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建筑

合集下载

可持续发展建筑案例

可持续发展建筑案例

可持续发展建筑案例你知道吗?这个建筑就像一个超级节能的“大怪兽”,不过是那种很友好的哦。

从外面看,它的屋顶可不得了,有一大片的光伏板,就像给建筑戴了一顶能发电的帽子。

这些光伏板在太阳公公出来的时候就开始工作啦,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这样建筑自己就能产生一部分电力,就像自己在家种粮食吃一样,自给自足一部分呢。

再说说它的外墙,就像是建筑的“皮肤”,这皮肤可智能了。

它能够根据外面的温度、光照啥的自动调节。

比如说夏天太阳特别毒的时候,它就像一把大伞一样,把热气挡在外面,让里面保持凉爽;冬天呢,又能把室内的热量保住,不让它偷偷跑掉。

还有啊,这个建筑里的水也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雨水收集系统就像一个个小水桶,把雨水都收集起来,然后经过处理,这些雨水可以用来冲厕所、浇花啥的,一点都不浪费。

这就好比是建筑给自己建了个小水库,下雨的时候存水,缺水的时候就拿出来用。

而且这个建筑的空间布局也很巧妙。

它有很多自然采光的地方,就像一个个小太阳照进屋里。

白天的时候,只要把窗帘拉开,屋里就亮堂堂的,根本不需要开太多灯,又省电又让人感觉很舒服,就像住在大自然里一样。

它的建筑材料大多都是可回收或者可再生的。

这就好比是穿了一身用旧衣服重新做成的新衣服,既环保又时尚。

建筑的外形设计也很有讲究,能够让风顺利地吹过,就像给建筑做了个自然的通风系统。

风一吹,屋里的空气就新鲜起来了,不需要一直开着空调来换空气。

还有哦,这个建筑周围的绿化做得特别好,就像给建筑穿了一条绿色的裙子。

这些植物不仅看起来美美的,还能吸收灰尘、减少噪音,就像一群小卫士一样保护着建筑和里面的人。

而且植物还能调节局部的小气候呢,让建筑周围的温度更宜人。

这些可持续发展建筑就像是我们身边的绿色小英雄,告诉我们建筑也可以和环境友好相处,而不是只知道消耗资源。

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

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

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现如今,随着环境问题的逐渐凸显,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与日俱增。

建筑业作为重要的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行业之一,亦是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焦点。

因此,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建筑设计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相关概念、原则以及在设计中应用的方法。

一、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旨在实现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通过适当的设计原则及使用规划,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的产生。

此外,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还需考虑到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以确保建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够提供良好的居住与工作环境。

二、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原则1. 节能原则合理利用能源资源是建筑设计的首要原则之一。

通过设计建筑的有效隔热、保温、通风和采光等措施,减少对能源的需求,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增加墙体和屋顶的绝缘层,以减少能量的损失;利用自然光取代电灯照明,减少电力消耗等。

2. 环境友好原则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强调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合理规划建筑的水资源使用、废气排放和废物处理等环境因素,以减少对环境负担的影响。

例如,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安装生态池塘,提升水质处理效果;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

3. 社会适应原则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应当考虑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建筑设计应能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良好的室内舒适环境,并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建筑设计还应提供适合社会文化活动和交流的场所,促进社区发展和人际关系互动。

4. 经济可行原则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成本效益,确保设计方案的经济可行性。

合理利用建筑材料和技术手段,减少施工和运营成本,并优化设计方案,使其在建成后能够实现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营成本的效果。

此外,还需考虑到设计和建造的可持续性,使建筑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具有经济效益。

三、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应用方法1. 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

建筑可持续发展

建筑可持续发展

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建筑设计、建筑材料选择、施工过程、使用阶段以及拆除和回收阶段,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提高建筑物的效能和经济性。

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在建筑设计阶段,可持续发展要求充分考虑建筑的能源效率、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材料选择等方面。

建筑师应该设计出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的建筑物,例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来供应建筑的能源需求。

此外,建筑师还应该选择环保材料,如可再生材料和低碳材料,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持续发展要求采用环保的施工方法和技术,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

施工现场应该合理利用水资源,并采取措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此外,施工人员还应该接受环保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技能。

在建筑使用阶段,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筑物具有良好的室内环境质量,如空气质量、光照和温湿度等。

建筑物应该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度。

此外,建筑物还应该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如LED照明和智能控制系统,以减少能源消耗。

在建筑拆除和回收阶段,可持续发展要求最大限度地回收和再利用建筑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建筑物应该设计成易于拆除和回收的结构,以方便后续的再利用。

此外,建筑师和施工人员还应该考虑建筑物拆除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噪音和粉尘的产生。

总之,建筑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要求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物的效能和经济性。

只有通过合理的设计、施工和使用,才能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联合国17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筑案例

联合国17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筑案例

联合国17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筑案例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断增加,建筑业也在积极探索如何以更环保、经济、社会的方式来建造建筑物。

联合国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指导,一些建筑业领军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以下是几个成功的案例:
1.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市“零能耗”办公楼
这座建筑物是全球第一座实现“零能耗”的办公楼,采用了一系列节能措施,如太阳能电池板、灰水回收系统等。

2. 瑞典斯德哥尔摩“光之屋”
这是一座由太阳能和地热供暖的公寓楼,以及一座屋顶花园,提供城市居民一个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居住环境。

3. 美国洛杉矶“男孩和女孩俱乐部”
这是一座为贫困社区儿童提供服务的建筑物,采用了天然通风、太阳能供电等可持续设计,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健康、环保的学习和娱乐场所。

4. 新加坡“绿色山庄”
这是一座集住宅、商业、文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群,采用了绿色屋顶、太阳能电池板和节能照明等技术,成为新加坡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以上是几个成功的可持续建筑案例,它们的实践经验可以为全球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 1 -。

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案例

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案例

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案例那我给你讲个超酷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案例——瑞士国际奥委会总部。

这总部大楼啊,就像一个绿色的超级英雄。

从外观看,它的建筑设计特别巧妙。

首先呢,它大量使用了木材,木材这玩意儿可是可再生资源啊,用它来做建筑材料,就像是从大自然这个大仓库里取货,而且取的还是那种用了还会再有的好东西。

然后啊,这大楼在采光方面简直是个小机灵鬼。

它的窗户布局和大小都是精心设计过的,能让自然光最大程度地照进室内。

这样一来,白天在办公室里,基本上不用怎么开灯,大大节省了电能。

你想啊,白天阳光免费又充足,干嘛还非得开着电灯呢,就像你有免费的大餐不吃,非得去花钱买小零食一样不划算。

再说说它的节能系统。

这大楼里的空调和暖气不是那种傻呼呼一直烧电或者烧气的家伙。

它能根据室内外的温度变化聪明地调整自己的运行状态。

就好比一个人根据天气冷热自动增减衣服一样,不会过度浪费能量。

还有哦,大楼周围的绿化做得也特别好。

那些植物啊,就像一群环保小卫士。

它们可以吸收灰尘、减少噪音,还能为一些小动物提供栖息地呢。

这就像是在城市里给小动物们打造了一个小乐园,小动物们要是会说话,估计得给这大楼颁个“最佳邻居奖”。

另外一个很棒的案例就是德国的汉堡国际建筑展(IBA)的一些建筑。

这些建筑里有好多住宅项目,简直就是为可持续发展量身定制的小社区。

这里的房子屋顶都很有特色,很多都是绿色屋顶。

啥叫绿色屋顶呢?就是屋顶上种满了植物。

这些植物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它们就像一个个小海绵。

下雨天的时候,它们能吸收雨水,这样就减轻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要是城市的排水系统是个干活的小工,那这些绿色屋顶就是帮它分担工作量的好伙伴。

而且房子的保温隔热做得相当厉害。

就像是给房子穿上了一件超级保暖又隔热的大棉袄。

冬天的时候,屋子里的热量不容易跑出去;夏天的时候,外面的热气也很难钻进来。

住在里面的人可就舒服了,还能少开空调和暖气,又省钱又环保。

社区里还规划了很好的公共交通线路,鼓励大家少开车。

建筑可持续发展

建筑可持续发展

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不可忽视。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日益受到关注,建筑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建筑行业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以及对未来的意义。

一、概念建筑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资源和社会的负面影响,以实现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它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如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建筑设计等。

二、原则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节能减排:建筑应优化设计,减少能源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资源循环利用:建筑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可再生性和可回收性,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污染。

废弃建筑材料可以进行再利用和再生利用。

3.水资源管理:建筑应设计合理的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

同时,通过节水设施和技术,减少用水量。

4.生态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生态系统,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包括绿化设计,采用可持续材料,建立生态循环系统等。

5.环境保护:建筑工地应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减少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

建筑使用阶段应减少噪音、空气污染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意义建筑可持续发展对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1.保护环境:建筑产业是全球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通过建筑可持续发展,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缓解气候变化。

2.节约资源:建筑材料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会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和能源。

通过循环利用、节约用水等措施,可以减少对资源的需求,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改善居住环境:建筑可持续发展可以提供更健康、更舒适的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通过绿化设计、通风采光等措施,可以提供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和自然光线。

4.经济发展:建筑可持续发展可以提高建筑的价值和竞争力。

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措施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

建筑行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筑行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筑行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改善人们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严峻,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那么,如何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呢?首先,从规划设计层面入手至关重要。

在项目规划初期,就应充分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这包括对建筑场地的合理选择,尽量减少对生态敏感区域的破坏;优化建筑的布局和朝向,以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降低能源消耗。

同时,设计师们应当采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注重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创造出既美观又环保的建筑作品。

在材料选择方面,推广使用环保、可再生和可回收的建筑材料是关键。

例如,使用木材、竹子等可再生资源替代传统的钢材和混凝土,可以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此外,选用具有保温、隔热性能的材料,能够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降低采暖和制冷的需求。

对于废旧建筑材料的回收再利用,也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建立有效的回收体系,将废弃材料加工处理后重新应用于建筑施工中,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能源管理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积极推广和应用新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为建筑提供清洁的能源供应。

在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能源的综合利用,通过安装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和调控能源的使用情况,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同时,加强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采用高效的门窗系统,减少能源的散失。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

通过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如低流量水龙头、节水马桶等,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内部的用水量。

在建筑外部,建立雨水收集和回用系统,将雨水用于灌溉、景观补水等非饮用用途。

此外,推广使用中水回用技术,将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次用于冲厕、洗车等,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同样重要。

施工单位应当制定严格的环保施工方案,控制施工扬尘、噪声和污水排放,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城市发展理念

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城市发展理念

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城市发展理念当我们谈论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时,我们实际上在探讨如何创造更加环保、经济高效和社会包容的城市空间。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建筑业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此,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建筑设计中,对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可持续建筑的定义可持续建筑,顾名思义,是一种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增进人类生活质量为宗旨的建筑形态。

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可持续建筑力求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并提升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这一理念下的建筑,通常被称为绿色建筑或生态建筑。

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可持续城市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以下是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关键要素:节能减排:采用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在建筑运行阶段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资源循环利用:在建筑材料选择和施工过程中,倡导使用可再生资源和可回收材料,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生态环境保护:建筑设计应考虑保护生态系统,合理规划绿地和水系,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社会包容性:建筑应考虑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提供无障碍设施,促进社会的包容和共融。

实践案例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他们的设计中。

例如,卡塔尔的卡塔尔大会堂利用太阳能板供电,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而美国芝加哥的河流绿色建筑计划则利用城市河流雨水,为城市建筑提供绿色供水系统,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建筑设计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提升生活质量,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建筑设计师应当不断探索创新,倡导绿色建筑理念,共同打造一个更加美好、可持续的城市空间。

以上是关于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城市发展理念的一些思考和探讨。

希望这些观点能够启发我们更多地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城市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16 遮阳百叶与西立面在不同 时段的表现
● 自然通风
西立面双层玻璃夹层中的空气由于传导作用产生负压从而 能够吸收新鲜空气进入建筑内。位于屋顶的“风帆”屋面所造 成的负压协助了西向双层立面中的自然通风过程。当东西两侧 双层玻璃外墙的窗户开启时,新鲜空气从东流向西。由于要控 制“太阳烟囱”底部与顶部的开口,“太阳烟囱”内的气流是 独立于外界气候条件的,使得气体交换频率相似于机械通风系 统。
图2-18 新高层办公楼“风帆”屋面详图 (Wind proof)
● 热能回收 由于冬季室外空气过冷以至无法用采暖系统来预热 进入建筑内的空气.因此冬天在建筑内启用机械通风设 施,当室内的热空气被排出的时候经过机械通风设施中 的一个热交换装置来回收热量.使新进入通风系统的冷 空气得到预热。
图2-19 热能回收 (Energy regain)
基地概况
设计的基地位于柏林城中央的Friedrichstadt区域
,从18世纪开始,柏林城中央的这块区(Friedrichstadt)
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城市规划。1945年轰炸后开始的战后 重建,使得这个区域的不少街区充斥着1980年代的低密
度住宅,这就是开始进行设计前这个地块所呈现的城市
景观。而对城市发展的研究同时证明Friedrichstadt区作 为一个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揭示了城市的社会、文化与
图1-14 通风设计示意图 (Ventilation strategy)
图1-15 办公室置换通风方式示意图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in the office)
●热交换系统 装置在每一个屋顶小塔楼内的热交换器以85%的
工作效率从要排出室外的空气中回收热量,保证100%
图2-14 蓄热材料 (Thermal moss)
● 遮阳设施
建筑的室内遮阳是通过东西立面双层玻璃夹层中布
置的遮阳百叶来实现的。它和可开启的玻璃窗一样可以 人为控制,此外一个建筑中央控制系统每天分别在早上 和下午两次操控这些百叶开闭,以防止室内过热。
图2-15 遮阳设施 (Solar protection)
图1-1 伦敦新议会大厦外观 (External view of New Parliamentary Building)
基地概况
英国伦敦新议会大厦位于一片环绕着众多世界建筑 遗产的重要地块上,夹在西敏寺宫(现英国议会大厦)和 苏格兰场(原伦敦警察署)中间,面向泰晤士河。 同时,地铁线路——区线和环线地铁(District and
与设计之初整个方案力求从基地的物理
形态与历史因素中寻求设计的关联性相似,
新的高层办公楼希望尽可能地利用自然界的 太阳能与风能来减少办公楼自身的运营能耗 (预期节能40%)。办公楼的形状,建筑的位 置以及建造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围绕着如何节
能进行的。
● 极大化自然采光 玻璃幕外墙为办公环境创造了最佳的自然采光条件 。狭长的建筑平面使得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能获得良好 的自然采光。
图1-11 中庭内景 (Internal view of courtyard)
图1-12 中庭屋顶木构架 (Roof structure of courtyard)
可持续设计策略
新议会大厦的设计将建筑设计、结构设备设计、 可持续设计以及建造过程和方式等整合为一体,进行 了统筹安排,主要运用了以下方法: ● 预制模块
图1-8 三层平面图 (Second floor plans)
图1-7 底层平面图 (Street lever floor plans)
除了六个顶层房间.几乎所有的办公室均有朝 向内院或街道的阳台及外凸窗,尽享景观。
图1-9 典型办公室内景 (Internal view of office)
图1-10 典型办公室平面图 (Typical office floor plan)
的新鲜空气送入办公室,杜绝了空气再循环带来的健 康问题。室内陈旧的空气从塔楼顶部排出,新风从塔
楼底部的百叶进入,通过热交换器进行热量交换。
●制冷系统 在新议会大厦中没有使用带CFC的制冷系统,冷 源取自地面以下120m深处温度约为14℃的地下水。结 合置换式通风系统和大楼良好的蓄热性能,完全可以 利用这种制冷方式而不需要启用冷冻机,从而避免臭 氧层的破坏,节约了能耗。
底层的玻璃顶长方形中庭为工作人员提供了餐饮、 阅读和交流的公共空间,其下为地铁站的售票厅。 二层 以上为议员办公室和会议室。
图1-6 从伦敦新议会大厦办公室 俯瞰中庭 (Office overlooking the courtyard)
图1-5 平面功能布局示意图 (Floor function layout)
GSW公司总部改建与扩建工程 GSW Headquarters 1999
地 面 点:Location: Berlin, Germany 积:Area: 48,000 m2
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双层立面.热容量的利用、热能 回收利用、遮阳措施
建筑师:Architects: Sauerbruch Hutton Architects 可持续的设计方法:
Sustainable Design Features:
Natural ventilation, Daylighting, Double facade, Thermal mass, Heat recovery
图2-1 GSW总部外观 (External view of GSW headquarters)
运用预制的标准化构件是项目的目标之一,主要的
建筑模块都是在工厂预制并在基地组装。保护了基地和 周边地区的环境,也便于废料和可回收的设施等在预制 工厂里回收。在此项目中,承重的砂岩柱子、混凝土楼 板和拱券.铜质的立面单元以及建筑用的通风管道等都 是预制构件。
●蓄热材质
室内外露的混凝土地面提供了良好的蓄热性能, 同时浅色地面帮助折射自然光线至室内深处。架空
可持续发展建筑
英国新议会大厦 Portcullis House 1998—2000
地 面 点:Location: London, UK 积:Area: 20,000 m2
预制模块.蓄热材质、置换式通风、带热交换装置的空 调机组。地下水制冷.自然采光与遮阳系统.改善城市交通
建筑师:Architects: Hopkins Architects 可持续的设计方法:
Circle Lines)在基地下斜穿而过,计划中的茱比丽线地
铁(Jubilee Lines)则分布在基地下更深的位置。建造新议 会大厦的同时要保证茱比丽线地铁(Jubilee Lines)以及新
的西敏寺地铁车站的建设。
图1-2 地理位置示意图 (The site)
图1-3 基地剖面图 (Site section)
图1-13 窗户剖面详图 (Section detail of window)
● 通风系统
新议会大厦里运用了一个“厚立面”的设计手法,即在每 一个立面单元的两侧柱子内预埋铜质送风管与排风管,所有管 道汇聚于屋顶塔楼内的带有热交换系统的空调机组。室内空气 从三层玻璃窗的中空层吸入至窗户两侧的风管内,经过立面内 预埋的管道一直上升到屋顶塔楼。排出的室内热空气可以在冬 天经过热交换系统预热进入建筑的新风,在夏天则被直接排出 室外;新鲜空气在冬天经过预热,在夏天被地下水降温后,从 屋顶塔楼向下通过预埋于柱内的送风管以及架空楼板层送入需 要的办公区域。 室内与灯具、玻璃外窗相结合的一体化设计的灯架既可以 遮阳。作为自然光的反射板,同时也是室内的排风口,它能够 直接排走80%的室内空气,20%玻璃外窗的通风夹层内的空气 ,同时也带走了自己所带灯具产生的热量。
设计概况
新议会大厦主体 六层结构,狭长的四 边围合玻璃顶中庭, 主入口朝向泰晤士河 。议会大厦的外围负 荷支撑在地下车站箱 型结构的连续墙上, 由于斜穿基地而过的 区线和环线地铁 (District and Circle Lines)的影响,围合中 庭的内圈只有六个点 可以通过地下车站箱 型结构来支撑 。 图1-4 轴测透视图 (Isometric views)
Sustainable Design Features:
Prefabrication, Thermal mass,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Air-handling plant with heat recovery, Ground cooling, Day
lighting & Shading system, Water recycling, etc.
图2-13 新高层办公楼局部轴测详图 (Isometric of high-rise construction)
● 热容量的利用 建筑的顶棚几乎没有被其他装饰材料遮挡或包裹, 暴露的主要混凝土结构的热容量可用来调节室内温度。 尤其在夏季,混凝土结构在白天所吸收的热量能够利用 夜间自然通风来冷却,在白天,冷的混凝土结构又可以 吸收室内的热量来给建筑降温。
了30,000m’的办公空间.在底层还布置了1,600m2
的商店和餐厅。原有的旧办公大厦的立面除了窗户全 部进行了改造,内部空间也作了重新装修与改建。
图2-4 柏林城市结构
图2-3 西侧外观
图2-5 沿Koch大街底层外观
图2-6 平面图 (Floor plans)
图2-7 入口大厅剖面图 (Section entrance hall)
图2-11 自然采光 (daylight)
● 双层立面
为减少建筑内的热量流失.东西向建筑外墙均采用了双层 立面。东立面的两层玻璃外墙之间间距20cm,这20cm的空气 夹层就作为每层的通风层;而西立面的双层玻璃外墙相互之间 有1m的间距,使这个夹层起到一个“太阳烟囱”的作用。
图2-12 双层立面 (Buffer zones)
图2-8 新高层办公楼剖面局部放大图 (Principle high高层办公楼 (Pillbox as counterpoint to the new high-rise sl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