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预产期的七个管理步骤

合集下载

母猪分娩干预方案

母猪分娩干预方案

母猪分娩干预方案母猪分娩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如果不妥善干预,很容易造成母猪和仔猪的健康问题,甚至导致严重的死亡率。

因此,在母猪分娩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干预措施,以保障母猪和仔猪的顺利分娩和健康成长。

下面就详细介绍母猪分娩干预方案的具体内容。

1. 母猪分娩前的准备在母猪分娩前,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准备工作:1.1 给母猪消毒在分娩前,需要给母猪进行消毒,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可以使用消毒酒精或者5%的双氧水,对母猪进行消毒处理。

1.2 准备产房和产具要为母猪准备好干净、温暖、通风和安静的产房,并准备好产具,如产钳、手套、消毒剂等。

1.3 给母猪提供足够的水和饲料分娩前,要给母猪提供足够的水和饲料,以便分娩时能够有足够的体力和能量支持。

2. 母猪分娩期间的干预措施在母猪分娩期间,需要采取以下干预措施:2.1 正确的产婴位需要确保母猪处于正确的产婴位,以便顺利分娩。

正常情况下,母猪分娩时应该在侧躺位,头向一侧,但是如果发现母猪处于不正常的产婴位,需要立即调整。

2.2 协助分娩如果母猪分娩时遇到困难,不能顺利产出仔猪,需要及时协助分娩。

可以使用产钳或者手套等产具,帮助母猪把仔猪生出来。

2.3 切断脐带当仔猪已经顺利生出时,需要及时切断脐带,以防细菌感染和疾病传播的风险。

切断脐带时,要使用消毒过的剪刀,并在脐带切断后涂抹伤口消毒剂。

2.4 检查产后在母猪分娩后,需要对母猪和仔猪进行检查,确保它们的生命体征正常。

可以观察它们的呼吸、体温、脐带情况、乳头状态等。

如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处理或者就诊。

3. 母猪分娩后的护理在母猪分娩后,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护理:3.1 给母猪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母猪分娩后,需要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以支持它们恢复健康和愈合伤口。

3.2 给仔猪提供温暖环境仔猪出生后,需要给它们提供温暖的环境,以保持体温正常,可以使用保温灯或者加强栏杆等措施。

3.3 做好清洁卫生工作母猪分娩后,产房需要做好清洁卫生工作,清理大便、痰液等污物,用消毒剂清洁卫生,以防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预产期的猪该怎样管理

预产期的猪该怎样管理

预产期的猪该怎样管理
1、适量运动:产前1周应停止远距离运动,改为在猪舍附近或运动场逍遥活动,避免因激烈追赶、挤撞而引起的流产或死胎。

2、去除体外寄生虫:如发现母猪身上有虱或疥癣,要用2%敌百虫溶液喷雾灭除,以免分娩后传给仔猪。

3、迁入产房:临产前3~5天将母猪迁入产房,使它熟悉和习惯新环境,避免临产前激烈折腾造成胎儿临产窒息死亡。

但也不要过早地将母猪迁入产房,以免污染产圈和降低母猪体力。

加减饲料:如果母猪膘情好,乳房膨大明显,则产前1周应逐渐减少喂料量,至产前1~2天减去日粮的一半;并要减少粗料、槽渣等大容积饲料,以免压迫胎儿,或引起产前母猪便秘影响分娩。

发现临产症状时停止喂料,只要豆饼麸皮汤。

如母猪膘情较差,乳房干瘪,则不但不应减料,还要加喂豆饼等蛋白质催乳饲料,防止母猪产后无奶。

5、注意观察:母猪分娩前1周即应随时注意观察母猪动态,加强护理,防止提前产仔、无人接产等意外事故。

6、变换饲料:母猪产前10~15天,逐渐改喂哺乳期饲粮,防止产后突然变料引起消化不良和仔猪下痢。

母猪养殖的产前管理

母猪养殖的产前管理

母猪养殖的产前管理一、产房的准备产房对母猪和仔猪都非常重要,如果产房脏乱、寒冷和湿度大,或者有其中两点,都很可能会使猪场因为疾病产生不良后果。

清洁、干燥是产房环境极好的必要条件。

1、将产床和地面浸泡0.5-6小时,再用铁铲等工具将泡松后的内脏和饲料残渣清理干净,接着充分冲洗围栏和地面。

2、系统的清洗围栏和设备,注意警惕清理水槽和料水槽及其周围;可见粉尘应冲洗干净;不可以用高压水枪直接冲洗未隔离的分娩舍,会对仔猪猪和仔猪有负面影响,可以用软水管研磨。

3、产房的消毒,一定要保持足够浓度的消毒液无死角塑料制品喷洒。

4、母猪转入产房前猪舍必须完全干燥。

如果猪舍不干燥,水分就时会从地面蒸发,将会使地面和产床变变小的寒冷。

5、检查每个饮水器,看水的流速能否达到4升/分钟。

饮水量不足会导致母猪采食量减少,夏季更为明显。

哺乳期建议饮水量为每天35-50升。

6、检查保温灯是否能用,打开保温灯后地面温度能否达到34-35℃。

二、将母猪移至产房的方法方法一、产前1天将猪只移到产房优点:充分运用产床和猪舍。

缺点:1、清洗和消毒过后,病房不能充分干燥,细菌和病毒不能完全杀死,大幅提高仔猪感染疾病的风险大大提高。

2、在妊娠舍来不及对母猪进食做调整,饲料适当调整应在产前2-3天完成,否则会出现乳房炎、子宫炎及泌乳不足现象。

3、母猪来不及适应新环境,产生应激。

4、母猪可能在妊娠舍就开始分娩,影响仔猪成活率。

方法二、提前3-7天将母猪移到产房优点(此方法重点推荐)1、猪舍、特殊符号清洗后可以充分干燥。

2、母猪奶制品可以在分娩前2-3天做好调整,避免分娩时发生问题。

3、母猪有充足的时间巴氏适应新环境。

4、母猪不会在妊娠舍就开始分娩。

【技术】送你母猪种养妙招7则,助你猪养好、操心少!。

母猪分娩期如何饲养管理

母猪分娩期如何饲养管理

母猪分娩期如何饲养管理
母猪分娩期的饲养管理:产前喂养
如果母猪膘情好,乳房膨大明显,则产前7天应逐渐减少喂料量,至产前1-2天减去日粮的一半。

发现临产症状时应停止喂料,只喂豆饼麸皮汤。

如母猪膘情较差,乳房干瘪,则不但不应减料,还要加喂豆饼等蛋白质催乳饲料,防
止母猪产后无奶,适量运动。

驱除体外寄生虫。

分娩前几天母猪喜卧,不喜欢过多的运动,应给母猪创造较安静、舒适的环境。

如发现母猪身上有虱或疥癣,要用伊维菌素等驱虫药
灭除,以免分娩后传给仔猪。

饲养员应多与母猪接触,并在喂食或清扫圈舍卫生时,用手抚摸或用软刷刷拭母猪身体,使其形成不怕人的条件反射,为接产时人
接触母猪做好准备。

最好在圈舍中放一点如垫草类的东西,便于母
猪叼草絮窝,也便于饲养员观察母猪的分娩时间。

母猪分娩期的饲养管理:产前洗澡
母猪分娩期的饲养管理:产前观察
当母猪在分娩前7天时,乳腺发育逐渐充实,乳房基部和腹壁之间呈现出明显的界限,随着临产的接近,这种界限变化越来越明显。

随着临产时间接近,母猪排粪次数会增加。

母猪分娩期的饲养管理:接产及用具
母猪分娩期的饲养管理:产后饲喂
母猪分娩后采食量高低直接影响仔猪的成活率、断奶重和母猪断奶后发情,一般情况下根据母猪食欲、膘情、胎次进行。

采用湿拌料,夏季可增加饲喂次数,提高泌乳期的采食量,减少泌乳期失重;泌乳期采食量控制在6公斤以上,分娩后的母猪每天饲喂红糖200克,每天2次,连用10天,这样有利于母猪体力恢复和恶露的排出。

临产前母猪管理制度

临产前母猪管理制度

临产前母猪管理制度一、概述母猪是猪场生产的重要核心,其健康状况和生产效率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

临产前母猪管理制度是保障母猪顺利产仔和健康母猪后备种猪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针对母猪临产前的管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二、母猪临产前管理的重要性1. 保障母猪产仔顺利。

临产前的适当管理可以帮助母猪顺利产下健康的小猪。

2. 保障母猪健康。

临产前管理可以提前发现母猪的健康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 保障后备种猪的质量。

母猪临产前管理可以保障后备种猪的质量,从而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三、母猪临产前管理制度1. 定期检查(1)产前30天:每天定期观察母猪的饮食情况和体重变化,及时调整饲料的种类和量;定期观察母猪的行为,如进食情况、是否有异常舔地行为等。

(2)产前15天:每天进行一次产前检查,包括对母猪的体温、呼吸和心率等生理指标进行监测,以及对乳房的触诊和观察乳头分泌物情况。

(3)产前7天:每天进行两次产前检查,加强对母猪的饮食和行为的观察,以及对身体状态的监测。

2. 饲养管理(1)饲料营养:在临产前适当增加母猪的饲料量和营养成分,以满足母猪产后的能量和营养需求。

(2)饲料种类:临产前适当调整母猪的饲料种类,提供易消化的饲料,避免出现消化不良等问题。

(3)饲料摄取:保障母猪的饲料摄取量充足,避免饥饿和营养不良对母猪健康和产仔的影响。

3. 环境管理(1)舒适的产房:在母猪临产前及时清洁产房,确保产房的舒适度和卫生条件。

(2)合理的温度和湿度:在临产前注意调节产房内的温度和湿度,以提供适宜的生产环境。

(3)合理的光照:确保产房内有适宜的光照,以调节母猪的生活节律和生产情绪。

4. 预防保健(1)疫苗免疫:在母猪临产前做好疫苗免疫工作,保障母猪和幼猪的健康。

(2)驱虫和消毒:临产前对母猪进行驱虫和产房消毒,保障母猪和小猪的健康。

(3)紧急救护药品:在临产前准备好常用的紧急救护药品和工具,以备不时之需。

四、母猪临产后管理1. 产后护理:在母猪产仔后进行良好的护理工作,包括更换生产后的床铺、观察母猪的产后情况等。

猪场产房工作流程

猪场产房工作流程

猪场产房工作流程
猪场产房工作流程如下:
1. 准备产房:在产房内进行消毒、清洁和加热等工作,确保环境卫生。

2. 拉种:将母猪引入产房,进行拉种操作,将精液注入母猪体内。

3. 观察分娩情况:根据母猪的体态和行为判断分娩时间,进行观察。

4. 配合产妇:配合母猪产妇,协助清除胎膜、吸吮胎儿等。

5. 配种检查:对分娩后的母猪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发热、流血、乳房肿胀等异常情况。

6. 安置仔猪:将产下的仔猪放置在暖和干净的地方,确保其安全和卫生。

7. 注射疫苗:对产下的仔猪进行注射疫苗,提高其身体免疫能力。

8. 记录饮料量:记录母猪饮水量,及时补充营养物质,确保母猪的健康。

9. 清洁、消毒:对产房内进行清洁、消毒,并清除产生的垃圾。

10. 确认数量:确认母猪分娩的仔猪数量、性别,记录在猪场管理信息系统中。

11. 保健措施: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如补充饮食、调节光照等,确保仔猪、母猪健康成长。

分娩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分娩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分娩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母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环节的重要部分,而产房分娩母猪的饲养管理又在整个母猪饲养管理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方面是保证仔猪成活率的关键,另一方面则对下一胎次的繁殖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故分娩母猪饲养管理的好与坏,将会严重影响整个猪场的效益。

一、临产前的管理。

(一)准备好产房。

产房应当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暖干燥,室温保持20°C以上,相对温度80%以下。

寒冷季节要防止贼风,室内护仔箱内设红外线灯或电热板。

产前3-5天,进行产房的清洁与消毒。

顺序是:先打扫干净,再用水冲洗,干燥后用2%火碱水严格消毒,然后再次用清水冲洗干净(有条件的可用薰蒸消毒,则更为彻底)。

(二)准备好接产用具。

有关接产用具,如护仔箱、消毒液、毛巾、照明灯、耳号钳和秤等,放在固定位置并进行消毒。

(三)清洁猪体临产前7-10天,提前将妊娠母猪移入产房,让它习惯新的环境。

移入前应用温水将母猪全身洗刷干净,并进行猪体消毒,防止猪虱和疥螨等皮肤病的发生。

二、分娩时的护理(一)母猪的临产症状: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检查母猪的临产征候可归纳为“三看一挤”。

一看乳腺。

母猪在产前15-20天时,乳腺从后向前逐渐膨大下垂,并逐渐有光泽,两侧乳头向身外涨,呈八字形分布,俗称“奶头夯,不久就要下”。

二看尾根。

母猪临产前尾根两侧下凹,阴门松驰、红肿;三看行为表现,母猪临产前表现起卧不安,食欲减退,阴部有黏液流出,排尿频繁,俗称“母猪频频尿,产仔就要到”。

一挤是挤乳头,一般情况下,母猪前面的乳头,挤出浓乳汁后,24小时左右可能分娩;中间乳头挤出浓乳汁后,12小时左右可能分娩;后面乳头挤出乳汁后3-6小时左右可能分娩;当用手轻轻挤压母猪的任何一个乳头都能挤出很多浓乳汁后,则母猪马上就要分娩了。

俗话说:“奶水穿箭杆,产子定不远。

”(二)安全接产母猪的分娩是靠子宫及其腹部肌肉发生间歇性强烈收缩,从而达到逐渐把胎儿从产道排出。

分娩母猪的管理

分娩母猪的管理

有效的分娩舍管理是猪场成功的关键。

因为一个猪场猪只损失最大的可能在分娩舍或保育舍,保育舍的仔猪饲养的好坏有很大程度取决于分娩舍提供的断奶仔猪的好坏。

分娩舍投入的设备档次最高,人员也是最好.分娩舍的效率决定于母猪的情况,管理员和饲养员的共同努力.这一阶段的目的是提高仔猪成活率及断奶窝数、窝重;维持母猪种用体况,提高母猪使用年限。

一、产前的工作1、彻底冲净猪舍,彻底进行消毒,晾干。

2、检查各设施的情况,对损坏的及时维修。

3、洗去猪体的脏物,特别是后躯、乳房、蹄、腿这些小猪接触的地方。

洗后用稀释的碘酊或其它消毒药消毒。

4、提前3—5天将冲净的母猪赶到产床,以适应新环境。

赶猪要有耐心,不可粗暴,小心母猪受伤和流产。

5、母猪观察每次喂料时将母猪赶起,观察其采饲情况,任何不正常的情况,都可能表示即将临产或应激。

①检查母猪粪便,避免便秘的发生,因为便秘会导致产仔困难和影响泌乳。

如发生便秘可在料中加入硫酸钠缓泻剂.②装好保温灯保持产栏清洁,出现粪便立即清下产栏.二、接生操作1、临产征兆待分娩的母猪赶到产床后,应每天注意观察,母猪分娩前24小时一般表现为坐卧不安、频频排尿、排粪、吃料减少或不吃经常翻身,乳头可挤出乳汁,当最后一对奶头能挤出乳汁时,约6小时左右分娩,并此时呼吸加快为90次/分钟,当降为70次时开始分娩.阴户流出液体-破水临产。

2、接产准备准备好剪牙剪、耳号钳、线、注射针管、所需的药品(催产素、碘酊等)、保温灯及干净的毛巾、麻袋等物品准备接生。

3、接产仔猪娩出后应立即用毛巾将其口鼻、身上的胎水、膜等擦干净。

掐断脐带,涂上碘酊,剪去8颗乳牙(注意要放平剪牙剪,剪平牙齿,以防不平的牙齿伤到母猪乳房),放入铺好麻袋的保温箱中,待其恢复体力后拿到母猪乳头旁帮其吮乳。

发现假死猪(脐带基部有轻微的跳动),应立即抢救。

4、吃过初乳后注射铁剂,断尾、剪耳号,并在伤口处抹碘酊.5、如间隔时间很长仍未排出下一个仔猪时,应肌注缩宫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猪预产期的七个管理步骤
1.母猪分娩前的准备:上产床之前要对母猪身体进行清洗,并用含碘或酸的消毒剂对外阴部进行消毒。

2.母猪分娩征兆:母猪临产会烦躁不安,采食量下降,尿道口会流出血红色的粘液,**后一排乳头分泌乳液。

3.对于分娩小猪间隔时间比较长的母猪,产下一头小猪后,即可注射宫缩素,一次20-30单位,宫缩素的用量要严格控制。

初产母猪及胎龄超过6的母猪**好不要用,子宫收缩剧烈,可能会引起老龄母猪子宫脱出。

4.母猪分娩以后保健已消炎为主,可以使用青霉素、头孢之类药,一天2次,连续3天,第4天肌注土霉素,尤其人工助产的母猪,产后要消炎,防止子宫炎症。

5.母猪免疫选择在产后25天以后做。

母猪分娩后10天,是恢复体力期,也是产奶初期,15-20天是产奶高峰期,所以产奶前期及高峰期不建议做。

6.哺乳期母猪自由采食,采用专用饲料。

饲喂喂哺乳母猪不局限于每天几顿,现在天气炎热,时间可以选择早5点,上午10点,下午4点,晚上8点,每天根据自己的条件喂3-6顿,要想方设法的让母猪多吃。

哺乳期母猪料一吨饲料添加豆油及进口鱼粉各40斤,豆油可以提高产奶量,鱼粉促使断奶母猪正常发情。

7.母猪断奶。

中小型猪场建议在35天左右断奶,母猪分娩以后需要时间恢复,哺乳期的母猪料营养高,有利于母猪产后恢复,同时能提高仔猪体重及断奶成活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