我行我素,万事不求人。 • 他成绩好,可每当班上同学向他求教时,他要么说不知道,要么 就在给别人讲完之后,将别人奚落一顿,有时还要加上一句“拜 托你上课时认真听讲,下次不要再来问我这么简单的问题。” • 时间一长,同学们都不愿意与他交往。蓝风感到孤独、没有归属 感,有时孤独感令他窒息,他焦虑甚至恐惧,但不知如何入手改 善现状。因为他自己也纳闷:我究竟有什么问题?
第三章++自我意识

第二节 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
出生—1 (1)婴儿期(出生 1岁)
基本信任对不信任阶段 在这一时期, 在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发展倾向是识别信任 和不信任,对成人一贯的、可依赖的、 和不信任,对成人一贯的、可依赖的、可预见的行 为产生信任感,否则会产生不信任。 为产生信任感,否则会产生不信任。
第二节 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
第四节 自我行动
自我行动是个体在人际互动中以自我满意 的方式表现自己的过程。 的方式表现自己的过程。
第四节 自我行动
一、影响自我行动的情境因素
个体所扮演的角色 互动对象的自我行动特点 要求完成任务的方式 所属群体的参照
二、自我行动的方式 1.整饰自己 1.整饰自己
第四节 自我行动
指个体以适当而得体的语言或非语言行为表 现自己,也是印象管理的一部分。 现自己,也是印象管理的一部分。 人们一般在公众场合或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 整饰自己。除此之外,有几个特殊场合: 整饰自己。除此之外,有几个特殊场合:
(5)青春期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
第二节 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
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形成是其 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 。 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思 考方法,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考方法 , 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 他们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中, 他们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中 , 从自己扮演 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自己。 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自己 。 逐渐疏 远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 远父母 , 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 , 而与同伴建立了亲密的友谊。 而与同伴建立了亲密的友谊。
第三节 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
一、自我认知的方式 个体对自身及其与外界关系的认识。 个体对自身及其与外界关系的认识。 自我观察 分析外部活动和环境因素 社会比较 自我暴露 自我蒙骗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章

从自我发展状况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分化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一方面,大学生对未来充满 信心,具有远大理想,抱负水平较高,成就欲望较强,理想自我发展相对较快。另一方面,由于其自我观察、 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的能力还不成熟,因此,现实自我往往落后于理想自我。
一些西方心理学家将青年期称为“急风暴雨”式的“大动荡”时期。可以说, 青年人的情绪波动有很大一部分是自我意识的分化所带来的。
自我意识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特有的“专 利”。自我意识的发展标志着个体心理成熟的程度,是人逐渐 走向自主乃至自由的过程。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一)从形式上划分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主要解决自己 对自己是否满意、是否悦纳的问题。自我体验的内容主要包 括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方面。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自我意识的冲突
自我意识分化的出现使大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以前不曾注意的许多有关“我”的问题,在此期间表现为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往往是矛盾
的,对自我的态度常常是被动的,对自我的控制是不果断的。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冲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对矛盾:
1.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 2.理智与情感的矛盾 3.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 4.满足感与空虚感的矛盾 5.独立自我与依赖自我的矛盾 6.自我封闭与渴望友谊的矛盾 7.自大与自卑的矛盾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三)自我意识的统一
大学生自我经过一段矛盾冲突,便在新的水平和方向上达到协调一致,即自我统一。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统一可归纳为以下
5种类型:
1.自我完善型
2.面对现实型
3.自我安慰型
(自我否定型)
4.自我反差型
(自我扩张型)
5.消极补偿型
这类学生在自我意 识出现矛盾时,会主动 按照社会要求的理想自 我自觉改变现实自我, 扬长避短,使现实自我 逐步完善,以便与正确 的理想自我趋于统一。
一些西方心理学家将青年期称为“急风暴雨”式的“大动荡”时期。可以说, 青年人的情绪波动有很大一部分是自我意识的分化所带来的。
自我意识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特有的“专 利”。自我意识的发展标志着个体心理成熟的程度,是人逐渐 走向自主乃至自由的过程。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一)从形式上划分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主要解决自己 对自己是否满意、是否悦纳的问题。自我体验的内容主要包 括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方面。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自我意识的冲突
自我意识分化的出现使大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以前不曾注意的许多有关“我”的问题,在此期间表现为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往往是矛盾
的,对自我的态度常常是被动的,对自我的控制是不果断的。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冲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对矛盾:
1.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 2.理智与情感的矛盾 3.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 4.满足感与空虚感的矛盾 5.独立自我与依赖自我的矛盾 6.自我封闭与渴望友谊的矛盾 7.自大与自卑的矛盾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三)自我意识的统一
大学生自我经过一段矛盾冲突,便在新的水平和方向上达到协调一致,即自我统一。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统一可归纳为以下
5种类型:
1.自我完善型
2.面对现实型
3.自我安慰型
(自我否定型)
4.自我反差型
(自我扩张型)
5.消极补偿型
这类学生在自我意 识出现矛盾时,会主动 按照社会要求的理想自 我自觉改变现实自我, 扬长避短,使现实自我 逐步完善,以便与正确 的理想自我趋于统一。
第三章 自我意识

第二节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在学校中鼓励提升自尊的建议 : 1.重视和接受每一个学生的努力和成功。 2.创造一个让学生身心安全的环境。 3.了解自己对学生的偏见(每个人都有偏见)。 4.保证你的教学和把学生分组的程序都是必须的,而不仅仅是方便处理问题学生和避免与他们 接触的方法。 5.订立清楚的评价标准,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的成就。 6.帮助学生形成合适的自我批评、自我奖励的方法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7.避免具破坏性的比较和竞争;鼓励学生与比自己成就更高的人竞争。 8.即使你不希望学生的某种行为和结果发生,也要接受他们。 9.记住:积极的自我概念,来自于社会性发展的成功和重要人物的重视。 10.鼓励学生对他们处理的事件承担责任;让他们知道自己有机会选择如何去做。 11.在学校建立支持小组和“学习伙伴”,教育学生如何互相鼓励。 12.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目标;集体讨论达到目标需要哪些资源。
3
自我意识的独特性
Page 5
LOGO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三、自我意识的心理构成
(一)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 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 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 它又包括 自我感觉 自我概念 自我观察 自我分析 自我评价
Page 6
LOGO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三、自我意识的心理构成
(二)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 方面的表现 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体验 的具体内容。
Page 7
LOGO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三、自我意识的心理构成
(三)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 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 活动和态度的监控 包括 自我检查 自我监督 自我控制等
Page 8
社会心理学第三章 自我意识

从他人积极回馈
相信他人正向看自己, 他人期望自己做得好,
独立地作決定。
完成自己的成就期望 与別人的期望。
绩效好, 不需要屈从他人, 具生产性、不焦虑。
社会与他人的尊重和赞赏。
〔二〕库利的“镜像自我〞理论
自我意识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个体根据 他人对本人的反响和评价而开展的自我意 识。
——透过他人这面镜子而认识自己
〔三〕米德的自我理论
自我意识是个体在社会互动中通过扮演他人 的角色,把自己置于互动对方的位置而逐 渐形成的。
概化他人:即社会文化整体
青春期的个体面临能否建立自身同一性和克 服同一性危机。
四、自尊
•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 具有跨时间和情境的一致性;
• 自尊是个人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自己进 行价值评价后获得的自我价值感。
• 自尊的形成以自我概念做根底 • 青少年自尊常受到自我形象与实际行为表
现的影响 • 提升自尊需要个体在自我概念和自我理想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self-consciousness)
• 自我意识: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 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
• 自我觉知:自己把自己当作考察对象,认 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理状况、心理特征、 自我的目标、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 自我意识强调通过自我觉知过程形成起来 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而自我觉知那么强调 过程。
第三章 自我意识
问问自己:
• 如果请你告诉别人20件关于自己的事情, 使别人清楚地了解你,你会告诉他们什 么?请将你的答案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第一横线填入一项。
• 1、———————— • 2、————————
– 我是谁? – 我认为我是谁? – 别人认为我是谁? – 我想人们认为我是谁? – 我想成为谁? – 人们想要我成为谁? • 你注重的是什么? • 你在生活中选择追求的方向是?
第三章自我意识

优点: 优点: 我是…… 我是 ……
埃里克逊的自我意识发展八阶段理论
4)学龄期 6——12岁 获得勤奋感与克服自卑感。 从六岁到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这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阶 段。学龄初期儿童的智力不断地得到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 发展迅速,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广泛,而且有一定的深度。他们的 能力也日益发展,参加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学校以外的社会。这时 候,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已经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邻居,尤其是 学校中的教师。他们很关心物品的构造、用途与性质,对于工具 技术也很感兴趣。这些方面如果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 则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这些方面发生兴趣。 埃里克森劝告做父母的人,不要把孩子的勤奋行为看作为捣乱, 否则孩子会形成自卑感,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应该鼓励孩子努力 获得成功,努力完成任务,激发他们的勤奋感与竞争心,有信心 获得好成绩;还要鼓励他们尽自己最大努力与周围人们发生联系, 进行社会交往,使他们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聪明的,任何事情 都能做得很好,即使是参加赛跑,也会认为自己是跑得很快的。 总之,使他们怀有一种成就感。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严玲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严玲
埃里克逊的自我意识发展八阶段理论
8)成熟期 65岁以后 获得完满感与避免失望感。 这是老年期,亦即成熟期。这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 望感阶段。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 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回顾—生觉得这 一辈子过得很有价值,生活得很有意义。相反,如果 消极成分多于积极成分,就会产生失望感,感到自己 的一生失去了许多机会,走错了方向,想要重新开始 又感到为时已晚,痛不胜痛,于是产生了—种绝望的 感觉,精神萎靡不振,马马虎虎混日子。
年龄段上的划分有些偏前,因此如果我们看到自己所 属的心理发展阶段小于自己的生理年龄时不必沮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自我认识 生理自我 自我评价 自我控制
对自己身体、外貌、 英俊、漂亮、有吸 追求身体的外表、 衣着、风度、家属、 引力、迷人、自我 物质欲望的满足, 所有物等的认识 悦纳。 维持家庭的利益等 。
社会自我
对自己的名望、地位 自尊、自信、自爱 追求名誉地位,与 、角色、性别、义务 、自豪、自卑、自 他人竞争,争取得 、责任、力量的认识 怜、自恋 到他人的好感等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小珍介绍朋友进入之前,小珍也没有想过时薪的问题, 她也胜任的非常愉快,离职念头产生的导火线可说是自己和 朋友时薪的差异,我想小珍之所以会不平衡的原因可能是 ──“倘若没有朋友的出现,小珍的时薪会不会一直都是九 十五元呢?”,以致于萌生离职的念头,而小珍迟迟不愿表 态的原因也不外乎是“人情”的压力,在她工作期间,主任 不时会嘘寒问暖,甚至请小珍吃饭,一切的照顾让小珍感觉 出自己的重要性,可是从时薪上看来,自己又似乎不是那么 重要了,所以才会犹豫不决。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学生形成了自我无能的策略,最终导致 他们努力避免失败。他们力求无法实现的目标, 他们拖延作业,或只完成不费力气的任务。他们 沮丧,并以愤怒的形式表现出来。习了顺从甚至屈从并转化为一 种内在信念。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自我意识的形成来源
1、他人反馈
激励对成长中的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经常 说:“优秀的学生是夸出来的”。当否定性评价 过多时,学生会产生“习得性无助”。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 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 ,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 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 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 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 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 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章 自我意识
是 猫 还 是 虎 ?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思考:
你觉得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认为你在别人眼里是怎样的人? 你满意自己的现状么?
你希望你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你怎样改变现状成为自己期望的那种人?
通俗地说,这些都叫“自我意识”。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心理自我
对自己的智力、性格 有能力、聪明、优 追求信仰,注意行 、气质、兴趣、能力 雅、敏感、迟钝、 为符合社会规范, 、记忆、思维等特点 感情丰富、细腻 要求智慧与能力的 的认识。 发展。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从自我概念上划分
现实自我:个体对自己当前总体实际状况的基本
看法。
投射自我:个体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理想自我:个体想要达到的完美形象。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投射自我的重要性:
•
我最困扰的问题是我不被理解和认可,当我起身站
立时,心胸中奔腾的热血会使我语言犀利,让人觉
得偏激;当我舒心坐下时,手中游走的笔却写出隐
晦的语句,让人觉得晦暗;也许是我太注重他人对
否满意”、“能否悦纳自己”等方面。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从形式上划分
自我控制: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和心理活动
的自我作用过程,包括自制、自主、自我监
督、自我控制等,主要涉及“我如何成为自
己理想的那种人”、“我应该怎么做”等方
面。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从内容上划分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自我意识的形成来源
2、反射性评价
生活中那些与我们无关紧要的人并不会给我们
清晰明确的反馈,但我们可从他们的态度与反 应来了解自己。我们常常根据别人如何对待我 们来了解自己,这一过程被称为反射性评价。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自我意识的形成来源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小珍在进入大学后,由于课业稳定,便兴起了利用闲瑕之 余打工的念头,英文还不错的小珍找了一份xx美语的柜台接 电话的工作,内容很轻松,而善交际及爱说话的小珍很快和 主任熟了起来,两人时常聊天及吃饭。 某日,教小朋友美语的老师临时有事,主任一时找不到 代课老师,便央求小珍代为上课,小珍心想“小朋友都是国 小学生,应该不会很难。”,加上主任平时对小珍照顾有佳 ,小珍就帮了这个忙,因此,日后当小珍在上班时,只要有 老师请假,小珍都会去代课,这一年当中,小珍的时薪为九 十五元。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自我意识的形成来源
4、社会比较
向上比较:成就动机强的人 向下比较:自我保护动机强的人 相似比较:缺乏明确标准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四、大学生自我意识健全的标准
自知之明:自我意识健全的大学生,应该是一个有自知 之明的人,既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劣势,能 正确的、独立的评价自我; 整合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健全的大学生,应该是自我 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相协调一致的人;
我的看法,也许这就是我本身存在的矛盾,缺少理
解,缺少认可,对我来说是一种压抑的孤独。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自我意识的形成来源
1、他人反馈
他人主要是个体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比如父母、老
师、同学等权威人物。
当我们被老师告诫要大胆一些时,我们从反馈中得
知自己有些害羞,不够主动,不够勤奋。特别是当 许多人的看法一致时,我们就会相信这种看法是正 确的,从而确定自己是这样的人。
自觉或不自觉地想要了解自己的地位如何,自己的能力如何,
自己的水平如何。而一个人只有在社会中,通过与他人进行 比较,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和他人;只有在社会的脉络中进
行比较,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对自己作出正确的
评价。社会比较能够使人清楚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找出自己 和别人之间存在的差距,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不足。 由此可见,社会比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身,激发人们的行 为动机。
• 从内容上划分:
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 从自我观念上划分:
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从形式上划分
自我认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评价,包括
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印象、自我评价等, 主要解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其中, 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中最主要的方面,集中反映 着自我认识的发展水平。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从内容上划分
社会自我:对自己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人
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
利、义务、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
某同学自述: 我家住在离县城还有好几里地的农村,家里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他们早 已结婚生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有这样的经济情况,一踏进大学校门, 我就意识到我和别人不一样。大学第一天我就特别紧张,因为我身上带的
钱除了学费就只剩下借来的几百块,我甚至不知道这些钱是否够我交书本
费。入学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打工的机会。每周我来回坐三个小 时的车去给一个初中男孩补习数学,每次赚三十元,这样我一周的生活费
就基本有保证了。其实,在大学里,最困扰我的还不是经济上的困窘,而
是自卑与茫然。宿舍的同学谈论哪个明星、哪个品牌时,我就感到自己的 多余。走在校园里,我常常低着头,感觉自己很像一只灰秃秃的鸭子。
自我肯定:自我意识健全的大学生,应该是能积极自我 肯定、有积极内省意识的人;
理想我与现实我统一:自我意识健全的大学生,应该是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的人,有积极的目标意识,积 大学生心理 极进取,永无止境。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五、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调适
生理自我:对自己生理属性的意识,包括人
对自己的存在、行为,对自己身体、外貌、
体能等方面的意识。
头发、皮肤、穿着、声音、身材等都是大学
生特别关注的内容,大学生正处于生理自我
高度关注期。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
某同学自述: 我觉得最让我困扰的是小学毕业开我的体重就只增不减,而 我的身高却停留在小学毕业时候的水平。每到夏天看到同龄 的女生们穿着漂亮的裙子时我就会觉得很苦恼,尝试了很多
减肥的方式,都是无功而返。为什么我就是瘦不下来呢?瘦
不下来我长高点也行啊!每次都要忍着脚背磨掉皮的钻心的 痛来穿高跟鞋,真的是一种无法言表的辛酸啊!下辈子不想 当女生了。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从内容上划分
心理自我:对自己心理属性的意识,包括人
对自己的人格特点、人格倾向、情绪特点、
3、根据自己的行为判断
人们常常依据外在行为来推断自己的特征,如
当参加公益事业时,会认为自己是一个高尚的 人;当周末还在学习时,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勤 奋的人;当一定做到答应别人的事时,会认为 自己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自我意识的形成来源
4、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大众心理现象。第一个系统地提 出社会比较理论的是费斯廷格。其理论基本观点是:人人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自我认识 生理自我 自我评价 自我控制
对自己身体、外貌、 英俊、漂亮、有吸 追求身体的外表、 衣着、风度、家属、 引力、迷人、自我 物质欲望的满足, 所有物等的认识 悦纳。 维持家庭的利益等 。
社会自我
对自己的名望、地位 自尊、自信、自爱 追求名誉地位,与 、角色、性别、义务 、自豪、自卑、自 他人竞争,争取得 、责任、力量的认识 怜、自恋 到他人的好感等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小珍介绍朋友进入之前,小珍也没有想过时薪的问题, 她也胜任的非常愉快,离职念头产生的导火线可说是自己和 朋友时薪的差异,我想小珍之所以会不平衡的原因可能是 ──“倘若没有朋友的出现,小珍的时薪会不会一直都是九 十五元呢?”,以致于萌生离职的念头,而小珍迟迟不愿表 态的原因也不外乎是“人情”的压力,在她工作期间,主任 不时会嘘寒问暖,甚至请小珍吃饭,一切的照顾让小珍感觉 出自己的重要性,可是从时薪上看来,自己又似乎不是那么 重要了,所以才会犹豫不决。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学生形成了自我无能的策略,最终导致 他们努力避免失败。他们力求无法实现的目标, 他们拖延作业,或只完成不费力气的任务。他们 沮丧,并以愤怒的形式表现出来。习了顺从甚至屈从并转化为一 种内在信念。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自我意识的形成来源
1、他人反馈
激励对成长中的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经常 说:“优秀的学生是夸出来的”。当否定性评价 过多时,学生会产生“习得性无助”。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 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 ,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 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 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 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 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 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章 自我意识
是 猫 还 是 虎 ?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思考:
你觉得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认为你在别人眼里是怎样的人? 你满意自己的现状么?
你希望你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你怎样改变现状成为自己期望的那种人?
通俗地说,这些都叫“自我意识”。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心理自我
对自己的智力、性格 有能力、聪明、优 追求信仰,注意行 、气质、兴趣、能力 雅、敏感、迟钝、 为符合社会规范, 、记忆、思维等特点 感情丰富、细腻 要求智慧与能力的 的认识。 发展。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从自我概念上划分
现实自我:个体对自己当前总体实际状况的基本
看法。
投射自我:个体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理想自我:个体想要达到的完美形象。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投射自我的重要性:
•
我最困扰的问题是我不被理解和认可,当我起身站
立时,心胸中奔腾的热血会使我语言犀利,让人觉
得偏激;当我舒心坐下时,手中游走的笔却写出隐
晦的语句,让人觉得晦暗;也许是我太注重他人对
否满意”、“能否悦纳自己”等方面。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从形式上划分
自我控制: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和心理活动
的自我作用过程,包括自制、自主、自我监
督、自我控制等,主要涉及“我如何成为自
己理想的那种人”、“我应该怎么做”等方
面。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从内容上划分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自我意识的形成来源
2、反射性评价
生活中那些与我们无关紧要的人并不会给我们
清晰明确的反馈,但我们可从他们的态度与反 应来了解自己。我们常常根据别人如何对待我 们来了解自己,这一过程被称为反射性评价。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自我意识的形成来源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小珍在进入大学后,由于课业稳定,便兴起了利用闲瑕之 余打工的念头,英文还不错的小珍找了一份xx美语的柜台接 电话的工作,内容很轻松,而善交际及爱说话的小珍很快和 主任熟了起来,两人时常聊天及吃饭。 某日,教小朋友美语的老师临时有事,主任一时找不到 代课老师,便央求小珍代为上课,小珍心想“小朋友都是国 小学生,应该不会很难。”,加上主任平时对小珍照顾有佳 ,小珍就帮了这个忙,因此,日后当小珍在上班时,只要有 老师请假,小珍都会去代课,这一年当中,小珍的时薪为九 十五元。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自我意识的形成来源
4、社会比较
向上比较:成就动机强的人 向下比较:自我保护动机强的人 相似比较:缺乏明确标准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四、大学生自我意识健全的标准
自知之明:自我意识健全的大学生,应该是一个有自知 之明的人,既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劣势,能 正确的、独立的评价自我; 整合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健全的大学生,应该是自我 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相协调一致的人;
我的看法,也许这就是我本身存在的矛盾,缺少理
解,缺少认可,对我来说是一种压抑的孤独。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自我意识的形成来源
1、他人反馈
他人主要是个体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比如父母、老
师、同学等权威人物。
当我们被老师告诫要大胆一些时,我们从反馈中得
知自己有些害羞,不够主动,不够勤奋。特别是当 许多人的看法一致时,我们就会相信这种看法是正 确的,从而确定自己是这样的人。
自觉或不自觉地想要了解自己的地位如何,自己的能力如何,
自己的水平如何。而一个人只有在社会中,通过与他人进行 比较,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和他人;只有在社会的脉络中进
行比较,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对自己作出正确的
评价。社会比较能够使人清楚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找出自己 和别人之间存在的差距,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不足。 由此可见,社会比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身,激发人们的行 为动机。
• 从内容上划分:
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 从自我观念上划分:
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从形式上划分
自我认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评价,包括
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印象、自我评价等, 主要解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其中, 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中最主要的方面,集中反映 着自我认识的发展水平。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从内容上划分
社会自我:对自己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人
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
利、义务、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
某同学自述: 我家住在离县城还有好几里地的农村,家里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他们早 已结婚生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有这样的经济情况,一踏进大学校门, 我就意识到我和别人不一样。大学第一天我就特别紧张,因为我身上带的
钱除了学费就只剩下借来的几百块,我甚至不知道这些钱是否够我交书本
费。入学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打工的机会。每周我来回坐三个小 时的车去给一个初中男孩补习数学,每次赚三十元,这样我一周的生活费
就基本有保证了。其实,在大学里,最困扰我的还不是经济上的困窘,而
是自卑与茫然。宿舍的同学谈论哪个明星、哪个品牌时,我就感到自己的 多余。走在校园里,我常常低着头,感觉自己很像一只灰秃秃的鸭子。
自我肯定:自我意识健全的大学生,应该是能积极自我 肯定、有积极内省意识的人;
理想我与现实我统一:自我意识健全的大学生,应该是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的人,有积极的目标意识,积 大学生心理 极进取,永无止境。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五、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调适
生理自我:对自己生理属性的意识,包括人
对自己的存在、行为,对自己身体、外貌、
体能等方面的意识。
头发、皮肤、穿着、声音、身材等都是大学
生特别关注的内容,大学生正处于生理自我
高度关注期。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
某同学自述: 我觉得最让我困扰的是小学毕业开我的体重就只增不减,而 我的身高却停留在小学毕业时候的水平。每到夏天看到同龄 的女生们穿着漂亮的裙子时我就会觉得很苦恼,尝试了很多
减肥的方式,都是无功而返。为什么我就是瘦不下来呢?瘦
不下来我长高点也行啊!每次都要忍着脚背磨掉皮的钻心的 痛来穿高跟鞋,真的是一种无法言表的辛酸啊!下辈子不想 当女生了。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从内容上划分
心理自我:对自己心理属性的意识,包括人
对自己的人格特点、人格倾向、情绪特点、
3、根据自己的行为判断
人们常常依据外在行为来推断自己的特征,如
当参加公益事业时,会认为自己是一个高尚的 人;当周末还在学习时,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勤 奋的人;当一定做到答应别人的事时,会认为 自己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
大学生心理 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自我意识的形成来源
4、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大众心理现象。第一个系统地提 出社会比较理论的是费斯廷格。其理论基本观点是:人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