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2020年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5份试卷合集》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待提纯的物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

A 乙酸乙酯(乙酸) 氢氧化钠溶液分液

B 乙醇(水) 新制生石灰蒸馏

C CH4(C2H4)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

D SiO2(CaCO3) 稀硫酸过滤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详解】

A.乙酸乙酯能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故用氢氧化钠溶液能将乙酸除去,也将乙酸乙酯消耗,不符合除杂原则,故A错误;

B.水能够与新制生石灰反应生成熔沸点较高的氢氧化钙,乙醇易挥发,然后通过蒸馏分离,故B正确;C.C2H4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新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错误;

D.碳酸钙能够与稀硫酸反应,但生成的硫酸钙为微溶于水的物质,覆盖在固体表面使反应很快停止,不能保证碳酸钙完全除去,而且可能引入新杂质,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的产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选用溴水洗气。

2.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会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增加C的质量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体系压强增大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体积增大

【答案】B

【解析】

A. C是固体,增加C的质量反应速率不变,A错误;

B.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B正确;

C.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体系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C错误;

D.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体积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D错误,答案选B。

3.一定温度下,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g)+N(g)2W(g),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

是()

A.v(W)消耗=v(W)生成B.v正=v逆=0

C.容器内气体总质量不变D.n(M)∶n(N)∶n(W)=1∶1∶2

【答案】A

【解析】

【分析】

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变。

【详解】

A. v(W)消耗=v(W)生成,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故A 正确;

B. v正=v逆,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没有停止,速率不为0,不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故B错误;

C. 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全是气体的反应,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气体总质量始终不变,所以不能根据平衡体系的容器内气体总质量不变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 n(M)∶n(N)∶n(W)=1∶1∶2,不能确定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故D错误;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易错选项是C,注意虽然容器的体积不变,但反应前后气体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不可以据此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硫酸溶液中不存在H2SO4分子

B.凡是能电离的物质一定能达到电离平衡

C.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

D.氨水中全部是NH4+、OH-,无分子存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硫酸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故其溶液中不存在H2SO4分子,A项正确;

B.强电解质电离完全,不存在电离平衡,B项错误;

C.氯化钠溶液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无需通电;通电电解氯化钠溶液,产物为氢氧化钠和氯气,C项错误;

D.氨水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氨水中除了NH4+、OH-,还有NH3·H2O分子,D项错误;

5.常温常压下,下列气体能用瓶口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A.CO2B.NH3C.C12D.SO2

【答案】B

【解析】分析:能采用瓶口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应该满足密度比空气小,然后分析四个选项中各个气体的性质,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二氧化氮密度比空气大,故A错误;

B、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故B正确;

C、氯气密度比空气大,故C错误;

D、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是关于常见气体收集方法的常见考题,难度不大,解题关键是掌握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应该满足密度比空气小,然后分析四个选项中各个气体的化学性质。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4AlO2-+4NH4++2H2O

B.用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制硫化氢:S2-+2H+=H2S↑

C.双氧水中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H2O2+2H++2I-=I2+2H2O

D.向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NH4++OH-NH3↑+H2O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误判断的考查,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其书写方法,注意事项,与量有关的反应注意产物的类型等。

详解:A.氢氧化铝与氨水不能反应,应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A错误;

B. 硫化亚铁是难溶于水的物质不能拆成离子,应为:FeS+2H+=Fe2++H2S↑;故B错误;

C. 双氧水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由于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负一价碘离子具有还原性,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2O2+2H++2I-=I2+2H2O,所以C正确;

D. 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碳酸氢铵溶液中的铵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均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2OH-CO32-+2H2O+NH3↑,所以D错误。故答案为:C。

7.可以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混合物是

A.酒精和碘水B.苯和水

C.乙酸和乙酸乙酯D.乙酸和水

【答案】B

【解析】

只有互不相溶的液体之间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选项ACD 中都是互溶或易溶的,苯不溶于水,所以答案选B 。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 .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的作用是传递电子

C .碱性锌锰电池以锌作负极,KOH 为电解质

D .铅蓄电他是一种二次电池,以PbO 2作正极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A 正确;

B. 电子不会进入电解质溶液中,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的作用不是传递电子,B 错误;

C. 碱性锌锰电池以锌作负极,KOH 为电解质,C 正确;

D. 铅蓄电他是一种二次电池,以PbO 2作正极、Pb 为负极,D 正确; 答案选B 。

9.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 ) A .2KCl(熔融)2K +Cl 2↑ B .CuO +C Cu +CO↑

C .MgO +H 2Mg +H 2O

D .2HgO

2Hg +O 2↑

【答案】C

【解析】A 、钾是活泼的金属,工业上电解熔融的氯化钾冶炼,A 正确;B 、铜是不活泼的金属,利用还原剂冶炼,B 正确;C 、Mg 是活泼的金属,工业上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冶炼,C 错误;D 、Hg 是极不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过热分解冶炼,D 正确,答案选C 。 10.下表中金属的冶炼原理与方法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方法 冶炼原理

A 湿法炼铜 CuSO 4+2K =Cu +K 2SO 4 B

热分解法炼铜

Cu 2S +O 2=2Cu +SO 2

C 电解法炼铝

232()

2Al O 4Al+3O 通电

熔融

D 热还原法冶炼钡

2

2BaO+H Ba+H O 高温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详解】

A.在水溶液中K会迅速和水反应,不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湿法炼铜是用铁做还原剂,把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故A不选;

B.用Cu2S煅烧冶炼铜是火法炼铜,故B不选;

C.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可以冶炼金属铝,故C选;

D.钡是非常活泼的金属,不能用氢气从氧化钡中把钡置换出来,故D不选;

故选C。

【点睛】

按照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业上,活泼金属如钾、钙、钠、镁、铝等通常用电解法冶炼,如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钠的方法冶炼钠,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铝。对于大多数的中等活泼金属,如锌、铁、铜等,通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即用还原剂如碳、CO、H2、Al等做还原剂,在高温下还原这些金属的氧化物。不太活泼的金属如汞和银,用热分解法冶炼,即加热分解它们的氧化物。不活泼金属如金、铂等一般采用物理方法。

11.下列所有元素组合,既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又可形成共价化合物的一组是

A.H、C、O、K B.H、N、O

C.H、O、S D.H、O、S、Na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由于K元素具有很强的失电子能力,故含有K元素的物质一定存在离子键,故只能形成离子化合物,故A错误;B、H、N、O可形成NH4NO3是离子化物,也可形成HNO3共价化合物,故B正确;C、H、O、S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D、由于Na元素具有很强的失电子能力,故含有Na元素的物质一定存在离子键,故只能形成离子化合物,故D错误,此题选B

考点:考查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相关知识

12.已知:SO32-+I2+H2O==SO42-+2I-+2H+。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Fe2+、K+、I-、SO32-、SO42-,且所有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判断错误的是A.肯定不含I-

B.肯定不含SO42-

C.肯定含有SO32-

D.可能含有NH4+

【答案】A

【解析】Fe2+、I-均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溶液具有颜色,由SO32-+I2+H2O═SO42-+2I-+2H+可知,则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一定不含Fe2+,一定含SO32-,又离子浓度相等、溶液为电

中性,若阴离子只有SO32-,则含Na+、NH4+、K+中的两种,若含SO32-、I-,则含Na+、NH4+、K+,若含SO32-、SO42-,不遵循电荷守恒,则一定不存在SO42-,故选A。

13.现有淀粉溶液、蛋清、葡萄糖溶液,区别它们时,下列试剂和对应现象依次是()

试剂:①新制Cu(OH)2 ②碘水③浓硝酸

现象:a.变蓝色b.砖红色沉淀c.变黄色

A.②-a、③-c、①-b B.③-a、②-c、①-b

C.②-a、①-c、③-b D.②-c、③-a、①-b

【答案】A

【解析】分析:淀粉遇碘变蓝,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葡萄糖溶液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①因淀粉遇碘变蓝,可利用碘水来鉴别,故试剂和对应现象为②-a;②蛋清为蛋白质,由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故试剂和对应现象为③-c;③葡萄糖溶液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故试剂和对应现象为①-b。故选A。

14.相同质量的铝分别投入足量的下列物质中反应生成氢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A.稀硫酸B.稀盐酸C.氢氧化钡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

设Al均为2mol,则

A.由2Al~3H2SO4可知,生成氢气,消耗3molH2SO4;

B.由2Al~6HCl可知,生成氢气,消耗6molHCl;

C.由2Al~Ba(OH)2可知,生成氢气,消耗1molBa(OH)2;

D.由2Al~2NaOH可知,生成氢气,消耗2molNaOH;

所以消耗溶质的物质的量最少的是氢氧化钡溶液。

答案选C。

15.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镁条溶于盐酸B.氨气液化C.碳酸钙分解D.硝酸铵溶于水

【答案】A

【解析】A、镁条溶于盐酸,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正确;B、氨气液化,属于吸热过程,故B错误;

C、碳酸钙分解属于吸热反应,故C错误;

D、硝酸铵溶于水是吸热过程,故D错误。

点睛:常见的放热反应是所有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大多数的化合反应、铝热反应等。

16.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Na2O:

B.CaBr2:

C.KF:

D.MgS: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Na2O的形成过程为,A错误;

B. CaBr2的形成过程为,B错误;

C. KF的形成过程为,C正确;

D. MgS的形成过程为,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时,首先要判断构成物质的化学键类型,即是离子键还是共价键;其次必须用“→”来连接左右两侧,而不是用“=”连接;再次箭头的左侧是构成物质元素原子的电子式,而右侧是具体物质的电子式;最后箭头的两侧也必须满足各种守恒关系。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由于离子键的形成过程有电子的得失,因而箭头左侧需要用弯箭头表示电子的得失。共价化合物或非金属单质的形成过程:表示方法同离子化合物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共价键的形成因为没有电子得失,所以不要再画弯箭头。17.工业上常用NCl3制备消毒剂ClO2,利用如图装置电解氯化铵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可制备NCl3(已知NCl3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石墨极为正极

B.铁极附近溶液的pH减小

C.每生成1 mol NCl3必转移3 mol电子

D.电解反应为NH4Cl+2HCl 电解

NCl3+3H2↑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石墨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石墨极为阳极,A错误;

B.铁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铁极附近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pH增大,故B错误;

C. NCl3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说明NCl3中Cl的化合价为+1,电解过程中氯元素化合价由-1升高为+1,每生成1 mol NCl3,必转移6 mol电子,故C错误;

D. 阴极生成氢气、阳极生成NCl3,电解反应为NH4Cl+2HCl 电解

NCl3+3H2↑,故D正确;

选D。

18.将过量Fe粉放入200 mL 2 mol/L的HNO3溶液中,假设还原产物只NO且HNO3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Fe的质量为

A.4.2g B.5.6g C.8.4g D.11.2g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铁和硝酸反应的计算,注意过量的铁与硝酸反应时生成硝酸亚铁。

详解:将过量Fe粉放入200mL2mol/L的HNO3溶液中,反应方程式为:3Fe+8HNO3=3Fe(NO3)2+2NO↑+4H2O,根据硝酸的物质的量为2×0.2=0.4mol计算,则消耗的铁的物质的量为0.15mol,其质量为0.15×56=8.4g。故选C。

19.山梨酸是国际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推荐的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农药、化妆品等行业,它是一种无色针状晶体或白色粉末,它的结构简式为

CH3—CH=CH—CH=CH—COOH。下列关于山梨酸的叙述不正确的( )

A.只要食品中添加的山梨酸符合国家要求,那么该食品可以放心食用

B.该分子最多有14原子共面

C.1mol山梨酸能和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能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

D.山梨酸的分子式为C6H8O2,与乙酸互为同系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山梨酸为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剂,在规定的使用量之内,可放心使用,故A正确;

B.CH3—CH=CH—CH=CH—COOH中的甲基为四面体结构,碳碳双键为平面结构,羰基为平面结构,单键可以旋转,因此该分子最多有14原子共面,故B正确;

C.CH3—CH=CH—CH=CH—COOH中含有羧基,具有酸性,1mol山梨酸能和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能生成1 mol二氧化碳气体,故C正确;

D.山梨酸的分子式为C6H8O2,与乙酸的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故D错误;

答案选D。

20.如表所示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Y 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B.物质W3X4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 电子稳定结构

C.W 元素的单质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它与Z 元素可形成化合物WZ4

D.X、Y、Z 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HZ 最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像可知,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相邻,设W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x+x+1+x+2+x+3=22,则x=4,W为Si,X为N,Y为O,Z为Cl;

【详解】

A.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硝酸铵中可能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A正确;

B.物质W3X4即Si3N4中,Si原子形成4个共用电子对,N原子形成3个共用电子对,每个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B正确;

C.W元素为Si,其单质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它与Cl元素可形成化合物四氯化硅SiCl4,C正确;

D. N、O、Cl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分别为氨气、水、HCl,水的沸点最高,D错误;

答案为D;

【点睛】

N、O形成的氢化物中,分子间形成氢键,能够使熔沸点升高。

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用下图装置进行电解实验(a、b、c、d均为铂电极),供选择的有4组电解液,要满足下列要求:

组A槽B槽

1 NaCl AgNO3

2 AgNO3CuCl2

3 Na2SO4AgNO3

4 NaOH CuSO4

①工作一段时间后A槽pH上升,B槽的pH下降;

②b、c两极上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1)应选择的电解质是上述四组中的第________组。

(2)该组电解过程中各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a极___b极____c极___ d极____

(3)当b极上析出7.1 g电解产物时,a极上析出产物的质量为________g;

【答案】第1组4H++4e-=2H2↑2Cl--2e-=Cl2↑Ag++e-=Ag4OH--4e-=O2↑+2H2O

0.2g

【解析】

【分析】

1组、A槽是电解氯化钠,氯化钠溶液pH增大,b电极是阳极,电极反应为:4Cl--4e-=2Cl2↑;B槽电解硝酸银溶液,溶液pH减小,c电极为阴极,电解反应为:4Ag++4e-=4Ag,根据电子守恒可以知道,b、c两极上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2组、A槽是电解硝酸银,溶液pH减小,b电极是阳极,电极反应为: 4OH--4e-=2H2O+O2↑;B槽电解氯化铜溶液,溶液pH减小,c电极为阴极,电解反应为:Cu2++2e-= Cu,根据电子守恒可以知道,b、c两极上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不相等;

3组、A槽是电解水,硫酸钠溶液pH不变,b电极是阳极,电极反应为: 4OH--4e-=2H2O+O2↑;B槽电解硝酸银溶液,溶液pH减小,c电极为阴极,电解反应式为:4Ag++4e-=4Ag,根据电子守恒可以知道,b、c两极上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4组、电解氢氧化钠溶液实质是电解水,A槽是电解水,氢氧化钠溶液pH增大,b电极是阳极,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B槽电解硫酸铜溶液,溶液pH减小,c电极为阴极,电解反应式为:Cu2++2e-= Cu,根据电子守恒可以知道,b、c两极上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不相等。

【详解】

(1)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知道,符合条件的是第1组;因此答案是:1;

(2)第1组电解过程中各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a、4H++4e-=2H2↑;b、4Cl--4e-=2Cl2↑;c、4Ag++4e-=4Ag;

d、4OH--4e-=2H2O+O2↑;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4H ++4e -=2H 2↑;b 、4Cl --4e-=2Cl 2↑;c 、4Ag ++4e -=4Ag ;d 、4OH --4e -

=2H 2O+O 2↑;

(3)第1组中:a 、4H ++4e -=2H 2↑;b 、4Cl -4e-=2Cl 2↑;当b 极上析出7.1g 即物质的量为0.1mol 氯气时,a 极上析出为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 ,氢气的质量为0.1mol ×2g/mol=0.2g;答案:0.2g 。

【点睛】

解题依据: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子守恒的规律,分析两个电解池阴阳极放电的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根据电极反应和电极反应过程中离子变化确定溶液pH 变化。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为探究2SO 的性质,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完成下列填空:

(1)装置A 中盛放浓碱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2SO 具有________(填代码);装置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2SO 具有________(填代码)。 a .氧化性 b .还原性 c .漂白性 d .酸性

(3)装置D 的目的是探究2SO 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尾气可采用________溶液吸收。

【答案】分液漏斗 23242422Na SO H SO Na =SO SO H O ++↑+ 溴水褪色 b

222=2H S SO 3S 2H O +↓+ a 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为红色 NaOH

【解析】

【分析】

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硫,其化学方程式为:23242422Na SO +H SO Na SO +SO +H O =↑;二氧化硫能是溴水褪色,其实质是与溴水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SO 2+Br 2+2H 2O=2HBr+H 2SO 4,B 装置的实验操作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222=2H S+SO 3S +2H O ↓,C 装置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氧化性;D 装置的品红是为了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

性,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后溶液又恢复红色,则证明二氧化硫与品红的作用具有可逆性,二氧化硫有毒,需用碱性溶液进行尾气处理,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1)根据反应的原理和实验的需要,装置A 中盛放浓硫酸的为分液漏斗,A 为二氧化硫的发生装置,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23242422Na SO +H SO Na SO +SO +H O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3242422Na SO +H SO Na SO +SO +H O =↑;

(2)装置B 中二氧化硫与溴水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其化学方程式为:

SO 2+Br 2+2H 2O=2HBr+H 2SO 4,S 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升高到+6价,被氧化,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b 项正确;二氧化硫与硫化氢的反应方程式为:222=2H S+SO 3S +2H O ↓,二氧化硫中S 元素+4价被还

原成0价的硫单质,被还原,表现为氧化性,c 项正确;,故答案为溴水褪色;

b ;222=2H S+SO 3S +2H O ↓;

c ;

(3)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褪色后的品红溶液,溶液的颜色能复原;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可与氢氧化钠反应,故实验室进行尾气处理时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答案为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为红色;NaOH 。

【点睛】

本实验探究了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其中要特别注意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体现在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上,而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则体现的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学生要辨析实质,切莫混淆。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已知:① A 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份,A 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 ②

2CH 3CHO+O 2催化剂Δ

?????→2CH 3COOH 。现以A 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B 、D 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①________,②__________,④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答案】羟基 羧基 加成反应 催化氧化反应 取代反应(酯化反应)

CH 2=CH 2+H 2O ?????→催化剂CH 3CH 2OH 2CH 3CH 2OH+O 2Cu

Δ??→2CH 3CHO+2H 2O CH 3COOH+C 2H 5OH 浓硫酸?

?

CH 3COOC 2H 5+H 2O 【解析】

【分析】 A 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份,A 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所以A 是乙烯。乙烯和水加成生成乙醇,所以B 是乙醇。乙醇氧化为乙醛,乙醛进一步氧化为乙酸,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所以C 是乙醛,D 是乙酸。

【详解】

(1)B 为乙醇,官能团为羟基,D 为乙酸,官能团为羧基。

(2)反应①是乙烯和水加成生成乙醇的反应,为加成反应,②是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的反应,反应类型为催化氧化反应,④为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即为取代反应。

(3)反应①:CH 2=CH 2+H 2O ?????→

催化剂CH 3CH 2OH 反应②:2CH 3CH 2OH+O 2Cu

Δ

??→2CH 3CHO+2H 2O 反应④:CH 3COOH+C 2H 5OH 浓硫酸?

?CH 3COOC 2H 5+H 2O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4.燃料电池利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将燃料和氧化剂(如O 2)反应所放出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某种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是:CH 4+2O 2+2OH -=CO 32-

+ 3H 2O ,装置如下图所示,该电池用金属铂片作电极在两极上分别通甲烷和氧气。请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电解质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阳离子的移动方向:___________。(“左→右”、“右→左”)

(2)D 气体通入的电池的_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A 通入的是

______________,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

(3)当该电子流经导线的电子为4mol 时,A 入口至少需要通入_______L 的气体(标准状态下)。

【答案】NaOH 或KOH 左右(正极O 2+4e -+2H 2O=4OH -CH 4CH 4+8e -+10H -=CO 32-+7H 2O11. 2L

【解析】(1)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是:CH 4+2O 2+2OH -=CO 32-+ 3H 2O ,可知电解质溶液是碱性溶液,可能是

NaOH或KOH;由装置图可知,电子流出的极为负极,即左边电极为负极,则原电子工作时阳离子的移动方向左→右;

(2)右侧电极为正极,通话气体为氧气,则D气体通入的电池的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O2+4e-+2H2O=4OH-;A通入的是CH4,发生的电极反应式CH4+8e-+10H-=CO32-+7H2O;

(3)当该电子流经导线的电子为4mol时,A入口甲烷的物质的量为4mol×1

8

=0.5mol,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0.5mol×22.4L/mol=11.2L。

点睛: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和书写,如在氢氧燃料电池中,正极是氧气发生还原反应,当电解质溶液是氢氧化钾时,正极上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当电解质溶液是酸时,正极上氧气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当电解质为能够传导氧离子的固体氧化物时,正极氧气得电子生成氧离子;当电解质为熔融碳酸盐时,正极氧气得电子结合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根离子。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分子组成为C3H6O2的有机物,能与锌反应,由此可知不与它发生反应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B.碳酸钠C.食盐D.甲醇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子组成为C3H6O2,符合通式C n H2n O2,故可能为丙酸,也可能为酯类,但根据此物质能与锌反应,可知为丙酸。

【详解】

A、丙酸是一种有机酸,故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羧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故能与碳酸钠反应制出CO2,故B不符合题意;

C、丙酸与NaCl不反应,故C符合题意;

D、丙酸可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产生氢气速率的因素是

A.加少量浓盐酸B.加少量NaCl溶液

C.加少量NaNO3固体D.加少量Na2SO4固体

【答案】D

【解析】反应的实质是2Al+6H+=2Al3++3H2↑,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H+的浓度和铝条的表面积,另外温度不同,反应速率不同,但是加入少量Na2SO4固体,参加反应的H+的浓度不变,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注意把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本题特别要注意C项,加入硝酸钠与加入硫酸钠固体的区别,要知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一般不放出氢气。

3.正丁烷催化氧化可制备乙酸并有副产物CO2等生成。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正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4H10

B.CO2的电子式为:

C.可从石油气或裂化气中分离得到正丁烷

D.乙酸的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H+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正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C4H10为正丁烷的分子式,选项A错误;

B. CO2中碳原子与两个氧原子分别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选项B正确;

C. 油田气、湿天然气和裂化气中都含有正丁烷,经分离而得到正丁烷,选项C正确;

D. 乙酸为弱酸,不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H+,选项D正确。

答案选A。

4.某实验探究小组研究320K时N2O5的分解反应:2N2O54NO2+O2。如图是该小组根据所给表格中的实验数据绘制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t/min 0 1 2 3 4

c(N2O5)/mol/

0.160 0.114 0.080 0.056 0.040

L

c(O2)/mol/L 0 0.023 0.040 0.052 0.060

A.曲线Ⅰ是N2O5的浓度变化曲线

B.曲线Ⅱ是O2的浓度变化曲线

C.N2O5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升高温度对该反应速率无影响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结合题给的曲线和表格中0min时的数据,可以判断该反应是从反应物开始投料的,直至建立平衡状态。N2O5的速率从最大逐渐减小至不变,O2的速率从最小逐渐增大至最大而后不变。

【详解】

A. 曲线Ⅰ是O2的浓度变化曲线,A项错误;

B. 曲线Ⅱ是N2O5的浓度变化曲线,B项错误;

C. 因从反应物开始投料,所以随N2O5的浓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直至平衡时化学反应速率保持不变,所以N2O5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C项正确;

D.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D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择C项。

5.将a%的某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掉mg水(溶质不挥发、且蒸发过程无溶质析出),所得溶液体积为V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蒸发前的2倍,设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蒸发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mol·L-1。

A.MV B.MV C.MV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将a%的某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掉mg水,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蒸发前的2倍,则蒸发后溶液的质量为mg,结合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溶质的质量,根据n=进而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利用c=计算蒸发后所得溶液

的物质的量浓度。

【详解】

令蒸发后溶液的质量为xg,浓缩蒸发溶质的质量不变,则:(x+m)g×a%=x×2a%,解得x=m。溶质的质量为mg×2a%=2am%g,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所以溶质的物质的量为=mol,蒸发后所得

溶液体积为VL,所以蒸发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故选D。

6.禁止用工业酒精配制饮料酒,这是因为工业酒精中常含有少量会使人中毒的

A.甲醇B.乙酸C.乙酸乙酯D.乙醛

【答案】A

【解析】分析:甲醇有毒,能使人中毒,据此解答。

详解:禁止用工业酒精配制饮料酒,这是因为工业酒精中常含有少量会使人中毒的甲醇,饮用含有甲醇的饮料会使人中毒,轻者会使人眼睛失明,严重的会死亡。

答案选A。

7.下列物质与水混合静置,不出现分层的是()

A.四氯化碳B.苯C.乙醇D.硝基苯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四氯化碳水互不相溶,与水混合后静置,出现分层,选项A不选;

B.苯和水互不相溶,与水混合后静置,出现分层,选项B不选;

C.乙醇与水混溶,不分层,选项C选;

D.硝基苯和水互不相溶,与水混合后静置,出现分层,选项D不选;

答案选C。

8.现有如下描述

①冰的密度小于水,液态水中含有(H2O)n都是由于氢键所致

②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键一定都是极性键

③离子键就是阳离子、阴离子的相互引力

④用电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过程:

⑤H2分子和Cl2分子的反应过程就是H2、Cl2分子里的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H原子、Cl原子,而后H原子、Cl原子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B.①②C.④D.①

【答案】D

【解析】分析:①冰和水的密度不同主要是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氢键在水液态时使一个水分子与4个水分子相连,形成缔合物;

②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可存在极性键、非极性键;

③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包括引力和排斥力;

④用电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过程之间用箭头而不是等于号;

⑤H原子、Cl原子形成共价键。

详解:①冰的密度小于水,液态水中含有(H2O)n都是由于氢键所致,正确;

②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可存在极性键、非极性键,如H-O-O-H分子中含极性键、非极性键,错误;

③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包括引力和排斥力,错误;

④用电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过程之间用箭头而不是等于号

,错误;

⑤H2分子和Cl2分子的反应过程是H2、Cl2分子里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H原子、Cl原子,而后H原子、Cl原子形成共价键,H、Cl原子之间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错误;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键、化合物类型判断,侧重考查基本概念,知道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区别,注意不能根据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判断化学键、氢键不属于化学键,为易错点。

9.2019年“世界环境日”由中国主办,聚焦“空气污染”主题。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相一致的是

A.煤炭脱硫脱硝B.市区尽量开车出行

C.工业废气直接排放D.农田秸秆直接焚烧

【答案】A

【解析】

【详解】

A项、煤炭脱硫脱硝可以减少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排放,故A正确;

B项、市区尽量开车出行会增加氮的氧化物的排放,应尽量减少,故B错误;

C项、工业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要处理达标后排放,故C错误;

D项、秸秆就地焚烧会造成大量的烟尘,造成空气污染,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空气污染,注意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有害气体的排放,注意环境保护是解答关键。

10.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而制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C.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塑料、橡胶和纤维都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答案】C

【解析】A.“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而制成的一种燃料,因此乙醇汽油是混合物,故错误;

B.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煤的气化是化学变化,故错误;

C.蔗糖和麦芽糖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故正确;

D.天然橡胶和纤维素不是合成高分子材料,故错误。故选C。

1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则此有机物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①取代②加成③氧化④酯化⑤中和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含有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含有羧基,具有酸性,可发生中和反应、酯化反应,含有羟基,可发生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和氧化反应,选D。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2.乙醇在生活中用途较多,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与Na反应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